《手拉手》教案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精品教案及反思

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精品教案及反思

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图形的密铺”中的“手拉手”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探索平面图形密铺的特点和条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手拉手图形的密铺方法,理解密铺与图形面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拉手图形的特点,掌握手拉手图形的密铺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使学生理解密铺与图形面积的关系,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拉手图形的密铺方法,理解密铺与图形面积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手拉手图形的特点,能够运用手拉手图形进行密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拉手教具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学具:手拉手图形卡片、剪刀、直尺、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手拉手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探索手拉手图形的特点(10分钟)3. 教学密铺方法(15分钟)a. 教师示范手拉手图形的密铺方法。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密铺方法。

c. 学生独立操作,巩固密铺方法。

4. 例题讲解(15分钟)a.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b.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演示解题过程。

c. 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正错误。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手拉手2. 内容:a. 手拉手图形的特点b. 手拉手图形的密铺方法c. 密铺与图形面积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利用手拉手图形,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b. 计算给定手拉手图形的面积,并说明密铺方法。

2. 答案:a. 学生设计的图案各不相同,无需统一答案。

b. 给定手拉手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手拉手图形的特点和密铺方法。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手拉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 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2、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 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 今天就开始行动, 第一步写信, 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 激发写作灵感1.小组讨论: 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 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三、动笔写作, 开启心扉1.写信方式:(1)小组合作写信, 分工合作, 一人写一个部分。

(2)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3.交流写信的格式。

4.交流第一部分内容: 自我介绍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 如何补充材料, 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 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第二课时一、继续写作, 在交流中充实内容1.交流第二块内容: 活动的方案学生各抒己见, 边讨论边修改, 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注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 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 姓名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交流, 在修改中完善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 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 再读一读, 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 语句是否通顺, 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手拉手》教案篇2教学目的:1.阅读歌词, 理解大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

2、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与发扬“友谊、团结、参与、和平、竞争”的奥运精神。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扳书课题, 播放《手拉手》歌曲。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手拉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手拉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手拉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手拉手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2.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和绘画的兴趣和技能。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让幼儿了解手拉手的意义,感受团结友爱的情感。

2.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和绘画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手拉手的意义,掌握手工制作和绘画的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手拉手的游戏,让幼儿感受手拉手的快乐。

(2)教师引导幼儿谈谈手拉手的意义,让幼儿对手拉手有更深的理解。

2.基本环节(1)手工制作教师示范手工制作的过程,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操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①教师出示手拉手的模板,讲解制作方法。

②教师发放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绘画环节教师出示手拉手的绘画作品,讲解绘画技巧。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①教师出示手拉手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特点。

②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③教师发放绘画材料,让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④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反思优点:2.教师在手工制作和绘画环节,注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教师在展示环节,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交流,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1.在手工制作环节,部分幼儿制作过程中出现困难,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指导。

2.在绘画环节,部分幼儿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教师未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教学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未能充分展开。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让幼儿理解手拉手的意义,感受到团结和友爱的情感。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手拉手》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 熟记《手拉手》这首儿歌的歌词,能够正确地演唱出来。

-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手势动作,配合歌曲演唱。

- 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其音乐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手拉手》这首儿歌,培养学生对友谊和团队合作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歌曲的整体演唱。

- 手势动作的配合。

2.教学难点:- 整体与细节的结合。

- 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 音乐播放器- 课件投影仪- 指示牌和海报2.教学素材:- 《手拉手》歌曲的音频文件- 《手拉手》歌曲的歌词海报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 利用投影仪展示《手拉手》歌曲的歌词海报,并播放歌曲音频。

- 让学生静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熟悉歌曲(10分钟)- 在完成导入后,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可以利用口头提示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歌词的内容。

3.学习手势动作(15分钟)- 向学生介绍歌曲中使用的手势动作,并示范给学生看。

- 让学生跟随示范,一起练习手势动作,并配合歌曲演唱。

4.团队合作演唱(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组长带领其他成员进行训练。

-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整体演唱和手势动作配合。

- 随着练习的进行,可以增加难度,要求学生进行整齐有序的团队演唱。

5.展示与总结(10分钟)- 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演唱展示,并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鼓励。

- 通过展示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五、课堂延伸1.设计更丰富的手势动作,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更加灵活多样。

2.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表演,可以将手势动作、舞蹈等元素加入演出。

3.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表达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的意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手拉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手拉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手拉手》教案一、教案背景简介《手拉手》教案是针对小学生开展的一项情感教育活动计划。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旨在引导和培养学生之间的友爱、互助和团结合作精神。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各年级的课堂教学实施,以及学校或班级内的团队活动开展。

二、教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和关心他人的精神;2. 培养学生的友爱意识,增强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集体中。

三、教案内容和活动安排1. 活动一:情感教育导入(15分钟)a. 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友爱、团结合作的视频或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b. 导读教师给学生分享一个关于友爱和团结合作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c. 教师和学生进行简短的互动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友爱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 活动二:小组讨论与展示(3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如何帮助他人”、“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等,展开讨论;c. 小组成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或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准备一个小组展示;d. 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评价和给予建议。

3. 活动三:团队合作游戏(3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6-8名学生组成;b.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团队合作游戏,如传球比赛、拼图比赛等;c. 每个小组通过游戏的比拼,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d. 游戏结束后,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自己评价团队合作的优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活动四:课堂展示和评价(15分钟)a.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和游戏经历;b. 同学们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提问;c.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友爱、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表扬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四、教案评价和改进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2. 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反思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3.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教案的改进和完善。

《手拉手》教案(最新7篇)

《手拉手》教案(最新7篇)

《手拉手》教案(最新7篇)《手拉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表演《一对好朋友》、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感受音乐中表现的欢快、活泼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二、能用甜美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并能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能合着《让我们手拉手》的歌声跳集体舞。

教学重难点在“听”中学会“唱”,在“练”中学会“演”,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染。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若干)、多媒体头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小朋友,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好朋友,我们经常和好朋友一起干什么呢?是呀,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歌中唱了哪些内容?听了以后你的心情怎样?二、聆听《让我们手拉手》1、聆听后学生自由回答歌中唱了哪些内容?听了以后你的心情怎样?(教师鼓励性地评价)2、复听《让我们手拉手》,师生和着音乐分组手拉手跳集体舞,感受音乐中表现的欢快、活泼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三表演《一对好朋友》1、聆听歌曲范唱第一遍: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边唱边表演。

师:小朋友,请你们听听这一对好朋友是谁呀?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心里怎么样啊?生:听完后举手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多媒体出现歌词及对应的画片,并领学生读歌词,解释“小伢伢、小妞妞”是农村对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妮称。

第二遍:听歌曲范唱录音师:小伢伢、小妞妞放牛、放鸭以后结伴回家,看到地里的庄稼、瓜果对他们张着笑脸,点头微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分成男同学组和女同学组,进行一场友谊赛,比比我们班的“小伢伢、小妞妞”哪一组歌唱得好,谁的舞跳得美,好吗?我们先来听听今天要唱的歌。

生:在老师带领下边听歌曲边拍手,每小节拍一次。

第三遍: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录音师:看哪个小朋友耳朵最灵,能听清老师拍的节奏。

生:请个别学生拍一拍,其他学生评议。

生:请几位节奏打得好的同学用双响筒、三角铁若干试着打节奏。

(老师鼓励评价)第四遍:聆听歌曲范唱录音师:两组比比,谁会拍这种节奏了?生:分男女两组听录音,一组持双响筒,一组持三角铁,比比哪组打得准确。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手拉手》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手拉手》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手拉手》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手拉手》及教学反思《小班美术教案《手拉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美术教案《手拉手》含反思!设计意图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和其他活动一样,主要着眼在活动应来源于幼儿生活,因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在幼儿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1、幼儿尝试练习画长、短线条。

2、通过游戏活动,知道点与点相连可以形成长、短线。

3、感受点、线面的关系,给幼儿一个感受绘画快乐与惊奇的过程。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1、个人:幼儿操作单、蜡笔2、小组:小组操作单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观察长、短线条的形成;1、出示卡片,通过提问引起幼儿注意;师:卡片上有什么?他们像什么?2、通过简短故事导入,引导幼儿进入作画的状态;师:今天,小点点可高兴拉。

他们要手拉手去郊游拉!可小点点们不会,请小朋友来帮助他们。

3、通过教师示范和个别幼儿尝试,探讨长、短线条的形成(小点点手要拉紧、近一点的点点可以手拉手,远一点的小点点也可以手拉手,每一个小点点都要手拉手)二、幼儿尝试画长、短线条,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1、教师对幼儿完成的作品,进行个别的展示,并提出想象的要求;“你们觉得小点点们手拉手以后像什么呢?2、与客人老师分享,自己的作品像什么;并在客人教师的帮助下,(将卡片多余部分撕下)感知自己的作品。

三、小组合作画线条,快乐感受点、线、面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按颜色粘贴在小组作业单上。

2、幼儿对自己的作品与同组幼儿的作品尝试长、短线条的连接作画。

师:让他们手拉手以后跳一个集体舞吧!3、幼儿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想象。

师:手拉手跳集体舞以后变成什么拉?四、评价对一组幼儿的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并通过想想说说像什么。

教学反思《手拉手》这个活动是一节有关美术的艺术活动,主要是目标是让幼儿绘画与好朋友手拉手的亲密情景;适当的在画中添加背景,表现好朋友在一起的活动场景;同时也回忆了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尝试用绘画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手拉手》优秀教案设计.

《手拉手》优秀教案设计.

《手拉手》优秀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手拉手》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为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是一家”的第二课时“手拉手”。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互动活动,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态度,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合作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合作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活动道具学具:笔记本、文具盒、合作任务单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互动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

例如,让学生围成一个圈,闭上眼睛,然后老师轻轻拉住一个人的手,让学生猜测是谁。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合作和信任,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2. 学习新课:通过PPT展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团结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例子,然后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合作的心得和体会。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任务,例如,一组学生合作制作一张海报,另一组学生合作完成一个手工艺品。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合作的过程和体会。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团结合作的意义2. 合作的方法和技巧3. 合作的过程和乐趣4. 合作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合作的小短文,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作业答案:学生的答案可能因个人经历和理解而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合作,合作的效果如何。

《手拉手》教案(通用11篇)

《手拉手》教案(通用11篇)

《手拉手》教案〔通用11篇〕《手拉手》教案〔通用11篇〕《手拉手》教案篇1教学内容:1、唱:《手拉手》2、认:附点八分音符教材分析^p :1、《手拉手》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生活在大城市的小豆豆和生活在山沟沟的小妞妞对话的形式展开。

两位小朋友固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但都拥有着一样的信念,歌曲为D大调,2/4拍,二段体构造。

旋律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教学目的:2、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使少年儿童真切感受社会大家庭的热和,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美妙将来的无穷向往,从小培养做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合格建立者和接班人的坚决信念。

3、熟悉附点八分音符,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

教学重点:1、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的坚决有力。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教学预备:钢琴vcd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练习。

二、动一动:1、师: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要求: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用手拍出的节奏,并且可以正确模拟。

(1)指名学生起来模拟节奏(2)大家一起进展评议,并且一起来模拟节奏。

A:B:2、拓展:请学生自己设计节奏,一起来拍一拍。

三、认一认:师:刚刚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大家仔细听辨这条节奏:1、出示节奏:2、听老师拍节奏,照照节奏中的难点,大家一起练一练。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节奏中有一个新朋友呢?出示附点八分音符。

3、老师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学生熟悉并把握。

4、出示旋律,一起跟唱,稳固附点八分音符。

四、唱一唱:师:刚刚我们熟悉并学会了附点八分音符,如今我们一起来活学活用。

1、把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领一张卡片,分组自主学习。

老师巡视,指导。

2、分组唱一唱,大家一起评议。

3、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大家给旋律排列顺序。

4、把旋律连起来唱一唱。

《手拉手》教案设计教案

《手拉手》教案设计教案

《手拉手》教案设计教案教案名称:《手拉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手拉手》这首歌曲的歌词及旋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的表达,激发学生对友谊、团结和互助的感悟和体会。

二、教学内容:1.歌曲:《手拉手》2.歌词:手拉手,心连心,众志成城勇往前。

心有爱,路更宽,风雨无阻一起闯。

朋友们,你我他,携手并肩同心协力。

友情牵,心相连,祥和开心幸福甜。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手拉手》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一下节奏和旋律。

可以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或手部动作指导,让学生活跃气氛。

2.学习歌曲(30分钟)(1)分段教唱:将歌曲分段教给学生,带领学生跟随节奏和旋律唱起来。

(2)练习合唱:让学生分组合唱,巩固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3.歌词理解(20分钟)分段解释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友情和团结主题。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歌词,加深理解。

4.表演训练(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歌曲的合唱训练和表演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5.总结反馈(10分钟)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提醒学生要继续保持音乐感觉,欣赏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展示歌词和视频。

2.乐器:如吉他、键盘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伴奏和节奏。

3.手势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动作。

五、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2.合唱表现评估:评估学生的合唱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习成果评估:让学生进行歌曲表演,评估他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在课后自行练习歌曲,加深对歌曲的了解和掌握。

2.可以邀请学校音乐爱好者参与歌曲的演出,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3.拓展音乐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节、演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才艺表现能力。

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1)

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1)

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平面几何中的对称问题》,详细内容围绕“手拉手”模型进行展开,通过探究几何图形中的对称性质,深化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并运用此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手拉手模型的定义,掌握其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拉手模型性质的理解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手拉手模型的建立,性质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三角板、量角器。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手拉手的舞蹈演员,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对称性,自然引入“手拉手”模型。

2. 新课导入(1)回顾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提出“手拉手”模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其性质。

3. 例题讲解(1)选取经典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手拉手”模型解决几何问题。

(2)通过步骤分解,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公开课《手拉手》2. 主要内容包括:(1)手拉手模型的定义;(2)手拉手模型的性质;(3)经典例题及解题方法;(4)随堂练习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边,求另一个角。

b.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求证: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思考题:除了轴对称,还有哪些几何性质可以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2. 答案(1)a. 通过手拉手模型的性质,推导出另一个角的度数。

b. 利用手拉手模型,证明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留作课堂讨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手拉手”模型的理解程度;(2)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3)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2024年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2024年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2024年公开课《手拉手》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手拉手》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通过歌曲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手拉手》的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手拉手》的音频和视频。

2.教学道具:手拉手道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a.教师播放歌曲《手拉手》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歌曲教学a.教师播放歌曲《手拉手》的音频,让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

b.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的把握。

c.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d.全班合唱,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3.歌词教学a.教师逐句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b.学生跟读歌词,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c.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歌词的理解程度。

4.情感体验a.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手拉手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团结友爱的氛围。

5.歌曲表演a.学生分组,每组排练歌曲《手拉手》的表演。

b.各组进行表演,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b.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教师给予评价。

c.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歌曲教学方面,教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耐心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歌词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体验环节,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到了团结友爱的氛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歌曲表演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增强了自信心。

5.不足之处:在歌曲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音准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6.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将加大课堂练习力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歌唱比赛,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手拉手》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手拉手》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手拉手》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掌握《手拉手》这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节奏;2.培养孩子的集体协作精神,以及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3.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和乐感,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4.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愉悦、自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学准备1.《手拉手》的录音设备;2.美术制作的《手拉手》挂图、手势卡片;3.软垫、枕头等好奇心和探索性玩具;4.音乐魔方、音符棒等音乐启蒙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歌曲《手拉手》1.手拉手的形式。

问孩子们在手拉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让孩子们尝试手拉手,养成良好的集体协作习惯。

2.歌词学唱。

播放歌曲,引导孩子跟着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曲调。

在唱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孩子听到歌词中的关键词汇,如“手拉手”、“一起走”、“朋友”等,让孩子们对歌曲的意思产生初步的认识。

第二节:感受音乐情感1.音乐魔方。

通过音乐魔方,让孩子们体验不同音符的声响,感受音乐的差异性,从而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

2.睡觉小游戏。

在一些准备好的软垫上,让孩子们躺下来,身体放松,听音乐,让音乐带动孩子进入安静的状态,从而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第三节:动起来1.打节拍。

播放歌曲,让孩子们跟随着节奏用手打拍子,慢慢地让孩子们对节奏、拍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2.手势舞蹈学习。

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和转动手势的卡片学习歌曲的手势,并在音乐和手势的指导下,完成歌曲的手势舞蹈,让孩子养成开放自信,爱表现的习惯。

教学总结1.综合一下幼儿能够掌握的各种知识,养成集体协作精神、表现欲、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2.及时记录孩子们的表现,通过给孩子及时反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记录。

《手牵手》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10篇)

《手牵手》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10篇)

《手牵手》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10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10篇《手牵手》幼儿园中班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手拉手》教案篇一《手拉手》这个活动是一节有关美术的艺术活动,主要是目标是让幼儿绘画与好朋友手拉手的亲密情景;适当的在画中添加背景,表现好朋友在一起的活动场景;同时也回忆了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尝试用绘画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快的进入活动,我首先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找朋友》音乐,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能为接下来绘画手拉手的内容做直观铺垫,同时引导孩子们去观察两人手拉手的状态,如两人需要把一只手拉住好朋友的一只才能不分开;两人应该站的距离要近才能拉手等等。

从孩子们的总结和体验中说出了绘画“手拉手”的重要特征,在进入第二环节示范绘画的时候,我尽量用孩子们所说的语言来作画,这样能使孩子们更加能理解。

由于我们之前已经有画人物的经验,对于这次画手拉手孩子们还是不觉的很难,大家都很有自信的开展自己的绘画。

孩子们的作品往往很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他们用色很大胆,背景用上了一些草地、蓝天等等,作品内容饱满、丰富、富有想象。

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纲要》强调,要让幼儿主动探索,经历、体验探究和发展的过程。

教师是引导者,幼儿是学习主体,所以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亲历实验过程,感知结果。

《手拉手》教案篇二二。

学习目标1. 基础知识目标生字:淄zī 鬃zōng 佑yòu多音字:壳:qiào 地壳盛:shèng盛况ké 贝壳chéng盛饭降:jiàng 降价好:hào 爱好xiáng 降服hǎo 友好正音字:昌chāng,不读cāng 填tián,不读tiān形似字:词语:咒骂:用恶毒的话骂。

幼儿园大班教案《手拉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手拉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手拉手》含反思教案名称:手拉手班级: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学会敬重他人,友善相处,懂得团结合作,互助互爱。

2.通过学习手游,加强孩子们的协调本领和合作精神。

3.学习拼图,培育孩子们的手眼协调本领和问题解决本领。

教学内容:1.讲故事:小动物们一起玩耍2.手游:“手拉手,一个人也不能少”3.拼图游戏:分组比赛教学过程:1.开场时间:5分钟(1)老师打招呼并介绍今日的教学目标。

(2)告知孩子们今日我们要学习如何和他人敬重友善相处。

2.讲故事:“小动物们一起玩耍”时间:10分钟(1)老师给孩子们讲一则故事,故事内容为,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了一些冲突,经过大家相互交流沟通,他们学会了敬重他人、友善相处。

(2)老师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小动物们如何才能和平相处?3.手游:“手拉手,一个人也不能少”时间:15分钟(1)老师把孩子们分成两队,每队手拉手排成一排,然后老师给第一个孩子传递一个球,第一个孩子再把它传递给排在他后面的孩子。

(2)孩子们传递球的同时,要一直拉动手,假如有孩子松开了手,就算输了。

(3)游戏结束后,老师跟孩子们共享本身的感受,激励他们相互帮忙,相互支持。

4.拼图游戏:分组比赛时间:20分钟(1)老师把孩子们分成两组,给每组一张拼图。

(2)孩子们分工合作,相互帮忙解决问题。

(3)游戏结束后,老师夸奖孩子们的努力,引导他们共享团队协作的阅历。

教学反思:1.教案设计充分体现了学习小组合作、相互挂念和敬重他人的紧要性。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对游戏的参加度也很高,表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共享本身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帮忙他们把握生活中的各种技能。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手拉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手拉手”这个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手拉手”以团队协作为核心。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1.运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视频引出本课的主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们认为团队合作对个人和集体有什么好处?Step 2: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讲解“手拉手”的含义和重要性。

例如,“手拉手”代表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和合作,只有通过团队的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Step 3:示范(10分钟)教师可以和一些学生一起表演一个小剧目,展示如何通过“手拉手”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情况?2.在团队合作中,你们遇到过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3.你们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更好的团队合作?Step 5:小组活动(30分钟)每个小组从以下两个活动中选择一个进行:1.编排一段小剧目,讲述一个团队协作的故事,并在班级中表演。

2.设计一个小游戏,要求团队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和互相帮助来完成任务。

Step 6: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这个活动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Step 7:课堂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请学生分享一些成功的团队合作的经验,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

Step 8:课堂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再次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手拉手》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手拉手》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朗读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五、作业布置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字数在300-400字之间。
2.家长协助孩子一起收集有关友谊的成语、谚语、名人名言等,整理成一个小册子,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语句,增进与家人、朋友的感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手拉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手拉手》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认识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和优美句子,提高语文素养。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的部分内容,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课《手拉手》的主题内容有较高的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上,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友谊、团结等主题具有较强的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手拉手》-沪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手拉手》-沪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手拉手
沪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歌《手拉手》的歌曲内容及意义;
2.学习民歌《手拉手》的歌曲节奏和旋律;
3.掌握民歌《手拉手》的歌词并且能够唱出;
4.感受民歌《手拉手》内在的情感和力量。

二、教学重点
掌握民歌《手拉手》的歌曲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难点
情感和力量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
•了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们的积极性。

2.引入正题
•听音乐教师播放民歌《手拉手》,聆听歌曲内容和旋律;
•分享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和力量,介绍手拉手的意义。

手拉手是一种伸出援手的姿态,体现了互敬互爱和友好相助的情怀;
•分组讨论手拉手的寓意,引导学生用实际生活或者电影电视剧剪辑等多种方法策划活动,以此宣传手拉手精神。

3.学唱歌曲
•引导学生跟读歌词并带上旋律;
•加强节奏感的训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练习舞蹈
•以手拉手为主题,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节奏,带领学生一起跳舞;
•在跳舞中加强队伍协作的培养,体验互相鼓励和配合的感觉。

5.课堂结束
•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民歌《手拉手》的歌曲节奏和旋律;
•留下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展示手拉手精神,并同时加强与他人的友好相处和交流。

五、教学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拉手》教案设计
【课题】《手拉手》
【年级】八年级(上)
【时间】一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手拉手》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之博爱篇。

这首歌曲是1988年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

《手拉手》让我们感受到人类追求大同的精神,歌中所颂扬的友爱,平等,自由和人们手拉手的勇敢拼搏精神,正是奥运的宗旨所在。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奥运精神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人类追求大同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导入,观察比较,多媒体音响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教学进程,完成教学任务。

三.知识与技能:能有表情地演唱《手拉手》这首歌曲,能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并体会各种演唱形式所起的效果以及作用,体验歌曲旋律进行中以级进与同音反复为主和以跳进为主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表情地,准确完整地学唱《手拉手》。

难点:体验不同的演唱形式所达到的效果,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和你》
师:大家暑假都看了奥运会吧?
生:看了!……
师: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用他们的汗水创造了金牌总数世界排名第一的辉煌历史。

(教师边讲边慢慢走向钢琴)在奥运会期间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奥运歌曲,它们中不乏优秀的作品,词曲之间寄予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憧憬以及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而最终被定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是在开幕式上由刘欢,莎拉布莱曼演唱的这首歌曲---话刚落音,《我和你》的优美旋律回荡在教室的每个角落。

(弹奏完毕),大家能说出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我和你》!……
师:好。

现在我们来欣赏视频,重温开幕式当天《我和你》的旋律回响在鸟巢时每个人心中的奥林匹克之梦……请大家跟着轻声哼唱。

播放开幕式中《我和你》的视频。

播放完毕
师:多么优美的旋律,它是含蓄的中国人对百年奥林匹克梦圆的欣喜之情的婉约表达,更以它特有的方式向世人传递着一种声音:地球村永远是一家。

二.对比---引出主题《手拉手》
师:在你们的心目中,除了《我和你》,什么样的歌曲最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提示:可以从音乐的风格,情绪等方面进行思考)
生:(答略)
师小结:众所周知,奥林匹克运动有句著名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

”用音乐来表现这样一句格言的话,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节奏性,动力性比较强的进行曲。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有一首歌曲,与《我和你》的含蓄婉约风格不同,它既把“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用音乐来唱响,又把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团结友谊公平竞争体现得淋漓尽致。

它是历届奥运会传唱最广的主题曲,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

它---便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988年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Hand in hand》(《手拉手》)。

播放视频《手拉手》。

三.识谱练习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段唱谱。

先学男女领唱部分,唱会之后再学后面合唱部分。

注意:大附点节奏的准确性。

四.依声填词
熟悉乐谱之后,填入歌词。

课件同步播放1988年汉城奥运会相关图片。

《Hand In Hand》歌词欣赏:
Hand In Hand
see the fire in the sky 看见空中的火焰
we feel the beating of our hearts together 感觉到我们的心一起在跳动
this is our time to rise above 这是我们的时刻,让这团火焰缓缓升起
we know the chance is here to live forever 我们知道机会永远会在这里
For all time 永远
Hand in hand we stand 我们手拉手
all across the land 穿越五大洲
we can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ve
我们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hand in hand we can 我们心连心
start to understand 开始懂得了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that come between us for all time
打破在我们之间的那道隔阂的墙
A li la 阿里郎
……
五.按演唱形式划分演唱,亲身体验
师:从刚才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这首歌从头到尾并不是只由一个人唱或者只由全部人一起唱。

它包含哪些演唱形式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甲:领唱与合唱。

师:回答得很好。

现在同学们就按照谱上的提示,第一句领唱由两位男生来完成,第二句的领唱我们请两位女生来唱,合唱部分全班同学一起唱。

哪四位同学愿意来试一下呢?
生:(两男两女准备领唱)
学生按指定演唱形式演唱《手拉手》,感同深受。

六.旋律进行特点,情感的积累
师:大家刚才在演唱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在旋律的进行上有什么特点?先看领唱部分,哪位同学看出来了可以主动站起来告诉大家。

生:(答略)
师小结:好的,老师来总结一下这位同学的结论。

两句的旋律基本上是重复的,两句的前半句都是在做音阶的上行级进,后半句都是下行级进。

(钢琴示范,让学生体会级进的音响)而在级进的时候大家可以发现,总有一个音是保持不动的,叫做同音反复。

(钢琴示范同音反复的地方,加深印象)简单归纳一下,领唱部分的旋律特点就是以级进与同音反复为主。

按照这样的思路同学们再看合唱的部分,就很容易发现它的旋律进行特点了,谁发现了?
生:旋律在往下走。

师:好的,但是与领唱部分不同的是,它并不是级进的,中间隔了几个音,这叫做跳进。

所以合唱部分旋律进行特点就是跳进为主了。

(钢琴示范,强调跳进的音响)
不管是跳进还是级进,都始终服从于情感表达的需要。

开始的时候音阶级进,预示着情感开始慢慢地累积,到达歌曲的高潮时使用跳进来表现心潮之澎湃。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经典的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手拉手》的动人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最后唱一遍,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