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秋菊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难忘九一八》,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我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

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尤其对社会热点更加关注。

根据以上特点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4)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5)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6)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学生有的放矢,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3)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课件、图片、文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学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3)教育学生发扬抗日英雄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案)

《难忘九一八》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认识其历史作用。

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培养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每年的9月18日,全国各地都能听见鸣响警报的声音,这是在告戒人们国耻不能忘,向我们诉说着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堂主题──难忘九一八二、新课学习(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教师:“九月十八日”,是中国人的国耻日。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关于“九一八事变”,我想,同学们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教师: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哪一年?学生:1931年9月18日教师:具体地点发生在哪里?学生:沈阳柳条湖教师:日本以什么借口侵略我国?学生:柳条湖事件(日本侵略军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教师:目侵略我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占领沈阳乃至全东北教师:侵略我国的经过是怎样的?学生:日军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教师: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怎样?学生: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教师:九一八事变有什么影响?学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日本在我国所犯下的罪行及华北的地图。

教师: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学生:日本大陆政策内容: 吞并台湾-吞并朝鲜-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吞并中国-称霸亚洲-称霸世界。

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学生: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引入新课】老师:同学们,近年来在每年的九月十八号,我国沈阳城都会拉响防空警报,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因为历史上在沈阳发生了九一八事变,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老师:对,我们不要忘记国耻。

九一八事变到底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注意听清楚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制造者和简单的经过。

【讲授新课】学生看视频。

(板书,写上课题)老师:好,请同学们快速抢答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制造者和简单的经过学生1:1931年9月18日夜学生2:日本关东军学生3:1931年9月18号夜,日本在沈阳北郊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老师:因为这次事件是发生在九月十八号,所以称为“九一八事变”。

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当时日本是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那么这次事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70页中间的蓝色小字部分的内容了解,待会请一位同学来简单概述一下。

(学生看书,老师继续在黑板上板书)老师:同学们,请停下来。

当时日本是怎样有阴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学生:当时日本关东军故意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东北军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诸城一中戴翠梅【教案背景】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感到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在组织学生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尤其是“九一八事变”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贴近历史时空,效果很好。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课题】《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主要有两个小标题内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从内容上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下”——“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进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

尤其“九一八事变”一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蒋介石对待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后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等问题。

这部分内容情感色彩特别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

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使学生强烈地感受这段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1、教学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4)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5)通过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引起了国内外各派的强烈反响。

各派准备如何处置蒋介石?是杀,还是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甘河学校邱艳慧授课年级八年级20 12年11月1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由此中国局部战争开始;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学习,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的史实,树立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是本课的重点(2)难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导入:由歌曲,,《松花江上》导入。

师板书课题(一)、出示幻灯片自主学习内容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简单的经过、结果2、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3、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四个多月的时间,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呢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及时点拨。

4 通过四则材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蒋介石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过渡: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成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军;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日本不满足既得利益,继续扩张,策划了华北五省自治。

激起了中国人民无比的愤慨。

面对民族的危机,,掀起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对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产生了重大影响,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三、西安事变展示自学提纲:1、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

2、西安事变发生后的形势如何?3、西安事变的结果。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师:当时张杨两位将军所面临的局势是非常复杂和紧张的。

蒋介石应该如何处置?是杀?是留?生:讨论板书设计: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两次事变局部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一线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平望二中沈春荣一、教学内容分析:《难忘九一八》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的教学内容,很重要。

这一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课,承上指的是时间上: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在这期间,第三单元主要讲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然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启下指的是内容上:这一节课主要学习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这节课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也掌握了一定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在感悟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同时,学生们的意志力还在培养的阶段,喜欢形象具体的思维而不喜欢抽象的思维,也不喜欢高深的大道理说教。

学生对对新事物感兴趣,尤其对社会热点比较关注,由此来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经过和严重后果;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学会从历史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张学良、杨虎城,学习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接受爱国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学习过程】一、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有预谋地制造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教学设计1: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1: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一、课程标准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侵华的主要事件:九一八事变,注重历史与现实结合,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日本侵华主要事件的学习,认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3.收集抗日战争相关历史资料,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感受国破家亡的苦难与中国人民决不屈服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与反抗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知道永远牢记血的历史教训,学会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显示: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70年前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教师:同学们知道70年前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翻开那一页历史,重温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6的历史。

PPT显示:《义勇军进行曲》图文影视资料(同时师生齐唱国歌)。

教学设想: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教师:你感受最深的歌词是哪一句?为什么?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点题引入。

PPT显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华北事变爆发,北平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

)第一篇章:自主学习,把握基础知识1.1931年的9月18日夜,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附近—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______________ ,攻占沈阳城。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____”。

2.1936年12月12日,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西安临潼华清池举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 _____________的主张。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板书设计第14课难忘九一八时间931、9、18时间1936、12、12地点沈阳人物张学良、杨虎城一、九一八事变借口柳条湖事件二、西安事变经过经过目的逼蒋抗日结果东北三省沦亡结果和平解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演练与提高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谁能告诉大家这首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吗?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

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板书)二、讲授新课:1、九一八事变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中国近代史前期,日本曾经发动或参与过哪两次侵华战争?师:自近代以来,日本始终没有停止侵略中国的战争。

1905年,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取了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1931年,趁蒋介石正全力“剿共”之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事变——九一八事变(板书)师:九一八事变是怎样爆发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几纪录片,注意思考两个问题: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假如你是当时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你会怎样做?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因此,作为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有义务领导全国人民一起抗战,他又是怎样做的呢?由于蒋介石下达了不抵抗命令,军令如山,担任东北军总司令的张学良只好带领十几万大军撤入关内,日军如入无人之境。

教学设计2: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2: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事实,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新课】一、九一八事变:1、利用时事新闻导入本目。

引用材料:辽沈晚报讯(9月18日)沈阳市以后在每年的9月18日晚10时20分,全市鸣响警报14响,沈阳电视台、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将中断正常节目,电视、广播分别插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画面及警报声。

全市所有寻呼台这一时刻在汉字寻呼机上发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汉字信息。

届时,全市行驶车辆也将停车鸣笛三分钟。

导入新课:(通过上述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而认识“九一八事变”。

)展示课题。

①为什么沈阳市决定在每年的“9月18号”鸣响警报14响?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过什么事件?②“九一八事变”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事件?③日本发动的这场“九一八事变”是偶然的吗?它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2、掌握“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态度——蒋介石提出“不抵抗政策”。

能够认识“不抵抗政策”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

出示材料,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的态度、政策。

并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政策出台?材料:“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听后中央处理。

”引自‘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讨论:①通过这段材料可以知道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什么政策?②为什么会采取不抵抗政策?③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3、掌握“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扩张。

出示:《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让学生认识: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4、了解东三省沦亡后,东北人民的反抗。

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4课难忘九一八指导教师:徐灿华集体备课:中加初中历史组授课教师:肖珊授课时间:2010年11月8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主备人:肖珊/吴根庆【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以讲述九一八事变、事变后社会各界的不同态度,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为抗战带来的转机等为主要内容。

本课为抗日战争史的第一课,是为日军侵华、民族危亡的开始。

学情分析:学生每每学习这部分历史,都会热情高涨,心中充满爱国主义情绪,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性的引导。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及其危害、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思考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培养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全面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过程与方法】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

引导学生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课本,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解决策略:通过图表方式及视频材料辅助学习。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 14 课难忘九一八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经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叙述,培育学生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经过商讨东北快速消亡的原由,培育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经过议论中国共产党为何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看法剖析问题的能力。

b5E2RGbCAP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剖析、研究。

2.让学生充足利用网络,收集、整理资料,学会利用网络互动,并擅长正确运用网络工具。

3.让学生利用本地资源发掘教材深层次的知识。

利用政史互融的特色,拉近历史,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学会运用正确目光审察历史;使学生学会用史实说话。

p1EanqFDPw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堕入严重危机,抗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进而激倡始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恼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挡”政策的义愤,建立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经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标,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育学生主动研究历史的意识。

DXDiTa9E3d 【教课要点】要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突出要点: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的真切性,从中获得有关知识,并依据知识的联贯性剖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与必然性;利用东北学生的乡土资源,充足调换他们的热忱与兴趣,使他们融于家乡、融于历史、融于国家的命运,并以此产生共识。

RTCrpUDGiT【教课难点】难点:剖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打破难点:在突出要点时,剖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能够得出西安事变的有时性与必然性,而它的这两种特征,必然会有两种结果,指引学生合作,利用手中的资料,选用实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进而得出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设计一. 课标要求:掌握九一八事变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掌握西安事变的发生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内容上主要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发生并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与上一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时空上成并列关系,与下一课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存在时序上的先后关系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学好本课,对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阶段,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尤其是近代化的内容,有些概念很难理解,所以要尽可能地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教学目标:1、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

2、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

3、分析和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4.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六.教学方法:1.教法: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2.学法:阅读理解法、交流展示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七.教具准备:PPT多媒体、视频等。

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上课前反复播放《黄河大合唱》,以达到烘托气氛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通过九一八事变发生背景的分析,从而理解日本侵华政策,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西安事变的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简述柳条湖事变的真相,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结合历史地图册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册的能力和直观认识历史、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史料了解历史的真相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杨靖宇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政策的第一步,同时介绍日本的侵略罪行、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历史背景;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难点:理解日本侵华政策的由来和九一八事变的关系教学过程:[老师单元开篇]: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新的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请同学们打开第四单元的首页,从1931年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侵占我国的领土,掠夺资源、劳动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战争罪行。

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抗日”成为当时的主旋律。

经过14年艰苦的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历史解开了新的一页。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故事。

【老师引入新课】:同学们,在每年的九月十八号晚上九点十八分,我国东北的沈阳都会撞钟和拉响防空警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

为什么这个日子让人莫齿难忘,痛心疾首呢?究竟在九月十八日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通过14课《难忘九一八》的学习,一起来探讨答案。

(一)“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由日本来参予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满蒙并非中国的领土。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请同学们从中提炼出主要观点,概括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学生回答]①日本很早就作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②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③三十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④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⑤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0页的第一段内容,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单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1年9月18号夜,日本在沈阳北郊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老师总结、引申】因为这次事件是发生在九月十八号,所以称为“九一八事变”。

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当时日本是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那么这次事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70页中间的蓝色小字部分的内容,待会请一位同学来简单概述一下。

【老师提问】:当时日本是怎样有阴谋的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学生回答】:当时日本关东军以巡查铁路为名,然后自己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东北军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老师总结】:同学们,现在请翻开地图册的22页,看看“九一八事变”的示意图。

找出“柳条湖”这个地方。

当时,日本关东军的中尉河本自爆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然后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

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所以说日本是有预谋地行动。

同学们要注意,柳条湖不是一个湖,而是一个村名,面积近8平方公里,多为柳树丛生地沼泽地。

它的右边是当时东北驻军的营地――北大营,下边是沈阳城。

这两个地方都是战略要地,所以日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借口,同时又可以又目的的抢到先机。

好,现在请同学们看到地图册22――23页中间的地图,找出长春和旅顺这两个地方。

【老师讲解】:同学们,在长春和旅顺之间的这段铁路就是我们书上提到的“南满铁路”。

在旅顺这个地方,有没有看到一面绿色的旗帜?旁边写着什么?【学生回答】:找到了,写着“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老师适当的引导】:同学们,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却有日本军队的司令部?为什么在中国的东北却有一条不属于中国管理的铁路呢?其实,南满铁路本来不是日本控制的,而是沙俄。

1896年,当时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一个密约(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中国的东北修建铁路。

1898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把旅顺和大连湾附近的地区“租借“给他(25年租期),并把它改为“关东省”,1905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三省进行了一场战争,最终俄国战败了,把“关东省”和“南满铁路”转让为日本。

后来日本就在关东省驻军,实行殖民统治,这些军队就称为“关东军”。

它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政府的最高代表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呢?后果又如何呢?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铣电(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在江西剿红的蒋介石给张学良电(三)东北军奉命:“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九一八事变真相》(四)“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1931年9月22日>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的演说(五)“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教师可适当做解释)[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上面材料中蒋介石的电报、讲话和国民政府的告全国民众书的内容中,我们应该能看出导致东北三省在四个月沦陷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回答]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看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二)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以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三)<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四)1931年10月,国民政府密使许世英赴日本谈判。

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教师讲解]同学们,从第一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的观点是中国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因而没办法和日本作战。

一种悲观的情绪弥漫其间,我们给这种论调起个名字叫“民族失败论”;从第二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国联身上。

自己没有做任何的抵抗准备,我们也给这种论调起个名字叫“依靠外援论”;从第三则材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蒋介石对于共产党和人民的仇恨,宁愿让中国亡于日本,也不让落到共产党手里,这是关键的一点。

当日本忙于准备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之际,蒋却在南方围剿红军,这种理论后来发展成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从第四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还抱有相当大的幻想,认为只要让出东北,就可以保存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

这个幻想很快就被“一•二八事变”的炮火所打破。

这种论调,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让出局部,保全全局”论。

【老师渲染】:当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仅仅用了四个月18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

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沦于敌人的手中。

1 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什么概念呢?相当于3个日本国土面积。

东北三省3000多万同胞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亡国奴生涯。

日本在东部被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极端的军事占领,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的战争罪行。

据不完全统治,东北三省每年的粮食被日军抢走,在1932-1934年间,就又6.7万人被杀害,更残忍的是日本在东北拿中国人进行细菌实验,而这些毒气弹直到今天一直都还在危害东北同胞的生命安全展示图片,面对的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怎么做呢?【学生回答】:东北人民并没有这样就屈服。

他们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进行抵抗,中国共产党员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有没有就此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学生回答】:没有,日本并没有就次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日本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

【老师肯定并引申】:对了,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列强蓄谋已久的国策。

为什么这样说呢?早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制定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政策,强调日本未来“权力上扩张方向应胃中国”,并逐步形成了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

1927年6月27日-7月7日,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了“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又日本参与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以建立全面侵华阵地的侵华方针。

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上了密折,折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满蒙,就是指中国的东北三省和蒙古地区”,日本把灭亡中国作为国策,“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侵略中国国策的体现第一步。

,西安事变的背景有三:①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民众抗日呼声日益高涨;②张学良、杨虎城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联共抗日,西北地区局部联合实现;③蒋介石既剿共又妥协的反动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