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9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水的运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
教材紧紧抓住水体运动这一重要思想,侧重介绍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水循环,二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
本节共三课时,第一课时为水循环。
水循环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教材地位教材在前面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岩石圈、大气圈等知识,本节课把我们的视野扩大到水圈(尽管知识的落脚点在陆地上),水圈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循环更是把这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各圈层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气候和生态,塑造着地表形态。
2、内容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有:水循环过程(类型、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出”是一般性要求,即了解;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说明,“说明”要求理解和掌握。
3、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4、教材特点教材力图实现“对话、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强调了师生课堂教与学的互动设计,问题设计的创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并说明水循环运动产生的原因。
(2)理解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水循环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发展的观念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教学设计
2.研究作业:鼓励学生选取一个与水资源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城市内涝、农业灌溉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提交一份不少于500字的研究报告,要求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能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讨论节水措施和水资源保护策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创设互动式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水循环和水资源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究找到答案。
-组织辩论会,让学生就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展开讨论,提高思辨能力。
-期末通过测试、报告、小组展示等形式,评估学生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体图片,如湖泊、河流、冰川等,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同时,提出引导性问题:“水是如何在这些不同的地方流动和循环的?”“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自然水体的循环过程,收集数据,撰写考察报告。
-与社区合作,开展节水宣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播水资源保护的知识。
5.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1.蒸发:讲解水从地表和植物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强调太阳辐射对蒸发的影响。
水循环教案初中物理
水循环教案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物态变化。
3. 理解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2. 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物态变化。
教学难点:1. 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物态变化。
2. 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图表、图片等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图片,引起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提问:你们知道水在地球上是如何循环的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化和运动的过程。
2. 讲解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3. 介绍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蒸发(液态变为气态)、凝结(气态变为液态)、降水(液态变为固态或液态)、径流(固态或液态变为液态)。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以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揭梦昀的《地球上的水循环》实验为例,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和物态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提问: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循环的概念、过程和物态变化。
2. 强调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珍惜水资源。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标注各个环节的物态变化。
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水循环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总结与反思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水循环的概念、过程和物态变化,以及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水循环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水循环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水循环一、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2. 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3. 水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4. 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3. 通过水循环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判断。
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水循环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水循环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水循环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的意义。
2. 讲解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
3. 讲解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利用地球仪,演示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4. 讲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通过水循环模型,讲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明白这两种径流的区别。
5. 讲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让学生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
6. 例题讲解:出示相关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水循环1. 定义和意义2. 蒸发和凝结3.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4. 能量转化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并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答案: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水循环的意义在于维持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同时也影响着气候和地理环境。
2. 题目:请解释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区别。
答案:地表径流是指雨水直接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流,而地下径流是指雨水渗透到地下,经过地下水系统流动的水流。
初二物理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
初二物理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初二物理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免费教案往往内容相对比较贫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水循环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现象”,要求学生能通过一些实验或具体的活动来了解和体验自由落体运动。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条件与实质。
2.本节教材是学生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因此本节是本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典型的应用型知识点。
表现其一:落体运动快慢的产生原因分析,要用到实验探究,突破原有认知,体会并应用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这一科学思维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其二,这是一个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物理的生活化。
3.自由落体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学生往往能感受到,但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的特点,也不明确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现象。
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是机械化地记住自由落体运动的现象,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真正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与本质所在,才是本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
我觉得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物理语言的误导,使学生认为只要从某一高度随意下落的物体做的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其次生活中的落体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区别──现实与理想的差异。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了实验和理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生成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
学生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分析的学习基础,完全可以通过自主体验与自主学习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可能将自由落体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割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结构,让学生体会到自由落体运动只是特殊匀变速直线运动而已。
初二物理水循环教学设计
课堂
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
作业
课本47页第1、2题
板
书
设
计
第五节水循环
1、认识水循环
2、珍贵的水资源
3、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教后
反思
二、探究新知:
(一)地球上的水循环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4—P45内容,完成水循环示意图中的空格,思考:①高空中的水蒸气是怎样形成的?②云是怎样形成的?③雨是怎样形成的? 雪是怎样形成的?
(二)珍贵的水资源
1、水的作用
学生举例;
教师概括: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学生观看视频
后思考问题(为水循环埋下伏笔)
自主探究
直观、形象的图片使学生能深刻体会水资源的珍贵
合作探究
(课前调查)
(课中讨论)
达
标
检
测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2、水之现状
(1)地球上三分之二是水,但淡水资源很贫乏,中国的淡水资源更贫乏;
(2)水资源的污染很严重;
(3)身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三)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1、分小组讨论
a、课前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
b、课中分小组讨论表格中的内容
c、各小组汇报
2、教师点评,总结
3、由“家—冢”,引发学生深思。
2、树立学生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学习
难点
2.5水循环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5水循环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5节“水循环”。
本节主要介绍水循环的原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同时,本节还介绍了水循环在地球上的重要性,如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影响气候和地理环境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水循环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2. 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如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3. 了解水循环在地球上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过程中各阶段的转化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原理及其在地球上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水资源状况的视频,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循环。
2. 知识讲解:(1)蒸发:解释蒸发是水从地表或水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速度受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影响。
(2)降水:介绍降水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从云层落到地面的过程,包括雨、雪、雾等形式。
(3)地表径流:讲解地表径流是指降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
(4)地下径流:阐述地下径流是指降水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的一部分,最终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水循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灌溉、调节土壤湿度等。
4.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水循环原理图2. 水循环过程及其阶段3. 水循环在地球上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第13题;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水循环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视频引入、讲解、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水循环的原理及其在地球上的重要性。
《水循环》教学设计[整理]
《水循环》教学设计[整理]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掌握水蒸发、凝结、降落三种形式;2. 掌握水循环在水圈中的状况;3. 掌握水循环对地球生命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 运用手机或电脑,通过上网搜索资料,收集有关水循环的有用信息;2. 运用多媒体技术,系统解读水循环的科学知识;3. 通过游戏、思维导图、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水循环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难点:明确水循环各节点及其作用,理解水循环对水圈中其他生命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选取教学素材,如水循环的漫画、图表、视频等;2. 热身活动,如小练习、游戏等;3. 游戏物品:如桶、水筒、乒乓球、游泳圈等;4. 游戏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5. 教学工具:水循环模型、实物模型、图片等。
四、课堂设计(一)导入1. 师生问候及课堂准备;2. 播放一段水循环相关视频,引出本课话题;3. 情景导入:以桶装水、水罐装水等情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论水循环的知识。
(二)讲授1. 分组活动:组别大小可适当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言;2. 小组讨论:以情景方式完成一些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水循环过程,以此引出水循环话题;3. 启发性问题: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水循环的重要性;4. 视听展示:放送多媒体教学资料,向学生展示水循环的有关知识;5. 实物演示:展示水循环模型,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水循环的各节点;6. 导入现代科学技术:介绍一些新发现、新技术,让学生体会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三)趣味游戏1. 玩游戏:用乒乓球代替水滴,以游泳圈代替海洋,通过游戏实战,让学生体验水循环的过程;2. 思维导图:根据课堂所学,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示出水循环的过程。
(四)归纳1. 提问回答:教师提出检查性问题,让学生分享所学;2. 小结复习:教师把重点部分做出概括,归纳出水循环的重要性;3. 学习反思:让学生反思所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水循环》教案、教学设计
-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有哪些积极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7.家长参与:与家长一起探讨家庭用水中的节约措施,制定家庭节水计划,并实施一段时间,记录节水效果。
2.设计一系列阶梯式的探究活动,从简单的观察实验到复杂的分析讨论,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循环的原理和意义。
-初级阶段: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如煮沸水时的蒸发、雨后的积水等,让学生感知水循环的存在。
-中级阶段: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制作蒸发表、模拟降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循环过程。
-高级阶段:分析全球水循环对气候、生态、水资源分配的影响,提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措施。
6.创设开放性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创新思维等。
7.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讲解水循环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图片,如云层的形成、雨水的降落、河流的流向等,引发学生对水循环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1.学生对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具体细节掌握不牢固,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加以巩固。
2.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3.学生在思维上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教师应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水循环过程的整体概念。
4.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5.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2.5水循环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2.5水循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二节《水循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地理意义。
2. 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及其分布。
3. 理解水循环的平衡与失衡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地理意义。
2. 能够分析水循环的类型及其分布。
3. 能够解释水循环的平衡与失衡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地理意义,水循环的类型及其分布。
难点:水循环的平衡与失衡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地球仪、水循环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水体分布,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的?”引发学生对水循环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结合水循环图,讲解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地理意义。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水循环的类型及其分布的图片,讲解各类水循环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水循环的类型及其分布的练习题,学生现场完成,教师进行点评。
5. 知识拓展:教师讲解水循环的平衡与失衡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水循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水循环1. 定义: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循环。
2. 过程:蒸发、降水、径流。
3. 地理意义:维持地球水资源的平衡,影响气候和生态环境。
4. 类型及其分布:(1)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蒸发,形成降水,流向陆地,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陆地内水循环:地表水蒸发,形成降水,流向地下,形成地下径流,返回地表。
(3)高山冰雪水循环:高山冰雪融化,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高山冰雪。
5. 平衡与失衡对环境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描述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地理意义。
答案:水循环是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径流三个过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5水循环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2.5水循环一、教学内容1. 介绍水循环的定义、意义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3. 探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冰雪水的相互转化关系。
4. 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转化关系。
3. 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概念、意义及其主要环节。
难点: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介绍水循环的定义、意义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3)探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冰雪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一道关于水循环过程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水循环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其学习效果。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就水循环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讨论,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水循环的定义、意义、主要环节及其转化关系、能量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列举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1.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在地球表面及其上空不断循环的过程,它对维持全球水量平衡、调节气候、促进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等具有重要意义。
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4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
本节主要介绍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地表水的来源、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水循环的基本知识,理解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掌握地表水的来源和水循环的过程。
2. 能够分析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认识到水循环对环境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地表水的来源和水循环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水循环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水循环图解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水域,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又是如何流动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球上的水循环。
2. 新课导入:介绍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讲解地表水的来源和水循环的过程。
3. 实例分析: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例,分析水循环在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5. 知识拓展:介绍全球水资源状况,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 绘制水循环图解,标注各环节。
2. 写一篇关于水循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小论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地球上的水循环板书内容:1. 水循环基本概念2. 地表水来源3. 水循环过程4. 水循环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绘制水循环图解,标注各环节。
2. 写一篇关于水循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小论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但在知识拓展方面,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水循环》教案(精选4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4篇)《水循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通过绘、说、析等形式,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3.通过对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和地理相关的古诗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之后引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设置悬念“黄河的水真的回不来了么”来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问题】(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都有哪些?水循环类型可以总结为哪些?【学生回答】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2.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教师播放水循环动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海陆间水循环的具体过程?思考海陆间水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与海陆间的循环相比,海上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呢?【学生回答】水循环的过程:海洋表面的水被蒸发上升到空中,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一部分下渗到地下,汇成地下径流,另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二者最后汇集到海洋,形成海陆大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海上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和降水;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教师总结】水循环最基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其中海陆间循环是参与环节最多的,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多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水循环》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水循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单元,主要介绍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形式和地理意义。
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1. 水循环的概念:理解水循环的定义,即水在地球上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
2. 水循环的形式:掌握水循环的蒸发、降水、径流等基本形式。
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了解水循环对地表形态、气候、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描述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列举水循环的主要形式,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水循环的实例,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水循环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水循环各环节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难点:水循环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如何理解水循环对地表形态和气候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地球仪水循环示意图相关视频资料PPT演示文稿学生实验材料(如水、容器等)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地球水循环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水循环的过程。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水在地球上是如何循环的?”引导学生思考。
2. 课堂讲解使用PPT展示水循环的各环节示意图,详细讲解每个环节的特点。
结合地球仪,展示水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
举例说明水循环在农业生产、城市供水等领域的应用。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水循环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如雨季和旱季的变化。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水循环的填空题和选择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5. 实验演示安排一个简易的水循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地展示水循环的环节和地理意义,可用流程图或图解的形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分析水循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水循环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过程和作用,了解到水循环对水资源分布和变化的影响。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关注水资源问题,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出贡献。”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培养其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开展水资源保护主题活动,如节水宣传、环保志愿活动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5.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水循环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提出以下讨论话题:
1.水循环过程中,哪个环节对水资源分布和变化影响最大?
2.请举例说明水循环在生活中的应用。
3.如何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待和保护水资源?
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接着,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地球上的水循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过程和作用,以及它对水资源分布和变化的影响。”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2.5水循环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5水循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二节,主要讲述了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
同时,还涉及到水循环的意义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掌握蒸发、凝结、降水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联系和作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原理,蒸发、凝结、降水等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水资源状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循环。
2. 知识讲解:(1)蒸发:解释蒸发的概念,演示蒸发过程,让学生了解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过程。
(2)凝结:讲解凝结的概念,演示凝结过程,让学生了解凝结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的过程。
(3)降水:介绍降水的类型和形成原理,让学生掌握降水的概念。
(4)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讲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定义和形成原因,让学生了解水循环中的这两个环节。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一个关于水循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某地区近年来水资源短缺,请你提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水循环的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水循环的原理、各环节的名称及其作用。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2. 列举两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 设计一个关于水资源的保护标语。
1.5水循环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1.5 水循环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一、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定义及意义2. 水循环的基本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3.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4. 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调节气候、形成地形、提供水资源等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及其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 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能运用图示或文字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3. 认识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学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如雨水、河流、湖泊等,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的原理及意义。
2. 知识讲解:(1)介绍水循环的定义及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水循环的概念。
(2)讲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并通过图示或模型展示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3)阐述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调节气候、形成地形、提供水资源等。
3. 课堂互动:(1)提问: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例题讲解:分析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实例,如暴雨、干旱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水循环的定义及意义2. 水循环的基本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3.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4. 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并说明其原理。
(2)描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3)阐述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提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初中物理最新-水循环教案3 精品
教学目标:
水循环
1.知道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 2.能用水的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3.了解物态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4.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物态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 移. 2.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3.使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用具: 投影仪一台.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片各一个, 冰块少许 (共 25 组).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过程 导入:奔腾的江河湖 泊,皑皑的冰山雪岭,飘荡 的 白 云 ------ 地 球 上 的 水 在 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 成了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 今 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水循 认真听讲 学生学习过程
( 1 )天空中的云是怎样形 填图 2—40 成的? 听讲、识记 (2)地上的水从哪儿来 的? ( 3 )露、霜、雪、雹等现 象是怎样形成的?是否属 理解、识记 于水循环? 引导学生讨论: ( 1 )在水循环过程中,发 生了哪些变化?( 2 )水在 这些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还是放热? 讨论、回答
指导学生填图 2—40.
环 ”.好吗? 首先,我们共同做个实 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做实验,仔细观察 验,请把冰块放在 烧杯中, 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用玻璃片盖住杯口,再把烧 答:看到冰熔化成水,玻璃下面有小 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 水珠 加热 . 请大家认真观察实验 答:水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现象. 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 提问: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 2 )玻璃片上的水从哪儿 答:水放热会凝固成冰,水蒸气放热 来的? (3)水蒸气从哪儿来的? (4)你还发现了什么现 象? 认真听讲 ( 5 )如果把烧杯放到冰箱 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 6 )自然界中,有许多类 似的现象,你能否说出一 些? 讲述:自然界中的云、 讨论回答 看图 2—39,思考并填空 可能凝华成霜. 讨论、回答 答:水蒸气由水汽化而来的 答:还会发现冰熔化、水汽化要吸热. 玻璃片发热,说明水液化放热.
4.5 水循环-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人、畜饮用;利用水能;用于植物吸收;用于运输;制造美景等……穿插学生提供的资料)
②水为什么珍贵?(由学生根据P.51资料,报出相关数据)
③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地表下沉、土地沙化、鱼虾死亡、人畜生病等……穿插学生提供的资料)我们应该怎么办?(节约点滴用水、跟排放污水的行为作斗争、向市政府建议)
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的活动指导
教、学具
小黑板或投影仪
预习要求
1、看课本有关内容;
2、完成《同步导学》中知识准备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复备课
【新课引入】
同学们,奔腾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海洋都是由__(水)组成的,皑皑的冰山雪岭是由__(冰)组成的,飘荡的白云是由__(水和冰晶)组成,包围地球的大气中还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水、冰雪、冰晶、水蒸气,他们都属于水的三态,他们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循环着,形成一个巨大的不的循环系统,今天,我们一齐来认识这一系统----五、水循环。
【新课教学】
1.认识水循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图2-39水循环示意图[或复制了图形的小黑板或投影仪],回答下列问题:
(1)云的组成和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并板书见下图]
(2)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并板书,见下图]
(3)江河、湖泊中的水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并板书,见下图]
(4)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并板书,见下图]
(5)水的循环系统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并板书,见下图]
(6)在水的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中物体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表明物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球上三分之二是水,但淡水资源很贫乏,中国的淡水资源更贫乏;
(2)水资源的污染很严重;
(3)身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三)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1、分小组讨论
a、课前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
b、课中分小组讨论表格中的内容
c、各小组汇报
2、教师点评,总结
3、由“家—冢”,引发学生深思。
2、树立学生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学习
难点
1、水循环过程的认识
2、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知识
链接
本章前四节课学习的六种物态变化
学具
教具
多媒体、水资源保护调查表
学
教
过
程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手写)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问:地球上的水为什么能够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养育着我们,滋润着生灵万物呢?
学生观看视频
后思考问题(为水循环埋下伏笔)
自主探究
直观、形象的图片使学生能深刻体会水资源的珍贵
合作探究
(课前调查)
(课中讨论)
达
标
检
测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来自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二、探究新知:
(一)地球上的水循环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4—P45内容,完成水循环示意图中的空格,思考:①高空中的水蒸气是怎样形成的?②云是怎样形成的?③雨是怎样形成的? 雪是怎样形成的?
(二)珍贵的水资源
1、水的作用
学生举例;
教师概括: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教学设计
学校
主备人
课 题
五、水循环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学
习
目
标
1、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学习
重点
1、能用水的固、液、气三态的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课堂
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
作业
课本47页第1、2题
板
书
设
计
第五节 水循环
1、认识水循环
2、珍贵的水资源
3、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教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