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情境创设包括生活、体验、经验、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境,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情境,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多样的思维模式,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建立起数学知识与实际经验的连接。
但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走出情境创设误区。
一、误区一:只强调生活情境,忽视其他情境对于小学生,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概念都可以通过生活情境来建立起连接,如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当教师只强调生活情境,忽视其他情境,就可能会造成情境创设的局限,使学生难以理解某些难点概念。
例如,在教学乘法时,常用“苹果乘苹果”、“数乘数”等形象的生活情境,而忽略了图形、量等抽象的数学概念,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情境创设应该充分考虑各种情境的涵盖,特别是对于抽象的概念应该通过图形、量等形式进行创设。
二、误区二:情境创设不具体,缺乏趣味性情境创设的具体性与趣味性,是学生是否愿意参与与学习的重要因素。
如果情境创设只是教师口头描述,缺乏具体的场景和形象的情节,那么学生就难以通过情境创设来理解数学知识。
同时,如果情境创设缺乏趣味性,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情境创设就变成了单纯的教学手段,而不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因此,情境创设应该具体而有趣,需要从生活中挖掘出具有代表性的情境,同时采用巧妙的设计,营造出趣味的教学氛围。
三、误区三:情境创设过于简单,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境创设的难度应该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
如果情境创设过于简单,就无法满足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的深入理解;如果情境创设过于复杂,就会超出学生的认知和掌握能力,也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情境创设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设计情境创设的难度。
通过不断地调整、优化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正常学习的过程中,在参与、实践、探究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达到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随着教育方法的逐渐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开发以及实际能力的提升。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还是会有一些误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误区以及对应的对策,从而让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更理想。
误区一:情境创设过于空泛情境创设通过模拟生活、工作、娱乐等情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是,很多老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并没有抓住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而是只是简单地应该用一些触发问题的例子和场景,这终究会使得情境创设变得很空泛,甚至无法启发学生的思考。
对策一:实现情境与真实生活结合老师在情境创设时应该抓住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生活环境,创设出贴切、有趣的情境,并尽可能贴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比如,教授小学生加减法时可以以购物,出行,买零食等学生经常面对的情境为背景,让孩子们在情境的引导下进行数学计算。
误区二:情境创设忽视知识系统性有时,老师为了让情境更具启发性,会在情境设计时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导致学生的知识点被分离、割裂开来。
这样子不仅难以在后续的教学中重叠、巩固与拓展,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跳跃的感觉。
对策二: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情境创设虽然重在情境,但对于知识的有机整合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老师在情境创设中,应注重知识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将所涉及的知识点以有机的模式整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其中逐渐懂得各别与统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堆砌与划分,更在于要形成学科的整体性。
误区三:情境创设过于复杂在情境创设时,老师为了追求新奇性和特殊性,有时候往往会创设过于复杂而难懂的情境,甚至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的情况。
这样的创设虽然能够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性,但同时也会给学生设置过高的难度,不利于教育的实施。
对策三:注重情境的基础呈现老师在情境创设中应该注重情境呈现的基础性,让情境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并且更体现简单易懂的原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首要科目之一,课堂教学特别重要。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各种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修养数学思维。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经常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狭义的情境创设狭义的情境创设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注重情境的创设,而忽略了数学内容的传授。
这种情境创设往往会造成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误解和偏差,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教师应该在情境创设的同时,注重对数学知识的专业解释和传授。
对策:教师应该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注重数学知识的运用和讲解,并将情境与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该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情境创设的难易程度不适当情境创设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情境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程度。
情境设置过于简单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和不屑,而过于复杂的情境则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对策:教师应该在创设情境时,注重难度的设置,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情境的难易程度逐渐提高或降低,让学生能够适应和理解。
三、情境创设的使用频率不合适情境创设的使用频率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过于频繁地运用情境,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和疲惫,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反之,如果情境使用不够,就会错失创设情境的机会,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对策:教师应该在使用情境时,注意使用的频率和时机,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配置情境使用的频率和时间。
同时,要注重情境的创新和多样性,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新的视角和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四、情境创设的创新性不足情境创设的创新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与思考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与思考: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摘要:但我们实际教学由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了应有价值,、情境创设几种常见误区、游离数学容外“包装”,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形象+习题”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误区与思考数学教学选择恰当数学素材创设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要情境是非常重要工作但我们实际教学由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了应有价值、情境创设几种常见误区、游离数学容外“包装”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教学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历学习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形象+习题”如某教师节公开课教学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朋友们今天齐天圣孙悟空要和我们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兴趣下子提了起可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孙悟空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有趣孙悟空出现有这样不伦不类场合也失了他应有“磁场效应”、枝节横生“现实生活”情境创设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和学生思维多地被纠缠无义人设定如教学“元角分”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开放题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明从乡给北京朋友寄封信要什么啊?”生“要邮局”“要邮递员”“要信封”学生回答无论如何都击不到教者心预设答案教者只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圈才提出早就要问问题这样绕圈子所谓情境实多余而繁琐我们看到许多候我们老师还津津乐道这样“情境”以是培养学生数学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又窒息学生该活跃思维3、不顾学生实际水平“挑战性问题”情境创设不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任拔高了学生对问题兴趣程如教学“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座居民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路线看上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成人思维这样效率高然也就是优化设计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不感兴趣至少他没能理其义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用笔画画出了匹马图案然问“你能画出吗?试试”学生实践基础上再进步引导出问题再想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笔画”含义能吸引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生活常识相悖“杜撰”情境容不合生活实际基事实是创设情境而随杜撰出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情境“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块?”实际上我们划玻璃要带块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教学“几和几”创设了动物跑步竞赛动画情景结是鸡鸭二猫三狗四许多学当即表示不认狗跑快应该狗虽然这是假设情景但“虚拟”不等“虚假”虚拟情境也应该合起码生活逻辑5、多媒体呈现“实验操作”创设情境味重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发展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手势、体态都可以成种情境更重要是并不是所有情境都适用多媒体如教学圆锥体积某位教师用多媒体电脑生动地演示用等底等高圆锥杯向圆柱杯三次倒水恰倒满程但我想如这里让学生先己亲动手量量理会更加深刻可惜是多媒体使用替代了学生亲身体验对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一、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情境创设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他们更注重感知和想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情景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精心设计的情境创设能够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设误区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情境创设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境创设过于生硬一些老师在情境创设时,可能过于生硬地把数学概念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导致学生觉得创设情境与数学知识是割裂的,缺乏情感色彩,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老师在教授数轴时,直接给出一道题目,让学生标注数轴上的不同数值,而没有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理解数轴的作用。
2. 情境创设内容不贴合学生实际有些情境创设过于抽象,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对情境无法产生共鸣,失去了情境创设应有的意义。
在教授分数的大小比较时,老师只是简单地给出了一些抽象的图形或数值,而没有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使学生难以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3. 情境创设缺乏创新一些老师在情境创设时,可能存在缺乏创新的问题,都是采用老套的情境创设方式,缺乏新颖的灵感,导致学生对情境的新鲜感降低,失去了情境创设的吸引力。
在教授面积和周长时,老师只是简单地通过画图来说明概念,缺乏趣味性,使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三、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措施2.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在情境创设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情境来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情境的共鸣。
在教授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结合学生的食物分配、游戏比赛等具体场景,让学生通过这些情境来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增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 提倡情境创设的创新在情境创设中,要不断提倡教师的创新意识,注重尝试新颖、有趣的情境创设方式,使情境创设更具吸引力。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情境创设的理解和使用上存在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误区及其对策,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然而,一些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过于关注形式化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导致了如下误区:1.过度依赖多媒体:一些教师过于追求情境创设的生动性,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本质。
2.与生活脱节:一些情境创设未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缺乏互动性:有效的情境创设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但有些情境创设过于单调,缺乏互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注重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强化情境的互动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讨论、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突出情境的教育性:教师应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情境设计,确保学生在情境中能获得有益的学习体验。
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情境创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某教师在“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创设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
通过让学生扮演收银员和顾客,在购物结算的过程中学会加减法的运用。
这种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经过这种实际应用的训练,学生在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同时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学生运用原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而产生心理困境,从而产生探求问题的欲望,在发现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教师要搭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一、当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存在的误区1.理解存在偏差教师创设情境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已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产生心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但由于教师的习惯使然、传统观念的作祟,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存在偏差,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根本没有见过,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情境创设等同于激情导入,没有将问题情境贯穿教学的始终,而作为导入新课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学习新知的“敲门砖”作用。
2.选材不恰当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情境素材进行改进。
但有部分教师不顾及学生实际,选取一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图片,不能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
如苏教版教材“图形的变换”教学中,对城市学生而言,可选取摩天轮、旋转木马等作为教学素材;而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没去过游乐场,可选择风车、电风扇等作为教学素材。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多媒体辅导创设,有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学生动手实验操作。
有些教师过于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凡活动就用多媒体,忽视了学生的对话交流,忽视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剥夺了学生自主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
3.评价体系不完善新课改倡导教师创设情境,但由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得不到评价,得不到专业人士的指导,也没有一套评价问题情境有效性的标准,无法看到其是否有效,造成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闭门造车”。
二、小学数学教师创设情境存在问题的成因1.教学理念陈旧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存有偏差,在公开课教学中会用心创设情境,而在常态课教学中,会使用课本情境图,将情境图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数)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和改进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和改进方法四数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需要考虑教材、学生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往往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达不到预设。
一、“情境创设”的误区1、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过《七龙珠》吗?说说你最喜欢里面的谁?我最喜欢悟空;我最喜欢天津饭;我最喜欢比克……师: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所以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
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位有特点的物体,我们一起来《年月日》。
【分析】这个案例中《七龙珠》中的人物与之年月日间缺少必然的联系,对学生认识帮助不大,而且学生的兴奋点容易集中在在动画片的人物上,该情景的创设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情境创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案例】有位老师在教学二年级的《统计》整堂课老师以“科比篮球比赛的成绩”贯穿课的始终。
学生基本不认识科比,当然对此情境没什么兴趣。
【分析】这案例中以“科比篮球比赛的成绩”作为统计的例子完全可以,但由于内容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该问题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距离感、陌生感,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情境创设过于单一【案例】教学计算题课,老师常常感觉多数学生心不在焉,这多半由于情境创设过于简单引起。
通常老师创设的情境是会和学生一起学习计算题的方法,接着让同学练几题。
这一情境过程对同学们就没有什么吸引力。
【分析】如课前创设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上计算教学课的兴趣。
新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有效途径。
巩固练习时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通过营造情境,增加学生与数学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
但对于很多初学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情境创设时难免会犯一些误区,下面笔者将就这些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误区一:情境离学生实际生活过于远,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困惑和迷惑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和经验背景,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在情境创设时,有一些教师却过于追求创意和新颖,以至于离学生实际生活过于远,导致学生产生困惑和迷惑。
比如,课堂上讲解三角函数,但情境却是一个星球掉落在某一点上后回弹的轨迹,这种情境虽然新颖独特,但对于小学生却过于抽象。
这时候应该尝试以更加生动具体的实例,如山地采矿等为例,来使学生理解三角函数,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对策一: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蓝本,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和四则运算时,可以借助学生周围的各种日常实物进行情境创设,如纸片、穿线卡纸等。
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模拟实际生活情境,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达到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教育效果。
误区二:情境创设过于复杂,难以实际操作有些教师在情境创设时难免会过于追求华丽和复杂,导致情境创设难以实际操作或费时费力,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
比如,在学习分数知识点时,某些教师设计了一个场景:小学生们在人字梯上游泳比赛。
每个小学生在游泳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多个障碍物,每个障碍物都有一个分数,当小学生通过障碍后,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但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时可能会过于复杂,使得学生难以一次性理解,也很难实际操作,反而会浪费学生们的时间和精力。
对策二:情境创设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教师应该尽量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熟悉的故事、场景和实例,用一些形象的图形、图表或物品来协助情境的塑造,同时也要重视情境的时限和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是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课堂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课堂情境创设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进行浅谈。
一、误区一:情境设置过于简单有些老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将情境设置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对策一:增加情境的复杂程度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增加情境的复杂程度,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老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小明和小红两人分别购买两种零食,小明购买了A和B两种零食,小红购买了B和C两种零食,A和C两种零食不同,B和C两种零食不同,请问两个人一共购买了多少种零食?”这样的情境,既考验了学生对于多个数据进行分类和比较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于数字的理解。
对策二:增加情境的趣味性情境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在设计情境时可以增加趣味元素。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做了一道数学题,小明计算得到的结果是135,小强计算得到的结果是245,请问他们分别做错了哪些步骤?”这样的情境增加了好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习成为了一种奇妙的体验。
二、误区二:情境设置过于教条化有些老师过于追求规范化和教条化,情境设置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影响了学生多种解题思路的培养。
对策一:设置多样化的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老师应该设置多样化的情境。
例如,教学分数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班级里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有2个人,现在请你通过把若干个苹果平均分配到6个小组中,使得每个小组分到的苹果数量相同,请问至少分配多少个苹果?”这个情境不仅考验了学生的深刻理解分数的概念,也让学生在思考中培养了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对此需要寻找对策来优化情境创设,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情境创设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过于简单的情境创设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趣,缺乏挑战性,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复杂的情境创设则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无法理解问题的本质。
对策是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难度,确保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至于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数学基础知识定制情境,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情境创设过于理想化或过于片面化。
过于理想化的情境创设往往不符合实际,没有考虑到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容易给学生留下理论脱离实际的印象;过于片面化的情境创设则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只考虑问题的某一方面,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因素。
对策是在创设情境时要尽可能贴近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与生活、科技等领域的联系。
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片面思维。
再次,还有一种常见的误区是情境创设过于僵化或过于松散。
过于僵化的情境创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只能按照老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过于松散的情境创设则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无法明确学习目标。
对策是在创设情境时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可以有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寻找规律,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推动他们的思维发展。
最后,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情境创设过于孤立或过于片段化。
过于孤立的情境创设容易让学生无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缺乏整体性的理解;过于片段化的情境创设则容易让学生产生知识碎片化的感觉,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近几年来,许多教师纷纷把目光投向多彩的生活,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创设了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数学情境中探究知识。
但是,我们也经常遗憾地看到,有些问题情境流于形式,思考性不强,可探索的空间不大;有些情境为了迁就学生的兴趣而浪费了教学的时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有些情境只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层次的体验和数学思考……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浅谈创设有效情境中常见的四种误区与对策。
一、情境缺乏典型性【案例】“倒数的认识”这一课的导入采用了“回文诗”的形式师:老师想效法古人,来个以诗会友。
你们行吗?师:老师先来说一句“春眠不觉晓”。
生:齐说“处处闻啼鸟”。
师:真厉害。
再来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生:齐“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你们不要得意,老师可要出难题了:“客上天然居”。
生:没有反应。
师:不行了吧。
看答案,“居然天上客”。
师:怎么样?再来“僧游云隐寺”。
生:有些开始答“寺隐云游僧”。
师:人中柳如是。
生:是如柳中人。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像这种有趣的现象数学中有没有呢?【思考】案例中的情境确实对小学生起到了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学生也感觉富有情趣,我们甚至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味道。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回文诗”与“倒数”真的有本质的相通之处吗?进一步而言,倒数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数乘积为1”,而分子与分母互相调换只不过是求一个数倒数的具体方法的描述;“回文诗”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们着实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一些具有“生活味”、“情趣味”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们通过精彩的教学设计,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们学会了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成果必须加以肯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冷静地发现许多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很多误区。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一)情境创设目标模糊化,教学缺乏正确引导小学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最终是为教学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服务的。
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情境的创设为教学服务,才能创造出水乳交融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中去学习数学,但是却很难将学生再带出来,使他们深陷其中,不知所谓。
一位二年级教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引入新课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画面,老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踊跃发言:生1: 我看到了一条流淌的小河。
生2: 我看到了河上还有一座小桥。
生3: 我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
……几分钟过去了,没有学生说看到了兔子。
教师急了,问:“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兔子吗?”教师终于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兔子上,希望导入乘法时,又出现了新问题。
教师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图上有六只兔子的?”有的说是一个一个数的,问了好几个学生都一样;有的干脆说一眼就看出来了,不用数。
于是,教师急了,问道:“有没有是两个两个地数的?”课堂中学生的情绪相当高涨,把画面上出现的所有的事物进行了逐一的叙述,但是这几分钟的热闹场面绝对不是真正的情境创设,只是在向学生提供一幅美丽画面欣赏而已。
一定程度上这种“热闹”反而成为了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弱化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小学课堂屡见不鲜,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确安排情境图的目的是什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那么安排情境图的目的一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二是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要培养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学会收集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3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3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3篇)》。
第一篇: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自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数学教学仍然问题重重,既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又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发展。
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对策,进一步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问题;对策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的主导地位很突出。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已经根深蒂固,非常老旧,即使实施了新课程改革,这些传统观念仍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中部分教学观念已经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如果教师仍给学生灌输这些观念的话,学生会遵照教师强调的模式进行学习,一味地服从教师的要求和安排。
这样一来,严重制约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学生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是主要的考核标准,所以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全然不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被动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的数学知识点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改革将会变为一纸空文。
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那么他们很难发现不同知识点和不同题型间的关联,制约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对策1、从课堂教学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是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教育是孩子们学习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然而,许多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下降,理解能力减弱。
本文将从不恰当的情境选择、情境创设过程中的问题、缺乏巩固和拓展等方面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不恰当的情境选择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往往过分强调情境的趣味性,忽略了情境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如,在教授加减法时,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无关的情境,如“在外太空飞行中的宇航员们需要计算飞船上的供氧时间”,这样的情境可能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和无法理解,进而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情境选择时应该注重情境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关性,让学生能够从情境中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其次,情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只关注问题的结果,而忽略了问题解决的过程。
他们会直接给出结果,使得学生无需思考和探索。
这样的情境创设只是形式上的,缺乏真正的启发性。
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该注重问题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许多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还存在缺乏巩固和拓展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停留在情境创设的层面上,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拓展机会。
学生在情境中能够理解和解决问题,但在其他情境下,却无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在情境创设之后,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拓展,巩固和拓宽学生的学习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首先,教师应该在情境选择上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关性。
可以通过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情境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教师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应该注重问题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策略摘要:现实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情境创设,仅看到其形式作用,从而使情境创设失去应有价值。
因此要从确立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出发,增强情境创设的吸引力、数学味、发展性和真实性,从而增强情境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情镜创设原则对策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但是应用不当,也会使课堂教学得不偿失,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一、误区误区一:情境创设只关注趣味性而缺少了学科性。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不可能学好。
所以在情境创设中注重趣味性是十分必要的。
但教学中如果只关注情境创设的趣味性而少了数学的学科性,就会使数学课上得本末倒置,毫无意义。
误区二:情境创设与学生的认知不符,缺乏明确目的性。
例如在教学“几加几”时,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游乐园图)此情境把学生的思维放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符合学生的现实起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从理论上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
可事实上,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
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往往有很强的表现欲。
他们的回答是直观的、真实的,很少考虑其中是否蕴含着数学知识。
当一个学生提出有大风车时,由于思维的迁移作用,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早已偏离主题:我发现了有人在荡秋千,有人在玩跷跷板……如果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差一点或者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将会使课堂教学陷入“问题千个,离题千里”的困境。
误区三:情境创设过于依赖多媒体,缺乏体验性。
我们身边的许多同事在讲一节公开课时都会费很大的功夫去做多媒体课件,可见多媒体已经成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主要手段,它可以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制成课件搬上课堂,要把握好课件的素材。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一、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误区: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
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
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本来有趣的孙悟空出现有这样不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
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
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
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
”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
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
大丰市三龙镇第二中心小学糜海清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工作。
但是,创设情境不是一种时髦,不是盲目使用,我们许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一、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误区:
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
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
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本来有趣的孙悟空出现有这样不伦不类的场合中也失去了他应有的“磁场效应”。
2、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
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
如教学“元角分”,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的开放题,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小明从家乡给北京的小朋友寄一封信,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
”,“需要一个邮递员。
”“需要一个信封。
”。
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一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
”“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一圈,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
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3、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
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
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
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
分投入进去的。
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
”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
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的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玻璃吗?当然不要。
如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肯定会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
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5、多媒体呈现的“实验操作”。
创设情境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
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某位教师用多媒体电脑生动地演示用等底等高的圆锥杯向圆柱杯中三次倒水,恰好倒满的过程。
但我想,如果这里,让学生先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理解会更加深刻。
可惜的是,多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二、两点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
以上出现种种现象,问题绝不是出自偶然。
从表面看,是教师挖掘教材深度不够,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
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
接去解决“问题”了。
“情境”其表,“灌输”其里。
实际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这就要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不是,“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
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生发学习需求。
(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以上分析看出,“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上述现象的出现,也正是教者追求形式化,忽略这一基本需要的缘故。
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
我们呼唤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
2.情境创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理清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明确以下几点:
(1)要有真实性。
情境所创设的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
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
(2)要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
”
首先,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
如前例教学“元角分”,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
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要有“发展性”
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
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
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
学生需要认识上深化的,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
情境创设要“反映儿童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
如教学“一笔画”时,教者应多考虑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特征,成人所关注的东西,儿童并不一定认同。
(4)要有“吸引力”
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富有挑战性,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状。
这种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再新颖的形式反复刺激学生,也会变得陈旧,这也是孙悟空失去“磁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综上所述,“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