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研究_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_高更和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一、本文概述1、流动人口的定义与重要性流动人口,通常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离开其常住户口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进行暂住、旅游、务工、经商、学习等活动的人口。
他们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群体。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活力,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流动人口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
他们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流动人口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通过务工、经商等活动,促进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加速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流动人口还为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增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
然而,流动人口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往往较为艰苦,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覆盖不足,教育、医疗等基本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由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流动人口在享受城市发展成果、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意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人口统计信息,更在深层次上揭示了我国流动人口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动态变化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
这些数据帮助我们了解了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河南省人口流动原因分析——基于“六普”数据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中国各地区的“人户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河南也不例外,这种社会现象将直接影响着各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人户分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与“五普”相同,2010年的“六普”也这样规定,凡是离开户口登记地异地居住的人都属于“广义人户分离人口”。
进一步细分,广义人户分离人口应该包含两类差别悬殊的人群,一类是远离家乡到“外地”经营、就业或学习等的人,另一类是在一个城市市区范围内因为搬迁等原因而形成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相分离的人。
前一类人口称为“流动人口”,后一类人口便是“市内人户分离人口”。
流动人口与市内人户分离人口之间在教育、婚姻、就业、迁移原因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别。
从城市内部人户分离人口产生的原因看,“拆迁搬家”是最主要的,这和以“务工经商”原因为主的流动人口有着明显的区别。
因此,在进行统计和分析时很有必要将城市内部人户分离人口从流动人口中剥离出来,二者分开考虑。
纵观国外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在研究迁移人口和人口迁移,而在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人口流动”现象成为了中国的独特现象。
正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国内学者常常把人口移动区分为“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发生迁移和流动行为的人则分别称为“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
从空间上来说,户口登记地发生了变化且与现住地保持一致的人口为“迁移人口”,相对应的,户口登记地与现住地不一致的称为“流动人口”。
也就是说,迁移人口伴随有户口的相应变动,流动人口则没有户口的相应变动。
关于“流动人口”时间界限的确定,目前被大家普遍认可的是段成荣、孙玉晶在《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一文中的观点: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应包括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下或者半年以上的全部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这样才能得到更完整、更接近实际的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展开,为顺利做好此次人口普查工作,摸索和探求解决人口普查各主要阶段将要遇到的问题和质量控制方法,取得人口普查工作具体操作和组织实施的经验,根据青岛市统计局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市统计局从全市33个镇(街道、园区)中抽取3个重点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从如何有效进行普查宣传等十个方面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调研工作。
此次调研历时两周,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月22日邀请重点镇(街道、园区)在市统计局以座谈会的形式,对普查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二是1月26日27日市人普办分组到重点镇(街道、园区)进行实地调研,对部分重点单位进行了试点入户;三是1月29日在市统计局召开此次调研总结座谈会,对前段时间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归纳总结;四是撰写调研报告。
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此次调研专题共涉及以下十个方面:1、如何有效开展普查宣传?2、如何解决入户难问题?特殊地区和特殊人如何登记?3、普查员及指导员如何选聘和选调?4、如何了解掌握外出人口基本情况?5、外来人口基本状况及如何做好普查登记?6、人户分离现状及如何进行普查登记?如何进行户籍整顿?7、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状况及如何进行普查登记?8、如何防止死亡人口漏登?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超生情况如何据实登记?9、怎样开展普查摸底?10、影响本地区普查工作的其他因素。
通过对以上十个方面的认真调研,我们及时了解正式普查登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摸清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有效开展普查宣传,是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因素。
要做好宣传工作,不仅要从多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宣传,更要长久性、持续性的开展宣传。
平度市统计局10 月份至XX年7月份,分批次组织本市各镇(街道、园区)进行人普宣传,主要以悬挂横幅、宣传栏张贴海报、分发普查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XX年7月至XX年11月,通过宣传车队入村、宣传资料入户进行持续性宣传,并通过电视台、报纸、短信平台等多方位媒体宣传。
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特征分析——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
85黄玲(人之初杂志社 广东广州 510075)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特征分析——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摘 要:通过分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普查关于人口迁移流动的数据,描述了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流动的基本状况,分别梳理了主要的人口流出大省及其主要流向和主要的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主要来源。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动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并且集聚趋势有增无减,但是流动在东部各省之间开始分散,长三角地区和北京对流动人口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广东。
人口流动在向经济发达地区移动的同时还体现出明显的“就近移动”特点。
关键词:人口流动;省际人口流动;流动特征分析一、问题的提出省际人口流动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造成的[1],同时又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变迁[2]。
省际人口流动的走向,不仅会给调整人口分布的布局,也会给人口输出、输入地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3][4]。
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的十年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从1.44亿增加到2.61亿,增长了81%。
其中,省内流动人口由1.01亿增长到1.75亿,增长了71%,省际流动人口由4241.86万增长到8587.63万,增长了102%。
虽然省际流动人口数量仍少于省内流动人口,但省际流动的增幅远远高于省内流动人口。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人口省际流动变得更加活跃。
因此,对省际流动人口的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五普”和“六普”的数据,归纳与梳理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从而总结出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
二、人口流出大省及其主要流向对省际流动人口的分析,需要从人口流出和人口流入两个方面对省际人口流动状况进行分析[5]。
在人口流出方面,不同省份之间人口流出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1.2000年我国的人口流出大省及其主要流向“五普”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各省之间人口流出数量差异巨大。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总4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各省各市都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
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四、性别构成五、年龄构成六、民族构成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八、城乡人口九、人口的流动[10]十、登记误差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 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 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正文:2001~2010 年人口数据及构成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
单位:万人数据分析:一、全国人口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 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 万,2002-2003 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 万,2004-2005 年,人口增长768 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 万,2006-2007 年,人口增长681 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 万,2008-2009 年,人口增长672 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 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 年到200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
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
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当然,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促使了自然增长率的降低。
农村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分析
农村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分析1. 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流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通过统计分析,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 流动人口总量统计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总量持续增加。
截至目前,流动人口总量已超过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3. 流动人口类型统计农村人口流动主要分为两大类:农民工和其他人口。
农民工主要从事城市建设、工厂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他人口主要包括因教育、就医、探亲等原因所致的流动。
4. 流动人口城市分布统计大部分农村人口流向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
例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成为主要接纳农村人口流动的省份。
这些城市不仅经济发达,就业机会也相对丰富。
5. 农村人口流动影响因素统计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等因素。
其中,拉动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
6. 流动人口对原籍地的影响统计农村人口流动对原籍地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流动人口通过务工支持家庭,改善了原籍地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带来了家庭分离、孩子教育等问题。
7. 流动人口对目标城市的影响统计农村人口流动对目标城市的影响亦不可忽视。
一方面,流动人口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流动人口也带来了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8. 农村人口流动管理措施统计为了解决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例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条件等。
9. 农村人口流动趋势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农村人口流动状况未来仍将呈现增长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将继续增加。
10. 总结综上所述,农村人口流动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的特征、原因和影响。
未来,我们应该持续探索有效管理措施,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6 4 2 O 8 6 4 2 O
i 耋
慨 壹 ; 重 耋
按 国际标 准衡 量 , 我 国在 2 0 0 0年 已进 入 老年 型 人 口的 比重城镇 为 7 . 8 %, 乡村为 l O . 0 6 %; 8 0岁 及 以 社 会 。据第 六 次人 口普 查 的数据 , 2 0 1 0年我 国 6 0岁 上老年人 口占总人 口的 比重城 镇为 1 . 3 5 %, 乡村 为 . 8 %。这说 明与城镇相 比, 乡村人 口的老龄化程度更 及 以上 老 年 人 为 1 . 7 8亿 人 , 占全 国 总 人 口 的 1 1 3 . 3 2 % 。其 中 6 5岁及 以上 老 年人 口为 1 . 1 9亿 人 , 高, 高龄化程 度更严 重 , 如图 1 所示 。 占全 国 总 人 口 的 8 . 9 2 %, 而 “ 五 普 ”时 期 仅 占 7 . 1 %… ; 8 0岁及 以上 高龄 老年 人 口达 0 . 2 1 亿人 , 占
8 6 4 2 O 8 6 4 2 O
3 . 农村 老龄人 口养老 方 式保 障性 低
人 比重东 部最 高 , 西部最 低 。
调查 发 现 , 我国 6 0岁及 以上 老龄 人 口 中依靠 劳
各省 份 6 5岁 及 以上 老 年 人 口 占总 人 口的 比重
动 收入 为 养 老 方式 的 占 4 1 . 2 %, 依靠 离 退 休 金养 老 也各 不相 同 , 山东、 安徽 、 江苏、 上海、 浙江 、 湖南、 四
1 1 . 6 9 %, 乡村为 1 4 . 9 8 %; 6 5 岁及 以上老年人 口占总 岁及 以上身体健康 的老年人 占 3 1 . 7 %, 生活不能 自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体系研究论文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体系研究论文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体系研究论文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引起流动的原因却因人而异,年轻人可能因为学业、就职而流动,中年人可能因为工作调动而迁居,少年、儿童和老人则大多是家属随迁。
对一个地区来说,流动人口的规模有多大,是以流出为主还是流入为主,同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就业机会的多少、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劣都被看作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决定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区间人口流动成为学术界关心的话题。
张善余(1992)、李树茁(1994)、王桂新(1993、1995、1997)和严善平(1998)都利用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人口学或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地区间人口流动的总体面貌、结构变化和内在机制作了多方面的定量分析。
同时,还有很多学者通过样本调查,对人口、劳动力的地区间转移进行微观分析,加深了对人口、劳动力流动的全面理解(杜鹰、白南生,1998;白南生、宋洪远,2002)。
但是,在有关中国人口流动的先行研究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多数研究往往只利用了某一次的调查数据,没有很好地把握人口流动机制的动态变化;二是对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市场化、就业机会、信息传递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不够。
本文利用最近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动态分析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对省际人口流动水平与经济发展、市场化、信息传递等因素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
一、省际人口流动的动向和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地流向沿海的人口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结构上的变化。
省际迁移人口越来越向主要的输出地和输入地集中,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倾向。
表1是根据最近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的结果。
其中,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是过去5年中发生省际迁移的全部人口,它包括户口随迁的迁移人口和户口不变的流动人口,但不包括调查期间内死亡的人口,也不包括曾经流动过的回归流动者,调查期间内的多次流动也只算一次;纯迁移人口为流出与流入之差,负数表示流入大于流出;人口迁移率为纯迁移人口与常住人口之比。
六普人口数据分析0614
六普人口数据分析0614本文将对最新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和。
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中国政府每十年进行一次的全国性人口普查,是了解人口状况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
人口总数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总人口达到14.5亿人,相较于上一次人口普查增长了5.38%。
城乡人口比例根据统计数据,城市人口数量达到8.05亿人,占总人口数的55.6%,相较于上一次人口普查增长了14.05%。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比例逐渐增加,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而农村人口数量为6.45亿人,占总人口数的44.4%。
相较于上一次人口普查减少了4.3%。
这说明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
年龄结构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了中国的年龄结构变化。
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8.7%,相较于上一次人口普查增加了5.44%。
这反映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为养老和医疗保障等问题带来了挑战。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5%,相较于上一次人口普查减少了6.3%。
这说明中国的少子化问题仍然存在,对教育和家庭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性别比例性别比例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男性人口为7.49亿人,占总人口的51.4%;女性人口为7.01亿人,占总人口的48.6%。
相较于上一次人口普查,性别比例基本保持平衡。
教育水平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了中国的教育水平变化。
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为19.8%,较上一次人口普查增加了4.64%。
这说明中国教育水平逐渐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少数民族人口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4亿人,占总人口的9.65%。
相较于上一次人口普查增长了10.26%。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促进民族团结是中国政府一贯的方针。
城市发展,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了中国各个省份和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人口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河南和山东;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和重庆。
中国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2024年整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调研报告
【摘要】:现代国家政府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就是人口统计数据,人口普查是深入了解国家人口情况的重要手段。
为了解我国当前的人口状况和变化趋势,科学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特展开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调研。
调研报告分析了人口普查规模、组织执行情况、数据质量等方面的情况,研究了人口普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人口普查;调研报告;数据质量;社会经济发展一、引言人口普查是对其中一区域或其中一国家范围内的全部人口进行全面、连续的调查登记,目的是科学掌握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动趋势。
我国自1953年以来,每隔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本调研报告对2024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二、普查规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普查对象包括我国境内所有居民,总人口规模达到了14亿人。
各地普查机构在普查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培训和准备工作,600万普查员分三次走访了全国范围的居民,确保了普查的全覆盖。
三、组织执行情况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组织执行情况相对较为顺利。
各级普查机构按照中央统一规划,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在普查过程中,各级普查机构加强了对普查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了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质量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在普查过程中,普查员严格按照普查细则和规定进行登记,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各级普查机构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影响与建议人口普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可以了解人口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等情况,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本调研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提高数据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普查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加强对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对特殊人群和边远地区的普查工作,确保普查的全覆盖。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覆盖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将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数据计入在内的全国人口总数为1,370,536,875人。
一、全国人口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二、男女比例2001-2010年间,中国人口的男女结构比例基本稳定在男性51.5%、女性48.5%左右,其中2001-2005年,男女性别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06-2010年,男女性别比则不断缩小,男女比例趋于平衡。
男女性别结构的失衡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性别结构的平衡,有助于社会稳定。
三、城市化水平从1978至今,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三阶段。
一方面,期内受到改革开放的大浪潮的推动,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再此促进下,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2000年达36.2 ,到了2010年则为49.68了。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另一方面,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另一个来源则是城乡人口迁移。
而且乡村人口城市化的势头依旧强劲。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去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
这非常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进步,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作者:谢建军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0期摘要: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规模仍呈现出增长趋势。
本文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简单提炼和梳理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以此为政府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研究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省际流动人口;城镇化;区域经济中图分类号:C921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高速增长趋势。
省际人口流动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造成的,同时又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变迁。
省际人口流动对人口输出、输入地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省际人口a流动的特征1.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使我国省际人口流动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增长趋势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更是达到了历史高峰。
“五普”中我国大陆地区省际流动人口总量为1.2亿。
而“六普”与“五普”相比,增幅高达1亿。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大量闲置富余劳动力出现。
据估计,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约为 8 亿左右,至少有2.18 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市经济中来。
在未来20年内,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趋势必将逐年增加。
2.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和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激发了人口迁移,使我国省际人口流动呈现出地域性的特征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规模的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而西部五省等地省际流动人口最低,均不超过50万,不足全国省际流动人口的1.5%。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85 年的1.86 增长到 2005 年的3.23 。
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寻找就业机会,获取更高的收入,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向环境好和就业机会多的城市迁移,也就成为富余劳动力迁移的一大动力原因。
中国人口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的差异性
中国人口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的差异性作者:余运江高向东来源:《人口与经济》2018年第01期摘要:(中)摘要采用“五普”和“六普”数据,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从地级区域的层面,对省际流动和省内流动的决策机制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市场规模对省际流动和省内流动都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规模的作用逐渐加强;从分产业的市场规模情况看,第三产业市场规模对省际流动的影响不断增强,而对省内流动的影响不断减弱;对比省际流动和省内流动解释变量的系数大小,省际流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潜能,而省内流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工资。
此外,地理距离和就业机会对省际流动具有显著的作用,而在省内流动的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中)关键词省际流动;省内流动;新经济地理学中图分类号:(中)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8)01-0038-10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8.01.004Abstract:(英)摘要Based on the fifth census data and sixth census data,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raprovincial and interprovincial mobility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using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decisionmaking between provincial and intraprovincial mobilit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size of the marke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terprovincial and intraprovincial mobility, and the role of market size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ime; from the market size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 role of market siz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s increasing impact on interprovincial mobility,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intraprovincial is weakening. In contrast to the interprovincial mobility and the coefficient of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 in the province,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of interprovince mobility is the market potential, for interprovince mobility is wages. In addition,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traprovincial flows, and no significant of mobility.Keywords:(英)关键词intraprovince mobility; interprovince mobility; new economic geography一、引言人口流动从空间形态可以分为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形成省内为主、省际为辅的分布特征。
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省际人口流动规律分析
2013年第1期第34卷N orthwest population一、引言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流动是引起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
近十年来,我国人口流动越来越活跃,规模越来越庞大,对人口的地区分布和城市户籍管理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
准确地把握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和流向等方面的规律,有利于国家掌握流动人口的总体情况和特征,便于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促进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及完善,也有利于各地区结合人口的实际情况发展符合其特征的区域经济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本文依据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分析了我国人口流动的规律及原因,以期对本次人口普查所反映的流动人口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有关部门优化流动人口管理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我们首先对流动人口的所属范围进行界定。
在人口统计中,将人口户籍登记地与现居住地不一致且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现象统称为“人户分离”。
“人户分离”按分离的空间是否跨越省级辖区可分省际人户分离和省(市)内部跨区(县)、街道、乡(镇)的人户分离。
其中,前者称为省际流动人口,是跨越省界的长距离流动,后者称为省(市)内的流动人口。
在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省际流动人口被定义为“常住户口登记地在本省以外,但居住在本省半年以上;或者居住在本省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省半年以上;以及持外省户口,但居住本省的户口待定人员。
”由于流动人口管理的重点往往是省际之间的迁移,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限定为省际流动人口,研究范围为中国大陆地区。
二、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特点(一)人口流动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从全国的角度看,自上世纪80年开始,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规模就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更是达到了历史高峰。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三普”、“四普”和“五普”的我国大陆地区省际流动人口总量分别为0.0657亿、0.2125亿和1.2亿。
而“六普”所处的2010年,省际流动人口数量更是达到了2.2亿,与“五普”相比,增幅高达1.0亿,增长了82.9%,而同期常住人口的增幅只有0.739亿,前者是后者的13.5倍。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Patterns of Inter- 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Evidence from the Sixth Population Census
作者: 马红旗[1];陈仲常[1]
作者机构: [1]重庆大学,重庆400044
出版物刊名: 人口研究
页码: 87-9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省际流动人口;省内流动人口;户籍制度
摘要: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规模虽然低于省内流动人口,但其扩张速度明显大于省内流动人口。
劳动力要素的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别,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全部流动人口及省内流动人口特征的考察,而对省际流动人口的考察并不多见。
文章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归纳与梳理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以此为研究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包括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的趋势,省际流动人口的区域性差别、流动性目的、流动期限、年龄特征、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构成等。
文章还讨论了这些特征的经济社会和政策意义。
人口流动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分析
人口流动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分析邹湘江;吴丹【摘要】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提高的速度全面超越了城市,这与当前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使得农村流出人口平均年龄和老年人口比例都远低于农村人口整体水平.流动人口内部在不断地“更新”,年轻的流动人口不断替代年老的流动人口,从而保持较年轻的年龄结构,这种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人口老龄化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000~2010年间,农村人口自然老化速度基本保持稳定.而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其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影响从2000~2005年间的0.031岁/年增加到2006~2010年间的0.07岁/年;农村流出人口对农村人口平均年龄增加的贡献也从8.04%上升到16.91%,人口流动已成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力.从人口流动的角度,需要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解决如何让流动人口在城市沉淀下来等问题.【期刊名称】《人口学刊》【年(卷),期】2013(035)004【总页数】10页(P70-79)【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老龄化速度【作者】邹湘江;吴丹【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北京100038;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一、引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深刻的影响,老龄化问题一直以来也为社会所关注。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了10%,正式宣告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7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3.31%,十年间我国人口老龄化继续快速向纵深推进。
除了发展速度快以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特点,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
第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和农村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分别为9.68%和10.91%,而十年之后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城市和农村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分别上升为11.68%和14.98%,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提高了4.07个百分点,而城市仅提高了2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更和等: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研究
和青海并未进入正值区前列,因虽然三地净流入 量占本地区流动总量比重较大,但绝对数量却较 小,仅占全国的 0.93%。
图 1 中国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effective flow rate in China
为获得较高的收入而流入工作机会较多和收入较 高的地区,包括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包括 人口较为稀少而资源较为丰富的西北及青藏地区。
采用 Geoda1.4.6 对有效流动率进行全局空间 自相关分析(空间权重矩阵采用共边方法计算), 发现其具有空间自相关性,但 Moran’s 系数较低, 为 0.128(显著性水平 0.05),表明全国各地区有效 流动率在全局上具有弱相关性。通过对有效流动 率的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其低-低值集中区 分布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其邻区亦为 低值区(图 2)。这些低-低值分布区实际上就是中 国人口压力最大的地区,也是中国农村人口流出 最多、最重要的地区。宁夏为高-低值集中区。宁 夏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较小的人口压力,以及受 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使其成为有效流动率的正值 区,省外流入人口遍及全国各地,但主要来源地相 对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来自西部的人最多, 其次是东南沿海地区[18]。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 区虽然在沿海方向构成高值区,但由于周围存在 低值区,因此并未形成高-高值集中区。 2.2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空间分布
收稿日期:2014-08-06;修订日期:2015-07-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92;41201177;412011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YJA840006)、河南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SH008)资助。 作者简介:高更和(1962-),男,河南洛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户地理与农区发展。E-mail:gaogenghe@ 网络出版时间: 2015-11-23 15:59:网17络出版地址: /kcms/detail/22.1124.P.20151123.1559.014.html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研究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高更和 1,2,罗 庆 1,樊新生 1,李二玲 3,李小建 1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 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3.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量显著正相关。农村人口流动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应对人口压力的现实反应,在流动目的地的选择中,流动网络
和流动惯性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意义。
关 键 词:农村人口;省际流动;空间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日趋活 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 动的重要因素[1],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从 地理学角度出发,研究人口流动与迁移的空间结 构、流量、流向已成为目前热点领域之一,涉及迁 移 流 动 人 口 的 选 择 性 、空 间 格 局 及 模 拟 、影 响 因 素、社会经济影响[3~6]等方面。人口普查作为全面 深入了解人口发展动态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随着 人口流动和迁移普查项目的逐步推开,其调查数 据也不断为地理学者们所利用,成为研究全国性 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手段。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 据的人口流动和迁移的研究也不断被刷新,研究 涉及到返迁人口[2]、迁入地选择影响因素[7]、省内迁 移与省际迁移[8]、迁移机制[9]、空间形态与分布 、 [10] 区域模式 、时 [11] 空变化 、区 [12] 域分异和流场特征[13]
员。普查长表数据中的“全国按现住地、户口登记
地类型分的户口登记地在外乡镇街道人口”的人
户分离人口即为广义的流动人口,其中的农村流
动人口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地区的流动人口,本
文界定为户籍为街道以外的登记人口,包括户籍
为乡、镇的居委会、镇的村委会的登记人口,省际
流动农村人口是指跨省流动的这部分农村流动人
口。由于长表是按 10%抽样,因此由样本推算整
有效流动,因为当地的人口数量包含了人口出生、
人口死亡及人口流入、流出等情况。
有效流动率的概念来自于有效迁移率。有效
迁移率最早由 Thomas 在 1941 年提出,随后被美国
的 Mchugh[16]等使用。经过不断演化,现在有效迁
移率是指净移民占总移民的比例[17],转化为流动人
口领域,有效流动率指净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
地理科学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数据来源于 2010 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简
称“六普”)。 六普对象为普查标准时点(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台湾、香
港和澳门地区)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14],不包括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 Moran’s 指数为-0.003 2(显著性水平 0.05),基本上不存在 空间自相关关系。局域空间自相关聚集分析表 明,其聚集区和有效流动率相似,但低-低值区不 包括湖南在内,其余同有效流动率(参见图 2),包 括宁夏的高-低值区和其余 4 个低-低值区。
上呈现出由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向沿海、沿边流动的总趋势,有效流动率在全局上具有弱相关性,局域上的低-低
值聚集区主要分布于鄂、湘、渝、黔、云等地。③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的正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京
津和新疆等地区,负值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由负值区进入正值区的农村人口流动构成了中国农
村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和路径。④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与人口总量、流出存量显著负相关,与经济总量、流入存
体采用将抽样数据扩大 10 倍的方法进行。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方法
衡量人口流动的指标较多,常用的如流动量、
流动率等。流动量虽然刻画了流动的绝对数量,
但由于各地区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较大差异,
在进行区域对比时存在较大缺陷。流动率虽然考
虑了当地的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区
域比较,但不能表示相对于人口流动量的真正的
摘要: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体,对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第六次
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和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进行了研究。研
究发现:① 建立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基础上的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既可以表示农村人口流动的方向,也可以表
示流动的强度,更可方便地进行区域比较,是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科学方法和指标。② 农村人口有效流动整体
i = 1,2,⋯,n
∑(Ui + Vi)
(2)
i=1
∑ 则:
Ri
=
S
i
/
1 2
n
| Si |
i=1
i = 1,2,⋯,n
(3)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 Ri 表示了区域 i 农村人口
流动的特征,既表示了流动盈余和亏损,又表示了
在全国农村人口流动中的地位。其取值范围为
[-1,1],当 Ri 为负值时,表示为流动亏损地区,Ri 越 小,流动亏损程度越大;当 Ri 为正值时,表示该地 区为流动盈余地区,Ri越大,流动盈余程度越高;当 Ri为 0 时,表示流动平衡地区。Ri取正值时,其和为 1;取负值时,其和为-1,因此,Ri表示了某地区农村
图 2 中国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 LISA 聚集图
Fig.2 Aggregation map of LISA of rural population effective flow rate in China
图 3 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指数分布
Fig.3 Distribution of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flow index
等领域。但是,以上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主 要是针对全部迁移流动人口而开展的,对其中的 农 村 人 口 流 动 研 究 较 少 ,而 在 人 口 流 动 与 迁 移 中,农村人口是最重要的主体[14]。同时,已有的关 于农村人口流动的个别研究也主要是基于 10 a 前 较早时期的数据开展的迁移机制[9]、迁移态势[15]的 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农村人口省际 流 动 研 究 仍 较 少 。 此 外 ,在 研 究 指 标 上 ,以 往 研 究 多 采 用 迁 移 量 、迁 移 率 等 单 一 指 标 ,缺 乏 综 合 指标的运用。本文基于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 普查数据,通过有效流动率和笔者构造的农村人 口流动指数指标和方法,对农村人口省际流动及 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了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 空间规律,为制定人口流动和区域发展相关政策 提供参考。
2,…,n)为待估参数,可通过 OLS 方法进行估计,ε为
随机误差项。
2 结果分析
2.1 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空间分布 中国农村人口有效流动整体上呈现出由中部
和西南地区向沿海、沿边流动的总趋势。由图 1 可 知,有效流动率的正值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 区、南部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及包括内蒙古、新疆、 西藏、青海在内的西部地区,而负值区则集中分布 于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及东北黑、辽 2 省,从全局上 看,农村人口流动由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向沿海、 沿边地流动趋势明显。有效流动率的高值区主要 集中在广东、浙江、北京、天津和新疆等 5 省区,其次 为海南、福建、江苏、辽宁、西藏等。低值区主要集 中于中部地区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南 地区的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其次为黑龙江、重 庆、甘肃、吉林、河北、陕西等。农村人口流动的主 因是人口压力作用,有效流动率的负值区往往是人 口众多、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