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光伏并网系统暂态功率特性及电压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光伏并网系统暂态功率特性及电压控制

发表时间:2018-06-19T16:22:31.6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葛强王青云蒋程然

[导读] 摘要:随着光伏并网容量快速增长,其对电网稳定性影响及应对措施,已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研究课题。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7)

摘要:随着光伏并网容量快速增长,其对电网稳定性影响及应对措施,已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研究课题。为此,首先分析了并网点电压快速跌落和提升过程中,光伏发电单元及其并网系统受扰功率特性,以及不同控制模式对功率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所构建的光伏发电与常规电源联合外送系统,分析了光伏并网对送端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影响,并针对光伏发电与常规电源分别提出了应对措施。某地区规模化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有效提升送端电网稳定水平。

关键词:光伏发电;功率特性;影响因素;送端系统;暂态稳定;应对措施

1前言

光伏发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西北地区,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和自治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规模化开发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光伏发电及其控制系统与常规水火电及其调节系统,两者动态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规模化光伏并网,将使得电网受扰特性发生深刻变化。围绕规模化光伏接入对电网稳定性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关注的一个重点。

2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机电暂态仿真模型

2.1光伏发电单元及并网系统

光伏发电单元及规模化光伏并网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光伏发电单元由光伏电池阵列、电压源逆变器(VSC)以及低压箱式变压器Tpu构成;多个发电单元并联接入后,经低压汇集站升压变Tpc、外送线路Lpt以及高压汇集站升压变Tps,接入交流主网,形成规模化光伏并网系统。

图1光伏发电单元及并网系统

图1所示光伏发电单元中,ip为电池电流;ud为直流电压;id为直流电流;Uc和Up分别为出口交流电压和箱式变压器低压侧电压;Pp、Qp分别为VSC输出有功与无功;Cd和Lc则分别为直流电容容值和交流电抗电感值;Pw、Qw分别为并网线路注入交流电网有功和无功;Us为并网点电压。光伏发电单元机电暂态仿真模型,是规模化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的基础,其主要包括光伏电池U–I特性模型、直流侧电容电压动态模型、电压源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模型3个部分。

2.2光伏发电单元机电暂态仿真模型

2.2.1光伏电池U–I特性模型

光伏电池U–I特性模型,模拟一定温度和光照强度下,电池电流ip与直流电压ud间的关联约束特性。标准温度Tref和标准光照强度Sref 下,依据电池的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uoc、最大功率电流im和电压um4个参数,可由式(1)—(3)模拟电池U–I特性。非标准条件下,针对实际温度Tact和光照强度Sact,修正参数isc、uoc、im、um后,代替原参数模拟U–I特性。

2.2.2直流侧电容电压动态模型

由式(1)可知,ud的动态过渡过程将影响光伏电池电流ip的受扰特性。此外,ud还将通过改变逆变器出口电压Uc,影响逆变器与交流电网交换的有功和无功。因此,为准确模拟光伏发电单元的受扰行为,需详细模拟直流电压ud的动态特性。

如图1所示,依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描述ud的动态方程如式(4)所示式中η为VSC功率转换效率系数。

2.2.3 VSC及其控制系统综合模型

VSC是光伏发电单元的核心部件,实现直流向交流转换。为提升有功和无功控制性能,控制器通常采用dq0坐标系下的双环控制结构,如图2所示。图2中,Tmu、TmU、TmQ为测量时间常数,Kp、KI、KU、KQ和Tp、TI、TU、TQ分别为比例积分环节的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常数,φref为参考功率因数角,Ipd和Ipq分别为换流器出口交流电流的d、q轴分量。下标ref表示相应物理量的参考值,下标max和min分别表示相应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外环控制器实现直流电压、无功功率或交流电压控制,输出为内环电流解耦控制器的目标电流值。机电暂态仿真中,可忽略换流器高频触发的快速动态过程,因此内环电流解耦控制器与VSC可相互综合,进而形成dq轴相互独立的2个模拟回路。

3光伏接入对送端电网稳定性影响

3.1联合外送测试系统

为分析规模化光伏接入对送端电网稳定性影响,构建如图2所示的光伏与常规机组联合外送系统。图中,Gen1和Gen2为2台额定功率为200MW的火电机组,均配有如图3所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机组采用计及阻尼绕组的6阶详细仿真模型;光伏发电及并网系统与图1所示系统一致。送端电源经220kV双回线接入无穷大系统。投切断路器BRKg和BRKp,可模拟Gen2和光伏电源的投入与退出。

图2光伏与常规机组联合外送系统

3.2暂态稳定性分析

图2所示光伏与常规机组联合外送系统中,设置线路Ls1母线Bg侧三相永久短路,0.1s后开断故障线路,考察Gen2和光伏电源分别投

入的2种开机方式下(简称为机组并网和光伏并网),送端发电机组暂态稳定性差异。其中,Gen1额定功率运行,Gen2或光伏出力为50MW,光伏采用定功率因数控制。

对应上述2种开机方式,光伏并网点功率以及系统的暂态响应如图3所示。从图3(a)可以看出,故障清除后,随着光伏并网点注入有功快速增大,其从交流电网吸收的无功功率明显增加,与机组并网方式相比,发电机出口母线Bg电压恢复缓慢,如3(b)所示。受电压影响,发电机Gen1首摆过程中电磁功率输出水平下降,机组不平衡驱动功率增大,对应发电机功角摆幅增加,暂态稳定水平降低,如图3(c)和3(d)所示。

图3联合外送系统暂态稳定性

3.3改善联合外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3.3.1光伏发电侧改善措施

与定功率因数控制相比,定电压控制下,恢复过程中光伏电源可向交流电网输出无功,作为无功源支撑电压。光伏并网方式下,对应定功率因数和定电压2种控制,故障扰动下的暂态响应对比如图5所示。

图4定电压控制改善暂态稳定性效果

从图4中可以看出,定电压控制下,光伏并网线路向交流电网注入无功,母线Bg电压恢复特性改善,首摆过程中机组电磁输出功率增加,制动能力增强,对应功角摆幅减小,稳定性有所改善。

常规电源侧改善措施增加送端常规电源机组开机,可提升暂态稳定水平。一方面增加的励磁系统,可增强电压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增大转动惯量水平,可降低相同不平衡功率冲击下的功角摆幅。

保持总外送功率不变,调整图2所示系统开机方式,Gen1和Gen2各100MW,光伏50MW。对应调整开机方式和原开机方式,受扰后系统暂态响应对比如图6所示。

图5增加常规电源开机改善暂态稳定性效果

由图5可以看出,在电压恢复特性改善以及转动惯量水平增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功角摆幅大幅减小,稳定性显著改善。 4结束语

定功率因数控制下,规模化光伏送出系统低电压期间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的特性,将使受扰后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光伏换流器采用定电压控制,或增加常规电源开机,均可增强联合外送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改善系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李媛.规模化光伏并网对系统稳定性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2] 葛星钟海亮郑超等.网间规模化光伏并网对系统阻尼的影响及优化措施[J].可再生能源,2018(01)

[3] 郑超林俊杰赵健等.规模化光伏并网系统暂态功率特性及电压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