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用丙烯酸酯类流平剂的研制

合集下载

丙烯酸酯类流平剂-资料总结

丙烯酸酯类流平剂-资料总结

2.3 聚丙烯酸酯类流平剂
理想的聚丙烯酸酯类流平剂应具有: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低的表面张力;较低的玻璃化温度;适当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与成膜物有限的相容性。

这种流平剂由于比涂料的表面张力低以及不完全混溶性而部分迁移到涂层表面,在湿膜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减少了表层流动,促进涂膜表面张力均匀化,抑制溶剂挥发速度,给予湿膜更多的流平时间,因而起到减轻或消除桔皮、刷痕、针孔、缩孔、浮色、发花等表面缺陷的作用。

这类流平剂与成膜树脂的相容性非常重要,如果相容性太好则不会在涂膜表面形成单分子层而影响流平作用。

但是相容性过差的流平剂又会导致涂膜发雾,光泽降低,失光等不良现象。

与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流平剂相比,聚丙烯酸酯类流平剂相对安全,即使添加过量也不会影响重涂性和层间附着力,随着其用量增加,表面张力下降,缩孔减少,光泽、鲜映性提高,但过量会带来副作用,如:漆膜发雾、失光等。

通常其最高用
量不超过涂料总量的2%。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是一种新型的成膜剂,近年来在化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用于制造高质量的塑料、橡胶、油漆和涂层等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步骤阐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的应用和制备方法。

1、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特性: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是由丙烯酸酯单体经共聚而成,因此其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

其具有化学稳定性、溶解性好、流动性佳、接枝性强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得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的应用:由于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因此在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生产中,能够为其赋予良好的耐久性、弹性和韧性。

同时,在油漆和涂层产品的制造中,也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能够提高涂料的附着性、耐候性和防潮性等物理性能。

3、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的制备方法: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主要是通过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反应得到。

一般情况下,合成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即单体选用合适、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得当、后处理完善和控制分子量均一等。

4、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的优缺点:优点: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其能够为塑料、橡胶、油漆和涂层等产品赋予良好的耐久性、弹性和韧性。

缺点: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控制。

综上所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尽管其应用需要一定的环保和安全保障措施,但是我们相信,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推动下,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成膜剂将会成为未来化学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的材料。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首先,原料准备。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主要原料包括丙烯酸酯单体和
聚酯酯化剂。

丙烯酸酯单体通常选择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
丙烯酸甲酯等),聚酯酯化剂通常选择聚碳酸酯或聚异丁酸酯。

其次,酯化反应。

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丙烯酸酯单体和聚酯酯化剂,并加入一定量的酸催化剂(如硫酸)。

通过加热反应釜进行酯化反应,将
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酯酯化产物。

然后,脱水反应。

在酯化反应过程中,水分是一个副产物,需要通过
脱水反应进一步去除。

通常采用加入干燥剂(如分子筛)的方法,吸附水分,使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含量降低,提高酯化反应的效率和产物质量。

接下来,聚合反应。

酯化反应完成后,通过加入适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如过硫酸铵)和引发剂活化剂(如电子光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加热
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丙烯酸酯单体自由基聚合,形成聚合产物。

最后,产品精制。

通过过滤、洗涤、烘干等工艺,将聚合产物进行精
制处理,去除不溶性杂质和余留的催化剂等,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和原料配比,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稳定性与质量。

同时,在实际
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胶粘剂进行相应的改性和调整,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要求。

总之,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酯化反应、
脱水反应、聚合反应和产品精制等几个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和原
料配比,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丙烯酸酯类胶粘剂产品。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分类,组成,配方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列出配方表数据经过修改,如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与我们的技术工程师联系。

1. 背景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聚合物乳液胶粘剂,它一般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或加入醋酸乙烯酯等其它单体共聚而成。

该胶粘剂耐候性、耐水性、耐老化性能特别好,并目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和很大的断裂仲长率,广泛用于包装、涂料、建筑、纺织以及皮革等行业。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环境友好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乳液型胶粘剂因具有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不易燃易爆、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未来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禾川化学是一家专业从事精细化学品以及高分子分析、研发的公司,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2. 丙烯酸乳液胶黏剂聚丙烯酸酯是一类具有多种性能的、用途广泛的聚合物,其乳液一般是以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苯乙烯、丙烯腈等共聚形成乳液。

对聚合物的结构或聚合方法加以改进,可使得改性后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性能更加优异。

2.1有机硅改性有机硅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耐水性能,利用有机硅对聚丙烯酸酯类乳液胶粘剂改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有机功能烷氧基硅烷作为粘合促进剂和交联剂,广泛用于胶粘剂、密封胶和涂料等领域。

有专家研究了一种专用于水性体系的有机硅烷Wz-A在水乳型聚丙烯酸密封胶中的应用,这种水性硅烷可以在不改变产品稳定性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密封胶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Wz-A 的添加量在0.8%-1.6%较为合适。

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

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

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丙烯酸酯类乳液是一种常用的水性胶粘剂,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印刷油墨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希望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指导和帮助。

首先,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单体预聚合、乳化、稀释及调节pH值、包装。

一、单体预聚合单体预聚合是丙烯酸酯类乳液合成的第一步。

通常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等单体进行预聚合反应。

该步骤中,单体需与引发剂进行反应,生成一定程度的高分子聚合物。

二、乳化乳化是将预聚合物与乳化剂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通过机械或物理的方法使其均匀分散在水相中,形成胶体溶液。

乳化剂能够使预聚合物分散稳定,并提高乳液的粘度和黏附性能。

三、稀释及调节pH值在乳化过程中,乳液常常需要稀释以达到所需的固含量。

稀释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助剂,如泡沫抑制剂、增稠剂、抗菌剂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调节乳液的pH值,一般范围在5-9之间。

四、包装在完成稀释及调节pH值后,乳液需要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桶、配料罐等。

在包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卫生和干燥,避免杂质进入乳液。

以上是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性能。

此外,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存在一定的变化和改进空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综上所述,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涉及单体预聚合、乳化、稀释及调节pH值、包装等步骤。

准确掌握合成工艺对于生产高质量的丙烯酸酯类乳液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高光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高光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高光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应用Synthesizing and Application of Acrylic Resins for High Gloss Powder Coatings黄维郭昌沛(南方树脂—广州产协高分子有限公司)摘要: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光泽粉末涂料用羧基型丙烯酸树脂,讨论了各因素对树脂性能的影响,以及涂膜固化和粉末涂料性能。

并将合成的丙烯酸粉末涂料与聚酯粉末涂料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粉末涂料硬度高,耐溶剂性超强,耐水煮性、耐酸碱性、耐候性等优势明显。

1 前言近年来我国粉末涂料行业发展迅速,粉末涂料产量位居世界各国前列,品种逐渐齐全。

丙烯酸树脂是一类高装饰性、高耐候性树脂,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耐腐蚀性和硬度,机械强度高,保光保色性好,耐磨性优异等特点,据此人们开发了丙烯酸粉末涂料。

GMA型丙烯酸树脂及其粉末涂料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但目前在我国GMA丙烯酸树脂在粉末涂料中主要利用其与羧基聚酯树脂等固化后的消光作用而应用于低光泽工件。

随着丙烯酸粉末涂料应用领域的扩展,有些领域对耐候性好的丙烯酸粉末涂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光泽。

所以我公司在原有GMA型丙烯酸树脂的基础上开发了羧基型丙烯酸树脂,并与环氧树脂搭配固化,得到了高光泽高耐候性的丙烯酸粉末涂料,大大降低了粉末涂料成本,填补了国内高光泽高性能丙烯酸粉末涂料用树脂空白,为开拓国内丙烯酸粉末涂料市场提供了性价比高的树脂原材料。

2 丙烯酸树脂合成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固体含量必须大于99%,相对分子质量2500~10000。

我公司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丙烯酸树脂,工艺简单稳定,反应转化率、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均易控制,得到的丙烯酸树脂适用于粉末涂料。

2.1 试验原材料合成丙烯酸树脂用的原材料见表1。

2.2 合成工艺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溶剂、单体、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于100~130℃和一定搅拌速度下进行3~6h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聚合完成后除去溶剂,得到固体丙烯酸树脂,编号为AR-8823。

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

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

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工艺丙烯酸酯类乳液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如涂料、胶粘剂、纺织品等。

其制备过程中包括配方设计、乳化剂选择、反应过程控制等多个环节,下面将对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制备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一、配方设计配方设计是丙烯酸酯类乳液制备的第一步,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乳化剂种类、丙烯酸酯单体种类和比例、各种添加剂种类和含量等,这些因素的选择需要考虑乳液的稳定性、粘度、颜色、附着力等因素。

一般而言,丙烯酸酯类乳液的配方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单体是丙烯酸酯类乳液的主要成分,一般可以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等单体进行配合,不同的单体组合可以得到不同性质的乳液。

2.乳化剂:乳化剂是乳液制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三种类型,其中以非离子型乳化剂最常用。

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辛基苯聚醚(OP-10)、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0)等。

3.起泡剂:起泡剂在乳液中的作用是形成微小气泡,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起泡剂种类一般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L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酯起泡剂等。

4.缓冲剂:缓冲剂作用是调节乳液pH值,使其保持稳定。

常用的缓冲剂有磷酸盐类、碳酸盐类、氨基甲酸酯、琼脂和聚乙烯醇等。

二、乳化工艺在配方设计确定后,乳化工艺是丙烯酸酯类乳液制备的关键步骤。

乳化过程中的关键是单体和乳化剂的混合、乳液化和颗粒尺寸的控制,下面详细介绍。

1.单体和乳化剂混合:通常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将丙烯酸酯单体和乳化剂混合,运用高速搅拌器或搅拌罐对原料进行混合,以达到单体分散均匀的效果。

2.乳液化过程:乳液化是丙烯酸酯类乳液制备中最核心的步骤之一,乳液化指的是在搅拌下,将单体和乳化剂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在乳液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乳液反应速率,使得乳液形成得缓慢而稳定。

3.颗粒尺寸控制:丙烯酸酯类乳液中颗粒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乳液的稳定性和应用性能,因此对颗粒尺寸的控制非常关键。

一种纸上珠光粉用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连接料和其制备方法

一种纸上珠光粉用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连接料和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纸上珠光粉用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附图文档编号:C09J133/12Yk201210359285专利摘要:一种纸上珠光粉用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连接料,其原料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15%;丙烯酸烷基酯15-20%;羟烷基酯1-5%;烷基羧酸1-5%;功能性可聚合单体1-5%;引发剂0.25-0.5%;乳化剂0.5-2.5%;水50-70%;pH值调节剂;1-5%;助剂1-5%。

本发明制备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连接料不合溶剂,附着能力好,流平好,防水性能好,印刷适应性好,满足纸上珠光粉粘接的需要。

本产品属于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对珠光粉及颜料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悬浮能力,使珠光粉和纸张有良好的粘结力,可明显提高珠光粉的定向排列,生产出来的珠光纸更加闪亮。

权利要求:1. 一种纸上珠光粉用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连接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 15%;丙烯酸烷基酯15 20%;羟烷基酯1 5%;烷基羧酸1 5%;功能性可聚合单体1 5%;引发剂0.25 0.5%;乳化剂0.5 2.5%;水50 70%;PH值调节剂;1 5%;助剂1 5%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和/或甲基丙烯酸异辛酯;所述丙烯酸烷基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己酯和/或丙烯酸异辛酯;所述羟烷基酯为丙烯酸 2 羟基乙酯、丙烯酸3 羟基丙酯、丙烯酸 2 羟基丁酯丙烯酸5 羟基基戊酯、丙烯酸6 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3 羟基丙酯;所述烷基羧酸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或衣康酸;所述功能性可聚合单体为丙烯酰胺、N 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醛、顺丁烯二酸酐、醋酸乙烯、丁二烯、偏氯乙烯、乙烯基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或二丙烯酸三乙二醇酯、双丙酮丙烯酰胺和/或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类引发剂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或过硫酸铵所述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和反应型乳化剂,其中阴离子乳化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酸钾、油酸钠或琥珀酸酯;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甘油硬脂酸酯、甘油油酸酯、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酸聚氧乙烯酯、油酸聚氧乙烯酯或吐温T 60;反应型乳化剂是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基磺酸,2 丙烯酰胺基2 甲基丙基磺酸钠盐、2 丙烯酸胺基2 甲基丙基磺酸铵盐、甲基丙烯酸羟丙磺酸钠;所述水为去离子水;所述PH值调节剂可为氨水、乙醇胺、三乙胺或2 氨基 2 甲基丙醇中的单一物或混合物;所述助剂为水性润湿剂、水性消泡剂、水性蜡乳液和水性防腐剂。

丙烯酸流平剂配方

丙烯酸流平剂配方
这只是一种常见的丙烯酸流平剂配方,具体的配方比例和成分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使 用环境进行调整。
丙烯酸流平剂配方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丙聚物:作为主要的流平剂成分,可以提供良好的流平性和润湿性。 - 溶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如丙酮、甲苯等,用于稀释丙烯酸共聚物,以调整流平剂的粘 度和浓度。
丙烯酸流平剂配方
2. 辅助成分: - 降粘剂:添加少量的降粘剂,如聚硅氧烷,可以改善流平剂的润湿性和涂覆性能。 - 抗泡剂:添加适量的抗泡剂,如表面活性剂,可以减少涂料表面的气泡形成。 - 防皮膜剂:添加一定比例的防皮膜剂,如二甲基硅油,可以防止涂料表面形成干燥皮膜 。 - 增稠剂:根据需要,可以添加适量的增稠剂,如聚酰胺,以增加流平剂的粘度和涂覆性 能。

含环氧官能基的聚丙烯酸酯流平剂的研制

含环氧官能基的聚丙烯酸酯流平剂的研制
并进 行 性 能测试 。所 得 聚 丙 烯 酸 酯 的 固含 量 达 9 % 9
以上 。
传 统 的流 平剂 分子 量 低 , 其缺 点 是流 平 剂 的用量 有 限 , 超过 1 如 %则 小分 子 容 易 迁 移 到 表 面使 表 面发
“ ” 湿 。本文 研 制 的流 平 剂 采 用 官 能 单 体 甲基 丙 烯 酸
重要 参 数 l 。它代 表着 树脂 的官 能度 , 脂 的官 能度 7 J 树
与涂 料 的交联 度 密 切 相 关 , 响 着 漆 膜 的 强 度 、 影 附着 力等 。大分 子链 形成 网状 结 构 , 求每 个 分子链 上 的 要
23 流 平 剂 的表征 .
粘度 的测定 : 用 R—I 旋转 粘 度计 , 定 在 室 采 型 测 温 (5 ) 不 同分 子量 流 平 剂 的本体 粘 度 。 2℃ 下 平均 官 能度 的计 算 : 盐 酸丙 酮 法 定流 平 剂 用 5测 中 G A 含量 , M 以计 算 流平 剂 的平均 官 能度 。 数均 分子 量 Mn 测 定 : 西 德 K A E 的 在 N U R公 司 的 V O仪 上 测 定 , 液 的 浓 度 为 1 P 溶 % 5 , 剂 为 甲 % 溶 苯 , 温 3 -00 ℃ , 四点外 推 法计 算 Mn 池 74 .1 用 - 。 分 子 量分 布 的测 定 : 平 剂 约 2 g溶 于 1 L 流 0r , n 0m 四氢 呋喃 中 , WA E S的 10 G C仪 上测 定 。 在 TR 5C P
入 一定 量 的二 甲苯 , 动 搅 拌 并 加 热 ; 配 方 量 加 入 开 按
粉末 涂 料 喷涂 中会 出现 许 多弊 病 , 如缩 孔 、 孔 、 针 流挂等 , 此 , 为 流平 剂 是 粉 末 涂 料 常 用 的 一 种 助 剂 。

丙烯酸树脂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

丙烯酸树脂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

丙烯酸树脂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一、概述丙烯酸树脂一般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其酯,某些乙烯基单体的聚合物。

因为丙烯酸树脂色浅,耐候性优良,不易泛黄,耐热,耐腐蚀,光学性能好,所以广泛用于油漆涂料成膜物。

在溶剂型涂料油漆中,不仅是耐候性室外涂料主要品种,而且还用来改性其他树脂漆提高耐候性,尤其是汽车面漆和顶涂罩光漆,轿车漆中几乎是丙烯酸树脂一统天下。

在水分散性涂料中,丙烯酸乳液也是唯我独尊。

但是在粉末涂料中,丙烯酸树脂用量大大低于环氧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甚至不如聚氨酯树脂。

不过另一方面,在粉末涂料功能性助剂中,丙烯酸树脂是其他树脂都无可匹敌的,用量虽少,但使用广泛,可以说粉末涂料配方中几乎处处寻觅到丙烯酸树脂的身影。

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与聚酯树脂之间的差异何在?从大分子聚合物的生成过程来看,有很大不同。

粉末涂料用的环氧树脂是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不断开环,闭环,一个接一个地增长,生成聚合物。

聚合物聚合过程中的反应官能团即是聚合物最终产物的官能团,而且活性官能团是在聚合物的端部(羟基不参加热固性粉末涂料的反应)。

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是多元醇的羟基与多元酸的羧基不断酯化,一个接一个增长。

聚合过程的官能团也是聚合物最终产物的官能团,而且活性官能团也是在聚合物的端部。

但是丙烯酸树脂不同,丙烯酸树脂生成过程是丙烯酸树脂单体双键的自由基聚合。

而对于粉末涂料有关的官能团是丙烯酸单体侧链上的活性基团,也就是说与粉末涂料相关的官能团不参加树脂的生成聚合过程。

而且被单体带到分子链上去的,也就是说如果单体除双键以外没有其他官能团,则该丙烯酸树脂是热塑性的。

其二,聚合过程最终链终止时端基有可以是死端(deadend having no functional groups),而不是分支官能团。

其三,与粉末涂料相关的活性官能团的位置要由带该活性官能团单体是如何聚合在大分子链上的,也就是多单体之间竞聚率,以及单体相对浓度决定。

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流平1

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流平1

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流平剂
Resiflow 流平剂用来消除表面缺陷,诸如桔皮,凹陷和火山口,而且可以改善粉末涂料平整度和整体外观。

特殊Resiflow产品还可用于提高性能如重涂性、层间附着力、耐玷污性、边缘覆盖力、鲜映性和透明性。

所有的Resiflow产品均可用于液体形式、也可用硅类吸附的形式提供。

这些添加剂也可生产成母料形式,在埃斯特伦通过公司专有的添加剂分散技术按客户所选择的基料制成母料。

一般工业用Resiflow产品:
Resiflow P-67 在不同化学体系的粉末涂料之间具有广泛相容性的一种共聚物,行业公认的标准产品
Resiflow PL-200 具有极佳的重涂性和层间附着力性能的一种共聚物。

Resiflow PF-67 应用于一般工业涂料的一种共聚物。

Resiflow PV-88 广泛用于欧洲的一般工业涂料用的一种共聚物。

Resiflow PV-60 普通要求应用的一种均聚物流平剂。

一种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的定义与特点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是一种添加于粉末涂料中,用于改善涂料的流动性和表面平整度的添加剂。

它能够使粉末涂料在涂装过程中更加均匀地流动和扩展,从而提高涂层的平整度和外观质量。

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具有以下特点:1. 提高涂料的流动性: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能够降低涂料的黏度,使其更容易流动和扩展,从而提高涂料的涂布性能和施工效果。

2. 提高涂层的平整度: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能够填充涂料表面的微小凹陷和不平整,使其在固化后形成更加平整、光滑的涂层表面。

3. 改善涂层的外观质量: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能够减少涂料表面的缺陷和瑕疵,如气孔、流痕等,提高涂层的外观质量和光泽度。

二、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的制备方法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合适的流平剂原料:根据涂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固体流平剂原料,如有机硅流平剂、有机硅树脂等。

2. 进行原料的处理:将选定的固体流平剂原料进行粉碎、筛分等处理,以获得适合加入粉末涂料的细粉体。

3. 配制固体流平剂:将处理后的固体流平剂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并进行搅拌或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得到固体流平剂。

4. 进行涂料的添加:将制备好的固体流平剂加入粉末涂料中,通过搅拌或研磨等方式,使固体流平剂均匀分散在涂料中。

5. 进行涂料的混合和调整:将添加了固体流平剂的粉末涂料进行混合和调整,使其达到适合涂装的粘度和流动性,确保涂料的质量和性能。

6. 进行涂料的测试和调整:对制备好的粉末涂料进行测试,如流动性、平整度、耐磨性等指标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涂料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工艺和应用要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备出适用于粉末涂料的固体流平剂,提高涂料的流动性和涂层的平整度,从而提高涂装的效果和质量。

总结:粉末涂料用固体流平剂是一种能够改善粉末涂料流动性和表面平整度的添加剂。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高效的固体流平剂,提高粉末涂料的涂布性能和外观质量。

粉末涂料流平剂的概述

粉末涂料流平剂的概述

粉末涂料流平剂流平增光系列助剂是粉末涂料中用量最多的助剂,其有效成分常见的类型有:丙烯酸酯均聚物和共聚物(称作液体流平剂或增光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聚硅氧烷(硅油)、氢化蓖麻油(固体)以及聚乙烯醇缩丁醛等。

此类助剂添加在粉末涂料中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降低粉末涂料的熔融黏度,增加涂料熔融状态时的流动性;使涂层表面张力更加均匀,缓解了贝纳德旋涡产生,减少橘皮的产生;减少熔融涂料与基材(以及填料)之间的界面张力,增加对基材(以及填料)的润湿性,从而降低缩孔产生的可能性,从而使涂层获得较好的平整度。

液体流平剂通过改性吸收成固态,再添加到粉末配方中。

吸收物一般为树脂、白炭黑、硫酸钡等。

现在国产品种多仿制国外,活性物含量在60%左右的固体流平剂,其加量占配方总量的0.8~1.5%。

加量大时有利于流平,但会降低储存稳定性以及粉末松散度。

国内树脂的特性使得流平剂和增光剂共用才不会出现缩孔,有些聚酯成分不一时,还必须加大增光剂的用量。

为增加流平类的分散效果,将树脂和流平剂先混合再加颜填料混合,可提高平整度和光泽。

流平类代表性牌号有宁波南海公司的流平剂GLP503/588、增光剂BLC701,首诺公司的流平剂Modaflow Powder Ⅲ/2000、Worlee-chemie公司的流平剂PV88/P67等。

我公司推出经济型或改性的多种流平剂(如H48、H88、H99、H680、6588)和增光剂(如H701、N701、702),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流平剂 H48流平剂H48主要成分为填料吸收的聚丙烯酸酯,是在原通用流平剂H88配方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及增亮剂制备而成。

它具有消除表面缺陷(如橘皮、缩孔、针孔等)、增加光泽和流平、提高颜料分散等多重功效。

与以前的H88相比,具有加量大易分散、价格便宜、综合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各类热固性粉末涂料,是通用经济型流平剂。

一、物化性质及指标:外观:白色粉末或颗粒松比重: 1.6~1.8有效成份:≥12±2%固体份:≥99%二、用法用量:1、加入预混合器中和物料混合后挤出。

聚丙烯酸酯流平剂

聚丙烯酸酯流平剂

聚丙烯酸酯系流平剂制备工艺
(一)实验部分
1、反应机理:
本报告试制的流平剂是采用丙烯酸系单体
经自由基聚合而制得的水性高聚物。

2、主要原料:
单体: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
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
链转移剂(阻聚剂):对苯二酚;
溶剂:甲苯。

3、工艺流程:
(1)聚丙烯酸酯系流平剂实验室工艺流程如下:
溶剂→原料→溶解→聚合→成品
(2)物料准备:
配制引发剂溶液、阻聚剂溶液;
(3)实验步骤:
500g液体流平剂的合成,在带有搅拌桨和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先加入220g(44%)甲苯再加入2.8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溶解,升温至80℃,用恒压漏斗,以2小时滴加丙烯酸乙酯(25%)、甲基丙烯酸甲酯(28%)、苯乙烯(1%)、丙烯酸
丁酯(0.5%)、甲基丙烯酸丁酯(1.5%)混合单体溶液、滴加时维持在温度80-90℃之间,加完后在90-100℃保温结束半小时之前时加入0.56g阻聚剂保温共4h。

引发剂的添加量是按丙烯酸酯单体添加量的1%,阻聚剂的添加量是按按丙烯酸酯单体添加量的0.2%加的。

(4)实验后处理:
4、数据整理
5、结果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