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试题 透镜成像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f8cf057c1cfad6185fa701.png)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D.从透镜玻璃板上的小水滴看下面的文字变大.
(5)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 )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像逐渐靠进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
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 答案:[
(1) 物体透镜屏幕
(2) C
(3) D
(4) D
(5) D
(6) C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6aeb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e.png)
《透镜》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有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 通过透镜后与MN交于Q点.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B.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C.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D.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2.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 B.C. D.3.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下面的光学元件中可以实现的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4.小敏有两个直径都为d的透镜,为辨别两透镜的种类,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
则根据这两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形成甲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B. 形成甲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C. 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D. 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5.学习了透镜的相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
小王分别设计了图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 B.C. D.6.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如图所示,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0c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A. 5cmB. 10cmC. 15cmD. 20cm7.如图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A,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A. dB. 0.5dC. 1.5dD. 2d8.如图是口径和材料都相同的两个透镜,关于它们的焦点和折射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B. 甲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C. 乙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D. 乙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9.如图所示,一块矩形玻璃砖切割成图中形状的左右两部分,彼些拉开一段距离,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从左面射入后,则从另一部分的右面射出的光线()A. 可能是平行光线B. 一定是发散光线C. 一定是会聚光线D. 可能是会聚光线,也可能是发散光线10.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人教版初二物理透镜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透镜同步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5dfb258bd63186bdebbc7c.png)
人教版初二物理透镜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块由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在空气中运用时焦距为f,如将它放在水中,那么它( )A. 仍是集聚透镜,但焦距变大B. 仍是集聚透镜,但焦距变小C. 仍是集聚透镜,但焦距不变D. 将成为发散透镜2.如下图,凸透镜到报纸的距离为8cm,那么该透镜的焦距能够是〔〕A. 10cmB. 8cmC. 5cmD. 3cm3.以下透镜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透镜是〔〕A. B. C. D.4.如下图,主光轴上的S点收回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主光轴上的S′点,现有一条平行于入射光的光线从R点射向凸透镜,那么折射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A. 和主光轴有交点,仍在S′点B. 和主光轴有交点,在S′点的左侧C. 和主光轴有交点,在S′点的右侧D. 和主光轴没有交点5.如下图,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那么透镜的焦距是〔〕A. 0.1mB. 0.2mC. 0.3mD. 0.5m6.取一个大烧杯,外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A. 平板玻璃B. 平面镜C. 凹透镜D. 凸透镜7.以下是关于透镜光学性质的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 凡是过光心的光线,其传达方向都不变B. 经透镜后其光线是发散的,该透镜一定是凹透镜C. 经透镜后其光线是集聚的,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D. 以上说法都正确8.如下图,a、b是一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B.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交点能够在主轴上D.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能够不交于一点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出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光阴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假定凸透镜远离纸的进程中光斑不时变大,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lB. 一定等于lC. 一定大于lD. 能够小于l,也能够大于l10.小君的父亲戴了一副﹣200度的眼镜,这是一副〔〕A. 老花镜B. 远视镜C. 平面镜D. 远视镜1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测试(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9faa41482fb4daa48d4b22.png)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用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他看到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虚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在凸透镜左侧放一个凹透镜,需要把光屏向右移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3.“停课不停学”,张同学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像性质角度: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B.成像大小角度: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小的一头是缩小的C.物距大小角度: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得远D.拍摄技术角度: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拍出来就会一样亮4.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叫航空摄影,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与镜头的距离为()A.10cm B.略大于5cm C.5cm D.略小于5cm5.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B.将蜡烛远离透镜,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透镜C.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无法呈现出清晰的像D.随着蜡烛越烧越短,呈现在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6.小明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当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为h1,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s1;当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为h2,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s2.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h1=h2B.h1<h2C.s1=s2D.s1>s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与凸透镜口径等大的圆形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为10.00cmB.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不变C.将蜡烛向左移动20cm,光屏上会成像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20cm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fefc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0.png)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凸透镜是指()。
A. 中央厚、两头薄的透镜B. 中央薄、两头厚的透镜C. 厚薄均匀的透镜D. 不规则形状的透镜2. 凸透镜的主要特点是()。
A. 两个焦点B. 厚中薄两头C. 成像大小不变D. 非线性成像3. 凸透镜焦距为正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B. 虚焦C. 无焦D. 无法确定4. 凸透镜焦距为负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B. 虚焦C. 无焦D. 无法确定5. 凸透镜呈现实像的条件是()。
A. 物距大于焦距B. 物距等于焦距C. 物距小于焦距D. 物距无关二、解答题1. 物体距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聚焦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实像。
实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只是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完全平行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无限远的地方,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3.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发散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透镜的同侧,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4. 凸透镜放大器的原理是什么?解答:凸透镜放大器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性来放大物体的影像。
凸透镜主要通过将光线聚焦,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从而增加观察者的观察能力。
凸透镜放大器的成像原理可以用凸透镜成像公式来解释,即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通过调整物体和透镜的距离,可以使得影像变大,以实现放大效果。
5. 请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检测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19ef827fd5360cbb1adba9.png)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检测题及答案
C.虚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
D.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
5.(12龙东)下列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是A
A.潜望镜
B.老花镜
C.放大镜
D.显微镜
6.(12南宁)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7.(12来宾)下图所示是“天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像头,该摄像头的主要光学元件是A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检测题及答案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初二物理凹透镜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二物理凹透镜凸透镜成像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d96e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4.png)
初二物理凹透镜凸透镜成像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凹透镜的主焦距是正数还是负数?A. 正数B. 负数C. 值得所有取决于透镜的类型D. 不确定2. 凸透镜的虚像是怎样形成的?A. 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折射,从而形成虚像B. 凸透镜只能形成实像,不能形成虚像C. 凸透镜的光线会经过反射从而形成虚像D. 虚像只能在凹透镜中形成,与凸透镜无关3. 凹透镜的放大率是负数还是正数?A. 正数B. 负数C. 数值取决于透镜的类型D. 不确定4. 以下哪个选项是凸透镜的一个特点?A. 主焦距为负数B. 光线经过透镜后是发散的C. 可以形成实像和虚像D. 无法使物体变大5. 凹透镜的主焦距越大,说明透镜的形状是怎样的?A. 透镜越薄B. 透镜越厚C. 透镜的两面弧度相差越大D. 透镜两面的曲率半径相差越大二、判断题1. 凹透镜的虚像总是放大的。
A. 正确B. 错误2. 凸透镜能够形成实像。
A. 正确B. 错误3.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成像原理上完全相同。
A. 正确B. 错误4. 凹透镜的主焦距越大,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角度越大。
A. 正确B. 错误5. 凸透镜的主焦距越小,透镜的形状越平坦。
A. 正确B. 错误三、解答题1.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物体AB的高度为3 cm,位于凸透镜的左侧,与透镜距离为18 cm。
求物体成像的位置和高度。
(请在此处进行解答)2. 凹透镜的倒置问题:某人用一个凹透镜观察一棵高度为4 cm的树,透镜与树的距离为12 cm,透镜的焦距为8 cm。
求树的成像位置和高度。
(请在此处进行解答)四、综合应用题小明在物理实验室使用一个凹透镜来观察一只昆虫。
已知透镜的焦距为10 cm,而昆虫与透镜的距离为30 cm。
昆虫的实际长度为5 mm。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在凹透镜形成的成像中,昆虫成像的位置是:(填写具体数值)2. 在凹透镜形成的成像中,昆虫成像的高度是:(填写具体数值)3. 在实际条件下,昆虫的实际长度与成像高度之间的比例是:(填写具体数值)4. 小明通过观察昆虫的成像,可以得出昆虫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填写具体数值)(请在此处进行解答)这些是初二物理凹透镜和凸透镜成像练习题,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你能更好地掌握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4f7bd4580216fc710afdb8.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含答案)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一、选择1. 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2. 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 B.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 D.对不平行的光有发散作用3.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4.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A,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A.d B.d/2 C.3d/2 D.2d/35. 如图所示,A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B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C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光斑。
若选取与圆孔B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三个光学器件中的一个嵌入圆孔B中,发现光斑C比圆孔B大,则嵌入圆孔B的那个光学器件()A.只能是凹透镜 B.只能是平板玻璃补画上主光轴,在O 点处画出凸透镜或凹透镜。
15. 有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坡璃、小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与制作材料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1.【答案】C 【解析】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A 正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B 、正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C 错误;射向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D 正确。
2.【答案】C 【解析】凸透镜对任何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fbb1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0.png)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徐爷爷用焦距为8厘米的放大镜看书,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正立放大的文字,则书离放大镜的距离可能是()A.5厘米B.8厘米C.12厘米D.20厘米2.用水彩笔在磨砂屯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观察图案在墙上所成的像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B.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C.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D.看不到像3.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
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增大物距D.减小取景范围4.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A.B.C.D.5.“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了保证道路的交通安全,现在许多道路上都会安装有电子眼.如图甲所示是某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电子眼”,图乙为“电子眼”监督路面交通情况时拍下的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B.“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虚像C.“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虚像D.“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实像6.要把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8 cm B.等于8 cmC.小于8 cm D.大于8 cm,小于16 cm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B.实像可以拍摄,虚像不能拍摄C.实像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也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20cmC.30cm D.40cm10.焦距是12cm的凸透镜,当物体置于镜前2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A.倒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通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3c580d2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3.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道)1、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乙图中的A.B.C.D.3、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MN上,凸透镜位置固定。
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
则凸透镜位于()A.A的左侧B.AB之间C.BC之间D.C的右侧4、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5、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该物体放大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B.15cmC.10cmD.5cm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将蜡烛放置在某一位,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成一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移动蜡烛的位置,并再次调节光屏,当光屏距离透镜16cm时,成一倒立放大的像,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6cmB.8cmC.10cmD.12cm8、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下半部分被截去,其上半部分的高度为L.在其左焦点F处放有高为L的发光物AB,在右焦点F',处放有一平面镜MN.则关于AB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B.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AB的上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下半部分不成像D.AB的下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上半部分不成像9、如今武汉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10、下列关于家庭防盗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制防盗门的材料属于合金B.通过防盗门上的猫眼能看见敲门的人,是正立、放大的像C.防盗门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远处,利用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防盗门锁孔内加少量铅笔芯粉末容易打开,铅笔芯粉末起润滑作用11、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像1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在光屏上的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像不断变大B.像始终是实像C.像始终是倒立的D.像先变小后变大15、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
初中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
![初中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5a77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3.png)
初中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上,那么像的性质是: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不成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B
2.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所成的像是: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不成像
答案:A
3.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
A. 会聚作用
B. 发散作用
C. 既不发散也不汇聚
D. 无法确定
答案:B
4.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远,所成的像: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A
二、填空题
5.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答案:等大
6. 凹透镜成像时,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上,那么像的性质是________。
答案:正立、放大的虚像
7.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所成的像越________。
答案:大
8. 凸透镜成像时,若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上,则________。
答案:不成像
三、简答题
9.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成像特点。
答案: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时,成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内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10. 凹透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凹透镜成像时,总是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同步练(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同步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e6c2f983c4bb4cf6ecd117.png)
第1节透镜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2.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凹透镜是()A.aB.b、dC.cD.a、b、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B.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偏向主光轴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D.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可能是发散形状的二、非选择题4.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镜,使太阳光_______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5.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的________光斑,如图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________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
6.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前后的光线。
7.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
由此可知,放大镜是________透镜。
8.如图所示,凸透镜与凹透镜有同一个主光轴和同一个焦点F,请在图中作出光路图。
参考答案1.A2.D3.D4.凸透;会聚5.最小、最亮;10;会聚解析: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即为焦点;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该透镜焦距f=10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6.7.凸。
解析: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表明放大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放大镜为凸透镜。
8.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与凸透镜(凹透镜)的主光轴平行;该折射光线又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左边的焦点。
2021八年级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附解析)
![2021八年级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03dda5ad02de80d5d8403b.png)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卷(附解析)一、单选题1.在研究凸透镜的实验中,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厘米处,就会在凸透镜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厘米处,则经凸透镜后会产生一个()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不能成像2.在“用点燃的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在草稿上记录了一次实验现象(漏画了光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A. l1是物距B. l2是像距C. 实验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 实验中,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3.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A. B.C. D.4.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3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cm处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30cm处时,得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B. 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 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同一侧会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D. 距离透镜40cm处发出的两条光线(如图),经过透镜后能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7.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 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8.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情景,烛焰位于凸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初二物理试题透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试题透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3c243008a1284ac95043e6.png)
透镜成像一、知识概括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光现象的有关知识已有所认识,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流传,在两种介质的表面会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本周我们将学习一透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重难点知识概括及解说(一)透镜1、几个观点凸面镜——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叫凸面镜凹面镜——中间薄边沿厚的透镜叫凹面镜主轴——最简单的透镜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经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轴。
薄透镜——假如透镜的厚度比球面的半径小很多,这种透镜叫做薄透镜。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光心。
2、凸面镜的光学性质(1)凸面镜对光芒有汇聚作用。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芒,经过凸面镜后汇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 F 叫做凸面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面镜光心O 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注意:汇聚作用不必定要使折射光芒订交,凸面镜对光的汇聚作用指的是:光经过透镜后,其折射光芒向主轴偏折,即在原光芒的流传方向上合拢一些。
(2)凸面镜的三条特别光芒以以下图所示:(1)(2)(3)3、凹面镜的光学性质(1)凹面镜对光芒有发散作用。
跟凹面镜主光轴平行的光芒,经过凹面镜后形成发散光芒。
假如迎着发散的光芒望去,会感觉这些光芒仿佛是从凹面镜后某一点 F 发出来的, F 点叫做凹面镜的虚焦点。
凹面镜对光芒的发散作用指的是:光芒经过凹面镜后,其折射光芒远离主光轴偏折,即在原光芒的流传方向上发散开一些。
(2)凹面镜的三条特别光芒以以下图所示:(1)( 2)(3)例 1、以下图, AB 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芒, MN 为透镜的主光轴, L 为透镜。
由图可知()A.该透镜可能是凸面镜B.该透镜可能是凹面镜C.若该透镜是凸面镜, B 点必定是透镜的焦点D.若该透镜是凹面镜, B 点必定是透镜的焦点分析:图中只是只给出了折射光芒,而没有入射光芒,此时没法确立光芒相对于本来是会聚还是发散,故 A 、 B 都是正确;若入射光芒平行于主光轴,则 B 点为凸面镜的焦点,若入射光芒没有平行主光轴,则折射光芒不会经过焦点,即 B 不是焦点,对于凹面镜而言,没有实焦点,故 C、 D 都是错误的。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c421ffb7360b4c2f3f6417.png)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 如下图是照相机的成像表示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照相机运用的是凹透镜B.照相机运用的是凸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增加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增加的虚像2.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构成( )A. 增加的倒立实像B. 缩小的正立实像C. 增加的正立实像D. 增加的倒立虚像3.如图甲所示,是王爷爷的小孙女,王爷爷用照相机给她照相时在胶片上失掉的像是图乙中的( )4. 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和凸透镜(焦距为f)的距离应( )A. 大于2fB. 等于2fC. 在大于f小于2f的范围内D. 小于f5. 关于实像和虚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实像看得见,虚像看不见B.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C.实像总是增加的,虚像总是缩小的 D.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6. 清晨,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透过树叶上的水珠可以观察到树叶明晰的叶脉,如下图。
这一现象中水珠可以看作( )A. 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缩小的实像B. 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缩小的虚像C. 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缩小的实像D. 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缩小的虚像7.以下光学仪器成缩小实像的是( )A.潜望镜B.平面镜C.缩小镜D.幻灯机8.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 实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增加的9. 如下图,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同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为了在A端失掉明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像能否清楚B.适当旋转B,可在A上失掉正立的像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窗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那么看不清楚D.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窗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那么看不清楚10.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成像一、知识概述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光现象的相关知识已有所了解,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介质的表面会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本周我们将学习一透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透镜1、几个概念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主轴——最简单的透镜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轴。
薄透镜——如果透镜的厚度比球面的半径小许多,这种透镜叫做薄透镜。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光心。
2、凸透镜的光学性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F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O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注意:会聚作用不一定要使折射光线相交,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指的是:光通过透镜后,其折射光线向主轴偏折,即在原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合拢一些。
(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下图所示:(1)(2)(3)3、凹透镜的光学性质(1)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跟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线。
如果迎着发散的光线望去,会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凹透镜后某一点F发出来的,F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指的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其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偏折,即在原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发散开一些。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下图所示:(1)(2)(3)例1、如图所示,AB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MN为透镜的主光轴,L为透镜。
由图可知()A.该透镜可能是凸透镜B.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C.若该透镜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D.若该透镜是凹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解析:图中仅仅只给出了折射光线,而没有入射光线,此时无法确定光线相对于原来是会聚还是发散,故A、B都是正确;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B点为凸透镜的焦点,若入射光线没有平行主光轴,则折射光线不会通过焦点,即B不是焦点,对于凹透镜而言,没有实焦点,故C、D都是错误的。
答案:A、B例2、完成下列光路图解析:画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时,应记住三条特殊光线: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凸透镜是实际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⑵通过焦点的光线(或光线的延长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⑶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答案:如下图所示(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的原因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从物体上一点发出的光线(或反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一点,这点就是物体上点的像点,若干像点就形成了物体的像。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正倒大小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u=2f 倒立等大实像v=2f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u<f 正立放大虚像v>u3、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规律(1)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2)凸透镜成虚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和像都增大;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和像都减小。
4、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3)物体处于焦距以内(4)凹透镜成像光路例3、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A.10cm < f < 20cm B.f > 10cmC.f < 10cm D.f >20cm解析:解决这类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条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必然大于二倍焦距,即u>2f。
本题中有20cm>2f解不等式得:f<10cm答案:C例4、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 cmB.一定小于9 cm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解析:由于本题中物像异侧,说明此像是一实像;又由于像距比物距大,可推知此像是一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之外。
即:f<18cm<2f①20cm >2f②综合①、②解得9cm<f<10cm答案:DA卷一、选择题1、由于下雨,一透明塑料薄膜的顶棚积满了水,形状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它的讨论正确的有()A.这些水构成一个凸透镜,它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透镜必须是固体,水不可能成为凸透镜。
C.水的下表面虽然近似于球面,但上表面却是平的,所以它不可能起凸透镜的作用。
C.只要是透明物质,就有可能构成透镜。
2、下列各镜中,不能改变光束会聚或发散性质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镜C.平面镜3、如图所示,四幅图均表示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C.4、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太阳,则在两透镜的另一侧的焦点上,F与F′的温度相比()A.F点的温度较高B.F′点的温度较高C.两点温度一样高C.无法判断5、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行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经折射一定交于凸透镜的焦点。
B.经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C.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生会聚作用。
C.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一定不改变传播的方向。
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7、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离物体45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A.凸透镜的焦距是90cm,像是放大的。
B.凸透镜的焦距是18cm,像是放大的。
C.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像是放大的。
C.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像是缩小的。
8、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凸透镜距离为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A.f<10cm B.10cm<f<20cmC.f>20cm C.无法判断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24c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cm B.15cmC.12cm C.10cm10、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放在距焦点5cm处,一定能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提示: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根据凸透镜的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6、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7、由题可知,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8、f<20cm<2f 所以10cm<f<20cm9、24cm>2f 即f<12cm第1题正确答案为 AD第2题正确答案为 D第3题正确答案为 C第4题正确答案为 A第5题正确答案为 D第6题正确答案为 A第7题正确答案为 D第8题正确答案为 B第9题正确答案为 D第10题正确答案为 DB卷二、填空题1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凸透镜的位置,直到地上的亮斑最小最亮,这亮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__,亮斑所在的位置就是该凸透镜的_________。
12、当凸透镜焦距为20cm时,要在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蜡烛可在距凸透镜___________移动,要使像变大些但仍是缩小的,蜡烛应(填“远离”或“靠拢”)凸透镜,同时光屏离凸透镜应___________(填“近”或“远”)些。
13、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1)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2)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3)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4)当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5)当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凸透镜不可能成像。
(6)若把蜡烛入在C点上,能成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把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___________的、倒立的实像。
答案:11、焦距;焦点12、40cm之外;靠拢;远13、⑴c;⑵a;⑶b;⑷d;⑸F;⑹放大;缩小三、综合题14、给你一些透镜,你怎样鉴别它们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写出三种方法。
答案:(1)观察法: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聚焦法:把透镜正对太阳,上下移动透镜的位置,能在地面上找到会聚点的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
(3)成像法:将透镜靠近书本等物体,能看到放大正立的虚像,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
15、如图所示,光射到某光具上,要使出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请在图中画出三种不同的光学元件。
解答:如下图所示中考解析一、中考要求透镜及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历年中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有透镜的种类及光学性质、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和规律。
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
二、中考新题例说1、(上海)在下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____________,并将光屏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
答案:高度靠近透镜2、(陕西省)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使烛焰位于a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答案:D3、(黄冈市)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显影答案:D课外拓展1、我国历史上的冰透镜早在我国西汉(前206~公元25年)《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后,晋朝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有类似记载。
冰遇阳光会熔化,冰透镜对着太阳却能聚光使艾绒着火,令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