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肺癌领域研究新进展

合集下载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虽然治疗手段与技术不断进步,但肺癌仍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肺癌治疗领域发生了诸多新的进展。

1. 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已逐渐成为精准医学的主要手段,尤其在个体化化肺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个体肺癌患者的遗传变异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关键基因,如EGFR、ALK、ROS-1等,这些基因的变异是导致一部分肺腺癌患者发病的原因。

此外,在肺癌治疗中,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也可以帮助医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各制药公司已经推出了一些具有特异性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直接靶向肺癌的特定基因变异,提高治疗效果。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激活T细胞等免疫细胞抗击癌细胞。

相比传统治疗手段,免疫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成功率。

在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1/PD-L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阻止肿瘤细胞释放PD-L1,增加肿瘤细胞被T细胞攻击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3.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一种使用镜子和显微镜的技术,能够在不侵入人体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癌手术治疗中。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微创手术不但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而且创口更小,更容易恢复。

同时,微创手术也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切除患者的恶性肿瘤预防肺癌复发。

4. 合理用药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用于治疗肺癌。

然而,药物的治疗效果与药物的合理使用直接相关。

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在肺癌治疗中,合理用药也包括药物的剂量、时长等。

这些医学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治疗领域已经发生了诸多新的进展。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16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8 No.15 August2018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陈耀成 廖亚勇 林婉明 管 静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广东江门 529200[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经过三线或以上化疗的晚期肿瘤的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我院2015 年7 月~2017 年7 月经过三线或以上化疗后仍在进展的晚期肿瘤患者47 例,包括胃癌、肺癌、肝癌、鼻咽癌、卵巢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阿帕替尼0.75g 一次/d, 实验组使用小剂量阿帕替尼0.25g 一次/d,联合低强度化疗,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结果 两组均无CR 病例,对照组无PR 病例,SD 9 例,PD 16 例,实验组PR 4 例,SD 6 例,PD 12 例,对照组组与实验组的ORR 和DCR 分别是(0 vs 18.2%) 、(36.0% vs 45.5%),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纳差、口腔炎、声嘶、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蛋白尿及高血压,两组耐受性均良好。

结论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低强度化疗对于经过多线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客观有效率高,使用方便,费用低,不良反应可控,是经过多线抗肿瘤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一个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阿帕替尼;低强度化疗;晚期肿瘤;疗效[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8)15-16-04Clinical study of the combination of low-dose apatinib and low-intensity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alignant cancerCHEN Yaocheng LIAO Yayong LIN Wanming GUAN JingDepartment of Oncology, Jiangmen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men 529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low-dose apatinib and low-intensity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alignant cancer after three or more line of chemotherapy. Methods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7, 47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who still progresses after three or more line of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including gastric cancer, lung cancer, liver cance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ovarian cancer, breast cancer and colorectal canc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ose of apatinib, 0.75g once a da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w-dose of apatinib, 0.25g once a day, combined with low intensity chemotherapy.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CR cases in both groups. There were no PR cases, SD 9 cases and PD 16 cases in control group, PR 4 cases, SD 6 cases and PD 12 cas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ORR and DCR in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0 vs. 18.2%) and (36.0% vs. 45.5%) respectively.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ainly fatigue, decreased appetite, stomatitis, hoarseness, hand-foot syndrome, myelosuppression, proteinuria and hypertension. Both groups were well tolerated. Conclusion Low-dose apatinib combined with low-intensity chemotherapy is a reasonable choice for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multi-line therapy because of its high objective efficiency, convenient use, low cost and controllable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 Apatinib; Low-intensity chemotherapy; Advanced cancer; Efficacy甲磺酸阿帕替尼是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其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EGFR-2 的ATP 结合点,阻断下游信号通路转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1]。

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促进凋亡。

目前阿帕替尼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等。

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阿帕替尼也是肺癌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之一。

研究表明,阿帕替尼在肺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例如,一项临床研究表明,阿帕替尼在治疗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另外,阿帕替尼也可以用于胃癌和食管癌的治疗。

胃癌和食管癌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的恶性肿瘤,阿帕替尼可以通过抑制信号通路,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研究表明,阿帕替尼可以在胃癌和食管癌的治疗中发挥较好的疗效。

总之,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它的疗效显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且有助于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

但是,由于阿帕替尼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和管理。

阿帕替尼治疗三线或以上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治疗三线或以上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治疗三线或以上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聂芳;王颖;王剑英;王丽萍【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7(015)026【摘要】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8例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500毫克/次,1次/天,口服,若出现严重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改为250 mg/d,并维持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28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晚期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14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28.6%(8/28),疾病控制率78.6%(22/28).且肺癌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及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67.9%和46.4%.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三线或以上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及控制,可在临床使用并研究其长期疗效及远期不良反应.【总页数】3页(P157-159)【作者】聂芳;王颖;王剑英;王丽萍【作者单位】包头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40;包头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40;包头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40;包头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晚期胃腺癌的临床观察 [J], 张从军;孙国平;郝吉庆;熊福星;彭万仁;刘加涛;范璐璐2.阿帕替尼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轼3.阿帕替尼联合吉西他滨三线或以上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 [J], 黄芳4.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2例疗效观察 [J], 刘宏杰;张宁;李凌云;解华5.阿帕替尼联合吉西他滨三线或以上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 [J], 黄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肿瘤发生、发展离不开新生血管形成,而不断增生的新生血管更加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VEGF/VEGFR)信号通路则是诱导血管新生最重要的调控途径,同时也是多种抗肿瘤血管生成剂的关键靶点之一。

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2(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中,阿帕替尼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效应,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本文就阿帕替尼抗肿瘤作用机制、在胃癌及其他多种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前期及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及安全性、逆转耐药及生物学标志物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加深对该药在抗肿瘤临床应用的了解。

【关键词】阿帕替尼;恶性肿瘤;抗血管生成;临床试验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小分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基础及临床试验研究中,阿帕替尼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效应,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本文就阿帕替尼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加深对该药在抗肿瘤临床应用的了解。

1.抗肿瘤作用机制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高度选择性抑制细胞内VEGFR-2 的ATP结合位点,从而阻断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1],并且通过与VEGFR-2结合,阿帕替尼能够竞争性抑制和阻断VEGF/VEGFR-2的结合与VEGFR-2的自身磷酸化,同时也能阻断下游细胞外信号相关的激酶磷酸化进而发挥强效的抗肿瘤作用[2]。

2.临床前期研究Tian等[1]发现阿帕替尼能有效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从而阻断大鼠主动脉环的出芽;同时,在人肺癌、胃癌、结肠癌的裸鼠移植瘤模型中,阿帕替尼单用或与多种化疗药物联用对其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

Lin等[3]发现阿帕替尼对于VEGFR-2、p-VEGFR-2和VEGF过表达的胃癌细胞株有明确的抑制作用,也可以显著抑制该类细胞株VEGF的自分泌,并且在该类细胞构建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疾病预后研究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疾病预后研究

表 3 两组治疗后 的不 良反应 情况比较『I1(%)】
般 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 纯化疗 治疗 ,化疗方案如下 :口服替
吉 奥 胶 囊 (江 苏 恒 瑞 医 药 公 司 ; 规 格 :20r ag; 国 药 准 字
H201001 35)60r ag/次 ,2次/d,第 l~28(t,42(t/周 期 ,化疗 4个周
期 ,化 疗 4个 周 期 。
放化疗或者靶 向治疗 成为肺癌 治疗 的一个重要手 段 。阿
1.3观察指标 :① 比较两组疗 效:② 比较两组预后。③ 比较两组 帕替尼为m管 内皮生长 因子靶 向药物 ,较其他基础化疗 药物显
不 良反 心
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Tanigawa N等㈣分析 1 20例化疗 失败 晚
表 2 两 组 PFS、OS和 qol 分 析 ( ±s)
临床上较为常见 的癌症 ,严重影 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 健
康 。尽管临床上有较多化疗方 案针对 晚期肺癌进行化疗 治疗 ,
但效果未得到循证 医学 的证实 ,而且单纯 的化疗治疗效 果并不
理想 ,且存在较高的肿瘤复发率 I。药理学证实阿帕替尼可 以抑
关键 词 :阿 帕 替 尼 肺 癌 疗 效 预 后
中 图 分 类 号 :R734.2
文 献 标 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 672—8351(201 9)01—0070—02
近年来 ,我 国的肿瘤分子生物学技 术得 到了快速发展 ,越来 组 (P<0.05),见表 2:
越多的研究者对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进行 深入研究…:肺癌 是
70

阿帕替尼在晚期难治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在晚期难治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92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Vol. 9, No.25对照组39例中,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1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39例中,显效34例,有效3例,无效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泻时间为(2.89±0.58)d,退热时间为(1.95±0.45)d,症状好转时间为(2.71±0.42)d,症状消失时间为(3.54±1.28)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泻时间为(1.62±0.48)d,退热时间为(1.11±0.32)d,症状改善时间为(1.13±0.34)d,症状消失时间为(2.45±0.31)d;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急性肠炎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疾病,其多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以及呕吐等,该病发病迅速,发病率较高,如若不及时治疗,可会引发电解质紊乱、脱水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4]。

针对该疾病,临床以综合治疗方法为主,主要以调整患者饮食结构、纠正电解质紊乱,然后联合抗生素治疗,常用抗生素包括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但上诉药物均为喹诺酮类药物,对肝肾的损伤较大,不适合长期服用,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的大环内酯抗生素,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其在进入人体后,通过结合亚单位蛋白质,可有效减少细菌合成蛋白质,对于肺炎支原体、革兰氏阴性菌、葡萄球菌等都有很强的抗菌效果[5]。

此外,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可使得阿奇霉素在体内广泛分布,渗透性较强,药效可迅速到达病灶位置,起到良好的抗菌消炎效果,且其还有很长的半衰期,在患者停药后,还能发挥抗菌抑菌的效果[6]。

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 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 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包头市肿瘤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摘要】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一线治疗失败的EGFR、ALK、ROS-1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 28例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信迪利单200mg q21d;甲磺酸阿帕替尼250mg/次,1次/日,口服。

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近期疗效。

结果 28例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8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为53.6%(15/28),疾病控制率82.1%(23/28)。

且肺癌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主要不良反应是高血压及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67.9%和46.4%。

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以上EGFR、ALK、ROS-1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患者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及控制,可在临床使用并研究其长期疗效及远期毒副反应。

【关键词】信迪利单抗;阿帕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各种肿瘤之首,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9%,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肺癌中占70%-80%。

由于2/3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1/2伴有局部或远处转移,多数患者一般状况欠佳[1]。

在我国,晚期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

近2-3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NSCLC中的应用如火如荼,成为研究热点。

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线研究数据令人瞩目,并已成为无驱动基因、PD-L1高表达(>50%)、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或转移性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之一。

而多项研究证实二线免疫治疗有效率仅为20%左右,联合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55 期2019 Vol.6 No.55195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胡伟杰(江苏省宜兴市肿瘤医院内科,江苏 无锡 214206)【摘要】阿帕替尼属于一种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本文首先分析了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机理,其次分析了阿帕替尼在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意见,以此来延长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

【关键词】阿帕替尼;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5.195.01进展期恶性肿瘤扩散的主要原因是新生血管形成,阿帕替尼则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因此具备十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目前的临床医学实验研究结果证实,阿帕替尼针对胃癌、肺癌、乳腺癌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1 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机理新生血管形成会为肿瘤细胞的扩散和增殖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要想抑制进展期恶性肿瘤,应当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两方面出发,前者主要通过调节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新生血管形成的方式来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同时刺激内皮细胞生长。

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相结合,进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结合,同时抑制了信号的传导,进而发挥抗肿瘤效果[1]。

此外,目前的医学临床研究结果还显示,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还能够抑制PDGFR-β、c-src 、c-Kit 等酪氨酸激酶,这样便可以降低肿瘤微血管的密集程度,进而对肿瘤细胞进行有效阻止;同时阿帕替尼还能够做到上调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p27,下调细胞素CyclinB1、cdc2。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苏州市立医院北区肿瘤内科江苏苏州 215008)【摘要】目前有许多针对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研究,但仅仅只有少数的药物可以改善恶性肿瘤的预后,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

研究表明甲磺酸阿帕替尼使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获益,且安全性较好。

当甲磺酸阿帕替尼在2014年首次亮相时,就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是具有良好前景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本文就甲磺酸阿帕替尼抗肿瘤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靶向治疗;恶性肿瘤【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53-0121世纪以来,分子靶向治疗已然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热门话题,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深入,推动了肿瘤靶向治疗的进展。

而早在1971年,Folkman就提出实体瘤在没有血管生成的条件生长会受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并指明抑制血管生成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

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血管靶向药物,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的一种,可以高度选择性地结合VEGFR-2,达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生成和迁移的效果[2]。

它主要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以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本文就甲磺酸阿帕替尼抗肿瘤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系统的综述,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抗肿瘤作用及抗血管生成机制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不可分。

VEGF和VEGFR-2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调控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环节。

VEGF及VEGFR-2相结合后使得细胞内域酪氨酸激酶发生自磷酸化,引起下游信号通路被激活,随着信号通路的激活,内皮细胞增殖,肿瘤微血管数量增多[3]。

甲磺酸阿帕替尼作用部位为蛋白酪氨酸受体胞内ATP结合位点,在体内能特异结合VEGFR-2,有效控制新生血管,从而控制肿瘤的生长[4]。

浅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浅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浅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发表时间:2020-09-18T16:52:49.71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作者:常小宁[导读] 目的探究药物阿帕替尼对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成果并观察其安全性。

方法此次研究于2018年10月-2020年01月期间肿瘤科收治7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试验和观察,常小宁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肿瘤科 710000摘要:目的探究药物阿帕替尼对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成果并观察其安全性。

方法此次研究于2018年10月-2020年01月期间肿瘤科收治7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试验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8例患者。

观察组使用阿帕替尼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而对照组顾名思义就是不使用药物,仅进行安慰和支持的一组。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等各种情况。

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44.74%、病情控制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缓解率23.68%、控制率65.79%;观察组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发现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阿帕替尼药物对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成效,并且安全性较高,因此适合临床治疗进行推广。

关键词:阿帕替尼;晚期恶行肿瘤;临床疗效;观察.近年来,各种原因的出现以及影响,都加速了肿瘤的发病率,很多患者由于在发现时没能进行很好的用药医治,导致病情日益严重,最终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

就是在这样紧张就医和治疗的环境下,阿帕替尼药物被研发出来,调查表明,这种药物可以对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一个较为有效的控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01月期间肿瘤科收治7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过细胞学系确认处于三线甚至以上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以及心电图的测试均表现为正常。

其中男性占35例,女性占41例,年龄处于45~74(64.2±1.5)岁,其中的胃癌患者有30例,肝癌患者15例,食管癌患者13例,肺癌患者8例,结直肠癌10例。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8月进行,共有观察对象80例入组,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40例患者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一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化疗治疗(对照组),对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0.00%(28/40),(p<0.05)。

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肿瘤,相较于其他肿瘤,肺癌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明显更高。

肺癌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咳血以及胸痛等,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早期病情较为隐匿,导致大部分患者在最终确诊时病情以至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治疗的时机,此时只能通过化疗、放疗控制病情,延缓病情进展[1]。

本次研究由此展开,综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应用优势,以对比模型的形式,入组案例对象(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2021年1月-2022年8月进行,共有观察对象80例入组,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40例患者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一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化疗治疗(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4-80岁,平均(65.56±3.44)岁,周围型肺癌22例,中央型肺癌18例,腺癌29例,鳞癌1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8-78岁,平均(65.75±3.55)岁,周围型肺癌21例,中央型肺癌19例,腺癌27例,鳞癌13例,输入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无意义,统计学结果可比较(p>0.05)。

肺癌治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结合

肺癌治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结合

肺癌治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结合肺癌治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结合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列全球前列。

传统的放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其副作用强烈且疗效有限。

然而,近年来,通过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结合,肺癌治疗迎来了新的突破。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肺癌细胞特定基因突变的治疗方法。

通过针对这些基因突变设计的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目前,靶向治疗主要针对EGFR、ALK和ROS1等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干预。

EGFR突变是肺癌中常见的一种突变类型,约有1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携带该突变。

对于这部分患者,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已成为一线治疗的重要手段。

EGFR-TKI通过阻断E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临床研究显示,在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中,EGFR-TKI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类似于EGFR突变,ALK和ROS1突变是另外两个常见的肺癌基因突变。

对于携带ALK或ROS1突变的患者,针对这两个分子设计的药物,如阿帕替尼(crizotinib)、雷替替尼(brigatinib)和奥拉帕替尼(lorlatinib)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这些靶向药物能够高选择性地抑制ALK或ROS1激酶活性,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的预后。

靶向治疗的新突破还包括针对KRAS突变的治疗。

KRAS突变在肺癌中非常常见,约占所有突变的25%。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努力寻找合适的靶向药物来抑制KRAS突变所导致的异常信号通路。

近期,一类新型的KRAS G12C突变抑制剂取得了惊人的疗效,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使用。

这种新药通过与KRAS突变结合,阻断其信号传导,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除了靶向治疗,免疫疗法也在肺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肺癌治疗新进展

肺癌治疗新进展

肺癌治疗新进展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

多年来,人们努力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肺癌治疗方法。

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推陈出新的研究成果,为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肺癌治疗方法和技术。

1. 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近年来肺癌治疗中的一项重要进展。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在既往的临床研究中已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此外,针对ALK(无进一步转录)基因突变的肺癌,克里沙单抗(Crizotinib)和雷尼替尼(Alectinib)等靶向药物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来达到抗癌效果的方法。

近年来,抗PD-1抗体疗法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PD-1抗体能够抑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其配体PD-L1结合,从而激活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的能力。

免疫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较低的毒副作用和持久的疗效,已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3. 高精准放疗技术放疗作为常规的肺癌治疗方式之一,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传统的放疗技术容易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并且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有限。

高精准放疗技术,如强度调控放射治疗(IMRT)和体分割放射治疗(SBRT),通过精确控制剂量和方位,使肿瘤获得更高的治疗剂量,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近年来,这些技术在放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4.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肺癌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疾病,患者间的遗传背景和基因突变有很大差异。

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医生可以选择更针对性的药物或治疗方式,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4年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肾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范文

《2024年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肾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范文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肾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肾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学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在肾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肾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肾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二、甲磺酸阿帕替尼的实验研究1. 实验原理甲磺酸阿帕替尼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在肾癌细胞中,甲磺酸阿帕替尼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两种方法。

体外细胞培养中,将肾癌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的甲磺酸阿帕替尼共培养,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动物模型中,通过注射肾癌细胞建立肿瘤模型,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及药物安全性。

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甲磺酸阿帕替尼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有效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同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毒性。

这为甲磺酸阿帕替尼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三、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临床研究1. 研究对象本临床研究共纳入XX例肾癌患者,其中XX例为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实验组,XX例为未接受治疗的对照组。

2. 研究方法实验组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口服治疗,观察其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治疗或观察。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评估甲磺酸阿帕替尼在肾癌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3. 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后,肿瘤生长得到明显抑制,生存期得到延长。

同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毒性。

这表明甲磺酸阿帕替尼在肾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我们发现在肾癌的治疗中,甲磺酸阿帕替尼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胃癌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其治疗难度较大。

近年来,替吉奥和阿帕替尼作为治疗晚期胃癌的新药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本文主要就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

替吉奥,又称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和修复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替吉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的治疗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而阿帕替尼则是一种靶向性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的多种信号传导通路,阻断肿瘤生长和转移。

研究表明,阿帕替尼在治疗胃癌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单一的治疗方案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替吉奥为代表的化疗药物联合阿帕替尼这样的靶向治疗药物成为了目前治疗晚期胃癌的新思路。

这一联合治疗方案的提出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疗效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针对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我们选取了100名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了一项为期半年的研究。

这100名患者中,60人接受了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的治疗,而另外40人只接受了常规的化疗治疗方案。

我们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经过半年的治疗观察,我们发现接受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在肿瘤缩小率、生存率、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接受常规化疗的患者。

具体来说,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5%,而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5%。

而且,在生存率方面,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4个月,明显长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11个月。

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生存质量、肿瘤相关症状的缓解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在观察不良反应方面,我们发现接受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在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常见化疗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相当,且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而在其他更严重的不良反应中,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出现的情况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价值探讨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价值探讨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非常高。

据相关统计调查显示[1],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比超过85%,患者存在胸痛、咯血、咯痰、咳嗽等多种临床表现。

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此病症已经严重威胁了居民身体健康,所以必须提高重视程度。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隐匿,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2]。

目前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采用含铂类药物两药联合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有研究DOI:10.16662/ki.1674-0742.2020.35.075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价值探讨王彦超,郑艳清,李清琛,孙莹,张文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疗科,山东济南250010[摘要]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该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11月,共方便选择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将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与参照组16.00%对比明显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332,P>0.05);研究组患者疾病治疗总缓解率74.00%与参照组52.00%对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0,P<0.05);研究组患者内皮生长因子(296.35±24.31)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1018.96±74.03)ng/mL、癌胚抗原(14.32±0.92)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指标水平(4.29±0.44)ng/mL与参照组(500.97±46.01)ng/L、(1461.23±108.31)ng/mL、(18.21±1.74)ng/mL、(5.66±0.87)ng/mL对比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04、23.837、13.975,9.936,P<0.05)。

阿帕替尼的功能主治

阿帕替尼的功能主治

阿帕替尼的功能主治什么是阿帕替尼阿帕替尼是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属于一种靶向治疗药物。

它通过干扰肿瘤细胞中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从而起到治疗肺癌的作用。

阿帕替尼的功能阿帕替尼的主要功能是针对肺癌的基因突变,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下面是阿帕替尼的几个主要功能:1.抑制肿瘤生长:阿帕替尼作用于肺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从而减小肿瘤的大小。

2.阻断肿瘤血管生成:阿帕替尼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阻断肿瘤对血液供应的依赖,从而限制肿瘤生长。

3.减少转移和扩散:阿帕替尼可以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少肿瘤的转移和扩散,从而遏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

4.延长生存期:由于阿帕替尼的抗肿瘤效果,它可以有效地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阿帕替尼的适应症阿帕替尼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的肺癌患者:•ALK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阿帕替尼适用于ALK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作为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的辅助治疗。

•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阿帕替尼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

•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对于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阿帕替尼也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

•MET表达高的非小细胞肺癌:对于MET表达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阿帕替尼可以作为治疗的选择。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阿帕替尼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使用: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帕替尼,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方案和剂量进行使用。

2.不良反应监测:使用阿帕替尼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等,以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3.孕妇慎用:阿帕替尼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孕妇慎用;同时,在使用阿帕替尼期间需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4.药物相互作用:使用阿帕替尼期间需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特别是与具有肝代谢酶抑制作用的药物合用时要格外注意。

结论阿帕替尼是一种治疗肺癌的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阿帕替尼(Apatinib)是一种口服的靶向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活化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近年来,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药物。

本文将对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临床试验、药物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阿帕替尼的临床试验目前,阿帕替尼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进行了广泛的临床试验,包括胃癌、肺癌、乳腺癌、肝癌等。

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试验数据最为丰富。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表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毒副作用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阿帕替尼在晚期肝癌、肺癌和乳腺癌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二、阿帕替尼的药物作用机制四、阿帕替尼的未来发展方向尽管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其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毒副作用较大、易产生耐药性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寻找更好的联合用药方案:目前,阿帕替尼主要是作为联合化疗药物使用,但是联合用药方案的选择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未来需要进一步寻找更好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2. 阿帕替尼的耐药机制研究:阿帕替尼易产生耐药性是其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未来需要深入研究阿帕替尼耐药的分子机制,以寻找更好的逆转耐药性的方法。

3. 个体化治疗研究: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等特征,以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药物。

随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的开展,相信阿帕替尼将会在未来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抑素(Tumstatin) 干扰素alpha
• 血管生成促进因子 Pro-angiogenesis
VEGF
FGF、肝细胞生长因子 PDGF-BB, PDGF-CC
EGF、转化生长因子-b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a 白介素-8 , 胎盘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2
VEGF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时期 均发挥重要作用
逃避生长抑制 逃避免疫攻击
Hanahan & Weinberg. Cell 2011
血管生成的双向调节机制
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vs 血管生成促进因子
•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anti-angiogenesis
内皮抑素(Endostatin)
血管抑素 凝血酶敏感蛋白-1
血管抑制因子 Canstatin
肿瘤新生血管与正常血管的比较
肿瘤新生血管
正常血管
•肿瘤血管无序、迂曲、膨胀、粗细不匀,分支过多 •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异常、重叠生长、突入 管腔,细胞间隙增宽, 有很多开口 •血管泄漏增加,打破血管渗出与淋巴回流 之间的平衡,组织间流体静力压升高 •导致血流紊乱、酸性物质堆积,损害血流 灌注,乏氧,阻碍药物输送和扩散
抗血管生成治疗有助于
现有肿瘤血管系统的
退化1-3
抑制
新血管的生长1-3,8
对现存血管系统的
抗通透性11-13
一致提高缓解率4-7
持续控制肿瘤生长8-10
减少腹水和积液2,3,11,14-20
1. Baluk, et al. Curr Opin Genet Dev 2005; 2. Willett, et al. Nat Med 2004; 3. O’Connor,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9; 4. Hurwitz, et al. NEJM 2004; 5. Sandler, et al. NEJM 2006; 6. Escudier, et al. Lancet 2007; 7. Miller, et al. NEJM 2007; 8. Mabuchi,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8; 9. Wild, et al. Int J Cancer 2004; 10. Gerber, Ferrara. Cancer Res 2005; 11. Prager, et al. Mol Oncol 2010; 12. Yanagisawa, et al. Anti-Cancer Drugs 2010; 13. Dickson,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7; 14. Hu, et al. Am J Pathol 2002; 15. Ribeiro, et al. Respirology 2009; 16. Watanabe, et al. Hum Gene Ther 2009; 17. Mesiano, et al. Am J Pathol 1998; 18. Bellati, et al. Invest New Drugs 2010; 19. Huynh, et al. J Hepatol 2008; 20. Ninomiya, et al. J Surg Res 2009
异常肿瘤血管 过量的促血管生成因子, 主要是VEGF,导致血管 过度生长,排列杂乱无 章,血管直径增大,生 成许多无功能的微血管
血管正常化 抑制VEGF等促血管生成信 号可抑制未成熟血管,并 使其余血管的排列、尺寸 和功能正常化
VEGF/VEGFR是血管生成的重要通路
VEGFR1
VEGFR3
VEGFR1 主要负责对单核细胞和巨噬 体迁移的正调控。
VEGFR3 主要与淋巴管的生成相关。
VEGFR2
• VEGFR2 在血管内皮激活,效 应包括细胞增殖,迁移,通透 性和生存,在血管发生和血管 生成中起首要作用。
Anna-Karin Olsson et al.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7, 359-371 (May 2006)
– 已知VEGF存在于整个肿 瘤生命周期中1
– 随着传 学上稳定的蛋白,对突 变相对较不敏感2,3
VEGF存在于整个肿瘤生命周期中1,4,5
References: 1. Folkman J. In:DeVita VT Jr, Hellman S, Rosenberg SA, eds. 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Vol 2. 7th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5: 2865-2882. 2. Mukhopadhyay D, Datta K. Semin Cancer Biol. 2004; 14: 123130. 3. Hicklin DJ, Ellis LM. J Clin Oncol. 2005; 23: 1011-1027. 4. Hanrahan V, Currie MJ, Gunningham SP, et al. J Pathol. 2003; 200:183-194. 5. Fontanini G, Vignati S, Boldrini L, et al. Clin Cancer Res. 1997; 3: 861-865
Jain RK. Science. 2005, 307:58-62.
渗漏的肿瘤血管
高组织间 液压
血管结构异常
限制血液灌注
↑ VEGF
药物输送 ↓ 低氧 ↓
↑ HIF-1α
是否可以使肿瘤血管正常化?
正常血管
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 信号通路的平衡致使生成 规则的血管网络,大血管 规则的逐级分流至小血管
2017 阿帕替尼肺癌领域研究新进展
1
2017 ASCO 阿帕替尼8项肺癌领域研究被大会收录 2017 WCLC 阿帕替尼8项研究被大会收录
2
肿瘤十大特征:诱导血管生成是重要 环节之一
抵抗细胞死亡 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
激活浸润和转移 肿瘤促进的炎症 无限的复制能力
异常细胞能量 持续的增殖信号
血管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