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三年级语文教材解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Part1 教材特点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它在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本教材通过多种形式如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重夯实基础。
本教材注重识字写字、阅读、作和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培养,从多个角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在中年级学段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正在发生变化,本教材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本教材不仅打好基础,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将自己的研究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
5.关注大量阅读。
本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让学生将得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阅读中,从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研究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Part2 教材单元分析本教材按专题编排内容,共分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和“遨游童话王国”。
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研究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此外,本教材注重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档旨在对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进行分析,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
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丰富的课文和练帮助学生提高汉字识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共包括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涵盖不同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每个单元中,都有多篇课文和相关的练,以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知识。
课文特点本教材的课文特点如下:1. 简洁生动:课文内容简单明了,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研究的热情。
2. 讲究情感教育:课文融入了一些情感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培养多元技能:通过丰富的练和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语文技能。
教学重点本教材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汉字识读能力训练:通过课文和练,帮助学生扩大和巩固汉字的识读能力。
2. 语文表达能力培养:通过课文的阅读和写作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情感陶冶:课文中融入了一些情感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在教授本教材时,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选取感兴趣的课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2. 强调实践应用:通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案例、小组讨论和写作练,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3. 多元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全面地发展各种语文技能。
以上为对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的简要分析和教学建议。
我们希望本教材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册教材解读: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包含八个单元)

全册教材解读: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包含八个单元)引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依据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展知识面、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本解读将详细解析教材的八个单元,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
第一单元:拼音研究与汉字基础教学目标- 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拼读音节。
- 研究并掌握21个声母、24个韵母及16个整体认读音节。
- 认识并研究常用的汉字,例如“一、二、三”等。
教学内容- 拼音的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的介绍。
-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 常用汉字的研究与练。
第二单元:词语积累与应用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的词语,并能够正确运用。
-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常用词语的识别与记忆。
- 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 词语练和应用。
第三单元:句子理解和表达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
- 培养学生的句子表达和构句能力。
教学内容- 句子的结构与成分。
- 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 句子的表达与构句练。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惯。
教学内容- 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解析。
- 阅读技巧的介绍与练。
- 阅读理解的训练与评估。
第五单元:作文写作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
教学内容- 写作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 写作的素材选择与构思。
- 写作的训练与评价。
第六单元:传统文化与诗歌欣赏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如成语故事、历史人物等。
- 诗歌的节奏、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解析。
- 诗歌的欣赏与创作。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剖析(包括八个单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剖析(包括八个单元)前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的一套教材。
本册教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本剖析将全面介绍本册教材的结构、内容及其特点,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教材,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八个单元剖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主题为“美丽的秋天”,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丰收的景象,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本单元包括课文《秋天的雨》、《雪地里的小画家》等,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主题为“可爱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本单元包括课文《小青蛙》、《我要的是葫芦》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主题为“欢乐的节日”,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和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单元包括课文《古诗两首》、《敕勒歌》等,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主题为“奇妙的自然”,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单元包括课文《大自然的声音》、《秋天的雨》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主题为“英雄人物”,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本单元包括课文《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等,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主题为“美丽的家乡”,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包括课文《秋天的雨》、《小画家》等,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景和文化。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主题为“民间故事”,通过讲述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单元包括课文《猎人海力布》、《慢性子与急性子》等,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趣味性和智慧。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主题为“诗歌欣赏”,让学生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整体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整体分析一、教材内容简析本册教科书安排了8个单元, 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 其人文主题分别是“学校生活”“金秋时节”“童话世界”“祖国河山”“我与自然”“美好品质”。
另外两个单元比较特殊: 第四单元“预测”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 , 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第五单元“观察是一个习作单元 , 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1.阅读。
(1)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
在每个单元中, 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 养成良好品质。
精读课文, 一般从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进行课后题的设计, 着眼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 启迪思维,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栏目: ”阅读链接”,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 由课文自然延伸,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 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 提供作者简介、补充材料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 提供练笔机会, 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 设计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题旁有星号的是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 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不安排写字, 不设课后题, 而是在文前安排”学习提示”, 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 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
在第一篇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中, 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定位, 提出了关于略读的具体建议: 可以读得粗略一些, 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 也没有关系。
这样编排, 使学生明确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不同, 初步了解略读这一阅读方法。
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 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
如《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提示”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体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自主交流阅读体验, 交流自己感到新鲜的、陌生的词句。
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授课计划、进度
授课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整天制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为依据 ,依据语文教育的规律 ,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成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系统提议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涵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他们的平生学习、生活和工作 ,在语文方面确定基础。
授课目标和要求
1.识认字 250 个,写字 250 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连续培养阅读的兴趣 ,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
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
互查,交流阅读领悟。
4.经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立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 ,有东西可写。
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部编版于 ____年秋期正式使用 ,本册教材安排 27 篇课文。
教材以专题
组织单元 ,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新月异”等。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饶童趣,语言规范,简易易懂,插图精良,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 ,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
从
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 ,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也是授课要点。
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单元及课文内容解析
五、授课要点和课时安排及进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教材分析及相关教学素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教材分析及相关教学素材一、教材解析这是一篇散文诗,兼有诗歌与散文的特点,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但又没有分行和押韵。
课文以”花的学校”为题,花是娇嫩的、美丽的象征,有如孩子般纯洁,他们在”地下的学校”,就像泥土里即将破土的苗,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
全文共9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
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
课文想象丰富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赋予”雷云”“东风”“花朵”等人的行为。
比如,运用”走过”“吹着”,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东风吹过原野的动态;描写花朵时,运用一连串动词,把花想象成”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共赴一场花的宴会;同时,花儿也有学校,他们会”关了门做功课”,也会”放假”,花儿生长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花孩子;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中,”急急忙忙”“扬起双臂”这些描写,表现了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对家庭的眷恋。
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情感。
”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第八自然段的两个疑问句使感情得到了升华。
”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则把孩子和母亲的感情表达得质朴而强烈。
教学目标1.认识“荒、笛”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13个字,会写”阵雨、荒野”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教学建议教学本课时,可以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情景;再充分朗读课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人境朗读,读懂课文,体会把花当作人来写的好处;最后结合课后第三题的提示,运用积累的词句,在情境中仿写句子。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与解读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大家好!我汇报的内容分为四部分:教材编写思路、特点。
教材编写结构。
教学目标。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来说一下第一部分:教材的思路、特点。
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
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教科书安排了略读课文,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文阅读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
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一到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
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的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
解析
本文旨在解析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
以下是对每个课文的简要
解析:
课文一:《树上的小屋》
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树上搭建小屋的故事。
通过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游
戏中研究。
课文二:《谁是英雄》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动物克服困难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并教育他们
要善待身边的小动物。
课文三:《卷心菜妈妈》
这篇课文以一个具有人情味的故事,讲述了小兔子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
课文四:《爱的魔力》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温馨的故事,讲述了爱的力量。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要善待他人,用爱心和友善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希望通过对这四篇课文的解析,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通过教材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能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对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的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面新编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分析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解读分析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一)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二)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三)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五)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六)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逐单元解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逐单元解析本文档旨在提供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逐单元的简要解析。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概述:单元一:字的研究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基本知识,包括笔画、构造和部首等。
通过认识和书写汉字,帮助学生打好汉字研究的基础。
单元二:小动物本单元以小动物为主题,通过研究有关小动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阅读相关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单元三:食物本单元以食物为主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食物名称和特点。
通过研究食物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单元四:家庭本单元以家庭为主题,介绍了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家庭活动。
通过研究家庭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爱家的情感。
单元五:生活日记本单元以生活日记为主题,通过研究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同时,通过阅读他人的生活日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单元六:四季变化本单元以四季变化为主题,介绍了春、夏、秋、冬的特点和变化。
通过研究四季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单元七:春天的花本单元以春天的花为主题,通过研究春天的花卉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阅读相关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单元八:我爱阅读本单元以阅读为主题,介绍了一些著名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逐单元解析》的简要内容概述。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整体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整体分析一、教材内容简析本册教科书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学校生活”“金秋时节”“童话世界”“祖国河山”“我与自然”“美好品质”。
另外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四单元“预测”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第五单元“观察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1.阅读。
(1)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
在每个单元中,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品质。
精读课文,一般从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进行课后题的设计,着眼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启迪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栏目:”阅读链接”,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提供作者简介、补充材料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提供练笔机会,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设计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题旁有星号的是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安排写字,不设课后题,而是在文前安排”学习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
在第一篇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中,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定位,提出了关于略读的具体建议: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这样编排,使学生明确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不同,初步了解略读这一阅读方法。
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
如《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提示”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体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自主交流阅读体验,交流自己感到新鲜的、陌生的词句。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析本文介绍了《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以及其编写思路和写作特点。
教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设计单元主题,注重阅读、观察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材加强了方法指导,促进素养提升,创新编排体制,实现特殊功能。
教材的编写目的是以读促写,让孩子愿读、会读、乐读。
在三年级的作研究中,有“观察”和“想象”两个单元。
这是因为学生的作研究需要逐步深入,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作要求。
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需要留意观察,写清楚一件事情,介绍一种事物的说明方法,以及围绕中心意思写。
在下册中,他们需要展开大胆的想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表达真情实感。
同时,每个单元也有特定的作要求。
三年级上册的作内容包含广泛,涉及人物、景物、纪实、想象、叙事和描写等方面。
作过程也会指导学生一些具体方法。
在三年级,孩子们需要认识和写出更多的汉字。
一、二年级中,孩子们需要认识1600个常用汉字,会写800个。
而在三年级上册中,孩子们需要认识和写出250个汉字,其中多音字的研究尤为重要。
此外,形声字的研究也需要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究。
统编本教材中古诗文的比重增加了,但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忧。
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需要背诵六首古诗,但这些古诗并不难理解。
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理解、运用、了解背后的故事,以及研究文化常识等。
三年级的古文考察形式是怎样的呢?教材主编明确表示,首先要参照课后练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研究,并且旨在多种方法激发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
重要的是,不需要逐字逐句翻译,也不考注释。
虽然文言文比重加大了,但对学生的研究压力并不会增加太多。
三年级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能够熟练背诵并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即可。
文言文比重增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文言文来了解传统文化,而不是为了运用文言文。
因此,不建议过分拔高,以免孩子失去对文言文的兴趣,从而影响未来的研究。
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进度一、教学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
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材分简析新人教部编版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27篇课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 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等。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四、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单元主题教学内容编排意图单元训练重点1大青树下的小学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引导学生第一单元想象生活2花的学校*3不懂就要问◎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逐单元解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逐单元解析第一单元主题:秋天的秘密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学生热爱自然,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内容1. 课文《秋天的雨》2. 生字词的学习3. 课文朗读与背诵4. 写作练习:描述秋天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2. 理解课文描写秋天的方法和技巧3. 写作练习如何描述秋天第二单元主题: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家乡》2. 生字词的学习3. 课文朗读与背诵4. 写作练习:介绍我的家乡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2. 理解课文描写家乡的方法和技巧3. 写作练习如何介绍家乡第三单元主题:童话的世界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理解童话故事内容。
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2. 生字词的学习3. 课文朗读与背诵4. 写作练习:编写童话故事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2. 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和情感3. 写作练习如何编写童话故事第四单元主题:美丽的大自然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2. 生字词的学习3. 课文朗读与背诵4. 写作练习:描述大自然的声音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2. 理解课文描写大自然的方法和技巧3. 写作练习如何描述大自然的声音第五单元主题: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2. 生字词的学习3. 课文朗读与背诵4. 写作练习:介绍一个科学现象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2. 理解课文介绍科学现象的方法和技巧3. 写作练习如何介绍一个科学现象第六单元主题: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理解传统文化课内容。
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材全册评析(包括八个单元)

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材全册评析(包括八个单元)前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践,进行编写和修订的。
本册教材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本文将从内容、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对全册教材进行详细评析。
单元一:人与自然教学内容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选编了《秋天的雨》、《我要的是葫芦》、《在牛肚子里旅行》等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单元二:我的家乡教学内容本单元以我的家乡为主题,选编了《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等课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3. 培养学生了解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单元三:关爱他人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关爱他人为主题,选编了《地震中的父与子》、《麻雀》、《手术台就是阵地》等课文,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关爱他人的赞扬。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
单元四:美丽的梦想教学内容本单元以美丽的梦想为主题,选编了《秋天的雨》、《小星星眨眼睛》、《我是什么》等课文,让学生激发梦想,勇敢追求。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梦想的追求。
3. 培养学生敢于梦想、勇于实践的精神。
单元五:民间故事教学内容本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题,选编了《猎人海里布》、《慢性子顾客和急性子裁缝》等课文,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的统编本三年级教材的消息一经发出,关注度一直不减。
因
为三年级作为小学的分水岭阶段,按原本人教版的课程设计,三年级学习容量加大、学习难度加深、容易拉开差距的特点十分明显。
不知统编本教材是否保留了这一特点。
而就已经在使用的二年级教材来看,统编本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获得审美愉悦、进行语言构建的世界,与此同时也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
本文研究了网络文献,参考教材编委在大型教研活动中的讲座内容,以及个人的一线教学经验,综合起来进行三年级语文教材内容解析,旨在为关注学生学习的家长提供一些三年级语文学习的思路及方法,同时也希望帮助一线教师梳理教材
思路。
文章或有不准确之处,还望指正。
01
统编本教材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1框架结构: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设计单元主题。
三年级上册有六个普通单元,人文主题分别为“学校生活”、“童话世界”、“金秋时节”、“我与自然”、“祖国河山”、“美好品质”;两个特殊单元,分别为“策略单元:预测”和“习作单元:观察”。
三年级下册有六个普通单元,人文主题分别为“可爱的生灵”、“寓言”、“观察与发现”、“多彩的童年”、“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两个特殊单元,分别为“综合性学习单元:中华传统文化”和“习作单元:想象”。
2单元内部结构:增加导语、略读课文和交流平台
此部分重点:
统编本教材更重视阅读,“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并重,增添了“快乐读书吧”,让孩子愿读——会读——乐读。
对三年级学生提出了两大能力要求:一是观察;二是想象。
这个能力将直接要求孩子运用到写作当中。
02
统编本教材编写思路及写作特点
1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
以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生生活-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为例,课程目标中的“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在本单元的每一课均有渗透,如下图。
同时,又指向了本单元的习作积累。
(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花的学校)
总之,单元的结构,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来理解。
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文本的学习,除了要达成语文要素目标、语言点的训练,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要求,就是指向实践运用,先语言表达,再文字习作,充分体现了四个字——“以读促写”。
03
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素养提升
统编本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很大的区别就在于:阅读给方法。
基本每道课后题目都包含着方法意图,特别是交流平台,更是集中体现了方法指导。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
在交流平台中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借助上下文语境、联系生活经验、近义词替换等方法。
04
创新编排体制,实现特殊功能。
统编本教材除了6个基础单元,还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可以充分显示出新教材对阅读写作的重视。
但与此同时,每一年级的每个单元内也有相应的习作要求。
05
习作内容包含广泛,人事景物都有涉及,纪实想象都有,叙事说理都有,叙述描写都有。
同时,习作过程也会指导一些具体方法。
例: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
综上:在阅读和习作方面,统编本教材都更加重视“方法提炼、方法指导”,旨在使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螺旋上升。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统编本教材对学生的阅读习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三年级起就想象和纪实并重,且涵盖内容广泛,写作方法多样。
06
基础字词怎么学?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和写字量是否会加大呢?一、二年级共要求孩子认识1600个常用汉字,会写800个,三年级上册要求识字写字
各250个。
其中,三上的多音字是爆发式的增长,一定要注意多音字的学习。
此外,还需注意形声字的学习,鼓励自主识字。
07
古诗文言文比重及学习方法
很多家长已经了解到了一些统编本教材古诗文比重增加的消息。
的确,小学一年级起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比人教版增加55篇。
这种变化听起来的确令人为之担忧焦虑,甚至人心惶惶。
但事实上,古诗文究竟以何种形式考察,要求学生具备怎样的能力呢?是背诵,还是理解,或是运用?甚至了解其背后的故事,通过古诗文学文化常识?
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人教版教材有四首古诗,日积月累中有少量的诗句。
统编本教材中,必背古诗共有六首,也并不是太难理解的古诗。
同时,日积月累增加了一些古诗文,但也都是一些常用的语意简单的名句或是古诗,对孩子造成的学习压力不会太大。
唯一有点难度的就是第八单元的日积月累了,出现了《论语》《墨子》《孟子》《荀子》这些经典古文,但也只是选择了很简单的几句。
08
三年级对古文的考察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教材主编明确表示:
(1)参照课后练习设定教学目标;
(2)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习;
(3)旨在多种方法激发兴趣;
(4)引导借助注释阅读。
并且强调了一点:不需要逐字逐句翻译!不考注释!
因此,文言文比重尽管加大,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会加大多少。
三年级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能熟练背诵且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即可。
文言文比重增大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运用,而是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了解传统文化。
因此不建议过分拔高,让孩子失去对文言文的兴趣,从而影响未来的学习。
总的来看,统编本教材更加重视阅读写作,同时增添了传统文化积累,对二升三的孩子们提出了更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