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究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艺术概论》是高校音乐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是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艺术概念、发展历程和内涵的关键课程之一。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对《艺术概论》课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课程目标《艺术概论》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艺术哲学、艺术史、艺术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艺术的特点、分类、过程、风格和本质,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内涵,掌握艺术的概念、原则和标准;2. 熟悉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理解艺术作品的语言、形式和意义;3.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意识和判断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发表审美评论;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各种艺术现象提出合理的批评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 艺术哲学:介绍人类对艺术的反思和理论,例如美感、审美、艺术价值、艺术创造等概念;2. 艺术史:探讨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例如古典艺术、文艺复兴艺术、近代艺术等;3. 艺术心理学:探讨艺术作品对人的心理影响和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等;4. 艺术批评: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例如艺术家的创造,个体的情感体验,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等。
以上内容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艺术。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1. 讲解法:通过讲师授课,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或事件,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更有效地理解课程内容。
3. 小组讨论法:按照不同主题或问题,分成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探讨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4. 立论辩证法:引导学生在课程中针对某些艺术现象或作品进行立论,挖掘矛盾和对立,促进学生思辨和批判精神的发展。
四、评价方式《艺术概论》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艺术概论》是高校音乐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旨在介绍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的原则与方法、艺术流派与流变、艺术现象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打造通识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良好基础。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探析。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艺术概论》是一门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并使学生建立起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2.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讲解艺术创作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构建学生的美感意识。
在教授各种时期和流派的艺术作品时,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内涵,让学生增强美感意识。
二、教学内容1.艺术的本质。
对艺术的定义、分类、艺术形式的演化与特点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
2.艺术创作的原则与方法。
讲解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造型、色彩、构图、意念表达等,让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原则和方法。
3.艺术流派与流变。
介绍不同时期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和演变历程。
4.艺术现象与社会文化。
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艺术概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一对一指导、自学为主。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 借助图片、影像以及实物展示等方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各种艺术形式和经典作品。
2.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表达,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进行有效的解决。
3.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实地参观艺术馆和画廊,参加艺术节和比赛,自主实践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提高。
四、教学手段为了提高《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1.借助网络平台给学生发布有关艺术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艺术概论》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探索
SONG OF YELLOW RIVER2023/ 24《艺术概论》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探索杨华丽摘 要:《艺术概论》课程在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过程中,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课程思政改革不深入等问题,积极进行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完成网络课程和课程思政课程的建设,确立了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同时也加入地域文化元素丰富课程内容,《艺术概论》课程在不断地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积极的推广效应。
关键词:艺术概论;课程创新改革;混合式教学;互联网+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艺术概论》课程自2020年开始进行创新改革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课程改革特色,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教学、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初步解决了《艺术概论》课程中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式落后、重知识轻德育、实践能力薄弱、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等痛点问题,实现了课程内容的重构,并在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基本达到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以及潜移默化进行思政教育等教学目的,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创新改革过程体现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
一、《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艺术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忽视实践的重要意义,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低,教师讲学生听是最常规的教学过程,因此,《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模式陈旧老化,师生互动较少《艺术概论》在未改革之前,上课时一般采用的是“传递--接受”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老师在整节课上基本在唱“独角戏”,教师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拿来主义”的习惯,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也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不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对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也不会深入。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一、引言艺术概论是艺术类大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发展历程。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比较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对艺术概论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热情。
本文将就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传统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1. 知识呈现单一,缺乏交互性传统的艺术概论课程多采用教师讲授方式,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 缺乏实践性教学艺术概论课程通常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性教学,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也难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乐趣。
3. 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手段单一,多采用幻灯片、讲义等形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1. 引入案例分析和讨论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艺术案例,并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感受艺术的魅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引入实践性环节在课程中引入一些实践性环节,如艺术品鉴、实地考察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3.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外,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互动教学、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等,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分析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实践性环节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主参与课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一、引言二、教学内容《艺术概论》课程是一门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性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各种艺术形式及其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艺术的整体认知。
在音乐专业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艺术的定义与分类、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世界各国的艺术形式、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从而更全面地理解音乐艺术。
三、教学方法《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既要有课堂讲授,又要有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特点与风格等内容。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经典作品,增强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
在课程设计上,还可以设置小组讨论与展示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程内容。
实地考察也是《艺术概论》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参观画廊、音乐厅、剧院等艺术机构,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对课程内容有更直观的理解与认知。
教师们应当将实地考察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加深他们对艺术概论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建立起对艺术的整体认知。
2.引导学生探讨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情感与品味。
4.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帮助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的艺术现象与发展趋势。
通过达成这些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学习《艺术概论》课程后,对音乐艺术有更全面的认知,从而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评价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
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所占的地位逐渐增加。
音乐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之一,在高校中备受重视。
《艺术概论》课程作为音乐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为学生提供艺术概念和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全面的艺术素养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意义,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水平和音乐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音乐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因此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学习《艺术概论》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了解世界音乐的多样性,理解音乐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联,从而为未来的音乐创作和表演奠定坚实的基础。
《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满足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需求。
1.2 研究意义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发展历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素养。
该课程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对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理解与欣赏,提升其跨学科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对音乐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为未来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音乐人才,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2. 正文2.1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设置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为他们打下艺术学科的基础。
在这门课程中,通常会包含艺术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重要理论和流派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了解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对艺术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理解能力。
《艺术概论》课程通常会安排在高校音乐专业的基础阶段,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艺术知识体系。
对《艺术概论》教学中突出问题解决途径的探讨
1. 问题的提出在《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此,我们探讨《艺术概论》教学中突出问题的解决途径。
2. 基础知识的扎实建设在《艺术概论》的教学中,学生对艺术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建设来解决。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案例和真实的艺术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概念,加强他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艺术观念的拓展与引导《艺术概论》教学中,学生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化艺术活动等,来引导学生增强对艺术的感知和体验,拓展他们的艺术观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4. 艺术史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在《艺术概论》的教学中,艺术史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对艺术史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价,发展其对艺术史发展脉络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不同艺术史观点,达到对艺术史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艺术史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艺术教育创新与实践《艺术概论》的教学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实践。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如引入前沿的艺术理论和流行的艺术现象,开设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等。
也可以通过邀请艺术家、策展人等相关从业者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状态和趋势,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和了解当代艺术。
6. 结语《艺术概论》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途径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需要教师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艺术概论》是高校音乐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的本质、发展历程和艺术形式,进一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文将就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艺术的定义与分类、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科技等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
学生需要学习艺术的表现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等。
通过学习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鉴赏方法,学生可以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敏锐度和审美能力。
学生也应该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与社会、历史、时代紧密相关。
学生还需要了解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形式和艺术创作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学生需要了解科技对艺术的改变和创新。
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艺术理论的把握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践、创作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和资源。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的定义与分类、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科技等内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究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究杨菲菲(福建省泉州艺术学校,福建泉州362000)摘要:随着人们素质教育意识的不断提升,艺术专业院校的审美教育工作重要性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在教育改革趋势和各界重视下掀起了新一轮艺术专业院校审美教育创新发展热潮。
其中,“艺术概论”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开展艺术生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理解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加大对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和不断探索,构建起符合学情的新颖教学模式。
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艺术院校教育工作实践经验,从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入手,从几个方面分析探究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审美教育;艺术概论;教学策略目前,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课程体系中均开设了艺术概论课程,并将其纳入到艺术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必修课,切实为艺术生的艺术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不够重视该门课程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投入程度上存在很多不足,加之课堂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没有充分渗透审美教育,不够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久而久之愈发削弱了艺术概论课程的美育价值,学生难以在课程学习获取重组审美体验,不利于学生正确审美观念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不能很好地给学生艺术鉴赏、创作夯实审美基础,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探究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现阶段广大艺术院校艺术概论教师教学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艺术院校开设艺术概论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健全学生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创作能力不断提升,其教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完善人格和推动生命全面健康发展E。
这就充分揭示了艺术概论课程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的关系,给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行性条件,同时也提出了必要性需求。
但是从目前的该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后,在美的特点掌握、美的本质挖掘、美的构成鉴赏、美的艺术创造等方面能力还十分薄弱,存在着死记硬背教学知识点的被动学习情况,并未真正将课程知识学以致用到不断深入探索什么是美中,教学现状和课程开设宗旨与教学目标尚且存在很远距离。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一、前言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音乐教育的深入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音乐专业作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作为音乐专业的重要一环,《艺术概论》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对《艺术概论》课程进行探析,旨在深入了解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特点,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教学内容《艺术概论》是一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的必修课程。
作为音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艺术概论》旨在通过对艺术概念、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等内容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艺术的全面认识和深层次理解。
具体来说,该课程可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艺术概念:介绍艺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本质和内涵,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艺术史: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音乐家以及音乐发展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3. 艺术理论:讲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音乐元素、音乐结构、音乐形式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系统认识和把握。
4. 艺术批评:介绍音乐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以上内容是《艺术概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系统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艺术的全面认识和深层次理解。
三、教学方法针对《艺术概论》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和艺术史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知识,同时引入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一、课程背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和其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该课程广泛涉及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涵盖了不同的艺术时期和风格,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艺术概念和各种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使他们具备较全面的艺术知识和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艺术作品。
3. 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加他们的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
4. 唤起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学习和创作的激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三、教学内容1. 艺术概念:介绍艺术的本质特征、作用和社会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 绘画艺术:从史前绘画开始,介绍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
3. 音乐艺术: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舞蹈艺术:介绍不同类型的舞蹈和其特点,让学生了解舞蹈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
5. 戏剧艺术:介绍戏剧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不同戏剧形式和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6. 影视艺术:介绍电影和电视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7. 艺术哲学:介绍艺术哲学的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式1. 讲授与示范: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介绍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对艺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实践与体验:通过实地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舞蹈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
3.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分享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拓展视野,增进友谊。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内容摘要】艺术概论是高校艺术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人类艺术活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辨析和理解能力。
文章分析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锤炼其分析艺术现象和解决艺术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以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的主干理论课程艺术概论为例,结合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倡导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艺术概论教学方法启发教学案例教学一、教材与教育资源的选用当前,国内主流的《艺术概论》教材有十几个版本,分别为各个不同高校的艺术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艺术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艺术活动不断出现新的内容,因此艺术概论的教学内容也处于不断更新与修订的动态环境之中。
而一般教材中的内容和最新的发展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甚至是矛盾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更注重按照学习的时代特点,引入大量现实案例来说明相关的艺术理论。
以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艺术现象为导向,以艺术理论、人类文化、社会演变为拓展,这样可以缩小教学与实际脱节的距离。
作为本科教材,不能局限于讲明白“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
同时,在运用教材时要注重分层次进行,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规划实施教材内容的主次和重点的划分。
在艺术概论课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主题,这种新型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培养其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90后”大学生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生活,身边充满了动漫、微博、网络游戏、流行音乐、3d视频影像等新型元素,这种成长环境影响着他们学习艺术的方法和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某网络平台建立了自己的教学博客,学生通过博客向教师提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也让他们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等艺术院校学习艺术专业。
而《艺术概论》作为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与传统大学有所不同,更加侧重实践性和艺术性,学生需要接受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艺术培训。
如何设计有效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特点出发,分析《艺术概论》课程的内容设置,探讨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评价现有的教学模式,并展望未来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初探,深入了解高等艺术教育的特点和需求,探讨现有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的全面发展,为高等艺术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特点首先是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艺术类专业强调实践操作,高等艺术院校通过实验课、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听讲解、看演示,更要亲自动手实践,锻炼自己的技能。
其次是重视个性化教学。
艺术类专业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高等艺术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展现个性,引导他们找到独特的表现方式。
再者是鼓励团队合作。
在艺术领域,团队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创作,培养艺术团队协作的能力。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为将来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了解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出有效的教学改进策略。
通过研究《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课程在高校音乐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研究《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可以为其他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为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艺术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教学内容分析高校音乐专业的《艺术概论》课程是音乐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意识和批评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这门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艺术的定义和分类:首先介绍艺术的概念和定义,然后对艺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艺术形式、风格、流派等分类,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艺术史和流派: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重要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不同风格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兴趣和认识。
3. 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介绍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和技巧,包括创作思路、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等,帮助学生培养创作能力和表现力。
4. 艺术欣赏和批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包括对作品的美学分析、意义解读和评价标准等,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和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以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概论”课程为研究对象,探析教学方法改革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传统的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概论”课程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本讲解等。
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些弊端。
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没有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学生缺少主动性,容易产生学习的厌倦感,对艺术概论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减退。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记忆,缺少综合性的学习。
艺术概论是涉及广泛的艺术领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仅凭课堂讲解难以全面了解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传统教学通常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概论”课程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基础环节,但现行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这一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探讨艺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法。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概论”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学习只是基础,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真理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参与艺术创作,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团体合作的教学方法。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和交流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观点,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性的艺术创作和研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团体合作,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主动思考和探索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一、引言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概论》课程则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并对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有更深入的理解。
而要让学生对这一题材有全面的认识,一个系统完善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二、常见的教学模式1.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通常以课堂讲解为主,老师讲授艺术史、艺术理论等内容,并要求学生背诵相关的名词和历史事件。
这种教学模式简单直接,易于实施,但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且单一的知识传授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模式将艺术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来达到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但在一些艺术院校中,由于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很难做到贯穿整个课程。
三、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在《艺术概论》课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具体的艺术案例为学习对象,通过分析案例中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主题内容等,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例,对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探。
1. 选择具体的艺术案例在《艺术概论》课程中,可以选择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幅作品作为案例,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
通过研究这些作品,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和特色,还能够深入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2. 分析艺术案例的形式与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艺术案例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分析。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表现手法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可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文化内涵。
这样的分析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在分析完艺术案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一、引言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在大学高等艺术院校中,《艺术概论》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旨在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如何更好地传授《艺术概论》课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成为了高等艺术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学科的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书本阅读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和概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学的互动性较差。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接受老师的单向讲授,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难得到激发,容易造成学习的被动性和枯燥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
艺术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作品欣赏和创作来培养对于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然而传统模式下,这方面的培养往往被边缘化,导致学生在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方面的欠缺。
三、面向学生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面向学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感。
1. 引导探究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面向学生的教学模式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作品、挖掘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来深入理解艺术作品。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2. 多媒体辅助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课程整合视域下“艺术概论”教学探析
课程整合视域下“艺术概论”教学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艺术教育领域,艺术概论课程作为学生接触艺术的第一门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传统的艺术概论教学中,往往局限于单一学科内容的传授,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连接和整合,使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和感知艺术的多元性和综合性。
如何运用课程整合视域来重新理念艺术概论课程,将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旨在探索课程整合视域下的艺术概论教学模式,为提升艺术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课程整合视域下开展“艺术概论”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通过分析课程整合视域的概念,深入剖析艺术概论课程的特点,并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课程整合视域下“艺术概论”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最终目的是强调课程整合视域对“艺术概论”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促进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 正文2.1 课程整合视域的概念课程整合视域是指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将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概念、技能和方法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跨学科、综合性地学习和理解相关内容。
通过课程整合视域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在艺术概论课程中,课程整合视域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融合美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艺术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和审美价值。
课程整合视域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在艺术概论课程中,借助课程整合视域的概念,可以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艺术概论课程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综合传授和应用,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更深入的艺术认知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究
一、《艺术概论》课程作用
艺术概论是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概括地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侧重从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介绍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与鉴赏方法。
是研究艺术及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艺术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提高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探索《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有效化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
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学要反映新时代发展的脉搏和旋律.最终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和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性的优秀人才。
因此,推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推进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前提。
2、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
建设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将过去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拓展为利用网络资源、网上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多元化的教学
模式。
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纲要和书目较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来选择学习内容,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感官的有效刺激。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学会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面对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艺术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艺术概论的教学改革就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既能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又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而真正使吉林艺术学院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
三、《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设计
1、实施“分级”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艺术学院分为表演类专业、造型类专业、综合类专业、成人艺术学习等。
不同专业类型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使同一类专业中也有着细化专业的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专业特色,进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概论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2、在教学目的上,不再片面强调建构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而是强调学生能通过学习艺术概论这门课程.能以所学艺术原理分析、解决具体艺术问题,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可操作性。
因此在教学中,没必要按教材逐章节讲授,可以选择同学感兴趣的艺术问题,将艺术家的人格与艺术现象密切结合起来,把艺术作品也艺术家的创作联系起来。
将理性化的艺术理论教学与感性化的艺术审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观看有价值的艺术多媒体资源包括有教学意义的影视资源,展开分析讨论和交流互动,使学生通过心灵、情感,包括人格的渠道进入到艺术发展的生命流程,感同身受优秀中外艺术家人格力量的浸染与震撼。
使学生在对中外优秀艺术家的人格精神、审美形象和情感世界的全面把握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
丰富教学实践,有组织地进行学生的展演活动和各专业学生之间的展演活动的互动。
包括学生的展演活动的互相观摩和学生各专业的交叉。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
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弊端,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及发展趋势,改革被动的、陈旧的教学方法。
重新建立新型教学关系,改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方面的矛盾对立态势和敷衍态度。
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帮助学生产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索,形成深刻的理论思辩,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全面发展,以新颍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回到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学功能。
引领学生寻找知识海洋中的航标与源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术视野和思想视野。
(1)、建构和谐教学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
”这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重要,其实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为了改变紧张的教学气氛,更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更好完成理论学习任务。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他们宽容和理解,多进行赏识和鼓励。
艺术概论课堂对艺术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有共同关注的对象,能更好的拉近师生的关系,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
(2)、采用理论讲授与声像结合的教学方法。
艺术概论教学,可以利用学生们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形象教学辅助理论讲授的方式,来逐步形成学生理性思辩的思维模式。
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进
行声象展示,优化教学视听环境。
这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艺术概论》教学长期以来因脱离实体而导致的对艺术对象描述及分析的“苍白无力”,学生对其理解易产生盲目性和偏差性的情况,又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欣赏到优质的艺术作品,并使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
运用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美的鉴赏与分析,并据此引导学生尝试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动手撰写艺术创作申述和艺术作品品评
等文章.以达到艺术基础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效果.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
增强其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同时也了解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艺术实践中运用艺术理论加以引导。
(3)、网络教学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个认识世界和把握世
界平台。
艺术概论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只要条件许可,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网络艺术概论教学的新模式。
这种方式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且,在网络上对学习内容的讨论更自由,更开放,也可以有让更多的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
刺激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思考。
但网络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约束,需要学生自觉学习。
所以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配合原有的教学方法,彼此取长补短,相
辅相成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形式要有集中,有分散;有讲授,有讨论。
(4)、实践性教学
实践出真知。
在实践中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可以把艺术理论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
使学生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发现艺术理论的一些规律,使其学习到的内容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比如艺术创作理论、艺术作品理论、艺术接受理论等完全可以和学生的写生、演出、创作相结合。
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要从生活走进课堂,又要从课堂走向生活。
并从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学习,拓展学生思维,使其理论学习成为其真正的能力。
当然实践性教学要信赖于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并要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实现的。
4、建设更新“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与内容。
“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材的更新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的瞬间化,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化周期越来越短,学生在校期间所接收的专业知识常常在若干年之后就开始面临更新,为此。
抓住教材内容
的建设的十分重要.重新撰写一部既能体现艺术学科的整体风貌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符合不同学生文化背景和兴趣特点的艺术概论教材。
力求使新编的艺术概论教材切实能达到:突破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突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5、考评方式创新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评价方式。
艺术概论课程传统的考试方式过于单一.也显呆板,主要是以卷面试题方式呈现。
在当代以美的教育为前提指导下,考试评价方式也许多元化更能考评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可以把试卷考评、实践学习理论习得和艺术理论运用考评、艺术赏析文章写作考评、网络考评、小组论文、课改报告、制作的课件等多种考评方式结合起来。
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考核,可能会使学生更能自主地进入到艺术概论的学习中来。
总之。
在美的教育和感召下,以美的名义在艺术概论教学中和学生多做一些心灵的交流和碰撞.希望会擦出一串串美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