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反思岳麓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堂反思:
优点:
1.正确分析和理解课标要求,并有效扼整合教材,既突出了重难点,又注意到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准确把握高考考向。
2.符合学情,内容层层递进,深入浅出的展现历史。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与能力两者兼顾。
3.注意营造教学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实践、合作探究能力。
4.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课堂,开拓思维空间,打造和谐、高效的历史课堂。
5.重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学习历史,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不足之处:
1.面面俱到的教学观念需要调整。
2.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能解决问题,更能提出问题、生成问题。
3.培养学生感悟历史,体验人生的智慧。
二、课后收获:
1、暴露问题生成过程,突破高考复习教学的瓶颈
历史理论概念教学是高考复习的重要目标,在高三复习中一般都非常细致地讲解史实概念,并能向学生提出掌握史实概念的具体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概括中注意时间、地点、背景、过程、性质、影响几大要素的完备、准确。在此基础上认识历史理论概念,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共性和个性、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继承和发展、立场和观点、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等;对历史理论概念教学“查漏”与“补缺”是一个过程两个阶段的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归宿。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在学生无法有效自我“查漏”的现实背景下,教师通过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和有效的师生互动,及时引发学生问题的暴露,并抓住问题本质帮助学生实质性突破疑难问题,较好地提高了高考历史复习的效率。
造成课堂效果低下问题的真正致命原因到底是什么?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一开始在教学内容定位上就出现了严重错误,你所讲的地方不是学生真正不懂的地方。尽管你统计了错题分布,系统精彩地讲解了很多相关知识点,但你考虑的是知识本身和知识之间的疑难点和易错点,不是学生本人的疑难点。结果却是,你讲的内容学生其实都知道了,而学生的薄弱点和困惑点你却根本没有发现,就算你讲得吐血也是效果不好。
2、课堂实践
(1)“先学”——课前预习
提供预习学案,书面材料、参考书目、网站,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后教”——情境体验式教学
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并结合学生发现的问题,充分准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论从史出的治学方法,透过现象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知识回顾
通过课前预习,提供预习学案,书面材料、参考书目、网站,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1: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的原因、表现、影响?
(1)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2)表现:①传统手工业衰落;②家庭农业和手工业分离;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3)影响: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典例】(2013·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示范校)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
【考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分析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在逐步解体,但仍占主导。从材料看,洋布、洋纱进口值在不断增长,但没有完全占据中国市场,说明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答案】:B
发现问题1: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但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提出问题2:洋务运动的原因、指导思想、内容、评价?
(1)原因: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内容:
①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
②19世纪70年代,打出“求富”的旗号,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
(4)评价:
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开近代教育先河,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④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典例】(2013·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福州船政局是1866左宗棠向清廷建议设立的,由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还雇用几十名法国工匠。1869年,船政局造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以下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船政局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初衷
B.船政局创办后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
C.船政局打破了外国对中国航行业的垄断
D.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全力支持
【考点】洋务运动
【解析】根据教材叙述的洋务运动目的即可判断A项正确。其余三项要充分利用题中材料信息来分析。题中材料的信息不足以证明船政局创办后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故B不准确。题中提到造出了第一艘轮船“万年清”,也无法证明船政局打破了外国对中国航行业的垄断,故C不准确。左宗棠向清廷建议设立福州船政局,不足以说明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全力支持。【答案】A
发现问题2:
清王朝兴办洋务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它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虽然洋务运动的兴办客观上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这不是清政府的根本目的。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
①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②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③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综合分析理解的能力。观察表格的时间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据教材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排除③。表格中原料出口不断增加,反映了①正确。手工制品出口不断减少,表明②正确。机器产品出口不断增加,表明④正确。故答案为B。
发现问题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但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一直没有能够发展起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背景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