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爱》的多重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妮·莫里森《爱》的多重主题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爱》自从2003年问世以来备受评论界好评。作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作品,小说《爱》中隐含着多个主题,不同的读者会根据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塑造和他们的过往经历解读出不同的主题。笔者认为《爱》的多重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对父权制和种族主义的抨击,对父权制下黑人女性自我身份摧毁的揭露,反映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呼吁黑人女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中国论文网/1/view-12826428.htm

托妮・莫里森作为当代美国黑人文

坛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于1993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迄今为止,莫里森已出版了十部令世人瞩目的长篇小说。她的第八部长篇小说《爱》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小说描述了生前富有的柯西度假村老板比尔・柯西对当地人们,特别是对他身边女人们的深远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爱与恨。《爱》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部奇葩,这与它具有多重主题是分不开的。总的来说,《爱》的多重主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阐释。

一、对父权制和种族主义的抨击

黑人女性的受压迫史是每一位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主题。莫里森在小说《爱》中也向读者描述了男权社会中黑人女性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她不但精确记录了男权价值观对黑人女性生活的影响,而且通过黑人女性的经历向读者说明她们的肤色和性别使她们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和压迫。莫里森在小说中塑造的那些居住在以比尔・柯西为中心的父权制家

庭中的黑人女性形象――留心,克里斯廷和梅,无一不是父权制下的牺牲品。

对于克里斯廷而言,留心是她最好的朋友,她忘不了自己是“如何违抗自己的母亲去保护她”。但留心一夜之间却变成了自己的祖母,从此她们反目成仇,在对彼此的仇恨中生活了50年。而这一切都源自柯西――那位“理想的丈夫。完美的父亲”,不顾孙女的身心成长和儿媳的反对,做出一个轻易的决定:他选择孙女最好的朋友,即11岁的留心,作为自己的续弦。自从嫁给柯西以后,留心悲剧的人生便开始了。面对这桩年龄和贫富差距都过于悬殊的婚姻,人们没有怪罪柯西,“他们原谅了柯西。原谅了他的一切”,反而将所有的过错都归于这个无辜又无能为力的小女孩身上。然而,小说在描述受人尊敬的柯西时,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讽刺,正是作为父权制代表的伟大人物柯西践踏着黑人女性的生活,决定了她们的悲剧命运。而且,柯西他自己本身是“种族主义的受害者”,

他愿意帮助黑人社区每一位有困难的人,但他的阶级观念使他的人生又凌驾于黑人种族之上。因此,他既无法融入自己所属的黑人群体,又受到白人社会的排挤。

此外,克里斯廷的婚姻和事业也是父权社会和种族歧视的牺牲品。克里斯廷受到果子的影响加入民权运动。她和果子生活在一起的九年中经历了七次堕胎,因为“革命需要的是男人,不是父亲”。克里斯廷是莫里森笔下第一位参加民权运动的女性形象,但面对父权主义和种族主义,她追求政治的热忱不堪一击。她想为一名被强奸了的学生志愿者讨回公道,但为此她不得不闭上嘴并离开了民权运动。她的经历证明,在父权制家庭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力下,黑人女性不可能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摆脱父权制的枷锁。

二、对父权制下黑人女性自我身份摧毁的揭露

梅代表了父权制家庭中的传统女性

形象,她被选为比利仔的妻子,因为她是一个“甘于奉献、不算计的姑娘”。作为父权制家长柯西的儿媳妇,梅将她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庭中的男人。因为酒店工作,她生下克里斯廷后就给不到三个月的孩子断了奶,丢给L照顾。正如L回忆的那样:“如果说我是那里的佣人,梅就是那里的奴隶。她一辈子都在努力让柯西家的男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但是她全身心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公公应有的肯定和尊重,换来的却是看着五十二岁的公公娶了她十二岁女儿的玩伴做自己的婆婆。但是,梅并没有反对公公的荒唐行为,而是将仇恨的矛头指向了年幼的新娘留心。后来,当克里斯廷和留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梅并没有站出来保护女儿,而是顺从柯西的意愿将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她的自我价值被她迎合的父权制完全蔑视,自己却浑然不觉自己的职责和生存意义。

对于年幼的留心而言,她婚后不得不让自己接受一切成人的言行举止。她

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忍受着丈夫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婚外情所带来的羞辱。然而,她依然在邻里面前以柯西的妻子而骄傲。她内心想要摆脱丈夫禁锢她的锁链,但她又不得不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依附于他。

“在《爱》这部小说里,几个主要女性人物各有一段令人心酸的身世。究其根源,是存在一个专制的家长――柯西”。悲哀的是,梅、留心和克里斯廷都没有尝试寻找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甚至在柯西死后,她们依然盲目争夺柯西的爱和财富,这位专制的家长对她们根深蒂固的影响决定她们永远是父权制家庭中的受害者。

托妮・莫里森通过书写她们的性别和种族故事强调黑人女性自我身份被摧毁的事实,呼吁读者思考黑人女性的艰难处境。只有她们自己意识到自我身份危机的根源,她们才能战胜种族和性别强加给她们的双重压力,最终获得精神世界的自由。总的来说,“黑人妇女要改

变自己的命运,必须依靠她们自己”。

三、反映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

除了揭示黑人女性的身份危机,莫里森也关注黑人女性在不公正的社会中寻找自我身份认同,一方面她们要与种族歧视斗争,另一方面她们要抵抗黑人男性的性别歧视。小说《爱》中最典型的三位黑人女性形象――留心、克里斯廷和朱妮儿,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摆脱了柯西的男权束缚,实现了自我。

留心和克里斯廷在故事的结尾终于意识到“她把所有的你都从我身边夺走了”。她们终于明白她们并非彼此的敌人,让她们过着无依无靠的悲惨生活的源头正是父权制家长比尔・柯西:“他无处不在。也无处可寻。他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他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肯定也帮了忙。”

在她们的这段意识流中,她们的自我意识达到了质的飞跃,“如果说她们意识到柯西是造成她们悲惨生活的罪魁祸

首是一次思想上的飞跃,那么更大的思想飞跃是她们意识到正是她们赋予了柯西权利,让他能够随意摆布她们的命运”。小说中留心临终前和克里斯廷自我意识觉醒的升华,正是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所留下的伏笔,是给黑人女性的自我解放所赋予的新希望。小说中另外一位关键人物朱妮儿,从一开始就生活在种族、性别和阶级的歧视中,但不同于其他的黑人女性,她拥有惊人的反叛精神。她最大的人格魅力在于她敢于公开挑战传统秩序,她打破安居村的传统,争取到了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权利,改变了“自己和安居村的狗差不多”的命运。后来又因为无法忍受游手好闲的舅舅们对她的伤害,她犯下了“安居村之罪”――逃离了安居村。她的经历塑造了她具有反叛精神的性格,使她敢于挑战任何父权社会的传统思想和条例,去争取自己所爱的人,而且从来不会停止给自己创造幸福生活。朱妮儿便是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解放道路上新生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