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体系设计说明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薪酬体系设计说明范文

一、薪酬体系设计原则

1. 公平原则

工资水平要反映岗位之间的差别,体现员工个人努力的成果,与公司的整体发展保持一致,并对核算、调整等程序进行公开。

2. 安定原则

工资水平应做到以下四点:保障生活、对应职务、反映能力、考虑资历。

3. 激励原则

工资体系应通过区分劳动差别、绩效差别确定报酬差别,体现工资分配的导向作用,以及多劳多得的

宀匕

宗曰。

4. 合理原则

工资制度应该使每个人的能力与积极性的发挥都达到极限,要确保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5. 适用原则

工资制度的体系多种多样,但设计薪酬体系时所要考虑的首先应该是该体系在具体企业中的适用性,而不应该仅仅考虑体系的“先进性”采用企业具体情况难以匹配的薪酬制度。

6. 简化原则

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充分考虑实际操作时的工作量,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以减少体系的运行成本。

7. 合理继承原则

每一个运行了一定时期的企业,其薪酬制度都会有与其具体情况相适应的合理成分,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应首先考虑对这些合理成分的继承,以减少薪酬体系调整所带来的震荡。

、薪酬体系设计程序

薪酬设计的要点,在于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一)战略制定

薪酬体系的设计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它要遵从于公司整体战略的安排。公司的战略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在于组织体系的设计。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经营目标,通过业务分析和人员分析,明确部门职能和职位关系,编写职位说明书。组织体系

的建立与完善为岗位设置提供了平台,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岗位进行科学的分析评测(二)岗位评测

岗位评测是薪酬体系设计的根基,它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内公平性问题。它有两个目的,一是比较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得出职位等级序列;二是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职位评估标准,消除不同公司间由于职位名称不同、或即使职位名称相同但实际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不同所导致的职位难度差异,使不同职位之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工资的公平性奠定基础。

职位评价的方法有许多种。比较复杂和科学的,是计分比较法。它首先要确定与薪酬分配有关的评价要素,并给这些要素定义不同的权重和分数。然后组织评价,通过综合评分结果得出岗位的相应等级。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是通过综合评价各方面因素得出工资级别,而不是简单地与职务挂钩。

(三)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企业在确定工资水平时,需要参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但是,薪酬调查不仅应注重名称,更应分析岗位的内涵,只有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职位评估,并各自提供真实的薪酬数据,才能保证薪酬调查的准确性。薪酬调查的重点是与选择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同行业的类似公司,重点考虑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

(四)体系设计

薪酬体系的设计反映了企业的报酬观,代表了企业的分配哲学,即依据什么原则确定员工的薪酬。根据企业注重点的不同,薪酬体系包含自然人工制、岗位工资制、业绩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等。本次设计采取以岗位薪点工资制为主的结构工资体系。同时,通过考评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纳入绩效管理的相应措施。

(五)实施调整

薪酬体系是在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的知道下完成的,也是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但企业的经营目标则可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所调整。因此企业的薪酬体系就有可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调整而有所调整。

另外,企业通过技术更新手段、科学管理方法达成劳动效率的提高,就可以通过岗位合并逐步减少岗位设置或者人员数量,这样薪酬体系相应的也可能有所变化,以适应新的企业内、外部环境。

三、工资体系的选择

目前,企业的薪酬制度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自然人工资体系

根据劳动者的潜在劳动或劳动者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决定每个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即“工资随着员工走”。一般包括年功工资制、技术等级工资制等工资制度。

年功工资制:其典型代表是日本的年功序列工资制,这是一种年龄越长,工龄越长,工资越高的工资制度,往往和终身雇佣制相连。其依据是:根据以往的工资管理经验发现,员工的年龄越长,熟练程度越高,贡献也越大。它能最大限度地稳定企业职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鼓励员工安心本职工作,钻研业务。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重资历,忽视能力,不利于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挖掘;二是对员工的劳动缺乏量化,工资的基础过于模糊。由于这种弊端的存在,90 年代以后,日本的大企业开始修改甚至废除的年功工资制。

技术等级工资制:也称为能力工资制,通过对职工综合能力的评价来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它只成人员工是否具有能力,而不管这种能力是否发挥。实行能力工资可以促进员工自身素质的持续提高,以较小的资本投入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总量,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最终可以随着员工技术水平的增长而提高。其弊端是如何把握能力确认的环节,对冒牌的技术等级不能甄别,不但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反而可能造成分配不公的负面效应。改革开放初期,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工人实行的技术等级工资制就是典型的实例。

二、岗位工资体系

根据每一个岗位的重要程度确定岗位工资,即“工资随着岗位走” ,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的标准。它的主要形式有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等等。通常,成为岗位工资制的工资体系中,岗位工资的比重应该达到60%以上。

三、业绩工资体系

以劳动者最终完成的工作成果决定劳动者的工资,即“工资随着业绩走” 。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计件工资制、佣金制等等。

计件工资制:将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数量和产品质量直接与工资挂钩的形式成为计件工资。

它便于计算,也容易被员工理解,有利于提高产量。实行计件工资要把握三个条件:工作物的等级、劳动定额、计价单价。计件工资制虽然可以促进产量的增加,但对于质量的促进效果不大,而且这种模式下使职工不但在本质上,在形式上也变成金钱的奴隶,因此它只是工资形式演变中的初级形式,难以持久。

佣金制:直接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确定报酬的形式,主要用于销售人员。佣金制的优势非常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