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13
《基础会计学》 教案大纲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会计素养,我们开设了《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核算、会计分录、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等。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的、逻辑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概念和原则。
2.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会计案例,使学生理解会计实务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会计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安排3.1 学时总共安排xx学时,其中理论教学xx学时,实践教学xx学时。
3.2 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每个章节课时的进度。
3.3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作者:X。
4.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4.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会计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4.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5.2 同行评价同行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5.3 教学成果观察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教学成果。
六、教学内容6.1 第六章: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6.2 第七章: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目的财务比率分析财务趋势分析6.3 第八章:账户和会计分录账户的性质和分类会计分录的编制和审核试算平衡和调整6.4 第九章:成本计算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6.5 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七、教学重点与难点7.1 教学重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账户和会计分录的编制成本计算的方法和应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7.2 教学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和审核试算平衡和调整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成本计算的复杂业务处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的选择和应用八、教学活动设计8.1 课堂讲授通过讲授法,系统地介绍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报表分析、账户和会计分录、成本计算以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等内容。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第一章:会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基础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职能2. 会计目标3. 会计基本原则4. 会计基础假设5. 会计要素6. 会计等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基本原则和基础假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了解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程序。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分录4. 账务处理程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命名规则和账户的设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程序。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复式记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2.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3. 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务处理。
二、教学内容1.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和规则2.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3. 会计分录的编制4. 账务处理程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规则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务处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会计凭证和账簿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
2. 掌握账簿的设置和管理。
3. 了解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核对。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2. 账簿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核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凭证的分类、编制和账簿的设置。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13
《根底会计学》授课教案第十三讲办理会计的概念和原则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办理会计的定义2.了解办理会计在企业办理中的主要作用3.了解办理会计和财政会计之间的异同4.学会区分本钱、费用和支出5.能够进行本钱性态阐发6.掌握时机本钱、漂浮本钱、边际本钱等概念7.掌握最底子的本钱计算方法8.掌握费用分摊的底子程序和原则9.了解作业本钱法的开展布景及主要内容二、学时安排会计学专业:0学时非会计学专业:6 学时三、授课内容引子前面十二章所学习的内容侧重于财政会计1)请对财政会计的底子要点做一个总结:效劳对象、工作范围、工作依据、……2)思考:财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经营办理的各项需要吗?如果不克不及,企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或者东西来获得这些信息呢?3)你传闻过办理会计吗?〔一〕什么是办理会计?办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表达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内部办理本能机能的范畴,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办理决策撑持系统〔MDSS 〕的一个子系统;办理会计将现代化办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仍处在不竭的开展和丰富之中;办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办理所需的办理信息的一种会计。
办理会计是为办理提供信息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企业办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局部,它的作用表示在:1〕为决策与方案提供信息,参与办理;2〕协助指导与控制;3〕制定鼓励目标;4〕计量与评价绩效;5〕为战略办理提供信息。
〔二〕办理会计与财政会计的比拟阐发办理会计与财政会计的不异点表示在:1〕工作对象方面;2〕信息来源方面;3〕目标一致性方面。
办理会计与财政会计的不同点表示在:1〕效劳对象不同,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2〕时间维度不同,财政会计属于陈述型会计;而办理会计属于经营型会计;3〕灵活性不同,二者在工作范围、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4〕如果我们说财政会计是“历史学家〞的话,办理会计就是“未来学家〞。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习题13
第十三讲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原则
练习题
计算分析题
1、
要求: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为30000时,计算如下指标:
(1)变动成本总额
(2)固定成本总额
(3)单位变动成本
(4)单位固定成本
2、Sunny Brockman 最近发明了一项新的设备,他非常兴奋,正准备考虑辞去他目前的工作,来大批量地生产和销售这一设备。
Sunny 将租用一个修车厂来进行生产,预计每月的租金是$1000。
公用费用预计为每月$200。
Sunny 已经在当地大学参加了一个工业设计课程,以为他的风险投资计划进行必要的准备。
这门课程花费了他$1000。
Sunny 将会租用生产设备,每月的费用是$4000。
他估计原材料成本预计为每件$25,劳动力成本为每件$15。
Sunny将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然后自己进行产品的推广销售工作。
为此,他会辞去当前每月可以给他带来$10000的工作,广告和销售费用估计为每月$3000。
要求:完成下表,在符合对应关系的方框内打“√”。
对各项成本,你可以打多过一个的“√”。
例如,一项成本可能既是沉没成本、制造费用,又是产品成本,你需要在这几个方框内都打上“√”。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10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第十讲会计准则与会计理论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从信任工具角度出发,了解会计的基本循环中有哪些固有的缺陷;2、理解会计准则为什么会能够进一步提高会计的价值;3、初步掌握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4、初步理解从供给与需求角度来重新认识会计理论二、学时安排会计专业学生: 4学时非会计专业学生:2学时三、授课内容本讲的知识点就是两大块:会计准则与会计理论。
广义理解,会计准则也是会计理论的一部分。
但是,本讲对会计准则和会计理论主要是从整体、而不是组成零件角度来介绍。
(一)、会计准则与信任本讲的开篇讨论问题是渝钛白事件中利息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安然事件中对SPE准则中3%条款的滥用,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一个问题:不同会计政策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而公司管理层的经济利益与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导致“此长彼消”似的会计选择,投资者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投资者逐渐会对会计信息的信任程度下降,转而对公司管理层的信任程度下降。
在介绍会计准则与信任之间的关系时,也可以通过交易成本角度展开。
会计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复式簿记等专门技术和方法,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信任程度。
由于会计技术方法存在多重选择、多重处理,会计准则——事先约定一套选择标准——就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的银广夏等事件、美国安然等事件爆发后,会计准则备受指责。
讲授过程中,注意讨论准则本身与准则执行之间的区别。
(二)、会计准则介绍会计准则的作用是提高会计信息的信任度,能够被相关各方普遍接受、遵守,是前提条件。
如果相关各方不接受或不遵守,那么,会计准则就不能帮助相关各方对提高会计信息的信任度。
而要让会计准则得到普遍遵守,权威性非常重要。
实现权威性的两个选择:由政府部门直接制订、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机构来制定。
会计准则还应当能够在面临会计政策多种选择时,帮助相关使用者作出选择。
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提供科学原理,帮助使用者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二是直接代替使用者进行选择,即:具体规定特定场景下所许可的会计选择。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职能1.2 会计的基本原则与假设1.3 会计科目与会计等式1.4 会计方法与会计程序第二章:财务报表与会计要素2.1 财务报表的组成与作用2.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3 利润表的编制2.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第三章:会计记录与会计分录3.1 会计记录的方法与要求3.2 会计分录的编制与登记3.3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使用3.4 试算平衡与调整第四章:账户式会计与借贷记账法4.1 账户式会计的基本原理4.2 借贷记账法的规则与运用4.3 会计分录的编制与登记4.4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使用第五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5.1 货币资金的分类与管理5.2 现金与银行存款的会计处理5.3 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5.4 坏账损失与收款交易的会计处理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6.2 原材料的采购与核算6.3 在产品与产成品的核算6.4 存货的盘存与处理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7.2 固定资产的采购与核算7.3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7.4 固定资产的报废与处置第八章: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8.1 无形资产的定义与分类8.2 无形资产的采购与核算8.3 无形资产的摊销与处置8.4 其他资产的核算与处理第九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9.1 负债的分类与计价9.2 短期负债的会计处理9.3 长期负债的会计处理9.4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核算第十章:收入、费用与利润10.1 收入的分类与确认10.2 销售收入的会计处理10.3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10.4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第十一章:会计调整与期末结算11.1 会计调整的概念与原因11.2 会计调整的项目与方法11.3 期末结算的过程与内容11.4 会计决算与财务报告第十二章: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12.1 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2.2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与税务申报12.3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税务申报12.4 税收筹划的原则与策略第十三章:财务分析与评价13.1 财务分析的意义与方法13.2 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13.3 现金流量分析与应用13.4 财务评价与决策第十四章:管理会计基础14.1 管理会计的概念与职能14.2 成本计算的方法与程序14.3 预算编制与控制14.4 绩效评价与激励第十五章:会计信息系统与电算化15.1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结构15.2 会计软件的选择与应用15.3 电算化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5.4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伦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为基础会计学课程的完整教案,涵盖了从会计概述到会计信息系统与电算化等十五个章节。
《基础会计学教案》课件
《基础会计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1.2 会计的基本职能1.3 会计的目标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2.2 会计等式的建立2.3 会计要素的计量2.4 会计分录与会计科目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3.1 会计科目的分类3.2 会计账户的结构3.3 账户的性质与作用3.4 常用会计科目及其含义第四章:复式记账法4.1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4.2 借贷记账法4.3 会计分录的编制4.4 试算平衡第五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5.1 会计凭证的分类与填制5.2 会计账簿的分类与登记5.3 账务处理程序5.4 错账查找与更正第六章:财务报表6.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6.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6.3 利润表的编制6.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6.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第七章:会计分析7.1 会计分析的意义与方法7.2 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7.3 财务状况分析7.4 经营成果分析7.5 现金流量分析第八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8.1 会计政策的概念与范围8.2 会计政策的选用与变更8.3 会计估计的概念与方法8.4 会计估计的变更和差错更正8.5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信息披露第九章:税务会计9.1 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9.2 增值税会计9.3 企业所得税会计9.4 其他税种的会计处理9.5 税务会计的报表与税务申报第十章: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化10.1 会计软件的概念与作用10.2 会计软件的种类与功能10.3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10.4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运行10.5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第十一章:审计与会计11.1 审计的概念与目的11.2 审计的程序与方法11.3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11.4 会计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11.5 审计报告的分析与运用第十二章:国际会计12.1 国际会计准则概述12.2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12.3 跨国公司的会计处理12.4 外币会计12.5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第十三章:管理会计基础13.1 管理会计的概念与作用13.2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13.3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3.4 预算的编制与控制13.5 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第十四章: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14.1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方法14.2 标准成本制度14.3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14.4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控制14.5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五章: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15.1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15.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5.3 会计法律法规体系15.4 会计法律责任与保护15.5 会计职业的发展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基础会计学的主要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会计基础、会计应用和国际会计。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课程类别:必修总学时:授课51学时+复习3学时大纲编写: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授课对象:本科生授课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类授课年级:一年级大纲更新日期:2015年11月第一讲导论(6学时)(一)企业的性质1、从道德人到经济人(1)道德层面的人(2)经济人(3)社会人(4)制度人(5)企业人(6)文化人2、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前提(假设)(1)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的讨论(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3)REMM:Resourceful,Evaluator,Maximizer,Model3、企业的性质:传统观点(1)亚当·斯密:分工与效率(2)科斯:节省交易成本(3)一系列契约的联结(4)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4、企业的性质:基于经济人的讨论(二)会计的价值1、从企业的性质看信任与信任机制企业如何维系信任?(1)用人(2)用物2、会计:一种低成本的信任机制(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会计的产生2、经济环境变化、技术进步与会计的发展3、会计学科的主要分支(1)成本会计(2)管理会计(3)财务管理(4)审计(四)如何学习会计学1、知识、能力与会计工作的边界(1)会计工作的活动半径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能力(2)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2、如何学习(1)开放的心态(2)学无止境第二讲会计事项与会计恒等式(5学时)(一)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事项1、企业的概念2、企业的组织形式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公司。
(1)独资企业1)独资企业的特点2)比较个体工商户、国有独资企业与外国企业(2)合伙企业1)合伙企业的类型2)律师事务所与会计师事务所(3)股份公司1)股东与股票2)凤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企业的条件:人、财、物4、企业的物的运动:物资流动5、企业的活动(1)企业的成立与本钱的投入(2)企业的经营与资产形式的变化6、企业的结束与本钱的退出7、会计事项(1)交易(2)事项(3)情况8、经济业务(二)经济活动与会计要素会计要素(accounting element):会计对象,即会计化了的经济活动的细分。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课件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也受会计科目 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制约。 (2)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中,一切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部分,借方都 在账户的左方,贷方都在账户的右方,这是固定的。但是,借方是记 增还是记减,贷方是记减还是记增,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相关性原则 (四)可比性原则 (五)一致性原则 (六)及时性原则 (七)明晰性原则 (八)权责发生制原则 (九)配比原则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十)谨慎性原则 (十一)实际成本原则 (十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十三)重要性原则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二、流动资产的核算
(一)现金的核算 现金通常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 1. 2. 3. 4. 例3-1 某企业从银行提取1000元备用。 该企业应做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二)银行存款的核算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款项。
例3-2 某企业购买原材料一批,价款为150000元,适用增值税
(一)账户的意义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左方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右方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会计科目和账户在会计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在于:首先会计科目是按会计对象具
体内容分类的项目,账户又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因此,会计 科目也称账户,表明两者的紧密联系;其次,会计科目规定的核 算内容,也正是账户应该记录反映的经济内容。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运作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可靠性、一致性等)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1.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会计信息的需求和提供1.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设置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2.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方法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2.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分析会计科目的应用和会计分录的编制小组讨论会计分录的实际应用2.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科目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分录的编制案例分析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作用理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2 教学内容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要求会计账簿的分类(如日记账、总账等)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会计账簿的应用和登记方法小组讨论会计账簿的实际操作3.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账簿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案例分析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内容和指标理解会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种类(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指标4.3 教学方法讲授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财务报表的实际应用和分析方法小组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的实际操作4.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分析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理解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如确认、计量、记录等)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案例分析会计核算的实际应用和方法小组讨论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5.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核算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5.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第六章: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2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类型(如财务软件、ERP软件等)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案例分析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6.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软件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6.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软件操作案例分析第七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7.1 教学目标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了解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理解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2 教学内容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3 教学方法讲授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案例分析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小组讨论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审计会计与内部控制8.1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了解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2 教学内容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3 教学方法讲授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案例分析审计会计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审计会计和内部控制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8.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会计与会计准则9.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理解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2 教学内容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3 教学方法讲授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9.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分析第十章: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理解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2 教学内容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案例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0.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编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与整体教学大纲相一致,且具有可衡量的标准。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
3. 学会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会计分录。
4. 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单据处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会计的定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等式的构成会计等式的应用3. 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账户的运用4. 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填制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会计账簿的运用5.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实际的会计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4. 会计软件:为学生提供会计软件操作的机会,以熟悉会计核算流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会计题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4. 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第3-4周: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第5-6周:会计科目和账户4. 第7-8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5. 第9-10周:会计报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816页word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第8将会计报告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会计信息以何种方式传递给使用者;2.掌握工作底表的编制与运用;3.掌握利润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编制方法;4.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编制方法;5.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编制方法;6.掌握表外披露的形式和内容。
二、学时安排会计专业:9学时非会计专业:6学时三、授课内容引子《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问题:企业如何做到知己知彼?1.概述1.1会计信息以何种形式传递给使用者?会计报告:既包括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又包括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不对外提供的报告——成本报告。
财务报表:依据日常账簿资料,按照预先设计的指标体系,运用表格形式;对会计主体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和一定时期的经营业绩等进行综合反映的书面文件。
财务报告:不仅包括财务报表,而且包括传递直接或间接地与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即有关企业的资源、债务、赢利等方面的信息)有关的各种信息的其他手段。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中提出:“财务报告不仅包括财务报表,而且包括传递直接或间接地与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即有关企业的资源、债务、赢利等方面的信息)有关的各种信息的其他手段。
1.2 基本财务报表及其数量关系基本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其中利润表是连接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表的桥梁,现金流量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
利润表的编制依据“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关系。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会计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现金的流动的来龙去脉,即“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增加或减少=期末现金-期出现金”。
2.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汇集某一会计期间的日常账簿资料和账项调整的数据,为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以及为编表预作准备而进行试算、分析等的表式。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2.doc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第二讲会计事项与会计恒等式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并掌握企业组织形式及其经济活动以及形成的会计事项,了解商业、制造业经营活动的简单循环与周转,了解会计要素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会计恒等式的涵义、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为后面学习复式记账法奠定基础。
二、学时安排会计专业学生:3学时非会计专业学生:3学时三、授课内容引子大学生活的花费与来源?新疆都市报 2004-3-3:“新学期刚开始大学生花光生活费”2月底、3月初是首府各大院校开学的日子,大学生们拿着新学期父母给的生活费回到校园,和以往一样,开始了他们的超前消费生活,男生请客聚餐,女生美容买衣服,有的还购置了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
短短几天的时间,一些学生就花去了将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小餐馆生意很火爆3月1、2日午饭时间,记者先后走访了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附近的小餐馆,随便走进一家餐馆,都可以看到一些大学生三五成群地聚在餐桌旁拿着菜单点菜。
新疆农业大学附近的一家餐馆的老板说:“每逢开学,许多男生都会请客吃饭,大家轮流坐东,一顿饭的花费一般在100元以上。
”美容美发风吹校园“这次我从家里带了1500元的生活费,头发做了个离子烫花去300元,办了个包月的美容卡花了150元。
”新疆财经学院2001级的学生杨静不痛不痒地说。
据了解,新学期伊始,女大学生做离子烫、包月护肤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她们每次的花费在300-400元。
五件武器掏瘪腰包据了解,大学生把电脑、手机、CD、MP3、录音笔称为五件武器。
新学期伊始,为了买这些武器,有些大学生花光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正在赛博数码广场购买电脑的新疆大学的张建说:“这台电脑共花了3500元,大部分都是父母给的生活费。
”大学生的财产:现金、收音机、电脑等财产的来源:父母给的、亲戚给的、向亲戚朋友借的一个小问题: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从哪里来的?我们得到的钱又花在哪些方面?我们得到的钱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有什么关系?(一)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事项1、企业的概念企业一词,源于英语中的“enterprise”,并由日本人将其翻译成汉字词语,而传入中国。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一章总论教学内容:会计含义和特点,会计旳职能和作用,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旳核算措施与任务。
教学目旳与规定: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旳含义和对象;掌握会计旳基本职能与特点;理解会计核算旳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熟悉会计旳核算和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会计旳概念、职能、对象及会计核算旳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讲授中应注意对会计概念和会计对象旳理解、分析。
同步,应注意对会计职能、会计核算旳前提和一般原则中难点问题旳把握。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旳理解。
本章共4学时。
第一节会计旳基本概念引入:同窗们印象中旳会计是什么?(规定大家畅所欲言,然后引入正题)一、会计旳产生与发展(一)会计旳产生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离不开物质资料旳生产。
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旳生产过程中,必然关怀生产过程中旳经济效益,关怀生产活动中所发生旳一切劳动耗费和获得旳劳动成果。
即必须以尽量少旳劳动耗费,获得尽量大旳劳动成果,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旳物质和文化生活旳需要。
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对物质资料旳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计算比较与分析,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用来记录、计算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旳行为就是会计活动。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生产,就产生了会计活动。
它是管理生产经营过程,提高经济效益旳重要手段。
(二)会计旳发展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旳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旳科学。
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旳范畴和措施不同。
1.古代会计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于自己从事旳生产活动最初只能用头脑来记忆。
随着生产过程旳日益复杂和劳动成果旳不断增多,人们开始用石子、树枝来计量,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在木板和石板上刻契等。
此时旳会计只是生产者旳一种附带职能,核算相称简朴。
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旳发展和剩余产品旳浮现,需要记录旳事项日益增长,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旳职能。
《基础会计学教案》课件
《基础会计学教案》课件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阐述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介绍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实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解释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讲解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阐述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1.4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解释会计账户的概念与作用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资产类科目与账户列举常见的资产类科目与账户解释各类资产科目的含义与作用2.2 负债类科目与账户列举常见的负债类科目与账户解释各类负债科目的含义与作用2.3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与账户列举常见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与账户解释各类所有者权益科目的含义与作用2.4 收入类科目与账户列举常见的收入类科目与账户解释各类收入科目的含义与作用2.5 费用类科目与账户列举常见的费用类科目与账户解释各类费用科目的含义与作用第三章:会计分录与会计账簿3.1 会计分录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分录的格式与编制方法3.2 会计账簿介绍会计账簿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账簿的种类与登记方法3.3 记账程序与试算平衡讲解记账程序的基本步骤解释试算平衡的概念与作用第四章:财务报表4.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定义阐述财务报表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4.2 资产负债表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与结构4.3 利润表讲解利润表的编制方法解释利润表的内容与结构4.4 现金流量表讲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解释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与结构第五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会计差错5.1 会计政策讲解会计政策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5.2 会计估计讲解会计估计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估计的变更与会计处理方法5.3 会计差错讲解会计差错的概念与分类解释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与会计处理第六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6.1 会计政策变更解释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会计政策变更阐述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6.2 会计估计变更解释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会计估计变更阐述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6.3 会计差错更正解释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会计差错阐述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及其处理第七章:会计报表分析7.1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阐述常用的财务比率及其计算方法7.2 趋势分析解释趋势分析的概念及其作用阐述如何进行趋势分析7.3 现金流量分析解释现金流量分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阐述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第八章:账户体系设计8.1 资产类账户设计解释如何设计资产类账户举例说明资产类账户的设计过程8.2 负债类账户设计解释如何设计负债类账户举例说明负债类账户的设计过程8.3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设计解释如何设计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举例说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设计过程8.4 收入类账户设计解释如何设计收入类账户举例说明收入类账户的设计过程8.5 费用类账户设计解释如何设计费用类账户举例说明费用类账户的设计过程第九章:会计软件应用9.1 会计软件概述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及其作用阐述会计软件的种类及其特点9.2 会计软件的安装与使用解释如何安装会计软件阐述如何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9.3 会计软件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解释如何进行会计软件的数据备份阐述如何进行会计软件的数据恢复第十章:会计实务操作10.1 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解释如何填制会计凭证阐述如何审核会计凭证的正确性10.2 会计账簿的登记解释如何登记会计账簿阐述会计账簿登记的要求及其注意事项10.3 财务报表的编制解释如何编制财务报表阐述财务报表编制的要求及其注意事项10.4 会计报表的对外提供与分析解释如何对外提供会计报表阐述如何利用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和决策第十一章: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11.1 税务会计概述解释税务会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阐述税务会计的主要任务和目标11.2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讲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解释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11.3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讲解增值税的计算方法解释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11.4 税收筹划解释税收筹划的概念及其合法性阐述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第十二章:审计与内部控制12.1 审计概述解释审计的概念及其目标阐述审计的种类和程序12.2 内部控制概述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目标阐述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12.3 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解释如何设计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阐述内部控制的实施和评价方法第十三章: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3.1 国际会计准则概述解释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阐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和应用范围13.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述解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概念及其目标阐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3.3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解释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阐述如何协调和处理这些差异第十四章: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14.1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解释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阐述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14.2 会计职业道德的实践与挑战解释会计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阐述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4.3 会计职业规范解释会计职业规范的概念及其目标阐述会计职业规范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第十五章:会计教育与职业发展15.1 会计教育概述解释会计教育的概念及其目标阐述会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培养方式15.2 会计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解释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内容阐述会计职业发展的路径和策略15.3 会计职业组织与认证解释会计职业组织的作用及其主要机构阐述会计职业认证的种类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基础会计学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覆盖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分录与账簿、财务报表、会计政策与估计、会计差错、会计报表分析、账户体系设计、会计软件应用、会计实务操作、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审计与内部控制、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以及会计教育与职业发展等内容。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第十四讲管理会计的主要应用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内容2.了解分部报告产生的原因3.掌握责任中心的主要类型及其考核方式4.掌握业绩评价的主要方法5.了解转移价格对内部考核的影响6.了解预算的主要作用7.掌握预算控制的主要方法8.了解预算的分类9.掌握标准成本的主要内容10.了解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二、学时安排会计学专业:0学时;非会计学专业:6学时三、授课内容引子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吃?1)一个和尚:责任明确;2)两个和尚:可能存在卸责行为;3)三个和尚:卸责不可避免;没有人承担责任;没有相应的激励;都想搭便车,可谁来开车?你听说过发生在企业/公司中的类似“三个和尚”的案例/现象吗?请举出几个。
要解决这一问题或与之相类似的其他问题,我们就要准确把握管理会计中有关手段和工具的具体应用(一)本-量-利分析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Analysis,CVP)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措施,同时也是企业进行有关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分析工具。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1)企业变动、固定成本的界定较准确;2)在相关范围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均为常数;3)市场价格可以预测,并且相对较固定;4)保持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销售组合)稳定不变;5)假定产量增加而外购材料成本不变(2)成本性态的量化要进行本-量-利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成本性态进行量化。
确定固定成本(a)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和观察;确定变动成本(b·x)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分析、通过计算求得等。
数据的积累非常重要,常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法。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若用P代表利润(实际上是“息税前利润”),p代表单位售价,结合成本性态分析的模型,就可建立起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P=p·x―(b·x+a)边际贡献(ContributionMargin)用M表示,是销售收入总额与变动成本总额(包括销售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推销与管理成本)之差,用公式表达即为:M=p·x―b·x=(p―b)·x单位边际贡献用m表示,是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之差,即:m=p―b此时,本量利分析的模型可以重新表达为:P=m·x―a=M―a3.盈亏平衡点(break-evenpoint)使企业(组织)处于不亏不盈的状态即利润为零(收入等于费用)时的销售量(BEx)或销售金额(BEp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第十三讲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原则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2.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3.了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异同4.学会区分成本、费用和支出5.能够进行成本性态分析6.掌握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等概念7.掌握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8.掌握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和原则9.了解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及主要内容二、学时安排会计学专业:0学时非会计学专业:6学时三、授课内容引子前面十二章所学习的内容偏重于财务会计1)请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点做一个总结:服务对象、工作范围、工作依据、……2)思考: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项需要吗?如果不能,企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或者工具来获得这些信息呢?3)你听说过管理会计吗?(一)什么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内部管理职能的范畴,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DSS )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会计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仍处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之中;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信息的一种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管理提供信息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表现在:1 )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参与管理;2)协助指导与控制;3)制定激励目标;4)计量与评价绩效;5)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点表现在:1)工作对象方面;2 )信息来源方面;3)目标一致性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点表现在:1)服务对象不同,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2)时间维度不同,财务会计属于报告型会计;而管理会计属于经营型会计;3)灵活性不同,二者在工作范围、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4)如果我们说财务会计是历史学家”的话,管理会计就是朱来学家”。
(三)成本、费用和支出费用是企业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耗费或消耗,如设备的折旧或磨损、材料被耗用的部分、专利权中已使用的部分、办公费用、工资费用等等。
费用需要通过支出来完成,但支出不等于费用。
支出是指任何导致企业现金流出或义务增加的行为,如购买设备、购买材料、购买专利权、支付工资、支付办公费等等。
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如产品成本是指为生产某件(种)产品而发生的全部费用。
对象不同,成本不同。
费用与成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四)成本性态分析1.成本的分类成本可以按照经济用途、成本性态、发生时间、可归属性、可控性、与决策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类。
如按发生时间,可以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而未来成本是管理会计关注的焦点;按可归属性,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按可控性,成本可以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按与决策的关系,成本可以分为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2.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是研究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成本总额(y )与业务量(x )的数量依存关系:y = f (x )。
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包括:1)单一变量;2)线性关系;3)相关范围,也就是说,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界定,只有在相关范围内才有意义。
(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变化的成本,包括1)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为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保险费、固定资产的租金、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2)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为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单位固定成本会随业务量增加呈反比例下降,可以用它来解释’规模经济”。
固定成本并不意味着该成本永远固定不变?固定成本的固定是相对于一定的产能区间而言的,超出该产能区间,就不再固定。
(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呈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包括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单价)受客观因素决定、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定的变动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单耗受客观因素决定、单位成本(单价)受企业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在相关范围内是一常数。
(3)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包括1)半变动成本,又称标准式混合成本;2)阶梯式固定成本;3)阶梯式变动成本;4)延伸变动成本;5)曲线成本。
(五)成本概念的拓展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次优选择的可能收益。
只要存在选择,就存在机会成本。
事实上,每个人都在进行最优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不是实际支出。
2.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不可改变的支出,它是一种与决策不相关的成本。
3.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可避免成本是指那些决策可以改变的成本;不可避免成本是指那些决策不能改变的成本。
4.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新增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边际成本实际上是多生产一单位的机会成本。
课堂讨论ABC公司大约在15年前购买了其工厂厂房,多年来,该公司一直租出一小部分未用的厂房。
目前,承租方的租约很快就要到期了。
ABC公司正考虑不再续租,而由自己来使用原来用于出租的厂房。
在这一选择下,原来出租的厂房仍然和以前各年一样继续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每件新产品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45。
为了储存这些新产品的完工产品,ABC公司需要租用附近的一个小型货仓,租金是每月$1500。
ABC公司为了推广新产品,每月还要另外花费$3500做广告。
ABC公司还要雇佣一位新的产品总监来管理新产品的生产,工资是每月$2800。
ABC公司需要支付的销售佣金是每件产品$8。
要求:完成下页的表格,在符合对应关系的方框内打“”对各项成本,你可以打多过一个的“”。
例如,一项成本可能既是沉没成本、制造费用,又是产品成本,你需要在这几个方框内都打上“”。
(六)成本计算基础1.简单法简单法适用于工艺流程简单(如单步骤、没有在产品)、大量生产的产品。
2.订单法订单法是简单法的扩展,适用于为某个订单专门组织生产、没有未完工产品时的情况。
此时的工艺流程可以是多步骤的。
订单法的成本计算方法是:1)按照订单序列号汇总成本(cost pool);2)凡是可以直接计入的,直接归入该’成本池” ;3)不能直接计入的,就需要进行分配,如租用厂房、设备的租金,水电费等;4)按照各订单最终完工产品数量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3.未完工产品成本现代化生产的企业,按日历年度组织生产,未完工产品必然存在。
如果生产批量总是保持稳定的话,可以忽略未完工产品成本,但是,在生产批量不稳定,或者半成品进行单独销售时,都需要准确计算未完工产品成本。
未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约当产量法,即将未完工产品按完工程度折合为完工产品,料工费可以统一考虑也可以分别考虑;2)标准成本法,此时,未完工产品成本按照成本标准来计算。
4.成本计算的基本过程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过程有明显差别。
1)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此时没有分摊;2)制造成本法的特点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此时需要分摊;3)完全成本法的特点是: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此时需要进行更多的分摊。
制造成本法下的制造成本构成包括: 1 )直接材料,可以通过相关账户资料直接汇总取得;2)直接人工,可以通过相关账户资料直接汇总取得; 3 )制造费用,是指间接和共同的费用,要通过账户来汇总、归集,并需要分摊到具体产品中去。
(七)费用分摊让我们还是回到成本计算的问题,如果1)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共同费用如何处理?2)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但期末有未完工产品。
此时,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涉及成本和费用的分摊(分配)问题。
费用分摊的原因在于:1)现代化生产导致共同费用的出现,而高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共同费用的比例,共同费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2)从科斯关于企业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既然企业仍然能节约交易成本,共同费用就不可避免。
1.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包括: 1 )确定成本对象;2 )归集共同费用;3 )选择分摊标准;4)将共同费用分摊到成本对象中去;5)归集一分摊一再归集一再分摊,直到最终成本计算出来。
在理论上,费用分摊可能存在一个最佳标准。
有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标准比较明确,如水电费按实际耗用量分摊;但是,更多的共同费用没有明确的分摊标准,因为共同往往就意味着没有标准,如品牌广告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摊,到底是按销量分摊更科学,还是按价格或市场份额进行分摊更科学。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费用分摊类似于内部税收,它是政策导向的,不同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后果,如按人员为标准可能会促使某些部门尽量少雇佣人员,此外,还可以按实际耗用量为标准、按比例为标准、按协商标准等。
因此,没有绝对完美的分摊标准。
2.费用分摊的基本原则(1)费用分摊与持续的成本降低费用分摊应当能够促进内部形成持续的成本降低机制。
例如,在水电费分摊中,如果辅助部门用电、用水“免费”,可能的后果会是什么?此时,为了降低成本,应当采取那些措施呢?(2)费用分摊应当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合作此时,要注意隔离成本分配与非隔离成本分配的问题。
隔离成本分配可以使各部门各司其职,适用于各部门之间关系不紧密的情况,但是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合作;非隔离成本分配会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它鼓励必要的合作与相互监督,但是,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新的大锅饭。
3.关于费用分摊的讨论高科技下成本比例的特点表现为:非生产部门不断增加、间接费用大幅度上升、需要分摊的费用种类增多、日益增长的研发支出等。
在成本核算上,有些费用可以不分配,但会影响到产品定价策略,如日益增长的营销支出、重组支出、并购准备等。
费用分摊的分配标准至关重要,选择不好的话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此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1)尽可能变间接为直接,如采用作业成本法等;2)控制日益增长的间接费,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外包和战略重组等。
(八)作业成本法1•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制造领域,引起生产组织的革命性变革产品成本结构中的直接人工成本部分大大减少,而制造费用部分却大大增加,其重要性也日益提高,此时制造费用的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渐渐失去相关性,而以成本动因解释成本性态的作业成本法就应运而生了。
同时,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为作业成本提供了实施的技术基础(大量数据的准确处理成为可能)。
2•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1)作业及其分类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
作业耗费资源,为产出提供服务。
作业可以根据服务的层次和范围来进行分类,包括: 1 )单位作业:(Unit Activity )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如在每块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电阻器;2)批次作业(Batch Activity ):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如对每批产品的抽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