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8)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8)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的位置关系2. 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图形的位置关系1. 引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基本特征,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梯形的特征等,为学习图形的位置关系打下基础。

2. 新课导入:通过生动的例子,如教室里的黑板和地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垂直、平行等。

3.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垂直、平行、相交等位置关系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位置关系,如窗户和地面、书本和桌面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关系。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判断一组线段是否垂直或平行。

第二课时: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图形位置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 案例讲解:通过具体的案例,如地图上的路线规划、建筑物的布局设计等,让学生理解图形位置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方法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垂直和平行关系进行平面布局设计。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设计一个房间的布局,要求运用垂直和平行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5. 总结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并对他们的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加深对图形位置关系的理解。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图形位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图形位置关系,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如为什么窗户和地面是垂直的,书本和桌面是平行的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的第3课时。

我们将探讨图形的对称性,学习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并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2.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3.能够应用对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对称的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对称图形卡片。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剪刀、彩笔。

五、教学过程1.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对称的图形,如蝴蝶、风筝等,引导学生注意到对称现象,并提问他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对称。

2.讲解:我将通过黑板和粉笔,详细讲解对称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我会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3.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对称图形卡片,让他们判断这些图形是否对称,并找出对称轴。

4.应用: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对称的概念来解决,如剪出一个对称的图形,或者设计一个对称的图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对称的概念、判断对称的方法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对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部分学生的作业中,我发现他们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对称的图案,并尝试用对称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对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3.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对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下,能够与自身重合的性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教案(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教案(人教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教材第86-91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和分类及图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使学生能够构建出知识网络,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与难点】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

难点:运用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创造意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图形,还了解了一些图形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对这些图形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和复习吧!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图形分类。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可以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与汇报,师生共同整理分类:图形还可以细分,如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2.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师: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第2题。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与汇报:(1)直线两端无限延长,没有端点;射线一端无限延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互相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我们学过的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4)三角形如果按角分类,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角形如果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规则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9.通过圆心的线段就是直径。( )
10.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和大于钝角三角形中的锐角
和。( )
11.圆的一部分是扇形。( )
1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
(三)完成 P86 做一做,P87 做一做的第 2、3 题,练 注意“三角形两边之和
习十八第 1、8 题。
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内
(四)课堂总结
几种位置关系?
2.有哪几种角?
板书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完成《课堂作业本》68 页。
作业
反思
总反思
瓯海区燎原小学备课用纸
课题
6.2.2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
总课时 11
教学 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 P86 的知识、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相关题目。
教 这是教材之外的补充内容,是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整理。感悟分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三)完成 P87 做一做第 1 题
(四)课后作业 按要求作图。
1.画一条长 3.5 厘米的线段。
2.分别画出 40,90,130 的角。
3.过图中的 A 画直线 BC 的平行线和垂直。
·
(五)课堂总结
1.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
面积是( )。
3.填空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12 米,它的边长是( )
瓯海区燎原小学备课用纸
米。 (2)一个圆的周长是 6.28 米,它的直径是( ), 半径是( ),面积是( )。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6 平方米,底是 2 米,高是 ( )米。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半径是 2 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如果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那么圆的 面积最大。( ) (4)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 (5)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3 分米,高是 12 分米,它的面 积是 36 平方分米。( ) (6)一个圆的直径扩大 2 倍,它的周长扩大 2 倍,面 积也扩大 2 倍。( ) 5.完成练习十八第 3、4、5、12 题 (二)课堂作业 P87 做一做第 4 题,练习十八第 6 题 (三)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 问?

《图形与几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图形与几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图形与几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图形与几何》单元,包括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图形的识别、分类和变换,以及图形的坐标表示。

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图形与几何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的性质,理解各类图形的定义和特征,能够识别和应用这些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图形的分类与识别: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图形的分类标准,并能够准确识别和应用这些图形。

2. 图形的性质与证明:学生需要掌握图形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证明。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几何模型、图形卡片、坐标网格。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形的分类,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观察、分析和绘制不同的图形,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1. 《图形与几何》2. 主题: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形的分类3. 副图形的识别与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记录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观察到学生在图形的识别和应用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图形的性质和证明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知识。

此教案严格按照您的要求编写,每部分内容都力求严谨、流畅,并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人教六年级下图形与几何教案

人教六年级下图形与几何教案

人教六年级下图形与几何教案标题:人教六年级下图形与几何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并通过几何学概念的学习和练习提高他们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将涉及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各种几何形状,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1. 了解直线、线段、射线、角等基本几何概念;2. 辨别和描述不同的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等;3.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图形属性来解决问题;4.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2. 图形卡片、尺子、量角器、直尺等教具;3. 学生练习册、绘图纸和铅笔等学习材料。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白板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如“你见过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等。

- 引导学生思考,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 知识讲解和讨论(15分钟):- 介绍直线、线段、射线、角等基本几何概念,并用示意图和实例进行说明。

- 使用实际物体或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互相讨论这些概念,并口头描述它们的特点。

3. 图形分类与辨识(20分钟):- 利用幻灯片、黑板/白板或图形卡片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分类讨论。

- 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图形辨识的练习,互相讨论和比较答案,并给予必要反馈。

4. 属性描述和比较(20分钟):-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词语和句子描述图形的属性,如边长、角度、对称性等。

-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选择两个图形进行属性比较,并记录比较结果。

- 学生向全班展示并解释他们的比较结果,引导全班进行讨论和思考。

5. 综合应用(15分钟):- 学生完成一些综合应用题,如根据已知条件完成图形的绘制、求解未知角度等。

-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通过讨论分享不同的解决方案。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 概括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重要的概念和技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演示法:通过模型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的掌握。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你们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角等。

2. 讲解平面图形的分类,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3. 通过模型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

三、新课讲解(10分钟)1. 讲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如对称性、全等性、相似性等。

2. 讲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对几何图形知识的掌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存在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演示、练习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并能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5分钟)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环节。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

2. 使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能够运用这些变换进行图形的操作。

3.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性质:-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 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四边形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圆的概念、性质和度量2.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3. 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利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几何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的应用。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几何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识学习: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知识。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操作,增强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操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2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16)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2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16)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2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16)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 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3) 能够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能够运用平移进行图形的变换。

2. 图形的旋转: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能够运用旋转进行图形的变换。

3. 图形的轴对称: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运用轴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4. 图形的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图形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形的变换,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新课:(1) 图形的平移:讲解平移的概念,演示平移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的运用。

(2) 图形的旋转:讲解旋转的概念,演示旋转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旋转的运用。

(3) 图形的轴对称:讲解轴对称的概念,演示轴对称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轴对称的运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4. 解决实际问题: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变换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运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第16页的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 图形的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运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位置关系,包括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等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关系2. 图形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关系2. 教学难点:图形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图形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与位置。

2. 讲解:介绍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

3. 示范: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进行示范,展示图形的位置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的位置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自行设计一道题目,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解决。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位置关系的关键,对于后续的练习和应用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讲解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图形的平行关系:在讲解平行关系时,首先要明确平行的定义,即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1一、指导思想: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

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0人。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特订本期计划如下:三、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

"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

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理解图形的性质,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分类。

2. 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方法。

3. 几何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等。

4. 几何图形的测量:角度、距离、高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性质及计算方法,几何图形的变换和测量。

2. 教学难点:图形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几何图形变换和测量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性质和几何知识。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关注图形与几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3. 图形的认识:讲解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分类,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4. 图形的性质:讲解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5. 几何图形的变换:讲解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换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几何直观。

6. 几何图形的测量:讲解角度、距离、高度等的测量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进行测量。

7.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通用4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通用4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通用4篇)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篇1 教学目标:1.复习整本书所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可能会说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这些线段围成的图形,还有曲线围成的图——圆,圆形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我知道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同一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我们还进一步学习了观察物体,能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形状,知道了观察的范围与距离有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二、过程师:我们先来一起谈谈“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吧。

生1: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车轮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样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比较平稳。

生2:人们观看表演会自动围成圆形,是因为这样每个观众(圆上的点)距离表演者(圆心)的距离相等。

……师:圆在生活中应用是很广泛的。

我们还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你们还记得周长公式和面积是怎样得到的吗?在小组里跟同学说说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学生可能会说我们测量了一些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求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知道了这个固定值就是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最后总结出了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图形与几何》教案-2020-2021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图形与几何》教案-2020-2021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章节:第六章第二节)
3.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特别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章节:第六章第三节)
4.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
(章节:第六章综合实践)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能够观察、识别和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积计算方法:熟练运用多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掌握三角形、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公式S=πr²的运用。
-实践应用:将所学几何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如土地测量、房间布局等。
2.教学难点
-几何图形性质的深入理解:学生对多边形和圆的性质理解可能只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理解其内在关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图形与几何》中的多边形和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物体的形状和面积?”比如,我们的教室地面、篮球场、家里的餐桌等都是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多边形和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 第2部分 1图形与几何-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 第2部分 1图形与几何-人教版

第二部分 图形与几何 1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第1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复习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材第86页第1、2题) 二、复习目标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各种角、垂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回顾1】图形的分类。

图形⎩⎪⎪⎪⎪⎨⎪⎪⎪⎪⎧平面图形⎩⎪⎪⎨⎪⎪⎧封闭图形⎩⎪⎨⎪⎧ 三角形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其余多边形圆⎩⎪⎨⎪⎧ 圆形扇形不封闭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角平行线、相交线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回顾2】直线、射线和线段。

区别联系端点个数是否可以度量 是否可以延伸 线段 2 可以度量 不能延伸 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 1 不可以度量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不可以度量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回顾3】角。

分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图示角的范围大于0°、 小于90°等于90°大于90°、 小于180°等于180°等于360°【回顾4】三角形。

(1)分类。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2)边角关系。

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②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回顾5】四边形。

(1)分类。

(2)常见的四边形及其特征。

名称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图形特征四条边围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2)四个角都是直角(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四条边相等;(3)四个角都是直角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两腰相等有两个角是直角【回顾6】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图形与几何课程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图形与几何课程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图形与几何课程设计一、有效性分析本篇课程设计是针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中的第二个单元——图形与几何进行的。

该单元以学生的日常学习经验和情境为基础,旨在使学生分辨和认识各种二维概念图形、关系和特征,培养学习者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以及练习学生简单的几何测量。

本课程设计结合了该单元的重难点,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正确的直线、曲线的概念,能用正确的术语描述图形。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等边三角形、等边梯形的特征及使用常见名词。

3.掌握简单的图形测量, 如角度、边长、面积等。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分辨和命名各种二维概念图形。

2.能够确认概念图形的具体特征并用正确术语描述。

3.能够使用长度单位进行准确的长度测量。

4.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三角形的基本角度计算。

5.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画出所要求的图形。

6.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增强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情感目标1.培养对图形及其特征的敏锐感知性,增强对几何学科的兴趣。

2.通过互动交流与合作,促进良好的班级氛围。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数学命名方式和标志符号的注解记忆。

2.基本的几何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3.熟练掌握几何图形的绘制和计算方法。

4.图示表达方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边三角形、等边梯形的特征对比。

2.图形基数和角度的对应关系。

四、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讲解1.通过生活场景向学生展示各类图形,梳理各类图形的基本特征,注重归纳总结。

2.向学生讲解各类图形的名词、表示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画图方法。

3.提供多种方法进行图形计算,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易操作、由易到难的特点。

知识点讲解1.显式地表达各类图形的基本特征。

2.强调各类图形的基本计算公式,掌握两个内角和等于180°等几何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2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12)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2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12)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2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变换来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2. 图形的旋转3. 图形的轴对称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图形变换的规律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图形的变换。

2. 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形变换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通过直观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3. 练习:通过设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来解决问题。

4. 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5.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图形变换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图形变换知识的应用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图形变换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在练习题的设置上,要注意难度的把握,既要让学生能够解决问题,又要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性。

3. 在作业的布置上,要注意题目的选择,既要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要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在教学评价上,要注意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既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图形的变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运用图形变换知识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1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1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的位置关系2. 运用位置关系解决问题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图形的位置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地图、建筑平面图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位置关系。

2. 讲解图形的位置关系(1)定义:图形的位置关系是指图形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2)分类:图形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平行关系,二是垂直关系。

① 平行关系: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 垂直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画出一些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位置关系,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4. 解决问题(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路线规划、建筑物的布局设计等,让学生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解决。

(2)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同时,学生应能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找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2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2)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2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2)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2图形的运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基本变换,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让学生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平移:图形在平面内沿直线方向移动,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

2. 旋转:图形绕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

3. 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本变换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图形变换的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变换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平移:介绍平移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总结平移的性质。

(2)旋转:介绍旋转的定义,让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总结旋转的性质。

(3)轴对称:介绍轴对称的定义,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前后的图形,总结轴对称的性质。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如拼图、设计图案等。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总结图形变换的性质和应用。

(2)小组代表汇报,分享本组的发现和成果。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形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

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归纳整理】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
1.复习整本书所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这些线段围成的图形,还有曲线围成的图——圆,圆形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我知道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同一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我们还进一步学习了观察物体,能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形状,知道了观察的范围与距离有关。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二、过程
师:我们先来一起谈谈“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吧。

生1: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车轮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样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比较平稳。

生2:人们观看表演会自动围成圆形,是因为这样每个观众(圆上的点)距离表演者(圆心)的距离相等。

……
师:圆在生活中应用是很广泛的。

我们还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你们还记得周长公式和面积是怎样得到的吗?在小组里跟同学说说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测量了一些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求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知道了这个固定值就是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最后总结出了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若干份,然后把这些小扇形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圆的面积=πr×r,即S=πr2。

师:讲得很好。

除了关于圆的知识,我们还学习了观察物体,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独立思考”第3题图)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好办法。

师:观察物体时,观察的范围是怎样变化的?
生: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师:你能结合生活中的观察范围变化的实际例子说一说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及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举出事例,趁热打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随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下一步教学内容。


三、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设计意图:以呼吁的口号结束,倡导学生不要死学知识,而应活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观察物体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