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

合集下载

凯里戒网瘾成功案例

凯里戒网瘾成功案例

成功戒除网瘾案例一、个案基本情况求助对象:方某,男,18岁,凯里市某高中学生。

家长痛诉:方某一年前就经常在网吧包夜上网,白天上课时大部分时间是打瞌睡,成绩在班里垫底。

家长、班主任多次教育后仍无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了。

从两个月前开始,基本上是在网吧里度过,不回家也不去学校。

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没办法才决定买电脑,让其在家里上网,现已辍学在家一个月。

对象主诉:自从进入高中以后,由于没有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高一半期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开始出现厌学心理。

家里面父母经常吵架,我心情十分糟糕。

父母经常责备我,经常否定我。

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生活过得一点动力都没有,好象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不想去干。

只有在网络的世界中才找到了自我,和不知名的网友进行交流才无拘无束;在烦的时候在游戏中才会抛开所有的不快。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自己慢慢的深陷入网络里,最后也就完全放弃了学习,整天泡在网吧里。

二、网瘾诊断目前关于网瘾的诊断标准很多,大家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不过就临场实践的经验来看,我个人认为网瘾的标准是:上网行为如果已经影响到了上网者自身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那就已经构成了网瘾。

三、成瘾心理分析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在走进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工作中及学习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目前根据有关方面调查,中国目前有4000万名未成年网民,而网瘾少年的比例约在10%,即400万人,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困绕无数家庭和学校的一大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是青少年的精神避难所,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了太多的困难和问题,他们无法解决,只好沉迷网络,以逃避现实,并从网络中获得成就感和安全感。

而青少年上网成瘾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尤其是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

1、方某性格上不自信、自控力差。

在学习上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开始借助上网释放来自己的压力,逃避现实的困难,并从网上游戏和网聊中活动成就感和认同感。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过度沉迷网络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网络沉迷对初中生的危害,以及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学生姓名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成绩优异的孩子。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父母和老师发现他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经常迟到早退,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他沉迷于一款网络游戏,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面,甚至经常熬夜玩游戏。

当我第一次见到学生姓名时,他显得有些抵触和防备。

他不愿意与我交流,只是低着头,偶尔用简短的话语回答我的问题。

我意识到,要帮助他,首先需要建立起信任关系。

于是,我没有急于询问他关于网络沉迷的问题,而是从他的兴趣爱好、家庭生活等方面入手,逐渐打开了他的心扉。

在与学生姓名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之所以沉迷于网络,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压力。

他觉得在游戏中能够找到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能够暂时逃避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此外,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与他交流的时间很少,这也让他感到缺乏关爱和支持。

针对学生姓名的情况,我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

首先,我帮助他认识到网络沉迷的危害。

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科学数据,让他明白过度沉迷网络会对他的身体、心理和未来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同时,我也引导他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让他知道网络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其次,我帮助学生姓名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建议他们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我也与学生姓名的老师进行了交流,让老师在学习上给予他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帮助他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姓名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如体育运动、社团活动等。

青少年网络沉迷案例

青少年网络沉迷案例

青少年网络沉迷案例案例名称:青少年网络沉迷案例时间:2009年事件概述:2009年,北京市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青少年网络沉迷案件。

该案的主角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小明,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甚至经常逃学。

具体经过:小明是一名成绩优秀的高中生,性格开朗活泼。

然而,自从他在2007年接触到一款名为“创世纪”的网络游戏后,他就逐渐沉迷其中。

这款游戏以其色彩丰富的图像、刺激的剧情和众多在线玩家而闻名,小明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最初,小明只是利用课余时间玩游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渐渐疏远了家人和朋友。

他整日整夜沉迷在游戏中,忽视了学业、家庭和社交生活。

他开始缺席学校并逃避老师的责罚,频繁迟到和早退。

他的考试成绩由前期的优秀下降到中等水平,有时甚至不及格。

他的父母对他进行了多次批评和劝告,但都未能改变他的行为。

渐渐地,小明的家庭关系也开始紧张。

他经常与父母发生争吵,甚至出现了动手打架的情况。

父母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担忧,他们实在无法接受他从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变成了这样的人。

父母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网络沉迷的危害,并寻求帮助。

他们先向学校寻求支持和建议,学校建议他们与学生辅导员一起共同协商解决。

辅导员了解到小明的情况后,建议将他引导至心理咨询师处接受心理辅导。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小明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他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学习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咨询师提醒他,虽然游戏能给他带来短暂的快乐,但长期沉迷于游戏对他的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是不利的。

咨询师还与小明的父母开展了家庭辅导,加强了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律师的点评:这起案件涉及到了青少年网络沉迷的问题,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并采取措施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保护的相关规定有限,需要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首先,学校在发现学生出现网络沉迷问题时,应该及时介入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学生辅导员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需要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学生爱玩手机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学生爱玩手机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学生爱玩无线终端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无线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学生裙体来说,过度沉迷于玩无线终端却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无线终端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探讨学生爱玩无线终端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对无线终端有着极度的痴迷。

每天放学回家后,他总是迫不及待地拿起无线终端,玩游戏、看视瓶、刷社交媒体,直到深夜才肯放下。

家长多次试图限制他玩无线终端的时间,但都收效甚微。

小明不仅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逐渐下滑,而且与家长的交流越来越少,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家长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奈,于是寻求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帮助。

二、问题分析通过与小明及其家长的深入交流和观察,我们发现导致小明爱玩无线终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小明缺乏对时间的合理规划和管理能力,不知道如何在学习和娱乐之间找到平衡。

他没有意识到玩无线终端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到其他重要的事情,如学习、运动和社交。

2. 学习压力大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无线终端成为了他们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感到疲惫时,他们更容易通过玩无线终端来寻求短暂的放松和娱乐。

3.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小明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小明,导致他感到孤独和无聊。

家庭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规则,也没有对小明玩无线终端进行有效的约束和引导。

4. 社交媒体的诱惑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小明能够随时随地与朋友保持通联,共享自己的生活点滴。

这种社交互动的需求使得他对无线终端产生了依赖,难以自拔。

三、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我们为小明及其家长制定了以下家庭教育指导策略:1. 培养时间管理能力(1)帮助小明制定学习和娱乐计划与小明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和娱乐时间表,明确规定学习、休息和玩无线终端的时间。

中学主题班会:预防网络沉迷教育案例

中学主题班会:预防网络沉迷教育案例

中学主题班会:预防网络沉迷教育案例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沉迷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影响更为严重。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预防网络沉迷,我们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旨在提供相关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使用惯。

案例一:明智上网,合理分配时间故事情节:小明是一名中学生,平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研究成绩下降,与家人关系疏远。

某天,他遇到了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后者分享了自己曾经沉迷网络的经历,并讲述了如何通过合理分配时间,明智上网,找到平衡点,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故事。

教育目标:通过该案例,学生可以认识到网络沉迷对生活的负面影响,研究到合理分配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明智上网的方法。

案例二:网络安全意识,防范风险故事情节:小红是一名中学生,她在网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结果遭遇了网络诈骗。

她的个人隐私被泄露,财产遭受损失。

后来,一位警察叔叔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们讲解了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防范网络风险的方法。

教育目标:通过该案例,学生可以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研究到保护个人隐私和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案例三:网络沉迷的后果,珍惜现实生活故事情节:小李是一名中学生,整日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越来越疏远。

某天,他突发意识到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已经破裂,决定主动改变。

通过一次亲情活动,小李重新找回了与家人的联系,并与好友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教育目标:通过该案例,学生可以认识到网络沉迷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到珍惜现实生活、重视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案例四:网络沉迷干扰研究,树立目标意识故事情节:小刚是一名中学生,他在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己,研究成绩一落千丈。

某天,一位老师通过个人经历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们讲述了如何树立目标意识,明确研究目标,并通过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提高研究效率。

教育目标:通过该案例,学生可以认识到网络沉迷对研究的干扰,研究到树立目标意识、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青少年沉迷网络。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网络的沉迷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沉迷网络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效果。

小明是一个初中生,他非常喜欢上网,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上。

由于他沉迷于虚拟世界,他开始饭量变小、睡眠质量下降,并且与同学和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

小明的家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决定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

第一步是建立信任。

心理辅导师首先与小明建立了信任关系,让他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通过倾听小明沉迷网络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动机,心理辅导师了解到小明在网络中找到了自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网络游戏让小明在虚拟世界里成为了一个英雄,而社交媒体则让他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关注。

第二步是拓宽视野。

心理辅导师通过与小明分享有关网络沉迷的信息和案例,让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的负面影响。

这些信息包括网络沉迷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与家人朋友之间交流减少的后果以及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负面影响,小明逐渐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

第三步是探索现实活动的乐趣。

心理辅导师鼓励小明参与其他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如运动、艺术或参加社团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小明建立新的兴趣爱好,增加自信心和满足感。

同时,家人也鼓励小明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加强亲子关系。

第四步是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心理辅导师指导小明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平衡学习和娱乐。

他帮助小明制定一个每天上网时间的限制,并监督他的行为。

逐渐地,小明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现实生活中。

第五步是保持长期支持。

心理辅导师和小明的家人保持与小明的定期沟通,关注他的进展和困惑。

他们给予小明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帮助他保持对正面行为的动力和信心。

对网瘾学生的个别辅导案例

对网瘾学生的个别辅导案例

对网瘾学生的个别辅导案例一、案例概述我又一次接手新班级。

这是一群“90后”,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或憨厚朴实,或自骄自大,或我行我素……但有一个却与众不同。

他肤色较黑,不爱言语,稚气的脸上常常让人感觉冷漠,他叫卓晓豪。

入学成绩优良,但半学期后急剧退至班级末游。

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变得颓废,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作业时而拖欠,不喜与同学交往,班上只有一同乡好友而已。

一切变化都来自于网络,来自于游戏。

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喜欢到网吧打游戏,上初中后更是成瘾。

据他父亲说,有天夜里,听到早已熄灯睡觉的儿子房里仍有说话声,打开灯一看,儿子睁着眼睛在叫嚷着。

一问才知,他所喊的都是游戏中的人名。

网瘾已经让他神情恍惚,难怪他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我这才明白是游戏掠夺了他的学习。

为了让他回归学业,我决定采取高压态势,当着他父亲的面给他定下一个目标,期末考试成绩务必升至中游,否则“回家反省”。

可是,我的严格要求并没有唤回这个浪子。

他上课依然走神,成绩依然低迷,网吧依然光顾,后来竟发展到无故旷课,离家出走,甚至扬言辍学。

综上所述,晓豪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是自暴自弃,沉迷网络,难以自拔。

二、家庭背景晓豪的家庭是一个再婚家庭。

他的父母在他读小学四年级时就离婚了,母亲远嫁汕头,他和姐姐随父亲生活。

不久之后,父亲也再婚,并生下一男孩。

家庭的变故,尤其弟弟的问世,更使他倍感失宠。

父亲忙于生意,缺少沟通,疏于管教,父子间的感情渐淡。

他常常跑到奶奶那里吃饭,奶奶疼爱孙子,经常给他零用钱。

晓豪居无定所,晚上时而在家睡,时而在奶奶家过夜,时而到同学处借宿。

孩子的行踪缺少有效的监督,孩子的教育出现重大的漏洞。

三、心理与行为分析晓豪的行为表现来自于家庭的变故,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分析促使他沉迷网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逃避现实生活初中生本来就叛逆,思想不够成熟但行为上却总想独立,遇事容易偏激。

父母离异,本已是难以承受之痛。

面对新家庭,孩子内心不能适应,甚至有些抗拒,觉得没有温暖。

一例中学生网瘾的心理辅导案例正规版

一例中学生网瘾的心理辅导案例正规版
二、案例分析
涛涛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网络成瘾的现象。涛涛为什么会从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学生变成一个网瘾少年的呢?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如同烟瘾、酒瘾、毒瘾一样,同样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习惯化的过程。上网是操作过程,网上尝到的"甜头"是强化物,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称为强化,多次强化后,便形成了"网瘾"操作性条件反射。瘾对人都有害,烟瘾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网瘾则可妨碍学习进步,养成说谎恶习,疏远家庭,损伤网瘾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发生,并降低个体免疫力。网瘾本身即是一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需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四、辅导结果
通过对涛涛同学网络成瘾行为的认真分析与真诚的沟通,经过制定并执行以上方案,涛涛已经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和游戏,合理的利用网络,能够很好的分配学习活动和上网时间。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上课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连续2个月无不交作业的情况,无旷课逃学行为,有事愿意和父母沟通,心理健康辅导初见成效。
涛涛,男,初中二年级学生。他在上小学时还是一个阳光、健康、上进的好学生。不但学习好,还担任过班长。但上了初中后,他学会了上网,而且逐渐成瘾,从此就不思学习,课上不听讲,课下不交作业,成绩一落千丈。为了不让他上网,家长把家里的电脑锁起来,每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不给他上网的机会,有时他趁放学时学生多,躲着家长就溜走去网吧,家长非常气愤,逮到他非打即骂,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涛涛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有时逃学旷课去网吧,最近偷了家里的500元钱,离家出走一个星期,全家人以及亲朋好友到处寻找,最后在一个网吧找到他,他爸爸打过他以后,给他两条路让他选 :如果想上网,就不要上学了,关在家里,不准出门;如果上学,就好好学习,不准再上网。看到他们父子俩僵持不下,他妈妈很着急,苦心婆口的劝说,打骂,锁电脑,断网,能使用的方法都用过了,一点作用也没有,咋办呢?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生陷入了沉迷网络的困境中。

他们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掌控,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为了帮助这些沉迷网络的学生重拾自我,学校开展了心理辅导活动,并分享了一位初中生网络沉迷的心理辅导案例。

案例:小明走出网络的阴影小明是一位初中生,他在上初中之后沉迷于网络游戏,开始逃避学习和家庭责任。

他整天沉迷于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

这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下降,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变得疏离。

初中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得知了小明的情况后,决定帮助他走出这个困境。

在与小明进行初步的沟通后,心理辅导老师采取了以下的心理辅导措施,帮助小明重新找回自我。

一、建立信任和倾听心理辅导老师在开始辅导前,首先要和小明建立互信的关系。

只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小明才会敞开心扉,与心理辅导老师进行真诚的交流。

心理辅导老师使用非指责性的语言,倾听小明内心的痛苦和困惑。

二、了解个体情况和原因通过与小明的对话和问卷调查,心理辅导老师了解到小明沉迷网络的原因。

原来,小明作为独生子女,长期以来缺乏家庭陪伴和关爱。

在学校里,他也遭受了同学的排挤和欺负。

网络游戏成为了他逃避现实和获得快乐的方式。

了解这些对小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帮助心理辅导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三、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根据小明的情况,心理辅导老师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首先,他在学校组织了一个班级活动,旨在增强同学之间的友情和互助精神,以减少小明受到的排挤和欺负。

其次,他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辅导,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并提供家庭支持。

最后,心理辅导老师还帮助小明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督促他遵守。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时刻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并及时与他沟通。

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为了填补小明空虚的内心,心理辅导老师鼓励小明参与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例如运动、音乐和绘画等。

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小明的生活,又能使他逐渐放下网络游戏,找到新的快乐。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初中生沉迷网络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空间吸引了大量青少年,他们不仅沉迷其中,还面临着身心健康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个心理辅导案例来探讨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案例一:小明的网络成瘾问题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之余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愿意进行其他正常的活动。

父母对此深感担忧,联系了学校的心理辅导师进行帮助和指导。

分析小明沉迷网络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

首先,网络游戏给他带来了一种虚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得他沉迷其中找到了一种自我肯定的途径。

其次,小明可能面临着学习和社交压力,导致他选择逃避现实,找到网络世界中的安慰和放松。

解决方法心理辅导师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帮助小明摆脱网络成瘾。

首先,帮助小明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和对他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醒他要合理使用网络。

其次,通过和小明的交流,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并引导他寻找其他适合他的兴趣爱好,如体育运动、音乐等。

再次,心理辅导师和小明的父母共同制定了一份合理的作息表,限制他的网络使用时间,并且给予他适当的奖励和激励。

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和家庭的支持,小明的网络成瘾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他逐渐开始接触其他活动,结交新的朋友,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通过心理辅导的过程,小明不仅意识到了网络成瘾的危害,还学会了适度使用网络,保持身心健康。

结论初中生沉迷网络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对于学校和家庭而言,应该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此外,应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使他们远离网络游戏的诱惑。

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提倡健康的网络环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辅导在帮助初中生摆脱网络成瘾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网瘾心理疏导案例

网瘾心理疏导案例

网瘾心理疏导案例案例概要本案例涉及一名15岁的男孩小明,他出现了明显的网瘾问题,对研究和社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小明网瘾问题的具体表现、心理疏导方案和效果评估。

网瘾问题表现小明在上网方面表现出了以下明显的问题:-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控,严重影响了研究进度。

- 摆脱不了网络世界的吸引,导致社交能力较差,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减少。

- 精神状态不佳,经常出现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心理疏导方案根据小明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心理疏导方案:1. 家庭支持:与小明的家人合作,建立一个稳定的支持体系,让他感到安全和被理解。

2. 增强自我认知:帮助小明认识到网络上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价值感。

3. 制定限制措施: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合作,制定明确的上网时间和规定,限制小明的网络使用,并且逐渐减少上网时间。

4.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小明参与体育、音乐、艺术等活动,扩大他的兴趣爱好,帮助他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5. 心理咨询:引导小明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倾听他的内心疑虑和困扰,帮助他寻找更健康的应对策略。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小明的网瘾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上网时间显著减少,他更加知道如何正确分配时间,有效地进行研究和休闲活动。

- 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他能与同龄人积极互动,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

- 心理状态改善,不再频繁出现负面情绪,并能够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结论本案例通过采取心理疏导方案,有效帮助小明解决了网瘾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我们也必须关注其他潜在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心理疏导的效果因人而异。

因此,在实施心理疏导方案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精细化的调整,同时也要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以便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网络依赖心理辅导案例

网络依赖心理辅导案例

网络依赖心理辅导案例案例背景网络依赖是指个体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和过度使用,导致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社交隔离的行为。

这种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案例介绍了一位年轻人如何通过心理辅导克服了网络依赖的问题。

案例描述小明,一个25岁的年轻人,花费大部分时间沉浸在互联网世界中。

无论是社交媒体、游戏还是在线视频,他都无法自拔。

这导致他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交流日渐减少,他的研究和工作成绩也开始下降。

小明的家人决定为他寻求心理辅导帮助。

经过初步评估,心理辅导师发现小明对互联网使用的渴求是出于寻求刺激和逃避现实的动机驱使。

在与小明进行深入访谈后,心理辅导师确定了下列治疗目标:1. 帮助小明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网络依赖问题对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2. 探索小明背后的情绪和心理需求;3. 帮助小明培养健康的应对机制,以应对情绪和需求。

在随后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师与小明一起开展了以下几个主要活动:1.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辅导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明意识到自己对互联网的过度使用是一种不健康的惯。

她与小明一起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如每天限制上网时间和设定优先完成研究和工作任务。

通过逐渐减少上网时间和增加正面活动的参与,小明逐渐减少了对互联网的依赖。

2. 情绪表达和探索心理辅导师鼓励小明表达自己在网络世界中隐藏的情绪和需求。

通过与心理辅导师的交流,小明逐渐明白自己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逃避社交压力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心理辅导师帮助小明探索这些情绪和需求,并提供方法来更好地面对和满足它们。

3. 社交技巧培训心理辅导师为小明提供了社交技巧培训,帮助他重新建立社交关系。

小明逐渐学会了与他人建立联系、维护朋友关系和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

这些新的社交技巧增强了小明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并减少了对互联网的依赖。

案例结果经过几个月的心理辅导,小明明显减少了对互联网的依赖。

他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到了恢复,研究和工作成绩也有所改善。

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

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

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第一篇: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我班的李某最近总是精神不振,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无精打采,还经常的请假、迟到、旷课,发现问题后我及时的与家长联系,反映了情况后,在家长的怀疑和叙述中我慢慢了解到学生经常无故请假、迟到、旷课的原因,这时我提出让家长配合并在他的同学间深入调查了工解,开始对李某进行思想和行为帮助,主要的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了解帮助对象:李某,男,16岁,某技校计算机班学生。

同学叙述:我初中时与他是同一个班的,他的情况我了解一些:从初二下学期开始他就经常的上课无精打采,要么就是上课睡觉,又或者是经常的迟到、旷课,经常是偷偷的三两成群地和同学一起去上网,后来只要一有时间就往附近的网吧跑。

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比较少去上网了,虽然经常唉声叹气,我都以为他转变了,没想到近期又和以前一样了,每天上网回来就是两眼通红、精神不振,平时也是一付无所事事的样子,寻找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一个人跑到网吧上网,一上网就没日没夜。

家长痛诉: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每周一两次的晚归,开始问他是说到同学家玩去了,后来变成是经常的晚归,还隔三差五的要钱,说是买学习用品,直到班主任打电话来说,这段时间经常的旷课,才在质问中知道他开始去同学家玩的时候是在玩电子游戏,后来在同学家玩的不过瘾就直接到网吧里面去玩了。

为了收笼他的心不要往外跑,在他要求下买了一部电脑给他,刚开始一段时间是好了一点没往外跑了,但他在家时是经常的玩到很晚才睡,就对他进行控制,结果隔三差五又往外跑了。

所以他的成绩是一落千丈,没有考上高中,不想让他读书又怕他学坏,才让他继续的到技校读书,让他学一门技术,为以后的生存打下基础,谁知道他现在又……对象主诉:最始选择报读计算机班就是以为可以多点时间上网而不会被干预,但是当现实和我的想法不符时,我又开始出现厌学心理,所以我最近一直情绪低落缺乏学习的动力,虽然有时自己很想去学可就是只想没有行动。

案例:中学生上网成瘾案例四则

案例:中学生上网成瘾案例四则

案例:中学生上网成瘾案例四则一、某市重点中学的一个男生小王,品学兼优,善良活泼,还是班干部,最近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同学一句话不对就举拳相向,对家长和邻居也动不动喊打,父母从其书包里还找到一把匕首,最后竟对谁都不说话。

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才弄明白,他已背着父母悄悄地玩了差不多一年的暴力游戏,头脑已被暴力色情搞得混乱不堪,产生心理紊乱和障碍,已经分不清现实和游戏了,不得不退学治疗。

二、某市郊区学校的一个女生小周,刚读高中,由于家离学校很远,竟在电子游戏室通宵玩游戏。

一旦父母责骂她,女儿却瞧不起他们,说:不懂生活,老土!一次其母就跟她去“懂生活”,结果被暴力游戏吓得毛骨悚然,可其女儿玩得面不改色,心不跳,看上去很享受。

这以后,这位母亲毅然把女儿转到自己家门口的一所普通学校,严加看管。

更多的老师们则认为:如果这种腐蚀孩子心灵的游戏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将会毁了下一代。

三、家住江北区的17岁孩子明明,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

一天,愤怒的父亲把网线扯断了。

明明就像疯了一样,将电脑屏幕砸了个粉碎。

事后,明明还以“离家出走”“断绝亲子关系”等等,来威胁父母不得“干涉”他的爱好。

父亲为此已经病倒在床,母亲声泪俱下地在电话中说:“救救我们的孩子吧,孩子要毁了!我们这个家快完了!”但是,被父母视若巨毒农药的电脑,当初却是他们主动为明明买的!四、小郭,男,高中二年级学生。

他在上初中时还是一个阳光、健康、上进的好学生。

不但学习好,还担任过班长。

但上了高中后,他学会了上网,而且逐渐成瘾,再没有心思安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文化不高的父亲气极而怒,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小郭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一次和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他用匕首刺伤了生养他的爸爸,后果非常严重。

当民警抓捕、询问小郭时,他依旧安然地坐在网吧里上网。

孩子沉迷游戏家庭教育案例

孩子沉迷游戏家庭教育案例

孩子沉迷游戏家庭教育案例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游戏成为了孩子们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过度沉迷于游戏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其学业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家庭教育案例,展示了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游戏的沉迷。

案例一:建立规则与界限小明的父母发现他经常玩电子游戏到深夜,第二天上课时精神不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一套规则:每天只能玩一小时游戏,并且必须在完成家庭作业后。

此外,他们还设置了一些奖励机制,比如连续一周遵守规则可以获得额外的娱乐时间。

通过这种方式,小明逐渐学会了自我控制,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案例二:提供替代活动小华的父母注意到他沉迷于一款在线游戏,几乎不参与任何户外活动。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们鼓励小华参加学校的篮球队,并安排了周末的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和野营。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小华的业余生活,还帮助他建立了新的兴趣和社交圈,减少了对游戏的依赖。

案例三:沟通与理解小李的父母发现他对一款新游戏非常着迷,甚至开始忽视家庭作业。

他们没有立即禁止小李玩游戏,而是选择与他进行深入的对话,了解他对游戏的兴趣点和为何如此沉迷。

通过沟通,他们帮助小李认识到游戏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平衡,并引导他合理分配时间。

案例四:技术手段辅助小红的父母使用了家长控制软件来限制她玩游戏的时间。

软件可以设定每天玩游戏的时长,并在达到限制后自动锁定游戏。

同时,他们还教会小红如何使用软件来监控自己的游戏时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

案例五:以身作则小刚的父母意识到,作为家长,他们自己也需要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他们通过减少自己玩游戏和使用手机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让小刚意识到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有节制地使用电子设备。

结语孩子沉迷游戏是一个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在帮助孩子摆脱游戏沉迷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一个上网成瘾的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关案例

对一个上网成瘾的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关案例

对一个上网成瘾的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关案例编号:2748056作者:吴春燕所属班级: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班地区:/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当前,小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大问题,它极大地困扰着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特别是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作为班主任,怎样尽自己的努力来挽救班里会出现的网瘾小学生呢?我曾教过的以为六年级男生小敏,13岁,父母经营个体企业,平日因忙于工作和自身文化程度低等原因,忽视和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导致孩子从五年级开始进网吧,很快成瘾,从此一陷而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并且沾染上了说谎、逃学、打架斗殴、早恋等恶习。

时常欺骗老师和家长,逃课去网吧。

周末更不用说,常常在网吧一呆就是一整天,多次被父母从网吧里拽出来,进而暴打一顿,结果是一用不管,反而使原本就问题重重的亲子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通过对孩子及其父母的多次谈话了解以及心理测验,我发现,造成孩子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这也是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关键所在。

我运用了多种方法对孩子进行了多次心理辅导,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如今,孩子已不再去网吧,而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其他不良行为也改变了很多。

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父母与孩子沟通不当是网络上瘾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预防孩子网瘾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多关心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

很多上瘾学生的家庭都存在沟通障碍。

许多孩子放学后,宁愿去网吧也不愿回家,主要是因为在家找不到“温暖”。

一进门,家长就问孩子成绩怎样,这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反感,长久下去,只会让孩子更叛逆。

有的家长喜欢用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实打孩子是打不好的,只会增加彼此间的误会和仇恨。

孩子痴迷上网,家长们应该放下架子,和孩子聊天、做朋友,甚至可以聊网络游戏,让孩子在心灵上和父母有亲近感。

慢慢地,父母可以利用自己对游戏的了解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意识到游戏的危害性。

戒除学生网瘾案例

戒除学生网瘾案例

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有些同学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成绩还不错,而且个性比较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比较好。

见到老师很有礼貌的问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能主动帮助他人。

但是没过几个月,他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开始显露出来:上课不认真听讲,有时做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交送,甚至抄袭;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更为严重的是逃学进网吧。

我班的李勇就是这样的例子。

李勇同学在小学成绩还不错,升到初中后,开始一段时间成绩在班级是中上等,一个多月后,他开始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有时上课睡觉,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时有发生。

我和他谈话,其他老师也批评他,可是他还是改不了。

后来,李勇的父亲知道了,来到学校,当着师生的面,对其又打又骂,还说回家打断他的腿。

在此事件后,李勇同学更加自卑,再也不学习了,表现的更为严重,并开始迷恋网吧。

后来通过家访和其他渠道了解,李勇同学的家庭情况特殊,母亲在他出生不久就因病瘫痪在床。

家里的一切都是父亲承担,长期的压力使他父亲变得脾气暴躁,经常酗酒。

因此,李勇同学害怕父亲,从不顶撞,因为他不想让父亲伤心。

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

于是他觉得在家里,父亲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

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

李勇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的学习生活,他开始沉迷于网吧,好几次都是在网吧找到他。

他也告诉我下学期他就不读书了,准备出去打工。

针对李勇同学的这一情况,我决心帮帮他,让他走出自卑的心理,与其他同学一样高高兴兴的、健健康康的成长。

为了帮助李勇同学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我进行了多次家访,和他的父亲多次谈话沟通,还告诉他,他的孩子是爱父母的,不顶撞父亲是怕父亲伤心,他很想好好学习。

李勇的父亲也答应以后改正,多关心孩子。

同时,我还发动全班同学关心帮助李勇。

同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了他的自卑心理、重建了自信,以前的很多不良习惯也改正了,成绩自然提高了。

孩子戒网瘾成功案例

孩子戒网瘾成功案例

孩子戒网瘾成功案例
网络成瘾的小舟成了乖乖仔
当来自江苏的小舟和父亲从江苏来到慧腾戒网瘾学校的时候,体重偏胖、脾气暴躁、自理能力极差的他让我们不禁感叹,这是怎样的物质溺爱导致的结果啊。

可经过后来的接触和生活,我们却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单纯善良的孩子。

13岁的小舟是家里的独生子,5岁之前都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

虽然个性开朗,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小舟却时常感叹现实生活的孤独与索然无味。

慢慢的,小舟将所有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网络,每天的生活除了电脑基本没有其他方向的兴趣爱好。

由于长时间的上网和不运动,小舟的体重也已经达到了154斤。

来到慧腾,我们发现小舟的网瘾主要是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使得小舟缺乏家庭归属感。

从小缺乏朋友也让小舟的社会交际能力显的比同龄人稍弱。

爷爷奶奶的溺爱,更让小舟的自理能力变差,越发变的懒散。

在得出这一结论之后,辅导小舟的心理老师很快就给他定制了初步辅导方案:强制脱离网络,鼓励其多参加户外活动、竞技类活动,培养科学健康的兴趣爱好。

引导孩子,找到成长方向,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在辅导过程中,心理老师不断对小舟观察和分析,并经常鼓励他多和其他同学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提高社交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通过6个多月的学习时间,小舟的体重成功减到了120斤,跟同学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许多,自理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也明显有了提高。

小舟现在也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由于其良好的表现,堂哥小硕也报名了慧腾的暑期班体验生活。

一名初中生的戒网瘾成功案例.docx

一名初中生的戒网瘾成功案例.docx

一名初屮生的戒网瘾成功案例我去网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学习上受挫或是与父母惬气。

身为班长的我有一次管教一名同学, 此人不服质问我:“你不就学习好么?会玩儿《星际争霸》、《黑暗破坏神》么?”见我不说话他更冲了:“没玩儿过吧!真落伍书呆子!就差学傻了!”好强的我不论在哪方面都不愿输给别人,于是我开始去网吧。

刚开始只是偶尔放学去玩一会儿, 感觉还不错,就这样我除了上课和在家,其余时间都是在网吧度过的。

因为玩儿游戏跟学习一样, 下的功夫越多,你的技术、装备和等级就越高。

当我的游戏水平足以压过学校任何人时,也同时发现了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我已经无法离开网络游戏了。

父母通过老师与同学,观察并逐渐掌握了我的行踪。

最开始,他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教育我,拿书和报纸给我看。

由于我发展到了一路过电脑房就想进去,没办发控制自己的行动,父母也逐渐认为我实在不争气,恨铁不成钢,于是开始打我, 但打完了又一边帮我上药一边哭。

我突然感觉到愧疚,感觉自己伤害了父母。

但很快这种想法表消失的一干二净:不就是课余时间打了会儿游戏么,又没耽误学习,我都不急,你们急什么!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是不懂事啊!这样的生活状态反反复复地持续了很久,期间我和父母也想过很多办法来克制,比如父母天天接送我上下学,断绝我的零花钱,等等,但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在游戏世界中,当别人对我竖起大拇指时,我就会十分满足,并感叹:自己的付出还是有收获的, 而且述给同学做了个好“榜样”。

但是我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止在飞快的堕落!虚幻游戏世界中角色的成就,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但因为经常顾不上吃饭,身体越来越不好。

被父母找到还要挨揍,而且成绩也变得不稳定忽上忽下。

由于小学课程难度不高,上课不听只要回家多翻翻书就可以了,所以我当时没有注意上网对学习的危害性,更没有把父母与老师的教导放在心上。

于是我继续一意孤行,迷迷糊糊地度过每一天。

后来我带着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来到了市重点初中就读,父母为给我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乂是联系这个领导乂是沟通那个教委,历经千辛万苦把我送进了学校中最好的班,这个班主任教出了不少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牛,因此班级的教学质量是不容置疑的。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第28例子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第28例子
离网络的动机渐渐剧烈,所以同意在校寄宿。但在校住宿初期由于不能上网简单导致个 人郁闷、脾气急躁等心情问题,则建议其每天坚持打篮球 30 分钟,并鼓舞其参与即将到来的 校运会,多点体育熬炼,并对进行放松心理训练,转移留意法缓解焦躁心情。在周六日回家 期间要坚持记录行为日记,例如上网两小时,帮助家庭完成家务劳动,按时起床等,父母适 当赐予其嘉奖,强化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李某上网时间超过 3 小时不能自觉关电脑时,父 母则在耳边响起刺耳铃声,进行干预和阻断,并陪李某进行活动内容转移至其他方面或外出 呼吸新奇空气。
③坚持每天写日记,给自己拟定学习方案和要求,不仅记录上网进步状况,而且包括学 习上的进步以及方案完成状况,培育意志力和自我效能感,加强自我调整力气。此后在班主 任和老师中了解到该同学虽然成果还处于中等水平,但老师们都认为其有很大的进展潜力, 看到同学这样的进步也感到很欣慰。
第4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至消失危及生命的状况。对此,向他出示了一些关于过度使用网络的诊断标准,李某表示可 以接受,通过对比自己记录的时间表,他承认上网时间是多了一点。从李某接触嬉戏的动机 可以看到,李某特别好胜,有很强的自尊心,应当激发他的成就动机并渐渐转移到学习活动 上,重拾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依据李某对自身现状的熟悉,在现有资料中,选取了一些 有关“电脑使用综合症”的资料以及一些人物传记(包括电脑网络行业、篮球运动界里的闻 名人物)和“励志格言”等,让其回家认真阅读,认真检查自己有哪些网络成瘾的症状和不 好的想法,并记录下来,对不好的想法进行自我辩论;同时写一则人物传记的读后感。
第1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最终目标、远期目标:在达到详细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同学李某的自我 调控力量,最终达到促进该同学心理的健康和进展,达到人格的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我班的李某最近总是精神不振,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无精打采,还经常的请假、迟到、旷课,发现问题后我及时的与家长联系,反映了情况后,在家长的怀疑和叙述中我慢慢了解到学生经常无故请假、迟到、旷课的原因,这时我提出让家长配合并在他的同学间深入调查了工解,开始对李某进行思想和行为帮助,主要的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了解
帮助对象:李某,男,16岁,某技校计算机班学生。

同学叙述:我初中时与他是同一个班的,他的情况我了解一些:从初二下学期开始他就经常的上课无精打采,要么就是上课睡觉,又或者是经常的迟到、旷课,经常是偷偷的三两成群地和同学一起去上网,后来只要一有时间就往附近的网吧跑。

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比较少去上网了,虽然经常唉声叹气,我都以为他转变了,没想到近期又和以前一样了,每天上网回来就是两眼通红、精神不振,平时也是一付无所事事的样子,寻找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一个人跑到网吧上网,一上网就没日没夜。

家长痛诉: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每周一两次的晚归,开始问他是说到同学家玩去了,后来变成是经常的晚归,还隔三差五的要钱,说是买学习用品,直到班主任打电话来说,这段时间经常的旷课,才在质问中知道他开始去同学家玩的时候是在玩电子游戏,后来在同学家玩的不过瘾就直接到网吧里面去玩了。

为了收笼他的心不要往外跑,在他要求下买了一部电脑给他,刚开始一段时间是好了一点没往外跑了,但他在家时是经常的玩到很晚才睡,就对他进行控制,结果隔三差五又往外跑了。

所以他的成绩是一落千丈,没有考上高中,不想让他读书又怕他学坏,才让他继续的到技校读书,让他学一门技术,为以后的生存打下基础,谁知道他现在又……
对象主诉:最始选择报读计算机班就是以为可以多点时间上网而不会被干预,但是当现实和我的想法不符时,我又开始出现厌学心理,所以我最近一直情绪低落缺乏学习的动力,虽然有时自己很想去学可就是只想没有行动。

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生活过得一点动力都没有,好象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不想去干。

只有在网络的世界中才找到了自我,和不知名的网友进行交流才无拘无束;在烦的时候在游戏中才会抛开所有的不快。

有时在爸妈和老师的说教下我也想过改正过来,可是……
个人成长史:在了解中知道,家长早期长年在外,留下孩子和爷爷奶奶住,直到初二下学期出现了这些情况后才从深圳回到家里发展,在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家长的长年不在家,就想在经济上对他进行补偿,造成他的经济较宽松,有更多的空间经济去自由支配,在出现
了上网夜不归宿的情况下,父母才开始重视和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二、评估和诊断
诊断及诊断依据:美国金伯利杨教授的测评方法:网络成瘾的测评一些问答构成,使用问卷进行自测并且观察了解近期的活动,综合上面的两项进行评判。

评估:厌学心理重,情绪低落,自我控制力差,上课时无精打采、睡觉或者说话,作业不做或者抄袭别人作业甚至让别人代做。

在老师的教育下,他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家长、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干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虚度时光。

满口网络语言或粗言秽语,不讲文明礼貌。

诊断:通过了理和自述发现他非常喜欢上网打游戏或聊天;每天上网打游戏或聊天约3个小时或以上;稍微长一点的时间不上网,就会出现焦虑状态,即紧张、敏感、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

以上特征表现可以诊断为:网瘾第二期“中度成瘾期”。

三、成瘾心理分析
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在走进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

特别是职业学校和技校学生没有普通高中、大学生的高考、考研的动力,“今天你e了没有?”、“有事Q我!”已经成为当今时尚的口头禅,你没有接触或带上一点网络的语言和游戏的内容就会被同学说“OUT”。

所以在他们的眼中只有网络才是“给力”得,其它“神马都是浮云”。

1、好奇心驱使走出第一步:刚开始,到同学家上网,很好玩,听上网的同学说了网上的一些内容,很有意思,于是,由于好奇心使他经常的往同学家跑。

在同学家已经开始觉得网络世界很精彩,感官刺激的东西很多,应有尽有。

但是老是到同学家上网不能满足他的需求的时候就往网吧里跑了。

2、从众心开始让他迈出第二步:十六七岁的年龄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为了潮流和时尚,你网我也网,同时辨析能力又不强。

在网吧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上网后不停地点精彩画面,一不留神,就进入了不该去的地方,从而开始迷恋。

3、迷恋网络仅仅是踏错步:当对上网产生依赖、留恋心理的时候,特别是遇上导致青年学生堕落的三大杀手: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时,虚拟的网络世界吸引着他一步一步的走向沉迷。

游戏软件的惊险刺激,险象环生,扣人心弦;网上聊天的畅所欲言、无话不说、无所顾忌。

便开始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唯独对上网情有独钟,渐渐地便产生了迷恋心理。

4、反判和自卑让他进入沉迷状态:由于经常上网造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萎靡不振、身体憔悴,学习的精力和时间都没有得到保证,造成成绩直线下降。

成绩的下降不免会受到同学的冷嘲热讽、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恨铁不成钢,但他没有及时的纠正,而是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在作怪,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破罐子破摔,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从而进入沉迷状态。

四、治理方案及目标
治理方案:
第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强化自我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控,达到逐步减少上网时间和绿色上网。

让学生在自我控制中起到一个心理暗示,网络不是万能的,沉迷网络只会让自己的未来一片空白。

1)要求学生把需要上网的事情和大约时长都写下来,再进行安排,让他自己掌握一定的调控技巧,如确定上网时间,该下网时就下网;
2)请家长、同学监督,到时提醒必须下线;坚决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3)要求家长合理安排他的零用钱,从减少到网吧的次数到杜绝去网吧,从减少给游戏冲值到不再往游戏帐户冲值。

第二阶段是让学生领悟:领悟是克服网瘾的心理不适与障碍的关键。

全面深刻地认识其心理不适与情绪障碍的过程伴随着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积极地协调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改变某些偏见与消极的行为方式,防止和减弱不良情绪对心身的危害。

首先要求学生科学合理地应用网络资源,使之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动力。

其次增加老师和家长赏识孩子的机会,让他树立一次失败不要紧,积累经验,爬起后重新再来最重要。

最后创设环境让同学多邀请他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让他在和同学沟通和交流中领悟现实。

最终目标:正确认识网络和使用网络
五、咨询效果的评估
第一阶段(一个月的时间):回访和同学中了解到李某只有在周末时才会去上网,同时每次上网的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内,和同学的交流也增多,下午课后会和同学一起去参加健身活动,不再有一放学就跑到网吧的现象。

再次使用“网络成瘾的测评”分值明显降低。

第二阶段(两个月后)再次跟他父亲通电话了解最新情况时,一连说了几个谢谢!
六、后记
1、网络利弊分析:
利用网络的益处:(1)有利于就业: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通过网络,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一定的操作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更多的就业动态和职业需求。

(2)有利于扩展知识面:学生触网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因特网是一本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信息量大,互换性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使学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大量的有用资料,极大地开阔了职业院校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3)有利于平等交流。

网上聊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间空间,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隐敝化。

同时十六七岁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僻,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与人交往的。

而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网络恰恰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相对平等宽松、隐敝的交流环境。

网络带来的弊端:(1)迷恋上网严重影响学业。

(2)迷恋上网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3)迷恋上网有害身体健康。

(4)迷恋上网有损心理健康。

(5)迷恋上网容易滋生是非。

2、网络利弊思考:
正如湖南师范大学的一位老教授所言:“如果你爱他,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把引导工作做在平时。

1、经常的进行正面说服教育,引导调整心态,增强自控能力。

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要趋其利而避其害。

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进行正面引导;组织专题讨论,提高学生对上网的正确认识;开设讲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搜集迷网受害典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调控技巧,增强自控能力,避免染上网瘾。

2、多方共同努力,加强班级管理,联合家长齐抓共管。

要加强课间管理、宿舍管理、出勤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课余文化活,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中来。

及时与家长沟通。

让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经常上网,要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的益处又不沉迷网上游戏、网上聊天,远离网上色情。

合理安排好孩子生活费。

培养健康上网意识,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学生前行中的绊脚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