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计算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验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验

实验一 8255A并行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通过8255A并行口传输数据的方法,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二、实验仪器微机、微机原理接口实验仪三、实验原理⑴通过8255A控制发光二极管,PB4-PB7对应黄灯,PC0-PC3对应红灯,PC4-PC7对应绿灯, 以模拟交通路灯的管理。

⑵要完成本实验,必须先了解交通路灯的亮灭规律,设有一个十字路口l、3为南北方向,2、4为东西方向,初始状态为四个路口的红灯全亮,之后,1、3路口的绿灯亮,2、4路口的红灯亮,1、3路口方向通车。

延时一段时间后,l、3路口的绿灯熄灭,而l、3路口的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以后,l、3路口红灯亮,而同时2、4路口的绿灯亮,2、4路口方向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2、4路口的绿灯熄灭,而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以后,再切换到l、3路口方向,之后,重复上述过程。

⑶程序中设定好8255A的工作模式及三个端口均工作在方式0,并处于输出状态。

⑷各发光二极管共阳极,使其点亮应使8255A相应端口的位清0。

实验程序:CODE SEGMENT ;H8255-2.ASMASSUME CS:CODEIOCONPT EQU 0FF2BH ;8255控制口地址IOAPT EQU 0FF28H ;8255 PA口地址IOBPT EQU 0FF29H ;8255 PB口地址,高4位接黄灯IOCPT EQU 0FF2AH ;8255 PC口地址,低4位接红灯,高4位接绿灯ORG 11e0HSTART: MOV AL,82H ;82H控制字送AL,MOV DX,IOCONPT ;8255控制口地址送DX寄存器OUT DX,AL ;送出控制字,PA、PC输出,PB输入MOV DX,IOBPT ;PB口地址送DXIN AL,DX ;从PB口取数据(PB口低4位别处在用)MOV BYTE PTR DS:[0601H],AL ;保存到0601H单元MOV DX,IOCONPT ;取8255控制口地址MOV AL,80H ;设置成PA、PC、PB输出OUT DX,ALMOV DX,IOBPT ;取PB口地址MOV AL,DS:[0601H] ;取0601H单元的数OR AL,0F0H ;屏蔽低4位OUT DX,AL ;送到PB口(恢复PB口低4位状态)MOV DX,IOCPT ;取PC口地址MOV AL,0F0H ;把0FH送PC口,4个红灯全亮OUT DX,ALCALL DELAY1 ;延时IOLED0: MOV AL,10100101B ;1、3路口绿灯亮,2、4路口红灯亮 MOV DX,IOCPT ;取PC口地址OUT DX,AL ;送出CALL DELAY1 ;延时CALL DELAY1OR AL,0F0H ;熄灭1、3路口绿灯OUT DX,ALMOV CX,8H ;设置黄灯闪烁次数IOLED1: MOV DX,IOBPT ;取PB口地址MOV AL,DS:[0601H] ;取PB口原来状态AND AL,10101111B ;点亮1、3路口黄灯,保持PB口低4位 OUT DX,ALCALL DELAY2 ;延时OR AL,01010000B ;熄灭1、3路口黄灯,保持PB口低4位OUT DX,AL ;CALL DELAY2 ;延时LOOP IOLED1 ;CX-1不等于0,到IOLED1循环MOV DX,IOCPT ;取PC口地址MOV AL,0F0H ;4个红灯全亮OUT DX,ALCALL DELAY2 ;延时MOV AL,01011010B ;2、4路口绿灯亮,1、3路口红灯亮OUT DX,ALCALL DELAY1 ;延时CALL DELAY1OR AL,0F0H ;4个红灯亮OUT DX,ALMOV CX,8H ;设置黄灯闪烁次数IOLED2: MOV DX,IOBPT ;取PB口地址MOV AL,DS:[0601H] ;取PB口原来状态AND AL,01011111B ;点亮2、4路口黄灯,保持PB口低4位 OUT DX,ALCALL DELAY2 ;延时OR AL,10100000B ;熄灭2、4路口黄灯,保持PB口低4位OUT DX,ALCALL DELAY2 ;延时LOOP IOLED2 ;CX-1不等于0,到IOLED2循环MOV DX,IOCPT ;取PC口地址MOV AL,0F0H ;4个红灯全亮OUT DX,ALCALL DELAY2 ;延时JMP IOLED0 ;主循环DELAY1: PUSH AX ;延时子程序PUSH CXMOV CX,0030H ;设置延时常数DELY2: CALL DELAY2LOOP DELY2 ;CX-1不等于0,到DELY2循环POP CXPOP AXRETDELAY2: PUSH CX ;短延时程序MOV CX,8000H ;设置延时常数DELA1: LOOP DELA1 ;CX-1不等于0,到DELY1循环 POP CXRETCODE ENDSEND START程序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按图6-4连好实验线路8255A PC0-L3PC1-L7PC2-L11PC3-L15(红灯)PC4-L2PC5-L6PC6-L10PC7-L14 (绿灯)PB4-L1PB5-L5PB6-L9PB7-L13 (黄灯)(2)在联机状态下,加载H8255-2.ASM程序,全速运行程序,观察发光二极管工作状态。

工业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

工业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姓名:学号:班级:实验一A/D、D/A转换实验实验二基于DASYLab的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实验实验三基于DASYLab的网络测控实验一A/D、D/A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温控系统的组成。

2.了解NI测量及自动化浏览器的使用并对数据采集卡进行设置。

3.了解Dasylab软件的各项功能,并会简单的应用。

4.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采集、控制的。

二、实验设备微型计算机、NI USB6008数据采集卡、温度控制仪、温箱。

三、实验内容1.了解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

2.仔细观察老师对数据采集卡输入输出任务建立的过程及设置还有dasylab基本功能的演示。

3.仔细阅读dasylab相关文档,学习帮助文件tutorial了解其基本使用方法。

4.动手实践,打开范例,仔细揣摩,并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卡输入输出任务的建立并建立并运行单独的AD及DA系统,完成之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及兴趣搭建几个简单的系统运行。

四、温控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控制仪与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一起构成,被控对象为温箱,温箱内装有电阻加热丝构成的电炉,还有模拟温度传感器AD590。

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五、温控仪基本工作原理温度控制仪由信号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可控硅移相触发器及可控硅加热电路组成。

被控制的加热炉允许温度变化范围为0~10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AD590温度传感器输出电流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关系,灵敏度为1uA/K).将炉温的变化转换为电流的变化送入信号转换、电压放大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将AD590送来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精密运算放大器放大、滤波后变为0~5V的标准电压信号,一路送给炉温指示仪表,直接显示炉温值。

另一路送给微机接口电路供计算机采样.计算机通过插在计算机USB 总线接口上的NI USB600812位数据采集卡将传感器送来的0~5V 测量信号转换成0~FFFH的12位数字量信号,经与给定值比较,求出偏差值,然后对偏差值进行控制运算,得到控制温度变化的输出量,再经过NI USB6008将该数字输出量经12位D/A转换器变为0~5V的模拟电压信号送入可控硅移相触发器,触发器输出相应控制角的触发脉冲给可控硅,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关断,从而达到控制炉温的目的。

计算机实验报告及结果

计算机实验报告及结果

计算机实验报告及结果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测试计算机的潜在功能和性能,同时对所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过程:本实验主要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不同的程序来测试其性能。

首先,我们使用了一款压缩文件的工具对一个100MB大小的文件进行压缩,并测量了压缩所需的时间。

接下来,我们使用了一个矩阵乘法的程序,分别对一个10x10的矩阵和一个100x100的矩阵进行乘法计算,并测量了计算所需的时间。

最后,我们使用了一个图像处理的程序来处理一张1000x1000像素的图片,并测量了处理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果:在压缩文件的实验中,我们测得计算机在压缩100MB文件所需的时间为30秒。

在矩阵乘法的实验中,我们测得计算机在计算一个10x10的矩阵乘法所需的时间为0.1秒,而计算一个100x100的矩阵乘法所需的时间为10秒。

最后,在图像处理的实验中,我们测得计算机在处理一张1000x1000像素的图片所需的时间为5秒。

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计算机的压缩功能较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型文件进行压缩。

2. 计算机在小规模矩阵的乘法计算中性能较好,计算速度很快。

但在大规模矩阵的乘法计算中,计算速度明显下降。

3. 计算机对于图像处理的速度也是较快的,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大型图片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计算机的性能在不同的任务中有所差异,对于一些简单的计算任务,计算机的性能较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但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任务,计算机的性能会较差,计算时间较长。

因此,在选择适合的计算机和运行程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计算需求进行选择。

计算机工业控制实验报告

计算机工业控制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开课实验室CAD/CAM计算机实验室《 AD和DA接口实验》实验报告四、实验步骤1.打开Keil软件,新建一个工程project2.新建一个文件,在新建文件中新建这个工程。

3. 选择Atmel中的AT98C51 。

4. 新建一个text文件并保存为C语言格式5.调整Target的Options,其中target的Xtal调整为11.0592兆赫兹,ouput中选上creat HEX File6.添加刚建好的文本文件到组(Add File to Group “Source Group 1”)7.输入程序并进行检测是否有错误或警告,直到无错误无警告为止。

8. 打开驱动器,选择STC89C52RC,打开程序文件Step1:选择单片机型号为STC89C52RCStep2:打开程序文件Step3:选择串行口为COM3,最高波特率为默认值Step4:默认选项Step5:下载,打开芯片上的开关《人机交互接口技术实验》实验报告1.打开Keil软件,关掉之前的工程,新建一个工程project2.选择Atmel中的AT89C513.新建一个Text文本,并保存为“.c”格式3.更改Target 的选项 Target 中 Xtal 为11.0592 MHZ,以及Output 中的选项4.添加刚建立的“.c”文件到组5.编写程序,然后检测程序时候有错,有错便修改程序至无错误6.打开驱动器,选择STC89C52RC,打开程序文件Step1:选择单片机型号为STC89C52RCStep2:打开程序文件Step3:选择串行口,最高波特率为默认值Step4:默认选项Step5:下载,打开芯片上的开6.按下实验芯片上的键,看显示结果是否正确,不正确在进行调试程序,修改程序等。

六、实验程序(源程序)#include<reg52.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sbit duan=P2^6; //定义段选sbit wei=P2^7; //定义位选uchar code table[]={ //0--F显示代码case 0x77:num=16;break;}while(temp!=0xf0){temp=P3;temp=temp&0xf0;}}}return num ; /*返回num用数组代码显示出来*/}七、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答:实验程序传入芯片后,按芯片上的不同键,会显示不同的数。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践报告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践报告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践报告1. 引言工业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对工业用微型计算机的实践研究并提供相关的经验分享。

2. 硬件准备在进行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合适的硬件设备。

常见的硬件设备包括:微型计算机主板、CPU、内存、存储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等。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选择了一款高性能的微型计算机主板,并配备了适当的CPU、内存和存储设备。

3. 系统安装与配置在硬件准备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选择了一款适合工业控制系统的操作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安装与配置工作。

在系统安装完成后,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配置,例如网络设置、驱动程序安装等。

4. 软件开发与调试工业用微型计算机通常需要通过软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在本次实践中,我们选择了一种常用的编程语言,并使用相应的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软件开发。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编写了相应的程序代码,并进行了调试工作,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5. 系统集成与测试在软件开发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微型计算机与实际的工业控制系统进行集成。

这一过程需要根据实际的硬件接口和通信协议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调试工作。

在集成完成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工作,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满足实际需求。

6.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践,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了微型计算机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我们成功完成了硬件准备、系统安装与配置、软件开发与调试、系统集成与测试等一系列工作。

通过这一实践,我们认识到微型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巨大潜力,并为将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工业用微型计算机的研究,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我们相信,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将在未来的工业控制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我们对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践的一些思考和总结,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基础工业工程计算机拆装实验报告

基础工业工程计算机拆装实验报告

主频=外频×倍频 (一)
第二: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路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第三: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386、486)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奔腾等是3.5V/3.3V/2.8V等),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主板: 是电脑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是电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的上面布满了各种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连接声卡/显卡/MODEM/等)、接口(可连
盘,内存,光驱,软驱,声卡,显卡构成。这些构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计算机机箱的性能。
CPU:即中央处理器。从美国的Inetl公司在1971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4位微处理器4004后开始了基于Intel技术的CPU发展历程。经历了8008、i8086、i8087、8088及以后的80286、386、486、586和现在的Pentium 4系列。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倍频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精选3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精选3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精选3篇)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篇1一、实验题目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二、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

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

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3.建立树状目录。

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4..创建Word并保存。

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

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5.复制、移动文件夹6.重命名、删除、恢复。

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

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8.设置共享文件。

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9.显示扩展名。

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

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2.设置鼠标。

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3.设置键盘。

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5.设置输入法。

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三)Windows附件的使用1.计算器。

打开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计算器/查看/科学型,2.画图。

工厂实习报告计算机专业

工厂实习报告计算机专业

标题:计算机专业工厂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一家工厂的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主要涉及工厂的生产流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方面。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二、实习内容及心得1. 生产流程实习在工厂的生产流程实习中,我跟随车间主任参观了整个生产现场,了解到了工厂的生产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生产流程。

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工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计算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在生产现场,我注意到工厂采用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大部分工序实现了自动化。

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此外,工厂还采用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对生产、销售、采购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2.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习在CAD实习环节,我跟随工程师学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习,我掌握了CAD软件的操作方法,并学会了如何运用CAD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我参与了工厂一款新产品的的设计。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我们利用CAD软件完成了产品的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以及设计分析等工作。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了CAD技术在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方面的作用。

3.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实习在CAM实习环节,我跟随技术人员参观了工厂的数控车间,了解了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习,我掌握了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在实际操作中,我参与了工厂一款零件的加工任务。

通过与机床操作员的密切配合,我们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完成了零件的加工。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了CAM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工业用计算机实验报告要求

工业用计算机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
1)要求实验报告本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2)要求手写,实验结果可以软件截图打印后粘贴在报告上。

实验一基本I/O应用—I/o译码
1.实验目的:
1)掌握仿真软件Proteus软件的基本用法,学会绘制子电路和主电路的方法。

2)掌握IO译码基本方法。

3)掌握Proteus的8086汇编语言源程序调试方法。

2、实验内容:
采用Proteus软件以8086为CPU进行I/o译码电路的仿真,根据读取到的开关状态,控制发光二极管按照一定规律发光。

学习Proteus的基本仿真操作方法,掌握8086的汇编语言源程序调试方法。

3、实验步骤:
(同学们根据实验过程自己编写)
4、实验结果:
实验二组态王软件的使用
1 实验目的:
掌握组态王软件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学会采用组态王软件组成简单的HMI 监控系统。

2、实验内容:
采用组态王软件组织一个简单的监控系统。

3、实验步骤:
(同学们根据实验过程自己编写)
4、实验结果:。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际报告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际报告

课程名称: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验项目:1.利用DEBUG调试程序学习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8255并行接口应用实验一:利用DEBUG调试程序学习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一、实验目的:1、联系掌握DEBUG调试程序的使用2、加深对汇编语言指令、机器码、寻址方式等基本内容的理解二、实验设备:计算机三、实验内容:1、DEBUG调试程序的启动2、练习D、E、F、R、A、U、T、G、N、L、W、I、O、Q等指令的使用,观察其运行结果,掌握这些命令的使用方法3、通过DEBUG程序输入一汇编语言程序段,单步跟踪调试,观察寄存器的变化和指令执行的结果,加深对指令的理解。

四、思考题:1).DEBUG调试程序的使用一)、DEBUG的启动在DOS系统提示符下,运行DEBUG命令即可启动。

命令格式:DEBUG [文件名全称] 功能:启动DEBUG调试程序,并把指定名字的文件装载入内存,以供调试。

说明:启动DEBUG,实际就是让计算机执行DEBUG.EXE这个调试程序。

若该程序不在当前目录下,需要在命令中指定该程序所在的位置路径(包括(包括其所在磁盘和文件夹)。

文件名全称指定要调试的文件名及其所在的位置路径。

若指定该选项,则在启动DEBUG时把该文件装载入内存,以供调试,该文件一般是EXE文件或COM文件。

若不指定该选项,则只启动DEBUG,不装载文件。

二)、DEBUG常用命令1、D——显示内存单元内容的命令。

2、E——输入内容(修改内存单元内容)命令。

3、F——填充内容(修改内存单元内容)命令4、R——显示和修改寄存器内容命令5、A——汇编命令6、U——反汇编命令7、T——逐条指令跟踪执行命令8、G——程序运行命令9、N——命名命令10、L——装入内存命令11、W——存盘命令。

12、I——端口输入命令13、O——端口输出命令14、Q——退出DEBUG命令2)、DEBUG操作步骤:1、DEBUG的进入与退出2、观察及修改CPU内部各寄存器3、观察及修改内存单元的内容4、输入程序5、单步执行程序6、反汇编程序7、执行一段程序实验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编写汇编语言原程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框架。

工厂计算机实习报告

工厂计算机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了解计算机在工厂生产中的应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我选择了在XX工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计算机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期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 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工厂计算机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安装流程,学会了检测计算机硬件故障,并能根据故障现象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计算机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掌握了各种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安装方法,熟悉了网络配置和打印机连接等操作。

3. 工厂生产数据管理我参与了工厂生产数据的整理、录入和统计工作。

通过学习工厂生产管理软件,我掌握了生产数据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一系列工作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相处,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三、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这对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3. 增强沟通能力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与同事的沟通,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这对于我在职场中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4.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计算机硬件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软件操作不够熟练等。

这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

四、总结通过一个月的工厂计算机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锻炼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工20春《计算机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离线作业

大工20春《计算机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离线作业

大工20春《计算机工程实验(二)》实验
报告离线作业
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离线作业,对计算机工程实验(二)的相关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入理解。

2. 实验内容
本次离线作业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理解并应用计算机工程实验(二)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 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相关实验内容;
- 编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实验步骤
3.1 实验准备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准备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并确保实验环境的正常运行。

3.2 实验过程
按照实验指导书提供的步骤,依次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
的关键步骤和操作。

3.3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观察结果,整理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3.4 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
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4.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的离线作业,我对计算机工程实验(二)的实验内
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成功完成了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

实验报
告的撰写过程中,我能够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
结论。

5. 附录
实验报告的附录部分包括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实验设备和
材料清单等相关信息。

以上是关于大工20春《计算机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离线作业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机实验报告精选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精选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精选15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实验报告1一、背景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展现全新的形象,某厂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协作和通讯,并和属下个部门互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型、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在本方案中,我们借鉴了大型高端网络系统集成的经验,充分利用当今最成熟、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对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方案。

二、企业需求1.从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来看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查询以及预测决策等工作量越来越大,原来的电脑只是停留在单机工作模式,各科室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致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纯粹的手工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需求,这将严重妨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进步要求企业必须改变现有的落后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企业的新形象,建议本企业的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2.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网络对网络资源的共用来改善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存储、检索、处理和共享需求,使企业能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使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及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投资导向信息,为领导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企业内部网建议,企业各业务部门可以有更方便的交流沟通,管理者可随时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情况,并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合理调度,切实做到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使原有的设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验报告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验报告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引言:实验目的:1.了解工业用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工业用微型计算机的搭建方法;3.通过搭建和测试,分析工业用微型计算机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实验装置与器材:1.主机:工业用微型计算机主机;2.输入设备:键盘;3.输出设备:显示屏;4.其他辅助设备:计算机连接线、电源线。

实验步骤:1.将主机、显示屏、键盘等设备按照连接线的指示正确连接;2.接通电源,启动主机;3.进行系统初始化并安装相应的软件;4.进行各项功能测试,如输入输出测试、性能测试等;5.通过调试,检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排除;6.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并进行了各项功能测试。

在输入输出测试中,键盘和显示屏均正常工作,输入的指令能够准确地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在性能测试中,主机的运行速度较快,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

整体上,该工业用微型计算机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主机在运行过程中温度较高,可能存在散热问题。

其次,偶尔出现一些程序卡顿的现象,可能是软件设置或系统不稳定造成的。

此外,主机在开机启动过程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工业用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掌握了搭建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业生产中,该微型计算机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然而,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进,以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硬件搭建外,软件的优化和正确的设置也非常重要。

因此,在工业用微型计算机的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加强对软件的研发与调试,以满足不同工业生产的需求。

2024年计算机生产实习报告(2篇)

2024年计算机生产实习报告(2篇)

2024年计算机生产实习报告第一部分硬件实习(XX.X.09 – XX.X.13)实习地点:校基础实验楼微机接口实验室实习内容:步进机的编程实现、a/d转换硬件实习部分考察了我们的汇编语言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际编写能力。

其中,步进电机的实现是通过编写汇编代码,经接口将信息传输到模具箱。

通过模具箱上的转动指针向左、向右或停来检验程序的正误。

原理就是,将圆划分成8段,每段两端通电流。

通过逐次为每段同电流来达到驱动指针转动,从而指针旋转。

通过电流反向就可达到反向旋转的目的。

考察了我们的汇编编写能力以及对接口技术知识的掌握,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的一次实践检验。

另外,a/d转换是要求将实验箱接收来的模拟量转换为数量,并在显示器上显示。

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中有关于a/d转换的汇编编程,通过察看,很快就实现了该实验要求。

该部分相对简单。

在平时的学习练习中,我们多数是针对软件部分。

对于硬件部分,由于受实验器材的限制,操作较少。

这次硬件实习的经历,使我的硬件知识有了系统的组织,也使我清醒的认识到硬件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性,感触良多!第二部分软件实习(XX.X.23 – XX.X.26)实习地点:校基础实验楼软件实验室实习内容:以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为核心,采用c/s结构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食堂饭菜销售系统)(用delphi语言开发)。

以小组(5人)为单位开发系统,分别负责:前置机、通信机、服务器、客户机我负责部分:担任小组组长,作系统总的需求分析,具体安排各成员的任务,以及前置机的开发。

食堂饭菜销售系统模拟高校学生食堂的饭菜销售、后台管理的功能。

学生购买饭菜后由计算机自动算出金额,学生用ic卡支付,并且完成发卡、挂失及其他管理功能。

本项目就是模拟这种实际需求(但进行了简化)来进行开发。

前置机(读卡器)根据输入的卡号、菜码、数量三个参数在前置机显示对应的菜名和菜价,当点击刷卡时,显示总价,并将三参数送往与前置机连接的通信机。

工厂计算机实习报告

工厂计算机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计算机在工厂生产管理、工艺控制、设备维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计算机在工厂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7月至9月在XX工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计算机实习。

二、实习单位简介XX工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主要生产各类电子产品。

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生产工艺。

工厂内部计算机系统完善,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

三、实习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 工厂生产管理系统的学习与应用工厂生产管理系统是工厂内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习过程中,我重点学习了工厂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进度、质量管理等功能模块。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3. 工厂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计算机在工厂设备维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工厂设备维护的相关知识,包括设备故障诊断、维修方法等。

同时,我还参与了设备维护的实际工作,对设备故障进行了排除。

4. 工厂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工厂办公自动化软件包括办公软件、财务软件、人力资源管理等。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实习,我对计算机在工厂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可以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一系列工作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实习期间,我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参与了实际操作。

计算机应用工厂实习报告

计算机应用工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到20XX年X月X日二、实习地点XX市XX区XX计算机应用工厂三、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旨在将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了解计算机应用工厂的生产流程、工作环境以及企业文化,为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场做好准备。

四、实习内容1. 工厂参观与了解在实习初期,我参观了整个工厂,了解了工厂的生产流程、设备布局、安全规定等。

通过参观,我对计算机应用工厂有了初步的认识。

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师傅学习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包括CPU、内存、硬盘等硬件的安装与更换,以及系统安装、驱动安装等操作。

3. 网络布线与调试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网络布线与调试的工作。

学习了如何根据需求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如何使用网络测试工具检测网络性能。

4. 系统优化与安全防护通过实习,我掌握了计算机系统优化与安全防护的方法。

包括系统备份与恢复、磁盘分区与优化、防火墙设置等。

5. 项目实施与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项目实施,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协作。

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习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实习期间,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请教师傅和查阅资料,我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使我更加坚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协作。

团队协作使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团队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4. 自我提升的意识实习期间,我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如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等。

这使我更加明确了自我提升的方向。

六、总结通过本次计算机应用工厂实习,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验一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验一

实验一DEBUG命令的使用及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调试步骤1. DEBUG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练习简单的DOS命令(DIR, CD,MD ,CLS)2.学习使用DEBUG程序的常用命令。

(R,D,E, A,U,T, G,Q)3.了解8086内存地址空间分配二、预备知识1.DOS常用命令练习在Windows 98、Windows2000、Windows XP 中启动DOS,单击“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打开“运行”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command”后,单击“确定”按钮。

进入DOS方式后,如果显示为窗口方式,可以按下Alt+Enter 键将窗口变换为全屏幕方式。

(1)要更换当前目录到硬盘的其它分区,应该输入盘符然后回车。

比如要到D盘,那么就输入D:。

(2)cd命令,改变缺省目录或显示当前目录。

(3)dir 命令,查看电脑中的文件。

其中凡后缀为exe 、com 或bat 的文件都是可以直接执行的。

这些以exe 为后缀的文件叫可执行文件;以com 为后缀的文件叫命令文件;以bat 为后缀的文件叫批处理文件。

如果我们要执行这些文件,只需在提示符下敲入文件基本名然后回车即可,不需输入文件后缀。

(4) del 命令,删除文件。

要删除当前目录中的某个文件,输入del 空格再加上文件名就可以了。

如:要删除当前目录中的a.asm 文件。

(5)copy 命令,复制文件。

复制就是原来的文件并没有任何改变,重新产生了一个内容和原来文件没有任何差别的文件。

copy 命令的格式: copy 源文件名 目的文件名 无论源文件还是目的文件○1 如果不指明驱动器名,即为当前驱动器; ○2 如果不指明目录,即为当前目录; ○3 如果不指明文件名,则为相同文件名。

回到根目录2.掌握DEBUG程序的常用命令。

DEBUG是DOS、Windows都提供的实模式(8086方式)程序的调试工具。

使用它,可以查看CPU各种寄存器中的内容、内存的情况和在机器码级跟踪程序的运行。

计算机工业化软件实训报告

计算机工业化软件实训报告

计算机工业化软件实训报告
本次实训是以计算机工业化软件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学习和掌握了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实训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概念和各个阶段的内容。

了解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步骤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同时我们使用了各种软件工具,如Eclipse、Visual Studio、Sublime Text等,对不同语言的编写和开发进行了学习和实践。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版本管理工具Git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代码的提交、合并、分支管理等功能,为多人协作开发提供了便利。

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习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了如何进行单元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等各种测试,确保软件的稳定和可靠。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软件工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掌握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技能,为软件工业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A/D、D/A 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温控系统的组成。

2.了解NI 测量及自动化浏览器的使用并对数据采集卡进行设置。

3.了解Dasylab 软件的各项功能,并会简单的应用。

4.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采集、控制的。

二、实验设备微型计算机、NI USB 6008 数据采集卡、温度控制仪、温箱。

三、实验内容1.了解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

2.仔细观察老师对数据采集卡输入输出任务建立的过程及设置还有dasylab 基本功能的演示。

3.仔细阅读dasylab 相关文档,学习帮助文件tutorial 了解其基本使用方法。

4.动手实践,打开范例,仔细揣摩,并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卡输入输出任务的建立并建立并运行单独的AD 及DA 系统,完成之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及兴趣搭建几个简单的系统运行。

四、温控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控制仪与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一起构成,被控对象为温箱, 温箱内装有电阻加热丝构成的电炉,还有模拟温度传感器AD590。

系统框图如图1-1 所示:五、温控仪基本工作原理温度控制仪由信号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可控硅移相触发器及可控硅加热电路组成。

被控制的加热炉允许温度变化范围为0~10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AD590 温度传感器输出电流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关系,灵敏度为1uA/K).将炉温的变化转换为电流的变化送入信号转换、电压放大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将AD590送来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精密运算放大器放大、滤波后变为0~5V 的标准电压信号,一路送给炉温指示仪表,直接显示炉温值。

另一路送给微机接口电路供计算机采样.计算机通过插在计算机USB总线接口上的NI USB 6008 12位数据采集卡将传感器送来的0~5V测量信号转换成0~FFFH的12位数字量信号,经与给定值比较,求出偏差值,然后对偏差值进行控制运算,得到控制温度变化的输出量,再经过NI USB 6008将该数字输出量经12位D/A转换器变为0~5V的模拟电压信号送入可控硅移相触发器,触发器输出相应控制角的触发脉冲给可控硅,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关断,从而达到控制炉温的目的。

六、思考题1.数据采集系统差分输入与单端输入有些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单端输入:输入信号以共同的地线为基准,判断信号与GND的电压差。

优点:连接较短,所有输入信号与信号源共地缺点:抗干扰能力差差分输入:判断两个信号线的电压差,每个输入信号都有自己的基准地线。

优点:可以有效抑制共模干扰信号,提高采集精度缺点:接线较单端复杂2.dasylab相对于ni其他软件有什么优缺点?Dasylab都是用一些功能模块来建立系统,模块间用“导线”连接,相对于NI其他软件而言编程更方便,效率更高,功能更直观,图形化的界面,无需繁琐的编程工作,满足非专业编程人员的测试需要,通过多种功能模块的搭建可方便完成数据采集、显示、存储、分析、统计、运算、控制、触发等各种功能3.利用你的发散思维,罗列出dasylab的应用场合,越多越好。

利用Dasylab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场合进行控制系统的搭建、测试,如温度控制,液面控制,压力控制,流量控制等。

4.给出一个你心目中dasylab的理想应用,用简单的dasylab模块画出来并辅以简洁的说明。

利用Dasylab设计一游泳池温度液面高度控制系统模块如图1-2 所示:图1-2说明:利用Slider分别设置给定的液面高度和温度,并通过Scaling进行换算,通过Recorder显示给定液面高度和温度,Analog Input对水池温度、液面高度进行数据采集输入,通过Scaling进行换算通过Recorder显示当前液面高度和温度,通过对PID参数设置来调节泳池液面高度和温度,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获得最佳的响应曲线,最后通过模块Analog Output进行输出,从而达到温度液面高度控制作用。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温控仪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如何对数据采集卡进行设置,以及对Dasylab有了简单的认识,通过阅读相关帮助文件学会了如何用Dasylab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通过实验了结了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采集控制的,对计算机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有了一定了解。

实验二基于DASYLab的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利用Dasylab软件实现基本的PID温度控制算法。

二、实验设备同实验一。

三、实验内容1.利用NImax建立数据采集卡的输入输出任务。

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在DASYLab工作区搭建完整的P、PI、PD、PID 控制电路,设置相应的参数,运行程序查看控制效果。

2.分别搭建模入、模出通道并验证其有效性3. 在选取系统提供的PID模块,创建完整PID系统,添加合适的辅助模块,观察温度曲线。

在做好一组算法曲线之后,打开温箱外壳,自然冷却,待温度低于30度时装回外壳,再做另外一种算法。

对上课所学内容一一印证。

4. 在有时间的情况之下,参考图2-1自行搭建PID系统。

观察此次实验曲线和前面的采样曲线有什么区别?到达峰值的时间?超调量的大小等。

四、实验原理(见实验一)五、PID实验说明参考程序示意如图2-1所示:图2-1 基于DASYLab的PID控制程序示意图图2-1是本次实验的最小系统示意图,完整的、功能相对完善的图请同学自行完成。

当给定温度为40°C时,控制电流曲线和测量温度值、误差变化如图2-2所示:图2-2 PID控制响应曲线1:设定温度值2:测量温度值3:误差有关上面给出程序框图的说明:1)图2-1程序框图为最小系统仅供参考,各人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修改,譬如图2-2的PID控制响应曲线上面有毛刺,不平滑,如果考虑在内,应当怎样去除毛刺?构建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仪器面板应当如何做?2) 上面的图示并未反映各个模块具体是怎么配置的情况,请自行分析,适当地设置。

3)有关PID参数的整定,请按照教科书或参考材料上的介绍的方法先做一个规划,有序地进行。

六、实验步骤1.实验前认真阅读注意事项;2.检查温控箱和数据采集卡的连线是否接好;3.打开电脑,确定温控仪是否处在机控状态;4. 用NI max软件对数据采集卡进行配置(建立输入输出任务)。

然后进入NI DASYLab软件界面,点击老师通过电子教室分发的相关文档学习了解usb 6008、ni max软件的设置,dasylab的基本用法;5.选取模入通道模块、系统自带PID模块、模出通道及一些虚拟仪表等构成闭环;6.设定合适的PID参数;7.设定好以后点击启动按钮开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8.做完一种算法实验后,关掉温度控制仪电源,打开温箱的外壳,使其自然冷却。

9.待炉温下降至30度以下,选择另外一种算法,用上述同样的方法重复前面的步骤实验;10.观察此次实验曲线和前面的采样曲线有什么区别:包括到达峰值的时间,超调量的大小等。

11.完善最小系统,加上滤波等模块,建立仪器面板等组成一个较为实用的系统。

七、实验注意事项1. 确定温控仪处在机控状态。

控制方式一定要处于机控,否则可能炉温上升过快,采样失败,更有可能导致炉温过热,烧毁电炉。

2.升温时电流大小达到0.9A左右3.温度给定设在40度左右,以延长电炉的寿命并缩短实验时间。

4.采样期间因其过程较慢,要耐心等待。

5.每过一段时间用手触碰温箱的外壳,如果手感觉不烫,就说明温度没有失控。

6.务必先预习DASYLab帮助中“Basics、Tutorial”部分内容,而后再设计编程,以免浪费时间。

7..先利用控制模块组中的PID模块组成系统并改变参数做实验,然后不使用控制模块组中的PID模块,自行搭建PID控制模块试试。

8.因预习时同学们手头不一定有数据采集卡,因此可以暂时用声卡或信号发生器代替,到实际做实验时将其替换回即可。

八、实验步骤:1. 建立输入输出任务后进入NI DASYLab软件界面,搭建PID控制系统:参考程序示意如图2-3所示:图2-3基于DASYLab的PID控制程序示意图对Scaling中的a、b参数分别设置为20和0,将Slider调至2V,电机启动按钮开始实验,通过观察Recorder中曲线得最终稳定温度值为43度,对Scaling参数进行修正,将b参数设置为“-3”,a保持不变。

2.PID参数调节:待炉温下降至30度以下,调节PID Control模块设置PID算法,改变P、I、D的参数后点击开始按钮开始实验,观察Recorder中曲线,然后选择另一种实验步骤,重复上述步骤观察Recorder中曲线的变化情况,对比几次算法所产生的曲线,选择响应最佳的那一种算法。

由于本次实验时间有限,通过改变几次PID参数后得出最佳响应参数为P=10,I=0, D=0,此算法下输出响应如图2-4所示:图2-4 PID控制响应曲线1:设定温度值2:测量温度值3:误差九、实验思考题:1.现在的温控系统只能控制炉温的上升,炉温的下降要靠自然冷却,所以在此期间无法通过计算机控制,如果是由你来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应该如何改进,以便炉温的上升和下降都能用计算机控制?可在输出中增加一风扇驱动模块,当炉温高于设定值时,驱动风扇使温度下降,当炉温低于设定值时风扇不工作,利用PID模块对风扇转速进行调节,由于本次实验中传感器对炉温的变化反应灵敏,故风扇功率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温度下降过大。

2.对于数据采集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如何去除?用哪个模块?简要说明之。

在输入模块后增加一数字滤波器模块,模块在Module>>SignalAnalysis>>Digital Filter 中,采用低通、巴特沃思滤波器,设置如图2-5所示:图2-5 数字滤波器参数设置3.感觉温度上升太慢,要针对这点改进,即做到温度上升较快,而又满足控制优化的目标,应当如何改进,给出dasylab的实际连线图,并简要说明之。

要使温度上升较快而又满足控制优化目标则应对PID模块进行调整,实验中只有PID环节而没有反馈环节,因此可以可PID加一反馈环节,如图2-6所示:图2-6 PID环节调整通过改变反馈环节的参数,并和PID环节一起调整则能起到温度上升较快且满足控制优化目标。

十、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如何用Dasylab实现基本的PID算法,以及如何通过改变PID算法是得到最优温度响应曲线。

对PID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有了一定了解。

由于本次实验每次获得响应曲线时间较长,所以每次实验时需有一定耐心,不能过于急躁,否则容易忽略一些细节上的错误导致实验效率低下。

实验时可以发现,曲线有很多毛刺,以及其他干扰,故在搭建系统是必须考虑滤波,而在实际测量中则应考虑现场干扰对测量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小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