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导读及经典赏析 教案
大学语文《论语》五则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 培养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论语》五则的内容及其思想内涵。
2. 文言文阅读技巧。
教学难点:1. 《论语》五则中部分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2. 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所蕴含的道德观念的把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
二、阅读《论语》五则1. 让学生阅读《论语》五则,注意理解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含义。
2. 针对重点句式和词语进行讲解,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
三、讨论与交流1. 让学生就《论语》五则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如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观念等。
2.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论语》五则的理解和感悟。
四、总结1. 总结《论语》五则的主要内容,强调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强调学习《论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论语》五则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论语》五则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深入学习1. 针对上节课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和探讨。
2. 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引导学生理解其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三、案例分析1. 选取《论语》五则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将儒家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论语》五则的主要内容,强调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论语》五则的内容理解和翻译能力。
2. 学生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所蕴含的道德观念的把握程度。
《论语》教案(通用11篇)
《论语》教案(通⽤11篇)《论语》教案(通⽤11篇) 作为⼀名⽼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的教学能⼒。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论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教案篇1 【教学⽬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
2、理解课⽂思想,对照反省⾃⼰。
3、积累⽂⾔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1、介绍孔⼦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
3、研读前五段。
〖教学步骤】 ⼀、导⼊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明历史,产⽣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了巨⼤的凝聚⼒,⽽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仍有巨⼤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献中的⼀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化遗产,对我国⼏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化产⽣了巨⼤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则》。
⼆、朗读课⽂ 1、孔⼦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公认的世界⽂化名⼈。
政治上,孔⼦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征伐,同情⼈民疾苦,俗话说“孔⽈成仁,孟⽈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治主张具有⼀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学说成为封建⽂化的正统,影响极⼤,被尊为“圣⼈”、“⾄圣”。
教育⽅⾯,他是我国历史上致⼒于教育事业的第⼀⼈,所以也有⼈呼吁要以孔⼦诞⾠为中国教师节。
他⾸创私⼈讲学之风,主张“有教⽆类”(⼀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三千,贤⼈七⼗⼆。
《论语》是记录孔⼦及其弟⼦⾔⾏的⼀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也是研究孔⼦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直是学童们的⼀本必读书,影响很⼤,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 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干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 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 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 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 者也不会服从的。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 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 种。结交正直诚信的朋友,恕人大度的朋友,知 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 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 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便辟是指谄媚逢迎之人 善柔是指表面奉承而 背后诽谤人之人 便佞是指善于花言巧语之人
教学目标:
1.读《论语》知儒家思想。引导学生了解 并走入《论语》, 通过诵读文言经典,积 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 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 阅读能力。 3.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体验并追求理 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用法律去约束人的行为合乎规范只是 在外力作用下的强制结果,不如用礼仪、 道德去约束人们的 行为规范,它是发自于 心的,属于内在的自我要求,这样既可以 使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谐有序,更可以 完成人们内在心灵的自我升华。
《论语》导读教案
《论语》导读教案《论语》导读教案一、教案背景与教学目标《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包括孔子的言行及其弟子之间的对话。
《论语》以其精炼、简洁的语言和思想深刻的内容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教育、文化和社会实践中。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论语》的导读,使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辨能力。
通过导读《论语》,学生将会对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观有更深入的认识,一个更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格将在他们心中形成。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2.1 教学内容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孔子的言行记录中华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观2.2 教学方法导读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三、教学步骤与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论语》导读简介通过讲解《论语》的背景、作者、内容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第二课时: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通过讲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道德准则。
第三课时:孔子的言行记录通过选取孔子的言行记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的智慧和修养。
第四课时: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比较选取一些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现代社会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五课时: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语进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将《论语》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六课时:《论语》导读总结与答疑对整个《论语》导读进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通过期末考试,以及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作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应及时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导读《论语》的教学质量。
五、教学反馈与提高措施通过学生评价、家长反馈及教师的自我评估,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参加相关的培训与研讨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素质。
《论语》导读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第一单元
《论语》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写作背景、内容,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学习孔子为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认识到要用知识强大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3.背诵《论语》中精彩片段、名言警句或自己喜欢的片段等,学会积累并初步养成阅读文学名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感受《论语》的文化魅力,以非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经典中领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享受名著带给自己的心灵启迪。
三、教学难点梳理《论语》中的格言警句,翻译、理解并进行分类整理,了解孔子的重要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的启发及影响。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诵读领悟法、梳理分类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凭借在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于丹教授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快女”,她说《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比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自你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再如:“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这让我们又一次唤起了对《论语》的思考。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和孔子亲密接触,沐浴春风、洗涤心灵吧。
(二)重温孔子经典故事同学们在小学、初中时已接触到《论语》中相关篇章了,相信大家对孔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
老百姓叫他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大家知道有关孔子的那些故事呢?(请二到三位学生讲故事)(三)梳理分类思想《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请大家迅速阅读名著导读部分,对孔子的思想进行梳理分类,进一步走进孔子。
(学生自由阅读,圈点式画出来并进行总结,自由发言。
)1.“仁”的思想《论语》中“仁”字出现过104次,可见“仁”的思想统率全书。
《论语》二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论语》二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论语》二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论语》二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2、掌握《论语》中的两则原文及其翻译。
3、学习《论语》中两则故事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4、理解《论语》中的描写方式和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论语》的背景和作者,深入理解两则故事。
难点:剖析《论语》中一些深入理解的词汇、掌握其含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学生最在意的事情,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逐渐转移到本课话题。
3、大致介绍一下《论语》和作者孔子的背景。
第二步:短文阅读1、分组阅读《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原文,然后互相讲述各组的读后感。
第三步:交流讨论1、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寻找两则故事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重点讲授关于“学”,“友谊”的思想。
2、解释《论语》中一些比较深奥的词汇,比如“内省”、“认知”等词汇的含义以及重要性。
第四步:思考拓展1、让学生思考:“学习”和“友谊”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是什么。
2、让学生和家长们协作完成一份短篇作文,写出有关自己深受启发的人或学习经历,或者自己的友情经历。
第五步:巩固提高1、继续引导学生探索《论语》中的哲学思想,进一步扩充知识面。
2、分组进行口头演讲,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述能力。
让学生通过演讲来梳理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掌握好足够的知识点。
四、教学后续1、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向学生展示如何实践《论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2、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继续深入推进相关知识的探索。
3、通过反复讲授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记忆与消化能力本文针对初中生开展《论语》的教学,以学习与友谊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索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通过阅读原文、交流讨论、解释词汇、思考拓展和口头演讲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论语》中的思想,拓展知识面,提升表述能力和记忆消化能力。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相关推荐《论语》十则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教案篇1教材分析: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整理、积累成语、短语等语言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2、合作探讨3、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态度人生修养教学重、难点: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浅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学情分析: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因学生出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精讲,学生要熟记深思牢记。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具准备:朗读磁带、幻灯片教学过程:《论语》教案篇2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教师明确有关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3、了解各章大意。
A、“见贤思齐”章:见贤思齐、勇于自省。
B、“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
C、“士不可以不弘毅”章:人必须坚强并且有仁爱之心,并能坚持到底。
论语名著导读教案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
教读文本时,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时数:2个第一课时一、导课:1、百代馨香,德配天地;万世师表,道贯古今2、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 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 桃李三千。
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二、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
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
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
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一)孔子的历史贡献1、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记》,赞《易经》,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
2、兴办私学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导读课”教学设计
经典著作《论语》导读教学目标:《论语》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思想上的解读。
教师从《论语》中概括出几点与生活、现实相关的要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透彻的学习和领会,如“小人与君子”、“学习的方法”、“教育的理念”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读《论语》知儒家思想。
教学方法:清楚名著导读的结构安排: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自由谈所知道的孔子和《论语》,老师补充介绍孔子生平和《论语》。
教师补充介绍孔子的十大贡献第一、文化上的贡献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
在孔子时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
孔子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
第二、观念上的贡献在历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礼乐文明”。
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飞跃。
孔子不言所谓有意志有灵验的“天命”和“鬼神”,而对西周的礼乐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孔子是引导中国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观念转变的第一人。
第三、文学上的贡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经过孔子整理删定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诗经》版本,又叫《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创新篇章的第一人。
第四、哲学上的贡献《易》原本是一部筮(shì)占之书。
孔子使《易》这部筮占之书成为大道之源,成为中国哲学之源。
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筮占”功能转变到《易》的“德义”层面上来,其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观念已成为人类“求变向上”的思想基础和中国哲学的宝贵财富。
《论语》导读教案
《论语》导读教案1.导论《论语》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于了解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研究《论语》,理解其中的哲理和思想,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2.教学目标- 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用;- 掌握《论语》中的核心观点和风格特点;- 运用《论语》中的思想和方法解读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 理解《论语》的核心思想;- 掌握《论语》的相关知识;- 运用《论语》中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4.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 《论语》概述- 分享《论语》的背景和作用;- 概述《论语》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特点。
第二课: “学而篇”- 阅读选段,理解“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讨论研究的方法和重要性。
第三课: “为政篇”- 阅读选段,通过“政绩如何?”了解君子为政的原则;- 探讨“仁政”和“德行”。
第四课: “里仁篇”- 阅读选段,理解“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探讨如何做一个谦逊而有品德的人。
第五课: “公冶长篇”- 阅读选段,理解“父然诲,怀然诲之”;- 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六课: “雍也篇”- 阅读选段,理解“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探讨修身养性和研究的关系。
5.教学评价- 学生对《论语》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学生对于儒家思想的认同和思辨能力;- 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
6.总结通过《论语》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学生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名著导读《论语》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意图: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阅读古诗文名著名篇。
但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可以说是儒家学说,包括《论语》这部经典。
《论语》等书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体制、民间习俗等方面的思想。
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必要读一读《论语》。
教学设计:因《论语》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深奥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思想上的解读。
可由教师从《论语》中概括出几点与生活、现实相关的要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透彻的学习和领会,如“小人与君子”、“学习的方法”、“教育的理念”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读《论语》知儒家思想。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探究梳理、拓展延伸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学生自由谈所知道的孔子和《论语》,老师补充介绍孔子生平和《论语》。
二、文本阅读,合作学习1、学生阅读课本中“名著导读--《论语》”内容,并圈点批注。
2、划出有关孔子的言论,并作简要分析(翻译)。
3、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及对后人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三、创设氛围,探究梳理1、学生介绍合作研究成果,解读孔子的言论,尤其是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他同学补充。
2、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1)《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2)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
从治学角度,主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规律;从教育的角度,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育。
(3)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实,讲信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提倡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突出要向贤人学习,不断自我反省等。
《论语》教学设计15篇
《论语》教学设计15篇《论语》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论语》教学设计1 第⼀课时 教学⽬标 1、了解《论语》和孔⼦,掌握常⽤的⽂⾔词语 2、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3、感受古⼈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教学过程 ⼀、导⼊激趣 由《论语》和孔⼦直接导⼊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诵读感知 1、学⽣范读,读毕师⽣评点,明确⽂⾔⽂的朗诵要求 2、教师范读 3、学⽣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只懂道理⾏吗? 不⾏,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论语〉⼗则》简案,初中⼀年级语⽂教案《《〈论语〉⼗则》简案》。
拖得太久也不⾏,还要经常、按时练习。
这⾥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 好⽐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 孔⼦有门徒三千,来⾃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样,有早的有晚的,孔⼦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意? (3)“君⼦”指的什么⼈?孔⼦认为,什么样的⼈才配称作君⼦? (4)这段话都⽤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三省”章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是什么⼈? (2)曾⼦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下吗?(有不懂的地⽅可以提出来) (3)学⽣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4)讲述“曾⼦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致能照应哪句话?《论语》教学设计2 ⼀、教学⽬标 1、了解相关的⽂学常识 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大学选修课论语导读教案
一、课程名称:《论语》导读二、授课对象:大学选修课学生三、课时安排:8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 掌握《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及其意义。
- 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3. 情感目标:- 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五、教学内容:1. 《论语》简介:介绍《论语》的成书背景、作者、版本等基本情况。
2. 孔子生平: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特点和主要贡献。
3. 《论语》核心思想:- 仁、义、礼、智、信- 为政以德- 学而优则仕- 敬天爱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 《论语》经典语句解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而知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5. 《论语》与现代社会:- 《论语》中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论语》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和核心思想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案例分析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论语》中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4. 阅读法: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论语》原文,并撰写读书笔记。
七、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系统讲解《论语》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
3. 讨论:围绕《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和核心思想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 案例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论语》中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5. 阅读与作业: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论语》原文,并撰写读书笔记。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论语》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整本书阅读——《论语》导读优秀教案
整本书阅读——《论语》导读优秀教案导读是学生阅读一本书之前的必要步骤,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籍的内容和背景,并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和深化理解。
本文介绍了一份优秀的《论语》导读教案,旨在帮助教师设计一套有效的导读教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语》这本经典之作。
设计教案的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论语》的作者孔子及其思想体系- 引导学生思考《论语》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和名言警句-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教案内容大纲:1. 课程引入:- 简要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和好奇心2. 了解《论语》的基本概念:- 定义《论语》是什么,并解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介绍《论语》的组织结构和主要篇章3. 研究《论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解读《论语》中的几个核心主题,如仁、义、道德等- 分析《论语》中的经典案例和故事,讨论其中的道德教训和启示4. 探索《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和名言警句:- 指导学生阅读并理解《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如《学而篇》和《为政篇》等-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其深刻含义5.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供相关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与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辩论6.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对《论语》的理解和收获- 鼓励学生对《论语》思想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行反思通过设计和实施这套优秀的《论语》导读教案,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论语》的内容和思想,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班级和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论语导读与赏析教案
论语导读与赏析教案教案标题:论语导读与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孔子的生平事迹;2. 理解《论语》中的经典思想和道德原则;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论语》的核心思想和经典段落;2. 学习和理解《论语》中的经典思想和道德原则。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论语》中的深层思想;2. 如何帮助学生将《论语》的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1. 课堂教学PPT;2. 《论语》文本资料;3. 多媒体设备;4.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介绍《论语》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孔子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论语》经典思想通过PPT展示《论语》中的经典思想和道德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第三步:文本解读选择《论语》中的经典段落,进行逐句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层思想。
第四步:现实生活联系引导学生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讨论如何运用《论语》中的道德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
第五步: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论语》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六步: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论语》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论语》的经典思想和道德原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论语》教学设计精品3篇
《论语》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文言文入门:教师讲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4.朗读与背诵5.四种特殊句式:四、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处理方法: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七、指导背诵八、小结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则明白了什么是学习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九、作业。
l.课后练习一、二题。
A类。
2.背诵全文。
B类。
3.默写全文。
C类。
[说课精要]本节是入门课,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所以不贪快,只求稳.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3.朗读与背诵.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教案一:《论语》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理解《论语》的基本形式和作品结构。
3.掌握《论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
4.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复印《论语》的相关章节,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3.特制课堂辅助工具,如《论语》的思维导图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论语》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3:作品结构1.学生自读: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论语》的作品结构部分。
2.教师讲解:教师对《论语》的基本形式和作品结构进行阐述,如《论语》与其他文献的异同点等。
Step 4:基本思想与重要观点1.学生自读: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论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教师点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互相点拨、分享各自的理解和发现。
4.教师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汇总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论语》的思想。
Step 5:思维导图制作1.学生操作:学生利用特制课堂辅助工具,制作《论语》的思维导图,梳理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2.学生展示: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并进行互相点评和讨论。
Step 6:小结1.回顾与总结:教师结合课堂讨论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回顾与总结。
2.拓展任务: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论语》的相关章节,撰写读书心得。
教学延伸:1.让学生分组进行文本阅读,针对《论语》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
2.组织学生进行《论语》的现代释义翻译工作,让学生更能理解和运用其中的思想和观点。
3.布置学生进行《论语》的个人心得写作,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案二:《论语》中的人生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中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观点。
2.理解孔子的人生哲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论语》阅读教案
《论语》阅读教案《论语》是儒家学派的核心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后代整理撰写而成,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论语》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研究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文献。
下面是《论语》的阅读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和结构;2.了解《论语》对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3.培养学生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学生对《论语》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阅读解释法、讲解导读法、小组合作探讨法。
六、教学过程及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老师与学生互动,提问:“你们对《论语》有了解吗?你们都知道孔子是谁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论语》的概念及其与孔子的关系。
2.学习《论语》的基本内容(15分钟)教师分段讲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并配以相关的典故和案例解释。
注重突出孔子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学习《论语》的结构(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论语》的结构,包括分为20篇,共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对《论语》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学习《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价值观(20分钟)教师选取《论语》中的几段经典语录,并与学生一起解读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忠、孝等。
5.学生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论语》进行深入研读和分析。
学生小组合作,商讨和提出自己的解释和理解。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内容,梳理学生的观点和思考,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七、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论语》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实际,深化对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导读及经典赏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成书过程和内容概要;
2.通过人物故事和专题归类两种方法引导进行学习,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根据《论语》经典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为人,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使学生体会到《论语》之美,并不断去践行《论语》精神。
4.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1.深层理解《论语》内蕴;
2.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
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
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
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论语》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
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
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
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重新认识孔子及其弟子:
讲述孔子及其弟子的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特点:
小资金情调: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臭恶不食;色恶不食;祭肉不出三昌,出三日不食之矣;鱼馁而肉败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得其酱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割不正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喜欢音乐: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喜欢旅游: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自己独处轻松愉快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寝不尸,居不容。
食不语,寝不言。
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困于陈蔡,弦歌声不绝。
哀: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怒: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斗筲之人,何足言哉?
有人情味
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
孔子的弟子三千,达人七十二。
《论语》中出现最多的是子路,出现42次,第二的是子贡,出现28次,并列第三的是颜回和子夏,各为21次。
子路:
为人仗义: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使我想起:人才分三等,其一,深沉厚重(如果不理解,想想浮躁浅薄);其二磊落豪雄;其三聪明才辨。
性格耿直敢于批评老师:
在阵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有共鸣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问的好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继续切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
颜回:
孔子的知音与影子:颜渊独知孔子圣也
好学不倦: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安贫乐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坦然淡定: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
四、学生根据上述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美德,如:积极进取,谦虚好学,不肯向命运低头等等。
五、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初中学习和课外知识,向其他同学推荐《论语》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名句并做简要说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