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如果让你写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你知道怎么写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篇1)我爱看中国四大名作,其中又最爱看《三国演义》,这几天来,我把三国演义连环画册六十册,每册仔仔细细看完了,真是深深有感。

三国演义,叙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吴、蜀、魏三国鼎立期间的一个个精彩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赵子龙单骑救主和赵云截江救阿斗的两个故事,我认为这两个故事写得最为精彩。

都真诚详细描述出部下对主公的忠心耿耿。

如赵云冒死在百万曹军中救出小主公,冲出重围,将他交给刘备;赵云截江救阿斗写出了赵云有胆有识,从东吴船上救下阿斗。

从中告诫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对国家对人民要忠心。

三国演义中的其它故事,如赤壁大战、铁笼山姜维困司马,写出其中有些人的智慧过人、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能打善战等的故事情节。

在吴、蜀、魏,三个国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国家就是蜀国,虽然蜀国的物力、财力都比不上魏国和吴国,但蜀国人才很多,像智慧过人的卧龙先生(诸葛亮),有勇有谋的常山赵子龙,智勇双全的关羽,能打善战的张飞,无人能敌的马超。

,并且我此刻又生长、生活在当时的蜀国的土地上。

但我厌恶战争,厌恶你打我杀,厌恶对立,还好,此刻我们国家生活在和平时代,没有战争,没有罪恶的子弹,没有战争的硝烟,我爱我的国家。

我要学习三国演义中那些智慧过人、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对国家忠心耿耿精神!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篇2)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诸葛亮、曹操、孙权、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一些人物。

关羽,字云长,死的时候仅有58岁,立过战功: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劈颜良,斩文丑,温酒斩华雄等战功,应为,失去了荆州,连自我的命都没了,我们以后做事千万别大意。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读书笔记1500字5篇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读书笔记1500字5篇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读书笔记1500字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三国演义读后感1可惜,诸葛亮在这里弄错主次,对荆州不予重视,关羽失荆州后,蜀汉从此不可能“顺流而东”,而秦川方向则无法打通,只能坐困两川之地。

当诸葛亮意识到这一点时已太迟了,他面临决择: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守?他清楚自己的分量,在《后出师表》中,他说:“量臣之才,故知伐贼,才弱敌强也”。

本身才干如此,如不主动进取,则:“然不伐贼,王业也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这是因为“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如若要进取,手中力量又是怎样?自入主汉中以来,经彝陵之战(火烧连营)后,几年功夫,共有70馀名善于冲锋陷阵的将领和一千多军事骨干死亡,这批军事骨干是经数十年积聚培养而来的,倘若再经数年,将再损失三分之二,已明显表明兵力不足。

假如坐守,等候敌方进攻,所付出代价,与主动进攻是相等的。

所谓:“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这是诸葛亮个人见识,是比较客观的。

古今中外,打仗表面是打军事仗,其实是打后勤战,旷日持久之仗,更是打国家综合实力战。

蜀国综合国力如何呢?一组来自正史《三国志》的数可说明:蜀亡时,“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军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馀万(斤、石?),金银各二千斤…”。

可以说,库存到了扫砖缝地步,这是一个国家的物资储备!从数中,还可看到,平均每9人要养一个兵,每七户要养一个官。

(予按:今之为政者当鉴之!)这种情形,即使在诸葛亮初次北伐之际,(时已经彝陵之战)情势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别说要“北定中原,恢复汉室”。

那怕自保已是很难的了。

难怪诸葛亮又承认:“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料也”。

蜀国的情形是这样,诸葛亮也认识到了,作为当时政治家和军事家且怀有政治阴谋的司马懿,当然非常了解周边其他二国的情形。

他故意夸大对方力量,危言耸听,为的是要牢牢掌握魏国武装力量之大权,以期一旦时机成熟,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夺取魏国政权。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6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通用6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部三国多少热血豪杰,多少经典故事!其中《桃园三结义》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章。

刘备、张飞、关羽小说里最有名的三位英雄豪杰。

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认识,什么时候认识的吗?刘玄德家里很穷,每天只能靠卖草鞋为生。

有一天,刘玄德刚卖完草鞋,看见了文榜,就唉声叹气,然后有人问:大丈夫不去为国家出力,在这叹什么气?刘玄德说:我本是汉室宗亲,今见黄巾大乱,但是不可以杀贼安民,只能恨自己无能,所以才叹气。

刘玄德之后才知道,这个人姓张名飞,字翼德。

......人一起到村店中饮酒,之后又见到了一位壮汉,推着车子,来到店里休息,并且大声叫来小二快去拿酒来,好让他去投军。

刘玄德一见,便邀请他一块座,并问他的名字,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关云长,关羽。

三人一起到张飞的庄上,一起谈论大事,看见越谈越投合,就决定结为兄弟,张飞的庄后有一桃花林,桃花开的正旺。

次日,三人便在桃林结为兄弟......这一结义,就有了很多的故事。

三人互相照顾、同床睡觉,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和亲兄弟一样亲。

可从《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看出,诸葛亮知道关羽是不会杀曹操,可是刘玄德却不知道,关羽空手回营,便让诸葛亮赐死,刘玄德在旁边求情说,三人结义时,说同年同月同日死,请诸葛亮记过,将功赎罪,孔明才才饶了关羽一死。

刘、关、张三人虽誓说同年同月同日死,但关羽却第一个死的。

关羽带着大儿子关兴去应战敌人,但是却被孙权用计抓获,被抓后,关羽关兴宁死不服,便英年早逝了。

刘备和张飞知道后心中愤怒难平,便要起兵征东吴,可是张飞因为对将士们不好,平时又打又骂,被范疆和张达陷害,取了道级给孙权。

百家笔记网刘备得知后,心中十分恼火,誓死也要杀了孙权,扎营七百里外,要征伐孙权。

可是刘备最终没有听孔明的话,病死了。

刘、关、张三人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左右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左右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左右【导语】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左右(共1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杨晨在悠悠五千年的华夏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东西泛着耀眼的光芒,犹如浩渺银河中的明月,在皎洁的光晕下,照亮着无数后辈前进的脚步。

而他们的创作者,也就这样紧紧地被世人所铭记。

他们的灵魂与他们创作的作品一样流芳百世。

这样一本书,它傲然屹立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他的名字叫做《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这本书出自明代作家罗贯中笔下,以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经过作者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一部详尽而宏大的历史长歌。

它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及第一本章回体小说。

使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并广为流传深受大众所喜爱、传颂,其中奇思妙想的文字,妙趣横生的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而它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各路豪杰逐鹿中原,这方唱罢我登台,不论是“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韬光养晦”的大汉皇叔刘备还是历经三世拥有着“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孙权,都被这样一本书洋洋洒洒地写出了生命力。

或许只是寥寥数笔,一个富有张力清晰完整的故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魏蜀吴三足鼎立,我独钟情于蜀国。

从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到得荆州进而收取益州汉中,整个西南地区为其所有,三分天下有其一。

这离不开蜀汉团队中成员们的精诚合作,协同作战。

而且在这个团队中,有三个核心组成的`中轴线,仿佛铁三角一般,支撑起了蜀汉的坚强脊梁。

“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虽然蜀汉弱小,但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穷尽一生致力于恢复大汉天下。

人被击倒了不可怕,精神头信念垮掉了才可怕,这种矢志不渝的信念,在一个团队中方显得弥足珍贵。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篇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朝作家罗贯中创作,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

这本书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各地也有着广泛的读者。

作为读者,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故事的情节和语言之美,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历史、政治、军事、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和智慧。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着战争、权谋、英雄、美女、忠诚、背叛、智慧和勇气等元素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各个势力之间互相争斗、互相角逐,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领袖和名将,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赵云、关羽、张飞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罗贯中对于历史和人物的热爱和敬意。

他通过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历史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理想而奋斗,同时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但是,正是这些人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价值。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比如,刘备的仁义之心、诸葛亮的智谋之策、关羽的忠诚之德、张飞的勇猛之勇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道德和精神力量的象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秉持着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力量,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

除了人物形象之外,《三国演义》的语言风格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作者罗贯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和文言文,使得整本书充满了文学之美。

比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于孙权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也展现了他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这种文学之美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美感,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还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道理:即人生是一场不断奋斗和追求的过程。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合集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合集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合集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合集12篇)【前言】以下是本店铺收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合集12篇)供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3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3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3篇三国演义1500字1一部《三国演义》从小学二年级读到高中二年级,嚼多了自然更知其味。

站在历史舞台的出口回首,那座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舞台有喜剧也有悲剧。

人民决定着滚滚历史大潮的流向,合势而行者成为喜剧主人公,反之则出演了悲剧。

我想其间最令人痛惜的便是洞悉时势却不得不背势而行的失败者,譬如那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孔明。

卧龙出山前吟过一句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守候在历史舞台风云际会处的他,早已预料到自身的结局么?立志“鹏飞万里”的孔明坚信“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的他在等待“慧眼”的到来。

大雪中,那位靠着点汉室血统而寄人篱下却又不甘平庸的刘备三顾茅庐。

玄德固然尚不成气候且稍乏治国大略,却是一个能为孔明提供用武之地的仁君。

于是孔明选择了自己一生事业的君主,羽扇一挥,他述出一段《隆中对》。

那实在是“时势造英雄”的一个最完美的典型。

他扼住所有的关键:“外联孙权,内修政理”、“赤壁之战”、“智取汉中”、“西和诸戍,南抚夷越”全部落实。

至此便是他成功的前半生,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是最好的写照。

于是,诸葛孔明成为一代人杰。

悲剧开始了。

汉中与荆州是孔明钳制中原之大螯。

然而“关张无命”,那位忠肝义胆却又有许多个性缺陷的关羽“大意失荆州”。

这对孔明而言是致命伤。

从这时起,《隆中对》的后半部已成泡影,而以蜀汉政权图就霸业、统一中国的可能性也永远失去了。

假如荆州不失,蜀汉便不会在彝林之战中大伤国力,孙刘联盟也可能牢固,然后乘曹操之死,“天下有变”之机,从荆州与汉中同时出击——合天下者,必为奇才盖世的诸葛亮了。

但历史是那样的无情!汉中失却可再夺,荆州失于魏国亦可再夺,孔明实不放心但又确无他人可谴的荆州守将关云长,偏偏把他失给了令孔明回天无术的东吴。

于是,诸葛亮的后半生,在无望中挣扎,他陷入了历史的死角,成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指挥者。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作文(精选9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作文(精选9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作文(精选9篇)《三国演义》1500字篇1《三国演义》是一部不可多的大作,在这里智慧、权利、财富相互交错,各路英雄纷纷招兵买马,企图在动荡的环境中占得一席之地,统一中原。

《三国演义》中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每一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反之都蕴藏着玄机,无不展现着历史更迭的蛛丝马迹,是一部值得拜读的书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风流倜傥的曹植被逼含泪写下七步诗,汉献帝刘协自裁,曹丕登上了皇位这个宝座,曹氏家族首先建立了魏国。

位于西川以刘备为首的汉室后裔建立蜀国,他们凭借西川天险,加紧训练,意图攻取中原,直捣长安与洛阳,达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终极目标。

而世代历居江东的孙氏也凭借江东水师和能人异士占得一席之地,后称王,建吴国,至此三足鼎立。

但后来司马家族主宰魏朝,司马昭灭蜀,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后又灭东吴,天下终归司马氏,结果令人唏嘘。

书中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尤其是以刘备、曹操、孙权为主各守一方的人物故事情节描写。

在花费很长时间读完此书后,我深深感知到人才和性格的重要性。

书中有很多足智多谋的人才,想必大家第一个脱口而出的就是诸葛亮,我也非常非常喜欢他的神机妙算,欣赏他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从书中你可以看到诸葛亮与周瑜合作的赤壁大战,大败曹操百万大军;你还可以看到他舌战群儒,与孙权一起达成孙刘同盟;你还可以看到他七擒孟获,大展军威;你当然还可以看到他七出祈山,出发时写下流芳百世的《出师表》,只为完成刘备的托付。

他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连周瑜死前都不甘的发出“既生瑜,何生亮啊”,他是多么难得的人才,试想没有他又该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我还喜欢的另一个谋士便是荀彧,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曹操后来的发展才能逐渐壮大,如日中天。

书中其它的谋士鲁肃、程昱、司马懿、凤雏、陈宫等等都为他们所效忠的主人出谋划策,取得一定得成效。

三国演义摘抄笔记1500字5篇

三国演义摘抄笔记1500字5篇

三国演义摘抄笔记1500字5篇《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着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国演义摘抄笔记1500字,方便大家学习。

三国演义摘抄笔记1500字1对于《三国演义》,相信很多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无论是电视剧、连环画还是书。

从小到大,我都只看过电视剧和连环画。

最近,我终于拿起了原著。

书里不仅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还有非常精彩的斗智斗勇的动人故事。

像三英战,火烧赤壁、三顾茅庐等都是大家熟知的经典故事。

书里呈现的一段段意味深长的故事,一幅幅精彩绝伦的画面,使我深深地陷进了那个年代。

书里最聪明的人物应该是诸葛亮了,他有勇有谋,忠心护主,空城计中的着冷静,草船借箭中的精彩表现,各场战役中的精妙谋略,巧布八阵图,智退司马懿,七擒孟获,神秘莫测,是叫人拍手叫绝。

再来说说关羽。

关羽,一位绝对善于作战,武功了得的大英雄。

单刀赴会足以体现出他的英勇与威猛,也足以看出他那藐视困难的精神,之后狭持鲁肃保全自己更能充分的看出关羽的胆与谋。

过五关斩六将中的拼死护主之家眷,说明关羽的忠心。

放归曹操,又体现出了他的仁义之气。

是一位有勇有忠有仁的英雄。

张飞,与关羽一样也是一员虎将。

对刘备忠心耿耿,大敌当前,临危不惧。

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就如同探囊取物,令人刮目相看。

具有万夫不当之勇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在汉中前线向北征军团公布的檄文,公开表示希望今后请将士能勤于攻击诸葛亮的缺点,才算忠于国家的人。

他曾听从杨洪的建议,急速派兵驰援在汉中和曹操陷人苦战的刘备,以稳定北方防务;征求邓芝和孙权的策略;遵从马稷“攻心为上”战略,以为南征蛮夷的主要精神指导。

或许这些也是他个人心中早作的决定,但他绝不居功,让优秀的部属不要被自己的光芒所掩盖,使每个人才都能乐于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于公事。

三国鼎立中,蜀汉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屡次向曹魏攻击。

这些优异的人才,的确都是因诸葛亮“不居功、不情才;虚心纳谏.的作风.才能获得。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11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11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11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11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篇1我家有许多藏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三国演义》。

每当我翻开那本厚厚的书时,总是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

三国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其中每个人物的神态特点都写得淋漓尽致,我最喜欢其中的蜀中五虎将——关、张、赵、马、黄:关云长是一个:红脸、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汉寿亭侯),他的出场是温酒斩华雄,后斩袁绍名将颜良、文丑,令众诸侯听得其名都闻风丧胆,后来不幸被曹操俘虏,但后来一得知旧主刘备在袁绍部,立即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来跟随刘备打遍天下。

张飞,字翼德,黑脸,落腮胡子,他最出名的是长坂坡前一声吼,喝退曹军近百万,在战斗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他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也有细的时候,在瓦隘口用巧计捉住蜀中名将严颜,并用诚心降服了他。

说到赵云,最出名的是长坂坡单骑救主,在曹操百万军中冲来杀去,如入无人之境,救出了刘备之子刘禅和刘备之妻甘夫人,砍死敌将五十多名,砍倒大旗两面,并帮助刘备恢复汉室,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说到马超,他可谓是忠、孝、勇兼备,他一听说自己的父亲马腾被曹操杀了,十分恼怒,立即率领西凉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后忠于张鲁,虽受其怀疑,但仍和张飞大战,最终万般无奈,投降了刘备。

说到黄忠,曾经和五虎将之首关羽大战过,他不但刀法挥舞如风,箭法更是了得,一箭就射中了关羽头盔上的红缨,关羽大吃一惊,折马便回。

后来,真心投奔刘备,后又被诸葛亮用激将法,一举就夺下了定军山、天荡山,大败魏军,真是人老刀不老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写得十分细腻,而写计谋却比它还略胜一筹。

在官渡大战中,一开始形势对曹操十分不利,人少粮缺,而袁绍兵精粮足,虽然打了几次小败仗,但实力尚在,便和曹操打起了消耗战,正当曹操只有几天粮草时,袁绍降士许攸献策率三千轻骑直袭袁绍的粮仓——乌巢,曹操用此计果然打败袁绍,威名远扬,灭袁绍二子后,终于统一了北方。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通用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通用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通用5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通用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书,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你游得越远,收获的知识越丰富;书,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库,你开采得越深,得到的知识越渊博;书,就像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你向他求教得越多,你的知识积累得越广泛。

《三国演义》就是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从3岁的时候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开始,我就深深地迷上了它,到现在,更是常常利用一切该用的、不该用的时间,废寝忘食地读这本书。

有一天,我正在做作业,无意中一抬头,余光瞄上了书架上的《三国演义》,我的心头顿时痒痒的,思想斗争了很久,还是忍不住偷偷从书架上抽了一本,贪婪地读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突然,一声“炸雷”在耳边响起,妈妈来了!“崔皓为,作业写完没有?10点啦!”啊?我大吃一惊,急忙扔下书,开始奋笔疾书,可那天运气实在不佳,作业偏偏又特别多,一直写到12点才在妈妈的批评声中疲惫地爬上了床。

那天夜里,赵云大战曹操的精彩场面一遍遍在我的梦中回放……就这样,《三国演义》我读了很多遍,对书里的很多经典故事更是倒背如流,从中也得到很多启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诸葛亮制造的木牛流马大败曹军;刘叶发明的投石机大败袁绍;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更是所向无敌!看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谁拥有了知识,谁就能轻而易举获得战斗的胜利!同样,当今世界,谁领先,谁获胜;谁落后,谁挨打。

一个个惨痛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发奋图强,好好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学到更多的新科技,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范文3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范文3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范文3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范文1《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

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读《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

读《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

读《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第1篇】在为期短暂的假期中,我读了我国历史上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讲的是汉末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争王称霸的故事,主要人物有蜀国的刘备,赵云,诸葛亮,关羽……魏国的曹操,司马懿,夏侯兄弟……吴国的孙坚,孙策,孙权三父子等等。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作者运用灵活的笔法将每一个人物描写得十分到位,仿佛回到了当时的时代一个红面长髯的美髯公关羽和黑脸大嗓门燕人张飞就在你身边一起喝酒吃肉一般。

我读完这部作品后深有感触。

用兵如神的曹操,诸葛亮,司马懿,武艺高强但有勇无谋的吕布,十万军中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无一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人都说曹操是个奸雄,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但我再看完这部作品之后对曹操却有了另一种看法。

我认为,曹操也能称得上是一个英雄。

虽然他多疑善妒,但却十分有军事才能,也有识人慧眼,所属从将无一不是一代豪杰。

为了笼络关武圣对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开恩,倘若曹操没有这份大度与识人慧眼,想必魏国也不会有当时那般规模成就,而且他还是一位诗人,所作诗中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再如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可惜只是惜于他的天性多疑,将华佗处死在牢房里后无人再能治他的病,一代枭雄就这么死于自己的多疑心中。

除了曹操这个最具有争议性的角色外,诸葛亮也是前百年来人们讨论不休的话题。

诸葛亮是否那么神,我认为诸葛亮神不是神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是神在他对人心的把控和了解,通过分析人心来设置计谋,敢问有这样的人作为对手,谁有能不胆颤心惊呢?而与他对敌的魏国军事司马懿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两人在战场上的而屡我诈你来我往是三国演义当中最具有思考价值和空间的地方。

诸葛亮因用错马谡错失街亭,面临败军死亡之际一手空城计天下皆知诸葛戏司马,而出师表又是千古绝唱。

诸葛亮似乎已经成为了我国智慧的代表人物。

但品读完三国演义后我却有了另一种想法,这大胆的想法将诸葛亮更加清晰和人性化的呈现在每一位读者面前。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意思是说年轻人不应该读《水浒传》,而老年人则不宜读《三国演义》。

下面给大家分享了三国演义的,欢迎借鉴!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军事斗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张角,张梁,张宝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三兄弟开始打天下,以及当中发生的事。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周瑜、赵云、司马懿、祢衡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脍炙人口足。

例如有狡诈多疑的曹操、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三国演义》为我们留下古今著名的“三绝”的人物:“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三绝” 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精彩故事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

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的果断英明。

曹操是一位奸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但历史上的曹操更是一位名主,曹操爱惜人才也是出了名的。

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00字(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耳畔就仿佛响起古典剧《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令人神往,令人神思。

心底平静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涟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随着歌声穿越千年时光,去追溯令人向往的历史……而这,都缘自《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偃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

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

他有独特的人格,择梧而栖,择主而事,他尽忠于刘备,尽忠于蜀汉,最后中献身于统一的大业中。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随着蜀汉的衰亡悲剧,他也成了悲剧人物!《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一部详尽而宏大的历史。

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约110多年的历史。

它以陈寿着《三国志》为模板,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传颂。

《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小说,一部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长板桥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

它妙趣横生的文字,以及驰骋于神出鬼没境界的畅快深深地打动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着”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

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

《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_

《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_

《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三国演义》1500字(一)时也,命也何为时?在我看来,所谓时就是不违背自然,遵循自然、世事发展的规律。

何为命?我认为命就是特定环境下孕育出的特定性格。

所谓“时也,命也”就是说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自己有把握住机会的能力。

三顾茅庐便是最好的佐证,刘皇叔自桃园结义,力杀黄巾,依附公孙赞、刘表,寄身于孔融、曹操,投奔袁绍,败当阳,走夏口,晃晃数十载瞬间即逝,可谓是无所成就,惶惶如丧家之犬。

他不缺乏统领群雄逐鹿中原的能力,他缺的是时机。

而诸葛先生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久旱之甘霖。

试问,诸葛为何不选择权倾朝野的曹操,或者是基业雄厚之孙权,而偏偏选择服侍一无所有之刘备?到底是什么打动了孔明?我想是刘备的一颗虔诚的仁德之心。

在拜访诸葛之初,孔明就再三推辞,而刘备一开始就说“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当孔明为刘备定下隆中对策之后,又再次推辞不愿出山。

此时刘备哭泣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我想正是刘备这份心怀天下的仁德之心深深地打动了诸葛亮。

试想刘备如果没有这种品质,就是十顾茅庐,那也未必能请诸葛亮出山。

在那个社会环境中,孕育出孔明这样的经世之人,那是“时也”,刘备能请诸葛出山那是“命也”。

所以我们无需抱怨没机会,我们应该更多地问自己,如果机会降临,自己能否抓住?生死兴衰皆轮回“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横观魏蜀吴三家,哪一家不是从无到有、从起到落、从兴到衰?再纵观我国历史王朝,更是生灭兴衰更替。

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更是如此。

可是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总想得。

得到了就不想再失去,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就是一生要兴复汉室的刘备,他也是说去就去了,一撒手,全留给后人处理。

我们有的时候失恋了,就受不了。

破产了,就活不下去了。

我觉得生命就是个过程,就是从原点再回到原点。

有人会问——不论怎么努力获得,最终都将灰飞烟灭,那我们还那么拼命做什么?那我想问——你知道你会死,难道你就不活下去吗?不是这样子的,人生不是拼命地获得,而是不断地得舍,舍得。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1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1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精选13篇)三国演义1500字篇1说到袁绍兄弟(袁绍、袁术)想必会历史的人都会偷笑。

因为他们两个人一个比一个傻,一个比一个牛。

先说说俩兄弟小时候吧!袁绍是婢出,袁术是嫡出。

但袁绍品行装得很好,而袁术却原形毕露。

所以,大家对袁绍很好,但总好像看不起袁术。

袁术对这一点深感不满,便指责大家说,你们不鸟吾,反而理吾家之败子?大家说他傻不傻?傻,这当然是傻。

傻到什么程度呢?傻到让大家从此与他更疏远,还常在背后说其坏话。

而袁绍呢?有点牛。

在兄弟相处的时候,袁绍常当众讽刺袁术。

兄弟俩的童年就如此飘过。

也不免埋下仇恨。

到他们大了以后,一个叫董卓的枭雄称帝,想“废立”。

但他失败了,只好将皇帝踩于足下,使其听话。

这给了人们一个忠告——现在皇帝虽是弱不禁风,但要从名义上正面打击,仍然是不大容易的。

但袁绍够牛,没有吸取到这个教训。

他竟在不久之后,提出了“另立”。

当然,没人傻到会去抢做这个皇帝,个个拒绝。

而袁术呢?更牛,还带着点傻乎乎的。

袁术很快表态——反对!为什么呢?因为他竟想“自立”!对于此“冤家对头”要“自立”,袁绍当然不会给予支持。

于是,袁术终于忍不住了,便自己“单身一人”,争当皇帝。

没料,竟还真成立了一个新的政府。

但当然,下面是一片反对!开始袁术还洋洋得意呢,来一个,铲一个。

但到了最后,这位“吃饱了撑着”的家伙终于撑不下去了,被人铲光了,地盘也被移为废墟……袁术见大势不好,只好带着残兵败将落荒而逃至深山老林。

袁术那边,就先告一段落了。

袁绍看着弟弟“自立”失败,一边偷笑,一边就打消了“另立”的念头。

后来袁绍的谋士沮授与田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什么话?我们把他谋士的话与曹操谋士的话比较一下。

曹方那边的话是这样的:“奉天子以令不臣。

”什么意思?就是为皇上作出奉献,供奉皇帝,以统一天下,使那些叛国者不得好死。

而袁绍的呢?他那边的话是说,要利用好皇上,使全天下的人都屈服于他们手下。

多么罪恶的人啊!恶到连手下都那么恶!其实袁绍只是说说这建议好而已,但一直没实施(大概舍不得军粮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一)《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说,报告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同一之间产生的一系列故事。

“滔滔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好汉……”我对词中的好汉一词产生了疑问,书中讲到的人物骁勇善战,然而,群雄逐鹿于浊世之中,谁才是真正的好汉呢?书中写到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宇量局促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关羽、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

有人说,孔明是真正的好汉。

由于他足智多谋,办事坚决,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难见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表现这一点。

然而,我以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刘禅无能,基础扶不起来,孔明却把本身的一生,去世去世的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盼望的战车上。

但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时也,命也何为时?在我看来,所谓时就是不违背自然,遵循自然、世事发展的规律。

何为命?我认为命就是特定环境下孕育出的特定性格。

所谓“时也,命也”就是说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自己有把握住机会的能力。

三顾茅庐便是最好的佐证,刘皇叔自桃园结义,力杀黄巾,依附公孙赞、刘表,寄身于孔融、曹操,投奔袁绍,败当阳,走夏口,晃晃数十载瞬间即逝,可谓是无所成就,惶惶如丧家之犬。

他不缺乏统领群雄逐鹿中原的能力,他缺的是时机。

而诸葛先生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久旱之甘霖。

试问,诸葛为何不选择权倾朝野的曹操,或者是基业雄厚之孙权,而偏偏选择服侍一无所有之刘备?到底是什么打动了孔明?我想是刘备的一颗虔诚的仁德之心。

在拜访诸葛之初,孔明就再三推辞,而刘备一开始就说“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当孔明为刘备定下隆中对策之后,又再次推辞不愿出山。

此时刘备哭泣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我想正是刘备这份心怀天下的仁德之心深深地打动了诸葛亮。

试想刘备如果没有这种品质,就是十顾茅庐,那也未必能请诸葛亮出山。

在那个社会环境中,孕育出孔明这样的经世之人,那是“时也”,刘备能请诸葛出山那是“命也”。

所以我们无需抱怨没机会,我们应该更多地问自己,如果机会降临,自己能否抓住?生死兴衰皆轮回海伦凯勒的遭遇让我感到同情,我体会到了当盲人的艰辛。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这个头衔当之无愧。

仅仅在生命的头十九个月享用了光明和声音,就因为疾病而跌入了无尽的黑暗与寂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横观魏蜀吴三家,哪一家不是从无到有、从起到落、从兴到衰?再纵观我国历史王朝,更是生灭兴衰更替。

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更是如此。

可是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总想得。

得到了就不想再失去,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就是一生要兴复汉室的刘备,他也是说去就去了,一撒手,全留给后人处理。

我们有的时候失恋了,就受不了。

破产了,就活不下去了。

我觉得生命就是个过程,就是从原点再回到原点。

有人会问——不论怎么努力获得,最终都将灰飞烟灭,那我们还那么拼命做什么?那我想问——你知道你会死,难道你就不活下去吗?不是这样子的,人生不是拼命地获得,而是不断地得舍,舍得。

这样生命才有意义!我们拼命地赚钱,拼命地工作不是为了据为己有,而应该是和大家分享。

知不可为而为之凭诸葛亮的智慧,难道他不知道汉室气数已尽?难道他就那么自不量力要和大自然较劲?我不这么认为,我们觉得诸葛亮他是不敢怠慢。

自白帝城托孤以来,他可谓是诚惶诚恐,不敢出丝毫纰漏。

我们中国人是很懂得感恩的,正如诸葛所言“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诸葛亮六出祁山,他不是和自然规律抗争,他是在“尽人事,听天命”,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才觉得心安,也就是求个死得心安理得。

他诠释的是赤胆忠义。

然而,如果诸葛亮仅仅是为了求得心安理得,那他就没有什么值得后人敬仰的。

因为他成全的仅仅是小义,实现的只是自我。

而非大义,大我。

所谓小义小我,我觉得就是狭隘的、自私的、个人的利益,而大义大我就是广阔的、大众的、国家的利益。

正如《水浒传》中的晁天王和宋公明,晁天王的“聚义厅”诠释的是小义,而宋公明的“忠义堂”诠释的是大义,也就是最终招安的缘由。

我们再看孔明,我想孔明先生是深知《易经》的,因为易经中讲得最多的就是阴阳变动,一切在不断地变化,好的会变成坏的,坏的也可能变成好的。

所以诸葛六出祁山,他是期待着世事变化的,他在想倘若有变,那先祖兴复汉室的大愿就可完成。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多次发动大规模战争,劳财伤民,不只是仅仅为了报恩,让自己死得心安理得,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在为统一天下、兴复汉室而殚精竭虑。

他在“尽人事,听天命”。

只要是本着大我大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不是偏执,而是执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更多的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品性,虽然我们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我们敢于因人民利益、国家安危、社会正义而去斗争,那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种升华。

在《三国演义》中,我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修学储能,装备好自己,以待其时,应学玄德公;凡事应慎重,有因必有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应以操守为戒;懂得自然规律,面对得失,多一份坦然之心;多一份执着,少一份偏执,“尽人事以听天命”;放下小义小我,成全大义大我。

《三国演义》1500字读书笔记(二)读完这个故事后,让我这个不爱哭的女孩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有这种心甘情愿与别人平分生命的精神,太阳会照耀得更加灿烂,花儿会开得更加鲜艳,小鸟会歌唱得更清脆……这个暑假,我又重温了罗贯中的著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章回体形式出现的长篇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从作品体例到题材内容,《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而这个暑假我对《三国演义》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贤者之死,死的憋屈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身边有无数的贤者,有惜才之人,也有不服之人,让人记忆最深的莫过于魏国的郭嘉、司马懿,蜀国的庞统、诸葛亮,吴国的周瑜、陆逊。

当然,也有许多有才之人都不到贤明主公的赏识而投奔他人。

郭嘉,死得最轻的人,仅仅为了曹操,为他献计献策,水土不服,卧病不起,他也希望曹操可以赢。

他死后,曹操很伤心。

今天,我和爸爸读完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小说主要讲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斗争。

书本里有很多著名的故事,比如说“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等等。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w 草船借箭》。

这个故事讲了在赤壁大战之前,由于军队里弓箭稀少,诸葛亮就想了一办法,做了很多稻草人插船上假装成士兵,趁大雾弥漫之际,攻打曹操军队,曹操军队看不清楚对方有多少士兵,为防止对方攻击,就用弓箭回击,最后,诸葛亮成功借到十万支弓箭。

书本上也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如聪明绝顶的诸葛亮、深明大义的关羽,狡猾奸诈的曹操,而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很聪明,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办法。

而有两个人的死与诸葛亮有关。

一个是庞统,一个是周瑜。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有幸得到了二人,可庞统却心怀妒忌,而乱箭死与落凤坡,庞统的才智与孔明不分上下,唯独在为主公献计之上,有了不服,尽管种种迹象预示着他的死亡,他却执意领队前进。

另一位周瑜也是心怀妒忌,一开始就知道诸葛亮的才智,想着除掉,可不是有用处就技不如人,三气周瑜,留下了一句他的怨念“既生瑜,何生亮?”对啊,既然周瑜这个智慧之人出现,为什么要有诸葛亮的存在?和孙策一样,英年早逝,死的心怀怨念,死的憋屈。

以刘备、曹操、孙权为代表的群雄割据、混战,在经过近百年的战火洗礼,在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相继陨落之后,战火纷争的三国时代被西晋所结束,混乱的战争时代就此成为了过去。

但是,《三国演义》是永远不会被遗忘,它将在世界的舞台上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它将世世代代向人们讲述这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寂寞诸葛亮《水浒》反腐,本是古人的事,与咱何干?只是那浓浓的《水浒》气绵绵不绝:晁盖们劫生辰纲是“反腐”,今天小偷偷贪官的赃款赃物更是“反腐”了。

那宋押司在政府机关干事,却一心编织关系网,哥儿们来了“终日追陪”。

利用职务之便为犯罪嫌疑人、也是关系网中一哥儿们的“乡长”晁盖通风报信,指使他们脱逃,那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通知赖昌星快点出国好像就颇得宋江的真传。

宋江杀阎婆惜之后,郓城县“公安局长”朱仝、雷横私自放走宋江,“县长”也有心为宋开脱,那浙江温岭市原市长周建国、市公安局长杨卫东与黑社会头子张畏的瓜葛,那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副市长马向东与刘涌的关系,不就与此一脉相承吗?慕绥新、庄如顺、周建国、杨卫东们,血液中就浸透了《水浒》气。

一直住在南阳,知道自己的才学却隐居山林不愿出门参与纷争。

直到徐庶推荐给刘备,三顾茅庐才让诸葛亮受恩为刘备打天下。

可他还是很寂寞,蜀国的国君为人善良,是一个很好的主公,一篇《出师表》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恩、寂寞、无奈。

遇到周瑜,知道不会成为自己人,长相俊美,才华横溢,必定有高傲且容不得别人的想法。

诸葛亮明白,一边处事一边拜托别人不让周瑜知道他过于聪明的智慧。

可还是无奈周瑜的嫉恨。

他是以刘备第一,自己利益第二的原则,三气周瑜,让蜀军大获全胜,却让自己失去了一个好对手。

后来庞统也为刘备做事,同为江湖人向往的伏龙、凤雏,却不似他想的那样明智,智慧和他自己不分上下,却在为刘备处事时冲动了。

看着西方落下一颗星时,正值七夕,诸葛亮再一次寂寞了。

第一次哭了出来,失去了一位友人或者也算是一位可以和自己拼才智的人。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再次寂寞,那位可以让他尽心尽力的明主去世了,只能写下《出师表》来告诉刘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整个国家由他来撑着,七擒孟获,一次次挑战了诸葛亮的才智,让他乐意七擒六放。

这样,他的内心不再寂寞,不再仅仅为蜀国打天下。

后来,遇到姜维,他的内心再次兴奋起来,魏国出来一位人才,诸葛亮很开心:“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

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所以姜维的出现让诸葛亮不再寂寞。

不再寂寞后来呢?想要为蜀夺得天下,可惜寿命已尽,诸葛亮死去,希望姜维可以接替自己辅佐刘禅。

死了就不再寂寞,诸葛亮耗费了大半心血复兴汉室,最后他一个人还是不够找到了他可以信任的人,然后放心离去。

有谁比诸葛亮更寂寞呢?同样的,危急关头,张飞也保持了难得的冷静,突破自己,闪现智慧,巧施妙计,活捉“断头将军”严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