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诗歌:介绍了清朝前期诗歌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和创作风格。
2.散文:阐述了清朝前期散文的特点和主要成就,分析了桐城派等散文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3.小说:介绍了清朝前期小说的繁荣景象,重点分析了《红楼梦》等经典小说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4.戏曲:阐述了清朝前期戏曲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昆曲等戏曲形式的兴起和流行。
5.绘画、书法和建筑:介绍了清朝前期绘画、书法和建筑艺术的特点和成就,分析了文人画派等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上的文学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了解相对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类课程兴趣较高,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主要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特点和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主要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特点和成就。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在创作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小说片段、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
难点:理解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
两个子目内容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文化繁荣。
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为基础的。
学习清朝前期文学艺术,首先要了解清朝前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赵高《宇宙锋》
项羽《霸王别姬》赵匡胤《龙虎
[板书设计]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红楼梦》
1.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2.《红楼梦》的内容、社会历史意义
3.《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2.京剧:国粹。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引导学生从清初文学艺术作品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人生道路提供启示。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上半学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涵盖清初诗词、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以及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
3.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4.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提高解题能力。
1.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认识较为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2.学生的审美观念和鉴赏能力尚在形成阶段,对于清初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需要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3.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表达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但部分学生可能在这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教师关注并给予个别辅导。
5.推荐阅读:《清诗三百首》《红楼梦》《长生殿》等清初文学艺术作品。要求学生选择一部作品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阅读心得。
6.组织学生参与一次关于清初文学艺术的作品展示活动,如诗词朗诵、书画展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魅力。
3.展示清初诗词、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的代表作品,以及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魅力。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主要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
3.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a. 文学:诗词、小说、散文等样式的发展b. 艺术:绘画、书法、戏曲、建筑等形式的创新2. 清朝前期的主要文学作品a. 诗词:如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袁枚的《随园诗话》等b. 小说: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c. 散文: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中郎的《与朱元思书》等3. 清朝前期的主要艺术形式a. 绘画:如郎世宁的《百骏图》、石涛的《山水册》等b. 书法:如王铎的草书、刘墉的楷书等c. 戏曲:如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d. 建筑:如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主要作品和艺术形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内涵。
3. 欣赏教学法:组织学生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文学特点:阐述清朝前期文学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其发展历程。
3. 分析文学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讲解。
4. 讲解艺术形式:介绍清朝前期的主要艺术形式,分析其特点和创新。
5. 欣赏艺术作品:组织学生欣赏经典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审美能力: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评估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清朝前期的文学作品,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清朝前期的文学作品,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概述。
2. 清朝前期的主要文学作品介绍。
3.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流派及代表人物。
三、教学重点:1.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
2. 清朝前期的主要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
四、教学难点:1.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2. 清朝前期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和主要文学作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清朝前期的典型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流派和代表人物,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选择适合的教材或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2. 教学设施:确保教室中有足够的投影仪、白板或黑板、粉笔等教学设施。
3. 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相关的图像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内容:根据教案中的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主要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
3. 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清朝前期文学作品,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4.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流派和代表人物,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考虑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
九、课后作业:十、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掌握程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初中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内容、地位。
理解把握其思想艺术特色。
2.了解清朝时期戏剧的繁荣情况;3.掌握昆曲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的艺术价值;4.知道京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红楼梦》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结合课件课堂导入环节,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视频文化的繁荣,清代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清代的戏剧剧种有什么新的发展?(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读取信息、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1.《红楼梦》(1)教师展示课件展示史料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材料一乾隆中(一七六五年),有小说曰《石头记》者忽出于北京,历五六年而盛行,然皆写本,以数十金鬻语言庙市。
其本止八十回……——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学习与探究:《石头记》即《红楼梦》,它的作者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红楼梦》以何种版本流传民间的。
曹雪芹。
手抄本。
(2)教师展示课件展示史料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材料二《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学习与探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学习与探究:材料中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当今也有很多人热衷于《红楼梦》。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1)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医药、茶道、花卉种植、人生哲理等等;(2)以爱情为主线。
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以悲剧展示给读者,让人有撕心裂肺之痛;(3)词文优美,结构严谨,笔法高超;(4)影射历史,疑案重重,引起众多学者讨论,成为焦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掌握其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概述2. 诗词创作:诗、词、曲的发展与特点3. 散文创作:笔记、小品文、章回小说的兴起4. 戏曲艺术:昆曲、京剧的诞生与发展5. 书画艺术:文人画与书法风格的变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诗词、散文、戏曲、书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脉络及其相互关联。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和审美价值。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尝试创作诗词、散文等,提高审美素养。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概述2. 第二课时:诗词创作:诗、词、曲的发展与特点3. 第三课时:散文创作:笔记、小品文、章回小说的兴起4. 第四课时:戏曲艺术:昆曲、京剧的诞生与发展5. 第五课时:书画艺术:文人画与书法风格的变迁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艺术史》等。
2. 辅助材料:诗词、散文、戏曲、书画等代表作品精选。
3.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音频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清朝前期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展示:分别从诗词、散文、戏曲、书画四个方面展示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成果。
3. 作品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审美价值等。
5. 实践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创作或鉴赏相关作品。
八、课后作业:1. 选读一首清朝前期的诗词,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掌握其代表性人物和作品。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概述2. 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等3. 诗词:纳兰性德、袁枚等4. 戏剧:洪显祖、孔尚任等5. 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三、教学重点:1.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原因。
2. 代表性人物和作品的鉴赏。
四、教学难点:1. 小说、诗词、戏剧等不同文学艺术形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2.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对代表性人物和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文学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
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能力。
5.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课后创作或表演,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相关内容。
2. 教学PPT:制作包含重点内容、图片、图表等。
3. 教学视频或音频:选取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相关的片段。
4. 课外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相关小说、诗词、戏剧等作品。
5. 实践活动材料:如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用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
2. 授课:按照教学内容,逐一讲解小说、诗词、戏剧等不同文学艺术形式。
3. 鉴赏:分析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
4. 讨论: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文学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5. 实践:鼓励学生进行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创作或表演。
八、作业布置:1. 阅读一本清朝前期的文学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2. 选择一位清朝前期的文学家或艺术家,进行资料搜集,并在课堂上分享。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备:5.25 上:6.1课题:《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红楼梦》的作者、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的基本史实;目标2:通过学习《红楼梦》和京剧的内容,了解清朝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并探究清朝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二、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视频:昆曲《牡丹亭》选段同学们看完这段昆曲有何感受?昆曲是何时形成的,有什么特点?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红楼梦》的作者、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的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结合视频,说说你了解的红楼梦?分析归纳出清朝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
2.阅读教材,梳理昆曲的演变过程,并说出昆曲的特点及代表作。
3.阅读教材,说出京剧是怎样产生的?《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本书前80回由曹雪芹所著,后40回高鹗整理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艺术特色:毛泽东:《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毛泽东: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难点 《红楼梦》的历史价值;京剧的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枉凝眉》 2、导入语:前面我们学习了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今天我么一起来学习本课,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红楼梦》教学 【过渡语】我们首先学习文学方面,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为辉煌的当数小说,在文学史上,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齐名。
清代小说的成就更加空前了,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不朽的传世名著,涌现了一批闻名中外的作家。
1、(活动)猜作者的名字 根据课件提示的图片,猜一猜这些作品的作者名字。
2、自由朗读课文《红楼梦》一目,找出以下信息: ①《红楼梦》的作者信息②《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3、讲解红楼梦的内容和内涵 ①通过对比作者的身世和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身世,让学生明白小说对当时现实的反应。
②讲解金陵十二钗的部分故事,提问:《红楼梦》通过青年男女的而悲剧,揭露了哪些社会问题呢? 4、读材料,了解红楼梦在民间的流传和地位 5、欣赏越剧《红楼梦》选段 昆曲和京剧教学 1、提问:刚才同学们欣赏的是哪一剧种的表演? 2、(活动)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过程:看材料并归纳 3、读材料归纳昆曲和京剧的历史发展过程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以下信息: 5、昆曲和京剧欣赏 课堂小结 清朝的文学艺术成就还有很多,比如“四库全书”的修订和扬州八怪等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主要内容包括: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于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掌握其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作品,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诗歌、戏曲、小说等作品。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艺术风格。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强调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学生对照教材,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能够理解和阐释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该时期的典型作品。
【教学重点】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2.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情景演绎法;3.小组讨论法;4.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1.教学PPT;2.多媒体设备;3.课件。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学资料;2.学生做好听讲、笔记和讨论的准备。
二、知识导入1.利用PPT播放清朝前期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图片来猜测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2.通过学生的发言来导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内容讲解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1.1 概述: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文学艺术在此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继承和发展元明时期文学艺术的传统,同时又受到机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1.2 顺应时势,体现思想觉悟。
清初时期是思想解放和变革的时期,文学艺术往往是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折射出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情感,显示出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1.3 体裁多样,创作活跃。
除了继承元明时期的文学艺术传统,清初文学家又在其基础上自然演化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例如:小说、诗歌、杂文、坊体文等等。
1.4 民间艺术的兴盛。
清朝前期民间艺术被激活,表现为艺术家们对民间生活、民间风俗、民间习惯的关注和创作。
2.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和成就:2.1 文学的成就:清朝前期的文学成就是深厚的,影响广泛。
2.2 代表作品:清朝前期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品有:《金瓶梅》、《红楼梦》、《聊斋志异》、《东周列国志》等等。
2.3 代表人物: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代表人物有: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凌蒙初等等。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金瓶梅》1.简介:《金瓶梅》是中国明清小说连续体小说之一,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从属于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主要介绍清朝统治下的文化艺术成就,是清朝历史发展状况的重要体现。
依据课标“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本课着力以挖掘《红楼梦》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介绍京剧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点为主要内容,在清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下去诠释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区别于前代王朝的成就和特色,从而形成对清朝前期历史状况的全面认知。
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将本课分为历史背景、清朝前期的文学成就、清朝后期的戏曲艺术以及知识总结四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旨在按照历史认知的过程,突出强调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树立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生成合理的历史解释的意识。
二、学习目标1.通过联系已学知识,梳理清朝历史发展状况,认识政治经济等因素与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联系;2.通过赏析《红楼梦》,了解《红楼梦》的写作背景、艺术特点,全面客观评价《红楼梦》的历史地位;3.通过拓展阅读,了解昆曲和京剧的发展,认识其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地位4.通过时序梳理,认识中国古代文学、戏曲的发展脉络,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内涵,增强认同感。
三、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全面评价《红楼梦》;了解昆曲和京剧的发展。
教学难点: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内涵。
四、学习方法1.探究讨论2.阅读文本,分析案例,活用所知五、学习过程设计六、板书设计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历史背景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3.文化因素4.社会因素二、清朝前期的文学成就1.赏析《红楼梦》2.评价《红楼梦》三、清朝前期的戏曲艺术1.昆曲2.京剧四、知识总结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2.中国古代戏曲发展脉络。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红楼梦》的作者,思想艺术特点;清朝昆曲的代表作;京剧艺术的产生过程和繁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红楼梦》主要内容和特点,得出它具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清朝小说成就达到高峰,体现了反封建、追求自由幸福三思想;明清戏曲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集合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京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除此之外,还有哪一剧种在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的?清代的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是哪一部?这部小说有何特点?为何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能取得很大的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1课一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去寻找答案吧。
(二)、讲授新课一、《红楼梦》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小组合作,设计表格,从《红楼梦》的作者、朝代、主题等几个方面归纳学习。
2.师:《红楼梦》中有哪些主要人物?生: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风等。
师: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我们古典小说的高峰?生:《红楼梦》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地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含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兴衰。
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频——《唱脸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首著名的京戏歌,在歌曲中引入京曲调,唱出了中国人对国粹艺术京剧的赞美之情和拥有这门传统艺术的骄傲和自豪感。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你知道京剧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又为何会产生京剧这一新的戏曲形式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红楼梦》1.教师介绍《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提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
提示: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
3.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提示: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4.读教材,教师简要地介绍《红楼梦》的内容。
提示: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5.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的影响。
提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6.多媒体播放音频——《葬花吟》目标导学二:昆曲和京剧1.图片展示昆曲脸谱2.提出问题:戏曲兴起的历史概况。
提示: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
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
2.掌握清朝前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和风格。
3.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规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学艺术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1. 课程标准本课程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为标准。
课程内容包括: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清朝前期的主要文学艺术作品、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2. 教学重点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特点的学习。
2.清朝前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3.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的认识。
3. 教学难点1.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2.掌握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方法。
3.了解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文学艺术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学艺术对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及贡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融合了汉文化和满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人文景观。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成就卓著,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2. 学习过程第一步:教师讲解通过课本和PPT等多媒体教学载体,结合图文,讲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主要作品和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第二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就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步:文学作品解析老师选取数篇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解析,详细讲解其内容、风格和影响等方面,并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第一篇: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其一,七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红楼梦》原著,教师单纯的叙说介绍,对学生而言,终究是隔靴搔痒,且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去逐一地作详尽介绍。
对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说评书等媒体获得已有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氛围热烈的课堂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切忌弄成单纯的故事会)。
其二,由于地域的限制,可能学生对昆曲和京剧并不了解,教师可联系已学知识,点到即可。
【方式方法】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曹雪芹像、《红楼梦》插曲及昆曲、京剧选段等。
【教学过程】—、复习:1、清朝雍正王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2、清朝的文字狱对当时社会有怎样的影响?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二、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片头曲的片断。
提问: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它的作者是谁?创作于哪一朝代?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由此此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一)《红楼梦》教师在组织有关《红楼梦》的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的主题是爱情吗? ”“《红楼梦》问世后,为什么几经统治者的封禁?”“《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所谓的…红学‟说明了什么?”等不同层次和角度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戏曲、书画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于诗词、戏曲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
2.课件:相关的历史图片、音频等资料。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如诗词、戏曲、书画等,并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期间,老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老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名校教案
教学课题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型新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2.明确这些作品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3.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课程标准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精品教案1(材料导向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87版《红楼梦》剧照)《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1],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2] 。
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但是对于矮化甚至腰斩后40回的极端倾向也应保持警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红楼梦》1.教师讲述《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
(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
)3.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答案提示: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4.读教材,教师简要地介绍《红楼梦》的内容。
(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5.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的影响。
答案提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5.25 上:6.1
课题:《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红楼梦》的作者、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的基本史实;
目标2:通过学习《红楼梦》和京剧的内容,了解清朝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并探究清朝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
二、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视频:昆曲《牡丹亭》选段
同学们看完这段昆曲有何感受?昆曲是何时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红楼梦》的作者、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的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结合视频,说说你了解的红楼梦?分析归纳出清朝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
2.阅读教材,梳理昆曲的演变过程,并说出昆曲的特点及代表作。
3.阅读教材,说出京剧是怎样产生的?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本书前80回由曹雪芹所著,后40回高鹗整理
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艺术特色:
毛泽东:《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
毛泽东: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
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是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
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这些诗词的创作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切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口气。
从中可看出,《红楼梦》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拓展:“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12
个最优秀的女子。
元春、贾探春、妙玉、薛宝钗、贾迎春、贾惜春、林黛玉、李纨、秦可卿、贾巧姐、王熙凤、史湘云。
宝玉问道: “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 ”警幻道: “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
”作者以12个女子这样的拟人手法阐释了周易理论中的十二地支的轮回关系,是《红楼梦》一书的主旨所在。
影响:
国内:红学。
《红楼梦》问世后,引起人们对它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并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据李放《八旗画录注》说“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指《红楼梦》),自相矜为红学云”。
如果说,那还是句戏语,其后近百年来,《红楼梦》的评论、研究日益发展、兴盛,确乎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
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
国际:
《红楼梦》已被译成20多种不同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欧洲。
《红楼梦》是一部大书。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因此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分析归纳出清朝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
市民生活的需要
明中叶以后,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所以反映、市民阶层思想感情和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通俗文艺形式、小说和戏曲得到长足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明清两代,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印刷业的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的趣味性小说因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而广泛流传。
●文化专制的结果
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两手政策,客观上加强了小说创作的力量。
2.阅读教材,梳理昆曲的演变过程,并说出昆曲的特点及代表作。
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
具体讲解:汤显祖与《牡丹亭》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
当时的观众在观看这两部剧时,多流泪感叹。
《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词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
3.阅读教材,说出京剧是怎样产生的?
京剧角色:四大行当
生:男性角色,演员扮相俊美,干净。
旦:京剧中各种女性角色
净:又称“花脸”,饰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角色。
丑:“小花脸”,大多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性格机敏、滑稽,并不全然指性格上的丑陋。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豪爽;
绿色寓勇猛莽撞;
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师讲解清朝戏剧繁荣的原因:
前期的文化的积累;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的长期稳定。
(3)课堂小结
随着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既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又是封建社会的缩影。
昆曲和京剧艺术丰富了城乡民众的文化生活。
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4)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三、课后作业
学捡——提升检测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