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食品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摘要】本文以转基因稻米风波报道为例进行新闻框架分析,透视转基因食品新闻报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科技报道的媒体责任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新闻框架;转基因食品;新闻报道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二十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技术的衍生食品相继问世,像转基因西红柿,转基因土豆,转基因大豆等转基因食品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进入人们的食物链。由于转基因衍生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它不仅仅是高科技的衍生产品,还涉及了生物伦理、社会文化、消费心理、利益博弈等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关注。因此,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也变得史无前例地激烈起来。政府组织与非政府团体,国际组织与国内机构,政治团体、经贸团体与民间组织纷纷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这场争论之中去,也就是所谓的转基因食品风波。

二、框架理论及相关研究回顾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后由戈夫曼(goffman)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近年来为我国学者广泛用于实证研究。戈夫曼认为,在社会系统中的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互动的结果。加姆森(gamson)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代表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新闻报道是“框限”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及主观的“重组”这些事实的过程。所以可以理解,媒体中的任何信息都是带有偏见的。而且这种偏见由媒体而非事件本身决定。当科学经由大众媒体“扩散”到公众时,这种偏见也是不可避免的,科学的形象实际上只是科学在媒体中的形象。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框架理论的研究者认为,用不同的框架思考同一件事情时会得到不同的意义。框架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到被描述现实的某些方面,这在逻辑上意味着框架同时可以将受众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引开。大多框架的性质既由他们着意强调的方面决定,也由他们有意忽略的方面决定。通过分析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框架可以看出,媒介着重伦理|道德,收益|风险的框架,建构了转基因食品有毒,不安全的媒介形象,绿色和平组织作为舆论制造者和议题属性主要设置者在转基因食品报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2.样本选择。本研究选取人民网科技频道所有有关转基因稻米风波的新闻报道,其中人民网汇集网站把该段时间内有关转基因稻米风波事件的报道安排在一个专题中,这样便于研究者资料的获得和研究顺利的开展。最重要的是,人民网科技频道应该说是中国科技报道方面的权威网站,基本可以反映出中国主流媒体对转基因食品报道的基本框架和议题。

四、结论与分析

新闻的框架要素,如消息来源、主要议题、报道方式、关键词等

等,用更加通俗的语言阐述就是“谁说”、“怎么说”、“说了什么”“在什么情境下说的”都是具体而微观的,但都反映了媒体的价值取向和态度,能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用不同的新闻框架思考同一件事物会得到不同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了以下指标进行分析: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报道方式、字词句、情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1.主题框架。新闻标题是新闻主题最直接的表现,每一个标题都是对该事件一个侧面的描述,从某种角度说,这些新闻标题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构成了一篇更大的主题框架。新闻媒体在报道转基因稻米遵循了一种食品安全报道的模式,那就是:在转基因稻米事件中,转基因稻米“有毒有风险”等信息是绿色和平组织抖出的,国内媒体被动的跟进报道,政府、科研机构、生物学家、亨氏等跨国公司疲于奔命,四处“灭火”,但绿色和平组织的报道主题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语方式显然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比真实还像真实,专家修辞和科学逻辑失效。转基因稻米事件多样化新闻报道框架实质上为绿色和平组织一个叙述主题服务:转基因稻米=有毒+风险+污染,必须抵制转基因稻米。

2.消息来源。消息来源是框架建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消息来源指新闻中所引述的机构或人物,是新闻事实或内容的提供者。在这次转基因稻米风波中,报道的主题框架和主要议题主要是绿色和平组织引导的,大多数80%的新闻报道都把绿色和平组织作为消息来源,而且该组织作为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在环保行动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可信度高,说服能力强,赢得了媒体和公众的信任,政

府作为消息来源所占分量不少,但由于政府基于各方面的考虑,态度不明朗,行为谨慎,属于期待性的沉默;生物专家、环保专家、农业科研机构作为真理的代言人,累加起来占53.8%,但由于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舆论效力低,也成为话语弱势,农民,消费者几乎处于失语状态。这样就是说,绿色和平组织作为主要消息来源,其提供的“转基因稻米有毒有风险”“生物学家和生物技术公司是生命海盗”等转基因恐怖主义的话语力量明显占了上风。

3.报道方式。转基因稻米虽然和人类生活紧密联系,但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高科技衍生食品,属于强制性的议题,公众的直接经验少,对它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新闻媒体的报道。转基因稻米事件出现后,媒体第一时间的报道使事件为社会公众所广为知晓,媒体空间的多少体现了媒体对某一事件关注和强调程度,在转基因稻米事件中,主要是报纸类传统媒体如科技日报、国际金融报等科技类报纸报道的较多,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权威媒体和一些都市报、晚报也有报道,但分量不多,报道体裁以消息、通讯为主,很少有记者评述、专栏评论、读者评论、访谈、深度报道、图片报道等体裁。可以看出,媒体对转基因稻米的报道还停留在提供信息的层面,报道角度较为狭窄。

4.字词句、关键词、基调

恩特曼(1993)说,构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因此,新闻媒体在塑造某事物的媒介形象时通常是通过

用某些关键词和用语来实现的。通过观察这些关键词和它们的社会心理涵义,我们就能够判断这些新闻是如何构架的。但有些文章用词极具诱导性如把bt基因理解成bt毒蛋白,把转基因稻米贴标签为毒大米,非法转基因大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素来有“吃什么补什么”的传统,吃转基因大米“理所当然”地能转变人体基因。湖北转基因“惊现广州”“美国转基因大米遭国际市场抵制”,“虫都不吃,人能吃?”媒体用词用句极度夸张渲染,形成新闻传播中负联想与负放射,字里行间透露出媒体的态度、立场和基调。

5.情境分析。在现代风险社会,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本身就引起人们的争议,因为科技已经社会化,和人类的生活和命运紧密联系,转基因食品更是触动了社会公众敏感的食品安全的神经。在社会转型期,瘦肉精、毒蟹、毒奶粉、毒鱼、毒酒事件接连不断的发生,公众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再加上转基因稻米是新事物带来的恐惧,对其不信任、质疑、恐慌也是理所当然。在欧洲、美国,转基因大豆自1996年引入后,就引起了许多媒体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焦虑。1999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gm foods)的争论。英国的媒体以“转基因食品的恐怖”为题发出警告,使得欧盟终止了对新的转基因食品的采用与输入。在国内,2003年雀巢风波和转基因红色警报通过国内媒体的报道,引发社会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恐慌和抵制。

总之,转基因食品跨越心理的、文化和社会的障碍,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对转基因稻米新闻报道个案分析,发现在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