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体现之一,其结构复杂,内涵深厚,是中国文化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园林整体结构、园林布局和建筑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提供参考。

一、园林整体结构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园林前厅、园林主体和园林背厅。

前厅通常位于园林的门厅前,是园林的接待场所,也是园林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主体是园林的核心和主要景点,通常有水面、假山、花木、亭台等景观。

背厅位于园林主体后部,是园林保护区,也是园林设计中的隐匿之处。

1.前厅园林前厅通常有一定的面积,装饰风格以豪华、气派为主。

前厅通常布局简单,但各个建筑元素之间的关系非常精细,用以突出前厅的高贵尊荣。

通常,前厅的建筑形式是有特色的门厅或者廊式结构。

另外,前厅通常还有开阔的广场,用以接待宾客,展示园林的独特魅力和高超设计技巧。

广场通常选用方形或者长方形,可以有水池、喷泉等装饰物。

2.主体园林主体是整个园林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园林最受欢迎和最令人难忘的部分之一。

主体常见的有湖、山、亭、台等景观。

湖:湖是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可以供人娱乐,也可以起到调节气候、增加氧气等作用。

园林中的湖通常使用人工修建的山石堆积而成,呈现各种形态。

山: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多为人工山,由一些山石堆砌而成。

它们通常采用形似天然山景的设计手法。

亭:亭是园林中的建筑物之一,是供人休息观赏的场所。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有不同的形式,如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等。

台:台是园林中的一种高平台,通常供人观看远景、俯瞰景色而设。

3.背厅园林背厅位于园林主体之后,常用于为主体提供安全保护,同时也是园林巧妙设计的重要部分。

背厅常见的建筑形式为墙和唐梁,并配有园门、砖墙等。

二、园林布局古典园林的布局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其布局通常根据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原则,结合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等因素而设定。

古典园林的布局通常可分为镜花水月、白石青山、水迷林径、中央主轴线、对称布局五种。

苏州园林结构介绍

苏州园林结构介绍

苏州园林结构介绍1. 概述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以精巧细致的园林结构而著称于世。

苏州园林结构包括建筑、水池、假山、花木等元素,每个园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构造。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中常见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2. 结构类型2.1 轴线布局轴线布局是苏州园林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

园林以一条直线作为主轴线,沿着主轴线上设置一系列建筑、假山和花木等元素,形成园林的主要构造。

这些元素通常都会呈现对称的布局,给人以整齐、规则的感觉。

2.2 围合式布局围合式布局是指在园林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庭院,以建筑物、墙壁或其他构造将其围合起来。

围合式布局在苏州园林中被广泛应用,不仅能给人营造出安静、私密的空间,还能够创造出多个景观节点,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2.3 水景布局水景布局是苏州园林中的重要构造之一。

园林中常见的水池、小溪和湖泊等都属于水景布局的一部分。

水景不仅起到美化园林的作用,还能够调节气温、增加湿度,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

2.4 路径布局路径布局是指在园林中设置一条或多条通道,用来引导游客游览整个园林。

路径可以是曲线的、直线的,也可以是纵向的、横向的,它们通过连接园林中的不同景点,提供了游览的方向和节奏。

3. 结构特点3.1 精致细腻苏州园林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精致细腻。

无论是建筑、假山还是花木,都体现了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细节的精神。

建筑的檐口、栏板常常都有精美的雕刻;假山的形状婉约而流畅;花木的种植布局考虑了不同的季节变化。

3.2 融合自然苏州园林注重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中的假山、水池和花木等元素都力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使人感觉仿佛走进了大自然。

园林中的水景设计尤为出色,巧妙地利用水的流动、声音和倒影来创造出独特的氛围。

3.3 平衡对称苏州园林的结构追求平衡和对称。

不论是轴线布局还是围合式布局,都注重左右平衡。

园林中的建筑和花木通常是成对出现的,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印象。

这种对称的结构构造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稳定的氛围。

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是什么

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是什么

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是什么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园林中蕴藏之意境更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

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欢迎阅读!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1 建筑构造1.1 台基由于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在园林建筑上追求华丽之风,日趋繁杂,台阶也作为美化的对象。

在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的台阶部分,创造一种雕刻华丽,用料考究的高级石台阶,并名为“须弥座”,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

而作为古典园林的经典,苏州园林建筑中厅、堂、楼、阁前的月台,也属须弥座,作为园林建筑的地基,是随处可见的。

1.2 屋身苏州园林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传统建筑的中段多为木柱,墙体只是作为划分空间的间隔,不承重,屋顶部分的重量主要有梁柱承担,再传给基础,因此古典园林建筑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建筑室内往往不用封闭的隔墙,而用半透空“隔扇”或全通透“罩”作为分割,上部天花作成各种形式的“轩”,秀美而富于变化;栏杆、挂落等各种木装则力求精细,门窗多空灵通透,使内外空间连通、渗透。

1.3 屋顶典建筑的屋顶,是从汉代开始逐步演变定型,但形式极为丰富,如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等,而屋顶转角处的起翘(向上翘)和出翘(水平方向凸出),更是西方屋顶所没有,它不仅有利于排水,同时具有“视觉矫正”的作用,使房屋稳定、轻快,曲线跷曲,流畅轻盈;而其色彩一般素雅明净,极易与自然的山、水、树木等相协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

2 建筑布局2.1 自由有序,情趣自然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全文】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PPT课件

【全文】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PPT课件
层建筑体系,适用于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在侧向风 荷载的作用下,其受力类似刚性的箱型截面的悬臂梁, 迎风面将受拉,而背风面将受压。筒体结构可分为框 筒体系、筒中筒体系、成束筒体系等。 • 筒体结构是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 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 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 体。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 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 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①地下水位较低时,建筑物的基础应尽 量埋在最高地下水位线之上。 ②但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能埋在地 下水位线之上时,则应将基础底面埋置 在最低地下水位200 mm以下,以免使基 础底面处于地下水位变化的范围之内。
39
3.2.1基础与地基
➢ 冰冻深度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冰冻线:冰冻土与非冻土的分界线。 基础底面应在冰冻线200mm以下。 基础埋深d-冻结深度Z0≥200mm
123
0
0
0
16
40
84
106
123
116
7
0
0
金塔梧桐沟
622123
52441
130
0
0
0
7
47
92
124
130
107
12
0
0
酒泉
622102
52523
132
0
0
0
9
40
82
125
130
132
96
4
0
夏河合作
623027
56080
142
0
0
4
16
52
93
134
141
142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简答题1.风景园林建筑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基本作用是什么?答:由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层、楼梯、屋顶、门窗组成。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保证这些荷载传到地基,防止不均匀沉降,而且能够经受冰冻和地下水及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墙和柱都是建筑物竖向承重构件,墙主要作用是承重、围护和分隔空间。

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结构,同时还兼有竖向划分内部空格间的功能,同时对墙体起到水平支撑的作用。

地面层有均匀传力及防潮、保温等要求。

楼梯供人们交通以及紧急疏散之用。

屋顶用来抵御自然界风、霜、雨、雪的侵袭和太阳的辐射。

门窗主要是供人们出入建筑物和房间。

2.屋面排水设计的内容主要是什么?答:(1)排水方式的选择:1)无组织排水2)有组织排水;(2)屋面排水组织设计:1)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2)划分排水区3)天沟构造4)水落管的设置3.门窗节能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1)门窗的保温:增强门窗的保温,减少缝的长度,采用密封和密闭措施,缩小窗口面积。

(2)门窗的遮阳: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综合遮阳,挡板遮阳4.门窗的构造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答:(1)满足使用功能和坚固耐用的要求;(2)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做到经济合理;(3)使用上满足开启灵活、关闭紧密、便于擦洗和维修的要求。

门的尺度通常是指门洞的高宽尺寸。

门作为交通疏散通道,其尺度取决于人的通行要求,家具器械的搬运及与建筑物的比例关系等,并要符合现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

窗的尺度主要取决于房间的采光、通风、构造做法和建筑造型等要求,并要符合现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

5.常见的楼梯主要有哪几种形式?答:单跑楼梯,双跑平行式楼梯,三、四跑楼梯,螺旋楼梯,剪刀式楼梯.6.确定地下室防潮和防水的依据是什么?答:主要依据是地下水位的高低。

当设计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且周围无形成滞水可能时,地下室的外墙、底板需做防潮处理。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探讨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探讨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探讨摘要:园林仿古建筑事业发展方兴未艾,同时也对园林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结合笔者对园林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实践,对园林仿古建筑中的相应构件设计及其构造方面提出了笔者心得,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园林设计;结构设计;仿古建筑;构造设计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antique buildings garden is in the ascendant, also of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antique buildings put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through combining the antique buildings of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practice, antique buildings in the garden and the construction component design corresponding put forward the author experien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er guidance.keywords: garden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archaize architecture; structure design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园林建筑及其小品种类繁多,它们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用性的精致小品。

园林小品变化多姿,不拘一格、总有一格,万变不离其宗,总有一个规律可遵循,这个“宗”就是“亭”。

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汇总

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汇总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1631)一、适用对象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筑)专业,并可供其它相关专业参考。

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为以后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参考学时总学时:60 (理论:36,实践:24)。

另1周教学实习。

四、学分4学分。

五、课程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在工程设计、施工、核算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节约或降低造价成本,并保证提高质量工程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选用材料,合理使用材料,科学检验材料的能力以及熟练的识读和绘制简单建筑构造图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掌握房屋构造的相关知识,了解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要求,弄清各种不同构造的理论基础。

六、设计思路本标准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结合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技术(工程预决算)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编写的。

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原则,以重点突出实用性,基本理论够用,知识交代力求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实现图文简洁,一目了然为宗旨O七、内容纲要(一)理论教学标准项目一园林建筑材料任务一建筑材料分类学习目的要求:了解建筑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课程内容要点:一、按材料的基本成分二、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类三、常用建筑材料的属性组成与应用任务二园林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学习目的要求: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课程内容要点:一、材料的物理性质二、材料的力学性能三、材料的耐久性任务三园林建筑常用材料的类别学习目的要求: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砂浆、木材、建筑钢材、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建筑高分子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的特点。

中国古典亭结构构造

中国古典亭结构构造

1.独立亭平面尺寸的确定 独立形凉亭的平面尺寸,是指亭子的通面阔和 通进深尺寸。
园林建筑中凉亭的面阔,应根据地理环境有所区别,对于基地环 境宽阔,观赏视距较远的空间,应选择较大的平面尺寸;而对于 基地环境狭窄,观赏视距较近的空间,则应选择较小的平面尺寸。
正多边形和圆形平面的“通面阔X通进深”尺 寸,可按下述范围灵活取定: 旷大空间的尺寸为:6m× 6m—9m × 9m; 中型空间的尺寸为:4m × 4m—6m × 6m; 小型空间的尺寸为:2m × 2m— 4m × 4m。 矩形和扇形平面的尺寸,可按通进深:通面阔: 1:(1.5—3)的比值进行确定。
另在个柱子之间,分别在其上 下安装吊 挂楣子和坐凳楣子,即可形成亭子的下 架,如图所示。
在花梁头上安置搭交“檐檩”,形成圈 梁作用,这也是屋顶结构的第一层(即底 层)圈梁。
在檐檩之上设置“井字趴梁或抹角梁”, 梁上安置柁墩用来承接搭交金檩,故一 般称为“交金墩”。在交金墩上安置 “搭交金檩”,形成屋顶结构的第二层 圈梁。 规格较大的亭子还应在金檩上横置一根 “太平梁”,在太平梁上竖置“雷公柱” 作为尖顶支撑构件。而规格较小的亭子 可以省掉太平梁,雷公柱由下面所述的
第一节 凉亭建筑的构造设计
一、凉亭建筑的基本形式 按使用性能分有:路亭、街亭、桥亭、 井亭、凉亭和钟鼓亭等。 按平面形 式分有:多角亭、圆形亭、扇形 亭和矩形等。 按建筑材质分有:木构亭、砖石亭、金属 亭等。 按高低层次分有:单檐亭、重檐亭、多层 亭等。
(一)单檐亭 单檐亭即指只有一层屋檐的亭子,它按 平面形状分为:多角亭、圆形亭和异形 亭等。 1.多角亭 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等
(3)花梁头 它是搁置檐檩的承托构件,高约4斗口或 0.8柱径,宽为1柱径,长约3倍宽。两 边做凹槽接插垫板,如图所示,底面做 卯口承插柱顶凸榫。 (4)檐垫板 它是填补檐檩与檐枋之间空挡的遮挡 板,高4斗口或0.8柱径,厚1斗口或 0.25柱径。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and structure课程编码:082820066总学时:40 实验学时:0 学分:2.5适用对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园林概论等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园林建筑技术必要的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对建筑物构造和结构的整体知识,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工程》课程及从事有关的建筑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重点掌握建筑与建筑结构和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2 重点掌握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1-3 了解建筑物的分类与结构形式。

重点:建筑与建筑结构和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和作用;难点:建筑与建筑结构和建筑构造关系。

第2章:地基与基础授课学时:4(讲课3学时,习题1学时)基本要求:2-1 了解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重点掌握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

2-3 掌握园林挡土墙的设计。

重点:浅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重力式挡土墙横断面尺寸确定和构造要求。

难点浅基础的类型、基础埋置深度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园林挡土墙的构造类型。

第3章:砖墙及砌体结构授课学时:8(讲课6学时,习题2学时))基本要求:3-1 重点掌握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3-2 掌握混合结构房屋的设计。

3-3 掌握砖墙构造。

3-4 了解隔墙与隔断构造。

3-5 重点掌握墙面装修。

3-6 重点掌握门窗构造。

3-7 了解变形缝。

重点:门窗形式、分类与尺度。

重点掌握变形缝类型、作用与设置特点;墙身细部构造;砌体的材料及强度等级及混合结构房屋的设计步骤;墙身加固措施;门窗组成与构造;墙面装修常用方法。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_图文_图文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_图文_图文
筑构造概述 CHP2:地基与 基础 CHP3:墙体
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建筑物的构造组成;现代景园建筑的主要 构件及其常见形式与尺寸;现代景园建筑小品设计与构造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常用刚性基础构造;基础沉降构造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砖墙构造;隔墙构造;园林建筑新型墙体材料
学时 2 4 4
钢筋混土楼层;地坪层构造;阳台及雨蓬 CHP4:楼地层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
第一部分


1.1中国古代园 林的发展 1.2园林建筑及 其结构与构造 的特点 1.3建筑及园林 建筑的组成 1.4建筑的分类 与分级 1.5园林建筑的 类型
第二部分 园林建筑结构
2.1建筑结构的基 础知识 2.2建筑结构的类 型及园林建筑常 用的结构形式 2.3墙承重结构体 系 2.4框架结构体系 2.5大跨度结构体 系 2.6高层建筑结构 体系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 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 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 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 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 自然界”,“一勺代水,一 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 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 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 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 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 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 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 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 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 ,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 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 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 的诗,立体的画”。在园 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 又如在赏画。
3.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的写意山水园
这一时期奠定了我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基本风格和“诗情画意” 的写意境界,并转而深刻地影响了皇家园林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 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 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 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 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园建及结构设计说明

园建及结构设计说明

园建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工程(花都湖)2、建设地点:广州市花都区花都湖3、建设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林业局4、工程内容:花都湖一河两岸沿河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包括园建、植物和水电部分5、用地面积:约238万平方米二、设计及制图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3、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4、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7、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8、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10、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1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85-2002)18、《城市绿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CJJ/T 82-99)19、《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 50-2001)2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21、《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2、《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2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三、参照图集1、《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2、围墙大门[03J001(GJBT-598-2003)]3、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03J012-1(GJBT-599-2003)]4、环境景观绿化种植设计[03J012-2(GJBT-599-2003)]5、环境景观亭、廊、架之一04J012-3(GJBT-725-2004)6、室外工程(02J003)7、城市道路沥青路面05MR5201(GJBT-850-2005)8、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05MR202(GJBT-851-2005)9、城市道路-人行道铺砌05MR203(GJBT-852-2005)10、城市道路附属工程05MR401(GJBT-854-2005)11、城市道路-路缘石05MR404(GJBT-855-2005)12、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图集05MR501(GJBT-856-2005)13、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J 01-93-2004)四、一般说明:1、本套图纸须由我司盖章确认,结合水、电、结构等专业图纸,经甲方组织各单位会审后方可施工。

古典园林的主要的构成要素

古典园林的主要的构成要素

古典园林的主要的构成要素去参观过古典园林的人都会惊叹园林之美,在我们观赏之余你是否有去观察过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的主要的构成要素,欢迎阅读!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一)筑山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山”虽然有真山,但多为假山。

包括土山、石山及土石山,能够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的假山,主要是指石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个突出标志。

为表现自然,叠山是造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

山景要有峰、谷、洞、石等形态组合,园林设计可选择不同造型、色泽、纹理的块石,创造小尺度自然的峰、峦、岭、洞、谷、悬崖、峭壁等景观。

在堆积章法和构图上,要体现天然山岳的构成规律及风貌,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因此,成功的假山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写,是在小地段内展现出的咫尺山林和千岩万壑。

叠石是我国古代园林造景的基本要素。

叠石一般用三种岩石,它们是太湖石、黄石和宣石。

太湖石玲珑剔透,黄石浑厚粗犷,宣石质地如雪故称雪石。

著名的太湖石叠石有苏州的留园三峰,黄石叠石有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洞,宣石叠石有扬州个园的冬石雪狮。

我国有“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之说。

扬州个园的假山分为三大区域,分别用太湖石、黄石和宣石叠成,一园三色假山,手法不同、风格各异,总体设计却一气呵成,立意之精巧,气势之深雄,充分体现了我国园林堆山叠石的高超技艺,因此有“扬州个园以山胜”之美誉。

(二)理水园林中的各种水体,是对自然界中河湖、溪涧、泉瀑、渊潭的艺术概括。

理水是按水体运动的规律,经人为抽象概括,再现自然的水景。

水是园林中的血液,为万物生长之本。

水体给人以明净清澈的感受,起到调节精神的作用;同时能改善土壤和空气湿度,使花木茂盛;还可与园林其他要素协调对比,产生湖光山色、波光倒影,使景色更丰富生动。

水景组织要顺其自然,静态与动态序列布局,取决于地形,并经艺术处理,大片洼地成湖泊,窄细之谷为溪涧,狭长水体为河流,泉瀑积聚为渊潭。

水面形状要自然,水贵在曲,即使小水面,也要曲折有致、有聚有分、有急有缓、有瀑有流,并用山石点缀岸矶港汉,制造水口以显示水有源头。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

一、游廊的木构架设计
(一)游廊木构架的根本构件
园林建筑中的游廊,可采用卷棚式屋 顶或尖山式屋顶,其中尖顶式木构架最 简单,而卷棚式显得更加融洽人园林环 境之中。
游廊的根本构架由:左右两根檐柱和 一榀屋架组成一付排架,再由枋木、檩 木和上下楣子,将假设干付排架连接成 整体长廊构架。
除上下楣子外,卷棚式游廊木构架如 以下图,尖山式木构架如图5-2-2(c)所示,
(三)木楣子 木楣子是用木棂条拼构成各种花纹图案的装
饰构件,分为吊挂楣子和坐凳楣子两种。具体 详见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第三节所述,这里做一简单介绍。
1.吊挂楣子 吊挂楣子又称为木挂落,它是安装在檐枋之
下的装饰棂条花框,广泛用于凉亭和游廊上。 其根本构造由边框、棂条芯和花牙子等组成, 如图5-2-4所示。 楣子边框的看面宽为4-4.5cm,进深厚为 5~6cm。 棂条芯是用棂条做成各种不同的花纹图案. 较常见的有:步步锦、万字纹、寿字纹、拐子 纹、灯笼锦、金钱如意等,如图5-2-5(o)所示。
现以卷棚式木构架的构件为例介绍如下。 1.檐柱 游廊的檐柱,多做成梅花形截面的方
柱,也可为圆形或六边形截面,柱径一 般为20-40cm,柱高为11倍柱径,但不
低于3m。柱脚做套顶榫插入柱顶石内, 如图5-2-2c所示。左右檐柱为进深,按 步距确定,脊步距2—3倍檩径,檐步距 4-5倍檩径。
4.檩木 檩木一般均为圆形截面,分檐檩和脊
檩,檩径均按0.9檐柱径设定。在枋木 与檩木之间的空档,一般用垫板填补, 板厚控制在0.25檐柱径左右。
5.屋面木基层 在檩木之上安装屋面木基层,由直椽、
望板、飞椽、瓦口木等组成。其构造 与其他建筑的屋面基层根本相同,具体

第5章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

第5章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
3.用涂刷或喷射面层的方法进行防腐性着色(3~10年); 4.用涂刷清漆方法做成装饰面(2~3年)。
76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六、室外金属制品的装饰面 金属制品用油基料的生产工艺与木制品所用的工艺相似,
但要加一道防锈底漆,可用醋酸(称酸洗溶剂)将镀锌面层中 的杂质和油脂去掉,随后,还要用高铅酸钙打底。
46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47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48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49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砌筑石墙: 采用的石材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毛石和琢石。毛 石就是就地取材的,形状不规则且难切割,价格比 琢石便宜。琢石表面通常是平的,易垒放,但大小 选择的范围有限。
50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2.石墙有多种墙头压顶做法。 3.石墙按构造方法可分为干垒石墙和灰砌石墙。干垒石 墙,有多种不同的砌法,且不需要延伸到冻土线下的地基 和基座。而灰砌石墙要有连续的基座,可以建得更高。
石墙可以由两侧垒起,内填碎石或用大石块跨越将两 侧连为一体。每平方的墙面至少放置一块连接石。
4.石墙伸缩缝间距≤50m
图5-17、图5-19
返回开始
返回目录
78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第三节 挡 土 墙
79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一、挡土墙概念范围的界定
挡土墙是用来支挡土壤或挖掘后暴露的地基土的构筑物。
二、挡土墙的规则
挡土墙结构的几何尺寸需根据倾覆推力应作用于基础面 积中间1/3段内的分析来决定。
80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6
第五章 围护构筑物构造
围墙柱距:一般为2400mm~3600mm; 围墙高度:一般为1800mm~2200mm; 分区用的围墙高度:1200mm~1500mm; 住宅和花园尺度的围墙:1000mm~2000mm,有时也高2400mm; 单位围墙一般用半通透的锻铁栏杆或不通透的木板和板式结构, 高度在2000mm~3000mm之间。 围墙排水孔的设置尺寸和间距按降水量和地形特点而定,排水 孔尺寸一般≥120mm×120mm。

中国园林发展知识点总结

中国园林发展知识点总结

中国园林发展知识点总结1.概述中国园林发展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国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不仅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和审美观念的独特魅力。

2.园林设计理念中国园林设计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一理念体现在园林的整体布局、景观的选择和植物的运用上。

中国园林追求的是自然的、有机的景观,力求营造出宜人、宁静的环境。

3.园林的建筑结构中国园林的建筑结构主要包括山石、水景和建筑物等元素。

山石作为园林的主要构造材料,被运用得恰到好处,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

水景则是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池塘、湖泊、喷泉等水体元素,使园林更富有生机和变化。

建筑物则是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常见的有亭、台、楼等,它们与山石、水景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4.园林的植物选择中国园林中常用的植物有松、竹、梅等。

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常被用来装点山石;竹子则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被广泛运用在园林中;而梅花则以其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清雅的花姿,成为中国园林中的重要景观之一。

此外,中国园林中还常见着各种名贵花卉和奇特树木,它们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层次感。

5.园林的意境表达中国园林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力求通过景观的布局和元素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具有情感和思考的空间。

例如,在中国园林中常见的假山,不仅仅是为了装点园林,更是通过山石的摆放和形态的变化,表达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园林中的建筑物和水景也是通过特定的设计手法,传递出主人的情感和思考。

6.园林的历史发展中国园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其中最著名的有北京颐和园、苏州园林等。

这些园林以其精美的景观和丰富多样的设计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国园林发展的里程碑。

近代以来,中国园林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大量的公园和风景区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丰富了中国园林的面貌。

7.园林的意义和影响中国园林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
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
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 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 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 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 声的诗,立体的画”。在 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 又如在赏画。
苏州古典园林融建筑美、自 然美、人工美为一体,反映 了中国江南高度的居住文明, 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科学技 术风格和艺术成就,在中国 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997 年12月拙政园、留园、网师 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 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 术特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 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 耦园和退思园五家古典园林 在2000年的第二十四届世界 遗产委员会上被增补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第三部分 园林建筑构造
3.1概述 3.2地基与基础 3.3墙体 3.4楼地基与阳台 雨篷 3.5楼梯、台阶、 坡道及电梯、自 动扶梯 3.6门窗 3.7屋顶 3.8饰面装饰
第一部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第二节 园林建筑及其结构与构造的特点
第三节 建筑及园林建筑的组成
第四节 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作为建筑设
计的依据。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结合园林建筑的特点和要求,使学生能够 系统掌握有关园林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 法,并具有从事园林建筑结构选型与形态设计的 综合能力。 其具体要求包括:



1)在掌握结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针对特定的园林 建筑需要进行结构选型,并能够基于不同结构体系的 特点进行相应的概念设计; 2)了解建筑形式和内在结构之间的深刻关联,培养学 生对于实用、经济、和美观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 3)能够从结构配臵与造型艺术这两个方面来深化对于 园林专业和园林建筑的认识,拓展相应的实践能力, 进而树立起信奉科学也敬畏自然的绿色思想。
4.动物
最早的苑围中,以动物作为观赏、娱乐对象。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5.建筑
(1)厅堂 (2)楼阁 (3)书房馆斋 (4)榭 (5)轩 (6)舫
(7)亭
(8)路与廊 (9)桥 (10)园墙
建筑的种类
厅堂(主体建筑)--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
楼阁
——二类建筑,
属较高层的建筑。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 自然意趣的“城市山 林”,身居闹市的人们 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 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 之乐”。在这个浓缩的 “自然界”,“一勺代 水,一拳代山”,园内 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 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 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 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 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 泉之乐”。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
园墙 隔景、漏窗
6.匾额、楹联与刻石
第二节 园林建筑及其结构与构造的特点
一、园林建筑的作用与特点 园林建筑 ——园林中的一切人工建筑物与构筑物,以丰富景 观并为人们游览、休憩提供场所为主要目的的一 类建筑,是园林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1.园林建筑的作用
构景
点景 赏景 组织游览路线
组织园林空间
2.园林建筑的特点
复合性 生态性 社会性
经济性 技术性
艺术性
二、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的特点
发掘和传承传统技术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探索和发展高新技术
第三节 建筑及园林建筑的组成
基础 墙(或柱) 楼板和地面层 楼梯 屋顶(屋盖) 门窗
建筑物的组成
第四节 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一、建筑的分类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
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
美。 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 面积小,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
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
苏 州 拙 政 园
常熟的燕园
2.理池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
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 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 一般有三种:掩、隔、破。
3.植物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 准,一讲姿美;二讲色美;三讲味香。
苑囿。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生产、观赏并重的 “主题园”和以游宴、观赏为主旨的“宫苑”的 分野。 秦汉时期,完成了园囿向宫苑和私家园林的过渡
(或转化)。
3.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的写意山水 园
这一时期奠定了我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基本风格和“诗情画
意”的写意境界,并转而深刻地影响了皇家园林的发展。
(2)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非燃烧体: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如金属材料 难燃烧体: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如沥青混凝土 燃烧体:立即起火或微燃,火源移走后继续燃烧,如木材
4.元、明、清的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
这一时期,皇家宫苑进一步趋于小型化,在内涵 上也有了新变化。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 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 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 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 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特点: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 东莞的可园等。
皇家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其最大特点是大(规模阔大)、 贵(豪华富贵)、尊(皇权威严)、伟(壮观宏 伟),主题突出,建筑点缀多姿多彩。
万寿山前山中轴线上的建筑群
万寿山南麓之长廊
第五节 园林建筑的类型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古代国林的特色 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四、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概况
1.商、周时代的园、囿、圃、池、沼 “园”,一是有园墙,有藩一类的竹木篱笆;二是 在这个闭合的园墙内有树木(即人工树)。 “囿”,《初学记》定义为“养禽兽曰囿”;《淮 南子.本经训》指出,“有墙曰苑,无墙曰囿”。 “圃”,是人工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地。 “池”和“沼,均为养龟养鱼专供占卜祭祀之用的 地方。
四、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1.筑山
2.理池
3.植物
4.动物 5.建筑 6.匾额、楹联与刻石
1.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 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
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 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 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民用建筑 按使用功能分 工业建筑 农业建筑 大量性建筑 按规模大小分 大型性建筑
1.3.1 建筑的分类
住宅建筑 按层数分 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厂房) 超高层建筑 砌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按主要承重材料分 钢结构 木结构
混合结构
二、建筑的分级
1.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级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
一级建筑:100年以上,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
书房馆斋
馆——宴客用; 斋——读书用。
舫-- 将船的造型建筑化 榭--建于水边或河畔,借以成景。
轩--形似车厢的建筑物
亭--起“点景”与“引 景”作用 桥--添景、隔景
路与廊——“引”且“,是中 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1990年,颐和园长 廊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
本课程性质
建筑结构与构造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建
筑结构选型与建筑构造设计都是园林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园林建筑设计内容的丰富及深化起着重要的作 用。 建筑结构是指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 成用来承受各种荷载或者作用,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 体系。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 构造方法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
二、中国古代国林的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 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 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 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国、 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概 述
1.1中国古代园 林的发展 1.2园林建筑及 其结构与构造 的特点 1.3建筑及园林 建筑的组成 1.4建筑的分类 与分级 1.5园林建筑的 类型
第二部分 园林建筑结构
2.1建筑结构的基 础知识 2.2建筑结构的类 型及园林建筑常 用的结构形式 2.3墙承重结构体 系 2.4框架结构体系 2.5大跨度结构体 系 2.6高层建筑结构 体系
这一时期的园、囿、圃、池、沼在主观上虽不是 为了观赏而兴建,但在客观上为后来的人工山水 园林和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春秋、战国、秦、汉的宫苑和私家园林
这一时期的园林较之商、周已少了很多生产和军 事性质,开始具有较多的观赏性质,而呈现出一 种两种性质的过渡(或转化)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经营带有观赏性质的宫室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 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 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 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 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 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 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 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 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 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 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 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 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 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