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练习题)

硫化氢练习题)

H2S防护

一、选择题

1、当作业现场硫化氢浓度达到( C )ppm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A、10

B、20

C、100

2、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C)ppm。

A、10

B、15

C、20

3、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 B )ppm。

A、50

B、100

C、150

4、硫化氢的体积比浓度用( A )表示,硫化氢的重量比浓度用( B )表示。

A、ppm B 、mg/m3 C、ml

5、硫化氢燃烧后生成( C ),对眼和呼气道有很强的刺激性。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6、硫化氢是( A )、植物或有机物等经细菌作用而生成。

A、动物

B、金属

C、土壤

7、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C)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1.189,常聚集在地势低洼处。

A、轻

B、浓

C、重

8、硫化氢是一种无色、( B )、酸性气体,其毒性是一氧化碳的5—6倍。

A、无毒

B、剧毒

C、微毒

9、当环境中有低含量(0.13毫克/m3)硫化氢时,就会有一种类似的( A )气味。

A、臭鸡蛋

B、酸菜

C、咸鱼

10、硫化氢侵入人体的途径有呼气道吸入、( C )、皮肤吸收。

A、接触侵入

B、交叉感染

C、消化道吸收

11、焚烧硫化氢的火炬与井场其它设施应保持 C m的安全距离。

A、10;

B、30;

C、50;

D、100

12、硫化氢的燃点为( B ),燃烧时带蓝色火焰。

A、200度

B、250度

C、300度

13、硫化氢气体具有( C )能溶于水、乙醇及甘油中,能在液体中溶解。

A、可变性

B、可塑性

C、可溶性

14、打开气道的三种方法是:( A )、仰头举颏法、拉颈法。

A、仰头抬颈法

B、扣胸法

C、弓身法

15、硫化氢的爆炸极限为( A ),与空气或氧气达到混合比就会发生爆炸。

A、4.3%-46%

B、5%-30%

C、12%—%40

16、抢救硫化氢中毒病人的体位一般应采用( B )

A、俯卧位

B、仰卧位

C、侧卧位

17、使用空气呼气器时应首先考虑( C )。

A、顺序正确

B、佩带及时

C、优先供气

18、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每 B 至少检查1次;每次使用前后均应进行检查。

A、天;

B、月 ;

C、年;

D、周

19、硫化氢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ABC )(多选)

A、呼吸道吸入 B皮肤吸收 C消化道吸收

20、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双人抢救时按压与吹气比例为( C )。

A、30:2

B、15:2

C、5:1

二、判断题

1、硫化氢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没有毒性。(×)

2、采油中用来燃烧酸性气体的放空池和放空管汇不会产生H2S。(×)

3、在H2S浓度超过20ppm的环境中不必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4、硫化氢和二氧化硫都助燃。(×)

5、温度越高硫化氢对金属的腐蚀越严重。(×)

6、硫化氢对非金属材料没有腐蚀作。(×)

7、进入密闭空间时不用进行有毒气体检测。(×)8、正压式空气呼气器的气瓶可以充装氧气。(×)

9、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要每三个月标定一次。(×)

10、当有硫化氢泄漏时,人应顺风跑。(×)

11、耳鼓膜穿孔的人不能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2、人们对硫化氢的敏感性随其与硫化氢接触的次数增加而增加,

第二次接触就比第一次安全,以此类推。(×)

13、鄂北油气田区域不含硫化氢。(×)

14、判断有没有心跳主要是触摸颈动脉(√)

15、硫化氢能溶于水,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16、无硫气藏就是没有硫化氢存在。(×)

17、硫化氢检测仪的传感器要定期更换。(√)

18、井场的排风扇、照明灯具必须是防爆型的。(√)

19、H2S浓度达到20ppm时,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工作。(√)

20、硫化氢对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都有腐蚀作用。(√)

21、金属硬度越大抗硫性能越好。(×)

22、可以通过嗅觉来判断环境中是否有硫化氢。(×)

23、在通电情况下严禁拆卸探头、更换保险管。(√)

24、每次使用空气呼吸器前应对其进行检查,使用后可不再检查(×)

25、在同一地区平面分布内,硫化氢含量相同。(×)

26、为便于使用,空气呼吸器不必专人保管。(×)

27、在实施人工吹气时,必须捏住病人鼻子。(√)

28、工作中当有人硫化氢中毒时,应立即前去抢救。(×)

29、现场作业单位都应建立防硫化氢应急预案。(√)

30、现场作业单位都应进行硫化氢防护演练。(√)

31、含硫钻井时,泥浆液PH值应该保持在9.5以上。(√)

32、钻进含硫油气层前30米应及时拆除钻台周围杂物。(×)

34、在含硫地层取芯起钻,当取心工具离地面还有5柱时,

钻台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毒面具,直到搬走岩芯。(×)

35、钻井队施工人员应取得硫化氢防护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36、硫化氢不会污染钻井液。(×)

37、钻井中若硫化氢浓度达到20ppm时,应暂停钻进,报告上级。(√)

38硫化氢防护培训初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复训不少于6学时。(√)

39、在含硫钻井设计中,应注明含硫地层及其深度和预计含量。(√)

40、防硫一、二、三级报警值分别是10ppm、20ppm、100ppm。(√)

三、简答题

1、简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步骤。

1)准备设备:检查整体部件,检查气瓶压力表,检查部件是否有缺陷;2)背上气瓶:打开气源,背上背托架及气瓶,系紧背带‘腰带’胸带;3)戴上面罩:拉紧面罩带确保和面部良好密封;4)负压测试:堵住面罩供气器,吸气检查密封情况;5)连接气源:连接供气阀。

2、简述心肺复苏的步骤。

1)判断有无意识;2)呼叫他人;3)病人体位放置;3)判断呼吸;5)判断心跳;6)心前区叩击;7)胸外心脏按压;8)打开呼吸道(仰头举颌法、仰头抬颈法、拉颌法);9)人工吹气;10)安全转送医院,继续复苏抢救。

3、作业施工中,一旦发现硫化氢溢出,你应该如何做?

1)离开毒气区;2)及时报警;3)评估危险程序;4)佩戴呼吸器;5)救助中毒者;6)抢救中毒者;7)取得医院帮助

硫化氢题库

硫化氢题库 1 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的探头一般每()月校正一次。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正确答案: C 2 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为()。 A .15mg/m3 (10ppm) B .22mg/m3 (15ppm) C .30mg/m3 (20ppm) D .150mg/m3 (100ppm) 正确答案: C 3 工作人员8小时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称为阈限值,硫化氢阈限值为()。 A .10mg/m3 B .22mg/m3 (15ppm) C .30mg/m3 (20ppm) D .150mg/m3 (100ppm) 正确答案: A 4 使用空气呼吸器,正常情况下其空气瓶压力应不低于()。 A .28MPa B .12MPa C .16MPa D .24Mpa 正确答案: A 5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电池应该能够至少运行()小时。 A .5 B .8 C .6 D .10 正确答案: D 6

三大死亡特征不包括()。 A .呼吸停止 B .心跳停止 C .瞳孔散大 D .眼睛紧闭 正确答案: D 7 当硫化氢气体以适当的比例()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就会爆炸。 A .%~50% B .%~46% C .%~36% D .%~58% 正确答案: B 8 硫化氢中毒已成为职业中毒杀手,在我国硫化氢中毒死亡仅次于(),占到第二位。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甲烷 D .氰化氢 正确答案: A 9 硫化氢气体分子是由()组成。 A .两个氢原子和两个硫原子 B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 C .一个氢原子和两个硫原子 D .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 正确答案: B 10 当空气呼吸器发出报警声响,使用者()。 A .及时撤离现场 B .根据工作情况决定是否撤离现场 C .5分钟后撤离 D .10分钟后撤离 正确答案: A 11 当硫化氢警报器报警后,总监发出撤离信号后()人员立即离开现场。 A .全部 B .非必要

硫化氢基础知识培训

硫化氢基本知识培训 一、硫化氢的来源 硫化氢是由硫和氢结合而成的气体.硫和氢都存在于动、植物的机体内,动植物由于高温高压作用或细菌分解可产生硫化氢,如腐臭的尸体、蛋类的臭味就是由少量硫化氢的存在产生的。在油气井钻井、试油、井下作业施工及水井施工、酸化、酸洗的作业井现场、天然气加工厂、石油炼制厂、硫回收厂及矿井中常出现硫化氢。另外在纸浆厂、下水道、工业实验室、炸药爆炸现场也有硫化氢的出现 二、浓度概念的说明 ppm浓度是指百万分比浓度 有体积比浓度和重量比浓度两种: 1ppm=1/1000000 1ppm=1.537mg硫化氢/立方米。 三、名词注释 阈限值: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mg/m3(10ppm),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 mg/m3(2ppm)。 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mg/m3(20ppm)。 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150 mg/m3(100ppm)。 四、硫化氢的特性 1、剧毒:其毒性可与氰化物相比,是一种致命的气体。致死浓度为500ppm(氢氰酸为300ppm, CO为1000ppm,二氧化硫为1000ppm)。 2、硫化氢是无颜色的气体,沸点大约为-60度。 3、硫化氢气体比空气重,它的密度为空气的1.176倍,经常在通风条件差的环

境、低凹处聚集,不宜飘散。 4、硫化氢在低浓度(0.13---4.6ppm)时可闻到臭鸡蛋气味,当浓度高于4.6ppm 时,新来的人员刚接触感到刺热,但嗅觉迅速钝化而感觉不出硫化氢的存在。 5、当硫化氢在空气中体积浓度达到 4.3---46%范围时,形成易爆的混合气体,遇火发生强烈爆炸。 6、硫化氢是可燃气体,自燃温度是250度(甲烷为595度),燃烧时显现出兰色火焰,放出有毒气体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危害人的眼睛和肺部。 爆炸极限4.3%----45.5%。引起火灾适用的灭火剂是醇类泡沫及二氧化碳。 7、硫化氢易熔于水、乙醇和汽油、原油和煤油等油类,在20度,1个大气压下,一体积的水可溶解2.9体积的硫化氢,温度升高则溶解度下降。 8、硫化氢显酸性,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水溶液对钢材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以致造成泄漏。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二氧化碳或氧,其腐蚀速度会迅速增加。液体硫化氢还对某些塑料、橡胶和涂层有侵蚀作用。 四、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1、0.13ppm---4.6ppm:可嗅到臭蛋气味,对人体不产生危害。 2、4.6ppm以上:刚接触到有刺热感,但会迅速消失。 3、10ppm(20ppm):允许8小时暴露值,即安全临界浓度值(TLV),超过安全临界浓度必须戴上防毒面具。各国采用的安全临界浓度值不尽相同,美国职业与安全署(OSHA)标准为10ppm。我国现采用的标准允许空气中最高接触浓度为10ppm 4、50ppm:只允许直接接触10分钟。 5、100ppm: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在3---10分钟内就会损伤嗅觉神经并损坏人的眼睛,使人感觉到轻微头痛、恶心及脉搏加快。长时间可能使人的眼睛和喉咙受到破坏。接触4小时以上可能导致死亡。 6、200ppm:立即破坏嗅觉系统,眼睛、咽喉有灼伤感。长时间接触会使眼睛和喉咙遭到灼伤并可能导致死亡。 7、500ppm:失去理智和平衡知觉,呼吸困难,2---15分钟内呼吸停止,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能导致中毒死亡。 8、700ppm:很快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很快导致中毒死亡。

硫化氢试题

一、填空题 1、硫化氢的毒性几乎与氰化氢同样剧毒,比一氧化碳的毒性大()。 A、二至三倍B、五至六倍C、七至八倍 答案:B 2、氢分子所占空间比氢原子所占空间大()多倍。 A、10 B、20 C、30 答案:B 3、含硫化氢天然气:指天然气的总压等于或大于0.4MPa,而且该气体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高于0.0003MPa;或H2S含量大于()的天然气。 A、10ppm B、20ppm C、50ppm 4、阈限值(TLV):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硫化氢的阈限值为()。 A、15 mg/m3(10ppm) B、30mg/m3(20ppm) C、150mg/m3(100ppm) 5、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为()。 A、15 mg/m3(10ppm) B、30mg/m3(20ppm) C、150mg/m3(100ppm) 6、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或延迟性影响;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 A、15 mg/m3(10ppm) B、30mg/m3(20ppm) C、150mg/m3(100ppm) 7、含硫油气井应对拟定探井周围3km,生产井井位()k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公路、铁路和厂矿等进行勘测,并在设计书中标明其位置。 A、5 B、2 C、10 答案:B 8、在钻进含硫化氢地层前50米,应将钻井液的pH值调整到()以上。 A、7.5 B、11 C、9.5 答案:C 9、井场应配备自动点火装置,并备用手动点火器具。点火人员应佩带防护器具,并在上风方向,离火口距离不少于()m处点火。 A、25 B、10 C、30 答案:B 10、对可能遇有硫化氢的作业井场应有明显、清晰的警示标志,当井处于受控状态,但存在对生命健康的潜在或可能的危险[硫化氢浓度小于15mg/m3(10ppm)]时,应挂()。 A、绿牌 B、黄牌 C、红牌 答案:A 11、在钻进含硫化氢地层时,放喷管线应至少装两条,其夹角为(),并接出距井口不少于100m。 A、90° B、180° C、90°~180° 答案:A 12、对于含有硫化氢的井,当井下温度高于()℃以深的井段,套管可不考虑其抗硫性能。 A、30 B、60 C、93 答案:C 13、对含硫油气层上部的非油气矿藏开采层应下套管封住,套管鞋深度应大于开采层底部深度()m以上。 A、100 B、300 C、200 答案:A 14、当空气呼吸器发出报警声时,使用者应()离开现场。 A、立即 B、听监督指挥 C、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决定是否 答案:C 15、下列哪种处理剂可以除去钻井液中的硫化氢()。 A、氯化钠 B、硫酸钠 C、碱式碳酸锌

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空气中硫化氢的采集及分析的方法步骤、数据处理。 2.理解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能够解决实际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二、实验原理 空气中硫化氢被碱性氢氧化镉悬浮液吸收,形成硫化镉沉淀。吸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磷酸铵可以减低硫化镉的光分解作用。然后,在硫酸溶液中,硫化氢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亚甲基蓝,比色定量。 三、仪器设备 1 大气综合采样器KC-6120 2 电子分析天平 3 紫外分光光度计(TU-1810) 4 10ml具塞比色管 5 10ml多空玻板吸收瓶 四、药品试剂 (1)吸收液:称量4.3g硫酸镉(3CdSO4·8H2O)和0.3g氢氧化钠以及10g聚乙烯醇磷酸铵分别溶于水中。临用时,将三种溶液相混合,强烈振摇至完全混匀,再用水稀释至1L。此溶液为白色悬浮液,每次用时要强烈振摇均匀再量取。贮于冰箱中可保存一周。 (2)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量取50ml硫酸,缓慢加入30ml水中,放冷后,称量12g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盐酸盐(又称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二盐酸盐)〔(CH3)2NC6 H4·NH2·2HCl〕,溶于硫酸溶液中。置于冰箱中,可保存一年。临用时,量取2.5ml此溶液,用(1+1)硫酸溶液稀释至100ml。 (3)三氯化铁溶液称量100g三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若有沉淀,需要过滤后使用。 (4)混合显色液临用时,按1ml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稀释溶液和1滴(0.04ml)三氯化铁溶液的比例相混合。此混合液要现用现配,若出现有沉淀物生成,应弃之不用。 (5)磷酸氢二铵溶液称量40g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6)硫化氢标准溶液 (四)采样 用一个内装10ml吸收液的普通型气泡吸收管,以0.50L/min流量,避光采气30L。根据现场硫化氢浓度,选择采样流量,使最大采样时间不超过1h。采样后的样品也应置于暗处,并在6h内显色;或在现场加显色液,带回实验室,在当天内比色测定。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五、分析步骤 5.1标准曲线的绘制

硫化氢试题

1、硫化氢的毒性几乎与氰化氢同样剧毒,比一氧化碳的毒性大()。 A、二至三倍B、五至六倍C、七至八倍 答案:B 2、氢分子所占空间比氢原子所占空间大()多倍。 A、10 B、20 C、30 答案:B 3、含硫化氢天然气:指天然气的总压等于或大于0.4MPa,而且该气体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高于0.0003MPa;或H2S含量大于()的天然气。 A、10ppm B、20ppm C、50ppm 4、阈限值(TLV):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硫化氢的阈限值为()。 A、15 mg/m3(10ppm) B、30mg/m3(20ppm) C、150mg/m3(100ppm) 5、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为()。 A、15 mg/m3(10ppm) B、30mg/m3(20ppm) C、150mg/m3(100ppm) 6、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或延迟性影响;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 A、15 mg/m3(10ppm) B、30mg/m3(20ppm) C、150mg/m3(100ppm) 7、含硫油气井应对拟定探井周围3km,生产井井位()k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公路、铁路和厂矿等进行勘测,并在设计书中标明其位置。 A、5 B、2 C、10 答案:B 8、在钻进含硫化氢地层前50米,应将钻井液的pH值调整到()以上。 A、7.5 B、11 C、9.5 答案:C 9、井场应配备自动点火装置,并备用手动点火器具。点火人员应佩带防护器具,并在上风方向,离火口距离不少于()m处点火。 A、25 B、10 C、30 答案:B 10、对可能遇有硫化氢的作业井场应有明显、清晰的警示标志,当井处于受控状态,但存在对生命健康的潜在或可能的危险[硫化氢浓度小于15mg/m3(10ppm)]时,应挂()。 A、绿牌 B、黄牌 C、红牌 答案:A 11、在钻进含硫化氢地层时,放喷管线应至少装两条,其夹角为(),并接出距井口不少于100m。 A、90° B、180° C、90°~180° 答案:A 12、对于含有硫化氢的井,当井下温度高于()℃以深的井段,套管可不考虑其抗硫性能。 A、30 B、60 C、93 答案:C 13、对含硫油气层上部的非油气矿藏开采层应下套管封住,套管鞋深度应大于开采层底部深度()m以上。 A、100 B、300 C、200

硫化氢的测定

硫化氢的测定 (依据GB/T 14678-93)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恶臭污染源排气和环境空气中硫化氢、甲硫醇和二甲 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仪的火焰光度检测器对四种成分的检出限为0.2×10-9—1.0×10-9g,当气体样品中四种成分浓度高于1.0mg/m3时,可取1-2ml气体样品直接注入气相色谱仪分析。对1L气体样品进行 浓缩,四种成分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10-9-1.0×10-9mg/m3。 2原理 本方法以经真空处理的1L采气瓶采集无组织排放源恶臭气体或环 境空气样品,以聚酯塑料袋采集排气筒内恶臭气体样品。硫化物含 量较高的气体样品可直接用注射器取样1-2ml,注入安装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的气相色谱仪分析。当直接进样体积中硫化物绝对量 低于仪器检出限时,则需以浓缩管在以液氧为致冷剂的低温条件下 对1L气体样品中的硫化物进行浓缩,浓缩后将浓缩管连入色谱仪分析系统并加热至100℃,使全部浓缩成分流经色谱柱分离,由FPD 对各种硫化物进行定量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各种硫化物含量 的对数与色谱峰高的对数成正比。 3试剂和材料 3.1试剂 3.1.1苯(C6H6)分析纯(有毒),经色谱检验无干扰峰。如有干 扰峰则需用全玻璃蒸馏器重新蒸馏。 3.1.2硫化氢(H2S):纯度大于99.9%,实验室制备的硫化氢需进 行标定。 3.1.3甲硫醇(CH3SH):分析纯 3.1.4甲硫醚[(CH3)2S]:分析纯 3.1.5二甲二硫[(CH3)2S2]:分析纯 3.1.6磷酸(H3SO4):分析纯 3.1.7丙酮(CH3COCH3):分析纯 3.1.8液态氮 3.2色谱仪载气和辅助气体 3.2.1载气:氮气,纯度99.99%,用装5A分子筛净化管净化。

硫化氢题库-完整

硫化氢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中石油集团公司安全警示日是( 12月23日)。 2、硫化氢的颜色是(无色);气味(臭鸡蛋)。 3、石油天然气行业硫化氢的来源是(原生硫化氢),(次生硫化氢)。 4、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值,OSHA的标准是( 10ppm )。 5、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值,中国的标准是( 20ppm )。 6、硫化氢的危险临界为( 100 )。 7、硫化氢的致死浓度为( 500 )。 8、当硫化氢达到( 2000 )时,只吸一口就可死亡。 9、硫化氢进入人体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粘膜组织)(消化道)。 10、中毒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11、中毒人员的搬运方式有(托两臂法)(托衣法)(抬四肢法)。 12、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13、人工呼吸的方式有(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 14、发现患者一停止心跳和呼吸,可在( 4 )分钟内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病人才有获救的可能。如果有条件时,最好的办法是( 吸氧 )治疗 15、现场心肺复苏主要有(打开气道)、(人口呼吸)、(胸外按压)三个步骤。 16、胸外心脏按压成人每分钟( 100)下,按压深度(4-5 )厘米。 17、硫化氢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腐蚀)(氢脆破坏)(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18、硫化氢易溶于(水)(醇类)(油类)。 19、硫化氢的检测有两种方法即(化学方法)和(电子探测仪) 20、、可携式硫化氢电子探测报警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和(灵敏度高)的优点。 21、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电池应该能够至少运行(10)小时。 22、带氧式防毒面具,当气瓶中压力降至4—6Mpa时,报警器发出汽笛声,此时气瓶内还能供气( 6-8 )分。 23、防硫化氢气体主要使用(过滤式)(隔离式)防护器材。 24、呼吸道防毒用品一般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 25、劳动保护就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 二、判断题 1、硫化氢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约有50(70)种行业接触硫化氢(×) 2、细菌作用不会产生硫化氢。(×) 3、钻井液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是钻入含硫化氢地层,地层流体侵入钻井液。(√) 4、在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某些泥浆处理剂在高温热分解也可产生硫化氢。(√) 5、硫化氢可使原有的青光眼、白内障发作并加重。(√) 6、硫化氢有臭鸡蛋气味,可以用嗅觉检测硫化氢是否存在(×) 7、硫化氢低浓度时没有气味,高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 8、硫化氢比空气轻,所以漂浮在空气上层。(×) 9、当空气或氧气中硫化氢含量达到%—%的范围时,遇火发生强烈爆炸。(√) 10、硫化氢的毒性是一氧化碳的5—6倍。(√) 11、硫化氢沸点很低,通常成气态,容易被风或气流吹散。(√) 12、硫化氢的沸点是-80℃()。(×) 13、硫化氢是一种助燃气体。(×) 14、硫化氢能溶于水和酒精中。(√) 15、硫化氢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和皮肤两种。(×) 16、硫化氢的危害原理是:夺取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生命运输线——血液里的溶解氧。(√) 17、1ppm=m3(×) 18、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值,中国的标准是10ppm20(×) 19、硫化氢的致死浓度是1000ppm500(×) 20、一氧化碳的致死浓度是500ppm1000(×) 21、当硫化氢的浓度达到2000ppm时只吸一口就可造成死亡,所以又称是“闪电式”中毒。(√)

T 环境空气 硫化氢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47 环境空气硫化氢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47 环境空气—硫化氢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居住区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 本方法适用于居住区空气硫化氢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内和公共场所空气中硫化氢浓度的测定。 10mL吸收液中含有1μg硫化氢应有0.155±0.010吸光度。 检出下限为0.15μg/10mL。若采样体积为30L时,则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 m3。 测定范围为10mL样品溶液中含0.15~4μg硫化氢。若采样体积为30L时,则可测浓度范围为0.005~0.13mg/m3。如硫化氢浓度大于0.13mg/m3,应适当减小采样体积,或取部分样品溶液,进行分析。 由于硫化镉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所以采样期和样品分析之前应避光,采样时间不应超过1h,采样后应在6h之内显色分析。空气SO2浓度小于1mg/m3,NO2浓度小于0.6mg/m3,不干扰测定。 2 原理 空气中硫化氢被碱性氢氧化镉悬浮液吸收,形成硫化镉沉淀。吸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磷酸铵可以减低硫化镉的光分解作用。然后,在硫酸溶液中,硫化氢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亚甲基蓝。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3 试剂 本法所用试剂纯度为分析纯,所用水为二次蒸馏水,即一次蒸馏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钡和高锰酸钾再蒸馏制得。 3.1 吸收液:称量 4.3g硫酸镉(3CdSO4·8H2O)和0.3g氢氧化钠以及10g聚乙烯醇磷酸铵分别溶于水中。临用时,将三种溶液相混合,强烈振摇至完全混溶,再用水稀释至1L。此溶液为白色悬浮液,每次用时要强烈振摇均匀再量取,贮于冰箱中可保存—周。 3.2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 3.2.1 储备液:量取50mL浓硫酸,缓慢加入30mL水中,放冷后,称量12g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盐酸盐[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CH3)2NC6H4·2HCl]溶液中。置于冰箱中,可保存一年。 3.2.2 使用液:量取2.5mL储备液,用1+1硫酸溶液稀释至100mL。 3.3 三氯化铁溶液:称量100g三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若有沉淀,需要过滤后使用。 3.4 混合显色液:临用时,按1mL对氨基二甲基苯胺使用液和1滴(0.04mL)三氯化铁溶液的比例相混合。此混合液要现用现配,若出现有沉淀物生成,应弃之不用。 3.5 磷酸氢二铵溶液:称量40g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3.6 0.01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准确吸量100mL 0.1000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新煮沸冷却后的水稀释至1L。配制和浓度标定方法见附录A。 3.7 碘溶液c(1/2I2)=0.1mol/L,称量40g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再称量12.7g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并用水稀释1L。移入容量色瓶中,暗处贮存。 3.8 0.01mol/L碘溶液:精确吸量100mL 0.1mol/L 碘溶液于1L棕色容量瓶中,另称量18g 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移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3.9 0.5g/100mL淀粉溶液:称量0.5g可溶性淀粉,加5mL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中,并煮沸2~3min,至溶液透明,冷却,临用现配。 3.10 1+1盐酸溶液:50mL浓盐酸与50mL水相混合。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试题及答案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答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硫化氢概念:H2S,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蛋味,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对人的毒作用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被称之为“无形的杀手”、“瞬间杀手” 二、硫化氢的特点: 剧毒-----致命易燃-----可爆无色-----不能用眼睛识别 比空气重----通常聚积于低洼地带 低含量时有一股臭蛋味,但不能靠嗅觉检测 对一些金属有腐蚀作用容易被风或气流驱散 三、硫化氢的危害是什么? 1、对人体的危害:硫化氢被吸入人体,首先剌激呼吸道。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 2、硫化氢对设备材料的危害: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 3、硫化氢对环境的危害:硫化氢略重于空气,往往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主要是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且污染非常严重,危害巨大。 四、依据SY/T5087-2005行业标准《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和《毒气的强度等级》可将采油厂含硫化氢的油井按照硫化氢检测出来的浓度分为哪五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15mg/m3以内;(10PPM) (安全) 第二等级为15mg/m3~30mg/m3;(10PPM~20PPM) (尚安全,超过1小时有明显不适) 第三等级为30mg/m3~150mg/m3 ;(20PPM~100PPM) (暴露15分钟出现头痛、肺浮肿,眼睛产生严重刺激和伤害,症状明显。) 第四等级为150mg/m3~450mg/m3 ;(100PPM~300PPM)(3~5分钟失去嗅觉,为立即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浓度值。) 第五等级为450mg/m3以上。(导致人身伤亡) 五、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 1、15mg/m3 限时加权平均值是日工作8小时的暴露安全极限(10PPM)

硫化氢基本知识测试题答案

1、硫化氢特性 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虽有恶臭,但极易使人嗅觉中毒而毫无觉察,常发生在沼气池、地窖或疏通下水道、阴沟、隧道、矿井以及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人若暴露在超过1000mg/m3的硫化氢浓度下,吸入极大量的硫化氢,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在数秒内突然倒下,呼吸停止,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2、硫化氢中毒的表现 轻度中毒,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痛、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等症状,并有头昏、头痛、乏力,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等;中度中毒为立即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可有短暂意识障碍等;重度中毒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呕吐、腹泻、腹痛和抽搐,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3.硫化氢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吸入,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更快 4.引起硫化氢中毒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违章及误操作:①违章指挥,②误操作,③密闭系统置换不合格,④置换完的设备出入口法兰未加盲板,造成串气,⑤进入密闭空间未进行氧含量分析。 2)对硫化氢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差:①对物料中的硫化氢及其危害没有预见性,②作业时不佩戴空气呼吸器,③防护器材采用不当,④作业时无人监护,⑤作业现场未设置警示标识,⑥安全教育不到位,⑦现场人员缺乏自救互救知识。 3)废水、废渣无组织排放。 4)设计或工艺不合理:①通风不良或通风设施不完善,②工艺流程缺陷,含硫化氢气体倒串。 5)设备、管道故障:①工艺设备阀门、密封泄漏,②报警器故障。 5.硫化氢中毒的处置原则 (1)尽快使中毒者脱离毒物的危害 (2)切断毒源 (3)划定危险区,疏散人员 6.防毒器材的使用原则 硫化氢含量<10000ppm(即<1%体积浓度)时可佩戴有4号滤毒罐的防毒面具(滤毒罐必须有效,面罩及导气管密封性良好);硫化氢浓度≥10000ppm时必须戴隔离式防毒面具。作业时应有两人同时到现场,并站在上风向,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7.急救原则——立即、就地、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 8、如何判断心脏骤停 三大主要指标 1. 意识丧失,深昏迷,呼之不应; 2. 大动脉搏动摸不到; 3. 叹气样呼吸或呼吸停止。

硫化氢安全知识试题

硫化氢安全知识考试题 班组:____ ________ 姓名:____ ________ 工号:___ ________ 成绩:____ ____ 一、多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60分) 1. 在硫化氢氢浓度高于10mg/m3的区域作业,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BCD ) A.在防中毒措施未落实好之前,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B.遇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可在没有佩戴防护器材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C.遇中毒事故状态,不能直接向主管领导报告 D.不需要硫化氢检测仪进行监测 2. 凡进入含有硫化氢的储罐、下水井等受限空间内,不应选用哪些防护器具。( BC ) A.空气呼吸器 B.橡胶防毒面罩 C.过滤式防毒面具 D.长管式防毒面具 3. 以下关于在装置现场工作中描述错误的是( ACD ) A.在岗职工可不进行硫化氢中毒知识教育和培训 B.进行从事与硫化氢相关的作业必须二人同时到现场,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C.如果在有毒区作业感觉身体不适,应马上摘下面罩离开毒区 D.作业人员一旦发生硫化氢中毒,监护人应立即不顾一切进入毒区抢救中毒者 4. 使用空气呼吸器,正常情况下其空气瓶压力应不低于( D )。 5. 在装置现场进行以下作业过程中,哪几种作业可能会引起硫化氢中毒( ABD ) A.污油罐的检尺、测温作业 B.凝缩油装卸车作业 C.成品油罐的脱水作业 D.瓦斯脱液作业 6. 施工单位在硫化氢积聚区域施工,我们作业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可执行的职能有( ABCD ) A.检查施工单位施工是否影响生产安全 B.检查施工单位施工是否违章作业 C.用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测量该区域的硫化氢浓度是否超标 D.有权制止施工单位违章作业 7. 下列有关硫化氢危害描述正确的是( ABD ) A.硫化氢是高度危害的窒息性气体 B.当人员接触到高浓度的硫化氢时,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昏迷及呼吸麻痹 C.长期在含硫化氢的区域作业的人员,其硫化氢会在体内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中毒 D.硫化氢主要对人体的眼睛和肺造成危害 8. 发现有人发生硫化氢中毒,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BC ) A.大声疾呼,迅速向公司气防站(电话12300)和公司医疗中心(电话120)求援,选择合适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迅速佩戴好 B.从近距离方向进入毒区将中毒者尽快脱离毒区 C.检查中毒者心跳情况,若心跳已经停止,马上进行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D.对中毒者采取保暖措施 9. 硫化氢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进入身体有( B )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 D.手 10. 硫化氢滤毒罐选用的型号是( B ) # # # # 11. 在硫化氢积聚的地区,其相应的区域、岗位和人员应( ACD ) A.安装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器 B.设置易燃、易爆危险警示牌 C.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 D.对其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体检 12. 滤毒罐在正常情况下为每( A )称重一次,其有效期为五年。 A.半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13. 过滤式防毒面具可在下列哪几种硫化氢浓度的场所(氧气含量为%)使用。( AB ) A.0.5% 14. 配置在操作岗位上的公用空气呼吸器,描述错误的是( AD ) A.可随时拿出来进行练习佩戴 B.平时放在气防柜内保存 C.使用和管理应遵守气防柜和器材的使用规定 D.使用时不需要检查空气瓶压力

硫化氢防护专项试题(2016)

单位: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硫化氢是一种具有特殊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2、硫化氢的臭味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3、在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进行作业。(√) 4、在使用、输送、生产和可能释放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禁止吸烟及禁止使用其它可能产生静电、明火的设备。(√) 5、现场有中毒人员时,事故救援人员应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至事故现场外上风向空气新鲜处。(√) 6、进入含硫化氢的设备、管线及等密闭空间作业前,应切断一切物料,彻底冲洗、吹扫、置换,不需要加好盲板。(╳) 7、禁止任何人员不佩戴合适的防护器具进入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区域,禁止在有毒区域内脱卸防毒用具。(√) 8、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的低位报警点应设置在10mg/m3。高位报警点应设置在 30mg/m3。(√) 9、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按压通气比为30:2。(√) 10、当硫化氢接触浓度大于1000 mg/m3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倒下,瞬时内呼吸停止。(√) 二、选择题 1、工作场所硫化氢的职业接触限值是( B )mg/m3。 A、5 B、10 C、15 2、可能接触硫化氢的作业,作业人员应在产生硫化氢源的( B )操作。 A、下风侧 B、上风侧 C、两者都可以 3、根据集团公司《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当硫化氢浓度低于(C )mg/m3 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A、10 B、20 C、50 4、用人单位应建立硫化氢工作场所的日常监测,监测周期为每( A )1次。 A、月 B、季 C、半年 5、发生硫化氢中毒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它的步骤应该是( A )。 A、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氨水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

氨水中硫化氢的测定 1、原理 氨水中硫化氢与碳酸镉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镉沉淀,硫化镉沉淀再与碘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单硫,根据碘的消耗量计算硫化氢的含量。过量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来回滴。 H2S+Cd2+=CdS↓+2H+ H2S+CdCO3=CdS↓+2H++CO32- CdS+2HCl+I2=CdCl2+2HI+S↓ I2+2Na2S2O3=Na2S4O6(连四硫酸钠)+2NaI 2、试剂 2.1 悬浮液:100g/LCdCL2溶液和100g/L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2.2 甘油:1+1; 2.3 淀粉指示液:5g/L; 2.4 盐酸溶液:1+2; 2.5 碘标准溶液:C(1/2I2)=0.01moL/L; 2.6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1moL/L。 3、仪器 烧杯、漏斗、滴定管、量杯、移液管、滤纸。 4、测定步骤: 4.1 吸取25ml试样于250ml烧杯中,加10ml碳酸镉和10ml甘油,充分摇动以便反应完全。

4.2 过滤沉淀,并将沉淀洗涤8—10次,然后将沉淀同滤纸一并转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和过量的碘标准溶液,充分搅拌使滤纸破碎。 4.3 加10ml盐酸,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浅黄色时,加3ml淀粉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失,记下消耗体积;同样条件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做空白,记下空白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体积。 5、计算: H2S(g/m3)=(17.04×C×(V2-V1))/V0×1000 式中: 170.4—硫化氢的摩尔质量,g/mo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量浓度,mol/L; V0—试样体积,ml; V2—空白所耗Na2S2O3体积,ml; V1—试样所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 6、注意事项 过滤沉淀时,必须洗涤完全,否则结果偏高。

硫化氢试题答案解析[全]

WORD 完美格式 硫化氢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 1、 API 标准中 H2S的 8 小时允许暴露极限为( A10ppm)。 2、 API 标准中 H2S的短期暴露极限为( B15ppm)。 3、H2S是一种无色、( A 剧毒)、( B 酸性)气体,低浓度的 H2S气体有一股(C臭鸡蛋味)。 4、H2S 对健康和生命有立即危险的浓度是( A100ppm)。 5、API 标准推荐 SO2门限值为 8 小时加权平均值( A2ppm),超 15 分钟短期暴露量平均植( B5ppm)。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087---2003)规定,露天 8 小时允许浓度的最高限量为( A 15mg/m 3) 7、检查呼吸是否停止的判断方法是( A看)、( B试)、( C 听)。 8、单人法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的比例为( A 2 :15)。 9、硫化氢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A 呼吸道吸入)、( B 皮肤吸收)、(C 消化道吸收)。 10、H2S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引起氢损伤的腐蚀类型有( A 氢鼓泡)、( B 氢致开裂)和( C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D氢脆)。 11、在含 H2S地层钻井时,进入气层前应将二层台、钻台周围设置的( A 防风护套)和其它类的围布拆除。 12、打开气道的三种方法为( A 仰头抬颈法)、( B仰头举颏法)、( C推颌法)。 13、被抢救病人的体位一般采取( A 仰卧式)。 14、在钻进含 H2S地层时,要求钻井液的 PH值始终控制在( A 9 .5)以上。 15、在含 H2S井施工时,钢材的拉应力应尽量控制在钢材屈服极限的( A 60%)以下。 16、在进入怀疑有 H2S存在的地区前,应先( A 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及其浓度。 17、疏松的硫化铁与钢铁接触形成了( A 原电池),硫化铁是正极,钢铁是负极,因而加速了电化学失重腐蚀。 18、有 H2S中毒时,应迅速将中毒者从毒气区抬到( A 空气清醒的安全区域),并送医院抢救。 19、硫化氢是仅次于( A氰化物)的剧毒物,是极易致人死亡的有毒气体。 20、H2S 高含量时( A无气味),难被发觉,因为此时人的( B嗅觉)神经已经很快地被麻痹而失去了知觉。 21、你被告知处在有硫化氢存在的地方时,只要有可能,都要在(A上风向)或( B 22、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有煤烟引起的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这类事件被称为( A 伦敦烟雾)。 23、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087---2003)规定,日工作8小时的暴露安全极限( A 15mg/m 3)。 24、( A22mg/m3)为短期暴露限制,日工作8小时内不能超过( B4)次接触,每次接触不超过( C15)分钟,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 D60)分钟。 25、硫化氢被吸入人体,首先剌激( A呼吸道),使嗅觉钝化、咳嗽,严重时将其灼伤。其次,刺激(B神经系统)。 26、通常( A HRC22)可作为判断钻柱材料是否适合于含硫油气井钻探的标准。 27、正压空气呼吸器包括以下五个部件:储存压缩空气的( A 气瓶)、支承气瓶和减压阀的( B背托架)、安装在背托架上的( C 减压阀)、面 罩和安装于面罩上的( D供气阀)。 28、供气阀有一个红色( A冲泄阀)和一个用橡胶罩保护的( B 节气开关)。 29、在使用正压空气呼吸器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指示数值,当压力下降到(A5—6MP a)时,应及时撤离现场。 30、为了保证硫化氢检测仪测量精度,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 A 调校)并严格记录。 31、没有( A 标准气体)不得随意调节校正电位器“ S1”。 32、检测仪探头置于现场硫化氢易( A泄漏)或( B 聚集)的区域。

硫化氢基础知识

硫化氢(H2S)是硫的氢化物中最简单的一种。其分子的几何形状和水分子相似,为弯曲形。因此它是一个极性分子。硫化氢由于H-S键能较弱所以300℃左右硫化氢分解。常温时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应在通风处进行使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目录 结构 理化性质 主要用途: 对环境的影响 健康危害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实验室监测方法 环境标准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防护措施 急救措施 制取方法 原理 用品 操作 备注 化学性质 不稳定性 酸性 还原性 可燃性 沉淀性 中毒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 呼吸系统损害 心肌损害 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主要依据 救援人员在发生硫化氢中毒 煤矿瓦斯中硫化氢的成因危害与防治 H2S的成因 煤矿瓦斯中H2S异常的原因 H2S的危害与防治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 相对浓度危险度 危险区域 中毒症状 中毒急救 预防措施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要求 空气呼吸器的使用要求 毒理学简介 结构 理化性质 主要用途: 对环境的影响 健康危害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实验室监测方法 环境标准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防护措施 急救措施 制取方法 原理 用品 操作 备注 化学性质 不稳定性 酸性 还原性 可燃性 沉淀性 中毒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 呼吸系统损害 心肌损害 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主要依据 救援人员在发生硫化氢中毒 煤矿瓦斯中硫化氢的成因危害与防治H2S的成因 煤矿瓦斯中H2S异常的原因 H2S的危害与防治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 相对浓度危险度 危险区域 中毒症状 中毒急救 预防措施

大气中硫化氢的测定方法

硫化氢(H2S)为无色气体,分子量;沸点-83℃。对空气相对密度,在标准状况下1L气体质量为,1体积水溶解体积硫化氢,其水溶液呈酸性。与重金属盐反应可以生成不溶于水的重金属硫化物沉淀。硫化氢能被氧化,根据氧化条件和氧化剂的不同,氧化的产物也不同,与碘溶液作用生成单体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和氯或溴水溶液作用生成硫酸。 在自然界动植物中氨基酸腐烂时产生硫化氢,某些热泉水及火山气体中含有低浓度的硫化氢,在很多天然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化氢。在工业上,炼焦炉和合成纤维以及石油化工和煤气生产等常排出混有硫化氢的废气污染大气。硫化氢在大气中很不稳定,逐渐氧化成单体硫、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盐。水蒸气和阳光会促使这种氧化作用。 硫化氢是有腐蛋的恶臭味,人对硫化氢的嗅觉阈为~m3。硫化氢是神经毒物,对呼吸道和眼粘膜也有刺激作用。硫化氢对农作物的毒害要比对人的毒害轻得多。硫化氢化学测定方法很多:有硫化银比色法,乙酸铅试纸法,检气管法和亚甲基蓝比色法等。其中以亚甲基蓝比色法应用最普遍,且方法灵敏,适用于大气测定。由于硫化氢极不稳定,在采样和放置过程中易被氧化和受日光照射而分解,所以吸收液成分选择应要考虑到硫化氢样品的稳定性问题。因此,在碱性氢氧化镉吸收液中加保护胶体,如阿拉伯半乳聚糖或聚乙烯醇磷酸铵,将所形成的硫化镉隔绝空气和阳光,减小氧化和光分解作用。用锌氨络盐溶液加甘油作吸收液是将 H2S形成络合物使其稳定。 硫化氢仪器测定有库仑滴定法和火焰光度法,其原理与本章第一节二氧化硫相似。所用选择性过滤器要让H2S定量通过,又能排除其他干扰气体。 一、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亚甲基蓝比色法〔1〕 (一)原理 空气中硫化氢被碱性氢氧化镉悬浮液吸收,形成硫化镉沉淀。吸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磷酸铵可以减低硫化镉的光分解作用。然后,在硫酸溶液中,硫化氢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亚甲基蓝,比色定量。

硫化氢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硫化氢的性质和危害 第一节硫化氢的性质 1、物理状态:沸点很低(-600C),通常为气态 2、颜色:无色气体 3、气味:极低浓度时有臭蛋味 4、密度:比空气重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1.176 5、爆炸极限: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4.3-46%),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能量(火焰或震动)就会爆炸,天然气(5-15%爆炸极限) 6、在高浓度下在空气中稳定燃烧,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7、可溶解于水和作业流体中,在液体受到搅动、减压或加热时会逸出。 8、腐蚀性,属于酸性气体,溶于水显酸性与金属和非金属起化学反应 9、剧毒,毒性是CO的6倍 易聚于地势低的地方 第二节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的浓度两种表示方式: 体积比浓度:ppm 重量比浓度:mg/m3 1ppm=1.5 mg/m3 硫化氢毒性等级水平: 主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溶解于血液中。取决于两个参数:浓度和暴露时间 1mg/m3有明显难闻的气味 15mg/m3 (10PPM)暴露工作8小时尚安全 30mg/m3 (20PPM)暴露工作的最高限度(戴呼吸器浓度) 150mg/m3:(100ppm)2~5分钟内丧失嗅觉,咽喉肿痛、头痛、恶心(撤离浓度) 300mg/m3 (200PPM)眼痛发炎、很快失去知觉 450mg/m3 (300ppm)立即危及生命和健康的暴露值 750mg/m3:失去理智和平衡能力,呼吸困难甚至停止,须人工呼吸 1050mg/m3:立刻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不立即抢救将导致死亡 1500mg/m3 (1000PPM)知觉立刻丧失,如不立即抢救就会导致死亡或造成大脑的永久性损伤 暴露极限 1)阈限值:长期暴露的最大安全浓度。H2S的阈限值为15mg/m3 (10PPM)二氧化硫2 ppm 报警信号:光引起关注的浓度 此时应:安排专人观察风向,以便确定安全区和危险区;切断危险区不防爆电器的电源 安排专人佩戴正压呼吸器检查泄露点非作业人员撤离 2)安全临界浓度:露天工作8小时可接受的最高安全极限,H2S为30mg/m3 (20PPM) 报警信号:连续声光报警,(戴呼吸器浓度) 此时应:当班人员带上正压式呼吸器,向上级报告 指派专人在下风口100、500和1000米处测量H2S浓度,无风:排气扇检测、控制硫化氢泄露源,撤离现场的非应急人员,清点现场人员,切断现场可能的着火源,禁止电气焊 3)危险临界浓度:150mg/m3 (100 PPM)(撤离浓度) 对生命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 报警信号:连续声光报警声音刺耳 此时应:执行撤离程序,关停生产设施 设立警戒区警示标志 1、在工作场所空气中H2S的浓度低于10ppm,应挂绿牌或亮绿灯——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