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繁殖活动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动物的繁殖(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2.7《动物的繁殖》教案会采取分裂生殖、出牙生殖等。
1.卵生。
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
一般的鸟类、爬行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
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等都是卵生动物。
卵生动物产下卵(蛋)后,经过孵化,变成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
2.胎生。
胎生动物是指直接生下胎儿的动物。
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需要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
哺乳动物一般为胎生。
脊椎动物中哺乳类的高等类群如猴、虎、牛、羊、狼等,都是胎生。
3.出芽生殖、分裂生殖。
草履虫,通过分裂生殖,可以由一个分裂成两个大小一样的草履虫;水螅,通过出芽生殖,从母体上长出一个相同的个体。
研讨二: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哪一种呢?点拨: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
父亲体内的生殖细胞(精子)和母亲体内的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亲肚子里(子宫)生长发育,经过大约280天(40周)的时间,胎儿就会从母亲体内生出来。
胎儿在母体内刚出生的叫婴儿,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母亲孕育出来的。
婴儿通常通过母乳获得营养。
人类属于灵长目的哺乳动物。
胎生履虫等,使学生完善自己的发现: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有胎生、卵生、特殊繁殖方式。
通常同一类动物的繁殖方式是一样的,但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繁殖特点。
学生通过比较各类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与相同,进一步深化理解卵生和胎生。
通过交流研讨,深化学生对动物繁殖方式的认识,使学生完整地建构动物的繁殖方式的概念。
4.科学拓展拓展一:了解动物的家动物产卵或生小宝宝前一般都会建一个“家”,物筑巢繁殖后代,作为庇护场所。
使我们懂得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是建立和谐家园的重要因素。
板书 2.7 动物的繁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
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
通过资料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与繁殖的重要性。
四年级科学说课稿
四年级科学下册“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为了能更好的解读教材,下面是我研说教材的流程:一、说课标(说课程的基本理念说课程总目标)二、说教材(说教材的编写意图说教材特点说教材内容结构)三、说建议(说教学建议说评价建议)下面我就先来说一说课标,所谓的课程标准,就是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总宗旨的基础性课程,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让全体学生去探索科学奥秘,让他们保持着我想知道和我要知道这样的求知态度去主动学习)2、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且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总目标包括四个分目标:①科学知识:物质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
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
地球与空间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
②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知道通过科学探究形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深入和发展。
知道科学探究大体包括的要素,认识到探究是循环往复、相互交叉的过程。
能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运用于力所能及的探索活动。
③科学态度: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说课稿5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繁殖》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于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动物的繁殖方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
2.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讨论、讲解、实验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繁殖实验,加深学生对动物繁殖方式的理解。
5.总结环节: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6.拓展环节:通过视频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繁殖行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课堂观察、学生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主要评价学生对动物繁殖方式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动物的繁殖科学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题目:动物的繁殖科学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过程。
2. 掌握动物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繁殖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过程。
2. 动物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动物繁殖的认识和理解。
2. 生殖器官及其功能的简单解释和说明。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相关内容。
2. 幻灯片、图片和视瓶资料。
3. 模型或实物动物生殖器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瓶,引起学生对动物繁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生殖方式和繁殖过程(1)简单介绍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胎生和卵胎生。
(2)用幻灯片或视瓶展示动物的繁殖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
3. 认识生殖器官及其功能(1)用模型或实物动物生殖器官,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动物的生殖器官。
(2)简单说明生殖器官的功能,如生殖细胞的产生和传输。
4. 拓展延伸设置小组活动或讨论环节,让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繁殖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动物的繁殖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和兴趣,但对生殖器官及其功能理解较为困难。
下一步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巩固和拓展,多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更好地掌握动物的繁殖知识。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动物繁殖的教学,学生对动物生殖方式和繁殖过程有了初步了解,对生殖器官及其功能也有了一定认识。
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探讨动物的繁殖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以上是我根据题目和内容为您撰写的动物的繁殖科学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八、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动物的繁殖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和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了许多关于动物繁殖的问题。
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过程,激发他们对动物繁殖科学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
1动物的繁殖
聪明的蝴蝶妈妈
蝴蝶妈妈会将卵产在宝宝的食草背面上, 以方便幼虫进食。
蝴蝶妈妈为宝宝准备的第一顿生日大餐
动物繁殖行为—昆虫保护卵的行为
亲虫护卵
大部分的昆虫在产卵之后,与虫卵之间便不再有任何互 动的关系,但是有些昆虫会由亲虫亲自來照顾、保护卵 粒喔!
黃盾背椿橡产卵后, 会一直守着卵粒,善 尽保护之责。
虾、蟹 母虾、蟹会利用特別的脚把卵放在身体的 下方保护,直到孵化为止。
吴郭鱼 雌鱼会把卵块含在口孵化,并照顾小魚 到独立生活为止。
辛苦的鸟妈妈—鸟儿的哺育行为
筑巢
大部分的鸟类都会筑巢,巢不 仅可以保护蛋,而且有保温作 用。一般而言,大型鸟的鸟巢 不及小型鸟的精致,每种鸟所 用的筑巢材料也不尽相同,有 羽毛、草根、泥土、树枝、树 叶、干草、布屑等。筑巢的工 作通常是由雌鸟担任,不过有 些种类的雄鸟也会来帮忙喔!
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
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
?
卵胎生(又称伪胎生)是指动物的受 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 体的一种生殖形式。它是介于卵生和胎生 之间的情况。锥齿鲨、星鲨、锯鲨、角鲨、 护士鲨,某些毒蛇(如蝮蛇、海蛇)和胎 生蜥、铜石龙蜥等均为卵胎生动物。
返回
课后拓展活动建议:
1.了解自己——我是怎么来的?
动物繁殖行为—昆虫保护卵的行为
设护卵罩
有些蛾或蝴蝶成虫腹部末端生有长毛,产卵时便将毛附着在卵粒 上,形成防护罩。此外,螳螂和蝗虫会分泌泡沫状的胶状物将卵 粒包覆起來,等到胶状物硬化后也会变成卵的防护罩。
树蛙的卵泡也是宝宝的防护罩喔!
卵的保护---黏在父母身上
负子虫 雌负子虫把卵产在雄虫背上,雄虫帶着它 们,直到孵化为止。 海 马 雌海马将卵放在雄海马腹部的育儿皮囊里 ,直到孵出小海马。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说明书
课程说明书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教学材料:苏教版小学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课时数:28课时使用年级:四年级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每个单元有7课,一共28课。
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电”是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在寻找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识是后面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先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第三单元“食物”,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教学设计王庄中心小学庞红岩教学目标: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进行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生殖。
2、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3、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多样性的特色。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辨认雌雄,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让学生辨雌雄,进而让学生总结辨别雌雄的方法,并说出雌雄动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2、出示几张动物图片,再让学生辨别。
3、借助问题,为什么动物可以在地球上生存成百上千年,引出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4、板书课题。
(二)了解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1、出示动物繁殖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做好记录,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完成表格。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自小组交流的结果,并且在电脑表格中完善表格内容。
3、让学生总结归纳,动物的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三)科学交流1、同学们知道了动物的卵生和胎生,其实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们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在大自然的选择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繁殖方式,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下你还知道有哪些繁殖方式!(四)总结扩展1、让学生观看视频,再让学生谈论动物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待它们的?2、号召学生收集更多的动物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宝宝的资料。
3、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活动记录:下列动物中,哪些是卵生的?哪些是胎生的?动物名称:蜜蜂袋鼠鲸金丝猴蛇蝙蝠鸭嘴兽繁殖方式:卵生:蜜蜂袋鼠蛇鸭嘴兽胎生:鲸金丝猴蝙蝠《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设计王庄镇尚庄小学王鹏[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探究要允许别人的质疑科学结论需要证据。
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科学知识: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知道生物的形态是其适应所处生活环境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尊重证据。
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小小科学家:学习动物如何生宝宝教案
小小科学家:学习动物如何生宝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如何生宝宝的过程和原理。
2.了解不同动物生宝宝的方式、生命周期和繁殖状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引入活动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生命的奥秘”,向学生介绍这是一堂关于动物繁殖的科学课程,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动物是如何生宝宝的吗?”2.探究动物繁殖(1)学生观察孕育在动物内部或生活环境中的幼崽。
(2)学生通过实地探究、观察和分析,掌握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特点和繁殖周期。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并思考导致繁殖差异的原因。
3.归纳总结学生将各自组织的信息呈现给全班同学。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繁殖过程和周期,并对比分析各种生育方式的优劣和适应性。
4.练习与评价老师以探究性练习和趣味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式教学通过情境模拟和真实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科学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科学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方法。
2.探究性教学通过探索和发现,在实践中实践、思考和交流,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科学思维能力。
3.趣味性评价通过游戏、问答等趣味方式,给学生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究、创新的小小科学家。
四、教学效果在这门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实践,学会了如何观察、探究和归纳各种动物的繁殖方式、生命周期和繁殖状况。
通过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究,发挥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五、结语科学是一门极具探究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学科,小小科学家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希望通过这门小小科学家:学习动物如何生宝宝教案课程的授课实践,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成为更加有责任感、有敬畏之心和有创新精神的小小科学家!。
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繁殖活动课堂教案
本课堂以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繁殖活动》为主题,介绍了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繁殖过程。
通过参与互动,学生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动物繁殖的知识。
以下是本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繁殖过程。
2.熟知动物繁殖的基本知识和术语,例如生殖器官、受精、孕育期等。
3.通过发现和探究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定义动物繁殖的概念2.讲解动物的主要生殖器官以及繁殖的主要方式3.描述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4.介绍动物妊娠和分娩的知识5.了解有关保护动物繁殖的一些知识三、教学设计1.热身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来引入课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知识讲解环节环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动物繁殖的概念和繁殖的基本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和胚胎发育等内容,以此加深学生的对动物繁殖过程的印象。
3.实践环节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给每个小组一个动物名称,告知学生该动物的交配方式和繁殖习性,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图表或简单的演示方法来展示他们所学到的有关该动物的内容。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身边的动物繁殖情况,加深对动物繁殖的认识。
4.小结环节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收获,以期让学生对动物繁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5.巩固和拓展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轻松的小游戏或文化背景知识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关于动物繁殖的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动物的繁殖过程。
四、教学方法本课堂主要采用讲解、互动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在这个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
通过互动和实践,学生们不仅可以深入地学习到有关动物繁殖的知识,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堂的核心是进行互动和实践,学生们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在整个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价他们对动物繁殖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教案4
14.动物的繁殖【教材分析】从课标领域看,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方面: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方面: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从内容安排来看,本单元将知识建构与满足求知欲相结合,关注思维发展,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指导学生借助图表记录实验现象,为后续顺利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水平做铺垫。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
本节课按照动物繁殖行为的先后顺序,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展开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利用配图,引导学生交流动物求偶的方式,并说明动物在求偶后交配,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后代,为下面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排序活动,结合教材的介绍,认识动物的两种主要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第三部分,组织学生阅读一些动物哺育后代行为的资料,了解动物哺育后代的行为。
【学情分析】1.已有认知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掌握基本的观察、分析方法,对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学生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和认识,但缺少繁殖这关键而重要的一环。
2.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对动植物的繁殖有兴趣,但存在一些认知偏差,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纠偏并满足其求知欲。
【教学目标】1.能提取图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本能行为。
2.知道动物的两种主要繁殖方式。
3.针对观察和排序的结果,说出一些动物繁殖的方式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动物繁殖的一系列复杂行为。
[难点]看图片猜它们分别是哪种动物的孩子。
【教学准备】[教师]介绍动物求偶的视频资料、动物繁殖图卡、鸡繁殖图卡、胎儿发育图卡。
[学生]受精的鸡蛋、未受精的鸡蛋、玻璃碗。
【教学过程】1.视频导入,认识求偶播放视频,展示青蛙鸣叫、孔雀开屏的情景。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7《动物的繁殖》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2.7《动物的繁殖》教学设计课题动物的繁殖单元 2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2.动物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3.有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作为庇护后代的场所。
科学探究1.能运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
2.能基于动物的繁殖方式,将动物分成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两类。
科学态度1.对动物的繁殖方式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2.能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动物繁殖后代的案例。
重点 1.了解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2.了解动物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两大类。
难点能运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春天到了,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百鸟和鸣;夏天到了,池塘处处蛙声一片。
你知道动物的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吗?(展示图片)【提示】它们是在求偶,以便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
2、播放视频:动物的繁殖行为3、地球上的动物多种多样,它们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之中。
它们的繁殖方式和蚕一样?回答交流观看视频思索通过动物的繁殖行为导入繁殖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讲授新课一、卵生和卵生动物1、蚕蛾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7天左右。
它不吃不喝,只是为了产卵繁殖后代。
蚕蛾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7天左右。
它不吃不喝,只是为了产卵繁殖后代。
【提示】鸡、鳄鱼、天鹅等。
2、小结: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靠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展示卵生动物图片)3、动物的很多活动是为繁殖做准备的。
它们要经过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过程进行繁殖活动。
4、以小鸡为例,探索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
(展示示意图)回答交流认真听了解卵生和卵生动物的科学概念,能列举熟悉的卵生动物了解卵生动物的繁殖过程5、播放小鸡孵化视频二、胎生和胎生动物1、猫或狗是怎么繁殖后代的?【提示】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
小学科学《动物是怎样繁殖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动物是怎样繁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是如何繁殖的,传宗接代的意义;2.掌握生殖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3.了解不同动物的产生方式。
教学内容1. 动物繁殖的概念;2. 生殖器官的构造与功能;3. 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以蚕、鸟、鱼为例)。
教学重点难点1. 生殖器官的构造和功能;2. 生殖方式的差异和异同点。
教学方法1. 案例式教学法:通过讲述蚕、鸟、鱼的繁殖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在繁殖过程中的异同点;2. 演示法:通过模型或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讨论式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探究动物繁殖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生小动物的吗?”,“为什么动物要繁殖?”等;2. 观察(10分钟):老师演示蚕的生殖过程,指引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3. 研究(15分钟):系统讲解生殖器官的构造和功能,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4. 合作(10分钟):分组讨论,探究不同动物繁殖方式的异同点;5. 实践(15分钟):学生自行制作蚕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6. 总结(5分钟):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老师点评并巩固知识。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讨论,检测学生对于生殖器官的掌握程度;2. 设计小实践,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 通过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后记该教学设计运用了案例式教学法、演示法、讨论式教学法,落地实践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和老师的好评。
在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寻求到了进一步加强的方向。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繁殖》教案
7.动物的繁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后代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延续至关重要。
2.懂得生命来之不易,培养尊重、珍惜生命的感情。
【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并且懂团结、会协作。
学生对“繁殖”并不陌生,爱护小动物是学生的天性,而动物的繁殖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如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狗是直接生小狗的,但不知道狗繁殖的整个过程。
很多学生都知道某种动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但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他们熟悉中有着些许陌生。
鉴于他们认识上的片面性,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和发挥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经验,取得资源共享的效益。
【教学重点】认识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学生材料:【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新课师:小芳在做一个孵鸡蛋的实验。
她把鸡蛋放进孵化箱里。
(放鸡蛋进孵化箱的视频)二、探究“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1.探究鸡蛋都能孵出小鸡么?师:同学们,猜一猜,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么?同学们猜对了吗?我们来看看。
(学生答)(放视频:有些孵化成小鸡,有些没有孵化)----小白点就是受精后的胚胎,鸡蛋必须经过受精才能孵化出小鸡。
师:就像植物要传花粉,使胚珠受精,才能形成种子。
动物也一样,雄性和雌性动物要进行交配,在交配活动中雄性传递精子给雌性,与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PPT图示:鸡交配图、受精过程示意图)2.小结得出“卵生、卵生动物”概念师:像鸡、青蛙,用产卵(即“产卵”板书)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板书:繁殖方式、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动物的繁殖活动。
(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活动)3.了解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出示ppt:多张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图,起到提示作用)师:像青蛙鸣叫、孔雀开屏、动物跳舞、筑巢等行为都是为了求偶。
科学繁殖说课稿人教版
科学繁殖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学中的繁殖概念,掌握基本的繁殖方式,并能够区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不同特点。
通过对繁殖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繁殖的定义:首先,将向学生介绍繁殖是生物体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2. 繁殖方式的分类:接着,将详细讲解两种主要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3. 有性生殖的过程:重点介绍有性生殖的过程,包括配子的形成、受精作用以及胚胎的发育。
4. 无性生殖的过程:讲解无性生殖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并举例说明。
5.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适用条件:分析不同生物为何选择不同的繁殖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对生物种群的意义。
6. 人类繁殖的特点:最后,将讨论人类繁殖的特殊性,包括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繁殖的社会和伦理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繁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增强学生的视觉印象。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优缺点。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生物繁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5. 实验观察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学生观察某些生物的繁殖过程,如观察水蚤的有性生殖或酵母菌的无性生殖。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生命是如何延续的?”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入繁殖这一主题。
2.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繁殖的定义和繁殖方式的分类,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基本概念。
3. 图片展示与讨论:展示不同生物的繁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加深对繁殖方式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生物繁殖案例,让学生了解繁殖过程的细节。
5. 实验观察: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如观察植物的授粉过程。
6. 总结与提问: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解答。
动物的繁殖活动
《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溜西门小学刘万乐【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下)P37-38【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
3、了解中国开渔节和休渔对动物保护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情景再现,讨论交流来认识和分析动物的繁殖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新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繁殖以保护动物的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及动物保护的意义。
【教学难点】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
【教学准备】演示:动物的繁殖活动和中国开渔节视频资料,课件分组:记录纸,纯牛奶【教学过程】一、引入2′回顾“动物的卵”:卵的构造包括哪几部分?什么叫卵生动物?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活动二、探究过程25′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1)自读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2)交流。
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并与子房里的胚珠结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也分为雄性和雌性,当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相结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开始孕育了。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筑巢,发情,洄游,交尾,产卵,孵化等。
(出示蜻蜓交配图)介绍蜻蜓特殊的交配方式。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软体类各举一种。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1) 胎生与胎生动物。
提问: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请学生列举胎生繁殖的几种珍惜动物。
(大熊猫,金丝猴,亚洲象,白鳍豚,华南虎)了解人们对这几种珍稀动物采取的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繁育基地等,介绍前不久在南非出生的华南虎。
)(2)哺乳。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回忆动物哺乳的情景。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教案(2021新版)
14.动物的繁殖【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描述、统计、分析、比较、推理、概括、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描述和比较卵生和胎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教材分析】本课是《繁殖》单元的第3课。
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植物的繁殖方式。
这一课将研究对象拓展到了动物,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常见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
开课直接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孔雀为什么开屏吗?”将话题引导到本节课的研究重点即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上。
活动一是调查靠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
教科书给出了学生熟悉的鸡和鸡蛋,帮助学生理解鸡也是产卵繁殖后代的。
然后通过调查更多的动物的繁殖方式,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熟悉的昆虫、鱼类、鸟类动物也是产卵繁殖后代的,这一类动物叫卵生动物。
活动二是学生通过给人类在子宫中生长发育排序和调查猫等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发现其与卵生动物的主要区别,即直接生小动物。
拓展板块通过调查了解动物孵卵和护卵的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关注动物与繁殖相关的更多的生命现象,启发学生保护动物要从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做起,并积极反思我们人类的一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动物繁殖》说课稿
《动物繁殖》说课稿一、说教材《动物繁殖》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界的繁殖方式,理解不同繁殖策略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地位上,本课承前启后,既是先前学习生物分类、生理结构等知识的延续,也为后续学习遗传变异、生态平衡等内容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动物繁殖的基本概念、繁殖方式(如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繁殖过程以及繁殖行为。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蝴蝶的迁徙、鸟类的求偶舞蹈等,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繁殖行为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动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了解不同动物繁殖方式的适应意义。
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动物繁殖行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不同动物繁殖方式的适应意义。
2. 教学难点:分析繁殖行为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说教法在教学《动物繁殖》这一课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深度理解,并突出我的教学特色。
1. 启发法:- 我将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为什么有些动物会选择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中,雄性和雌性在选择伴侣时有哪些策略?”- 使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新闻中的动物保护案例,引发学生对动物繁殖策略的探讨。
- 亮点: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同,我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发现和探究,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年级科学教案 《动物的卵》重难点创新方法-“衡水杯”一等奖
教学策略及特色:课前观察鸡蛋和蚕卵,自学微课和教材,及时上交课前任务单,教师以学定教;课上探究验证,知识内化,交流展示。
【教材处理】
1、将教材进行了整合,将教材中第一、第三个活动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卵和卵生的概念,节省时间,给学生留出更多观察和思考的时间。
生答,师评价。
2、以鸡蛋为例,来探究动物卵的结构。【板书:鸡蛋(卵)】
教师出示步骤和注意事项,请学生读。
步骤:
1)轻磕生鸡蛋,掰开观察,注意外壳有什么连着?有几层?
2)把生鸡蛋倒入培养皿中,观察鸡蛋由几部分组成?
3)观察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你还发现了什么?
4)推测:鸡蛋中的各部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教师解说。
师生共同小结鸡蛋中的各部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蛋壳坚硬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具有小孔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其内部的一层膜,可以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防止细菌的进入;气室提供少量氧气;蛋白供给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胎发育成小鸡。
拓展: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小鸡孵化的条件是什么?
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得很默契,记录得很认真,汇报的语言很严谨)。
师出示教具(鸡蛋的结构)板书,师生共同小结鸡蛋的结构。
师对实验进行小结(刚才的探究同学们积极参与,完成得很好)。
材料员把材料收好放回原处。
推测鸡蛋中的各部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答。
(三)、小鸡的孵化:
教师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认识鸡蛋中的各部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示注意小鸡孵化的时间和视频中的文字解释)。
课题名称
动物的卵
科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动物的繁殖活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动物的繁殖活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这堂课。
《动物的繁殖活动》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第七课。
在上一课《动物的卵》中,学生已经对青蛙的卵和鸡的孵化有所了解。
在这一课,学生通过对多种动物繁殖活动图片的观察,认识青蛙、鸡等用产卵来繁殖后代的卵生方式,以及猫、狗等直接产下后代的胎生方式,了解动物总能够选择适合的方式孕育新的生命,繁殖后代,不断地将生命延续下去。
本课分三个部分: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总结我们了解到的动物产生新生命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自我建构科学概念的同时,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并且懂团结、会协作。
学生对“繁殖”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一定的理性认识,如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狗是直接生小狗的,但不知道狗繁殖的整个过程。
很多学生都知道某种动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但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节课的地位,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
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科学概念:
1、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情景再现,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新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当然,由于四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缺乏耐心因此,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
《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为了体现科学教学的这一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让学生自己确定探究专题,自己制定研究计划,自己动手研究,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都知道,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自主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因此,我将组织学生综合运用观察法、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动性,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获取新知识,培养新技能。
让学生运用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资料,通过讨论、交流,获取和整理动物繁殖的信息。
材料的选择与准备是科学探究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结构、有意义的材料不仅可以揭示现象,更暗含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与程序。
精心挑选有结构的材料,会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
因此,为了顺利完本课的探究,我为学生准备了记录纸,纯牛奶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的展开应紧扣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环节,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实施。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一开始,我就让把学生们非常熟悉
的动物图片展示给大家“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你能把卵生动物挑出来吗?”学生回答后,我接着问:“那其它的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师板书课题。
这些动物图片,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
学生们是非常喜欢动物的,人类对动物的探索总是有着无穷的好奇心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学生感觉到非常有趣,这样使每一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投入到学习中来。
激发了学生想知道其它动物繁殖方式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这一部分是通过观看植物繁殖的图片,以动植物结构的共同之处为纽带,以植物的繁殖促动物繁殖的认识。
播放图片。
并提问:植物是怎样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动物和植物一样吗?动物在繁殖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植物繁殖过程中是受精的胚珠发育
形成了种子。
动物也相类似,雌性动物产的卵与雄性动物产生的精子相结合才可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板书:植物繁殖--﹙受精﹚--动物繁殖
关于动物为繁殖做了哪些准备这个问题,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提前
查阅资料了。
通过课下的资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在课上达到资源的共享,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
板书:﹙产卵孵化﹚卵生动物
在此还为同学们播放一段卵生动物的视频资料,这样通过学生的观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于是就引出了第二个活动。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有些动物不产卵,如猫、狗等,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产生新生命的呢?
接下来播放一条狗诞生的视频。
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狗是怎样诞生的?引导学生联想植物的繁殖,进行知识的迁移,对狗的交配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
雌狗在孕育小狗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做出充分的推测和解释,感受新生命诞生的不易。
并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
知道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引导学生认识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板书: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哺乳
此时学生已经对胎生动物有所了解,让学生通过回忆判断常见的动物是不是胎生动物已经不是问题了。
三、运用认知,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把它转化为技能,去解决问题。
这时教师再出示动物的图片,说一说哪些动物是胎生的。
然后再在记录表中写一写你所知道的动物的繁殖方式。
使学生对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又有了深刻的记忆,此时学生有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自信心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总结拓展,延伸结束
这部分我安排了四个小内容: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出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2、让学生看鸭嘴兽的图片。
向同学们介绍鸭嘴兽既卵生又哺乳的。
先卵生,生下后孵化一段时间后,小鸭嘴兽孵出后哺乳。
3、阅读教材40页面资料库,了解克隆技术。
4、同学们,我们又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
这样的设计,达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的目的。
使学生建立起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使生命得以延续。
认识到了动物繁殖的意义。
并做到了知识的拓展及延伸,对于学生概念的构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