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荟萃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1.2 物质的分类1.2.1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氧气、氢气、水等。
1.2.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如空气、海水等。
1.2.3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1.2.4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氧气(O₂)、氢气(H₂)等。
二、原子和分子2.1 原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2.2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粒子。
三、化学反应3.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的转化,产生新的物质。
3.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2.1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3.2.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3.2.3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3.2.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3.3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
四、溶液4.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4.2 溶液的组成4.2.1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水、酒精等。
4.2.2 溶质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如食盐、糖等。
4.3 溶液的性质4.3.1 均一性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无明显分层现象。
4.3.2 稳定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相分离现象。
五、常见化学物质5.1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
5.2 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5.3 水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是生物体生存的基础。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的过程。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5.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2×10^23)个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等)。
6.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是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和阴离子(通常为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 氧化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如无机物和有机物。
4. 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5. 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天平等。
2.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如称量、溶解、加热、过滤等。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汇总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燃烧、生锈、腐烂、塑料老化等。
2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H2、O2、C、S、Fe 等。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H2O、CO2、KClO3、H2SO4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H2O、CO2、SO2、Fe2O3等。
酸:由H+、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如: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碱:一般由金属离子和OH—组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Fe(OH)3特殊:NH3·H2O盐:一般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如:NaCl、Na2CO3、CuSO4特殊情况:NaHSO4NaHCO3Cu2(OH)2CO3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原子团如下:OH—(氢氧根)、NO3— (硝酸根)、SO42— (硫酸根)、CO32—(碳酸根)、NH4+(铵根)二、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例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原子;3H:表示三个氢原子2、离子符号:例氢离子:H+ (注意:1不写出) 镁离子:Mg2+ 三个硫酸根离子:3 SO42—3、化学式:例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钙:Ca (OH)24、化学方程式:(要求熟练)实验室制O2:2H2O22H2O↑+ O2 ↑实验室制H2:Zn + H2SO4 ===== ZnSO4 +H2↑实验室制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工业制生石灰、CO2:CaCO3高温CaO + CO2↑检验CO2:CO2 + Ca(OH)2 ===== CaCO3↓+ H2O检验H2O:CuSO4 + 5H2O ===== CuSO4+5H2O (白色变蓝色)湿法炼铜:Fe + CuSO4 ===== Cu + FeSO4三、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A + B + … == C2、分解反应:A == B + C + …3、置换反应:A + BC == B + AC(1)金属+ 酸==== 盐+ H2反应条件: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的金属,酸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用稀硝酸。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一、概念类:1、单质: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2、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碱、盐3、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4、酸: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HCl H2SO45、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NaOH NH3·H2O6、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Na2CO3NH4NO37、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与金属氧化物、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也生成盐和水,只有酸和碱反应是中和反应。
8、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
9、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10、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2、CaCO31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在100克溶剂中,某固体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是克。
12、复合肥:含N、P、K两种或三种的化肥,如KNO3。
氮长叶、磷长果、施了钾肥长柴火。
13、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水、无机盐、维生素。
前三种能提供能量,后三种不能。
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都是有机物。
14、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合金不是合成材料。
聚氯乙烯塑料有毒,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
15、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缺铁贫血、缺锌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缺碘甲状腺肿大缺氟龋齿、硒防癌抗癌。
钙是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
二、化学之最1、最清洁的燃料:H2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4、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2O 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6、组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8、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9、溶解度最特别的物质:Ca(OH)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1.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元素: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3.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核内含有质子和中子,电子绕核运动。
4.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
5.化学符号:用来表示化学元素的符号。
6.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u)。
7.摩尔质量:元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8.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元素。
9.化合价:原子为了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而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键时所表现出来的价态。
10.化学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11.离子键: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键。
12.共价键:两个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共用电子对构成的化学键。
13.金属键: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键。
14.绝缘体:具有良好绝缘性质的物质。
15.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16.导体:能够将电流通过的物质。
17.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18.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物质。
19.化学方程式:用式子表示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20.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规律的科学。
21.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的状态。
22.物质的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3.摩尔体积:气体在标准条件下的体积。
24.摩尔浓度:单位体积溶剂中溶质的物质量。
25.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26.物质的容量:溶解物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27.溶解度:一个物质在特定温度下溶解到溶剂中的量。
28.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和元素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29.酸碱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互相转化的化学反应。
30.盐酸:一种酸性溶液,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1.硝酸:一种酸性溶液,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2.硫酸:一种酸性溶液,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物质的分类、性质变化、组成以及化学反应等。
以下是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详细归纳:一、物质的分类1.单质:由同种元索组成的纯净物。
●非惰性气体单质: 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如F2、O2. H2、Clz。
●惰性气体单质: 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如He. Ne. Ar. Kr. Xe。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索组成的纯净物。
●氢化物:如H2S. HC、H3P. HF、HBr. H等。
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化学式,如空气水煤气天然气等。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三、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升华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四、物质的组成1.宏观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
2.微观结构: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除外)。
五、化学用语1.元索符号:表示元索的特定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0表示氧元素。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H20表示水,CO2表示二氧化碳。
3.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2Hz + Oz = 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六、化学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3.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台物反应生成另一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台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一、物质和分类物质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可以被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又包括化合物和元素。
1.元素:由只含有同一种原子所组成,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
如氢气(H2)、氧气(O2)。
2.化合物:由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如水(H2O)、二氧化碳(CO2)。
3.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
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如空气、盐水。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类1.酸、碱、盐:根据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离子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酸、碱、盐。
-酸:酸溶液味酸,能够与金属反应产生气体,并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硫酸(H2SO4)、盐酸(HCl)。
-碱:碱溶液味苦,可以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
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盐:盐溶液味咸,由酸与碱中和生成。
如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
2.氧气、水、二氧化碳:这些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
-氧气(O2):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水(H2O):无色、无味、无臭,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化学反应中的溶剂。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化学反应。
常见的化学反应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如2H2+O2→2H2O。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新物质。
如2H2O→2H2+O2-置换反应:元素或离子在化合物中互相交换。
如2Na+Cl2→2NaCl。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过程。
如2Na+Cl2→2NaCl。
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式。
如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表示了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过程。
四、常见实验室仪器和操作1.常见实验室仪器:试管、试剂瓶、量筒、分液漏斗等。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二、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 周期表的结构: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3. 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
三、分子与化合物1.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2. 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国际化学命名规则,如氧化物、酸、碱、盐等。
3.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水、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
四、物质的分类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五、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3.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4. 还原-氧化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
六、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配平方法。
3.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
七、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概念: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八、酸碱与盐1. 酸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酸碱性质改变颜色的物质。
4. 盐的概念: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5.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九、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 原子根据其电子层数和电子数分为不同元素。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粒子。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O2)。
-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
物质的变化- 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指的是物质形态的改变,如固体溶解于液体。
- 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燃烧反应。
常见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导致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物质。
常见的化学物质- 氧气(O2): 支持燃烧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 氢气(H2): 最轻的元素,可作为燃料使用。
- 氨(NH3): 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于制造肥料。
- 塑料:由石油等原材料制成的合成材料,用于制造各种物品。
常见反应的符号表示法-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
- 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在右边。
- 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可以用上方的小数字表示。
物质的性质- 酸性物质具有酸味,可以腐蚀物体。
- 碱性物质具有苦味,可以中和酸。
- 中性物质不具有酸性或碱性特性。
常见的化学实验- 酸碱中和实验:将酸和碱混合,观察中和反应。
- 金属与酸的反应:将金属放入酸溶液中,观察气体的生成。
- 萃取实验:利用溶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化合物。
以上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大致内容。
化学是一门有趣且重要的科学,希望这份文档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荟萃
常见物质的颜色常见化合价记忆口诀一价Cl、H、K、Na、Ag;二价O、Ca、Ba、Mg、Zn;三Al四Si五价P;二三Fe二四C,二四六S都齐全;四七Mn三五N,Cu、Hg二价最常见;单质为零记心间。
SO42-、CO32-负二价,NO3-、OH-负一价,还有NH4+正一价。
常见的物质:单质:O2、C、Fe 有机物:CH4、C2H5OH氧化物:H2O、H2O2、CO2、CO、Fe2O3、CaO酸:HCl、H2SO4、H2CO3、HNO3碱:NaOH、Ca(OH)2盐:CaCO3、Na2CO3、NaHCO3、NaCl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些混合物的主要成分酸碱盐溶解性①酸易溶于水,初中酸全溶;②碱中溶五位,钾、钠、铵、钙、钡。
[ KOH、NaOH、NH3·H2O、Ca(OH)2、Ba(OH)2 ]③可溶性盐,钾、钠、铵;硝酸盐,全盘端。
盐酸盐(Cl-),银靠边。
硫酸盐(SO42-),除钡餐。
碳酸盐,可溶的只有钾、钠、铵;其余不溶水,均能“溶于”酸。
离子相互不共存:Cl-和Ag+;SO42-和Ba2+;HCO3-和H+;CO32-和H+、Ca2+、Ba2+;OH-和H+、Cu2+、Fe3+、Mg2+、NH4+。
化学之最:1.最简单的有机物:CH42.密度最小的气体:H23.熔点最高的金属:W4.熔点最低的金属:Hg5.导电性最强的金属:Ag6.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Fe7.形成化合物最多的金属:C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1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13.单质硬度最大的物质:金刚石(C)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1.O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复燃;2.H2:点燃,淡蓝色火焰,干冷的烧杯壁有水珠(滴);3.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4.CO: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5.CH4:点燃,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有水珠(滴),片刻,迅倒转烧杯,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6.N2:用燃着的木条插入,再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木条熄灭,石灰水不变浑浊;7.酸(H+):滴加石蕊试液,变红;或加入活泼金属,产生气体;8.碱(OH-):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或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9.碳酸盐(CO32-):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10.水(H2O):加无水硫酸铜,白色变蓝色。
最全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元素:不可再分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状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液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形状会随容器变化。
- 气态: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受压会减小体积,降温会液化。
3. 原子与分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4.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
5.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平衡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的化学方程式。
6.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7. 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二、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1. 元素周期表- 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 分为周期(行)和族(列)。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 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导电,易与金属反应形成化合物。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由原子间的键角和键长决定。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用于预测分子的形状和极性。
四、酸碱与盐1. 酸- 定义: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常见酸: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2. 碱- 定义: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NH4+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2、红色固体:Cu、Fe2O3、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3、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科学,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
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的阶段,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后续的高中化学以及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1. 元素与化合物1.1 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比如氧元素为O,氢元素为H。
1.2 化合物:由不同种类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的。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来表示,比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2.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带有负电荷,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2.2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相同元素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
周期表包含水平周期和垂直周期,元素周期表的基础单元是一个个元素的原子核构成的。
3. 化学反应和反应速率3.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左边为反应物,右边为生成物。
3.2 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增加的速度。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4. 溶液和离子4.1 溶液: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与液体混合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4.2 离子:在溶液中,某些物质可以解离成带电粒子,称为离子。
正离子带正电荷,负离子带负电荷。
离子可以通过离子方程式表示。
5. 酸碱和中和反应5.1 酸和碱:酸是能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碱是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
5.2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H+离子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
6. 氧气与燃烧反应6.1 氧气:氧气是空气的一部分,是一种气体。
氧气可以让物质燃烧。
6.2 燃烧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并伴随火焰和产生热能的过程称为燃烧反应。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全)
化学方程式一、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如: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15.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二、分解反应: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冰融化成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固态变为液态,但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
2.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为7.86g/cm³。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将试管横放,把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例如取用大理石块时就采用这种方法。
•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
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壁。
2. 物质的加热•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时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使液体受热均匀。
三、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和其他气体及杂质(约占0.03%)组成。
•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例如利用红磷燃烧的实验。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
1.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组成。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形成元素周期表。
-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固定比例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或合成。
2. 原子和分子:- 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具有特定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 原子由质子(正电荷)、中子(中性)和电子(负电荷)组成。
- 分子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化学键相连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3. 反应和物质变化:-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反应中,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在箭头的左侧,产物在右侧,通过化学符号和系数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4. 酸、碱和盐:- 酸具有酸味,可以腐蚀金属、改变指示剂的颜色等性质。
酸通常含有氢离子(H+)。
- 碱有苦味,可以中和酸,通常含有氢氧根离子(OH-)。
- 盐是酸和碱反应产生的物质,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硫酸盐等。
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 氧化剂是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6. 难溶溶液和沉淀反应:- 难溶溶液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溶解度较低的溶液。
- 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液混合后,生成的产物不能再溶解,而沉淀下来。
7. 热和温度:- 热是能量的传递方式,能够使物质发生温度变化。
- 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程度的度量,表示物质的热量高低。
8.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的组成,由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 化学方程式用来描述化学反应,可以通过配平化学方程式来确保反应质量守恒。
以上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汇总,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原理,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归纳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归纳大全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园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园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园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园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园素是氧园素13、化学式:用园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BC = AC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CD = AD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荟萃
常见物质的颜色
常见化合价记忆口诀
一价Cl、H、K、Na、Ag;二价O、Ca、Ba、Mg、Zn;
三Al四Si五价P;二三Fe二四C,二四六S都齐全;
四七Mn三五N,Cu、Hg二价最常见;单质为零记心间。
SO42-、CO32-负二价,NO3-、OH-负一价,还有NH4+正一价。
常见的物质:
单质:O2、C、Fe 有机物:CH4、C2H5OH
氧化物:H2O、H2O2、CO2、CO、Fe2O3、CaO
酸:HCl、H2SO4、H2CO3、HNO3碱:NaOH、Ca(OH)2盐:CaCO3、Na2CO3、NaHCO3、NaCl
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
一些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酸碱盐溶解性
①酸易溶于水,初中酸全溶;
②碱中溶五位,钾、钠、铵、钙、钡。
[ KOH、NaOH、NH3·H2O、
Ca(OH)2、Ba(OH)2 ]
③可溶性盐,钾、钠、铵;硝酸盐,全盘端。
盐酸盐(Cl-),银靠边。
硫酸盐(SO42-),除钡餐。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碳酸盐,可溶的只有钾、钠、铵;其余不溶水,均能“溶于”酸。
离子相互不共存:
Cl-和Ag+;SO42-和Ba2+;HCO3- 和H+;CO32-和H+、Ca2+、Ba2+;
OH- 和H+、Cu2+、Fe3+、Mg2+、NH4+。
化学之最:
1.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2.密度最小的气体:H2
3.熔点最高的金属:W
4.熔点最低的金属:Hg
5.导电性最强的金属:Ag
6.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Fe
7.形成化合物最多的金属:C
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1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13.单质硬度最大的物质:金刚石(C)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
1.O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复燃;
2.H2:点燃,淡蓝色火焰,干冷的烧杯壁有水珠(滴);
3.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4.CO: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5.CH4:点燃,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有水珠(滴),片刻,迅倒转烧杯,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6.N2:用燃着的木条插入,再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木条熄灭,石灰水不变浑浊;
7.酸(H+):滴加石蕊试液,变红;或加入活泼金属,产生气体;
8.碱(OH-):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或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9.碳酸盐(CO32-):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10.水(H2O):加无水硫酸铜,白色变蓝色。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