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
班田收授法、国 家政治体制改 革的内容及出 处。 3.改革的影响: 理解“历史大飞 跃”的含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遣隋使和遣唐使 1.条件 (1)地理: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一衣带水。 (2)公元6—7世纪,中国的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 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目的: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的发展。 3.过程: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 4.方式: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 5.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吕。 6.作用: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5.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2345
12345
(1)结合图片,完成下表: 制度 土地制度
唐朝
日本 公地公民制度
赋税制度
中央官制
二官八省制
最高统治者 皇帝
(2)为什么说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 参考答案:(1)均田制 租庸调制 班田收授法 三省六部制 天皇
(2)经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大化改新 1.背景 (1)豪族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 (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 (3)改革派发动政变,建立新政权(政治前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措施 (1)经济方面: ①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废除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全国的 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②仿效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田。接受土地 的农民负担租庸调。 (2)政治方面: ①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在中央设立了掌管国家祭祀的神祇官 和掌管行政的太政官两机构,太政官下设大藏、刑部等八省,在地方 设置各级机构,把地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 ②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 法律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 ③神化天皇,以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岳麓选修1 (1)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1)3 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 国家体制极 不完备,豪族势力强大,政局动荡不安。 (2)归国留学生的推动,出现了以中臣镰足等人为代 表的改革派,主张仿效隋唐制度。 (3)645 年,改革派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仿唐制建 年号为大化,逐步全面推进改革。
2.内容 (1)经济方面: ①推行土地公民制度,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 有。 ②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 田。
[探究问题] 材料 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 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 前尖锐。公元 645 年 6 月,皇室的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 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夺 取了中央政权。
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 646 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 本旧习,发布《改新诏书》 ,主要内容有:废除豪族对土 地和部民的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 所授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 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材料二 事实证明,大化改新没有让日本变成中国, 明治维新没有让日本变成欧洲,该学的一样也不少,该保 留的一样也没少保留,日本还是日本,日本还因此跳了龙 门。 思考: (1)分析材料一中“唐风时代”称呼的由来。
(2) 日本在大化改新中对唐文化是怎么“一个也不 少”地学习的?结合材料分析日本是如何“跳了龙门” 的。 提示:(1)大化改新在政治改革方面效法隋唐,同时 也积极从中国文明中吸收营养,在教育、宗教、建筑、 美术、文学等方面都受到中国影响,故有此称。
(2)政治方面: ①国家体制:中央设神祇官和太政官,地方设置各 级机构,归属中央。 ②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和司法制度,用法律形式巩固改革成果。 ③神化天皇:新政权编纂历史,利用神话传说,神 化天皇与皇室。
岳麓版选修1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word教案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大化改新教学目标:课标:未作要求。
本课目标:知道大化改新的背景,认识到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对日本的影响是日本改革的重要外因;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对日本国家发展的意义,认识主动汲取外国先进文化、促进本国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准备:插图教学方法:图表法、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回顾雅典民主制确立过程中的三次改革;古代西方的民主制改革影响深远,那么古代东方世界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典型的改革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背景:1、外因:①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对日本影响巨大。
公元6-7世纪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隋唐两朝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中央集权强大,文化昌盛,对落后的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②日本多次派遣使节,主动吸收中国先进文化。
日本共派遣遣隋使4次,遣唐使13次,每批数百人,占当时日本人口的相当大比例,中日人员往来、文化交流频繁。
例如:607年,日本派出第一次遣隋使:小野妹子(见课本插图)。
日本使节小野妹子(Ono no lmoko)是男子,出家人。
六O七年来华,向中国隋炀帝当局提交有史以来日本国家元首致中国国家元首的第一封国书,里面有“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的语句,据说使以暴虐出名的隋炀帝很不高兴,但看来他老人家并没有龙颜大怒,小野妹子于是得以全身而归。
过了两年,这个名为“妹子”的日本男子再次对“日没处”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并满载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深情厚谊返国。
小野妹子到中国做文化交流亲善访问,他回日本时带了很多中国的字画、雕刻、文学、戏剧还有园艺,据说他被认为是日本插花艺术的始祖。
阿倍仲麻吕(698—770)是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中国名字叫晁衡。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晁衡因汉文修养良好而被选为遣唐留学生,当时他还不满20岁。
入唐以后,他的学识和品行,很快受到唐朝皇帝和学界的赞赏,先后任校书、左补阙、秘书监、左散骑常侍和镇南都护等职。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2【教学课件】《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
(3)改革派建立新政权
丰臣秀吉(15371598),日本战国 末期封建领主。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大化改新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3 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
但国家体制仍极不完备。天皇没有绝对的权威,
豪族势力左右了中央、地方的政权。 留学生仰慕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 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于 645年 发动政 变,推进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中臣镰足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2、措施:
(1)经济: 推行公地公民制 实行班田收授法 实行租庸调制
3、作用:(改革影响)
①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②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集权体 制,确立了天皇的地位; ③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2)政治:
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制定律令 神化天皇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谢谢观看!
2、日本派遣隋使和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和简单过程 如何?
中日两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出于躲避战乱 等原因,中国移民不断来到日本,给日本带来了 先进的文化,如冶铁等生产技术和儒学、佛教和 道教等文化。
徐福东渡的故事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 的影响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
促进自身发展。
过程:中日友好往来源远流
长。 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共 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镇江焦山的阿倍仲麻吕诗碑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入唐学生学习时间长,同中国人相处时间长,不仅学习文化
知识,而且也深受中国生活习俗的影响,如阿倍仲麻吕,他在
岳麓版历史选修1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
3、概况
4、影响
遣隋使和遣唐使
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其中成 行并到达长安的13次,每批数百人。对于人口 不足300万的日本,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人在 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当大。 使节团成员中有外交官 员、僧侣、留学生和工 艺、艺术等各方面的人 才。
遣唐使船
日本留学生
入唐学生学习 时间长,同中国人 相处时间长,不仅 学习文化知识,而 且也深受中国生活 习俗的影响。
日本武士像
日本国术
严岛神社的鸟居
指受中华文明影响,具有中华文化 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体系
*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圈以中国本土为中心, 波及东亚乃至更远的范围 *从内容上看,其要素包括汉字、儒文化、典 章制度、科技和中国式的宗教等 *从时间上看,一般观点认为中华文化圈时从 秦汉开始形成并逐渐扩展的,隋唐时期,特别 是唐代尤盛,所以中华文化圈也被称为“唐文 化圈”
“唐风时代”
由上可见,新政大都以唐制为蓝本,不仅如此,日本 的都城、文字教育、服饰等也深受唐朝影响,以至大化 改新后一个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被称为“唐风时代”。
中日两国文化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当时都是农耕民 族,都受儒教的影响,都使用汉字,都使用天干、地支、 二十四节气,甚至许多传统节日也一样。这些都是受中 国文化影响的结果。 中国文化传入,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营养素,影响日 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日常生活中,围棋(唐手)、 茶道、面条、汤圆、豆腐、散乐 (能乐)、书法等
三、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
“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群虫”, “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团队精神的 差异。华人好窝里斗,已成为很多中 国人的痼疾。
四、日本民族的敬业精神。 对比日本人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大多 数中国人中的偷奸耍滑者,不但不会感到愧疚, 可能还会认为日本人不能理解。偷懒意识、投 机取巧心态,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思维特征。 这是很可怕的。 我们向日本学习,是为了自 身的强大,是为了中日永久的和平。如果没有 自身的强大,在日本这样的民族面前,我们永 远不能安眠。 学日本,非口头激怒,乃卧薪尝胆,潜心 学习它的长处,弥补我们的劣势,最终目标是 超过它。 jing(净 静 敬 精 警 )
历史:1.2《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岳麓版选修一) 公开课精品课件
4、作用: 1)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2)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衔命将还国作》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绯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百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二、大 化 改 新
1、背景:
1)豪族(中央、地方)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 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
徐福东渡的传说
相传公元前210年,徐福领得秦 始皇的旨意后,率领“童男童 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 “五谷子种”,准备选择吉日 乘楼船出海,去寻找海中三仙 山上的长生不老仙药。船队出 海那天,秦始皇率文武百官赶 来为徐福送行,而徐福却率船 队东渡到日本定居。那么,徐 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有人认 为,徐福东渡确实到了日本, 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 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 武天皇。
唐天宝元年(742年)冬十月, 日本学问僧到扬州大明寺拜谒 鉴真,请他东渡日本,向日本 国传法。天宝七年(748年) 鉴真第五次东渡失败返回的途 中,因为劳累过度造成双目失 明。天宝十二年经两个月的艰 苦航行,66岁高龄的鉴真和尚 终于抵达日本。
鉴真和尚从743年起到754年止, 历经11年,前后6次东渡日本, 备受艰辛,屡遭磨难,终于东 渡成功,达到了传播文化的目 的。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1、是什么使得日本派遣使者来中国成为可能?
条 1)两国同处于东亚,一衣带水。
2)中国比较先进,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件 :
3)日本自身的努力(为了达到目的不畏艰险的精神)。
2、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怀着什么目的来中国?
目 的: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促进自身发展。
3、过程: 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 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2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
•【解析与探究】(教材第13页)
• 想一想,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 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
• 三条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 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
• 提示 大化改新期间,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 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吸收中国先进的生产工具、器 物、生产技术、政治经济制度乃至价值观念。
• (1)3世纪兴起大和的国________逐渐统一了日本。
• (国2)家_体_制________极不完备,豪族势力强大,政局 动荡不安,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
• 为代(表3)的归改国革留派学。生的推动,出中现臣镰以足__________等人
• (4)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建年
号为大化,逐步全面推进改革,史称
理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
解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2)结合图二回答,唐朝时的日本是怎样实现图一中 的认识的?
•答案 (1)唐朝时,日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主张到中国广泛学习。
•(2)向中国派遣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 团;向唐朝派遣留学生,广泛学习中国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
• 【史论归纳】
• 全面认识遣唐使
• (1)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近三个世纪里, 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十几次向唐朝派出遣 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 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1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课件(23张)
权的体制,向中国皇帝体制学习,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
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
2.改革内容
经济方面:
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将全国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仿唐朝
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政治方面: 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实行二官八省制,地方受中央 控制;制定各种律令,用法律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 定下来;利用神话传说确立了天皇的最高地位。
透过雄伟壮观的平城京遗迹和出土的木简、土器等文物,
一个繁华的、急切模仿大唐盛世的天平时代就在我们的
眼前。
(鬼瓦)
(出土木简)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楷
书的偏旁创制的。
日本的和服与妇女的发式都与唐朝相似。
朱雀门
奈良唐招提寺
大阪城堡
京都西本愿寺
京都金阁寺
奈良(平城京)东大寺
央、地方的政权。留学生仰慕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制
度。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于 645年 发动政变,
推进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是日本奴隶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
是劳动人民同天皇、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
是皇室和贵族之间的矛盾,皇室和贵族之间的斗争趋势是
不断加强皇权,建立以皇室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交国书中,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等语,
“日本”一词即源于此。一般认为,日本国名正式使
用始于7世纪。
日本新宫市徐福公
园内的徐福雕像。
中日两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出于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国移 民不断来到日本,给日本带来 了先进的文化,如冶铁等生产 技术和儒学、佛教和道教等文 化。 徐福入海寻药到达哪里成为千 古之谜。一些学者认为他有可 能是到达了日本。
第一单元第二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岳麓版选修1)
(4)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3.大化改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提示:(1)社会性质上:通过班田收授法,将土地授给农
民,从而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 家的统一。大化改新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2)阶级关系上:改新后,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班
田农民有了生产资料 ,虽然人身仍然不自由,但有了人格, 已是封建农民。 (3)生产关系上:豪族对部民的奴役解除后,农民的社会 地位有所改变,生产积极性提高。但班田制实施的同时,也
唐朝律令和中央集权制国家为典范,为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国家而进行的一场社会政治变革。它促使日本社会 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大化改新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
起点。
2.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提示:(1)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派通过政变消灭专横的中央豪族,组建新政权, 是能够成功的前提。 (3)日本民族对先进文明积极学习、善于利用的精神,是 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开始涌动,至公元7世
纪(唐)左右基本形成,特别是唐代尤盛,所以中华文化圈 也被称为“唐文化圈”。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华文化圈的共同特点:①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
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②努力接受和传播中
国式的佛教文化;③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 行的基本机制;④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
导致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3)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重视人才培
养,改革成功离不开先进人物的智慧。对于中国来说,就是 科教兴国、人才战略。 (4)中央政府集权,才能领导落后国家飞速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
二是日本民族的敬业精神。
1、在公司不用任何制度来记录考勤,自己 也会在一天之内上满8小时的班;在没有主 管和同事在场的时候,自己也不会利用上班 时间干私活,或偷懒;在自己没有准时完成 工作任务时会主动不计报酬的加班加点。
2、东京帝国饭店打工的女大学生。 “我是最敬业的厕所清洁工,和最忠于职
守的内阁大臣”
三是日本民族的质量意识
无论饭店、商场、地铁车站还是 街边小饭馆,任何一间厕所的墙壁、 地砖和卫生洁具都是锃亮洁净。没有 一个水龙头滴漏,马桶漏水,门插销 坏掉之类的事,而且所有厕所均无异 味。
这可能有三个原因:洁具本身具有除 臭功能;二是洁具表面制造的非常光滑, 水能将污垢冲刷干净;三是下水道设计的 非常科学,不返味。
我们向日本学习什么?
一是日本民族的学习精神。
当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大门的时 候,日本人也遭受了同样的屈辱。所不同的是, 我们进行了抵抗。而抵抗失败后,为了保住自身 的统治,"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政 治体制上依然采取顽固保守态度。而日本,则没 经过抵抗就打开了国门,认识到东方已经落伍, 必须向西方学习。他们潜心研究西方列国的经验 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明治维新。没有经过流血牺 牲就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造。二十年后, 就超过了依然保守的中国。二次大战后,他们更 是把向美国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结果从战后的 满目疮痍中又崛起了一个经济强国。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
效唐制的变革》课件
2020/9/21
知识要求: 日本学习唐制的目的,内容,以及
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探究一:情境创设(小品)
日本为什么要向中国学习?
一、大化改新的背景
一、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龙川县田家炳中学“十佳课堂教学能手”评选参赛教学课件
高一历史选修1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教学课件
执教人:吴海燕 2018年5月8日
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 遣隋使和遣唐使 • 大化改新
遣隋使和遣唐使
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其中成 行并到达长安的13次,每批数百人。对于人口 不足300万的日本,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人在
• 班田收授法 • 政府定期向农民授田。接受土地的农民负
担租庸调。
大化改新·内容·政治
• 中央官制:二官八省制 • 中央设立了掌管国家祭祀的神祗官和掌管
行政的太政官两机构,太政官下设大藏、 刑部等八省
天皇
太政官 神祗官
二 官
省宫省大省刑省兵省民省治省式 省中省八
内 藏 部 部 部 部 部务
大化改新·内容·政治
• A.土地赋税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司法制度
D. 神话皇权
• 3.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借鉴了唐朝的( )
• ①中央官制 ②地方管理制度
• ③君主专制制度
• ④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
• A.②③④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4.唐文化对日本最大的影响是( ) • A制度 B节令 C姓氏 D货币
•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 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项 圈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 加强皇权。
• 郡县制
• 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置郡县。与此相 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设郡 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 县令、县丞和县尉。
•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 加强了中央集权。
•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 书法艺术
• 衣食住行
黎民百姓
• 经济 • 政治 • 文化
大化改新·内容
大化改新·内容·经济
• 公地公民制 • 废除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全国
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大化改新·影响
• 经过大化改新,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 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 集权的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 治者的地位,在较短的时间内,跳跃式地 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和 服
和 服
寿司
茶道
跪坐 榻榻米
相 扑
樱花
菊花
大阪城堡
奈良唐招提寺
奈良(平城京)东大寺
空海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 背景 • 内容 • 影响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背景
• 1)豪族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严重阻碍社会发展
• 2)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 • 3)改革派建立新政权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留学生语
为寻找改革的答案,三郎不畏艰险,横渡大海, 最终抵达长安
• 租庸调制
• “输庸代役”的出现使农民有了更多的劳 动时间进行生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使政府 收入迅速增加,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
• 三省六部制 • 郡县制 • 唐律
官员
• 三省六部制
•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 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京都西本愿寺
京都金阁寺
京都平安神宫
作业
•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 怎么样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课后练习
• 1.日本向中国派出谴唐使和谴隋使的主要目 的是
• A.建立与隋唐政府的外交关系 B.开展对华贸易
• C.炫耀本国雄厚的政治经济实力 D.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 2.大化改新期间颁布了律令,其内容不包括
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法律的形式 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
• 神话天皇
• 为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新政权编纂历史, 利用神话传说,把天皇说成是神,把皇室 说成是日本民族的祖先。
大化改新·内容
唐朝
制度
租庸调制
赋税制度
日本 班田收授法
三省六部制 完备的法律 皇权至上
政权机构 法律
统治者
2官8省 制定律令 神化天皇
• 穿越时空隧道,梦回大唐。现在,你是一 个长安人,你将推荐三郎学习大唐的什么 呢?理由是?
• 农民 • 官员
• 知识分子 • 黎民百姓
农民
• 均田制 • 北魏隋唐时期在田制上实行均田制。 • 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把更多
的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直 接编户,以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 发。
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当大。 使节团成员中有外交官 员、僧侣、留学生和工 艺、艺术等各方面的人 才。
遣唐使船
日本遣唐使
日本遣唐使 船模型图
在西安之仲麻呂像 阿倍仲麻吕诗碑
空海(774— 835),日本僧人, 804年到唐朝学习佛 法,806年归国。他 擅长中国诗文、书 法,回国后,仿唐 草书创日本平假名。
• 唐律
• 唐律全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等级划分,明 确规定了社会各等级的不同身份、地位、 权利和义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唐律》和《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 完整的封建法典,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发展 影响极大,对亚洲一些国家亦有一定影响。
知识分子
• 科举制 • 汉字 书法艺术
• 科举制
•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 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 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 官员文化素质。
• 地方官制 • 新政权在地方设置各级机构,把地方置于
中央控制之下。
府大 宰
天皇
太政官 神祗官
2 官
国 国(国司)
郡 里
宫 大 刑 兵民 治 式 中 郡(郡司) 内 藏 部 部 部 部 部 务 里(里长) 省 省 省 省 省 省 省 省
8 省
地方
中央
大化改新·内容·政治
• 制定律令 • 新政权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