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规则的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散打竞赛规 则的演变
学号:1004320110503 姓名:肖琼琦
散打的项目特点:
散打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 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 散打属于技能类对抗、格斗项目。 散打的特点:对抗性 体育性 民族性 徒手对抗格斗是散打的基本运动特征 。技击性是其本质属性。打 击对方,保护自己是散打运动的基本目的。 散打作为竞技体育项目,具有体育性,把人体安全和健康作为自身 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同时,散打是对中国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优势胜利
每局胜负 的评定 团体名次 的评定
新旧规则内容变化的比较:
新旧规则相比 新规则的精神主要表现为: 1、与国际武术联合会制定的散打规则一致 便于国内外 统一 。 2、得分的标准和判罚更简洁 有利于裁判员的判定 如取 消高分和击打小腿不得分等 。 3、注重引导技术的发展和规范 如取消 互打互踢不得分 的规定等 。 4、使踢 打 摔技术均衡发展 。 总之该次规则修订有利于保护运动员的安全 有利于运动 员技术的发展 有利于裁判员的执裁 是比较成功的 自此 散打的竞赛规则逐渐完善 定型
散打竞技制胜规律:
1.从散打项目的竞技能力组成来看,体能、技术、战术、心理、智 力等五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统一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竞技 能力是五个因素的综合表现。其中技术是五个因素的核心。在二级 水平以下、二级水平、一级水平、武英级水平等四个不同水平层次, 散打项目五因素的贡献值是不同的,其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改革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思考
1.加强措施保护运动员安全
武术散打作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在追求激烈竞争的同时应把运动员的安全摆 在第一位。过多的损伤不仅不利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而且违背了奥林匹克宪 章中“促进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宗旨。 散打,应该通过包装使它的特点更加突出,并使它的安全性增大,技术性提高 点到为止,避免由于太过暴力而遭遇像拳击一样的争议。
散打的项目特点:
散打基本技术包括进攻技术 防守技术和防守反击技术。又分为单 个动作技术和组合动作技术。 单个动作技术分为 实战姿势 拳法 腿法 摔法 步法 跌法 拳法包括:冲拳 贯拳 抄拳 鞭拳 腿法包括:蹬腿 踹腿 鞭腿 勾腿 劈腿 扫腿 摆腿 摔法包括:贴身摔 接招摔 步法包括:前进步 后退步 收步 撤步 上步 进步 退步 插步 垫步 纵步 闪步 侧跨步 换步等 跌法包括:前滚翻 后滚翻 鱼跃抢背 前倒 后倒 侧倒等 在双方激烈的格斗中,运动员必须以对手的身体为攻击目标,进攻取胜,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自己重心的动态平衡,而迫使对方失去身体平衡。其动 作结构的特点是、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其攻防的目的是有效击中对手 或摔倒对手,让自己得分和防止对手得分为评分标准。 运动员所使用的拳法、腿法或摔法等基本动作,主要以实用有效为主,但 受场上对手的制约,技术动作和战术策略在运用时的变化却比较多,只有 全面掌握散打各种技术,才能提高场上的应变能力。所以散打运动属技能 主导类项目,而非体能主导类项目。
结论与建议
1. 现行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在执行过程中,客观反映出来的实 际效果按顺序排列为竞技性、公平性、客观性、可操作性, 总体上来讲符合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则和要求。 2. 随着武术散打比赛多元化的发展,制定统一,科学,合理, 安全的竞赛规则是目前武术散打运动势在必行的任务。因为 竞赛规则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和准则,也是生存,发展的 基础。 3. 现行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规定的比赛局数偏少,运动员胜负的 偶然因素大,建议改成五局三胜制,这样能够体现运动员技 能和体能的综合对抗,能够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 林匹克精神。
2.散打作为同场对抗性格斗项目,集中表现为比赛双方相互之间的 控制与反控制。控制与反控制体现在时间、空间、技能、体能、心 理、智能等方面。 战术针对性强、灵活性高,能控制场上的主动权和比赛的节奏,最 大限度限制对方特长的发挥,从而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是战术 制胜的规律。 智能与技能、体能、心理的完美结合将是散打以后发展的趋势或走 向的更广阔空间。
得分标准
技术犯规
禁止在“比赛中大声叫喊; 比 赛中场外指导”。
新旧规则内容变化的比较:
类别 旧“散打规则” 新“散打规则”
罚则
一方受罚达6 分时, 判对方 侵人犯规达3次, 取消该场 为胜方 比赛资格。 在一场比赛中, 3次有效使 用4分动作者(下台除外); 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病, 经 医生诊断不能继续比赛者, 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将“在一场比赛中, 3次有 效使用4分动作者(下台除 外); 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 病, 经医生诊断不能继续 比赛者, 判对方为该场胜 方”去掉。 将“一局比赛中, 两次使 用4 分动作者为该局胜方” 去掉。 增加了各级别录取前八名 的得分计算。
新旧规则内容主要变化的比较:
类别
旧“散打规则”
新“散打规则”
竞赛办法
3局2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 局间休息1分钟
3局2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 局间休息一分钟。
护具
牙套、护裆、拳套。
拳套、护头、护胸、护齿、护裆, 将护脚背去掉, 并且要将护裆穿 在短裤内; 拳套的重量指定了女 子和青少年运动员均使用230 克 的拳套。
请大家批 评指正 ,谢谢!
结论与建议:
4. 膝法在可用方法中占一定的比重,虽然裁判员对膝法的判 分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尝试在一些商业性比赛中 开放膝法,不仅可以增加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而且,也 可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 5. 护具方面建议采用中国特色的“点护”,特别建议拳套采 用分指拳套,以增加散打的技法,突出中华武术的技击特性 ,以更丰富的技战术崛起于世界技击术之林。 6 .虽然现行散打竞赛规则出现了有关医务职责的条款,但是 这些条款对医疗监督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能很好的起到保护 运动员的作用,建议加强医务监督,以便保证运动员的安全 ,使散打更好地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得分部位
头部、躯干、大腿、小腿
头部、躯干、大腿 。
新旧规则内容变化的比较:
类别 称量体重 旧“散打规则” 所有级别在1h内称完 新“散打规则” 每个级别在1h内称完
禁用方法
改为“用任何方法攻击主动倒 用腿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地方的头部和被动倒地方”; 取消“ 死拉硬推”的下台条款, 用拳连击对方头部去掉。 1. 四级评分; 2. 用腿法击中头部的得1分; 3. 用手击中对方得分部位得1 分; 4.“双方互打互踢”不得分。 1. 三级评分, 取消了4分的高 分动作 2. 用腿法击中头部和躯干得2 分; 3. 用手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 部位得1分; 4. 取消了“ 双方互打互踢” 这一款。 取消“比赛中大声叫喊和场外 指导”这两款
散打竞技制胜规律:
3.散打制胜因素总结为快、活、稳、准、全、狠、巧、绝、隐等。 这九大制胜因素形成以快为中心,以准为目标,以稳为保证,以全为基础, “狠、准、活、巧、绝、隐”统一在“快”的基础上,在综合形“快”的过程 中,表现出总和律、主导律、突前律和更迭律。 技术制胜规律总结为:简洁、实用、敏快、精细、全面加特长。 散打项目的制胜规律受规则等外部约束条件和运动形式和运动能力等内部约 束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4.时机感是散打项目的灵魂技能,无论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时机的判断和 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总体表现为时空控制能力越强、时机把握越好,制胜能力也就相对越强; 击打能力是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制胜能力,抗击打能力则是运动员发挥击打 能力的保证,属于一般制胜能力; 散打技术的使用总体表现为拳、腿、摔之间相生相克,拳克摔、摔克腿、 腿克拳的相克原理只在一定条件下遵循。
2.竞赛规则体现中国特色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 .武德上体现伦理道德
二.技法上体现独特的柔克技法 三.比赛场地体现民族传统文化 四.护具上体现民族样式
改革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思考
3 .提高散打运动的观赏性
良好的观众基础是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壮大的前提,而 观众的来源则取决于该项目的观赏程度。 对于武术散打运动来说,商业性质的散打王竞赛在某 些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吸引了不少的观众,而 散打锦标赛却令人乏味。诚然,除去媒体宣传包装因 素的影响,我们还应当明确武术散打自身不足的因素, 诸如:边台技术,减少搂抱、消极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通过竞赛规则的制定而引导散打运动朝向更具 观赏性的方向发展。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变迁
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82 年— 1990 年是武术散打规则初步形成时期。 自此,散打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作为对抗性表演项目在国内稳步推广 第二阶段:1990 年— 1998 年是竞赛规则的逐步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规则变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规范了竞赛行为,有利于比赛公平竞争 2.指导思想明确,突出了散打项目的特点 3.对运动员安全给予重视。 第三阶段:1998 年以后至今,可以看作是规则变化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 是对 1998 年版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条款的修改和补充,主要围绕提高比赛的 观赏性、积极开拓体育市场、探索散打“职业联赛制”的道路等方面作努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