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信念_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在新时代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增强其践行理想信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 掌握理想信念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理想信念的热爱和追求。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理想信念的内涵- 理想与信念的定义- 理想信念的层次和特点2. 理想信念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理想信念的演变- 近现代理想信念的传承与发展3. 理想信念的现实意义- 个人层面的意义- 社会层面的意义4. 理想信念的践行方法- 理想信念的内化- 理想信念的外化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相关视频,如《中国精神》等,引发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思考。
2. 提问: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理论讲授1. 讲解理想信念的内涵、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理想信念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活动1. 主题班会:以“理想信念引领人生”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2.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了解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和奋斗历程。
3. 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4. 社会实践调研: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践活动成果: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数量、质量等。
《理想》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1练习诗歌的朗诵。
2学习比喻、顶针、拟人修辞在诗歌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仿写,体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解释和对有理想的人的赞美。
2萌发树立远大理想的感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听写。
范读(听录音),齐读,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结尾齐读。
分析第一、二小节诗的含义、修辞。
第一小节: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运用了比喻、排比、顶针的修辞。
顶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应该揭示其特点,并且举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诗》)第1、2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第二小节:理想有时代性。
第12和34句之间为何是句号而不是分号?[作业]:模仿第一、二小节写8句诗,要运用三种修辞,内容自定。
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齐读。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节。
三: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历史的发展。
“历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四: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
与《在山的那边》相同的诗句是哪些?五:理想给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写理想给人何种力量?与34句含义相同的古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联系书后背诵篇目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八: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不幸”指哪些?“大写的人”指什么样的人?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对理想要执著。
“玷污”和“被扒窃”如何理解?十一: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
[作业]:做课程探究。
《理想》 教案
《理想》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1. 了解“理想”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理想”的含义;2. 能够分析理想的形成原因和实现方式;3. 能够运用积极的理想来指导行动和规划未来。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5分钟)1. 师生问答:- 你们知道什么是“理想”吗?- 你们认为一个人有理想的重要性是什么?2. 引入话题:-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理想”的概念,并强调理想对人们的影响和重要性。
Step 2 概念解释与讨论 (10分钟)1. 教师解释理想的概念:- 理想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或价值观的向往和追求。
2. 学生讨论与分享:- 学生可以就自己对理想的理解和追求进行交流和分享。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有些人拥有理想而有些人没有?- 一个人的理想如何形成?Step 3 形成原因与实现方式分析 (15分钟)1. 小组合作探讨:-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列出个人认为形成理想的原因和实现理想的方式。
2. 小组展示与讨论:-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
Step 4 理想的指导作用 (15分钟)1. 合作探究:- 学生分小组完成一系列任务,帮助他们理解理想对行动和未来规划的重要指导作用。
2. 教师总结和引导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理想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理想来指导行动和规划未来。
Step 5 情感培养 (5分钟)1. 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并努力为理想而奋斗。
Step 6 运用与拓展 (10分钟)1. 学生个人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理想,并分析实现理想的方式和困难。
2. 学生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促进思想交流和互相鼓励。
《理想》教案设计
《理想》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理想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并形成努力实现理想的信念。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教学内容1.理想的定义和重要性。
2.理想的种类和培养。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个人的理想,并意识到实现理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健康心态。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促使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2.帮助学生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认识理想不是空想,而必须付诸实践。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用具体案例来阐述理想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中寻找自己的理想。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培养理想,如何把理想落实到行动中去。
3.视频教学法:通过涉及到具体人生追求的电影或视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理想。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最近一个月中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并通过分享、交流方式来互相了解。
第二步正文(30分钟)1.利用案例分析法,讲述理想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
2.跟随着教师的指引,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如个人理想、家庭理想或是国家理想等)写在卡片上,并在班级中交流分享。
3.召开班级讨论会,让学生更深入地探讨自己的理想,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这些理想。
第三步观看视频(20分钟)1.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或视频来感悟人生追求的真谛与困难之处。
2.观赏完成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视频中主要表达的信息,并引导学生对比身边人的现状与自己的理想,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及方法。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教师汇总授课内容,让学生回忆课上学到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写一篇小结,表达自己对课程主题的理解,梳理自己对于理想的认识及实践安排。
积极评价1.整体教学设计紧扣考试大纲,注重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探究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分别注重理论阐述、理论分析和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
《理想》教学设计_17
《理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⑵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⑶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⑴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诗句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⑵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诵读;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朗读法:诗人用异彩纷呈、含义深刻的形象比喻,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精髓,并做到熟读成诵。
2、联想想像法:诗歌主要赞美理想,富含哲理性,这就使得诗作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拓展。
学习这首诗,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启发对人生和理想做深入思考。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教具准备】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熟悉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解读诗歌1~7节。
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理解诗中众多的意象,揣摩诗中含蕴丰富的哲理内容。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探究、解读诗歌的8~12节,梳理诗歌的脉络,感悟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并联系《在山的那边》作对比阅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设计(一)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
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设计(二)散文家余秋雨说,他会毫不犹豫地推荐三峡为中国最值得观赏的地方。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设定个人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实现理想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并学会克服困难。
1.2 教学内容理想的定义与特点理想的重要性如何设定个人理想实现理想的途径与方法克服困难的策略与技巧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讨论学生对理想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讲解:讲解理想的定义、特点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理想的内涵。
实践: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体思考,设定自己的理想并制定实现计划。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理想的定义、特点及其重要性。
讨论法: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个体思考和小组合作,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理想的定义、特点、重要性的讲解内容。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和prompts。
个体思考任务单:提供学生进行个体思考和制定实现计划的指导。
3.2 教学材料纸张和笔:用于学生个体思考和记录。
投影仪和音响设备:用于展示PPT和播放相关视频材料。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个体思考计划评估:评估学生制定的个人理想和实现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克服困难策略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克服困难的策略和技巧的合理性。
4.2 教学反馈小组讨论反馈:给予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个体思考计划反馈:给予学生制定的个人理想和实现计划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克服困难策略反馈:给予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克服困难的策略和技巧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邀请成功人士分享经验:邀请成功人士来校分享他们实现理想的经验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动力和信心。
初中语文 理想教案
初中语文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理想》。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了解作者对理想的思考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理想》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
3. 讨论和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4. 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理想》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合作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 重点词语和句型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和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5. 分析课文观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文观点的合理性。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的词语和句型运用能力。
3. 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4.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理想》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课堂讨论和表达的工具。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理想信念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理想信念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理想与信念专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让孩子表达自己长大后想要做的工作。
2、学画不同职业的人,表现人物的动态和工作环境。
活动准备:1、不同职业的人工作时的部分录像2、纸、笔。
3、各种职业的人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1、观看录像,了解不同职业的人的工作特点和性质2、朗诵诗歌《长大了做什么》,引起幼儿活动兴趣,3、开展“我的理想”交流活动,请幼儿说说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想做些什么事?(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4、启发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的愿望。
启发幼儿画出相应的职业特征和工作环境的特点,画出人物的动态。
5、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作品展览及交流。
活动延伸:布置“我的理想”专栏,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愿望。
理想与信念专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的:1、激发热爱大好河山的情感2、进一点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3、可用学过的各种方法作画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2、多种方法的运用电教、教具、学具预备:范画数幅教学过程:一、听歌谣空气新鲜,清泉甘甜,鸟语花香,绿水青山,来来往往,是朋友们的车般——这才是我理想的家园。
二、谈话家园是每一个人最熟悉和最热爱的地方那么,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的呢?每个人理想的居住环境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小朋友向住漂亮的风景、有小动物陪伴的居住环境,有的小朋友希望住在游乐场的旁边,有的小朋友喜欢住在有很多图画书的书店旁边……三、学生大胆想像四、欣赏范画,指导创作1、欣赏世界各地小朋友的画2、创作过程(1)鼓励学生把最好的内容画进自已的创作中,让别人一看,就知道画的什么地方。
打稿,对素材要有取舍。
要舍去与主题无关或影响表现主题的东西。
(2)着色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水彩、水粉、蜡笔……在着色时,采用你变为最合适的方法,色彩搭配和谐中求变化。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六、师生共赏作业理想与信念专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篇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读书与今后就业的关系,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名为《理想》。
课文通过对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不同人物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守,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热爱和执着。
2.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展示课文的标题《理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翻译和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精讲点拨: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示范。
如:词语“坚定”、“执着”、“热爱”等;句型“的理想是”、“认为……”等。
5. 情境教学: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如:课文中所描述的主人公在艰难环境中仍然坚持追求理想的情景。
6.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他们是如何坚持追求理想的?7. 情感升华: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关于树立理想教案(7篇)
关于树立理想教案(7篇)关于树立理想教案【篇1】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理想是指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正确甚至崇高的理想,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每个人都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3、知识:明确理想对于个人的重要性,知识理想也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教学重点: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变化教学难点: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理想实现的条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教师用导语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理想学生回答(略)实例感悟:(多媒体展示材料——袁隆平的“梦”)“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梦——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长,比扫帚还长,子粒比花生还大,很高兴,我就在稻穗下乘凉,这是我的一个梦,现实还差得远……你从袁隆平的“梦”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从而明确什么是理想。
畅谈个人理想:①互相交流并把它写下来②教师现场采访学生的理想(请学生回答自己的理想)2、理想是变化的教材分析:①让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空间”——《我的理想》②分析认识理想是变化的以及为什么会变化②学生讨论:鲁迅三易其志的经历说明了什么?3、理想对人生的重要影响②讨论:从上面的故事中你得出了哪些结论?畅所欲言:观点一:理想很重要,没有理想的人生不可想象。
观点二:有没有理想无所谓,没有理想的人生照样活得精彩。
你赞成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反面示例:①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马加爵的材料②讨论回答:看了这段文字后,你有何感想?正面引导:提问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讨论回答)4、理想和幻想、空想是有区别的课件展示材料——理想、幻想、空想的对话讨论问题:从上面的故事中,你怎样帮助“理想”摆脱困境?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明确。
(三)诗歌欣赏《理想》〈多媒体展示〉关于树立理想教案【篇2】一、策划准备1、成立策划组、筛选主持人2、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真心英雄》3、相声《理想的翅膀》4、演讲稿《8年后的我们》二、预设方案(一)、营造气氛,明确树立理想的重要意义(二)、畅谈理想,明确自己人生目标(目标、座右铭)(三)、规划自己的人生(四)、总结性演讲,结束班会三、活动过程(一)、营造气氛,明确树立理想的重要意义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用flash,穿插班级学生活动照片) 主持人(男):尊敬的老师们!主持人(女):亲爱的同学们!主持人(合):大家好!主持人(男):伴随着这首催人奋进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拉开了我们《畅谈理想规划人生》主题班会的序幕。
《理想》写作教案设计
《理想》写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理想,理解与理想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探究理想的来源,学习理想的重要性和含义;3.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了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4.阅读与理想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引入思路,准备更多的板书和资料进行课前导入;2.确定教材,了解教材背景、结构和重点;3.准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真实案例,以便帮助学生加深对理想的理解和认识。
4.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理想”的概念先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理想?教师使用多媒体板书,介绍理想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以便学生了解此次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二步:介绍理想的来源和内涵教师通过PPT和讲解介绍理想的来源和内涵,让学生了解理想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幸福人生的内在热情和精神动力。
第三步:探究理想的重要性教师通过板书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理想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了理想才能行出路、有目标;才能在需求和目标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全人类万千思想面前坚定而不动摇。
第四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教师收集和准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理想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理想无处不在,并且理想存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周旋在合法合理地满足自己需要、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志向之中。
第五步:阅读相关文章教师通过教学视频和书面材料,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并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作者对理想的理解和表达,并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六步: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理想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经验和情感,引导他们述说想法、传达情感、表达观点、提出解决方案。
第七步:总结和评价教师介绍理想主题学习的总结性文章,让学生积极响应,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总结性评价,帮助学生总结一下学习中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具,如PPT、电脑、投影仪等;2.相关的教材、阅读材料、文章和案例;3.校内或校外的丰富教学资源,如现场或网上采访等。
《理想》流沙河教案
《理想》流沙河教案篇一:理想教案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课文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整体感知①范读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③默读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结构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历史意义(2、3)理想的意义(1) {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人生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①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
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
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理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列举事例作论据的论证方法。
2、学习段首排比提出论点的方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引题、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有理想。
但有同学虽有理想,却刻苦勤奋不足;有同学也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时间。
那么,到底该怎样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陈群的一篇议论文章——《理想的阶梯》,看他是怎样告诉我们如何去攀登理想的高峰的。
(板书课题)二、出示教学目标(板书)1、论证方法。
2、提出分论点的方法。
三、第一次尝试,抓课文要点1、提出尝试要求:听录音,记下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来作论据论证分论点的事例。
(用简洁的话介绍)2、学习听录音,完成以上练习。
3、点名回答练习答案。
4、快速看书。
补充答案。
5、出示小黑板上正确答案相对照。
肯定学生成绩。
6、归纳总结:举事例论证。
四、第二次尝试,巩固目标"1"1、明确尝试要求,点读课文第四段(除段首句外)内容。
(1)选择论点。
(2)记下自己印象最深的词语。
2、点名回答,信息反馈。
为什么记这些词语!(因为事例中的这些词语最能体现论点中的"刻苦勤奋"。
)3、归纳总结。
五、第三次尝试,完成目标"2"1、明确尝试要求,分组分任务讨论问题。
快速阅读课文,讨论完成:(1)三个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相同特点?(2)对三个分论点的论证有什么相同特点?(3)三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组成一句话可组成什么句式?(4)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2、学生讨论完成以上练习。
3、点名回答,归纳出目标"2",段首排比。
4、归纳总结:学习了以上内容,陈群告诉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奋斗)从哪几方面奋斗?(归纳板书)得出: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分论点是分析中心点的各个方面。
六、知识迁移,布置练习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要实现理想首先要"勤"。
《理想》教案
《理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2. 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展示一些关于理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2. 讲解文章背景和作者
介绍作者流沙河及其作品。
讲述文章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3. 阅读文章
学生自行阅读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4. 分析文章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5. 讨论
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印象深刻的部分。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6. 课堂总结
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强调理想的重要性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并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课文《理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想》。
(2)能够理解课文《理想》的大意,体会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培养学生的信念和毅力,使学生明白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想》。
(2)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如何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培养学生的信念和毅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理想的看法和追求。
(2)引导学生思考理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理想。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想》。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词典,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将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实践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和生字词。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理想》。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自己理想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
(2)了解一位实现自己理想的人物,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评价。
2. 终结性评价:(1)课后作业:通过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和拓展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理想与信念专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8篇)
理想与信念专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8篇)理想与信念专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篇1】【活动意义】高三年级的学生都在为了高考而倾注自己的所有精力,但高考到底是为了什么,继续的求学之路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面对不确定的明天,很多人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动力。
让高三年级的学生体会大学精彩的生活,激发他们对大学的憧憬之情。
交流高中生活的感受和体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心。
【活动时间】20__年11月1日星期一班会课【活动对象】罗定中学(东校区)高三(13)班(理科)【活动准备】收集大学活动的精彩图片,制备PPT【活动过程】1、导入:让学生再次思考自己在现阶段的目标设问:1)大家现在心里都是否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引发思考)总结:进入高三后确立目标和坚定目标的重要性。
2)你们理想中的大学是怎样的呢?学生探讨,了解学生对大学的理解。
2、体验大学的精彩生活1)通过图片欣赏,感受大学缤纷多彩的课程学习和课余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大学精彩,对大学产生憧憬。
2)正确认识“大学”的意义。
大多数的学生容易陷入一种表象中,认为经过高考之后,进入大学,生活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轻松自在,毫无限制。
通过大学管理模式——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认识到大学是自主、自由学习的象牙塔,而不是让人松解的、颓废的地方。
为即将走向大学的学生打好“预防针”,避免陷入“迷途”。
3)大学“理财经”由于家境的不同,多多少少存在部分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大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减少学生在经济方面产生的沉重压力,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高考,所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大学期间在经济方面的情况。
兼职,形形式式的兼职,不仅可以让学生减轻部分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能提前体验社会劳动的意义,收获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可谓一箭双雕。
奖学金,奖学金的评定条件主要是针对学习和学生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共同综合素质的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
3、品味一起奋斗的滋味1)分享高三的经历与学生交流高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
初中《理想》教案
初中《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
(3)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解读。
(2)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3)学生对理想的认识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学生对自身理想的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并简要介绍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个理想。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讨论与分享:(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发言。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关于“我的理想”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理想。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教师鼓励学生坚持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并给出一些建议和鼓励的话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
2. 朗读与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写作练习:学生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理想,并能够合理组织语言。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关于“理想”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树立理想,培养学生的努力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理想”的含义与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关于个人理想的观点和目标。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启动(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向学生引导他们思考: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关于未来的理想?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们觉得理想重要吗?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标题《理想》并让学生观察,然后分组讨论课文标题的含义和与个人生活的关联。
3. 阅读理解训练(15分钟)教师将课文《理想》分发给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阅读。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解释。
4. 理解与拓展(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关于“理想”的观点和重要性,并将学生的回答整理成概念思维导图。
5. 寻找自己的理想(10分钟)学生个体活动,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并写在小纸条上,统一贴到教室展示墙上。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理想。
6. 分享与总结(10分钟)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理想,并与大家一起讨论理想的实现方法和遇到的困难。
教师适时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勇敢追求理想。
四、课堂作业请学生完成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的理想》,在短文中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打算如何实现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在思维和情感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和培养,能够理解并表达关于理想的观点,并且培养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实施中,可以合理调整时间分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互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延伸1. 深化理解: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关于成功人士的成功故事,并思考他们的理想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理想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评价)1.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是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应思考的问题——理想。
四首音乐作品:有科技类《种太阳》;有航运类《小纸船的梦》,有教师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各行各业的英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他们为祖国,为“四化”辛勤流汗,是我们的榜样!你的理想又是什么?
2.演唱《种太阳》,并进行编创表演,从该曲调学唱过程中,学习曲调的重复与相似部分,为进一步学习重复与模进手法作铺垫。
3.在学唱《小纸船的梦》中,顺带学习变音记号——降记号,并在唱结尾句“”曲调实践中把它唱准,以加强音乐的色彩变化,营造梦境的氛围。
4.从聆听的二首歌曲中,进一步巩固演唱形式分类的知识;听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乐句重复次数,并画图形谱。
课时与内容:
第一课时:学唱《种太阳》;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第二课时:学唱《小纸船的梦》;聆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第三课时:(机动),巩固练习。
教学重难点:理解歌曲主题,联系思想实际学习歌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学习理解把握变音记号——降记号,巩固演唱形式分类的知识。
第一课时:学唱《种太阳》;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准备琴、打击乐器、投影等.
教学思路与活动设计
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教师的职业对学生来讲,既神气又神秘,因此有很多学生把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
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赞美人民教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了一代新人的社会责任感。
2.欣赏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与情感?歌曲表现为什么采用女声独唱?(细腻、亲切)
3.复听:要求能记住歌曲标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曲调,并能模唱。
用图形谱把它记录下来。
4.讲解:歌曲的音调富有民族风格,采用山东琴书的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旋律乡土气息浓郁。
5.用投影机打出歌谱,学生随着录音轻声跟唱。
表演《种太阳》
1.自然知识导入。
设问:在宇宙的星球中,有几个地球、太阳、月亮?回答是肯定的只有一个。
为什么有白天、黑夜;有冬天、夏天?地球的两端北极与南极终年冰雪不化?如果按生物自然的规律,种什么收什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那么能否设想播
种一颗太阳,能结出许多太阳来呢?
2.欣赏《种太阳》范唱。
设问:种出来的太阳,派什么用处?
“种太阳”是孩子们的什么想法?歌曲的含义是什么?
3.师生初步讨论歌曲的内容,适时还可以听范唱片段,以初步理解词义。
4.学唱曲调:
(1)听辨曲调中相同部分。
教师范唱第一乐段(第17小节)曲调,要求学生听出哪一部分(乐节)是相同的,出现几次,并唱出这一部分。
(2)学唱第一乐句。
师生共同用4/4拍指挥图式划拍。
板书该乐句,师生接唱,学生唱前2小节,教师接后2小节。
即(学生)
(老师)
交换接唱(后2小节切分节奏不必讲解,让学生在听教师接唱中模仿)。
(3)学唱第二乐句。
在第一乐句的下方,对齐板书第二乐句:
画出前2小节的图形:
引导学生了解相似模仿,并进行视谱唱准。
(4)在唱好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自学第三、四乐句。
(5)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6)完整地、流畅地、富有天真童心地演唱曲调。
5.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并进行初步学唱歌曲。
(2)分析讨论歌词的大胆理想,以及这种积极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设问:种太阳的目标在第二乐段中已阐明,你是怎样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3)以纯朴地情感演唱歌曲《种太阳》。
6.表演歌曲:
(1)根据对歌曲理解,分组设计、编排表演唱。
形式不拘,各组可充分发挥各组学生的想像及特长,如独唱与伴舞;小组表演唱,小品表演等等。
(2)各组展示交流,集体点评。
7.小结:有理想是“四有”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课时学唱《小纸船的梦》;聆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片等.
教学思路与活动设计
聆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1.我们四年级的学习即将结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转眼即过,如果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将是怎样的你和我?
2.欣赏《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用投影机打出歌谱。
设问:歌曲的内容与情绪是怎样的?
3.复听歌曲,跟录音轻声哼唱。
歌曲提出了三个问题,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创造这奇迹要靠谁?举杯赞美谁,光荣属于谁?
4.师生讨论。
5.长大后,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
用诗、歌、画、舞来表达。
6.小结:美好理想必需通过自己的努力奋进,才能实现。
表演《小纸船的梦》
1.基本训练:
以上两条练习均用慢速或中速,要求二声部和谐、均衡。
注意XX X0 0X节奏。
2.理想谈话导入:长大后当一名船长,走遍全世界,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理想;我们班上有那么一位小朋友,为了长大当上一名船长,他折小纸船,希望小纸船变成大船……请听范唱《小纸船的梦》。
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由几部分组成?是几拍子的歌曲?速度怎样?
3.先学合唱部分:
(1)教师分别范唱二个声部的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
用3/4拍指挥图比划拍视唱。
(3)分声部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二声部合成,并填上歌词。
注意声音的和谐。
4.再学唱第一乐段。
教师重点指导第四乐句的曲调:
这四句的节奏与音准都较难,尤其是七度大跳音程,教师可适当用琴带一下,帮助学生唱准,其他三乐句可让学生自学。
5.全曲合成,并填上第一段歌词。
6.讲解变化音降记号:
(1)复习升记号:演唱上学期第六课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复习音名与变音记号(详见第七册第六课)。
(2)出示降记号:听辨《小纸船的梦》前奏:
板书“”,并在键盘图上指出这三个音的位置。
如有口风琴,可利用口风琴的键盘找到1=F(调)中的“”,并吹奏感
受其音高。
(3)完成课本上的听辨练习。
(4)唱好歌曲中的结束句。
感受和声音程的变化效果。
7.完整地唱全歌。
要充满向往的神情演唱。
8.表演歌曲:
(1)伴奏练习。
重点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使用有固定音高的旋律乐器按谱练习。
(2)演出形式上可采用领唱与合唱。
要注意伴奏声部的音量不能太大,要突出歌唱的声部,处理好唱与伴奏的关系。
(3)完整地、有感情地表演歌曲,抒发第一人称“我”的理想。
第三课时:(机动)巩固练习。
教学后记:
通过对歌曲进行学习和欣赏,使学生理解歌曲主题,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联系学生思想引导树立为祖国,为“四化”努力学习的正确理想.学生基本上能唱会歌曲,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设动作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