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c66f23e2bd960590c6773d.png)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010-04-21复旦大学以六大模块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方面的经典研读课程。
“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史学经典”指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
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哲学和宗教经典的研读课程。
进入此模块的经典分为三类,一类是中国哲学经典,一类是西方哲学经典,一类是宗教经典。
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家的思想境域的门路。
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关于西方文明及其他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
重在打开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第四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进程的研讨性课程。
重在展示数学思想史、自然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原理史,以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和科学思想的要点,形成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精神。
第五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关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研讨性课程,范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及生命伦理学。
第六模块: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艺术实践类课程,包括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
进入次模块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戏曲表演、绘画、雕塑与陶艺、影视、书法、话剧与朗诵等。
范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以及生命伦理学。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2fb528f12d2af90242e6fd.png)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院系: 临床医学院 日期: 2016年 10月01日 课程代码 (待定)课程名称 艺术与现实中的医学—医学影视作品赏析英文名称 Medicine in Film Art学 分 数 2 周学时 2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大类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其他教学目的 基社会对高“复合型”人才需求,本课程具有一定跨学科色彩。
在重实践、重应用的落脚点上,具体将影视艺术作品与临床医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发思考、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学习热情。
将合作精神引入学习生涯,开阔问题解决思路。
最终能够活用课程教授医学知识,明辨诊疗误区,同时了解电影、电视剧历史发展轨迹与艺术特色。
由此培养具备举一反三能力、综合学科背景、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当代大学生。
基本内容简介 影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下医学题材影视剧大行其道有着医疗知识、技术赋予的神秘面纱和艺术特色,但由于缺乏专业顾问指导,包括一般影视剧中涉及医学部分仍不乏令人啼笑皆非却值得引以为戒的诊疗误区。
因而,本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将案例教学法与研讨课形式相结合,着眼当下风靡的经典医学题材影视,择取其中的临床诊疗误区与学生进行探讨,并逐渐引导学生运用课程中了解的影视艺术知识、结合个人专业领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选修本课程,能够运用医学专业知识指出影视作品乃至临床诊疗中的误区,从而掌握医学伦理学及常用临床知识;培养理性的医学思辨能力和感性的艺术认知能力。
授课方式:面授,主要以研讨课形式,随堂播放视频案例。
本课程不设专业限制,拟限制人数30人。
主讲教师简介:蔡剑飞,临床医学硕士,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双学士学位。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临床七年制(本硕班)、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
曾担任上海瑞金医院内科住院医师,上海华东医院主治医师。
发表临床医学专业论文8篇,出版著作1部,取得国家专利1项,参与天津市博物馆纪录片以及多部音乐电视拍摄,获得“作家杯”原创文学作品奖等。
物 理 与 文 化 教学大纲
![物 理 与 文 化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4b5c759a8114431b90dd8f8.png)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物理与文化课程代码: PHYS119001课程名称:物理与文化 (Physics and cultures )学分数: 2学分周学时: 2学时主讲教师:物理学系马世红教授,现代物理研究所王炎森教授,孔青副教授预修课程:高中物理和数学课程性质:是一门文理交融,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以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 突出物理学的文化内涵, 展现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有利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基本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在较系统介绍(以定性介绍为主)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从宏观、微观到宇观)的基础上, 着重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过程和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重大贡献的介绍,向学生展示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以及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高尚道德和人格魅力。
同时也对与物理学有关的一些社会性论题及这些重大发现在高科技中生动、有趣的应用作了适当介绍。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倪光炯、王炎森《文科物理 ---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主要参考资料:倪光炯、王炎森、钱景华、方小敏《改变世界的物理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阿特·霍布森《物理学:基本概念及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秦克诚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埃米里奧·赛格雷,《从落体到无线电波 --- 经典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4年《从X射线到夸克 --- 近代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4年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 本课程中所介绍的物理学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物理学发展史中一些重大发现的内容和意义, 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突出贡献。
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
在上述基础上深入思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人文思想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参考价值, 体会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共同目标, 消除两种文化隔阂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8bc3e89ec3a87c24028c4bb.png)
关于我院通识教育改革相关建议汉语国际教育2班李旻芳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起源于欧洲,成形在美国。
19世纪,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广博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个学科的底蕴,又有深厚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
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本科阶段前两年课程几乎都是所谓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后两年和研究生阶段学的才是专业知识。
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在我国内地,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因其独到的优势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2005年,复旦大学组建了包括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等六大模块在内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力求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
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
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
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
而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
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目标了。
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情况可能越糟糕。
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专业化更为有效。
而当前的产业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深人了解人性、市场和社会的人才。
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院对通识教育的积极作用感受颇深,认为引入通识教育,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他们培养成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8b998d34e87101f69f31950a.png)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目录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识教育课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1、历史学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社会科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经济管理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自然科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医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专业教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旦大学本科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复旦大学本科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dd14906bec0975f465e2a0.png)
抽象艺术审美和创造
FINE110030 2 2 春秋
数码钢琴演奏(初级)
FINE110031 2 2 春秋
数码钢琴演奏(中级)
FINE110032 2 2 春秋
六 大 模 块
[模块VI] 歌唱艺术欣赏及技法 艺术创作与 视觉艺术与设计
审美体验 京剧表演艺术
PHIL119002 2 2 春秋
《共产党宣言》导读
PHIL119003 2 2 春秋
弗雷格《算术基础》导读
PHIL119005 2 2 春秋
《论语》导读
PHIL119006 2 2 春秋
《荀子》导读
PHIL119008 2 2 春秋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精读 PHIL119010 2 2 春秋
西学经典·论美国的民主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类别
课程名称
哲学与生命科学
中国古代环境史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人类
材料与环境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
中医方法论的传承与创新
人类与社会多元文化
生物力学与人类健康
[模块V] 走近医学:历史与传承 生态环境与 疫苗改变世界
唐宋八大家古文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中国新诗导读
中国诗学经典导读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
六 大 模 块
《史记》导读
[模块I] 文史经典与
宋词导读
文化传承 诗经与传统文化
《红楼梦》与人生
《三国志》导读
《文选》与中古社会
中国现代散文导读
《说文解字》与汉字源流
《十三经》导读
《资治通鉴》导读
复旦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本科生课程表
![复旦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本科生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c78e041bde80d4d8d15a4ff2.png)
12
20
21
22
23
24
25
26
16.
第二学期于2018年7月7日结束,共计18教学周(包括考 试)。
13 27 28 29 30 31 6/1 2
17. 2018年7月8日起开展各类暑期教学活动,包括开程、全英文国际课程、专业前沿课程、研究生FIST
15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7 年 9 月 5 日 8:00-2017 年 9 月 7 日 10:00 2017 级在读学生 本阶段,同学登录选课系统对课程进行预选,系统对选入课程的人数不设上限,同学可根据本人意向进行选课。第一轮选课结束后,系统 将对超出人数上限的选课申请作随机筛选。所有选课申请将在本阶段选课结束后一次性处理,筛选结果与同学提交选课申请时间的先后无关。 随机筛选的原则为:确保同学选入课程符合相应的修读条件要求,同时所选入的课程不存在时间冲突;在此基础上,如申请选课人数超出 排课人数,则系统随机删除超出的人数。 2.第二轮选课时间段:2017 年 6 月 1 日 13:00-2017 年 6 月 8 日 10:00
三、选课提示: 1.为方便更多同学开展跨学科学习,学校加大了各类课程的选课开放力度,使各类专业课程基本上都能开放约 20%的增量,提供给全校学 生自由选修。欢迎学有余力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专业培养方案及个人发展规划进行选课。 2.学校不建议同学们同时选修几门名称相同而内容等级不同的课程,也不建议同学们选修与已修读课程或将要修读的课程内容有 1/3 以 上重叠或内容有相互包含关系的课程。 3.请同学们须慎重选择课程,并务必认真阅读课程信息备注栏中的附加要求等信息。选课一旦完成,所有同学均须承担起认真修读所选课 程的责任。 4.学校不会代替学生预选任何课程(包括毕业论文、教学实习等必修课程)!请所有同学认真对照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修读计划,确保 选好各类应修课程。 5.各院系面向全校学生提交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程代码数字部分以 110 开头),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而设置的,学校鼓励同学们向远 离自己专业的学科领域修读该类课程。 6.上课教室楼号前加“H”的课程是在邯郸校区开设的课程,其中“HQ”表示新闻学院教室,“HGD”表示光华楼东辅楼教室,“HGX”表示 光华楼西辅楼教室;加“F”的课程是在枫林校区开设的课程;加“Z”的课程是在张江校区开设的课程;加“J”的课程是在江湾校区开设的课 程。请同学们在选课时注意。 7.选课系统在第一轮、第二轮选课时间段内为大类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了专业保护。请同学们务必在此时间段选入必修的大类基 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免出现无法如期修读相应课程的囧境。 8.同学们如在个人专业学习规划上确有未能落实的迫切的选课需求,可于规定时间内在选课系统中通过“选课事务申请”栏提出申请;相 应课程的开课院系教务员老师将及时处理各类申请,并通过该功能模块反馈处理结果。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公平,学校不接受同学其他形式 (邮件、电话或到现场提交等)的选课事务申请。关于选课事务申请功能的使用规则,选课系统中将有专门说明。需要使用该功能的同学,请
复旦大学数学英才试验班培养实施方案
![复旦大学数学英才试验班培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3c5f97941ea76e59fa0431.png)
复旦大学“数学英才试验班”培养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未来数学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深度,促进优秀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复旦大学“数学英才试验班”(以下简称“英才班”)将于2020年春季启动实施,方案如下:一、实施对象:从本校2019级学生中选拔(外系选拔进入英才班的学生自动转入数学科学学院)。
二、选拔方法:由英才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9年秋季学期负责选拔,面向全校2019级本科生,由笔试和面试组成。
三、进出机制:英才班学生增补退出由英才班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增补退出学生的学分认定方法由该委员会确定,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四、授予学位:达到培养方案要求时准予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完成荣誉项目培养要求者授予本科荣誉证书。
课程设置(一) 通识教育课程(44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专项教育课程,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计划。
1.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要求修读26学分,含思想政治理论课16学分,七大模块课程10学分。
2. 专项教育课程要求修读18学分,含英语类课程8学分,体育课程4学分,军事理论1学分,创新创意创业课程1学分,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2学分,复旦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2学分。
(二)专业培养课程(98学分)专业培养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限定必修课程、专业进阶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课程设置如下:2.限定必修课程,应至少选修9门,课程设置如下:3.专业进阶课程,课程设置如下:注:英才班专业培养课程将在现有专业课程与荣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系列调整和更新,调整和更新内容包括增减、更换原有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大纲、增减课时等。
首届“英才班”2019学年第二学期将讲授“数学分析II”、“高等代数II”、“经典数学思想”等课程,以后每年五月公布下一学年专业培养课程。
人类进化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人类进化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089c0e580216fc700afdbb.png)
2)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如邀请张梦翰、汪思佳、魏偏偏、文少
卿等教授或博士后,讲授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人类学 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3) “人类学热点问题讨论”: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人类学电影
以及对老师给出的一些思考题目的思考,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相关文献,在 课外时间组织专门的小班讨论(每位同学至少参加 1 次)。对课堂上讲授的某 些热点问题,或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同学进 行交流和讨论。并就相关感受或讨论的问题撰写讨论稿或电影观后感。这一部
5) 期末考试是撰写论文,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献,撰写与人类学、遗传学、
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个人类学方向的研究性或综述 性学术论文。撰写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思考问题和综述问题的能 力,以及培养对资料分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人类是动物界中的塔尖,不仅是生物的也是文化的,是基因与文化协同作用的 产物。人类学,英文 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 Anthropos(人)和 Logos(科学), 即“研究人的科学(The Science of Man)”。人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具 有文理学科交叉性很强的鲜明特色,包含了研究人的动物特性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 人的文化特性的文化人类学两方面内容,是关于研究人类最全面的学科群。
《人类进化》教学大纲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
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日期: 2019 年 2 月 20 日
BIOL119004.03、 BIOL119004.04 人类进化
英文名称 学分数
Human Evolution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有3个sheet)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有3个sheet)](https://img.taocdn.com/s3/m/7649eba7b0717fd5360cdcbb.png)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一、通识教育课程
I.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六大模块课程,总学分要求为24分。
具体修读要求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
(1)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须修读12学分,其中A组为必修课程,共10学分,B组为选修课程,任选一门,计2学分;
(2)“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课程课堂教学为每周3学时,计3学分;社会实践环节每周2学时,不计入总学分,另计为社会实践学分;
(3)历史学专业学生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须在B类课程中另选一门。
2、六大模块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的总学分要求为12学分,学生须在每一模块中各修读2学分(即1门课程)。
建议每学期修读2学分(1门课程),6个学期修读完毕。
[模块I]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模块II]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模块III]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模块IV] 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模块V]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模块VI]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处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因此具体课程请以每学期课程表为准。
医学 -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医学 -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b26c81b9d528ea81c779fa.png)
人类与社会多元文化一、生命现象和生命的历史演变二、生命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三、人体生命科学-医学四、人体的身与心脑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五、生命与社会六、智能、思维、文化七、多元文化社会第三章人体生命科学-医学一、医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二、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三、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四、现代医学-西医学五、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医学(Medicine):是处理健康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
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
•现代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性质。
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与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
1.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自然属性。
人体是一个生物有机体,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复制、自我转换、自我调整的自然过程;人的自我复制、自我调整是通过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实现的;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自身机体的复制转换调整的状况、同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可分割;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须建立在对人体自身内在联系、人体与环境联系的基础之上•其次,自然科学是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
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明显依赖于自然科学。
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在内的许多学科是医学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些学科为医疗卫生活动、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2. 医学的社会人文学性质: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社会人文科学性质。
•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人文性质。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之为人,就在于其有精神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环境;人以社会的方式存在,人的生存不仅要与外界交换物质,而且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动、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须建立在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认识、人与社会的联系的基础之上。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ea82f03b90d6c85ec3ac6e9.png)
院系:软件学院日期: 2018年9月1日
课程代码
SOFT130050.01
课程名称
高级Web技术
英文名称
Advanced Web Technology
学分数
3
周学时
3
授课语言
中文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大类基础■专业方向必修□专业选修□其他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对web相关知识有脉络清晰的了解,并掌握作为互联网媒体发布技术,以及体现web2.0/3.0特征的现代web技术。包括web核心协议、特征以及流行的应用Web开发框架。掌握目前流行的前后端分离架构的Web相关技术。包括Web上的数据格式XML和Json等;Web前端框架(如Angular),后端的Java EE框架(如Spring MVC, MyBatis等),以及连接前后端的Web services技术。课程面向新工科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综合应用了软件工程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对现代Web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趋势有所了解,为进一步的毕业设计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十七周:总结与项目检查评分
(说明:实践环节可能会在前面相应课程内容介绍完后随即进行)
课内外讨论或练习、实践、体验等环节设计:
提供在线课程资源,通过超星学习通等发布,作为混合式教学试点,4次课程放掉,提供时间让同学们课外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学习。
布置2次左右课后作业,并要求提交到在github和gitbook开发的课程网站上。建议同学们使用github进行项目版本管理和协作。
作业20%
教材(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和出版时间;如使用自编讲义,也请列明):
无指定教材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29de33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d.png)
复旦学院于2005年9⽉成⽴,是学校全⾯系统实施通识教育的学术研究和管理机构。
学院汲取国内外⼀流⼤学本科⽣培养的经验,始终坚持以培养全⾯发展的⾼素质、创新型⼈才为⽬标,全⾯推进本科教育教学体制的改⾰,⽬前负责全校本科⼀年级和部分两年级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作。
【通识教育核⼼课程】 复旦学院着⼒推进通识教育核⼼课程建设,⼒求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代新⼈的⾓度出发,为学⽣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通识教育核⼼课程体系包括6⼤模块: ◆⽂史经典与⽂化传承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态环境与⽣命关怀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书院式学⽣管理】 借鉴国外⼀流⼤学住宿学院模式,承续中国书院和复旦⼤学历史⽂化传统,复旦学院构建了与教学改⾰相适应的全新的书院式学⽣管理体制。
学院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和陈望道4位复旦历德⾼望重的⽼校长的名或字命名,建设志德、腾飞、克卿和任重4个书院。
◆书院根据专业、国别地域、民族分散的原则编班和安排宿舍,⿎励不同背景的学⽣互相学习交流,希望对学⽣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产⽣积极的影响。
◆各书院宿舍楼内设校长像、校长事迹陈列室,希望复旦先贤们的光辉⼈⽣历程、坚定理想信念和⾼尚精神⽓质成为每⼀个学⽣学习奋进的榜样。
◆各书院宿舍楼内建设“学⽽时习斋”,设学习讨论室、导师咨询室、经典著作阅览室、信息络室等,为⼴⼤学⽣的课外学习、实践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志德书院系纪念复旦创始⼈马相伯先⽣。
先⽣名“志德”,字相伯,取其意,明志且道德⾼尚。
马相伯校长毕⽣致⼒于中国教育事业,是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是中国现代教育⾼瞻远瞩、筚路蓝缕的先哲。
志德书院以绿⾊为标志性颜⾊,门匾字体为秦篆,秦篆是我国古代汉字统⼀的标志。
书院楹联取⾃江西友教书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后游于艺;修其⾝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
复旦大学《周易》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周易》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3c272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c.png)
复旦大学《周易》教学大纲教学大纲20XX年-09-12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课程代码: CHIN***** 课程名称: 《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Zhouyi and the Chinese Aesthetics Culture) 学分数: 2 学分周学时:2 学时主讲教师: 中文系谢金良副教授课程小组成员:中文系谢金良副教授张宝贵副教授张旭曙副教授预修课程: 高中语文和历史(本课程只需具备一定文史基础) 课程性质: 《〈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是一门文史哲交融, 重视经典理解与文化传承、追求思想贯通与思维创新的通识教育课程。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以研习《周易》经传(即《易经》与《易传》)的基础知识为载体, 突出《周易》学说的审美文化内涵, 展现先秦经典思想和当代人文精神的融合, 有利学生提高国学素养和理解中国文化,对终身的学习与修养、做事与做人都有一定的帮助。
基本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在解读《周易》经传(即《易经》与《易传》)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易》学研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主要问题― ―如《周易》产生的时代背景、学说发展演变的历史概况、解读《易经》文本的各种条例、理解《易传》各篇的思想精神、探讨《周易》与审美文化的复杂关系、思考《周易》文化流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等, 侧重通过挖掘《周易》学说的审美文化内涵,来彰显《周易》独特的思想智慧与思维魅力,体现古老经典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断贡献的宝贵价值。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5 月。
参考资料:王振复:《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学智慧》,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年11 月。
王振复:《周易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基本要求:对教师的要求:讲授准确清晰、深入浅出,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见解。
对学生的要求: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 配以一定课时的讨论课,并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参与教学。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aa463db14e852459fb5764.png)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目录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1)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3)〔一〕通识教育课程 (3)〔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 (4)1、历史学类 (4)2、社会科学试验班 (5)3、经济管理试验班 (5)4、自然科学试验班 (6)5、医学试验班 (7)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7)〔三〕专业教育 (8)三、选课注意事项 (9)四、复旦大学跨院系专业大类学生选专业工作方案 (15)附件1:复旦大学2011级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修读说明复旦大学教务处2011年8月25日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一〕新生第一年按七个专业大类组织实施教学。
我校现有本科学科门类包含人文类、社会科学类类、经管类、数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和医学类七个大类;其中2011年有五个实施跨院系招生与培养的大类,各专业大类与所涉及院系、专业的关系如表1。
表1.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专业对应的专业院系。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教2,*: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在跨学科课程设置上有独特之处,将单独介绍。
〔二〕课程代码:本科教学三大类课程的代码规则见“课程代码使用说明”〔见《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9页〕。
1、每门课程有一个由十位字母、数字组成的代码。
2、左起第一至四位大写英文字母是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教学单位英文名简写和缩写〕,说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
3、左起第五位数字是课程面向学生的代号,“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本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均为本科教育课程〕。
4、第六位数字是课程性质的代号,即“1”代表通识教育课程;“2”代表文理基础课程;“3”代表各专业课程。
5、第七至十位数字表示该课程在这一个序列的顺序号。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在通识教育课程代码“1”后面的4位顺序号的第一位数字为“9”。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赏析 课程代码是:CHIN110001 CHIN 1 1 0001代表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英文名缩写〕,说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CHIN 代码是中国语言文学系〕; “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代表课程性质,“1”表示通识教育课程; 表示课程在这一个系列的顺序号。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87d13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1.png)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诺贝尔奖与药物课程代码: PHAR119004.01课程名称:诺贝尔奖与药物(The Nobel Prize and Drugs)学分数: 2学分周学时: 2学时主讲教师: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金昔陆副教授课程小组成员: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刘骁讲师助教:均为研究生预修课程:无要求、均可选修(有中学生物、化学课程基础更好)课程性质:面向文理科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介绍科学家的贡献,使学生感受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追求与奉献;从药物的发现发展,让学生体验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推动力量,对科学进步永无止境的魅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思考,以激励和培养学生不断求知的兴趣、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基本内容简介: 诺贝尔奖是现代公认的科学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的奖项。
人们日常生活也已与诺贝尔奖创造的科学成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药物是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物质,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药物是多学科如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的科学家们跨学科参与、交叉、协同研究的结晶。
药物的发现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药物也是人类探索自然的有力武器。
对药物作用机制的探索,拓展、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生命奥妙的认识。
本课程选择一些与发现药物、阐明药物作用机制相关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获奖成果为主要内容,这些药物几乎包括曾拯救无数苍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式药物,如抗菌药物(百浪多息、青霉素、链霉素)、胰岛素、维生素(维生素B、B12、C、K等)、性激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等,在介绍过程中,努力从发现问题或现象出发,到研究取得的结果及其意义及体现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奉献精神、思想方法等。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张庆柱,等:书写世界现代医学史的巨人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年;李钟镐著,陈利刚译: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生理学或医学之旅,接力出版社,2007年。
主要参考资料: 张大萍,等:中外医学史纲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李端:药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恩斯特·博伊姆勒著,张荣昌译:药物简史:近代以来延续人类生命的伟大发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精选资料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精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183a81dd36a32d7275814d.png)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一、通识教育1 通识教育的来源、目的及其分类“General Education”即通识教育,它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形成则在19世纪末的美国,它是美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的产物。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使其有社会责任感并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因此,通识教育是大学生应该接受的必不可少的非专业教育。
Levine等人的研究表明,通识教育主要有四种实施类型:(1)分布必修型(Distributed Requirements),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作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2)名著课程型(Great Books Program Curriculum),也称“巨著课程型”,是“美国若干高等学校为实施通识教育制定的一种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它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翰厄斯金(John Erskine)提出的;(3)核心课程型(Core Curriculum),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量出现于美国大学的一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类型,《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Webster's New College Dictionary)的解释是:“一种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4)自由选修型(Free Electives),强调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的个性发展,主张自由选修,反对必修,例如哈佛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
2 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发展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以培养社会的人为主线,让学生进行重新思考,通过通识教育,从新的视野、新的角度让学生重新取向。
坚持精粹主义(essentialism)理念,它所要求的能力是所有学生必需的,但需要把知识领域拓宽到生活领域;教育目的不是传授专业技能,而是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公民;注重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科技意识的培养;以国际化视野为未来作准备。
对《剪辑错了的故事..
![对《剪辑错了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659ed016c175f0e7cd137e1.png)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中国当代小说选读课程代码: CHIN119008.01 开课院系:中文系考试形式:课程论文学生姓名:袁松学号: 10300680121 专业:复旦大学经济学系一、下列题目任选一题撰写一篇论文1. 我看当代小说2.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思考3. 就本课程所学内容自拟题目学一篇论文二、具体要求1.正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2.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的论文稿,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
4.字体: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
段落:一律采用标准间距、1.5倍行距。
5.论文写作格式:5.1 包括答卷页眉、论文题目、正文、注脚、引用及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5.2 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选课代码、选课名称,右对齐5.3 一律使用脚注。
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
5.4 文末须列“引用及参考书目”,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
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7.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8.12月25日前提交。
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12 月28 日之前全部交毕。
逾期按零分处理。
对《剪辑错了的故事》的批判和再思考----- 基于社会结构及其演进分析袁松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摘要:《剪辑错了的故事》首次将对文革的思考目光投向历史纵深,历来对其的分析角度多样,然而从个人和社会结构及演进的角度分析和思考甚少。
本文利用极权主义和帕累托改进的理论对小说进行新的梳理和思考,得出茹志娟笔下社会场景的极权主义特征,以及作者思考的局限性部分原因也是来自于此;同时分析和批判了小说中社会的激进演进方式,提出采取帕累托改进的社会发展理论,并指出小说直抒胸臆的结尾给人带来担忧。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FudanUniversity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FudanUniversity](https://img.taocdn.com/s3/m/3f6731d9fe4733687f21aa0a.png)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微积分的一流化进程”涉及的知识体系及其所属课程按上所述,我们对“具有一流化的微积分的知识体系”的追求对于今后高层次的学习以及研究等具有基础性的深远作用。
在明确目标后,结合复旦现有的课程及其学分设置,我们设想了“微积分一流化进程”的教学路径,现研究及实践的主要内容如上图所示:①大学一年级必修“数学分析”,主要涉及Euclid空间上微积分→②大一暑期选修课程《经典力学数学名著选讲》(有关微积分的深1本文涉及的数理知识体系,可以理解为:微积分+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统计等知识体系。
此知识体系,力学、数学、物理等理工专业均涉及,仅是要求程度有所不同。
2此事例引述自菲赫金哥尔茨所著《微积分教程》(俄罗斯数学教学选译之一)。
基本要求:.数学(数理知识体系)可理解为,按量化观点(包括定量与定性刻画),认识自然及非自然世界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另一方面,对于数学作为的认识,取决于对数学自身的认识。
按上述观点,对于《数学分析(Ⅰ)》课程,需要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以一元函数为基本对象所开展的一元微分学与积分学,以及常微分方程基础,具体归纳为以下主要方法:1.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包括典型的分析方法(涉及分部估计、Abel和式估计等);引入无穷小量的做法;处理带有和式的数列极限(Stolz定理、化为定积分);转为为函数极限处理。
2.无限小分析方法,主要为获得函数的局部高阶多项式逼近,以此可有效处理函数极限、数列极限。
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初等函数的展开;技术性引理(逐项求导、逐项求积);Landau 符号的性质(表现为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
如图6所示。
3.函数导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充分性方法(四则运算、链式求导);极限分析方法(针对分段函数)。
4.函数的定性作图方法,用于定性绘制平面Monge型曲线、一般参数曲线,涉及确定渐近线、单调区间、凹凸区间等。
5.一致连续性的分析方法,分为有界区间与无界区间上连续函数二类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中国诗学经典导读课程代码: CHIN119010.01 开课院系:中文系考试形式:课程论文学生姓名:张星宁学号: 0930*******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题目“经”与“道”:辗转而无法逃逸——以陆游诗学为视域总分得分一、下列题目撰写一篇论文在中国诗学范围内任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写作论文二、具体要求1.正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2.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的论文稿,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
4.字体: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
段落:一律采用标准间距、1.5倍行距。
5.论文写作格式:5.1 包括答卷页眉、论文题目、正文、注脚、引用及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5.2 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选课代码、选课名称,右对齐5.3 一律使用脚注。
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
5.4 文末须列“引用及参考书目”,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
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7.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8.1 月7 日前提交。
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1 月10 日之前全部交毕。
逾期按零分处理。
“经”与“道”:辗转而无法逃逸——以陆游诗学为视域【摘要】陆游之诗在“经”与“道”涵摄下。
陆游作为生命本体,“经”是其安顿自我生存的家园;“道”:满足生存渴望的空间。
陆游之诗在“经”与“道”之间辗转。
再观陆游之诗论,无论是“文以载道”的文学标准、浩然之气的儒学映射,抑或是“自然天成”的诗意境界,无不诠释着陆游诗学在本体范畴内的无法逃逸。
“经”与“道”两座金字塔的界限是不分明的,文人在两者的拉锯之中辗转,“经”与“道”间的灰色地带成了大多数文人的思想栖居地。
他们自身痛苦地磨合着“经”与“道”,如同蚌内珍珠,把不同的思想因素吸收整合为一种健康而折中的观点。
只要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觉醒,他们就不可逃逸。
作为生命主体的我们,需要时刻守护一丝清醒。
在思辨的空间中,面对“经”与“道”这两个本源,我们自身可能也缺乏逃逸的能力。
【关键字】诗学陆游经道本体范畴诗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诠释,意指文艺理论,而非仅仅是诗的研究。
回观中国古典诗学,诗学概念的混淆经常有之。
然而,在中国古典诗学与诗的学问间,我们轻易便能找到双轨交汇处的契合。
诗是诗学的显性承载,诗学则是诗的精神内涵——哲学、美学等的沉思。
当诗学以诗的形式跨越过一个个巅峰,我们依旧在设问,诗学的思辨空间在怎样影响着文人、影响着生命的存在?笔者将以陆游诗学为视域,浅析生命主体在“经”与“道”的本体范畴中,怎样辗转而无法逃逸。
一、“经”与“道”涵摄下的陆游之诗1.“经”:安顿自我生存的家园南宋朝廷苟安于半壁江山,南北分治已成定局,抗金复国的报复不能实现,陆游就身处于这样的时代。
他的生命价值观与建功立业息息相关,这种生命意志终身服膺、矢志不渝,以此实现生命的不朽。
“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
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
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
此事终当在,无如老死何!”①他重视现世,关注生命及其存在价值——戎马一生、收复失土。
然而,对于陆游,这种完全契合于儒家伦理纲常的生命渴望是有缺失的。
当生命缓缓靠近客观存在的终点,生命的恐惧感愈发浓重,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如何克服①《异梦》,宋陆游著,钱仲聊校注,《剑南诗稿》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对死亡的不安与忧虑,成了他从此岸世界跨入彼岸世界不可逃避的劫数。
他念想过维系生命存在的非常方式,“久读仙经学养形,未容便应少微星。
一枝新锻金雅觜,更向名山斸茯苓。
”①学仙求药,以期长生不老,读来是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冲动与慌乱的。
然而,他意志的支撑点却决然不在于此,因为他有过这样的论断:“迟速皆当死,时来莫预愁”②,昭示着他对死亡之必然性的确认。
在“经”的本体范畴之下,在现象界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寻觅到了精神的维系。
儒家重视现世,关注生命及其存在价值,对于死亡——标志着客观存在的终结——它不予深究、持搁置态度。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孟的遗教之下,他反思自己的一生,他重视生命的有所作为。
在那个沉重的时代,“有所作为”即表现为显性的杀敌御侮、收复失土。
死亡对于陆游来说,不是从世间消逝的不安,而是对于在世间欲作为而不能的忧虑。
“生拟入山随李广,死当穿冢近要离。
”③,“未斸要离冢畔云,侩牛得食寄乡枌。
”④,“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⑤他以这样的方式呼喊出“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志向。
这即是儒家为生死问题树立的最高价值标准。
这与陆游生存的大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陆游自小成长于有深厚儒学传统的家庭,苦读经典、立德修身,学习和传承儒家思想是他肩负的使命。
他的生命镌刻着“经”的印记。
2.“道”:满足生存渴望的空间然而,陆游并非匍匐于儒家黑衣主教身边的“忠实信徒”。
他的生命观中不乏“道”碾过思想的诗作痕迹。
“仕困风波归可乐,生如疣赘死何悲?”⑥一个“归”一个“乐”已道尽了他心中的天机,生死界限骤然泯灭,祸福旦夕幻化虚无。
“从来本不择生死,况复区区论祸福。
”“宁乞陶翁食?难餔楚客糟。
精心穷易老,余力及庄骚。
”⑦他将老、庄之学作为了生命的补充和附加。
这是一种消解的形式,消解心中的彷徨。
因为“道”崇尚“无为”,自然将一切肉体①《出游归卧得杂诗》,《陆游集》第四册,宋陆游著,王增斌校注,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②《秋晚寓叹》,《陆游选集》,宋陆游著、王水照、高克勤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③《月下醉题》,《陆游集》,宋陆游著,王增斌校注,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④《纪怀》,《宋诗三百首》,奚柳芳、王礼贤选注,2003⑤《关山月》,《陆游集》,宋陆游著,王增斌校注,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⑥《杂咏》,《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王学奇、王静竹撰著,2002⑦《雨欲作步至浦口》,《陆游集》,宋陆游著,王增斌校注,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生命的行为归于不可置否的“无”,对于世俗间的一切价值判断豁然土崩瓦解。
生命的使命早已设立好了归宿,不可先知、不可动摇、不可改变。
3.“经”与“道”之间的辗转因为生存的大文化背景,“经”与“道”两个本体范畴之间存在着层层叠叠的迷雾。
迈出一个本体范畴的边界,即使是一小步的距离也需要强大的驱动力。
这种驱动力若不是对现处本体范畴的坚决摒弃,就是生命渴求上的迫不得已。
陆游的生命抉择就是后者,他将自己剥离出原生的传统价值观,解构了“经”的统摄下关于生命观的部分。
随后,向“道”的本体范畴迈出了一小步。
所以,我们亦不能否认陆游偶尔出现的诗作背后映射着隐性的“道”。
诚然,陆游所驻足的本体统摄处于灰色地带,而偏向“经”之本体范畴金字塔。
淡看世事、舍弃宏志,对于浸渍于儒家哲学的他,从来不曾出现过,也不可能出现。
陆游在跨越本体范畴的征途上,只移出了一小步。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道”的生命关怀。
是这份适当的关怀使得陆游在世俗的边缘有了某种程度的释怀。
可以想见,千千万万的文人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走过。
他们怀着生存的渴望和对生命永恒的追求,执着地摸索着安顿自我的家园,步履艰难。
他们在儒家诗学隐蔽的“经”的本体范畴之下,寻找着生命的立足点。
“经”对于生命意志的统摄从本体界映射到现象界,文人们追求立德、立功、立言。
相较于无穷宇宙,单个生命是稍纵即逝的。
当“经”这种思维价值取向不能满足其渴求时,另一本体范畴——“道”给予了他们永恒的可能性。
他们辗转、徘徊,在“经”与“道”的夹缝中踌躇,形成了“经”与“道”灰色地带的独特生命体。
二、陆游诗论:“经”、“道”本体范畴下的无法逃逸1.“文以载道”的文学准则“文以载道”出自宋朝周敦颐的《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此“道”非道路,亦非老子玄而又玄的“道”,而是儒家之“道”——传统伦理道德,是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的能指。
追溯陆游作文之本质,可以发现,其语言的价值取向深深地烙印着“文以载道”的诗学理论。
“夫文章,小技耳,然与至道同一关捩。
惟天下有道者乃能尽文章之妙”①即陆游认为文章之妙在于有负载道德伦常,“道”是文学的本质核心。
陆游又云:“古声不作久矣,所谓诗者,遂成小技。
诗者果可谓之小技乎?学不通天人,行不能无愧于俯仰,果可①《上执政书》,《渭南文集》卷十三,陆游著,吉林出版社,2005以言诗乎?”①诗不能流于小技,若流于文字的堆砌,则天人之际的大道受到阻塞,生命主体有愧于躬行践履,又岂能称之为诗?道体现于创作者身上就是其对客观世界的正确把握与崇高的道德修养。
生命主体是道之深浅的直截审度者,其道德人格境界的高下,直接决定了其文之优劣。
在陆游的思辨空间中,我们俨然看到了端坐于首席的孔子。
在“经”的本体范畴内,儒家诗学就是本体观的展开。
陆游对于“经”的虔诚有时昭然若揭。
“百家屏尽独穷经。
”②他还写下《六经示儿子》“六经如日月,万世固长悬……”;《六艺示子聿》“六艺江河万古流,吾徒钻仰死方休……”儒家经典自是百世不刊之真理,需要用毕生的精力穷究其精义。
言之所及,无不让笔者对“经”的施暴性叹为观止。
读经,而后载道,陆游匍匐于“经”的统摄之下,站立于儒学的基石之上,坚定地实践着作文的准则。
2.“浩然之气”的儒学映射“诗岂易言哉!才得之天,而气者我之所自养。
有才矣,气不足以御之,淫于富贵,移于贫贱,得不偿失,荣不盖愧,诗由此出,而欲追古之逸驾,讵可得哉?”③陆游极重文章之“气”。
他将“气”看作是使文章优秀的必然条件,以“气”来驾驭诗文是最为理想的做诗境界。
于陆游,所谓的“气”除了文气,兼有“气节”之意。
“天下万事皆当以气为主。
”④(《上殿札子净,《文集》卷四)。
这不正是孟子思想的映射吗?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联系当时的诗坛的风气,他的这些主张也是为了挽救式微的诗风,针砭诗坛的积弊,是从现实着眼的。
“从文学的角度讲,陆游强调养气、持节,也是对黄、陈等江西派前辈的传统的再发扬,以及对江西后学流于雕章琢句的形式主义偏向的疗救。
”⑤3.“自然天成”的诗意境界陆游是江西诗派一脉,却不认同江西诗派的钻词凿句。
陆游反对一味锻炼刻削,主张在天地万物之间汲取诗思灵感,追求自然天成的诗意境界。
①《上执政书》,《渭南文集》卷十三,陆游著,吉林出版社,2005②《自咏》,卷四九③《方得亨诗集序》,《渭南文集》卷一四,陆游著,吉林出版社,2005④《上殿札子净,《渭南文集》卷四,陆游著,吉林出版社,2005⑤孙逊,《人文研究与探索:都市与文化学术》,学林出版社,第147页更耐人寻味的是,陆游尤为倾慕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