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

合集下载

人因工程学人体测量实验

人因工程学人体测量实验
2.实验时至少三人一组,分工(被测者、测试者、记录者)明确,轮流进行。
3.数据统计与分析整理。将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列于实验报告中。
注意:每组统计数据不得少于3个,不足数据由其它组补充。计算内容仅计算表中第一行(身高、眼高、坐高和最大肩宽)的内容。涉及的计算公式参照教材相关内容。
4、实验结果记录与数据整理
实验设备
人体秤、皮尺(或钢卷尺)、记录本等。
实验方法和手段
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其次序为从头向到脚;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身体某些长度的测量,既可以用直接测量法,也可以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另外,测量的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具体的测量方法详见GB/T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的有关规定。
总和∑=X1+X2+X3+X4+X5
平均值
标准差SD=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
百分率P=0.5+s
测量记录与数据统计参考表格
测量统计表1:人体主要尺寸及重量(6项)实验者本人学号:16
组内人员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P/%
16
20Leabharlann 3837391.1身高/mm
1700
1650
1800
1610
六、思考题
1.分析“量身定做”与“人体数据百分位”的联系和区别。
答:两者的联系是都可以在制造行业中使用如衣服的尺寸的设计。两者的区别是:人体数据百分位是指在整个范围内尺寸小于等于个体人体尺寸的人群占总体的百分比,得出来的是一个范围值,而量身定做是得出是一个准确数据。

人体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人体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人体工程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B. 机器C. 环境D. 人-机-环境系统答案:D2.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包括()。

A. 人体测量学B. 生理学C. 心理学D. 材料学答案:D3. 人体工程学中,人体测量数据的主要用途是()。

A. 用于设计B. 用于生产C. 用于销售D. 用于管理答案:A4. 人体工程学中,人体测量数据的采集方法不包括()。

A. 实地测量B. 问卷调查C. 实验室测量D. 计算机模拟答案:B5. 人体工程学中,人体尺寸的分类不包括()。

A. 静态尺寸B. 动态尺寸C. 功能尺寸D. 心理尺寸答案:D6. 人体工程学中,人体力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 肌肉力学B. 关节力学C. 骨骼力学D. 流体力学答案:D7. 人体工程学中,视觉工效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 视觉生理B. 视觉心理C. 视觉环境D. 听觉环境答案:D8. 人体工程学中,听觉工效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 听觉生理B. 听觉心理C. 听觉环境D. 视觉环境答案:D9. 人体工程学中,触觉工效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 触觉生理B. 触觉心理C. 触觉环境D. 嗅觉环境答案:D10. 人体工程学中,人机界面设计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A. 符合人体尺寸B. 符合人体力学C. 符合人体心理D. 符合经济效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模拟法答案:ABCD12. 人体工程学中,人体测量学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收集人体尺寸数据B. 分析人体尺寸数据C. 应用人体尺寸数据D. 预测人体尺寸变化答案:ABCD13. 人体工程学中,人体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肌肉力学B. 关节力学C. 骨骼力学D. 流体力学答案:ABC14. 人体工程学中,视觉工效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2019智慧树知到人因工程-因人而设满分章测试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人因工程-因人而设满分章测试答案

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含人的系统,是()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

人因工程的基本方法是对人的能力、限制、特点、行为和动机等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并将之用于()、程序及工作环境的设计。

人因即人的因素,因此人因工程是研究人的一门工程学科。

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含人的系统,因鼠标、座椅等用具内不含人,所以鼠标、座椅等用具不属于人因工程的研究范畴。

三分法将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分为人、关联因素和内环境时,关联因素中是可以含人的。

设计和改进含人的系统要应天顺人。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人因工程学始于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Gibreth夫妇致力于熟练动作和作业疲劳方面的研究,被认作人因工程学领域的先驱之一。

工程语言的特征是明晰,多用图表和编码。

将人因工程的思想应用于生产中,可以达到()的目的。

作为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人因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的特点有:()神经系统是由包括脑和()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人的注意分为()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

视觉的产生依靠视觉三要素:()、视对象和眼睛。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关节)和()三部分组成。

作业姿势可分为立姿、坐姿、坐-立姿和()。

识记、()、再识或回忆是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密切联系着的基本环节。

推理有两类,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有()和意识水平等。

突触传递的单向性,保证了信息有效地传向中枢和大脑。

一般认为立姿视平线以下10°。

坐姿视平线以下15度是最佳视角。

人体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等于消耗于体外做功的能量和在体内直接、间接转化为热的能量的总和。

在运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特定问题的设计时,应遵循可调范围原则,通常使用相关总体特性(坐高,胳膊伸展范围等)的第95百分位的女性和第5百分位的男性作为可调整的范围。

遗忘对人都是消极作用。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技能的干扰和技能的迁移都利于新技能的形成。

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可能发生的错觉有哪几种。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讲解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讲解

第一章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

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 ,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

山东大学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_3

山东大学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_3

人因工程学试卷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一、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中,()刻度盘优于其他形式。

二、静态作业的特点是(),却很容易疲劳。

3、从开始该项作业起,机体各器官适应该作业需要的现象叫做()。

4、以能量消耗的相对指标评判劳动强度标准的典型代表是()。

五、在工作日快终止时,可能显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六、疲劳不仅是生理反映,而且也包括大量的()和环境因素。

7、视疲劳能够通过()、反映时刻与眨眼次数等方式间接测定。

八、由于计权网络测得的计权声压级称为()。

九、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10、视觉的明暗适应特点,要求工作场所的(),幸免频繁的适应。

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中,()刻度盘由于其它形式。

二、判定题(10分,每题1分)一、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转变的感觉,不仅取决信号转变的绝对量,还取决于信号转变的相对增量()。

二、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

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3、两种色彩的三个大体特点相同,必然会产生相同的色彩感觉()。

4、能量消耗指标主若是两个相对指标:RMR和劳动强度指数I()。

五、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阻碍呈直线性关系,因此,当气流速度增加时,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六、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是人的心理上感到中意与否的评判()。

7、眼睛的色彩感觉是视力功能的生理进程()。

八、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阻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照度,视力最差()。

9、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10、某一刹时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因此指示灯光经常使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夺目的目的()。

三、名词说明(10分)一、劳动强度二、反映时刻3、人机系统4、作业空间五、人体测量四、简答题(25分)一、人因工程的进展进程?二、微气候评判的要紧方式?3、如何操纵噪声传播?4、降低工作疲劳的途径?五、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剂?五、计算题(25分)一、基础代谢率为105KJ/,相对代谢率为4,假设作业者身高为,体重为75kg,持续工作2小时。

人因工程学AB卷试卷期末考试题测试题模拟题带答案综合测试题期末考试卷模拟试卷自测卷试题综合检测卷3

人因工程学AB卷试卷期末考试题测试题模拟题带答案综合测试题期末考试卷模拟试卷自测卷试题综合检测卷3

人因工程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欧国家的人因工程命名多采用()A.人类工程学B.人机学C.人体工程学D.工效学2.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以下功能之一()A.供氧条件B.氧上限C.循环系统D.呼吸深度3.()是指主要由生物遗传因素决定的、相当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A.能力B.气质C.意志D.性格4.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以下因素有关()。

A.空气中水汽的含量B.空气中水汽的绝对数量C.每立方米空气内含水汽克数D.空气中水汽距饱和状态的程度5.听力损伤是指下述哪种类型?()A.疲劳B.不适应C.不舒适感D.噪声性耳聋6.《工业企业卫生标准》中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单位是()A.ml/m3B.mg/m3C.ppmD.g/m37.正常空气中CO2的含量为()。

A.0.1%B.0.07%C.4.38%D.0.03%8.误读率最小的仪表表面和刻度的配对颜色应为()A.黑和白B.白和黑C.墨绿和白D.深蓝和白9.()属于间断控制器。

A.推拉开关B.手柄C.旋钮D.选择旋钮10.操作顺序图表示何种作业顺序组成()A.信息-决策-动作B.规划-决策-作业C.逻辑-信息-决策D.信息-逻辑-动作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量。

大,分布均匀适度。

7.选用适当的色彩,利用色彩的效果,构成良好的色彩环境,叫8.视觉显示器按显示形式可分10.控制策略中的4M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动态肌肉施力2.简单反应时3.有效温度4.空气调节5.对应连接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肌微丝滑动学说以及肌肉收缩的形式。

2.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哪些主要影响。

3.简述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论述骨牌论。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8h工作制中,作业开始前和作业结束前各用0.5h进行准备和整理工作地,中午还有1h的午饭时间。

人因工程学总结试题及答案

人因工程学总结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

掩蔽效应: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而较弱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即弱声被掩盖了。

这种一个声音被其它声音的干扰而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

被掩蔽声音的听阈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2. 人机界面: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

3. 大小编码:以相同形状而不同大小来区别控制器的功能和用途,这种形式的编码应用范围较小,通常在同一系统中只能设计大、中、小三种规格。

4. 局部照明:是指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

5. 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

光的强度可用照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克司1.作业空间: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2。

视野: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一般以角度表示。

视野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可分为: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三类.3. 局部照明:为满足某些部位(通常限定在很小范围,如工作台面)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照明.4。

反应时指从刺激呈现,到人开始作出外部反应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反应潜伏期。

5。

感觉阈值外界刺激都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感受到,这一强度下的刺激量值称为该种感觉的感觉阈值.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2、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

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或“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4、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它由知觉时间(ta)和动作时间(tg)两部分构成,即 T=ta+tg 。

2019年整理人因工程考试题

2019年整理人因工程考试题

一、填空题 1. 人因工程学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是为了提高 活动 和 工作效率 ; 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

2.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 测量法、个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 三类。

3. 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 神经元 和 神经胶质 组 和 神经胶质 成。

4. 人对 20 Hz 〜20000 Hz 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为敏感。

频率越高,音 调越 低 。

5. 人耳由 外耳 、 中耳 和 内耳 三部分组成。

6.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 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 是 痛觉感受器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感觉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一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8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 9. ________________ 坐眼高是指 到 的距离。

10. 高温对人的生理影响主要有 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 循环系统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身体与环境间热交换的方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___ 4种。

12. 能量代谢分为 基础代谢量、 安静代谢量 和 能量代谢量 三种。

13•常规有效温度(ET )表示人在不同的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的 作用下产生的主观冷暖感受指标。

14 .控制器按操纵的身体部位不同,可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 和 膝控制器-三类。

15. 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界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 。

人因工程学人体测量实验(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因工程学人体测量实验(word文档良心出品)
平均值
=8510/5=1702mm
标准差SD= = =75.96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 =(1700-1702)/75.96=0.026
查表得Z=0.0120
百分率P=0.5+s=0.5+0.0120=0.5120
测量统计表2:人体立姿尺寸(5项)实验者本人学号:16
/mm
组内人员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总和∑=X1+X2+X3+X4+X5
平均值
标准差SD=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
百分率P=0.5+s
测量记录与数据统计参考表格
测量统计表1:人体主要尺寸及重量(6项)实验者本人学号:16
组内人员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P/%
16
20
38
37
39
1.1身高/mm
1700
1650
1800
1610
450
480
总和∑=1620+1500+1680+1510+1620=7930mm
平均值
=7930/5=1586mm
标准差SD= =

=77.97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 =(1620-1586)/77.97=0.436
查表得Z=0.1700
百分率P=0.5+s=0.5+0.1700=0.6700
测量统计表3:人体坐姿尺寸(7项)实验者本人学号:16
实验设备
人体秤、皮尺(或钢卷尺)、记录本等。
实验方法和手段
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其次序为从头向到脚;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身体某些长度的测量,既可以用直接测量法,也可以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另外,测量的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具体的测量方法详见GB/T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的有关规定。

人因工程学试题库

人因工程学试题库

人因工程學試題庫一、單選題1. 在知覺時,把有許多部分或多種屬性組成的物件看作具有一定結構的統一整體,這一特性稱為知覺的( A)A. 整體性B. 選擇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2. 在知覺時,把某些物件從某背景中有限地區分出來,並予以清晰反映的特徵,稱為知覺( B)A. 整體性B. 選擇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3. 在知覺時, 用已獲得的知識經驗來理解當前的知覺物件的特徵,稱為知覺的( C)A. 整體性B. 選擇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4. 知覺的條件在一定範圍內發生變化,而知覺的印象卻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稱之為知覺的( D)A. 整體性B. 選擇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5. 人-機介面中最實質性的因素是( A)A. 動作姿態B. 人體機能C. 感覺D. 知覺6. 用兩手持重物上舉時,上半身自然地會向後傾,這是因為重物使人重心位置( C)移。

A. 上B. 下C. 前D. 后7. 肌力的大小因人而異,男性的力量比女性平均大( D)。

A. 5%~10%B. 10%~15%C. 20%~25%D. 30%~35%8. 男性的力量在20歲左右達到頂峰﹐這種最佳狀態大約可以保持( B)年﹐隨後開始下降。

A. 5~10B. 10~15C. 10~20D. 10~259. 男性的力量在40歲時下降( A)。

A. 5%~10%B. 10%~15%C. 20%~25%D. 30%~35%10. 60歲的人的胳膊和腿的力量下降高達( C)。

A. 30%B. 40%C. 50%D. 60%11. 仰臥式所需氧耗量為( C)。

A. 0B. 50%C.100%D. 200%12. 彎腰姿勢氧耗量達到( C)。

A. 50%~100%B. 100%~120%C. 150%~160%D. 150%~200%13. 人體的不同姿態中﹐( D)的相對耗氧量最大。

A. 仰臥式B. 坐式C.站立D. 彎腰姿勢14. 人坐姿操作時的能耗為( B)A. 1.6kcalB. 1.6 kcal/minC. 16.2 kcalD. 16.2 kcal/min15. 人搬運重物時的能耗為( D)A. 1.6kcalB. 1.6 kcal/minC. 16.2 kcalD. 16.2 kcal/min16. 活動度增加,人體能耗也相應( A)。

人体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人体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人体工程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工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

A. 改善工作环境B. 提高劳动效率C. 减少工伤事故D. 以上皆是答案:D2. 在人体工程学中,人体测量是用于获得人体尺寸和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

下列哪一项属于人体测量的内容?A. 手臂长度的测量B. 头颈部角度的测量C. 骨骼肌肉负荷的测量D. 以上皆是答案:D3. 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下列哪一项与产品设计有关?A. 人机界面设计B. 人体力学分析C. 工作条件评估D. 以上皆是答案:D4.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特性以及()。

A. 人体行为B. 人体能力C. 人体心理D. 以上皆是答案:D5. 下列哪一项属于人体工程设计中的人体工学要素?A. 人体姿势B. 工作环境C. 照明条件D. 以上皆是答案:A二、填空题1. 在人体工程学中,人机界面设计的目的是提高人机交互的()。

答案:效率2. 人体工程学要求在设计产品时考虑到人体的()。

答案:生理特性3. 人体工程学能够帮助优化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

答案:发生率4.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涉及人的身体结构、功能以及()。

答案:行为特征5. 在人体工程学中,人体尺寸和形状的测量通常通过使用()进行。

答案:测量仪器三、简答题1. 什么是人体工程学?它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工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人体的生理特性、解剖结构和行为特征,帮助设计人机界面、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产品的人性化程度和舒适性。

2. 人体测量在人体工程学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人体测量是用于获得人体尺寸和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的尺寸和姿势,可以了解人体的特征和变化,为产品设计和工作环境改善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例如,通过测量员工的身高、臂长等尺寸,可以根据人体工学原理设计符合人体特征的工作台和椅子,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1、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引起视觉感觉。

这种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

A.照度B.光强C.视度D.亮度2、( )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A.一般照明B.局部照明C.综合照明D.特殊照明3、下面不是控制和防止眩光的措施是()。

A.限制光源亮度B.合理分布光源C.光线转为射线D.适当提高亮度,增大亮度对比4、下列哪个条件要求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B.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C.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D.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均匀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1/2B.1/3C.1/4D.1/1、不属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是()A硫氧化物 B氢气 C氮氧化物 D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7、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在()以下A1 B 11 C17 D188、以下不属于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A新车内装饰材料 B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C 外界污染 D人体自身的污染9、当儿童体内铅含量超过()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A0ug/L B80ug/L C100ug/L D120ug/L10、以下不属于从建筑物中的天然材料里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是()A镭 B苯 C钍 D钾1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和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A甲醛 B苯 C丙酮 D氟化氢12、体内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A 能量代谢 B基础代谢 C 安静代谢 D 机能代谢13()是人在绝对安静下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能量A 基础代谢量B 安静代谢量 C能量代谢量 D 代谢量14、基础代谢量的符号()A R BBCSDM1、安静代谢量与基础代谢量的关系()AR=1.2BBR=BCR=0.8BDR与B无关11常用()指标衡量劳动强度A安静代谢量B能量代谢量C基础代谢量D相对代谢量17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叫做()A 养需 B养债 C 养耗量 D养耗18动强度是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及紧张程度。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人因工程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人因工程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分)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人的研究B.机器的研究C.环境的研究D.人-机-物三者之间的最佳匹配研究2【单选题】(1分)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A.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B.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C.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D.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3【单选题】(1分)在人因工程的发展史上,著名的“砌砖实验”是由()完成的。

A.甘特B.莫索C.泰勒D.吉尔布雷斯4【单选题】(1分)目前许多国家采用希腊文()的翻译作为本学科的命名。

A.HumanFactorsB.HumanEngineeringC.ErgonomicsD.HumanFactorsEngineering5【单选题】(1分)1989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性学科成立大会,定名为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A.上海交大B.上海大学C.上海邮电大学D.同济大学6【单选题】(1分)采用图形对系统进行描述,直观地反映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方法为()。

A.图示模型法B.调查法C.观测法D.心理测量法7【单选题】(1分)人因工程学的诞生在()。

A.60年至今B.20世纪初至二战前C.20世纪初至一战前D.二战至60年代8【判断题】(1分)在图示模型法中应用较多的是六要素图示模型。

()A.对B.错9【判断题】(1分)实验法的优点可以使研究的现象重复产生,使人们反复观测、验证。

()A.错B.对10【判断题】(1分)中国最早开展工作效率研究的是生理学家。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分)某族群身高第5百分位为158公分,该族群有()人的身高矮于158公分。

A.95%B.1%C.5%D.50%2【单选题】(1分)凡净空高度类设计,一般取高百分位数据,常取第()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A.50B.99C.10D.53【单选题】(1分)座面高度类设计,一般取低百分位数据,常取第()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1. 什么是人因工程学?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能力和限制,以及如何设计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来适应人的需求和能力的学科。

它集合了心理学、生理学、工程学和设计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旨在改善人们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2. 为什么人因工程学对于设计产品和工作环境很重要?人因工程学的核心目标是让产品和工作环境与人的需求和能力相匹配。

通过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人因工程学可以改善产品的易用性、操作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生产效率。

这可以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 请列举至少三个人因工程学的原则,并简要说明其重要性。

•可视性原则:确保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和理解界面上的信息和操作控制。

这样做可以减少人的认知负荷,避免发生误操作和错误判断,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可操作性原则:设计产品和工作环境时,考虑用户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简单、直观和易于操作的界面和工具。

这可以降低学习成本和操作难度,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适应性原则: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能力差异,设计灵活和可定制的产品和工作环境。

这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和用户的满意度。

这些原则在设计产品和工作环境时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帮助设计者创建符合人的需求和能力的优化解决方案。

4. 请说明人因工程学在以下哪些领域有应用?人因工程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航空航天:人因工程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关注飞行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确保他们能够在高压力、高风险的情况下保持高度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交通运输:人因工程学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关注驾驶员的行为和驾驶环境,设计车辆控制界面和交通标志,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医疗保健:人因工程学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包括提高医疗设备的易用性和安全性,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人因工程学AB卷试卷期末考试题测试题模拟题带答案综合测试题期末考试卷模拟试卷自测卷试题综合检测卷3

人因工程学AB卷试卷期末考试题测试题模拟题带答案综合测试题期末考试卷模拟试卷自测卷试题综合检测卷3

人因工程学AB卷试卷期末考试题测试题模拟题带答案综合测试题期末考试卷模拟试卷自测卷试题综合检测卷3第1题:人因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答案: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各种工作、设备、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旨在优化人类工作环境和任务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第2题:人因工程学的目标是什么?答案:人因工程学的目标是使工作环境和任务设计更符合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减轻工作负荷、增强人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第3题:人因工程学的原则有哪些?答案:人因工程学的原则包括适应任务至人,充分考虑人的能力和限制;适应环境至人,确保工作环境符合人的需求;适应工具设备至人,设计易于操作和掌握的工具设备;适应信息至人,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和行动;适应人的特点至工作活动,考虑人的工作习惯和意愿。

第4题:人因工程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案:人因工程学的基本方法包括人机界面分析,以评估和改进人机界面的设计;任务分析,以理解和优化工作任务和流程;工作负荷评估,以确定工作负荷的合理分配;人机模型和仿真,以模拟和调整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

第5题:请问以下哪个属于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畴?A. 机械设计B. 建筑设计C. 交通规划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第6题:人因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人因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提供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产品设计,改善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设计人性化的作业流程和工作环境,评估和改进工人的工作负荷和工作技能。

第7题:请问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人因工程学中的任务分析?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任务拆分法D. 执行实验答案:C. 任务拆分法第8题:工作负荷指的是什么?答案:工作负荷指工作任务对个体的精力、认知和生理资源的需求量。

第9题:人因工程学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答案:人因工程学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和任务设计,使人们更容易学习和掌握工作技能,减轻工作负荷和压力,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和指引,减少出错和意外的发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人因工程实验方案(3篇)

人因工程实验方案(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人因工程,又称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人因工程在产品设计、工作环境优化以及人体行为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改善工作环境,促进人体健康。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用户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人因工程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人因工程实验,可以了解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产品设计、工作环境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人体测量目的:获取人体基本尺寸数据,为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人体测量仪器,如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尺等,对实验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臂长、腿长等基本尺寸的测量。

- 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数值和标准差。

2. 实验二:操作舒适性实验目的:评估产品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性。

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电脑键盘、鼠标、手机等。

- 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每组使用不同的产品进行操作。

-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实验对象对操作舒适性的评价。

- 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产品的舒适性。

3. 实验三:视觉舒适度实验目的:评估产品在视觉方面的舒适度。

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显示器、手机屏幕等。

- 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每组观看不同产品的屏幕。

-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实验对象对视觉舒适度的评价。

- 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产品的视觉舒适度。

4. 实验四:工作效率实验目的:评估产品或工作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作环境,如办公室、生产线等。

- 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每组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工作。

- 通过计时、数据记录等方式,收集实验对象的工作效率数据。

- 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工作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5. 实验五:人体行为分析目的:分析人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特点。

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如商场、机场等。

智慧树人因工程-因人而设答案2018知到人因工程-因人而设答案章测试答案

智慧树人因工程-因人而设答案2018知到人因工程-因人而设答案章测试答案

智慧树人因工程-因人而设答案2018知到人因工程-因人而设答案章测试答案薇芯共从号关注【选修宝】获取完整版满分答案第一单元章节测试第二单元章节测试薇芯共从号关注【选修宝】获取完整版满分答案第三章单元测试1系统整体设计的总目标是()可靠效益佳。

A. 安全B. 高效C. 易用D. 多功能2根据显示信息的精度要求,视觉显示可以分为数字显示和()显示。

A. 静态B. 动态C. 模拟D. 调节3视觉显示选择须以人机系统的任务、人的作业特点和显示器的()特性为依据。

A. 物理B. 能见性C. 清晰性D. 可识性4关于显示器的空间设置,推荐水平视线偏()为最佳观察角度。

A. 5°B. 10°C. 15°D. 20°5几何形状编码,编码长度以15种为限,最好不超过()种。

A. 2B. 5C. 7D. 106符号标志的评价方法有:()法、主观评价法、反应时法、混淆矩阵法。

A. 头脑风暴法B. 群体决策法C. 实验评估法D. 直选法7根据操作所用的身体器官,控制器分为:()控制器、足控制器、言语控制器。

A. 眼B. 意识C. 手D. 鼻8系统评价在系统设计之后才会用到。

A.B. 错误9人在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系统中不是处于主导地位。

A.B. 错误10显和控是人与外界交流信息和意愿的媒介。

A.B. 错误11显示器尺寸往往是影响能见性和清晰度的重要原因。

A.B. 错误12仪表的读数效率随刻度间距的增大而增高,在达到一个临界值之后,读数效率不再增高,甚至有所下降。

A.B. 错误13在指针设计时,指针尖的宽度应与最短的刻度线等宽。

A.B. 错误14闪光编码以光的闪烁速度变化作代码,闪光频率越多越好。

A.B. 错误15设计听觉显示器时,信号的强度应高于背景噪声,要保持足够的信噪比,以防声音掩蔽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A.B. 错误16听觉显示器设计时,为了显示复杂的信息时,可采用两级信号。

第一级为引起注意的信号,第二级为精确指示的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1、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引起视觉感觉。

这种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

A.照度B.光强C.视度D.亮度2、( )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A.一般照明B.局部照明C.综合照明D.特殊照明3、下面不是控制和防止眩光的措施是()。

A.限制光源亮度B.合理分布光源C.光线转为射线D.适当提高亮度,增大亮度对比4、下列哪个条件要求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B.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C.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D.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均匀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1/2B.1/3C.1/4D.1/1、不属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是()A硫氧化物 B氢气 C氮氧化物 D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7、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在()以下A1 B 11 C17 D188、以下不属于车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A新车装饰材料 B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C 外界污染 D人体自身的污染9、当儿童体铅含量超过()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A0ug/L B80ug/L C100ug/L D120ug/L10、以下不属于从建筑物中的天然材料里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是()A镭 B苯 C钍 D钾1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和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A甲醛 B苯 C丙酮 D氟化氢12、体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A 能量代 B基础代 C 安静代 D 机能代13()是人在绝对安静下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能量A 基础代量B 安静代量 C能量代量 D 代量14、基础代量的符号()A R BBCSDM1、安静代量与基础代量的关系()AR=1.2BBR=BCR=0.8BDR与B无关11常用()指标衡量劳动强度A安静代量B能量代量C基础代量D相对代量17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叫做()A 养需 B养债 C 养耗量 D养耗18动强度是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及紧程度。

A、体力消耗B、脑力消耗C、体力活动D、脑力活动19、依作业时的相对代率(RMR)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

RMR的值为()时可以持续作用。

A、小于4B、4C、4到7D、大于720、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公式I=T*S*W*10。

其中M的含义是()A、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总值B、8小时工作日平均能量代率C、一个工作日24小时代总值D、一个工作日24小时平均代率21、人体的最佳工作负荷是指正常情况下,人体工作8小时不产生()的最大工作负荷值A、疲劳感觉B、不适感觉C、过度疲劳D、疲劳积累22、体力疲劳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出现劳动机能衰退。

作业能力(),有时伴有疲劳感觉的自觉症状现象。

A、下降B、上升C、消失D、增强23作业工程分为四个阶段,顺序为().1工作适应期2最佳工作期3疲劳期4疲劳积累期A、1324B、1342C、1234D、213424、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不包括()A.力量B.耐力C.能量代D.体力代2、根据施力部位可把人体力量分为()A.手部力量,脚部力量B.脚部力量,背部力量力量C.背部力量,颈部力量D.手部力量,背部力量,脚部力量,颈部力量21、手部力量不包括()A.握力B.受操纵力C.卧姿手操纵力D.手背力27、工作负荷不可以从下列哪个方面评定()A.生理变化B.生化变化 C主观变化 D.表情变化28、操作频繁的作应考虑那种作业()A.双脚交叉B.双脚平行C.双脚相交D.双脚并拢29、人在安静的时候,血糖含量为()A.100mg\100mlB. 101mg\101mlC. 101mg\100mlD. 100mg\101ml30、以下不属于疲劳产生机理的是()A力源耗理论 B中枢神经变化理论 C生化变化理论 D工作绩效理论31、以下属于疲劳测定方法应满足的条件的是()A 测定结果应当是主观的表达B 测定结果应当定型化的表示C 测定方法能导致附加疲劳D 测定疲劳是,不能导致被测者不愉快或造成心理负担或病态感觉32、以下不属于疲劳测定方法的是()A 脑力劳动 B生化法 C 工作绩效测定 D 生理心理测定33、以下不属于生理心理测试方法的是()A 两点刺激敏感阈限检查法B 频闪融合阈限检查法C 连续色名呼叫法D 蛋白质含量34、以下不需要测定反应时的是()A色名呼叫实践测定法 B 购消符号数目测定法 C 反应时间测定法D 皮肤电流反应测定法3、以下不属于疲劳一般规律的是()A 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恢复B 疲劳没有有累积效应C 疲劳程度与生理周期有关D 人堆疲劳有一定适应能力31、工作记忆编码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包括一下哪项()A.觉醒水平B.工作记忆的组块C.加工深度D.编码技巧37、认知系统的信息储存方式包括()A.工作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A和D38、从功能上说,工作记忆是思维过程中()保持的地方A.结果B.记忆C.过程D.感觉39、觉醒水平即大脑皮层的()水平A.绩效B.记忆C.兴奋D.保持40、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以上、数月、数年乃至终身不忘的信息。

A.一分钟B.一小时C.一天D.一个月41、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不包括()A. 语义类型编码B.语言特点编码C.主管组织D.客观组织4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听觉和嗅觉接触远距离的刺激B.长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的中间阶段C.感知记忆随时间的消逝而衰退D.人的知觉过程所包含的信息和加工方式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两种方式43、下面不是注意的功能的是()A.选择功能B.保持功能C.调节及监督功能D.抵抗外环境的功能44、关于模式识别过程中,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匹配实现方式不包括()A.模板匹配模式B.原形匹配模式C.特激愤析模型D.周期分析模型4、人的信息处理的第3个阶段是()A.感觉B.中枢信息处理C.反应系统D.直觉信息处理41、信息在信息源和信宿之间传递过程理想模式()A.完全接收B.消耗殆尽C.有损耗D.混有其他信息47、传信率最低的是()A.人机B.机机C.人人D.以上都不对48、影响信息处理的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A.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的界限B.部因素C.外部因素D.社会环境因素49、下列.影响反应时的因素中其中是刺激信号性质影响的是()A.刺激的强度B.精神准备程度C.年龄因素D.刺激物数量0、下列不影响定位运动时间的因素是()A.运动方向B.操作者体质C.空间介质D.操作者年龄1、下列选项中不是启发性策略的是()A.手段-目的分析B.逆向搜索C.爬山法D.算法策略2、下列选项中不是线性推理模型的是()A.操作模型B.语言模型C.心理模型D.空间表象模型3、下列有关长时记忆信息储存描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记忆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B.从量的方面来讲,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C.从质的方面来讲,存储的信息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D.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4、声压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用()表示。

A、PB、qC、mD、n、将声源发出的声音强度按频率顺序展开,使其成为频率的函数并考察变化规律,称为()A、频谱分析B、频率分析C、声谱分析D、声频分析1、当声压级一定时,频率(),人耳感觉()A越高、越轻 B、越高越响 C、越低越响 D、越低越轻7、通过计权网络测得声压级称为()A、计权声压B、网络声级C、计权声级D、网络声压8、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出的噪声一般在()A、80~100B、80~120C、90~10D、40~809、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1年提出的8h噪声暴露的听力保护标准为等效连续声级()dBA、80~100B、80~120C、8~90D、10~12010、一个声音的听阀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现象称为()A、掩蔽B、蔽护C、声控D、声蔽二.判断题1、明度较高而鲜艳的暖色,容易引起人疲劳;明度较低、柔和的冷色,是人有稳重和宁静的感觉。

()2、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相同。

( )3、依作业时的相对代率(RMR)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时,RMR越高,规定的作业率就越高。

( )4、为了劳动持久,减少体力疲劳,人们从事的大部分作业有应低于氧上限。

( )5、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由于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指数越大,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小。

( )1、T 米勒研究认为,一般人连续劳动240分钟而不至于造成疲劳积累的最大能量消耗界限为11.7kj/min.( )7、疲劳是指人的生理反应,不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

( )8、营养物质在体分解所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用于维持体温。

( )9、营养物质在体分解所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用于维持体温。

( )10、作业时养的消耗量可以在作业中直接测定()11、旭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12、对确定的个体,能量代量的大小与劳动强度关系不大。

()13、安静代量是计算作业者一天的能量消耗和需要补给热量的依据。

()14、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有三个,分别为力量、耐力、新代。

()15、手的操纵力包括坐姿手操纵力、立姿手操纵力、卧姿操纵力。

()16、体力工作负荷可以从生理变化、生化变化、主管变化等三个方面行测定。

()17、操作频繁作业应考虑双脚平行作业()18、手的操纵力包括在手部力量中()19、人在安静时,机体的血糖含量为100mg\100ml.( )20、疲劳测定方法应满足的条件中测定结果应该主管的表达。

()21、积极休息必消极休息是工作效率恢复提高率低()22、脑力劳动一般采用消极休息方式。

()23、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最先、最敏感的反映出来的是中枢神经的疲劳()24、疲劳测定应以定性化方法表达。

()25、较长时间从事轻或中等强度劳动引起的疲劳,既有局部疲劳,又有全身疲劳。

()26、飘尘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建筑工地等()27、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爆炸性,其危害极大()28、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29、儿童铅含量过高的反应是面色发黄,生长迟缓等()30、当空气中CO2浓度到达0.2%时,人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31、空气污染主要可以分为有害气体、固体尘粒、可溶性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32、明适应的过程是人眼感受随时间慢慢降低的过程。

( )33、眼睛观看物体可分为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三种状态。

()84、视力是评价眼睛分辨细小物体的能力。

()35、一般照明是指为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强度而设置的照明。

()36、光视野出现过高的亮度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人们就会感到刺眼,影响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