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与或图搜索问题
中国海洋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大纲(理论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开课单位】信息学院【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学时数】64 (理论48 实践16 )【学分数】 3.5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三学年春季学期(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本课程讲解人工智能的一般性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搜索策略、谓词逻辑归结、知识表示、不确定性推理、机器学习等,要求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范围和发展现状,能运用一般性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人工智能问题。
修读要求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等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的主要原理、技术和方法。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算法设计能力、编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二、教学内容(一)第0章绪论1、主要内容: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发展史和研究范围。
2、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学生学习提出要求)要求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及相关哲学问题、了解其发展史和研究范围。
3、重点、难点:无4、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二)第一章搜索问题1、主要内容:回溯策略、图搜索策略、无信息图搜索过程、启发式图搜索过程。
2、教学要求:掌握回溯策略的递归法实现、一般的图搜索过程、深度优先和宽度优先的图搜索过程,以及启发式图搜索A*算法;理解A*算法的启发式函数的下界约束和单调约束,理解A*算法的改进算法及其主要依据。
3、重点、难点:重点:回溯策略、A*算法难点:A*算法的启发式函数相关引理及定理的证明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综合性设计项目1:滑动积木块问题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及其实现。
与或图搜索问题
与或图搜索问题的特点
组合优化问题
与或图搜索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组 合优化问题,因为解决方案空间 通常非常大,需要采用高效的搜 索策略来找到最优解。
逻辑约束
与或图中的节点之间存在逻辑约 束,即某些节点必须同时满足与 (AND)或(OR)关系。
决策变量
与或图中的节点代表决策变量, 需要确定它们的取值以最大化目 标函数或满足特定条件。
03
与或图搜索问题的求解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 或图的算法。该算法会尽可能深地搜索 树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在边都己被探 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的那条
边的起始节点。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适合求解与或图中的 AND-OR图问题,可以找到所有解或
最优解。
算法步骤:选择一个起始节点,标记为 已访问,然后递归地搜索与该节点关联 的所有未被访问的节点,直到所有节点
与或图搜索问题的求解目标
找到最优解
与或图搜索问题的求解目标是找到满足所有 逻辑约束的节点组合,以最大化目标函数或 满足特定条件。
高效求解
由于与或图搜索问题通常具有较大的解决方案空间 ,因此需要采用高效的搜索策略和启发式算法来快 速找到最优解。
实际应用
与或图搜索问题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如电路设计、计划调度、物流优化 等。
路径规划
在路径规划问题中,与或图搜索问题可以用于寻找满足特定条件的路径, 如最短路径、最少花费路径等,使得路径能够连接起点和终点。
02
与或图搜索问题概述
与或图搜索问题的定义
与或图搜索问题是一种组合优化问题,旨在寻找满足一系列与 (AND)或(OR)逻辑关系的节点组合。
它通常由一个有向图表示,其中节点表示决策变量,边表示 逻辑关系。
知识表示及Prolog语言 “与或”图表示法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时间(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25(课前2分钟预备)复习提问:(2分钟)⒈知识表示遵循的思路?(讨论:自然语言→符号→计算机语言)⒉已经学过哪些知识表示的方法?(回答:框架、产生式、状态空间表示法)引入新课:(2分钟)实例分析1: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的知识表示。
(如:图1)图1: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的“或”图从而引出“与/或”图表示法及其应用的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与/或”图表示法及其应用一、“与/或”图表示法⒈“或”图图2:“或”图“或”图:“或”指的是当一个问题P变换为一组子问题P1、P2、P3 …Pn时,只要任意一个子问题有解,则原问题就有解。
只有当所有的子问题都无解时,原问题才无解。
这样原问题P与子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或”图来表示。
(如:图2),P:或节点。
任务一:(见《课堂练习》)画出边角边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Q3)的“或”图。
分析:此问题变换为三个子问题Q31、Q32、Q33:三组边角边任意一组对应相等都可证明三角形全等。
组织提问播放分析分析归纳布置指导监查就坐安静思考回答观看思考回答观察思考理解思考完成组织课堂复习过实例引出新课便于理解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达成教学目标之一5⒉“与”图由任务一引出探究问题1:用“边角边”方法证明一对三角形全等的子问题Q32图如何画?实例分析2:结合具体三角形分析利用“边角边”方法证明一对三角形全等,归纳出“与”图。
(如:图3)Q32:△ADE≌△CBEQ321:AD=CBQ322:∠ADE=∠CBEQ323:DE=EB图3:用“边角边”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与”图“与”图:“与”指当一个问题P可以分解为一组子问题P1、P2、P3 …Pn时,只有当所有的子问题都有解时,原问题才有解,任何一个子问题无解都会导致原问题无解,这样原问题与其所有的子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与”图”来表示。
(如:图4)图4:“与”图任务二:(见《课堂练习》)画出表示信息技术会考合格条件的“与”图。
第二章 知识表示方法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教学内容智能系统问题求解所采用的几种主要的知识表示方法(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语义网络法)以及基于不同表示法的问题求解方法。
教学重点1. 状态空间表示法中问题的状态描述.改变状态的操作和问题目标状态的搜索;2. 问题规约的一般步骤.规约的与或图表示;3. 谓词逻辑的语法和语义.量词的辖域.谓词公式的置换与合一;4. 语义网络的构成.语义基元的选择.语义网络的推理等。
教学难点状态描述与状态空间图示.问题归约机制.置换与合一。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同时结合《离散数学》等已学的内容实时提问.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中的多媒体素材来表示抽象概念。
教学要求1. 重点掌握用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语义网络法来描述问题.解决问题;2. 掌握这些表示方法之间的差别;并对其它表示方法有一般了解2.1 状态空间法教学内容本节讨论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即状态空间法,它以状态和操作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
教学重点问题的状态描述,操作符。
教学难点选择一个好的状态描述与状态空间表示方案。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中的多媒体素材来阐述抽象概念。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对某个问题的状态空间描述,学会组织状态空间图.用搜索图来求解问题。
2.1.1 问题状态描述1.基本概念状态(state)它是为描述某类不同事物间的差别而引入的一组最少变量q0,q1,…,qn的有序集合,其矢量形式如下:Q=[q0,q1,…,qn]' (2.1)式中每个元素qi(i=0,1,…,n)为集合的分量,称为状态变量。
给定每个分量的一组值就得到一个具体的状态,如Qk=[q0k,q1k,…,qnk]' (2.2)操作符(operator)称使问题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手段为操作符或算符。
状态空间(state space)它是表示一个问题全部可能状态及其关系的图,它包含所有可能的问题初始状态集合S、操作符集合F以及目标状态集合G。
与或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孙骏 2014.05.13
与或图的搜索策略
1 与或图的一般搜索过程 2 与或图的广度优先搜索
3 与或图的深度优先搜索
4 与或图的有序搜索 5 博弈树的启发式搜索
1 与或图的一般搜索过程
与图: 把一个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P1,P2, P3,…可用“与图”表示;P1,P2,P3,…对应的子问
S0 2
A 6 t1 5 t2 E C 1 t3 2 F 3 1 2 B 2
D 1 G 1
t4 2 t5
解:左边解树, 按和代价:h(A)=11 h(S0)=13; 按最大代价:h(A)=6 h(S0)=8; 右边解树, 按和代价:h(G)=3, h(D)=4, h(B)=6, h(S0)=8; 按最大代价:h(G)=2, h(D)=3, h(B)=5, h(S0)=7
P
E
F
2
G
0 0 2 2 0 0
H
3
2
h(N)=2, h(P)=7, h(C)=3, h(A)=8 左子树h(S0)=9
3
2
2
2
三阶梵塔问题
1 2 3 1 2 3
A
A
B C
B C
初始配置
目标配置
问题描述: 采用三元组表示状态: S=(i,j,k) 其中,i, j, k分别表示金片C,B,A所在的钢针号。 初始状态(1,1,1),目标状态(3,3,3)
a
4-5=-1 b
5-4=1
5-5=0
5-5=0
6-6=0
程可用一个“与或图”来表示
P P1 P11 P12 P2 P31 P3 P32 P33
与或图搜索问题
…...
K个
*
耗散值的计算
k(n, N) = Cn+k(n1, N)+…+k(ni, N) 其中:N为终节点集 Cn为连接符的耗散值
…...
i个
n
n1
n2
ni
*
目标
目标
初始节点s
a
b
c
解图:
*
能解节点
终节点是能解节点
若非终节点有“或”子节点时,当且仅当其子节点至少有一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能解。
f(n) = g(n) + h(n) 对n的评价实际是对从s到n这条路径的评价
01
n
02
s
03
普通图搜索的情况
04
*
与或图: 对局部图的评价
目标
目标
初始节点
a
b
c
*
两个过程
01
图生成过程,即扩展节点
03
计算耗散值的过程
02
从最优的局部途中选择一个节点扩展
04
对当前的局部图重新新计算耗散值
*
AO*算法举例
若非终节点有“与”子节点时,当且仅当其子节点均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能解。
*
不能解节点
若非终节点有“或”子节点,当且仅当所有子节点均不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不能解。
若非终节点有“与”子节点时,当至少有一个子节点不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不能解。
没有后裔的非终节点是不能解节点。
*
2.2 与或图的启发式搜索算法AO*
第一阶段是完成自顶向下的图生成操作,先通过有标记的连接符,找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个局部解图,然后对其中一个非终结点进行扩展,并对其后继结点赋估计耗散值和加能解标记。
高中“与或”图表示法及其应用
核弹发射问题“与/或”图
LOGO
Your site here
核弹发射问题“与/或”图
LOGO
“或”图:P1、P2、P3 …Pn中任意一个有解则P有解。 “与”图:子问题 P1、P2、P3 …Pn均有解则P有解。
Your site here
正确答案 LOGO
Q
B
C
B1
B2
B3
C1
C2
Your site here
S
S1
S2
S3
S31
S32
Your site here
LOGO
⒈无人驾驶汽车撞人,罚车还是车主?
Your site here
可能会是这样:
车主来缴纳罚款,即便违法的是汽车而不是车主。
在更严重的致人伤亡的交通事故中,虽然涉事多方可能会互 相起诉,但最终要由汽车制造商来负责,至少要负民事赔偿上的 责任。 随着机器人逐渐成为主流应用,立法者必须弄清楚如何管理
Q311Q312 Q313 !321 Q322 Q323 Q331 Q332Q333
人 工 智 能 与 或 图 搜 索ppt /link?url=bkof8yQMl0fZuXf7UH_JQyO3_wR86kupepYsDSc4T3ufr4RfmXLvznHk0hkJ6AFYfzpICzzY1lRAkEIsRDhhKtUmMeppYyvxquZZBhrl7
分7根小棍问题的“与/或”图
(7)
(6,1) (5,1,1) (5,2) (3,2,2) (4,3)
甲
(4,2,1)
(3,3,1) 乙 甲 乙 甲
(4,1,1,1) (3,2,1,1) (3,1,1,1,1) (2,1,1,1,1,1)
第二章3问题规约
一 问题规约
№2
概念: 把复杂的问题变换为若干需要同时处理的较为 简单的子问题后再加以分别求解 问题的解答就由子问题的解答联合构成 问题归约可以递归地进行,直到把问题变换为 本原问题的集合 本原问题就是不可或不需再通过变换化简的" 原子"问题
问题归约的描述
№3
SP = ( S , O ) S--在问题求解(即搜索)过程中所有可达的合法 状态 构成的集合 O--操作算子的集合,操作算子的执行导致状态的 变迁
№ 18
二 与或图搜索
№ 19
可以把 与或图视为对一般图的扩展
№ 20
与或图基本概念:
(1) K-连接 --用于表示从父节点到子节点间的连接, 也称为父节点的外向连接,并以园弧指示同父子节点 间的“与”关系
K大于1的连接也称为超连接 K等于1时超连接蜕化为普通连接 而当所有超连接的K都等于1时,与或图蜕化为一 般图
№ 25
(3) 能解节点 • 终节点是能解节点; • 若节点n有一外向K-连接指向子节点n1,n2,…nk,
且这些子节点都是能解节点,则n是能解节点;
(4) 不能解节点 • 非终节点的叶节点是不能解节点; • 若节点n的每一个外向连接都至少指向一个不能解
节点,则n是不能解节点。
三 与或图的启发式搜索
LGS选择fi(n0)最小的待扩展局部解图作为G'; (5) G'中选择一个非终节点的外端节点(尚未
用于扩展出子节点的节点)作为n;
№ 29
(6) 扩展n,生成其子节点集,并从中删去导致有 环的子节点以及和它们有“与”关系的子节点;
若子节点集为空,则n是不能解节点,从LGS删 去G’(因为G’不可能再扩展为解图);否则,计 算每个子节点 ni的f(ni),并通过建立外向K-连接 将所有子节点加到G中;
与或图搜索
• 解图:
初始节点
目标
目标
该解图的耗散值为: (1+(1+1))+(1+1)=5
9
局部解图的耗散值计算
如果我们也将局部图的耗散值记为k(n,N),则: ① 若n是局部图的一个叶节点,则
k(n,N)=h(n);
② 若n是一个外向连接符指向后继节点{n1,…, ni},并设该连接符的耗散值为Cn,则
1
与或图例子
2
2.1 基本概念
与或图是一个超图,节点间通过连接符连接。
超图是图的最一般的表达形式,无论什 么图,你都可以说它是超图,就像无论 整数,无理数,复数,反正都是数一样。
超图的定义由两个集合构成:一个点集A, 另一个是点集A中元素的子集的集合B(B 中所有元素的并集就是集合A)。A中的元 素叫节点;B中的元素就叫边,这样超图 H=(A,B)。
17
与或树的一般搜索过程(续)
• 由上述搜索过程所形成的节点和指针 结构称为搜索树。 • 与或树搜索的目标是寻找解树,从而 求得原始问题的解。如果在搜索的某一 时刻,通过可解标示过程可确定初始节 点是可解的,则由此初始节点及其下属 的可解节点就构成了解树。
18
与或树的一般搜索过程(续)
• 如果在某时刻被选为扩展的节点不可扩 展,并且它不是终止节点,则此节点就 是不可解节点。此时可应用不可解标示 过程确定初始节点是否为不可解节点,
如果可以确定初始节点是不可解的,则搜 索失败;否则继续扩展节点。
19
与或树的性质
• 可解与不可解标示过程都是自下而上进行 的,即由子节点的可解性确定父节点的可解性。
• 在与或树中搜索解树时,如果已确定某个 节点为可解节点,则其不可解的后裔节点就不 再有用,可从搜索树中删去;同样,如果已确 定某个节点是不可解节点,则其全部后裔节点 都不再有用,可从搜索树中删去,但当前这个 不可解节点还不能删去,因为在判断其先辈节 点的可解性时还要用到它。
第2章_基于状态空间图表示的搜索搜索技术(新)XXXX1013
2020/10/24
人工智能
6
2.1.2 知识表示(1)
➢知识表示:就是研究在计算机中如何用最合适 的形式表示问题求解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包括构成问题求解框架的全部知识。
➢常用的知识表示形式
➢ 状态空间图 ➢ 与或图 ➢ 谓词逻辑 ➢ 产生式 ➢ 框架 ➢ 语义网络 ➢ ……
2020/10/24
2020/10/24
人工智能
5
2.1.1 知识与问题求解框架(3)
3.问题求解框架
问题:是指事件或事物的已知或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有差异 。
问题求解:是指在一定的控制策略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或运算 来改变问题的状态,使之与目标状态接近或一致。 例如,李明在北京,他要去西安(办事)。 又如,博弈问题。 问题的求解框架 (1)叙述性知识:描述问题的状态有关的各种知识。 (2)过程性知识:描述状态之间的变换关系的各种知识。 (3)控制性知识:描述如何在当前状态下选择合适操作的知识。
例2.3修道士和野人问题(4)
2.操作集F={p01, p10,p11,p02,p20,q01,q10,q11, q02,q20}
操作符
p01 p10 p11 p02 p20 q01
q10 q11 q02 q20
条
件
b=1, m=0或3, c≥1 b=1, (m=3,c=2)或(m=1,c=1)
b=1, m=c, c≥1 b=1, m=0或3, c≥2 b=1, (m=3,c=1)或(m=2,c=2) b=0, m=0或3, c≤2
(0,3,1) q01
(0,2,0)
p20 (2,2,1)
2020/10/24
人工智能
25
2.2.2 隐式状态空间图
《搜索与或图搜索》课件
3
搜索的原理
搜索原理是通过将问题分成更小的子问题,并从这些子问题中选择最优解决方案, 从而解决整个问题。
与或图的定义
与或图是什么?
与或图是一种用来表示集合之间 关系的图形。
与或图的表示方法
与或图可以使用布尔运算符来表 示,例如“与”运算符表示两个集 合中的共同元素,而“或”运算符 则表示两个集合的并集。
3 与或图搜索在实际应
用中的案例
与或图搜索经常应用于人 工智能、专家系统、自然 语言处理等领域。
总结
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回顾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搜索和与或图搜索的相关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重 要性。
搜索与或图搜索的应用前景
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重要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搜索和与或图搜索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搜索与或图搜索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搜索和与或图搜索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本次演示中, 我们将会深入探讨这两个主题。
搜索的定义
1
搜索是什么?
搜索是为了找到特定信息而从大量信息中进行查找和筛选的过程。搜索是人工智 能、信息检索及其他领域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2
搜索的分类
搜索有两种主要分类:确定性搜索和非确定性搜索。确定性搜索是使用精确匹配 算法的搜索,而非确定性搜索则是使用模糊匹配算法的搜索。
与或图在电子学中的应用
与或图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学中的 逻辑电路设计,例如计算机内部 的运算电路。
与或图搜索
1 与或图搜索的定义
与或图搜索是指在一个由 与或图表示的问题空间中 搜索,以找到解决方案。
2 与或图搜索的算法
与或图搜索可以使用许多 不同的算法来完成搜索。 其中最常用的是A*算法、 BFS和DFS。
与或图搜索策略
注意:终止节点一定是端节点,但端节点不一定是终 止节点。
10
可解节点: 6. 可解节点:节点须满足下列 条件之一: (1) 终止节点是可解节点; (2)一个与节点可解,当且仅当其子节点全都可解; (3)一个或节点可解,只要其子节点至少有一个可解; 7.不可解节点: 不可解节点: 不可解节点 关于可解节点的三个条件全部不满足的节点称为不可 解节点。 8.解树 解树: 解树 由可解节点所构成,并且由这些可解节点可推出初 始节点(它对应于原始问题)为可解节点的子树.
11
可解性判别
1 3 2 4 B 5 t1
t4
t3 t2 A
12
可解性判别
S0
A D
B C 3 G L M 3 0 0 2 2 2 E 2 H F
2
2
13
例题
三阶梵塔
C B A
(1,1,1)
三元组
(i, j, k)
i 代表金盘C所在的杆号;j代表金盘B所在的 杆号;k代表金盘A所在的标号。
14
1 3 2 4 5 t1
3) 4)
t4
t3 t2 A
5)
此时,closed 表就是由节点1,2,3,4,5和t1,t2,t3,t4构成的解树,如图中粗线所示。
22
与/或树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1、把初始节点S0放入OPEN表; 2、移出为OPEN表的第一个节点N放入CLOSED表,并冠以序号n; 3 、如果节点N 的深度大于等于深度界限,则转第5部的第(1); 4、若节点N可扩展,则做下列工作:
t5 G 2 1 t4 F t3 E 1 D 2 3 B 2 1 2 c S0 2 5 A 6 t1
目标 目标
9
其它几个概念与术语
研究生第2章知识表示与推理6-与或树搜索
2024/2/20
2.3.1 与或树盲目搜索技术
问题归约法
与或图
原始问题
起始节点
中间问题
中间节点
本原问题集
终叶节点
操作符
2024/2/20
生成“与”、“ 或” 后继节点的有向弧
可解节点的定义是(递归地):
2024/2/20
(4)、 扩 展 节 点 n , 生 成 其 全 部 后 继 节 点 , 送 OPEN表末端,并设置指向 n 的指针
说明:此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节点 n 无后继节点 ➢节点 n 有后继节点、并有叶节点 ➢节点 n 有后继节点、但无叶节点
2024/2/20
(5)、若 n 无后继节点,标志 n 为不可解,并转(9) ((10)、(11));若后继节点中有叶节点,则标 志这些叶节点为可解节点,并继续((6)、(7)、 (8));否则转(3)
2024/2/20
第五大循环((3)、(4)、(5)步): (3)、从OPEN表中取出节点5,并送到CLOSED表 (4)、扩展节点5,生成后继节点B、C,并送到
OPEN表的末端 (5)、无叶节点,转到(3)步
OPEN= { 6, 7, 8, 9, B, C } CLOSED= { 1 , 2, 3, 4, 5 }
说明: 先扩展的节点画在左边
√
1
√
2
3
X
√
5
6
7
t
1
X
t
t
2
3
√√
√
1
√
2
√
3
X
√
搜索和或图搜索实例AO算法
• 没有后裔旳非终节点是不能解节点。
• 若非终节点有“或”子节点,当且仅当全部子节点均不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不 能解。
• 若非终节点有“与”子节点时,当至少有一种子节点不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不 能解。
耗散值旳计算
1.若n是N旳一种元素, 则k(n, N) =0 2.若n是一种外向连接符指向后继结点{n1,..ni}
k(4, N)= min(1+k(5, N),
1+k(8,N))
目的n8
= min(3, 1)=1
N0= 2+1+2=5
解图(c)
同理可计算得: (a)旳解图耗散值为8 (b)旳解图耗散值为7
具有最小耗散值旳解图称为最佳解 图,其值也用h*(n)标识.上例中旳 h*(n)=5
一般图搜索旳情况
s
n
t f(n) = g(n) + h(n) 对n旳评价实际是对从s经过n到目旳地这条途径旳评价
设:K连接符 旳耗散值为K
AO*算法搜索例子
G中只有一种结点n0
第一种大循环(扩展结点),直到n0是SOLVED:
q=3 n0 初始节点
1. 找到待扩展旳局部图G’{n0} 2. n=G’中任意结点, 此时n=n0
3. 扩展结点n=n0, 生成后继结点集合{n1,n4,n5},
n1
连接符1
连接符2
与或图: 对局部图旳评价
初始节点
c
a b
目的
目的
与或图搜索:AO*算法
两个过程
• 图生成过程,即扩展节点
自顶向下, 从最优旳局部途中选择一种节点扩展
• 计算耗散值旳过程
自下向顶, 对目前旳局部图重新计算耗散值
与或图的搜索算法
contents
目录
• 与或图的基本概念 • 与或图的搜索算法 • 与或图的优化算法 • 与或图的应用场景 • 与或图搜索算法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与或图的基本概念
与或图的定义
总结词
与或图是一种特殊的图形结构,用于表示一组逻辑表达式之 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与或图由节点和边组成,其中节点表示变量或逻辑运算符, 边表示逻辑关系。每个节点可以是一个与节点(AND节点) 或一个或节点(OR节点),表示相应的逻辑运算符。
总结词
A*搜索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它 结合了最佳优先搜索和Dijkstra算法的特 性。
VS
详细描述
A*算法使用一个启发函数来评估节点的重 要性,并优先探索最有可能达到目标状态 的节点。
03
CATALOGUE
与或图的优化算法
记忆化搜索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存储已搜索的节点状态,避免重复搜索,提高搜索效 率。
启发式搜索
总结词
利用启发式信息指导搜索方向,优先搜索最有希望达 到目标节点的路径。
详细描述
启发式搜索是一种基于启发式信息的搜索算法,它利 用启发式信息来指导搜索方向,优先搜索最有希望达 到目标节点的路径。启发式信息可以是与目标节点距 离最近的节点、最短路径长度等。在搜索过程中,启 发式搜索会根据启发式信息评估每个节点的优先级, 优先搜索优先级最高的节点。启发式搜索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搜索,提高搜索效率。
问题转化
为了扩大算法的应用范围,需要研究如何将其他类型的 问题转化为与或图问题,以便利用该算法进行求解。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第二章 搜索与问题求解
Step4当原始顶点被确定为可解顶点时,输出相应解图为问题的解。
下面通过例2-2对与或图问题表示及其求解步骤作进一步的说明。
例2-2三阶梵塔问题。如图2-4所示,有A、B、C三个金片及1、2、3三根钢针,三个金片按自下而上从大到小的顺序穿在1号钢针上,要求把它们全部移到3号钢针上。每次只能移动一个金片,且任何时刻都不能把大的金片压在小的金片上。
本章介绍关于搜索的基本知识,叙述问题求解的状态空间表示法和与或图表示法,阐述用于问题求解的主要启发式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计算机博弈中的搜索方法。
2.1
人们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到最好的解。但解的最优性和求解的计算复杂性之间是一对矛盾。在搜索算法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好的解,需要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开销。对于复杂问题,难以同时满足解的最优性和计算的可行性,须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和折衷,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a) (b) (c)
图2-1二阶梵塔问题
(a)初始状态;(b)目标状态1;(c)目标状态2。
解:
(1)用 表示问题的第 个状态。其中, 表示金片A所在的钢针号, 表示金片B所在的钢针号。问题的全部可能状态共有以下9种:
.
显然, 为初始状态, 或 为目标状态。
(2)只能通过移动金片A或B来解决问题。因此,定义操作符 和 。 表示把金片A从第i号钢针移到j号钢针上; 表示把金片B从第i号钢针移到j号钢针上。这样,共有12种能促使状态发生转换的操作,分别是:
2.2.1
一个问题对应的状态空间是一个五元组:
, (2-1)
其中, 是状态的集合, 是用于状态转换的操作符的集合, 是状态转换代价的集合, 是初始状态的集合, 是目标状态的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记为:
极小≤极大,剪枝 极大≥极小,剪枝
-剪枝(续)
f
0 0 1
d b
0 3
m h
1
1
n
e g
k
i
1
6
a
0
c
-3
3
5 4
-3
6
j
0
5
-3
3
3
-3
0
2
2
-3
0
-2
3 5 4
1
-3
0 6
8 9
-3
-剪枝注意点
1)在不同类型节点间比较:极大 VS 极小 2)与“先辈层”而不只是“父辈层”有值的节点比较 3)只有节点值固定后,才能向上层传递 4) -剪枝不影响极大极小算法的结果
n3
=2+2+k(n5,N)+k(n6,N)
=4+2+k(n7,N)+k(n8,N) +2+ k(n7,N)+k(n8,N) =8 目标n8
n6
目标n7
• 解图3: 初始节点n0
n1
n2 n5
n4
K(n0,N) =2+k(n4,N)+k(n5,N) =3+2k(n5,N) =3+2×2
n3
n6 目标n8 目标n7
第二章 与或图搜索
2.1 基本概念
与或图是一个超图,节点间通过连接符连接。 k-连接符:k>1为“与”节点,k=1为“或”节点
…...
k个
与或图
n0
n1
n2 n4 n5 n0有2个外向连接符, 分别为1-连接符(n1), 2-连接符(n4,n5);n8 是n4的或子节点,同时 又是n5的与子节点
n7
目标
n0
n1 n2
初始节点
红色:5
黄色:6
n1
5 n0
初始节点
n4
n2(4)
1 n4(1)
n3
n5 n3(4)
n5(1)
2
n6
h(n0)=3 h(n1)=2 h(n2)=4 h(n3)=4 h(n4)=1 h(n5)=1 h(n6)=2 h(n7)=0 h(n8)=0
n8
n6(2)
n8(0)
目标
(3,1,1,1,1)
MIN
MIN
(2,2,1,1,1)
MAX
注:若有n0至{n1,n2}的解图,则我方胜; (2,1,1,1,1,1) n2 但不存在! 22
中国象棋
一盘棋平均走50步,总状态数约为10161 假设1毫微秒走一步,约需10145年。 结论:对于许多博弈问题(国际跳棋、围棋 等),不可能穷举。
7
• 解图1:
初始节点n0
n1
n2 n5
n4
K(n0,N) =2+k(n4,N)+k(n5,N) =2+1+k(n8,N)+2+ k(n7,N)+k(n8,N) =5
n3
n6 目标n8 目标n7
• 解图2:
初始节点n0 K(n0,N)
n1
n2 n5
n4
=1+k(n1,N) =1+1+k(n3,N)
=7
AO*算法思路: 对局部图的评价
初始节点
c
a
b 目标 目标
两个过程
扩展节点的图生成过程(自上而下)
从最优的局部图中选择一个节点扩展
计算耗散值的过程(自下而上)
对当前的局部图重新计算耗散值 判断祖先节点的可解/不可解性 删去无用的后裔节点
AO*算法举例
n0
初始节点
n1
n …... n1 n2
ni
i个
解图(对于无环与或图而言) 递归定义:
一个与或图G中,从节点n到节点集N的解图记为G’ ,G’是G的子图 1. 如果n是N的一个元素,则G’由单一节点n 组成; 2. 如果n有一个外向连接符k指向节点{n1, n2,…, nk}使得从每一个ni到N有一个解图,则G’由n、连 接符k和每一个ni到N的解图组成; 3. 否则n到N不存在解图。
MIN
MAX
注:若有n0至N的解图,则我方必胜
分钱币问题
我方(MAX)先走, 或节点
对方(MIN)后走, 与节点 (7)
n0 MAX
(6,1)
(5,2) (3,2,2)
(4,3)
MIN
(5,1,1) (4,2,1)
(3,3,1)
MAX
(4,1,1,1) (3,2,1,1) (2,2,2,1) n1
目标
n0 n1 n2
初始节点
n1 n4
2,5*
n0
初始节点
n4(1) n2(4)
n3
n5 n3(4)
n5(1) 初始q(n1)=h(n1)=2; 扩展后: q(n1)=min{1+4,1+4}=5>2; n8
n6
目标
n7
目标
红色:4
黄色:6
h(n0)=3 h(n1)=2 h(n2)=4 h(n3)=4 h(n4)=1 h(n5)=1 h(n6)=2 h(n7)=0 h(n8)=0
分钱币问题
对方(MIN)先走, 与节点
我方(MAX)后走, 或节点 (7)
n0 MIN
(6,1)
(5,2) (3,2,2)
(4,3)
MAX
(5,1,1) (4,2,1)
(3,3,1)
MIN
(4,1,1,1) (3,2,1,1) (2,2,2,1) (3,1,1,1,1) (2,1,1,1,1,1) (2,2,1,1,1)N
-3
3
3
-3
0 2
2
-3
0
-2
3 5 4
1
-3
0 6
8 9
-3
29
-剪枝
边生成估值边计算倒推值,从而剪去某些分支的 技术 极大节点的下界为。 极小节点的上界为。 顺序:剪枝顺序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 剪枝的条件:
后辈节点的值≤祖先节点的值时, 剪枝 后辈节点的 值≥祖先节点的值时, 剪枝
5* n4(1) n2(4) n0
初始节点
n4
n3
n5 n3(4)
n5(1)
2*
n6
h(n0)=3 h(n1)=2 h(n2)=4 h(n3)=4 h(n4)=1 h(n5)=1 h(n6)=2 h(n7)=0 h(n8)=0
n8
n6(2)
n8(0)
目标
n7(0)
n7,n8为终节点,故可解; 于是,标记n5可解; n0尚未可解; 选择红色局部图继续扩展(n4非终节点)
n7(0)
q(n4)=1,不变,q(n0)=5不变。n4可解;故 n0可解,算法成功退出。
n7
目标
AO*算法与A*的比较性质
1)AO*应用于与或图搜索,搜索的是解图;而A*则应用于一般图的 搜索,搜索的是解路径。 2)AO*选择估价最小的局部解图优先扩展;而 A*选择估价最小的路 径(节点序列)加以优先扩展。 3)AO*无需考虑评价函数f(n)的分量g(n),只需对新扩展出的节点n 计算h(n),并倒推修正上层节点估值;而A*则需同时计算分量g(n)和 h(n),以评价节点n是否在代价最小的路径上。 4)AO*存放候选的待扩展局部解图,并依据fi(n0)值排序(i个连接 符);而A*则应用OPEN表和CLOSE表分别存放待扩展节点和已扩展节 点,并依据f(n)值排序。 当h(n)≤h*(n)且h(n)满足单调性约束时,AO*一定能找到最佳解图。
极小极大分析法
不生成(也无法生成)完整的博弈树(因而也不搜索 解图);而是在有限的深度范围内,引入节点评估值, 进而寻求当前较好的一种走法;模拟人类对弈的思维。 当前己方所处状态作为根节点,按照宽度优先搜索策 略,扩展出预定深度(偶数,成对)的与或搜索树, 端节点用给定的估价函数估值,交替使用极小-极大的 原则,倒推上层节点估值,直至根节点。 对己方有利的估值大,反之对对方有利。 博弈树扩展深度越大越精确,但计算量庞大,通常一 定深度。
+ ∞,
p是A方胜局 p是B方胜局
e(p)=
- ∞,
e(+p)-e(-p), p是未定局 0, p是和局
e(+p):可使a成为三子一线的数目 e(-p ):可使b成为三子一线的数目 e(+p)=4; e(-p)=6; e(p)=-2, 对B方有利。
a b
我方先手
1
MAX
a
-1
a
-2
a
1
MIN
a b
n3
n6 n8
n7
2
与或图搜索问题
初始节点n0
n1
n2 n4 n5 搜索的目的:考察n0到目标 (终节点)集合N={n7,n8} 是否有解并找到解图
n3
n6
目标 n8 目标 n7
能解节点
终止(目标)节点可解 若非终节点有“或”子节点时,当且仅当其 子节点至少有一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能解。 若非终节点有“与”子节点时,当且仅当其 子节点均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能解。
初始节点
黄色:6
n1
5*
n0
初始节点
n4(1)
n5(1)
2*
n8
n6(2)
n8(0)
目标
n7(0)
初始q(n5)=h(n5)=1; 扩展后q(n5)=min{1+2,2+0+0}=2;指 针选择2-连接;q(n0)=min{6,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