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加固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加固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加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结构加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3. 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结构加固所需材料的特点及选用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结构加固的案例,并提出合理的加固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建筑结构加固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等方法,自主获取建筑结构加固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建筑结构加固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3. 学生能够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了解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最新动态。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对建筑结构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加固的基本概念- 加固原因及分类- 加固技术的原理及效果2. 常见建筑结构加固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 钢结构加固- 木质结构加固- 砌体结构加固3. 加固材料及选用原则- 钢材、钢筋- 混凝土、砂浆- 碳纤维复合材料- 粘钢、粘碳纤维4. 加固方案设计及案例分析- 加固方案设计流程- 加固方案案例分析- 加固计算及验算方法5.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安全及环保要求6. 建筑结构加固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加固新技术介绍- 加固技术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型加固技术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建筑结构加固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常见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第三周:加固材料及选用原则第四周:加固方案设计及案例分析第五周: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第六周:建筑结构加固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建筑结构加固”章节内容相关,涉及教材第3章第2节、第3节、第4节及第5节的相关内容。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作业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作业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作业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各类结构的特点。

2. 学生能了解建筑结构的受力原理,掌握力学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具备初步的结构选型能力。

2.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运用绘图软件完成建筑结构的设计作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建筑结构知识,培养对建筑美学和工程实践的兴趣,增强对建筑行业的热爱。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了解建筑结构在历史和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意识。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包括建筑结构的作用、分类及各类结构的特点,如梁、板、柱、框架、剪力墙等。

2. 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讲解建筑结构受力原理,如受力状态、受力分析的方法、内力图的绘制等。

3. 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介绍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阐述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等。

5. 结构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绘图软件(如AutoCAD、SketchUp 等)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第1-2周:建筑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各类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2. 第3-4周: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讲解受力原理及受力分析的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因此,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概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定义和意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历程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结构强度原理–结构刚度原理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钢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结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计算–结构设计优化5.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各类高层建筑案例分析–结构设计中的经典问题分析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每周安排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设计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1.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情况等。

2.期中考核:有闭卷考试,主要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核:开卷考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一支结构设计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团队授课,保证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七、参考资料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手册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集八、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具备独立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为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的框架,希望能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实用的学习体验。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常见建筑和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认识,了解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结构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进行结构设计创意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结构设计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辅。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工程知识。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要求分析: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视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介绍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重点讲解稳定性、强度、刚度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结构设计概述2. 结构设计方法:分析梁、板、柱、框架等常见结构的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四章 结构设计方法与实例3. 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讲解我国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4. 结构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结构设计创意实践,运用CAD软件绘制结构图纸,进行结构分析与计算。

教材章节:第六章 结构设计实践5. 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结构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实际中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技巧。

框架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框架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框架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框架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框架建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行业对框架结构建筑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框架结构建筑初步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对框架结构建筑进行分析、计算和优化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3. 增强学生对我国建筑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框架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设计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建筑及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框架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包括框架结构定义、分类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2. 框架结构设计原理:介绍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受力特点及主要构件。

教材章节:第二章3. 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讲解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4. 框架结构建筑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框架结构建筑案例,提炼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5. 框架结构建筑的计算与优化:介绍框架结构建筑的计算方法和优化策略。

教材章节:第五章6. 建筑行业相关规范与标准:讲解我国建筑行业对框架结构建筑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教材章节:第六章7.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框架结构建筑初步设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框架建筑结构基本概念第二周:框架结构设计原理第三周: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第四周:框架结构建筑案例分析第五周:框架结构建筑的计算与优化第六周:建筑行业相关规范与标准第七周:实践环节(课堂讨论与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设计目的本课程对工程管理专业来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力图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结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在设计过程中对结构的总体知识,对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有所了解,掌握一般结构的基本原理。

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能:①进行一般混凝土构件的选型与计算并绘制施工图;②进行梁板结构的受力分析、设计及计算;③能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结构问题。

2.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时,需对其使用要求、材料规格、施工条件以及经济合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比较,选定合理的好方案。

(2)应逐步掌握和提高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为正确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意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要注意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切勿盲目乱用。

(4)在进行本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检验,找出薄弱环节,巩固本课程理论教学成果。

(5)要求绘图准确整洁,并要求写仿宋体字。

二、主要内容1.基本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某工厂仓库,采用多层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

外墙厚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 x 400mm,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其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主梁伸入墙内250mm、370mm。

(2)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3)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 25 kg/m3水泥砂浆容重: 20 kg/m3石灰砂浆容重: 17 kg/m3分项系数:ґG =1.2 。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KN/m3, 分项系数ґ2=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钢筋:梁受力纵筋采用Ⅱ级钢筋其他钢筋一律用Ⅰ级钢筋2.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确定柱网尺寸,主梁、次梁布置,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平面结构布置图。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背景介绍本次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学习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具备应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章:建筑结构基础知识1.建筑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3.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4.结构材料和结构几何形态的选择第二章: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1.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和流程2.建筑结构工程实例分析及设计3.结构设计软件及应用第三章:结构施工与安全1.结构施工实践中的注意事项2.结构安全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依据本次课程设计,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结构设计项目,可以选择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材料进行设计。

2.学生需要运用本课程所掌握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完成设计方案,并提供详细的设计报告。

3.学生需要使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并提供设计软件输出的计算和分析结果。

4.学生需要掌握结构施工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并在设计报告中提供对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课程设计评分要点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占总分40%)2.课程实践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占总分30%)3.数值计算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占总分20%)4.掌握施工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并提供对应建议和解决办法(占总分10%)总结本次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是一次既考验学生结构设计能力又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运用能力的实践课程。

通过对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整合和运用,学生可以在一个小型的建筑结构设计项目中完成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并对结构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XXX
22 201810903225
XXX
23 201810903226
XXX
24 201810903228
XXX
25 201810903229
XXX
26 201810903230
XXX
27 201810903231
XXX
28 201810903232
XXX
29 201810903233
XXX
30 201810903234
4.1
3
4.1
4.2
4
4.4
4.3
序号
学号
1
201810903201
2
201810903202
3
201810903204
4
201810903205
5
201810903206
6
201810903207
7
201810903208
8
201810903209
9
201810903210
10 201810903211
6
4
7
4
8
4
9
1
10
1
11
1
12
1
1
4
XXX
31 201810903235
XXX
32 201810903237
XXX
33 201810903238
XXX
34 201810903239
XXX
35 201810903240
XXX
36 201610902234
XXX
37 201710902124
XXX
9
4

建筑学课程设计

建筑学课程设计

建筑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学基本概念,如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

2. 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及其代表性建筑。

3. 帮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学知识分析、评价和欣赏建筑作品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建筑草图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就建筑设计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建筑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建筑审美观。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建筑学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和审美观念。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对建筑学知识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后续深入学习建筑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学基本概念:包括建筑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建筑学导论》2. 建筑风格与历史: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及代表性建筑。

教材章节:第二章《中外建筑史》3. 建筑结构与材料:分析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及常用建筑材料。

教材章节:第三章《建筑结构与材料》4. 建筑设计原则与流程: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及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建筑设计原理》5. 建筑作品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建筑作品鉴赏》6. 建筑草图创作:教授基本的草图绘制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建筑草图创作。

教材章节:第六章《建筑表现技法》7.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包括承重、防水、通风等方面。

3. 学生能够了解地下建筑结构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建筑结构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3.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模型等形式,展示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下建筑结构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城市建设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地下建筑结构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课程内容以实际案例为载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地下建筑结构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地下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包括地下建筑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发展历程。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下建筑结构概述2.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讲解承重、防水、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3. 地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介绍常见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4. 地下建筑结构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建筑项目,总结其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和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下建筑结构案例分析5. 地下建筑结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创新设计实践。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下建筑结构创新设计6. 课程总结与拓展:对本课程内容进行总结,探讨地下建筑结构在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样图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样图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样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制图和计算机制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在建筑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建筑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常见建筑结构的体系和受力特点。

2.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包括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选择原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3.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内力计算方法、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建筑结构案例,使学生了解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条件。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的设计要点。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目标- 学生应能够理解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学生应具备设计和计算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砌体结构的能力;- 学生应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建筑结构问题。

课程内容1.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设计:- 钢筋混凝土的性质和材料选用;- 结构荷载的计算和分析;-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梁、柱和基础的设计计算;-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要点;-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

2. 砌体结构设计:- 砌体材料的性质和选用;- 结构荷载和力学性能的计算;- 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 砌体墙体和承重墙的设计计算;- 砌体结构的施工要点;- 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分析。

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应完成一项针对实际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包括结构设计和计算;2. 学生应提供详细的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设计思路、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3. 学生应将设计方案应用到实际建筑结构中,并进行施工监督和质量检查;4. 学生应参与小组讨论和演示,分享设计思路和经验。

考核方式本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考核:- 设计报告评估:包括设计方案、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的详细报告;- 课堂参与度:包括小组讨论和演示的积极参与程度;- 项目实施和监督:对学生实际应用设计方案的质量和进展进行评估;- 考试测验:对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考察。

结论通过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设计和计算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砌体结构的技能,为实际建筑工程提供有效的设计方案。

此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结构类型、材料性能及力学特性;2. 使学生能够运用几何关系和力学知识分析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并掌握相关计算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等)进行建筑结构初步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建筑结构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项目讨论和方案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结构设计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建筑结构设计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建筑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概念- 结构类型及特点- 建筑结构材料及力学性能2.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结构稳定性分析-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3.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 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及方法- 结构施工图绘制4. 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框架结构设计实例- 拱结构设计实例- 网架结构设计实例5.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 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常用符号及术语6. 创新实践与团队协作- 设计方案的创新与优化- 团队合作及沟通表达- 项目管理与组织协调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范文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范文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范文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住宅混凝土结构设计。

二、工程概况。

1. 建筑功能。

这是一个多层住宅,主要是给普通家庭居住的。

想象一下,这里面会充满着生活的烟火气,有小孩在客厅跑来跑去,大人在厨房忙碌着准备美食,所以我们的结构设计得安全又实用才行。

2. 建筑层数与高度。

总共六层,不算特别高,就像一个稍微高一点的蛋糕一样。

从地面到屋顶的高度大概是18米左右。

这种高度在城市里很常见,既不会给人太压抑的感觉,又能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三、结构选型。

1. 结构体系。

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了框架结构。

为啥呢?就像搭积木一样,框架结构就像是用一个个小框架搭起来的大框架,它能够很好地承受竖向荷载,像房子里的人和家具的重量,而且在抵抗水平荷载,比如风荷载的时候,也有一套自己的本事。

每个框架就像一个小卫士,齐心协力保护着整栋房子。

2. 柱网布置。

柱网的布置就像是在给房子规划一个个小格子。

我采用了横向柱距为6米,纵向柱距为4米的布局。

这样的布局比较规整,就像我们排队一样整齐。

一方面方便房间的划分,让每个房间都方方正正的,住着舒服;另一方面,对于结构受力来说,也比较合理,每个柱子都能均匀地分担压力,不会有哪个柱子累得“气喘吁吁”,而其他柱子却在“偷懒”。

四、荷载计算。

1. 恒荷载。

恒荷载就是那些一直待在房子上不会跑掉的重量。

比如说楼板自身的重量,这就像一个人天生的体重一样,跑不掉的。

我根据楼板的厚度、材料的密度等计算出每平方米楼板的自重,大概是多少多少千克。

还有梁的自重,梁就像一个大力士,要承担楼板传来的重量,它自己本身也有重量,这个也得算进去。

还有填充墙的重量,填充墙就像是房子的衣服,虽然不是结构的主体,但是也有重量,不能忽视。

2. 活荷载。

活荷载就比较调皮了,它是那些会变化的荷载。

比如说人的重量,今天可能家里来很多客人,人多重量就大;明天可能就只有一家人,重量就小一些。

还有家具的重量,可能今天买了个大衣柜,放进去后这个房间的活荷载就增加了。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说课详解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说课详解

四、课程实施 课程内

1、设计任务书
某内框架结构轻工仓库,二层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外墙为240mm砖砌承重,混凝土柱 400×400mm。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 设计之。
一、
设计资料
1.板底做15mm厚石灰砂浆,板面做35mm水磨石楼面。
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
参考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三、教学资源
基本教材
三、教学资源
参 考 教 材
三、教学资源
3、实训条件
CAD与PKPM实 训中心
三、教学资源
3、实训条件
绘图室
Back
四、课程实施
1、课程内容 2、教学方法 3、教学效果 4、课程创新
A
90分
以上
B
80-90
C
70-80
D
70分
以下
Back
六、课程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 2.精品课建设 3.工学结合
欢迎各位专家提 出宝贵意见!
•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成绩评定。
• 5.因时间限制,不要求作经济分析和编写施工49说0 明。
(D)
400×400 砼柱
(C)
+4.5
(B)
120 120 L1
L1
L1
5L1
(A)
L1
L1 120 120






四、课程实施—课程内容
附表 各题号的设计条件
活载(kN/m2) 5.5

图能力、结构验算能力、工程

房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并理解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梁、柱、墙、屋顶等。

2.解释并应用房屋建筑结构的力学原理,如受力分析、应力分布、稳定性等。

3.分析并评估不同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考虑其经济、环保、安全等因素。

4.运用适当的工具和软件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以下技能:1.观察和分析房屋建筑结构的能力。

2.解决房屋建筑结构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小组项目中有效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对建筑美学的感知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对建筑行业的兴趣和发展意识,激发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思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梁、柱、墙、屋顶等基本组成部分的定义和功能。

2.房屋建筑结构的力学原理,包括受力分析、应力分布、稳定性等基本理论。

3.常见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包括梁式结构、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等。

4.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工具,如结构分析软件、计算器等的使用方法。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1周: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第2周:房屋建筑结构的力学原理。

第3周:梁式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第4周:框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第5周:桁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第6周: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分析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房屋建筑结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房屋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5)一、建筑设计 (5)1、设计资料 (5)2、结构方案评价 (6)二、结构布置及有关尺寸的初步估算 (6)1、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 (6)2、荷载计算 (9)三、结构的线刚度与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13)1、结构的线刚度计算 (13)2、结构的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15)四、框架的风荷载、地震荷载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 (15)1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标准值 (15)2、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及位移验算 (22)五、风荷载计算 (24)六、竖向荷载内力计算 (25)七、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8)1. ............................................................................................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 (28)2. 水平风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31八、三四层内力算至柱边缘处 (32)九、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调幅后梁控制截面内力值 (33)十、三四层内力组合如下表 (33)十一、截面配筋计算 (33)1.梁跨中截面配筋计算 (33)2.计算柱弯矩设计值 (36)十二、参考文献 (39)摘要:现建一栋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六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建筑高度为20.4m, 基本风压0.35kN/m。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与结构设计两部分。

这个设计项目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建筑物的平、立、剖的三方面的设计。

办公楼属于公共建筑,既要求满足建筑布局,也要有抗震、采风通光等各方面的要求。

结构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布置及选型、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按最不利内力进行各杆件配筋计算。

关键词:框架结构;办公楼;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计1.设计资料(1)某六层办公楼,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标准层平面图详见附图1。

(2)建筑物层高:底层层高为 3.9m,2〜6层层高为3.3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指导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基本思路
设计中要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熟悉肋梁楼盖结构布置要点;理解钢筋混凝土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连续梁、板的设计方法,荷载取值及内力计算;熟悉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梁、板配筋的构造要求;同时要熟悉计算中的各项规定。

二、设计步骤及方法
(一)、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
1、柱网和梁格布置应力求协调,整齐划一,以简化设计、方便施工;但必须与建筑设计协调统一,满足建筑使用上的要求,并尽量做到经济合理。

板、梁的合理跨度为:单向板为1.7~2.7米;次梁为4.0~6.0米;主梁为5.0~8.0米,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

2、板和梁尽可能布置成等跨,如不易保证,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稍小些,但跨度相差不宜超过l0%。

3、板厚和梁高一般按刚度要求初步估算,再根据荷载大小及构造要求初步确定,初步确定的尺寸必须经过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并满足要求。

根据刚度要求,并应考虑建筑模数:
板厚:h≥80mm,且≥(1/35~1/40) L
次梁:h=(1/12~1/18) L,b=(1/2 ~l/3)h
主梁:h=(1/8~1/14) L,b=(1/2~1/3)h。

(二)、单向板的设计
l、荷载计算
对单向板取lm单位宽板带进行设计,计算每米宽板带沿板跨度的均布活荷载设
计值和恒载设计值(板自重、面层及板底粉刷重)。

2、计算简图
单向板的跨数如多于5跨,且各跨跨度相等(或相差≯10%),可简化为5跨等跨连续板进行计算。

其计算跨度的取值为:
边 跨:L 0l =L nl +h /2
中间跨:L 0=L n
3、内力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⑴、 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5跨等跨连续梁的设计弯矩计算公式2
0L )q +g (α=M 计
算各跨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的最大弯矩。

⑵、 当各跨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l0%时,可按等跨计算。

但应注意:求支座弯矩时,L 0取相邻两计算跨度的较大值;求跨中弯矩时,L 0取本跨的计算跨度。

4、配筋计算
⑴、 对周边与梁整体相连的多跨连续板的中间跨中和中间支座,可按计算所得弯矩降低20%采用;但对边跨跨中的计算弯矩则不应折减。

⑵、 建议采用表格方式进行计算。

5、选配钢筋及绘制板的配筋图
⑴、 受力钢筋
同一板内钢筋直径不宜超过两种,且至少相差2mm ;板中受力钢筋直径d 宜选用6~12 mm ,间距s 在70~200mm 之间。

选筋时,相邻两跨跨中和支座受力钢筋的间距必须相等或成倍数关系。

为便于施工时架立,支座负钢筋直径不宜太细。

板受力钢筋的切断、弯起位置如图1.2示。

⑵、构造钢筋
分布钢筋其间距不应大于250mm,放在受力钢筋内侧;嵌入墙内及板面附加钢筋要求板上部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其伸出墙边长度不应小于L1/7(L1为单向板跨度);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长度不应小于L1/4。

垂直于主梁梁肋的板面附加钢筋,沿主梁梁肋方向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算起每边不应小于L0/4(L0为板计算跨度)。

(三)、次梁设计
l、荷载计算
次梁承受宽度等于次梁间距的板带传来的恒载和活载,以及次梁的自重和粉刷层重量。

2、计算简图
根据结构平面布置.次梁的跨数多于五跨时,可简化成五跨等跨(跨度相差≯l0%)连续梁进行计算,其边跨L 1=1.025L n1≤L n +a /2(a 为梁的支承长度)。

3、内力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用公式2
0L )q +g (α=M 和n L q g V )(+=β分别计算各跨中截面和各支座截面的
弯矩、剪力,其中α,β为板和次梁按塑性理论计算的内力系数。

求支座弯矩时,L 0取相邻两计算跨度的较大值;求各跨跨中弯矩时,L 0取各跨的计算跨度。

4、正截面配筋计算
⑴、 跨中截面应按T 形截面设计,T 形截面的翼缘计算宽度
'f b 的取值应按教材
中相应表格取值确定。

支座截面应按矩形截面设计。

⑵、 计算过程宜采用表格方式进行。

⑶、选配钢筋:纵筋直径用10~25mm .最大不宜超过28mm ;同一梁内纵筋不宜超过两种,直径至少相差2mm ,不大于4mm ;每排宜用3~4根;根据计算出的纵筋截面面积,一般先选跨中正弯矩钢筋,而支座负弯矩钢筋可由两边跨中一部分钢筋弯起,如不足,再另加直筋。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⑴、 为施工方便,建议沿梁全长采用相同直径及间距的箍筋,取支座最大剪力值进行计算。

⑵、 也可根据各支座不同的剪力值计算各跨的箍筋用量,但同一跨度内宜采用相同直径及间距的箍筋。

6、绘制次梁配筋草图
⑴、 根据规定:当次梁相邻跨度相差不超过20%,且均布活荷载与均布恒荷载设计值之比p/g ≤3时,纵筋的切断与弯起可直接按构造要求确定。

否则应按弯矩包络
图确定。

⑵、跨中正弯矩钢筋至少要有两根伸入支座.并放在两边角上;支座上另加的直钢筋应放在上面一排,并宜先放在上排角上,兼做箍筋的架立筋。

⑶、架立筋的选用应符合构造规定。

(四)、主梁的设计
1、荷载计算
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梁承受的荷载是通过次梁以集中荷载的方式传来的,而主梁的自重是均布荷载.为了计算方便,将主梁自重简化成集中荷载,作用于主、次梁相交处。

⑴、恒载G:为次梁传来的恒载和主梁自重(主梁每米的自重乘上次梁间距转化成集中荷载)以及主梁梁侧的抹灰重。

⑵、活载Q:为作用在次梁上每米的活载乘以次梁跨度化成的集中荷载。

2、计算简图
按等跨度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的取值为:
边跨:L01=L n1+b/2+a/2≤b/2+1.025L n1;
中跨:L0=L0+b(即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3、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⑴、弯矩计算公式:M=(K1G+K2Q)L0;剪力计算公式:V =K3G+K4Q。

求支座M时,取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计算跨中M时,取本跨的计算跨度。

⑵、绘制主梁弯矩和剪力包络图:将各种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所得的弯矩图(剪力图)以同一比例绘制在同一图上,其外包线就是弯矩(剪力)包络图。

包络图表示梁的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及最小弯矩(剪力)值。

4、正截面的配筋计算
⑴、 跨中截面应按T 形截面设计;支座截面应按矩形截面设计。

注意:在计算主梁支座钢筋时,其截面有效高度h 0应较一般取值减小。

单排筋时h 0=h -(55~60)mm ;双排筋时h 0=h -(80~90)mm 。

⑵、求支座钢筋时支座计算M 应修正至支座边缘,即按公式
2/0/b V M M b b ⨯-= 计算。

⑶、 配筋计算应采用表格方式进行。

⑷、配跨中支座钢筋的方法同次梁。

但应注意受力筋的切断与弯起必须根据抵抗弯矩图确定,弯起筋应在此钢筋的充分利用点以外大于h 0/2的地方起弯,支座处钢筋的切断应在此钢筋的不需要点(即理论切断点)以外要求的延伸长度处。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⑴ 、可只配箍筋抗剪。

⑵、 当剪力较大且纵向受力筋多于两根时,可利用靠近支座处对抵抗弯矩不需要的纵向钢筋弯起,承担一部分剪力,但梁两侧的下部纵向受力筋不得弯起,且必须满足第一排弯筋的上弯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S ≤S max ,同时距充分利用点(即支座边缘)的距离a ≥h 0/2。

若两条要求发生冲突,可先满足斜截面抗弯,而斜截面抗剪要求可用加鸭筋的方法来解决。

6、附加箍筋计算
在主次梁相交处(不包括支座截面),应在3b +2h 1的范围内设附加横向钢筋。

附加横向钢筋应优先采用附加箍筋。

三、补充说明
l 、绘制施工图前须进行图面布置,选择适当的比例。

因连续梁、板对称,可只绘出一半。

2、次梁和主梁应分别截取各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剖面,绘制配筋详图。

截面编号
和钢筋编号均不得重复。

3、施工图上应有必要的说明和附注(尺寸单位,混凝土强度,钢筋级别,保护层的厚度以及其它施工图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4、主梁应根据抵抗弯矩图配置钢筋。

四、推荐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混凝土结构》,张学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3版
[2]《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温一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
2009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