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地质学要点

合集下载

矿山地质学全部知识整理

矿山地质学全部知识整理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磁偏角:地理子午线和地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2.地球外圈层:从地表往上至地球大气的边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

3.地球内圈层:地球内部的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

4.活动大陆边缘:包括窄的大陆架、窄的大陆坡、岛弧与海沟。

5.稳定大陆边缘: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6.莫霍面:在大陆地下平均约33KM左右,地震波突然增大,表明该处上下物质有变化,存在一个界面,该界面称为莫霍面。

7.古登堡面:在地下2885km处地震波横波波速突然为0,表明该处上下物质也有明显变化,存在一个界面,该界面称为古登堡面。

8.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表示内热层中温度的变化。

9.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

10.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或岩石圈,能源主要来自地球本身的城内力地质作用。

包括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11.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壳表层,能源主要来自地球以外的称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12.岩浆作用:岩浆从发育、往上运移到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

可分为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

13.喷出作用:岩浆从火山口溢出或喷出地表的过程。

或称火山作用14.侵入作用: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进入周围岩石而为到达地表。

15.变质作用:使岩石改变其成分、结构、构造变成新岩石的作用。

16.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气温的变化、水和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生物的活动等,使岩石在原地受到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

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

17.剥蚀作用:地表水体、地下水、冰川和风等介质在运动状态下对地壳表层岩石进行破坏并将破坏产物搬走的过程。

18.沉积作用:搬运过程中,由于搬运介质能量减弱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脱离搬运介质形成松散沉积物的过程。

矿井知识点总结大全

矿井知识点总结大全

矿井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矿床类型矿床是指自然界中含有矿产的地质体,对于矿井开采来说,了解矿床类型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矿床类型有: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火成岩矿床、变质岩矿床、沉积岩矿床等。

不同类型的矿床有不同的产状、成因和分布规律,矿工需要根据矿床类型来设计开采方案和确定开采工艺。

1.金属矿床金属矿床是指含有金属矿物的矿床,如铁矿石、铜矿石、铅锌矿石、金矿石、银矿石等。

金属矿床通常分布于岩石构造和矿床成因等方面有规律的地区,开采难度较大,通常需要进行深部开采和复杂的选矿工艺。

2.非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指的是不含金属元素的矿床,如煤矿、石灰岩、大理石、花岗岩、石膏、膨润土等。

非金属矿床的开采一般较为简单,但对于其中的特种矿石,如石棉矿、硼砂矿等,则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和技术难度。

3.岩浆矿床岩浆矿床是指由岩浆活动产生的矿床,如铜镍硫化物矿床、磷灰石矿床等。

这类矿床通常分布于构造活动区域,形成规模较大的矿床,其开采难度较大,对矿石的选矿技术要求较高。

4.变质岩矿床变质岩矿床是指在岩石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如石英脉、蛭石矿床等。

变质岩矿床多分布于构造断裂带和褶皱构造带,开采方法通常采用深部开采和钻孔爆破爆破技术。

5.沉积岩矿床沉积岩矿床是指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如铁矿床、煤矿床等。

这类矿床分布广泛,开采成本较低,是矿石资源中较为丰富的矿床类型。

二、矿石成分及结构矿石是指含有矿物成分和规模化成矿的矿床产状的矿石体,是矿井开采的主要对象。

了解矿石的成分及结构对于矿山工作者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选矿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1.矿石成分矿石中主要包含有有用元素的化合物,如铁矿石中的铁化合物、铜矿石中的铜化合物等。

矿石成分常常是决定选矿工艺和矿石加工流程的关键因素。

2.矿石结构矿石结构主要指矿石中矿物成分的组合、产状和分布等。

了解矿石的结构有助于矿山工作者合理地进行采矿和选矿工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矿石的综合利用率。

三、矿井工程技术矿井工程技术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地下采矿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技术手段的总称。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引言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是矿产地质学的重要分支,是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关键环节。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对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在实际矿产勘探中的应用。

一、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内容1.金属矿产地质特征研究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的研究内容首先包括对不同类型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

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矿石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都是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的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对不同矿种的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察和开采提供重要依据。

2.勘探技术方法研究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对勘探技术方法的研究。

目前,常用的金属矿产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勘察、钻探技术等。

这些勘探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勘探效率和勘探成本,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3.矿产资源评价技术研究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的研究内容还涉及到矿产资源的评价技术研究。

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地质特征和勘探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为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方法1.地质调查方法地质调查是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手段,对矿产地质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调查。

通过地质调查,可以建立矿产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和矿床模型等,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对地球物理场的测量和观测,来探测地下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和地磁勘探等。

3.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对地壳物质中元素和化合物分布以及其与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关系进行研究,来探测地下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测量、水样分析、岩石化学分析等。

地质矿产知识点总结

地质矿产知识点总结

地质矿产知识点总结地质矿产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矿物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地质矿产知识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地壳构造、矿床形成规律和资源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学基础知识、矿床类型与形成、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价、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对地质矿产知识进行总结。

一、地质学基础知识1. 地质学的定义地质学是研究地球构造、地球内部运动和地球表面形成及其发展历史的一门科学。

地质学分为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专业分支。

2. 地球的构造和组成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的。

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球表面的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3. 岩石和矿物岩石是由一个或几个矿物组成的,按岩石的形成方式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固态物质,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宝石矿物。

4. 地质时间和地质年代地质时间是指地球形成以来的时间,按照地质年代划分可分为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时期。

地质年代是根据地层的特征、化石的分布和地层序列等进行划分的。

5. 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包括地球的内热、地表的地热和火山、地震等现象。

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是地质矿产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矿床类型与形成1. 矿床的概念矿床是指含有矿物或矿石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地质体。

按其产矿过程可分为原生矿床和后生矿床,按照成矿作用的构造位置可分为岩浆矿床、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等。

2. 矿床形成的条件矿床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热液作用、成矿物质和成矿温度等条件。

其中,构造条件包括构造岩性变化、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等,热液作用是指岩浆热液和地表水热液对矿床的形成作用。

3. 矿床类型矿床类型包括金属矿床和非金属矿床。

金属矿床包括铁矿床、铜矿床、铅锌矿床、锡矿床、铝矿床等;非金属矿床包括煤矿、石灰石、石英等。

矿山地质学讲义第一讲

矿山地质学讲义第一讲

• 1 .3 学科性质与特点 • 1. 3. 1 学科的性质 • 矿山地质学是在矿山地质工作发展的基础 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地质 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 矿山地质学是一门直接为矿山生产建设服 务的应用地质学科,它主要研究与矿产资 源开发有关的地质问题及其相应的资源经 济问题。故按其实质来说,其学科性质应 属于应用性的经济地质学。
• (3)根据矿业法规、矿山采掘(剥)技术业务政 策,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实行有 效的监督。 • (4)按期计算并分析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的保有 和变动情况;开展采矿贫化与损失的计算与分析; 进行矿山采掘(剥)工作的地质技术管理。 • (5)开展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 作,为矿山防治水,控制露采边坡和井下地压活 动及环境保护提供地质资料。 • (6)开展矿区综合地质研究,总结成矿规律,指 导隐伏矿体找寻及矿区的矿产预测。 • (7)加强矿山地质科技情报交流,研究和推广新 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提高矿山地质工作水平, 促进矿山地质工作现代化。
• 4.4 矿山地质工作与矿山安全和环保工作 . 的关系 • 矿山的安全生产问题,如露天矿的边坡坍 塌,地下矿山的地压显现,矿坑突水和矿 山环境污染等均与地质体的性质、结构构 造、物质组成、矿区水文条件等有着密切 的联系。矿山地质工作应为解决这些问题 提供地质资料、参与调查研究、参加或配 合安全环保部门制定处理和预防措施。
四、矿山地质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
• 4.1 矿山地质工作与采矿生产工作的关系 . • (1)主体与前导的关系:采矿工作是主体,矿山地质工 )主体与前导的关系: 作是前导。开采工作是在矿山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行 的,开采设计、采掘(剥)等主要生产工序必须以生产地 质工作成果为依据,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生产地质工 作必须适当超前生产。 。 • (2)制约关系:矿山地质工作部门负有监督开采工作的 2)制约关系: 职责。如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矿中矿石的损失贫化、 生产准备矿量的储备、矿石质量及正规采掘等的监督管理。 。 • (3)协作关系:在某些工作领域中,两者还存在着协作 )协作关系: 关系,例如,为了供给选矿部门符合入选要求的矿石和保 证其质量的稳定,矿山地质部门与采矿部门要共同协作制 订好矿石质量计划和矿石均衡(配矿)措施,并共同加以 执行。 。

煤矿地质学精要重点

煤矿地质学精要重点

1.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元素在地壳中平均质量分数%,称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abundance)。

2. 矿物是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3.矿物的分类:自然元素矿物:金、银、铜、汞;金刚石、石墨、硫磺等。

卤化物矿物:石盐、钾盐、萤石等。

硫化物矿物: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等。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赤铁矿、磁铁矿、铝土矿、软锰矿、硬锰矿等。

硫酸盐矿物:石膏、重晶石等。

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孔雀石等。

硅酸盐矿物:云母、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分类(成分)单质矿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为单质矿物,如自然金(Au)金刚石(C)等;化合物矿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合而成的称为化合物矿物,如黄铁矿(FeS2)、赤铁矿(Fe2O3)、方解石(CaCO3)等。

造岩矿物:主要组成地壳岩石并且大量出现的矿物,如长石、石英等。

常见矿物:常形成有用矿产的矿物称为常见矿物,如金属元素氧化物和硫化物。

4.变质作用类型:(1) 温度(2) 压力(3) 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液体(4) 时间5.变质作用的类型根据变质作用所处的地质环境以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和变质作用进行的方式,变质作用可分为: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交代变质作用4种基本类型。

5.5.三大类岩石转化关系:6.地层层序率:在正常情况下,地层的顺序总是上新下老。

7.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是根据地层中所含有的生物化石内容和特征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

生物地层的单位有: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年代地层单位:是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岩石体。

年代地层单位是按时间阶段来划分的,与地质年代严格对应,没有固定的岩石和生物内容。

岩石地层单位是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组成的三维地质体。

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8.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A-根据岩层的生成顺序划分和对比B-根据岩层的岩性特征对比C-根据岩层中赋存的古生物化石划分和对比D-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E-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地质年代9地壳的历史演化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矿山知识点总结

矿山知识点总结

矿山知识点总结一、矿山资源的分类矿山资源可以按照其化学成分、形态、产出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照化学成分来看,矿山资源可以分为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金属矿包括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锌矿石等,非金属矿包括煤炭、岩盐、石灰石、石膏等。

矿山资源的形态也有很多种类,如矿床、矿体、矿点等。

在地理位置上,矿山资源可以根据其产出地点来进行分类,如陆上矿山资源和海底矿山资源。

二、矿山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矿山开发的第一步,它是为了寻找矿床而进行的一系列勘探活动。

地质勘探的内容包括地质调查、地质勘测和地球物理勘探等。

地质调查是为了对地质环境进行了解,地质勘测是针对潜在矿床进行地理勘察,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来探测潜在矿床的存在和性质。

地质勘探的目的是明确矿区地质条件,找出矿床位置和分布规律,为后续的矿山开发提供依据。

三、矿山采矿工程矿山采矿工程是指对矿区内的矿石进行采掘、选矿和提炼的全过程工程。

矿山开采工程按照规模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是指在地表上对露天矿区中的矿石进行开采,地下开采是指通过井下巷道对地下矿体进行开采。

矿山采矿工程需要涉及到采矿方法、采矿设备、采矿工艺、矿山通风、矿山排水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四、矿山安全管理矿山安全是矿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矿山安全管理要求做到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

矿山安全管理需要涉及到矿山安全法规、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灾害预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矿山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进行,防止事故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矿山环境保护矿山的开采和生产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矿山环境保护成为矿山开发的重要内容。

矿山环境保护需要涉及到矿山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治理和环境修复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矿山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减少矿山开采和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六、矿山社会责任矿山在进行开发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2011单)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2011单)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采矿定单)一、名词解释1.磁偏角2.地球外圈层3.地球内圈层4.活动大陆边缘5.稳定大陆边缘6.莫霍面7.古登堡面8.地温梯度9.地质作用10.内力地质作用11.外力地质作用12.岩浆作用13.喷出作用14.侵入作用15.变质作用16.风化作用17.剥蚀作用18.沉积作用19.固结成岩作用20.矿物21.造岩矿物22.条痕23.解理24.断口25.岩石26.沉积岩27.变质岩28.火成岩(岩浆岩)29.岩浆30.火成岩的结构31.火成岩的构造32.深成岩33.浅成岩34.喷出岩35.岩墙36.岩床37.酸性岩38.基性岩39.中性岩40.碎屑岩41.层理42.化石43.结核44.地层45.整合46.假整合47.不整合48.年代地层单位49.岩石地层单位50.岩层产状三要素51.视倾角52.真倾角53.褶皱与褶曲54.背斜55.枢纽56.褶曲轴57.斜歪褶曲58.倒转褶曲59.倾伏褶曲60.短轴褶曲61.穹隆62.复向斜63.节理64.断层65.逆断层66.平移断层67.断煤交线67.铅直地层断距68.水平地层断距69.地层断距70.断层落差71.走向断层72.横断层73.地垒74.阶梯状构造75.成煤作用76.煤化作用77.煤成岩作用78.煤变质作用79.泥炭化作用80.腐植煤81.腐泥煤82.宏观煤岩组分83.宏观煤岩类型84.含煤岩系85.复杂结构煤层86.中厚煤层87.急倾斜煤层88.伪顶89.老顶90.直接底91.煤田92.井田93.煤层稳定程度94.含水层95.隔水层96.上层滞水97.潜水98.承压水99.孔隙水100.裂隙水101.水的硬度102.泉103.上升泉104.下降泉105.矿井充水106.矿井瓦斯107.相对瓦斯涌出量108.煤与瓦斯突出109.岩溶陷落柱110.岩石圈111.矿井三量112.面积损失113.厚度损失114.勘探程度115.碎石土116.滑坡117.塑性指数二、思考题1.地球的圈层构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分为哪几个圈层?各有什么特征?2.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状况是怎样的?3.何谓磁偏角?它是如何产生的?应该怎样校正?4.何谓地质作用?它包括哪些类型?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区别何在?5.何谓矿物?主要依据哪些特征来识别矿物?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中有哪些特征性矿物?6.何谓解理?何谓端口?他们在鉴定矿物中有什么作用?7.岩石与矿物是什么关系?岩石是怎样分类的?8.论述岩浆作用与火成岩的形成过程?9.火成岩是怎样分类的?(分类依据、分类方案)10.论述火成岩的产状和特征?11.论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12.试述沉积的分类方法?13.论述变质作用的因素及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起的作用?变质作用有哪些类型?14.论述地质作用与三大岩类之间的演化关系?15.地层单位有哪几种?年代地层单位分哪几级?地质年代单位分哪几级?两者关系如何?16.整合、假整合、不整合各具有什么特征?论述其形成条件?17.何谓岩层的产状?自然界中岩层的有哪几种产状?18.掌握褶曲要素、褶曲分类、背斜向斜区别?19.掌握断裂构造的概念,节理和断层的区别,断层的要素,断层的分类方法?20.成煤的原始物质有哪些?成煤过程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主要发生哪些变化?成煤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1.何谓宏观煤岩组分和煤岩类型?两者是什么关系?22.中国煤炭主要依据哪些指标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哪些煤类?23.何谓煤系?煤系有哪些主要类型?各具有什么特征?24.煤层按厚度、结构、倾角、稳定程度分为哪些类型?25.煤层顶底板依据什么进行划分?划分为哪些类型?26.地下水是如何分类的?分为哪些类型?各具有什么特征?27.论述泉的概念、泉的分类及形成条件?28.矿井的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有哪些?29.矿井防治水有哪些主要措施?30.掌握单斜、褶曲、断层在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和识别方法?31.能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识别断层、褶曲类型,求煤层、断层的产状,确定断层的落差、铅直地层段距,能预测巷道遇到断层的位置?32.论述煤厚变化的原因和特征?33.论述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34.论述井下巷道遇到断层前的征兆?35.论述寻找断失翼煤层的方法?36.论述断层的处理方法?37.论述岩浆侵入体对煤变质的影响?38.论述岩溶陷落柱的出露特征?39.试述井下巷道遇到陷落柱前的征兆?40.论述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41.论述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42.掌握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法?43.何谓‘三量’?三量是如何划分的?44.地质说明书主要有哪些内容?地质说明说有哪几种?45.依据土的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将土分为哪些类型?46.依据土的成因将土分为哪些类型?。

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

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

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科⼤采矿⼯程第⼀部分矿物与岩⽯⼀、矿物1.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在地质作⽤下,有⼀种元素或两种以上元素组合在⼀起,具有⼀定的外部形态、物理性质和⽐较固定的化学成分的⾃然物质。

它是成地壳岩⽯的基础。

通常,⾃然物质多以固态存在于地壳中,少数呈液态(如⽯油、⽔银)和⽓态(如天然⽓)。

⾃然界中,有⼀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矿物,如⾃然⾦Au,铜Cu、⽯墨C等,也有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形成的矿物,如⽯英SIO2,⽅解⽯caco3等。

2.矿物的⾁眼鉴定⽅法通常,对矿物⾁眼鉴定的主要依据是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1)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是指矿物的单体及集合体的形态。

1)矿物单体的形态结晶习性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往往⽣成某⼀习见形态的趋势。

根据矿物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成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向延伸:呈柱状、针状。

如六⽅柱状的⽯英。

②⼆向延伸:呈板状、⽚状、鳞⽚状。

如⽚状云母、板状⽯膏等。

③三向等长:呈粒状。

如⽴⽅体的黄铁矿。

晶⾯特征主要指晶⾯条纹。

如⽴⽅体的黄铁矿晶⾯上条纹互相垂直,⽔晶的柱⾯上有平⾏的横纹。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取决于个体形态和集合⽅式。

常见的集合体的形态有针状、柱状、纤维状、板状等。

(2)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取决于矿物的内部构造和化学成分。

1)颜⾊颜⾊是矿物对光线中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由于矿物对各种波长的光波吸收不同,则呈现的颜⾊也就不同。

取不吸收的可呈现⿊⾊,基本不吸收的呈现⽩⾊,质吸收其中某些⾊光则呈现混合⾊。

根据成因不同,颜⾊可分为以下三种:①⾃⾊指矿物本⾝固有的颜⾊。

它是由矿物化学成分中含有的⾊素离⼦所引起的。

⾃⾊⽐较固定,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

产⽣⾃⾊的另⼀个原因,使矿物晶体的结构构造引起的。

②他⾊是指混⼊矿物中的带⾊杂质或⽓泡等所引起的颜⾊,它与矿物本⾝的内部构造和成分⽆关。

他⾊随杂质成分的不同⽽发⽣变化。

地质学知识:金属矿床的成因与勘探技术

地质学知识:金属矿床的成因与勘探技术

地质学知识:金属矿床的成因与勘探技术金属矿床是指存在着高含量、较稀有的金属元素的矿物质的地质体,是人类利用的重要矿产资源。

掌握金属矿床的成因及描述、勘探技术则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下面来进行详细阐释。

一、金属矿床的成因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岩石圈的地壳作用密切相关。

根据金属矿床的成因可分为热液型、沉积型、岩浆型、变质型等。

(一)热液型:热液型金属矿床是在高温高压流体下形成的,也就是说是热液活动过程中的产物。

热液渗透到岩石中,带着高含量的金属矿物逐渐向上淀积,形成热液矿床。

(二)沉积型:沉积型金属矿床主要产于海洋沉积物和陆地沉积物的裂隙中,金属矿物由沉积物或种子聚集而成,而后再沉积成岩。

其中,原生沉积型矿床是指矿床的成因与当时的环境和气候有关。

(三)岩浆型:岩浆型金属矿床是由于物质交换、物质损失造成的矿物体的再分配的产物,如铜、镍、铈等金属矿物是在火山喷发的岩浆中,随着岩浆逐渐冷却浓缩而形成。

(四)变质型:变质型金属矿床存在于板块活动带、断裂带等地区,由于热量、压力等因素,矿物在地型作用下重新结晶、升华等,从而形成了变质矿床。

二、金属矿床的勘探技术为了对金属矿床进行勘探,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主要包括的方法有地球物理勘探、化学勘探、垂直勘探等方法。

(一)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运用物理学理论进行地质矿产资源勘探的方法,其主要有磁法、电法、雷达法、重力法、声波勘探、地热勘探等。

磁法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探测矿体中的磁性物质,通过检测地磁场的异常值来发现地磁异常带,再通过钻探,识别出矿体内的磁性矿物体。

电法是运用电磁波作用产生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关联的原理来进行勘探。

雷达法是运用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能量,来达到探测矿体的目的,如煤层、水层、油层等的检测。

重力法通过检测地球的重力场,来找到掩埋深度大的矿体。

声波勘探是利用波的运动,在岩石中传输声音及电信号,试图找到有价值矿体,如金、铜等。

地热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热梯度来寻找有热值金属矿床。

矿山地质学课程标准-知识归纳整理

矿山地质学课程标准-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矿山地质学》课程标准1 前言1.1课程定位《矿山地质学》是矿产地质与勘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辟的基于矿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模式与真实的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中,学习掌握矿山地质的准备、实施、管理等地质工作操作技术。

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及实践工作过程的动手操作,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并学习深入专业理论知识,在目标管理的自我设计和管理过程中,获得矿山地质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职业关键能力,使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有技术、有能力的社会所需人才。

《矿山地质学》前修课程主要有《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学》、《固体矿产勘查》等。

主要为后续的强化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做准备。

1.2 设计思路根据矿山地质实际工作过程开辟课程思路,经过与十几家地矿单位的深入调研,对职业岗位仔细分析,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创建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

与企业专家共同确立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辟中与十几家矿山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开辟课程。

在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按照矿山生产过程的逻辑规律罗列课程顺序,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确定课程结构,设置学习性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载体,按照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怎么工作”;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主的质量监控与考核方式。

2 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1)可以认识矿山地质工作的技能要求及岗位应有的能力;2)准确的掌握矿山基建阶段的地质工作及责任;3)掌握矿山生产勘探的想法及手段,并且能独立收集、整理矿山地质资料;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4)可以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对矿山地质技术工作举行管理(可以对资源储量、矿石质量、矿石损失贫化、施工现场、采掘单元等举行地质管理);5)可以对采掘单元周边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并且对采掘单元周边的隐伏矿体举行预测;6)可以掌握矿山结束后的闭坑地质工作;2.2 能力目标1)可以熟练使用地质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总则》、《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等技术规范;2)可以熟练的绘制及分析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探槽素描图、钻孔柱状体、综合图等工程地质图件;3)可以根据矿山生产管理好资源储量、矿石质量矿石损失贫化及现场采掘单元;4)能独立收集整理原始地质资料,并且能独立完成资料分析;6)能使用CAD、MapGIS、DMine等软件绘制地质图件。

《矿山地质学》课程笔记

《矿山地质学》课程笔记

《矿山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矿山工程地质学研究对象矿山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矿山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包括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与围岩的稳定性、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矿山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保护矿山环境,提高矿山开发效益。

1.2 矿山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矿山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矿床的成因、类型、规模、品位、分布规律等地质特征,为矿山开发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2)矿石与围岩的稳定性:研究矿石与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其在开采过程中的稳定性,为矿山开采提供技术依据。

(3)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研究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发生规律,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矿山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探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术和方法,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1.3 矿山工程地质学研究方法矿山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野外调查:通过实地观察、测量、采样等手段,收集矿山地质资料,为室内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钻探、物探、化探:利用钻探、物探、化探等手段,获取地下矿床的地质信息,为矿山开发提供依据。

(3)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手段,获取地表及地下矿床的遥感影像,分析其地质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矿山地质资料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为矿山开发提供辅助决策。

(5)实验室测试:通过实验室对矿石、围岩等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测试,为矿山开采提供技术参数。

1.4 矿山工程地质学任务矿山工程地质学的任务是为矿山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保护矿山环境,提高矿山开发效益。

具体任务包括:(1)为矿山开发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指导矿山选址、勘探、设计、开采等环节。

(2)分析矿石与围岩的稳定性,为矿山开采提供技术依据,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矿山地质学

矿山地质学
2
1.1 基本任务
• 矿山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矿山的生产和建设 服务,主要包括:
• ①利用探矿及采矿坑道,深入细致地研究矿体产 状、矿石质量及影响采矿的地质条件,以提高对 矿产储量的控制程度,及时掌握储量变动情况, 保证采掘计划均衡进行。
• ②指导采掘工作的方向,参与探、采工程的施工 管理与验收。
6
2.2 岩石及地层
• 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 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 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 石。。
• 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 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 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 融体
• 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指标:与主有用 组分共(伴)生的,具有综合利用工业价 值的其他有用组分的最低含①传统几何法 • ②数学统计法 • ③电脑数字法
17
3.3 估算参数的确定
• 面积(S)测定:面积测定是在1:1000的资 源量估算图中进行,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取整数。垂直剖面法断面面积是根据剖面 上各工程入矿点和出矿点坐标,圈定矿体 的几何形态。块段面积则根据各工程穿矿 中心点坐标,外推拐点坐标圈定矿体的几 何形态。其面积均用计算机Mapgis面积计 算功能精确计算求得,辅以几何法在图上 检查确认。
PD2
Indicated
Basic Reserve
工程间距一半为零点边界
的推
Inferred
一出
Submarginal Economic Resource
降 一 半
半 , 储 量
勘 探 工 程
无 限 推 断
级间
别距
28
3.6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

c 与矿体真实面积
之 u
间的误差。
面积绝对误差 面积误差率
Sδ = Su − Sc
Sr
=
Su − Sc Su
×100%
36.矿体面积重合率(Dr) 指开采(或生探)揭露的矿体面积与勘探圈定矿体面积 两者在平面或剖面上重合部分的面积(Sd)与矿体真实面积(Su)
×100%
37.矿体形态歪曲误差(Wδ) 勘探所圈定的矿体形态与其真实形态相比较,即勘
(3)验证矿床使用工业指标及地质储量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4)为编制和修订地质勘探规程与有关技术政策提供资料依据。
34.(2)验证对比内容 ①矿体形态对比分析;②矿体产状和位移的对比分析;③
矿体品位、储量对比与分析;④矿床地质条件对比分析。
35.(3)探采对比参数的计算方法
S S a.矿体面积绝对误差是指勘探圈定的矿体面积
3
(5)探采结合存在不同的程度。决定探采结合程度的因素主要为:1)矿床矿体
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2)采矿方式:3)采矿方法:4)矿区实际生产技术条件
和矿山管理体系也对探采结合程度产生影响。
33.验证对比的作用: (1)验证地质勘探对矿床地质认识及结论的正确与否;
(2)验证矿床勘探类型划分与勘探网度确定、勘探手段选择的合理性;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
第一讲:绪论
1.矿山地质工作:是指矿床经过地质勘探之后,从矿山建设、生产直至开采结束 所进行的全部地质工作。 2.矿山地质学:是研究矿山地质工作的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3.四阶段:设计前期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及生产阶段。 4.矿山建设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根据施工图进行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订购并安装设 备;进行试生产、验收和交付生产。 5.矿山地质工作的原则:①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②地质与生产密切结合的原 则;③ 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④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⑤ 技术与 经济相结合的原则;⑥实践与认识密切结合的原则。 6.矿山地质工作与采矿生产工作的关系: (1)主体与前导的关系:采矿工作是主体,矿山地质工作是前导。开采工作是 在矿山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开采设计、采掘(剥)等主要生产工序必 须以生产地质工作成果为依据,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生产地质工作必须适当 超前生产。 (2)制约关系:矿山地质工作部门负有监督开采工作的职责。如对矿产资源的 合理利用、采矿中矿石的损失贫化、生产准备矿量的储备、矿石质量及正规采掘 等的监督管理。 (3)协作关系:在某些工作领域中,两者还存在着协作关系,例如,为了供给 选矿部门符合入选要求的矿石和保证其质量的稳定,矿山地质部门与采矿部门要 共同协作制订好矿石质量计划和矿石均衡(配矿)措施,并共同加以执行。

金属矿山地下开采要点

金属矿山地下开采要点

、1矿石:凡是地壳里面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就叫做矿石。

2废石:在矿体周围的岩石(围岩)以及夹在矿体中的岩石(夹石),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则称为废石3边界品位:指在资源/储量估算圈定矿体时,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

4矿石的损失:凡是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在数量上的减少,就是矿石的损失。

5移动带:崩落带的外围即由崩落带地界起至出现变形的地点止。

崩落带:在地表出现裂缝的范围内就是崩落带6崩落角:从地表崩落带的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连线与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

移动角:从地表移动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连线与地平面所构成的倾角。

7、合格块度:爆破崩矿时,矿石破碎到适合放矿和运输条件的最大允许块度。

8、工业品位:在当前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工业上可被利用的矿体或狂快的有用组分最低平均品位。

9、六性一度:坚固性、稳固性、结块性、氧化性和自燃性、含水性、碎胀性。

一度是硬度。

10、坚固性:矿岩的坚固性是一种抵抗外力(综合的外力)的性能,如在锹,镐,机械破碎,炸药爆炸等的外力。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f表示。

它反映矿岩的极限抗压强度,凿岩速度,炸药消耗量等的平均值。

f = R/100 式中,R──矿岩的极限抗压强度Kpa。

11、稳固性:矿石和围岩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稳定性可分为五种:(1)极不稳固(2)不稳固(3)中等稳固(4)稳固(5)极稳固12、结块性:采下的矿石,在遇水和受压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结为整块的性质13、含水性:矿石和岩石吸收和保持水分的性能。

它随矿岩的孔隙度和节理裂隙而变化。

对采矿有不利影响14、碎胀性:矿岩在破碎后,碎块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其体积比原矿岩的体积要增大。

一:矿床开采步骤:(矿体开拓):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以便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的空气送入地下并把地下的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出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矿块采准):在已开拓完毕的矿床里,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作为回采的独立单元,并在矿块内创造行人、凿岩、放矿、通风等条件;(切割工作): 指在已采准完毕的矿块内,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有的还要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为以后大规模采矿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

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思考

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思考

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思考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是一项涉及矿床的物质组成、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和成因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是矿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和矿山建设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的第一步是收集并分析已有的地质资料,确定勘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信息。

这包括地质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及采样分析、矿化脉石岩系、矿物学和岩矿化学等。

二、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地质区域性勘探技术,在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球物理勘探可以探测地下矿体和地质构造的物理特征,如地形、地层、地质构造、矿化脉石岩系等,并利用这些特征来推断可能的矿床类型、规模和质量等。

三、钻探勘探钻探勘探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勘探方法,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地下信息,包括矿体的空间位置、形态和大小、岩性和矿化特征等。

钻探勘探是整个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活动中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的环节,需要根据不同矿床类型和勘查需求选择不同的钻探方法和设备。

四、勘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完成勘查后,需要对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目标矿区各类资源的数量、品位、质量和分布情况等。

勘查数据处理与分析是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资料整合,形成可供决策者和矿山建设者使用的较为准确和可靠的结果,准确地估算矿产储量。

五、采用系统的勘查方法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用多种勘查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以获取更为准确的勘查结果。

勘查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勘查区域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勘查目的、环境条件以及勘探设备等因素。

总之,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需要科学、系统地进行。

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勘查方法、根据不同矿床类型和勘查需求进行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并进行及时和准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才能达到确定矿产储量和矿床储量价值及其利用能力的目的,实现金属矿山工程地质勘查的目标。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是矿业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理解矿床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实现矿产资源利用和综合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难度不断增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已成为重要目标。

为此,进行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更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1. 矿产地质学
矿产地质学是研究矿床形成规律、地质构造、岩石学、矿床地球化学、矿床矿物学和矿床学等方面的科学。

通过对矿床性质和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矿产资源勘探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开发。

3. 岩石学
岩石学是研究岩石成因、构造和变质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察技术研究中,岩石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为矿床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矿石处理和选矿提供高精度的基础数据。

4. 矿床勘查技术
矿床勘查技术是建立在矿产地质学、矿产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的基础上,根据勘探特点与需求,设计、组织和实施地面、地下、表层、测量及探测等勘探工作的一系列技术。

通过矿床勘查技术的运用,可以精确定位矿体、矿化带和矿床,并确定其形态、大小、含量和品质等基本性质,为资源发掘、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地质概念:矿床经过勘探之后,在矿山基建和矿山生产过程中,在已建或拟建矿山范围内,为保证矿山基建与生产工作顺利进行,而对矿床所进行的一系列地质工作的总和按性质分为:基建地质,生产地质,闭坑地质,深区、边部隐伏矿体勘查学科性质:直接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的应用地质学科,主要研究与矿产资源开发有关的地质问题及相应的资源经济问题………..学科特点:1直接联系矿山采掘生产并为矿山开采活动服务的应用学科,有较强实践性2综合性强:以矿物岩石学,地质历史学等为理论基础,以钻探,勘查地球物理为技术手段,等来解决矿山生产中出现的地质问题3介于地质学与矿冶工程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总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很强,联系面比较广的应用地质学……….工业指标:划分矿与非矿的标准,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依据……….. 制定工业指标的原则:1充分考虑国家建设对某种矿的需求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趋势2贯彻矿产资源保护和充分利用方针3保证矿山生产在采选技术上可行和矿上生产与建设有较好的经济效益,4保证矿体圈定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力求形态简单,矿体完整5贯彻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方针6最大限度满足国民经济计划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影响工业指标的因素:1矿化特征和地质条件:如矿化均匀规模大品位低,综合利用半生有益组分多等可以降低工业指标,2矿石性质及加工技术性能:类型简单,选冶加工技术优良可以降低工业指标3矿体埋藏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埋藏浅,形态简单,克以选用成本低效率高的采矿方法克降低工业指标4矿区建设条件:交通方便,水电充足可以降低5国家需求和市场价格6矿山生产经营效率……………….边界品味:圈定矿体内的单个样品有用组分的含量的最低标准,是划分矿石与废石界限的品味……………….最低工业品味:可以划分为单工程的最低工业品位,矿体或开采矿段的最低工业品位单工程的最低工业品位:圈定矿体,划分表内外储量的依据,是根据现有采选工艺技术水平,矿化特征和经济合理性制定…………..矿体最低工业品位:针对矿化极不均匀的矿床,考虑矿体分别开采时的经济合理而提出.制定工业指标的方法:1确定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的方法:类比法,统计法,价格法,地质方案法,综合方案法2最小可采厚度确定法:根据矿体规模,产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方法等因素制定,常采用经验对比法3夹石剔除厚度的确定方法:根据开采方式,采掘设备以及矿石加工过程中对废石的剔除厚度确定,一般地下开采2m,露采4m,4综合工业指标的确定方法:方法:制定综合工业品位和以主组分工业指标下达,考虑到有用组分适当降低主组分最低工业品位………………生产勘探:在矿山生产期间或在前阶段地质工作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或继续开拓的需要,提高储量级别或为深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的探矿工作。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矿床勘探程度,达到矿产储量升级,直接为采矿生产服务。

…………….生产勘探技术手段:探槽,浅井,钻探,地下坑探工程………………影响生产勘探手段的因素:1矿体地质因素:如矿体外部形态变化特征2能被矿山生产利用的可能性:地下坑探,必须考虑探采结合3矿床开采方式及开采方法:如露天开采需探槽浅井钻探,潜孔或穿孔机等,,地下开采需坑探和钻探和凿岩机探矿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区自然地理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勘查技术手段的选择。

露天开采矿山的生产探矿手段:探槽、浅井、穿孔机和岩心钻等是常用的技术手段①探槽②浅井③钻探④潜孔钻或穿孔机。

……………..地下开采矿山的生产探矿手段主要是各种地下坑道和坑内钻,在可能情况下也可利用各种凿岩机起辅助探矿作用。

①坑道②钻探③凿岩机探矿。

………….坑内钻优点:地质效果好,机动灵活,效率高成本低,有利于安全生产生产勘探总体布置考虑因素:①尽可能与原矿床勘查阶段已形成的总体工程布置保持一致,在原来基础上加密点线,充分利用原有资料。

②生产勘探剖面线的方向尽可能垂直于矿体走向。

③生产勘探工程构成的系统应当尽可能与采掘工程系统相结合,以便为矿山生产所利用。

生产勘探工程总体布置形式:①垂直横剖面形式,②水平勘探剖面形式,③纵横垂直勘探剖面形式,④垂直勘探剖面与水平勘探剖面组合形式,⑤开采块段(棋盘格)形式…………影响工程网度的因素:1矿床地质因素:如地质构造复杂,形态复杂取得相同储量级别的工程网度应密集2工作要求:合理工程网度应保证工程和剖面资料能联系和对比3工程技术因素:如在相似地质条件下达到同等勘查程度,勘探间距可稀于钻探4生产因素:相似地质条件下,取得同级别矿产储量,露天开采所需工程网度低于地下开采5经济因素:生产勘探网度和勘探费用处以最佳综合经济效果时最好,经济价值高的矿体可以加大网度。

………….. 确定勘探网度的方法:类比,验证,统计计算法生产勘探程度:是指经过生产勘探工作后,对生产勘探范围内对矿体或矿床地质特征控制或研究程度。

………………生产勘探程度对矿山生产的影响:矿体形状,产状,空间赋存状态和受构造影响程度,是确定矿山开采,开拓方案,选择开采方法的重要依据,矿石回收工艺的确定影响生产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对矿石内部结构的研究将会影响到矿山产品方案的质量及选矿加工工艺流程,选矿效果。

…………………….生产勘探程度的具体要求:1对矿体产状,形态,空间位置的控制程度的要求,2对矿体周边小忙矿体的控制程度要求3对矿体内部结构和矿石质量程度的要求4对地质构造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控制研究程度要求。

…………………矿石质量:矿石满足当前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利用的优劣程度或能力矿石质量指标:评价矿石加工利用价值,圈定矿体,计算矿石储量的技术标准和尺度,用以检查和评价矿石质量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为工业利用的价值大小和合格尺度。

矿山取样:按研究方法分为:化学取样,物理取样,矿物取样,矿石加工技术取样;按所要解决的问题:生产勘探取样,生产取样,商品取样,矿山深部边部外围工作状况的取样。

化学取样:是指为测定矿体及其围岩,矿山生产的产品及尾矿、废石、与矿产有关的岩石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取样工作。

………………….物理取样:又称技术取样,是指为了研究矿石和岩石的技术物理性质而进行的取样。

矿物取样:是指从矿体、岩石或其风化剥蚀自然产物中,采集矿石、岩石、自然产物的标本、样品或单矿物,用化学、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鉴定和研究矿物的取样工作。

………….矿石加工技术试验取样:是指为了研究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确定矿石的选矿、冶炼或其它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等,而对矿石进行的取样工作。

………………矿石质量均衡:又称矿石质量中和(配矿),它是矿山生产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按比例搭配不同类型,通品级的矿石,使之均匀混合。

…………………….矿石质量均衡的原则:①贫矿石的加入量必须保证高质量矿石品位降低后仍能达到利用的规定标准,②两种矿石品位及特性相差悬殊时不能搭配,③不同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的矿石,因加工方式,不同不能搭配,④两种颗粒规格相差过大的矿石不能搭配,因质量不同,用途不同,价值也不同,⑤耐火材料及某些利用其特殊性质的矿产不能搭配。

………………矿石贫化: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址条件及采矿技术方面的原因,使采下的矿石混入废石,围岩,或部分有用组分溶解或散失引起工业矿石品位降低的现象。

…………………生产矿量:在探明能利用储量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要求,完成相应采矿阶段的准备工作,根据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要求,计算相应采矿准备工程系统内的可采矿量,作为矿产采掘切割设计和生产计划依据。

根据不同采矿方法喝相应的采矿措施:分开拓,采准,备采三级矿量或开拓、备采二级矿量。

…………………贫化率:采下矿石品位降低数与原矿石平均品位之百分比。

………………影响矿石贫化与损失的因素:虽然影响采矿贫化与损失的因素很多,但总体上讲,可分为可以避免的偶然性因素和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因素。

前者主要反映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水平和采场工艺参数确定的正确性;后者主要决定于矿床(体)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选择的开采方式,方法和设计的正确性。

………………………矿石贫化与损失的管理指标:矿石贫化率与损失率是矿石生产管理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其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矿床地质条件及采矿方式、方法与技术管理水平等。

露天开采贫化率在0.4%--5.7%之间,一般不超过3%;损失率在2.2%--7.8%之间,一般约4% 。

虽然贫化与损失率的指标是可变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总的应遵循价值大于成本才有盈利的基本原则来确定合理的贫化与损失率指标。

………………….矿石贫化与损失管理:1矿石贫化与损失统计报表:要求:原始地质资料,生产记录资料,开采损失率的统计,开采贫化率的统计,2矿石损失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指标: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水平与采场工艺参数确定的正确性,矿床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及选择开采的方式方法与设计的正确性,矿石贫化与损失管理指标:露天开采贫化率:0.4-5.7%,降低采矿贫化与损失的措施:①把好地质资料关,②认真贯彻采掘生产技术政策,③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④加强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工程和矿石质量管理⑤加强采掘生产地质指导与地质技术管理工作并做好合理贫化与损失指标的技术经济论证,⑥强化地测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⑦借助经济手段考核管理生产和贫化与损失指标,⑧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对采矿贫化与损失的思想认识,增强整体与全局观念。

…………………例:已知某采区中,铁矿石可采工业储量Q为100kt,其地质平均品位C为31%,采出矿量T为90Kt ,出矿品位Ct 25% ,废石品位Cr7% ,求该采区采矿的矿石贫化率,废石混入率γ,矿石回采率K ,矿石损失率和金属采收率a矿石贫化率(0.31-0.25)/0.31=19.35%b废石混入率(0.31-0.25)/(0.31-0.07)=25%c混入废石量Y=90*0.25=22.5采出工业矿石量qc90-22.5=67.5矿石回采率=1-67.5%=32.5%...........................d矿石损失率1-67.5%=32.5%...............................e金属采收率=(67.5*0.31+22.5*0.07)/100*0.31=72.58………………………探采结合探采结合探采结合是指在保证探矿效果的前提下,实行探矿工程与采掘工程的结合,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利用采掘工程进行生产探矿,或生产探矿工程能为采掘工程利用,生产探矿工作贯穿与矿山生产全过程,并往往可以综合利用,它常与采矿工程交叉进行,许多工程互有联系并往往可以相互利用,实行探采结合往往可以减少矿上坑道掘进量,降低采掘比,加快生产探矿进度,缩短生产探矿和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探矿工作质量与效果,有利于安全生产和加强生产管理,充分发挥矿上生产潜力,并可使矿上坑道系统更趋于合理,实施探采结合要求探采双方在工作上必须打破部门界限实行统一设计,探采结合必须是系统,全面的,贯穿于采掘生产全过程,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做到平行交叉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