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沪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加工教案沪教版必修
一、教案主题: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加工教案沪教版必修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多媒体信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常用的多媒体加工软件,如PowerPoint、Photoshop 等。
3. 掌握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基本技巧,如图片处理、音频剪辑、视频制作等。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多媒体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基本工具和软件。
3. 图片处理技巧:使用Photoshop进行图片编辑和美化。
4. 音频剪辑技巧:使用Audacity进行音频文件的剪辑和合成。
5. 视频制作技巧:使用PowerPoint和Video Editor进行视频的拍摄和编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多媒体信息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图片处理、音频剪辑和视频制作技巧。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多媒体项目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多媒体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其学习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图片处理、音频剪辑和视频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技巧。
3. 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4. 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通过学生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评价其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媒体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加工软件,如PowerPoint、Photoshop、Audacity 等。
图片处理、音频剪辑和视频制作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多媒体信息加工软件的高级功能。
创新性多媒体作品的策划和设计。
七、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网络连接。
2. 软件准备:PowerPoint、Photoshop、Audacity、Video Editor 等。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
评价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发布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了解评价多媒体作品的原则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发布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发布网页的喜悦;让学生体会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意识;了解发布与评价网页作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该节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策划、设计、制作网页设计作品,了解制作网页设计作品的一般方法,学会从需要出发,选择素材并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网页设计作品。
学生在评价作品时,或是单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或是只从某个方面进行评价,容易造成评价的片面性。
3重点难点
重点:发布多媒体作品
难点: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新课导入
引出主题
在前面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已经通过策划、设计,并通过photoshop软件制作网页作品,那么网页作品该如何发布与评价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
2【讲授】知识讲解
了解作品发布的必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二单元第4课《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了解多媒体加工的基础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多媒体的发展阶段及其对社会产生长远影响。
主要着力于建立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客观分析和科学评价意识,以及对图象表达信息的独特魅力的理解。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种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不太感兴趣,所以要想办法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1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活动】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一、启发部分:请同学描述现实生活中“向右走”提示实例:文字、图象、声音、简单的动画引出媒体的定1.通常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
2.介绍以下几种现实中常见的媒体
3.“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
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
所以与多媒体对应的一词是单媒体(Monomedia),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的啦。
4.多媒体技术(课本):通常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即运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加工教案沪教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加工教案沪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多媒体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如Photoshop、Premiere等,进行信息的采集、编辑和整合。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信息的概念与特点2. 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3.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使用4. 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的使用5. 多媒体信息整合与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媒体信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与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的使用2. 教学难点:Photoshop与Premiere的高级功能与技巧多媒体信息的整合与表达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多媒体信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加工方法。
2. 演示法:展示Photoshop与Premiere的使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软件的操作。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多媒体作品,引发学生对多媒体信息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多媒体信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加工方法,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信息加工的重要性。
3. 演示:使用Photoshop与Premiere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软件的使用方法。
4.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软件操作的掌握情况。
1.1 初识多媒体 上海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1.1 初识多媒体上海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1.1初识多媒体-上海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1.1多媒体技术的初步知识【教材分析】本内容是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第一章第一节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的课程标准是为了能够讲述多媒体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
体验并理解通过互联网浏览、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材料,使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和交流想法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这一部分是学生理解多媒体技术的重要部分。
从多媒体课件入手,通过各种活动,掌握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以及多媒体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普遍应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和分类,理解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2.过程和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各种媒体及其功能,总结多媒体的含义,从实践中分析多媒体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于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将通过教师选择的演示作品以及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教学难点:了解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一突破将通过详细解释、举例、讨论和分析来实现。
教学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虽然他们思维敏捷,但第一次理解多媒体并不容易。
他们通常能够掌握从他们的理解和经验中获得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有效的问题,首先从媒体到多媒体技术,然后过渡到多媒体的定义。
运用启发式原则和归纳教学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基于经验。
通过多媒体软件制作的作品的视觉展示,学生可以感受到多媒体技术应用带来的好处,提高多媒体欣赏水平,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二1.1初识多媒体技术优秀教学案例
4.引导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并激发他们对新技术的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多媒体应用领域,如教育、娱乐、广告等。
2.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该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4.创设问题情境,如设计一些故障或挑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找出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小组合作
1.采用项目式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2.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规则,如分工明确、定期交流、共同进步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采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自主探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最新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
4.利用课后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多媒体作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反馈,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4.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团队协作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多媒体技术在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4.各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加工教案沪教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加工教案沪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多媒体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常用的多媒体信息加工工具,如Photoshop、PowerPoint等。
3. 掌握多媒体信息的加工技巧,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信息概述:介绍多媒体信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学习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如图像的选择、编辑、色彩调整等。
3.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如幻灯片的制作、动画设置、切换效果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的魅力和应用。
2. 讲解:讲解多媒体信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多媒体信息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学生分组使用Photoshop和PowerPoint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兴趣。
2. 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操作,评估学生对Photoshop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掌握程度。
3.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估他们对多媒体信息加工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
2. 软件:Photoshop、PowerPoint等多媒体信息加工软件。
3. 实例:准备一些多媒体信息应用的实例,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启发他们的思维。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多媒体信息加工案例,让学生理解加工工具的应用场景。
2. 任务驱动:布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多媒体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巧。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多媒体信息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的支撑。
2. 示范法:教师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并模仿。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评
价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
评价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发布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了解评价多媒体作品的原则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发布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发布网页的喜悦;让学生体会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意识;了解发布与评价网页作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该节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策划、设计、制作网页设计作品,了解制作网页设计作品的一般方法,学会从需要出发,选择素材并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网页设计作品。
学生在评价作品时,或是单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或是只从某个方面进行评价,容易造成评价的片面性。
3重点难点
重点:发布多媒体作品
难点: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引出主题
在前面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已经通过策划、设计,并通过photoshop软件制作网页作品,那么网页作品该如何发布与评价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
活动2【讲授】知识讲解
了解作品发布的必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4《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4课《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学习掌握了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这一节让学生继续学习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2重点难点重点:多媒体中媒体元素的种类难点:掌握和运用多媒体中媒体元素3教学过程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多媒体中媒体元素。
. 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一、多媒体中媒体元素(1)文本文本是以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信息形式,它是现实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
用文本表达信息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它主要用于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如阐述概念、定义、原理和问题以及显示标题、菜单等内容。
(2)图像图像是多媒体软件中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决定一个多媒体软件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
(3)动画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也包括画面的缩放、旋转、变换、淡入淡出等特殊效果。
通过动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许多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迁生动有趣。
合理使用动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声音声音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最方便、最熟悉的方式之一。
在多媒体课件中,按其表达形式,可将声音分为讲解、音乐、效果三类。
(5)视频影像视频影像具有时序性与丰富的信息内涵,常用于交待事物的发展过程。
视频非常类似于我们熟知的电影和电视,有声有色,在多媒体中充当起重要的角色。
二、文件格式1、常见的图形(图像)格式一般来说,图形(图像)格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位图;另一类称为描绘类、矢量类或面向对象的图形(图像)。
前者是以点阵形式描述图形。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多媒体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多媒体设计软件进行图像、音频和视频的编辑和制作。
3. 掌握多媒体设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设计技术的介绍- 多媒体的定义和特点- 多媒体设计的原则和要素- 多媒体设计软件的选择和使用2. 图像的编辑和制作- 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图像的处理和修饰技巧- 图像的导入和导出3. 音频的编辑和制作- 音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音频的剪辑和混音技巧- 音频的导入和导出4. 视频的编辑和制作- 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视频剪辑和特效添加技巧- 视频的导入和导出5. 多媒体设计的实践应用-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多媒体广告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多媒体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法:设计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多媒体设计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多媒体设计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创意程度进行评价。
3. 项目评价:对学生完成的多媒体设计项目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计软件:Adobe Photoshop、Adobe Audition、Adobe Premiere Pro等。
2. 课件和教学资料:包括多媒体设计案例、操作指南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多媒体设计技术的介绍2. 第二课时:图像的编辑和制作3. 第三课时:音频的编辑和制作4. 第四课时:视频的编辑和制作5. 第五课时:多媒体设计的实践应用6. 第六课时:教学评价和总结以上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的简要内容概述。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性,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特性,信息技术的种类和应用。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1.3 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日常应用,信息技术的操作技巧。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2.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理解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各部件的功能。
2.2 中央处理器(CPU)教学目标:了解CPU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CPU的性能指标。
教学内容:CPU的结构,CPU的工作原理,CPU的性能指标。
2.3 存储器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存储设备,掌握存储器的类型和作用。
教学内容:存储器的类型,存储器的作用。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3.1 软件概述教学目标:了解软件的概念,掌握软件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软件的定义,软件的分类,软件的特点。
3.2 操作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3 应用软件教学目标:了解应用软件的分类和作用,掌握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应用软件的分类,应用软件的作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4.1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掌握网络的类型和拓扑结构。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的类型,网络的拓扑结构。
4.2Internet的基本应用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掌握浏览器的使用和搜索技巧。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浏览器的使用,搜索技巧。
4.3 网络安全教学目标: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概念,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应用基础课件 沪教版选修2
• 7.2.6 动画 • 计算机设计动画方法有两种: • 矢量动画 • 帧动画
7.3 数据压缩
• 7.3.1 采样与存储 • 在媒体的采集与存储中,存在着数字化后的视频和音频 信息具有数据海量性问题,它给信息的存储和传输造成 较大的困难,成为阻碍人类有效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的瓶 颈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有效的多媒体数据 压缩编码方法,以压缩的形式存储和传输这些数据将是 最好的选择。
• 7.2.5 音频 • 影响数字声音波形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 1、采样频率:指波形被等分的份数,份数越多( 既采样频率越高),质量越好, • 2、采样位数:即每次采样的信息量。采样通过模 /数转换器(A/D)将每个波形垂直等分,若用8位 A/D等分,可把采样信号分为256等分;而用16位 A/D则可将其分为65536等分。 • 3、通道数:
7.1.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电子出版物 2.教育 3.过程模拟 4.商业广告 5.影视娱乐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及特征
• 7.2.1 文本
• 指各种文字,包括符号和 语言文字两种类型
• 7.2.2 图形
• 图形,又称矢量图,一般 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 它是对图像进行抽象化的 结果,是以指令集合的形 式来描述反映图像最重要 的特征,
7.4 多媒体文件格式
• • • • • • 7.4.1 图像文件格式 7.4.2 视频文件格式 7.4.3 声音文件格式
表7-3
部分媒体文件扩展名
媒体类型
扩 展 名 txt doc wps wri wav midi mp3 bmp pcd pct pcx psd jpg tif gif flc swf mmm avi mov mpg dat ram(ra、rm) asf 纯文本文件 Word文件 WPS文件 写字板文件
.. 高中信息技术_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_沪科教版选修
第二章第二节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2节5、学时数:3学时(网络机房)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图像的获取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体会图像加工的意义b、掌握图像加工的典型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2、过程与方法:a、通过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跟随教师积极学习b、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掌握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b、通过仔细认真的作品加工,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实践态度,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c、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和版权意识。
2、教材分析: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本节课为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章节,是对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深化和拓展。
它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同时,本节内容操作性强,容易上手,学好本节内容,能够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节内容设计安排为两个课时,由于图像获取的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选择等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经出现,为了避免过度重复,将这一节理论部分知识进行略讲,而将重点放在图像的加工方法上面。
同时,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把理论部分几个知识点串成一个简单逻辑关系,通过依次提出问题,引出各个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第一节课学习相关理论和重要处理方法,第二节课作为练习课,让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对前面所学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熟练和巩固,进一步体会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处理图片。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二单元第2课鉴赏多媒体作品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二单元第2课鉴赏多媒体作
品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多媒体技术特征,能按特征去鉴赏多媒体作品。
过程与方法:先鉴赏,后制作的任务驱动法,分组完成,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节是上海科技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第1章走进多媒体技术第二节体验多媒体技术。
本节主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多媒体技术在呈现信息、交流思想方面的直观性和有效性,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
本课的学习者为高三学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网上查找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注重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
难点:在制作作品和评价作品中自觉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第二节体验多媒体技术
1、导入:作品导入
展示张三和李四两位同学的作品,提出问题:同学们觉得哪位同学的作品效果更好?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张三同学的作品只有文本,而李四同学的作品有文本,图片,还有背景音乐,李四同学的作品好,好在哪里呢?一,李四的作品用图表达信息,直观,有效。
用事实说话,。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体验多媒体技术教案 沪教版选修2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体验多媒体技术教案沪教版选修2一、基本说明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年级:高一高二年级用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1章第2节|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②了解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呈现中的作用③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技能目标①通过比较文字、图表在表达同一事物的不同效果,开拓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②学会使用EXCEL图表来呈现要表述的信息③学会使用和鉴赏多媒体作品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让学生感爱不同媒体的效果,体验多媒体技术在呈现信息、交流思想方面的直观性和有效性②激发学生对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2、教学重点: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数据的筛选和用EXCEL图表处理数据3、教学方法采用分析归纳、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实践操作、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在第一节里,我们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子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了解了多媒体的基本应用,在第二节中我们将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以及准备这节课的学习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入了解多媒体让各小组完成任务一,通过阅读、操作来体验文字与图表在表达同一事物时的不同效果。
学生活动前教师给出操作提示,建议学生首先在EXCEL中建立表格将数据进行罗列,然后通过EXCEL中的图表向导建立数据图表(三维饼图)最后通过交流,让各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们完成任务一,在EXCEL中建立表格将数据进行罗列,然后通过EXCEL中的图表向导建立数据图表,学生填写任务一的留白。
最后通过交流,发表各组的看法。
了解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图表来呈现要表述的信息,之所以学生活动前给出操作提示,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活动。
在鉴赏中体验与思考让学生欣赏多媒体作品“中国茶”并要示学生填写教材中的留白,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关注学生欣赏多媒体作品“中国茶”,并填上教材中的留白。
2.1 图片的采集与保存_沪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
2.1 图片的采集与保存一、基本说明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二)年级:高中二年级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一节学时数:45分钟(机房/多媒体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数字图像采集的方法。
2、理解图形与图像、矢量图与点阵图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出矢量图和点阵图。
3、掌握图形和图像常见的文件格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2、教学重难点:图形与图像的概念;矢量图与点阵图的区别;图形与图像的文件格式。
3、教材内容分析:上科技教育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2章计算机中的图世界第1节,本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在计算机的多媒体世界里图形与图像的概念及文件格式,提高信息素养。
通过准备大量丰富的图片素材,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学习图形与图像、矢量图与点阵图的概念,以及图形和图像的基本概念。
4、学情分析:由于在本堂课前学习过图片信息加工的一些基本知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另外这是一堂偏理论知识的课,学生很容易会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所以课前应该搜集好大量的,接近生活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图片素材,知识点之间进行对比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体验计算机中丰富的图世界。
5 教学过程描述三、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特色与优点:1、勇于挖掘和拓展课本知识。
2、教学准备充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解加操作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教学任务层次分明,适合各层次学生学习。
值得思考和改进之处:对于理论讲解的课,为了不让课堂气氛沉闷,老师应该善于与学生互动,掌握提问的时机与技巧,注意肢体语言和表情,引导学生多思考,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归纳出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并学以致用。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3《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3课《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
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多媒体作品中通常包含的媒体元素;
2、初步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从实践中感受归纳多媒体的内涵并区分各种媒体;
2、让学生进一步熟练IE浏览器的使用,学会浏览器Internet选项中多媒体属性的设置;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使用多媒体作品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针对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树立科学、合理地态度,在体验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信息社会中的影响和尊重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
2、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能力,用正确的审美眼光鉴赏多媒体作品;
3、针对本节课教学要点,力所能及的宣传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渗透思想教育。
2学情分析
高一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多媒体技术这一节没有落实。
学生平时接触多媒体技术多,但对多媒体技术这个术语不是很清楚。
所以要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概念联系起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归纳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教学难点〗
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内涵并区分各种媒体。
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二1.1初识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
提交方式:无需提交,课堂上教师将进行提问检查。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并提交。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大家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期待大家在作业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一个简单多媒体作品制作任务,如制作一个关于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多媒体软件(如Photoshop、Audacity等)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3.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并展示给其他同学,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基本元素、制作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二1.1初识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是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二的第一章节,标题为“初识多媒体技术”。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掌握多媒体信息的基本元素,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
2.介绍多媒体信息的基本元素,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各个元素的特点。
3.讲解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流程,以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制作一个电子贺卡)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多媒体制作的步骤。
4.强调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包括技术、内容和创意等方面,为学生后续创作和评价提供参考。
提交方式:将课件以PPT或PDF形式提交至教师邮箱,文件名格式为“小组名称-课件主题”。
4.观察与思考:关注日常生活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观察并记录至少三个你认为运用得好的多媒体作品,分析其优点和可改进之处。
高中信息技术 走进多媒体技术殿堂教案 沪教版选修2 教案
走进多媒体技术殿堂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2、年级:高一高二年级用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某某科技教育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一节5、学时数:45分钟(机房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中通常包含的媒体元素②让学生初步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③让学生了解各媒体元素在多媒体作品中的作用④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技能目标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IE浏览器的使用,学会浏览器中多媒体属性的设置②让学生学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②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审美眼光来鉴赏多媒体作品2、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入门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学会使用多媒体作品,在情感态度上激发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提高对多媒体作品的鉴赏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而了解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及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审美眼光来鉴赏多媒体作品是本节的难点。
考虑到让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比较枯燥,我们书上任务二的三段文字材料改为播放视频和动画,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学情分析:多媒体技术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比较喜爱的一部分内容,但我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多数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混为一体,对于信息技术的一些概念了解兴趣不高,多数趋向于计算机的使用。
4、设计思路:抛砖引玉,激发兴趣;体验多媒体课件,感受媒体元素;了解多媒体的应用,拓展对身边的多媒体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多媒体,辨证对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四、教学反思1、课前在机房通过大屏幕投影设备播放世界杯的精彩片段,并且伴有介绍、部分球员特写镜头及文字说明等,让学生第一次进入机房就能够感受多媒体作品的效果。
2、本堂课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一堂课,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激发学生玩的乐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初步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及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审美眼光来鉴赏多媒体作品,学习效果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2节
5学时数: 90 分钟(网络机房)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了解图像的获取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体会图像加工的意义
b、掌握图像加工的典型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跟随教师积极学习
b、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b、通过仔细认真的作品加工,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实践态度,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c、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和版权意识。
2、内容分析: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本节课为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章节,是对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深化和拓展。
它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同时,本节内容操作性强,容易上手,学好本节内容,能够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节内容设计安排为两个课时,由于图像获取的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选择等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经出现,为了避免过度重复,将这一节理论部分知识进行略讲,而将重点放在图像的加工方法上面。
同时,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把理论部分几个知识点串成一个简单逻辑关系,通过依次提出问题,引出各个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第一节课学习相关理论和重要处理方法,第二节课作为练习课,让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对前面所学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熟练和巩固,进一步体会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处理图片。
3、学情分析:
a、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经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对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有所掌握, 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结构,此时的自我表现欲、创作欲比较强,同时他们具备了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和寻找答案的能力。
b、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着自发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4、设计思路: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合理,对教材内
容和学生学习状况均有一定的分析,教法学法选择比较适当,对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意图均有说明。
教学过程中,运用较为典型的图片加工事例,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并注意到运用来自学生自己制作的优秀作品加以说明,在实际操作引导中,则围绕两个典型例子进行演示和讲解,比较能够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使他们了解了图像的获取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体会图像加工的意义。
同时让学生懂得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空间,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道德情操,而且培养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作品展示
1、教师使用幻灯片放映图片作品,包
括学生在高一时制作的优秀作品,并
作相应的说明
2、学生认真欣赏图片,体会图片加工
的巧妙,并作相关的思考
通过精彩生动的图片展示,
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
他们尽快进入到课堂氛围中
来,同时也确立了本节课的
目标和任务
新课教学(一)、理论知识一、由各种巧妙的图像加工,引出对
图像加工意义的思考?
1、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
的体会自主发言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像加工的几
点意义
1、趁着学生刚欣赏完图
片的热情,顺势提出问题,
让学生能有感而发,回答问
题合理准确
2、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
主体,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
快速获取知识
二、因为图片处理首先得有素材,于
是讨论图片获取的各种可能途径?
1、教师让大家回顾必修部分所学的图
片获取的各种途径
2、教师通过表格展示各种常用的图片
获取途径,并做简单点评
帮助学生熟悉已学知识,加
深印像
三、接着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图像加工
工具?
1、让学生列举的各种工具
2、教师展示图片处理的各种常用工
具,并简单描述各自特点
通过列举多种工具,让学生
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工具
photoshop,并对它的一些基
本界面和操作产生联想
(二)、实际操作四、正式进入到图像加工的学习中,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对重要知识作好
记录
1、教师演示和讲解两个典型例子:
A、给风景图片制作相框
方法:选框工具,通道,滤镜,
1、通过典型操作的演示,
使学生学到更多制作技巧
2、在图片的加工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如何根据主题表
达的需要来加工图片
浮雕效果,色彩调整等
B、变脸法(交换人物局部图)
方法:套索工具,图章工具,海绵工具等
2、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把重要的操作步骤记录下来
3、通过各种常用效果的使用,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学生活动五、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
式活动,共同完成任务,巩固所学知
识
1、教师在课堂巡视,对有问题的学生
进行答疑和辅导
2、学生首先自己尝试,有困难由组内
一起讨论解决,然后再考虑向老师寻
求帮助
1、趁热打铁,让学生完成实
践任务,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2、对于通道等新概念的理解
和使用,很多同学不能很好
地运用,通过小组成员的相
互协助,力争用集体智慧化
解问题
3、使他们真正新知识消化吸
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
识和虚心请教的态度
(四)、小结
六、总结图片加工的过程和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图片加工的各
个主要环节和每一步的目的
把加工过程的总结放在最后
进行,学生在经历图片的加
工以后,能更好的从整体上
去把握和总结知识
(五)、拓展
七、强调自我学习的重要性
告诉学生一些优秀的学习网站,供学
生记录,以便日后学习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
力,使他们以后在没有老师
的帮助下,能够通过不断的
自我学习继续提高
四、教学反思
Photoshop是一门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效果多彩。
对这门课程教学“好上”,但“上好”却很不容易。
面对学生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个人兴趣、审美能力的差异,如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乐学、好学的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每个授课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图像处理photoshop教学中存在问题
1、在我进行photoshop教学和听课中发现电脑课的教法大同小异,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
素材的单一及作业的千篇一律使学生厌烦,学生只要上课听讲就能作出老师演示的练习,惰性致使很多学生完全照搬范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他们不会“记”。
老师讲的知识点,他们只不过是用脑子过一遍,有的甚至不经过大脑就没啦。
根本就记不住,愿意学习的能在本次课记住,下次课或者下次再用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给忘了。
3、学生没有看书的习惯,他们不会“看”。
他们的书发下来是新的,现在依然很新,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仍然很新。
看都不看一眼,明明是书上的东西,却不知道。
当学生问我问题的时候,我看到凡是做不出来的学生我只好手把手的指点
他们。
二、教学效果
让学生懂得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空间,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道德情操,而且培养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