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历史中考重点热点及主干考点及解读
2014年历史中考周年热点解读
2014年历史中考周年热点解读周年归纳1.中国史(1)逢10周年:(2)逢5周年:2.世界史(1)逢10周年:(2)逢5周年:热点解读热点主题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1894—2014年)【史实回放】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中日关系的回顾及展望、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崛起的历史及启示等。
【提升认识】1.结合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侵略,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2.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考查全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从而揭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道理。
3.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中获得的启迪和感悟。
4.通过时政要闻考查旅顺大屠杀及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并说明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及对国人的启示等。
5.通过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回顾及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的考查,对中日关系前景进行展望。
6.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走向胜利的史实的回顾考查抗战中的著名战役,揭示民族团结的深刻含义。
【中考预测】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设工厂,开口岸,清朝政府无法管。
”(1)这首顺口溜源于哪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材料二(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画“√”;违背了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是以上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①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局部侵华战争。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③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
()④日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战区代表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永恒。
你认为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材料三(4)识读上面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1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1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的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开通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2、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
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⑦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2014年中考历史周年纪念热点一
2014年中考历史周年纪念热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
知识梳理部分
1.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德、奥匈、意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和俄英法(以英国为核心)三国协约形成。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结果: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其性质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内容: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影响:《慕尼黑协定》标志着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4、二战大事记
1939年,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白色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巴巴罗萨计划),第二次世界大
战进一步扩大。
(其中的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
到最大规模。
1942年1月,美中苏英等26国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
式形成,
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中考历史核心知识考点梳理答案
2014中考历史核心知识考点梳理答案2014中考历史核心知识考点梳理中国古代史1、统一全国。
2、老子、孔子、孟子、儒家、韩非。
3、“胡汉融合政策”。
民族大融合。
4、戚继光、郑成功。
中国近代史(八上)一、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2、(1)香港岛;(3)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3、近代史二、甲午中日战争与中日《马关条约》1、邓世昌、威海卫战役。
2、1895、(2)赔款2亿两;(4)开设工厂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①赔款4.5亿两、②东交民巷2四、洋务运动1、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3、资本主义、近代化。
五、戊戌变法1、百日维新。
六、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1、1912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国。
七、新文化运动1、《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
2、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八、五四运动1、巴黎和会。
2、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
九、中共一大1、1921、纲领、共产主义。
2、、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3、十、井冈山会师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十一、红军的长征1、会宁会师(1936年)。
2、毛泽东十二、全民族抗战1、卢沟桥事变、八路军、新四军。
3、马可·波罗行纪》、新航路。
4、印度人。
世界近代史一、文艺复兴1、反封建、人文主义。
2、但丁、达•芬奇。
3、思想文化。
二、新航路的开辟2、原始积累、整体。
三、资产阶级革命1、资本主义。
3、英国:(1)1640;“光荣革命”。
(2)君主立宪政体。
(3)君主立宪政体、第一次工业革命。
4、美国:(1)来克星顿的枪声。
(3)《独立宣言》。
5、法国:(1)攻占巴士底狱。
(2)民主与法制。
(3)影响: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反封建、民主制度。
四、工业革命1、棉纺织业;2、珍妮纺纱机;“蒸汽时代” 。
3、工业国五、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
3、巴黎公社。
2014中考历史考点分析汇总
[键入文字]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汇总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汇总
摘要:距离中考越来越近,历史网小编为你整理了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汇总,供考生参考学习,预祝考生考取得好的成绩。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一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三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四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五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六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七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八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九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一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二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三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四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五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六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七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八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十九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一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二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三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四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五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六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七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八
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二十九2014 中考历史考点分析之三十
相关推荐
2014 年中考历史考点之大一统的汉朝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中考历史考点解析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2014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总结归纳
[键入文字]
2014 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总结归纳
【摘要】距离2014 年中考的时间越来越近,现在正是中考备战的关键时期。
为了让大家更高效的复习,历史网为大家整理了2014 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家!
2014 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总结归纳中考历史核心考点: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中考历史重要考点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考历史考点解读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历年中考历史考
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014 中考历史核心考点近代化的探索中考历史考点必背侵略与反抗中考历史必背考点主观备考资料2014 中考历史高频考点2014 中考历史考点预测2014 年中考历史必考点中考历史高频考点辅导2014 中考历史考点第一册历年考点2014 年中考历史考点精选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考历史重要考点新疆与中央政府关系2014 中考历史复习考点精编2014 中考历史必考点分析历史事件中考历史必背考点文艺复兴运动2014 中考历史考点预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14 年中考历史必考点美国独立战争2014 年中考历史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秦汉时期如何实现中考目标,就在于此时的全力以赴。
希望我们提供的2014 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能全力助大家中考拿到高分!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2014年历史中考周年热点探析
2014年历史中考周年热点探析热点主题一走近世纪伟人——邓小平(1904、8、22—1997、2、19)。
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史实回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邓小平参加淮海战役、文革期间,周恩来和邓小平整顿恢复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
【中考预测】邓小平的两大突出历史贡献:第一个贡献,就是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第二个贡献,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开辟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一、伟人风采图一图二(1)、图一是:邓小平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哪个城市题词?对外开放有什么影响?(2)、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邓小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3)、如果说邓小平使中国富起来了,那么让“中国醒过来了”和“中国站起来了”的人物分别是谁?(4)、图二是邓小平为解决哪一地区问题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该地区回归的历史意义?二、缅怀伟人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用几个成语形容他的一生:戎马生涯、十年维艰、伟大转折、心系统一等。
(5)、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回顾历史,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面临抉择时,邓小平的一生主要事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热点专题二: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
(1949—2014)【史实回放】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考预测】2014年,新中国的年轮将刻上第65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
有的学者曾将六十多年的历史分成两段,“前三十年收获民心,后三十年收获的是美元(发展经济)”。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考历史重点内容
2014年中考历史最重点内容(一)中国近现代史一、通商口岸与战争、条约的关系;通商口岸对近代社会的影响1、通商口岸与战争、条约的关系;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在1842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在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两个条约体现的特点是:列强的侵略逐渐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
2、通商口岸的开发对中国近代产生什么影响?①破坏原有的自然经济结构,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近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②中国受西方侵略者的控制与奴役,经济缺乏自主权,发展受到阻碍。
二、甲午中日战争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日军夺得黄海制海权;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①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2、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1)在政治层面上: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促使中国救亡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2)在经济层面上:宣告了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在思想层面上: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
三、近代化探索:(一)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梦)(1)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内容: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②创办民用工业(求富);③创办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中国第一批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技术人才。
2014中考历史基础知识集锦:萨拉热窝事件重大战役
2014中考历史基础知识集锦:萨拉热窝事件重大战役
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萨拉热窝事件、重大战役(P22-26)
<理解>
1、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巴尔干半岛上)的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
2、重大战役:
A、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英法——德军),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B、凡尔登战役:一战中最为残酷的一次战役,伤亡人数最多,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德军首次使用了毒气弹和飞机,由于法军的顽强抵挡,迫使法军投降计划破产。
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
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专题(一)纪念“一战”100周年1.一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否避免?(了解)A必然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是因为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从这个角度来说战争不可避免。
B偶然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如果没有这一突发事件,或者说事件发生后,双方能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一战也是有可以避免的可能。
(2).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了解)A从战争原因分析: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际之间矛盾加剧,形成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它们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从战争目的分析: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C从战争结果分析:战争给交战国造成深重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
2.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1)慕尼黑阴谋:①时间 1938年9月②国家英、法、德、意四国③地点在慕尼黑签订了《》④内容: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把等地割让给德国。
⑤影响:《慕尼黑协定》标志着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战争的爆发:年9月1日,德国闪击,英法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战火的扩大:①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扩大)②1941年10月,战役。
(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③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爆发。
(二战战火进一步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④1942年1月,26国在华盛顿发表《》,标志的形成。
(3)战争的转折:①1942年7-1943年2月,战役。
(苏德战场和二战的转折点)②1942年6月,战役。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③1942年10月,战役。
(北非战场的转折)(4)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①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②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
201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已考内容: 21、鸦片战争 23.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6.孙中山的主要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7.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9.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加内容: 28.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和五四精神。
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部分取消内容: 宋代的社会生活。 汉字的演变,古代书法、绘画的主要成就。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史实。
例1、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 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 考生要明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三个措施。其中一个措施是在中央设三公。 不仅要知道三公的名称,而且还要知道三公的职责,丞相主管行政,太尉管军事, 御史大夫管监察。 答案:D 例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 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秦兼并六国的史实。A选项,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加速了 秦统一中国的进程,为秦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A
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 文。
青铜工艺的成就,我们要知道商代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 文明。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甲骨文,主要了解概念、内容、意义。
【特别提示】注意《司母戊铜方鼎》。了解青铜立人像是商代文化的杰出作 品。 【拓展】通过司母戊鼎等“青铜文明”,感受我们祖先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 的精神,认识气势恢弘的司母戊鼎,折射出商朝强盛的国力,象征着中华文 明的历史责任感。
2014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二、尧舜禹的“禅让”
1.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
2.约建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
2.战胜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和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大战后
二、战国七雄
1.战国、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第 1 页 共 39 页
2.内容:周天子把等,封他们为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 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历史中考重点热点及主干考点解读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1、古书上关于夏朝时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记录。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
3、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时期的“司南”,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造于132年。
6、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中国。
大约始于西汉初,东汉时期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技术。
7、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的毕升。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出现的交子。
8、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现存最早的金属火器——西夏铜火炮;南宋时发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属管形火器“火铳(chòng)”在军事上很受重视。
9、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10、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国家——中国,战国时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春秋晚期齐国杰出军事家孙武所著。
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的人——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冲之。
1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北宋李诚著的《营造法式》。
16、商朝文字里关于虫牙的记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记录。
17、华佗是东汉末年人。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19、世界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郑和。
20、清朝乾隆年间编写的《四库全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世界的文化杰作一、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
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不朽名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美术名家——梵高荷兰的梵高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
《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梵高是在法国南方创作这幅作品的,南方的阳光赋予他创作灵感。
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中国社会近现代化历程一、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年)()起步阶段(1840——189年):1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出现,这些企业使用机器生产,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1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领导的,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到了中国;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年):是最重要的阶段。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年****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缓慢地、艰难地向现代化中国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年)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表现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特征从1840年到1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社会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机器工业出现,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
从1世纪60年代到192年大革命失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为主体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从192年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社会经济结构表现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为支配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年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并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并存,构成了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从195年到195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从195年底到19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国营、集体、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并存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三、近代前期几种主要的经济形态本国封建自然经济:鸦片战争以后逐步解体。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土改运动将其消灭。
.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甲午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新中国成立后,将其没收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商业得到合理调整;195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依附于英美,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控制了全国经济命脉。
新中国成立后将其没收,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建国伊始,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稳定了市场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统一财政经济,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到195年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备了条件。
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95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到195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到195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年召开的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年初到1960年秋,中国******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指导思想上犯了急于求成的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一时期,自然灾害严重,再加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从面造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
从1960年起,****中央决定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工作经验。
这是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
但是,由于错误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年至197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种责任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家庭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家庭联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在城市的重点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
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199年****“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开始步入小康社会。
五、政治的近代化(民主制度)戊戌变法时期: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