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中国与之的关系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托勒密(100——170年)的 《地理学》认为地是球形的观 点,影响了欧洲1400多年,但 是其绘制的地图对经纬度的计 算误差最大,非常不准确,当 时很多欧洲人相信地球是圆的, 但没人能解释地球的周长、海 洋的宽度、陆地大还是海洋大。 哥伦布深信马可波罗的记述, 中国杭州在地球的另一端,从 里斯本出发向东或向西就可到 达金山(杭州)。 马可波罗估计日本距离亚洲大陆2400公里,实际260公里日本海最宽距离约 1100公里。哥伦布对地球周长的计算来自托勒密的估算,这是一个低估的数 字,《圣经》上说,海洋占地球表面1/7,陆地占6/7,他深信不疑,根据这样 的数据,他认为从加那利群岛出发向西航行4500公里可以到达日本,实际直 线距离2万公里,航行约6300公里可以到达中国。从加那利群岛到达美洲中部 的巴哈马群岛直线距离大概也是6300公里。也就是说哥伦布的依据和总和的 计算是错误的。但是哥伦布并不知道他已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他死都坚持 自己的错觉,1507年德国地理学家根据亚美利哥提供的证据,将其称为亚美 利加洲。
6.西葡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为追求财富, 支持航海事业。
这个船型的纪念碑, 是1960年葡萄牙政 府为纪念“航海家恩 里克王子”逝世五百 周年而建的,碑的正 面写着:“献给恩里 克和发现海上之路的 英雄”。
葡萄牙里斯本“地理大发现纪念碑”
1497 葡萄牙
印度
达伽马
1497年 葡萄牙— —印度
材料: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 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 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材料三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 源地„„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 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 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A·帕尔默等著《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政治课里所说的世界市场主要从它的内涵来定义,历史课里所说的世界市场主要从它的形成过程来进行说明。
二者虽然有分工,但相通之处很多,是交叉教学的结合点。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把各个国家的国内市场联结成一个整体,各国的国内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世界市场交易的内容包括商品、劳务、货币等,商品是主体。
世界市场包括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也包括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既包括在特定地点按一定组织规章进行的交易,如商品交易所、国际博览会、展销会等,又包括单纯的商品购销活动,即不通过固定市场进行的商品买卖,还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贸易等特殊贸易形式。
世界市场的规模,既取决于参加交易国家的数量,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出口能力和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以及交通运输通讯工具的状况、市场组织形式等等。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已经萌芽并有所发展。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航道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雇佣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
这种生产关系的出现正是市场和商品经济发展所直接导致的结果。
所以,资本主义“市场”由此开始。
此后,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市场”发展史。
欧洲人基于追求货币和避免商业危机的原因,开辟了新的航路。
开辟新航路和开辟新市场,几乎是同义语。
新航路的开辟,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
它的含义是: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往来;②欧洲同亚、非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③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北岸转向了大西洋沿岸。
开辟新航路又引起“价格革命”,它使工商业得以发展,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牟得了暴利,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重商主义逐渐盛行开来。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贸易活动。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和古印度等地的贸易就有了一定的规模。
公元
前6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和希腊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地中海地区的贸
易发展,形成了重要的贸易集散地。
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罗马帝国扩
张和地中海沿岸城市的聚集进一步促进了地中海贸易的繁荣,形成了以地
中海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在中国,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汉朝时期,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得以发展。
16世纪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使它们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并通过贸易网络重
新整合了全球经济。
西方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成为了全
球贸易的主导者。
这一时期,亚洲、非洲和美洲的贸易受到了显著影响,
而且贸易商品范围也大大扩大。
19世纪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成为可能,商品的生产
和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新航路的开辟、铁路、运河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这一时期,欧洲和美国成为了全球商
品生产和贸易的中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历史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历史作用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的历史。
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1、原因:⑴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身促进了通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和扩大了机器大工厂,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⑵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
市场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载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⑶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
⑷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的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2、形成过程:①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此间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原先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贸易,扩展到大西洋,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
地区间的联系加强。
此处所指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并不是说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因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
②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60、70年代——世界市场扩展时期此时期,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
海外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的激增,提出了生产技术的变革要求,于是发生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及向其他国家的扩展,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
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
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因素有很多,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条件条件分为地理条件、物质基础。
地理条件是指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相互联系,为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提供地理条件。
物质基础来源于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形成雏形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初步形成是由英国开始很快拓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不久,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大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本国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业原料也来自于世界各地。
资产阶级竭尽在世界各地抢占原料产地是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形成世界市场的途径。
同时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状况,是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
此外,资产阶级还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进行武力战争,使亚非拉等地越来越多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经济组织方面,促使垄断组织出现,大企业时代来临,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跨国公司。
工业部门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制造、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特点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
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的地位,开始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
世界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大机器工业只有在经常扩大生产,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因此,这种扩大再生产的压力驱使资产阶级超越已有的市场范围去寻找新市场。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中国
3、世界市场形成对中国入中国,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中国,中国被迫沦 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积极: 积极: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洋务经济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二、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 1、发展过程 二战后初期—70年代: 70年代 ⑴二战后初期 70年代: 建立了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相互隔绝 20世纪80年代 至今: 世纪80年代—至今 ⑵20世纪80年代 至今: 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出现, 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不 断发展, 断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5、评价经济全球化 对世界: ⑴对世界: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①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②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⑵对发达国家 ①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②减少发达国家就业机会
⑵对发展中国家 机遇: ①机遇: 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 ②挑战: 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压力和挑战 对策: ③对策: 把握机遇,制定合理对策, 把握机遇,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 中谋求发展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 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 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 不论是“美国的” 德国的”还是“ 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 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 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 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世界 世界 经 济 联 系 日 益 密 切 国 世界 国 中国 中 国 日 益 繁 荣 富 强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所谓大变局,指的是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秩序发生重大变化。
这些重大变化,经历了一个从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当我们讨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或许可以从历史的长镜头中,从外部世界与中国关系的变化中,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的重要因素。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原本在世界上处于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建立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大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其代表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和以美国、日本为主要力量的多极格局,以及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
后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不断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各个大国的实力对比不断消长,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摇摇欲坠。
二战导致欧洲衰落,形成了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同时带来了新的以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国在在动荡风云变幻的世界变局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封建王朝统治下的闭关锁国,导致中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而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容不得中国独善其身。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牺牲和努力,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斗争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新中国提倡并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所提倡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理念相一致。
随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角色从一个被排斥者转变为参与建设者。
第七章1世界市场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
邓小平论去莫斯科
1963年7月,邓小平同志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同苏联 共产党代表团谈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到首都机场 × Ô Ö ÷ Ä º µ Í ½ Æ Í â » ½ Õ þ ² ß
Ê Ö Ô Ð ¨ ¶
ÈÄ Ý ¨¾ Ú¶ ö
国际分工案例:生产的全球化
通用汽车公司卖车收入的分配 (以1万美元为例) 对象 工种 韩国工人 装配 日本商人 零件 德国设计师 设计 台湾商人 零件 英国商人 广告 美国商人 银行\保险 \通用公司 数额 3000 1750 700 400 250 4000
这个材料说明什么?
看书思考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 涵是什么?(P143)
P72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
P7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内涵:在坚
持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的前提下,主要 依靠本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开发 本国资源,挖掘本国潜力,合理利用本 国资金积累和国内市场,发展民族经济。 发达国家会对我们戒心 更大。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 友好往来。朋友还要交,但心 中要有数。不随便批评别人、 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 过头的事不要做。 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 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 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 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 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 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 我们自己的事。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 320-321页
ª Î Ö Ï
Î ú Ò ¹ µ Ä ú ¼ ¹ Ò Ð Ô Ö Ê
ö ¾
ß ¾ å Ì Ì å
Î ú Ò ¹ µ Ä ú ¼ ¹ Ò û À Ò æ
Ò ¹ Î ú µ Ä
¹ ú ¼ Ò ¶ Ô Í â Ö °Ä Ü
[重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作用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不断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世界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的历史。
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又进一步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世界市场的形成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为殖民侵略创造了条件。
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战胜了荷兰和法国,最终于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2)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随后,工业革命扩展到法、德、美、俄、日等国家,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了的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极大发展,也促使资本主义在全球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即已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存在(3)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
它促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资本主义各国在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具体发展表现如下:(一)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形成1、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开始2、表现: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也逐渐在欧洲市场出现,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影响:(1)对欧洲: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对亚非拉: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3)对世界: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开始被打破(二)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1、主要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表现在:(1)工业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2)工业革命促使列强加紧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3)工业革命中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概念解析
5. 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 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19世纪中期自由贸易政策(亚当斯密理论、工业革命影响、英国推 行表现)20世纪初被贸易保护主义代替--- 二战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 ---二战后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美国政策 GATT---WTO)
材料三:
1820 英国 美国 45~55 34~45
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1875 0 40~50 1913 0 33 1926 4 20 1931 17 53 1952 17 9 1965 6 6. 7 1985 1. 7 3. 5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4)在当代贸易自由化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 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 (3)低——高——低。低——高的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 危机;高——低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 (4)①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影响: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②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成员国 家处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往往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更加难以妥协, 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具有潜在的干扰性。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中国(近代化孕育、启动)
政治
列强入侵,破坏主权,民族危机出 现,阶级矛盾激化,中国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及附件、三元里抗英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国被卷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然经济逐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1500年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钱乘旦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发生飞速发展。
————钱乘旦1.材料一中西欧发生了哪些“一系列事件”为现代化进行了怎样的准备?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材料二中“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还有哪些?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殖民扩张、圈地运动、技术积累、资本主义发展等3、材料三中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何在?16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17到1 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早期殖民扩张中实力的变化(荷兰的崛起、英国工业革命等)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经济角度说明材料三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变化趋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厂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从那里输入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的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的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图1 新航路的开辟材料二:“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材料三问题:1、结合材料一和图一说明世界是怎样被发现的?对世界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材料二中马克思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什么因素有关? 对世界市场的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和形成3、结合材料三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全球化角度审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全球化角度审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1)概况: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原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大发横财。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1)概况: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并超过美国。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1)概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作用明显。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西社会发展的对比(一)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作用的争论(1)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总结了布雷顿森林系对稳定战后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吴晓灵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双挂钩”为世界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货币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功构建,也为当时各国通过合作协商的形式解决争议问题提供了典范。
(2)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充分肯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至今仍延续的重要影响。
朱光耀指出,布雷顿森体系在1973年结束,此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牙买加体系取代,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个重要机构,继续发挥着全球性的影响。
就这个意义而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仍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中国的近代化
专题 7 │ 重点要点探究
(2)客观建设性:要客观地看待殖民侵略。亚非拉广大地 区在遭受殖民征服之前,一般都处在前资本主义,自然经济的 社会发展阶段,特点是社会封闭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发展速 度极为缓慢。西方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地区各民族自给自足和闭 关自守的状态,以近代工业文明的纽带将全世界人类历史提高 到一个新阶段,这是一个客观的进步。同时,殖民扩张将近代 工业技术和文明价值观带入落后地区,客观上冲击与摧毁了相 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也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 思想观念,使全世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一个时代的 进步。运用整体史观、文明史观客观评价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专题 7 │ 来自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阶段 15、16世纪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推动因素 新航路开辟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世界市场雏形 出现 世界市场拓展
商业资本
17世纪-18世纪中期 殖民争霸 战争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 命 工业资本
欧洲的殖民扩 张和掠夺
18世纪中期-19世纪 中期
专题 7 │ 重点要点探究
3.从影响上看:西欧殖民扩张给亚非拉落后地区带来 严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的贫穷落后;同时在客观上又 传播了先进的观念和先进生产方式,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 意识,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
专题 7 │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三 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的影响
1.对欧洲而言,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 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对亚非拉地区 (1)灾难性: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亚非拉的侵略, 其目的是掠夺原料产地、开辟市场,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 的民族灾难,这给亚非拉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的灾难。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場的形成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
形成原因:①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扩展,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②同时,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打破其封闭的经济结构,使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③火车、轮船等先进交通运输工具使列强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原料,甚至投资办厂更为便利。
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这一市场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大肆掠夺,但同时,客观上也极大地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推动世界向整体化发展。
============================================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20世纪初完全形成。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该地区全部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为英、美等国的附庸。
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亚、非、拉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资本的输出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属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經濟全球化————中國如何應對经济全球化过程无疑会给中国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诸多挑战,但其不可逆转性又意味着像中国这样的全球化后来者要改变其落后面貌,就必须融入该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机遇,奋起直追地赶超发达国家,为此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增加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提高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中国与全球经济关系的演变
中国与全球经济关系的演变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东方大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经济的崛起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了重要的变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中国与全球的经济关系也在不断地演变。
一、中国与全球经济关系的起源中国与全球经济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通过海路运输到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地。
中国作为一个繁荣的贸易国家,对于全球经济体系的建立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978年以来,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基础。
开放政策的推动,使得中国快速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也不断地增加。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规则的一部分,这标志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的经济关系达到了新高度。
三、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也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主导着全球经济的一部分。
中国的快速崛起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中国真正成为全球化经济综合体的一部分。
四、中国与新型全球化经济的融合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地变化,新型全球化经济模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一个趋势。
中国在新型全球化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中国采用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中心的模式,在全球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的新型全球化经济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
五、中国与全球经济合作的未来中国与全球经济合作的未来也是非常光明的。
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合作重点也将会更加多元化,这包括全球治理改革、科技创新等领域。
同时,中国还将继续扩大开放,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这必将为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结语总的来看,中国与全球经济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国际贸易方式多 样化——技术贸易
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 ( XSLC), 隶属于中国人民 解放军总装备部, 是我国目前对外 开放中规模最大、 设备技术最先进、 承揽外星发射任 务最多、具备发 射多型号卫星能 力的新型航天器 发射场。
一、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劳务贸易
下图:地震遇难的中国员工
在阿尔及利亚安葬
P97,”名言”
二战之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 动下,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国 际分工也进一步加深,使当代世界 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二、商品结构复杂化, 三、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四、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五、市场竞争激烈化。
一、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资金贸易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一种职业金融家向新 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新兴中 小企业或产业(一般为高科技企业)投入权益资 本的行为。风险投资被誉为高新技术产业的 “孵化器”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通 过特殊的组织机制将各种社会闲散资金聚集 起来,用一定的方式投入风险企业,并投入 专业化的管理,促进风险企业成长壮大。同 时也实现自身的资本增值。风险投资的运作 过程是“融资——投资——退出”不断循环 的过程。
目前,世界上形 成了三个较大的 区域性贸易集 团——(1)以欧 盟为中心的欧洲 区,(2)以美国 为轴心的北美自 由贸易区,(3) 包括中、日、韩 等国的东亚经济 圈。
三、区域集团 化趋势加强
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 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其 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盟现有15个成员国,分别为法 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 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 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 地利、芬兰、瑞典。5月1日后, 欧盟将新增10个成员国——波兰、 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 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 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欧 盟扩大到25国后,面积将达到400 上图:法国发行庆祝欧 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4.5亿,国 盟 扩大邮票 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美元。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中国与之的关系
..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中国与之的关系所谓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第一阶段: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隔绝的状态,整个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影响(P5-6)2、中国此时与世界市场的关系:A、积极:物种引进——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西学东渐——促进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B、消极:澳门被占领第二阶段: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
1、原因、目的、方式(上册P92-94)2、影响:A 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B对亚、非、拉:(1)不平等——灾难(2)客观进步作用C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对中国的影响:消极——主权的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极——近代化(经济、外交、思想、教育、军事)组成:生产商(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市场)。
基本途径:侵略扩张(原因、目的、方式、影响)上册P92-94思考题:试以中国为例分析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第三阶段: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世界瓜分完毕。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方式、影响)P109-1102、对中国的影响:消极——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积极——近代化(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外交等)第四阶段:进一步加强-----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实质和影响。
(下册P110)2、经济全球化、区域中中国应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科教兴国,加大科教投入,抢先发展高新产业,创造知识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中国与之的关系
所谓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第一阶段: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隔绝的状态,整个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影响(P5-6)
2、中国此时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A、积极:物种引进——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西学东渐——促进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B、消极:澳门被占领
第二阶段: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
1、原因、目的、方式(上册P92-94)
2、影响:
A 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
B对亚、非、拉:(1)不平等——灾难(2)客观进步作用
C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对中国的影响:
消极——主权的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积极——近代化(经济、外交、思想、教育、军事)
组成:生产商(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市场)。
基本途径:侵略扩张(原因、目的、方式、影响)上册P92-94
思考题:试以中国为例分析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第三阶段: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世界瓜分完毕。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方式、影响)P109-110
2、对中国的影响:
消极——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积极——近代化(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外交等)
第四阶段:进一步加强-----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实质和影响。
(下册P110)
2、经济全球化、区域中中国应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科教兴国,加大科教投入,抢先发展高新产业,创造知识资源。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并适时调整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