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自古名言
古代教育家的名言

古代教育家的名言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韩愈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3、师者,人之模范。
——杨雄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5、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9、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10、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1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4、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1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司马迁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8、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1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2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21、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3、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卢梭2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25、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2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27、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28、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圣陶29、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叶圣陶30、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杜威31、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
——卢梭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中国古代教育名言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3、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8、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0、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11、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12、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
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
否则辍”。
1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4、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15、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6、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
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8、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
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
教之,示以好恶有常。
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
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
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
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9、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咸无焉,为众人。
20、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
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教育类古代名言名句精选

教育类古代名言名句精选1.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2.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3.礼者,所以正身也。
师者,所以正礼也。
——《荀子·修身》4.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礼论》5.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
——《荀子·儒效》6.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
——《荀子·儒效》7.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
——《荀子·修身》8.凡探险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譬也。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9.猎者,必之山林;渔者,必之江湖;而学者,必游于贤人君子之域。
——明·高启《审游赠陆彦远》10.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吕氏春秋·尊师》11.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吕氏春秋·尊师》12.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1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卢诞传》1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
——宋·胡瑗《松滋县学记》15.教者必以正。
——《孟子·离娄上》16.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
——清·魏源《默觚·治篇》17.身教亲于言教。
——清·魏源《默觚·治篇》18.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孟子》19.宽而不畏,严而见爱。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20.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礼记·大学》21.小孩怀子三月,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22.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

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导读:名人名言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人受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是重点,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社会教育是保证,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自我教育是根本,这是最经常、最持久、最有效的一种教育。
教育先行是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非常重视的,今天给大家分享20条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1、爱子不教不为爱,教子不善不为教。
(中国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2、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天折,也难成材。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3、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5、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6、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中国北宋诗人)林逋7、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中国南宋学者)王应麟8、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9、孩子是映照父母行为的镜子。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0、有其父必有其子。
(中国元代戏曲作家)白朴11、父亲的德行是给儿子最好的礼物。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2、留给你的孩子美德和仁慈,而不是财产。
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
(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始祖)培根13、榜样的力量无穷(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始祖)培根14、在孩子的人格和气质形成的幼儿期,家庭环境中的母亲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来说,是没有人能够代替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15、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中国教育家)斯霞16、从家庭开始的而不是从学校里开始的启蒙教育是最牢固的、最不容易忘记的。
(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17、娇养不如历艰。
古代有关教育的语录

古代有关教育的语录一、教育的重要性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教育担负移风易俗的重大责任。
2、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表明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3、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指人年幼时,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后,思想分散,所以对孩子要趁早教育,不要错过时机。
4、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
强调儿童启蒙教育务必要趁早,等到学成之后,习性也就随之形成了,和天生的就会没有什么分别。
二、教育的方法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即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体现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表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三、教育中的品德培养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提倡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意思是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强调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
四、学习态度相关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年少时没有勤奋学习。
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表明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说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1/ 1。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名句大全本文是关于中国古代教育名言名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育不只是成绩这么简单,下面整理了中国古代教育名言名句大全,欢迎阅读!1. 教育植根于爱。
——鲁迅2.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3.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4. 警察最不怕的人是被判了死刑的人,最害怕的是内人。
警察最哭笑不得的事是,他刚刚批评教育释放的小偷把他的自行车给偷走了。
——墨白5. 决定经济向前发展的并不是财富强,他们只决定媒体.报纸.电视的头条,真正在GDp中占百分比最大的还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创新的中小企业;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也不是少数几个明星式的CEO,而是更多默默工作着的人,这些人也同样是名不见经传,甚至文化程度教育背景都不高,这些人中,有经理人.企业家,还有创业者。
——彼得·德鲁克6.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7.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车尔尼雪夫斯基8.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陶行知9.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10.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杜兰特11.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
——伯克12.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关于教育的古人名言

关于教育的古人名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哎,说起这句老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真是戳中了咱们心窝子。
你想啊,从古至今,这读书啊,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成了人活着的一大要事。
为啥这么说?因为读书能叫人开眼界,长见识,还能让咱这心里头啊,装满了好故事、大道理。
记得小时候,爷爷常拿这句话来训我:“娃儿啊,别整天就知道疯跑,你得静下心来读读书。
书里头有黄金屋,有颜如玉,还有咱这辈子都学不完的知识呢!”那时候小,不懂这些个高深道理,就觉着书里的字儿密密麻麻,看着就头疼。
可后来,慢慢长大了,真就品出味儿来了。
读书啊,就像是跟古今中外的大人物们聊天。
翻开《史记》,刘邦、项羽那些英雄豪杰,一个个活灵活现地蹦到你眼前,跟你说他们的壮志未酬,说他们的爱恨情仇。
再瞅瞅《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这些个才子佳人,他们的情感纠葛,看得人心里头那个五味杂陈,跟吃了啥山珍海味似的,回味无穷。
而且啊,读书还能让人变得聪明。
你瞅瞅那些个大学问家,哪个不是肚子里装满了墨水?他们说话做事,那都是一套一套的,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服。
咱们虽然成不了大学问家,但多读点书,至少能让自己少走弯路,多几个看问题的角度。
再说了,现在这社会变化多快呀,不学习就跟不上趟。
你就算不想当啥大人物,也得有点自己的小追求吧?读读书,学点新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多点色彩,多点乐趣,这多好啊!所以啊,朋友们,别老觉得读书是件苦差事。
你得换个心态,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就像品茶一样,慢慢地品,细细地尝,你会发现,这书里头啊,真的有黄金屋,真的有颜如玉,还有咱这辈子都看不完的风景呢!就这样,咱们一起加油,多读书,读好书,让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在咱们这一代人身上,绽放出新的光彩!。
有关教育的名人名言

有关教育的名人名言有关教育的名人名言11、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荀况2、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5、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
——康有为6、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7、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8、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佚名9、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10、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杜威11、兴学之本,惟有师范。
——张謇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3、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
——大仲马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李觏15、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
——塞涅卡16、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1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18、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
——苏格拉底19、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陶行知20、书本也是好老师,活用才能成功。
——陈安之21、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
——佚名22、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圣陶2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24、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6、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2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28、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罗素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30、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31、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32、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古今中外教育名言集锦

《古今教育名言集锦》(一)关于教书育人1.“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2。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二)关于为人师表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三)关于爱岗敬业3.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爱因斯坦)4。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马卡连柯)(四)关于启发式教学5。
求知欲,好奇心。
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
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五)关于因材施教6。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六)关于教学方法7.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8.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七)关于创新与实践9.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陶行知)(八)关于养成性教育10.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九)关于人道主义教育1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12.教育植根于爱。
(鲁迅)(十)关于情感教育13。
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苏霍姆林斯基)(十一)关于成功教育14。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马卡连柯)15。
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
(马卡连柯)16。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十二)关于集体主义教育17.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
(马卡连柯)(十三)关于自我教育18。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就像我们在迷茫时需要一盏明灯,老师不就是那盏为我们照亮前路的灯吗?想想看,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老师的耐心讲解是不是让你豁然开朗呢?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就好比一块璞玉,如果不经过精心雕琢,怎么能成为精美的玉器呢?我们人也是一样啊,如果不努力学习,怎么能懂得道理呢?你说是不是?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哎呀呀,年轻的时候要是不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等老了头发都白了才后悔,那可就来不及啦!就像你总说等明天再学习,可明天还有明天呀!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不就跟练武一样嘛,积累够了,出手自然厉害!你看看那些大作家,哪个不是博览群书,才能写出那么精彩的文章呢?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多有意思呀,在生活中,随便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就可能有能当你老师的人呢!就像那次我们一起出去玩,你不就从小伙伴身上学到了新游戏的玩法吗?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知识还能有新收获,这多棒啊!就像你喜欢的那首歌,每次听是不是都有不一样的感觉?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学习不思考可不行呀,那不就像个书呆子嘛!得边学边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你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明又好学,还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这才是学习的好态度呀!你可别因为不好意思就不去问问题哦!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哇,这一系列过程多全面呀!就像盖房子,要先打牢基础,再精心建造,最后才能住得安稳,学习不也是这样吗?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这就跟你玩游戏,越玩才越知道自己哪里还不行,需要提高呀!我觉得古人的这些关于教育的名言真的是太有智慧了,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古代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1.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柏学士茅屋》
2.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陆九渊《读书》
3.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翁森《四时读书乐·其一》
4.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孟郊《劝学》
5.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6.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诗》
7.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汪洙《勤学》
8.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
9.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10.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古人关于教育的金句

古人关于教育的金句古人关于教育的金句: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3.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学生的内心火焰。
——罗洪宇4.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亚里士多德5. 教育的本质是启迪智慧,培养品格。
——梁启超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7.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
——尼尔·波兹曼8.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苏格拉底9. 教育是种子,种下去才能收获。
——卢梭10. 教育是磨刀石,能磨砺出更锋利的刀刃。
——乌瑟·莫尔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古人对于教育的思考和指导,具有深远的启示和价值。
以下将列举10个古人关于教育的金句,并进行简要解读。
我们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密切关系。
单纯地学习而不思考,是没有意义的;而只有思考而不学习,是会陷入危险境地的。
这句金句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与思考相结合,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孔子曾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社会中全面发展。
罗洪宇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学生的内心火焰。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过程。
教育者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学习和成长。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梁启超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启迪智慧,培养品格。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人的智慧和品格。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让他们成为有识之士。
古代关于教师的名言_经典名言

古代关于教师的名言有人说,教师是奠基,构筑的人才大厦高万丈。
我国古代起,就有很多是关于描写教师的,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是关于教师古代名言名句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古代关于教师的名言1)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
——《劝学》2)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3)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5) 耐心,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6)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7)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8)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9) 圣人无常师。
——韩愈10)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1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12)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国]布鲁纳1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4)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
——康有为1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古代关于教师的名言名句1) 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3) 随风潜天黑,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乙亥杂诗》6)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引自《-论语-为政》.7)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引自《论语-卫灵公》8) 疾学在于。
——《吕氏春秋劝学》9) 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10)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11)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1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13)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14) 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道:道义,正道。适:正是。不从道义上爱护一个人,正是害了他。
清•张履祥《备忘一》率从:服从。反求诸己:自己要反思。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的人和有识之士教育子孙,总是勉励他们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语;劝导他们正直,而不是从事奸诈;示范他们俭约,而不是示范以奢侈;赠送他们以训诫,而不是赠送以财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礼记•大学》儒家主张的治国,齐家,是有密切关系的两件事,一个人的家教不好,而又能教人的,没有这回事。
与教育家精神有关的名言

与教育家精神有关的名言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2.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3.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三字经·全文》4.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5.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全文》6.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新竹》7.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8.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礼记·学记》9.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10.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全文》11.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晋纪十八》1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篇》13.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礼记·学记》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15.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颜氏家训·教子篇》16.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中庸·第十七章》17.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易传·象传上·蒙》18.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权修》1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20.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21.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学记》22.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有关教育名人名言

有关教育名人名言有关教育名人名言1一、关于教书育人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二、关于为人师表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守。
——陶行知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描述古人对教育看法的名句

描述古人对教育看法的名句
1.夫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广博以穷理,犹须风而托焉,体不
劳而致远矣。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
2.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
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读书须有疑》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唐
•韩愈《师说》
5.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西汉•戴圣《礼记·文王世子》
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大计莫如树木,终身大计莫如树人。
——春秋•管仲《管子·权
修》
8.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
9.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
10.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
我们关心教育的现况及未来的发展,故参酌古今教育方式,提出"四阶段的教育理念",供各界人士参考,本文仅就其重点略述之,期能抛砖引玉加以引申阐发,并愿与关心教育的家长及教师们共勉,并付之实践。
本文专以品德及智慧教育为主,希望能和目前学校中的知识技术教育相辅相成,以培养出更具有深刻文化素质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第一阶段: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
众所周知,0岁至3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
很可惜,一般的父母大都轻易错过。
如何在这张纯净的白纸上,彩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建构其一生端正屹立的磐基,实是天下父母们应该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回顾反省人的一生,大家莫不深切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人生最难化者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
因此,第一阶段"幼儿养性"的教育特别重要。
这段时期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的一切信息,却能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犹如明镜照摄景物一般,不加选择地全部接受,是构成其一生性情及人格基础的重要时期。
此时的教育端赖父母亲主动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正确了解幼儿学习的特性后,我们建议为人父母者以最轻松简易的方式进行教育,现略述一些方法以供参考,若能举一反三、善巧融通,则不难掌握幼儿养性的教育要旨。
例如,手抱幼儿或陪他嬉戏时,常用愉快的心情、轻柔的赞美来肯定孩子?你(或直呼其名)是最孝顺的孩子,你是最善良的孩子,你是最开朗的
孩子,你是最聪明的孩子,你是最健康的孩子,你是最勤快的孩子,你是最喜欢读书的孩子……"不胜枚举。
此外父母亦可时常播放优美的中西古典音乐,以培养其优雅的性情。
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与学习环境,是影响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人父母者若希望子女未来具备良好的人格特质(果),现在就应该多加赞美肯定孩子(因)。
如此每天几次愉快地赞美肯定他,必然先入为主地深深印入幼儿纯净的心灵,形成终身不移的性格特质。
良好习性的养成、优美人格的奠定,就在父母亲轻松愉快的赞美肯定中完成。
秉性良好的孩子,经此赞美肯定后,会发展得更加自信完善。
秉性中下的孩子,更需要父母亲加倍的赞美肯定来弥补,以导正或减轻其不良习性于无形中。
这可是幼儿教育的秘诀!贤明的父母们,请千万别错过这短短的三年啊!
第二阶段: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
当幼儿渐渐成长到四岁后,已慢慢学会语言的应用,学习能力亦逐渐地增进,此时即应该衔接"童蒙养正"的教育。
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
不论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一般人成长的经验,我们了解:四岁到十三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仰赖父母之处尚多。
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
如何把握其记忆的特长而善加教育,是最值得深刻反省的问题。
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背诵。
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好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他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
默化其气质。
经典的价值亦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
而长期的诵读熏习,可以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这种书多读一本即有一本的受益,乃至多读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此种终身受益的教育,就在童蒙诵读经典阶段中种下根苗。
十年易过,终身难得,切莫等闲空过了。
至于如何教导儿童诵读经典呢?方法很简单,只要父母、老师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引导鼓励或赞美奖励儿童反复多读、熟读,他们自然就会背诵得非常流利。
若父母亲能抽空陪孩子一起读,不但本身受益,同时也是最佳的亲子活动。
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最好的十年,每日能读诵30分钟,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利用
寒暑假期间来加强复习。
第三阶段: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
十三岁之后的青少年知识渐开,理解力亦有显著的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阶段。
此时即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
养志,是指鼓舞他们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气,培养宏伟远大的志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正是我中华民族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
处于初中、高中时期的青少年,除学习学校正常课业及特别感兴趣的学科书籍外,我们建议父母教师们选择下列课外读物,鼓励他们阅读:(1)古今中外各类伟人传记。
(2)历代忠孝节义,及深明因果事理的典范故事。
(3)各行各业坚持理想、努力耕耘、不断奋斗的榜样。
以上书籍若能广泛接触,并且让其熟读,找出自己心中最崇敬、愿意立
志仿效的对象,最能激发青少年们"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
有了这股积极力量,不仅点燃了青少年立场的热诚,也建立了坚定的信心。
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
想抱负,及坚持理想奋斗的勇气。
第四阶段:成人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
成年以后,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专长而立业成家,应尽力以求自立,进而提携后进以立人。
尔后,在与人接触日渐频繁,人事环境愈加纷杂的过程中,必难事事周全、尽如人意,因此更须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
处处抱持真诚笃厚之意来待人接物,时时存方便利他之心以积善培德。
如更深一层体会,小我只是沧海中之一粟,所学亦不过是学海中之一滴,便能常怀谦虚之心,效法明朝袁了凡先生的精神,以改过、积善、谦德来充实自己,并以之净化社会。
然修德立业无有穷尽,且三人行必有我师,随时随地皆可致力修习长进,只要自我生命能逐渐畅达,眼前世界亦将生机日新,故成年养德,尽此一生无限向上,无有时。
如果我们的社会像个大花园,那么每位初诞生的婴儿,就像刚出土的幼苗,需要父母亲本着爱心,以四个阶段的教育为养分来灌溉幼苗,深信绿树成荫、百花齐放、果实鲜美的大花园,将会自然呈现在大家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