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综合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物联网应用论文3000字

物联网应用论文3000字

物联网应用论文3000字篇一:物联网应用论文物联网论文姓名:汪千飞班级:国贸111班学号:2403110018摘要: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背景,传感网的原理、应用、技术,无锡是首个国家传感网信息中心。

以最具代表性的基于RFID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基于传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基于M2M的物联网应用架构为例,对物联网的网络体系与服务体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网络与检测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关键词:物联网RFID 传感网 M2M物联网的原理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

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新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

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令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应用与技术物联网可以以以电子标签和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码为基础,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形成实物互联网络,其宗旨是实现全球物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通。

物联网实践教学的反思与建议论文

物联网实践教学的反思与建议论文

物联网实践教学的反思与建议论文物联网实践教学的反思与建议论文【摘要】物联网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各国都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其发展的关键在于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

物联网实践教学是整个物联网专业培养体系的关键,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物联网人才。

本文深入反思了当前物联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物联网创新型实践教学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实践教学;创新实践;综合实验室1引言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物联网发展,加快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

作为物联网人才培养主体的高等院校,更要积极推进物联网及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主动探索物联网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培养方式与思路,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不断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我国物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合格与优秀的物联网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物联网创新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如何创造性地开展物联网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成为各高校积极研究的热点。

其中,建设以物联网项目开发与实践为导向的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平台,集中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优势设备和技术并高度融合,打通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做出综合性设计性的项目,以培养复合型的物联网创新实践技术人才,逐渐成为众多高校的'共同做法。

本文结合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分析了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行高校物联网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探讨了高素质综合性物联网创新研究与工程实践人才的合理培养方法与建议。

2物联网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物联网专业是一个新兴的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复合型专业,涉及学科与专业知识较复杂,目前许多高校的物联网专业正处在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的探索阶段,普遍存在着对物联网实践教学定位不清楚、实践教学师资与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综合性实验场所与设备短缺等问题。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姓名:班级:学制:完成时间: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

为了加强该环节教学指导,使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时期有较大收获,提出下列要求,实习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为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

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除积极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外,还应结合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完成专业岗位实习报告,要求如下:1.企业调查。

了解实习基地的企业文化,熟悉企业产品或服务,了解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模式。

2.专业岗位实习报告应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岗位实践情况相联系,最好与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相适应,不应脱离专业,不能写成一般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

专业岗位实习报告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密、合乎逻辑、文字通顺。

字数不少于5000字。

成稿后用A4纸打印,并保存电子文槁,装订成册。

3.按照学院规定每周完成一篇实习周记。

4、完成毕业论文。

一、企业调查学生在专业实践期间,应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以往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式样附后,调查表数不够可自行复制),并将调查结果交回系办。

有关调查资料按“秘密”级处理,不得随意公开。

企业问卷调查的单位领导: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活动,以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

请您在百忙之中阅读并填写人才需求调查表,非常感您的支持与合作,顺祝工作愉快,事业蒸蒸日上!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二○年月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员需求问卷调查表亲爱的同学:为了完善学校教学机制,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特举行这次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调查活动,希各位毕业生认真填写并欢迎为学校的教学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二0 年月日二、实习报告的基本容标题:(略)(一)前言。

概况介绍实习的意义和作用,以与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经营围,生产规模,人员构成,组织机构形式,本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工作特性等)。

中国联通----创新物联网应用,助力现代物流发展(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创新物联网应用,助力现代物流发展(中国联通)
出入库管理
仏储监控产品
视频监控
货物盘点 环境监控 车辆调度
火灾探测器 温度传感器 水侵探测器 湿度传感器 空气质量传感器
帮劣仏储企业实时反映库存物资状况,对库存物品的入库、出 库、在库等各环节进行监控,实现对仏储作业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19
物流行业典型应用5:物流园区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中国联通推出的针对物流园区特点的综合解决方案
• 视频业务平台 • 物联网控制平台 • 共享式移劢办公平台 • 呼叫中心业务平台 • 支付业务平台
……
核心能力
• 弹性计算资源
-云计算/LaaS/PaaS/SaaS -VDC
• 综合运算能力
……
- LBS/GIS
弹 性 计 算
服 务 与 实 施
统一的解决方案和项目集成 支撑能力 - 方案整合 - 服务整合 - 价值链整合 ……
传统物流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呈 现出全球化、多功能化、系统 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征, 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只能提供简单位移 •被劢服务
•提供增值服务 •主劢服务 •实施信息管理
•实行人工控制实
•施标准化服务 •侧重点到点戒线到线服务 •单环节管理
•无统一服务标准
•构建整体服务网络 •整体系统优化 现代物流
2
3
8
关于中国联通
2008年10月15日正式合幵成立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2009年1月7日,获颁WCDMA 制式的3G牌照 绊营各类电信基础和增值业务
固定电话业务
移劢电话业务 互联网接入 不应用
数据通信 及多媒体通信
国际业务
综合信息业务
ICT及其他
中国联通以“信息生活的创新服务领导者”作为企业愿景;着力实施3G领先与一体化创 新战略,集中资源,持续建设领先的无线宽带网络;打造不信息服务价值链相适应的“横

物联网论文

物联网论文

物联网动力09-2班夏生军 20090989摘要: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RFID、数据通信技术组成一个覆盖世界万事万物的整合网络。

网中万物自动识别,信息共享,按照人们预先制定的规范彼此“交流”。

关键字:物联网管理传感识别控制The Internet of thingsPower class 09-2 Xia Shengjun 20090989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 Internet of Things ) is based on the Internet, the tradi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carrier, so that all can be independently addressable physical object implementation of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All the items through the sensing device information and Internet connection, to realize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realization of " everything" with" efficient, energy saving, saf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ube, control, camp" integrati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et, the use of RFID,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form a covering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to integrate network. Net al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according to people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ndard mutual" exchange".Keywords: network management sensor identification control基本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应用Technology ApplicationI G I T C W 技术176DIGITCW2020.120 引言政府工作报告一再强调国家权力问题。

认为应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高效节能技术,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今天,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更加迫切。

为了实现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必要在线监控电网各环节的运行参数,实时控制重要信息。

作为智能信息的感知尖端,物联网技术可以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

因此,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指的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比如通过一个手机可以将洗衣机、冰箱、电视、扫地机、电饭煲、热水器、窗帘、照明灯等进行联网,物联网的提出是一项互联网创新技术,可以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并把虚拟的互联网技术与实物相结合,形成万物联网,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传感技术以达到的网络化控制。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利用物品植入识别芯片来链接所有控制器,有效推动科技与物品之间的转换,形成万物互联一体的控制面。

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加速电力设备数据读取,保证电力安全性能的稳定运行,还有助于借助大数据进行电网改造和监测,通过电力传感器和芯片识别,可以有效提升电力输入和输出功能,实现整个物体信息实体与网络层、应用网络层的有效通信连接。

2 物联网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意义2.1 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电网用户服务满意度由于智能电网的管理特殊性,电网长期存在的主要运行问题就是经常停电,这无疑是目前影响电网用户运行满意度最大的一个问题,所以如何提高智能电网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已经成为了智能电网必须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物联网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能够极大地提高供电网络运行效率,形成一个能够主动对所有电网设备进行网络故障报警管理的"智能"电网。

物联网概论结课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物联网概论结课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物联网概论课程结课论文题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学院专业姓名学号__2015_年_12_月_1_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汽车普及进程也随之加快,由此所带来的各种交通问题逐渐凸显,交通拥堵、道路事故和城市大气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交通结构中的通病。

如何有效缓解路面交通拥堵、减少事故发生,除必要时紧急预案外,还应从全局、科学的角度去考虑。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优势将在智能交通领域得到充分发挥,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在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为实现智能、安全、高效、环保的目标,以车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正在被管理部门越来越多地提及,这也是未来我国交通发展应该看到的图景。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道路建设速度永远赶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交通拥堵愈演愈烈,与之相关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愈发严重。

这些问题不能仅靠政府颁布限购、限号等政策来治理, 要用物联网下的智能交通来解决。

因此,在大力发展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时,如何在现有路况下实现对人、路、车的有效监控,实现道路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便成了有效解决目前交通拥堵问题的当务之急。

幸运的是,一种高度信息化、可合理利用道路资源、可实现车辆与行人最佳流动的交通解决方案一一智能交通系统(ITS)己应运而生。

据预测, 未来10年内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市场规模将在450亿左右。

一、物联网与智能交通1、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可编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可编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前言既互联网技术之后,物联网作为一个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代名词,掀起信息产业第三浪潮,大国纷纷将其纳为重点领域,显而易见,它将影响到政治,军事,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必在未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里包括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可总结出,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光电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

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实时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其在2011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行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在市场应用方面,2011年从整体来看,占据中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为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环保和智能家居等。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物连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是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建立一个由家庭安全防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等组成的家庭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从而实现全面、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便利的通讯网络家庭住宅。

把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统一管理,使生活舒适、安全、和高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_物联网工程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_物联网工程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_物联网工程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一):面向物流工程专业的“物联网概论”实验系统建设探讨摘要:依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和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结合“物联网概论”课程任务和授课内容,针对面向物流工程专业的“物联网概论”实验系统建设问题,初步探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阐述实验系统建设的内容,为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提供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工程;实验系统建设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总体框架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建设是连接教育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重要纽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细胞。

实践环节注重于所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应用实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尤为重要。

[1-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担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物联网概论”属于学位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为促进实现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急需建立“物联网概论”课程教学相关实验系统,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独立从事物流工程信息系统设计与优化的能力。

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物流工程技术人才,完善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更侧重对实践能力培养。

物联网技术为物流工程带来巨大变革,数据感知与采集是物流工程智能决策的数据基础,数据管理与集成是异构数据转化为商务智能的信息条件。

[4-5]本文主要介绍面向物流工程专业的“物联网概论”课程中实验教学系统的思考与探讨。

一、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物联网概论”课程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控制、经营和管理的工程技术领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物流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培养目标是从我国物流产业的实际出发,结合本校优势,培养具有物流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意识,能独立从事物流工程信息系统设计,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工程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物联网论文:物联网介绍

物联网论文:物联网介绍

物联网论文:物联网介绍摘要文章首先对物联网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然后分别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体系架构、发展状况、关键技术和部分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射频识别云计算1 物联网概念1999年,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第一次提出“产品电子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的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接入互联网,实现智能化识别与管理。

迄今十余年,“物联网”(the internet ofthings)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被称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things”,简称iot。

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即称为物联网。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互联网的核心内容是hooking people together,由此引申,物联网的核心内容便是hooking things together。

2 物联网体系架构物联网不是对现有技术的颠覆性革命,而是通过现有及将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全新的物与物的互联。

图1是目前较为主流的物联网体系架构图。

物联网从技术上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图1中的传感器网络,是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实现对物品的感知、发现,视为感知层,包括条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各类终端等,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皮肤和五官的部分。

接入网络实现对感知信息的传递及分类规划,视为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处理单元等,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传输神经部分。

中间件及各种应用实现对感知信息的分析使用,实现对获取大量的物物信息的综合处理,并应用到各个实际的环境场景中,视为应用层,包括信息的管理中心、智能处理中心等,类似于人体结构的大脑。

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_物联网工程综述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_物联网工程综述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_物联网工程综述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一):以能力为导向浅谈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摘要:总结了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现状,阐述了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了物联网工程专业能力的三个层次,根据物联网体系架构的特征构建了课程体系,基于专业能力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教学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能力导向;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研究1引言当前,全球物联网产业趋于成熟,未来仍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DataCenter)发布报告[1]称2017年全球物联网总体支出同比增长16.7%,略高于8000亿美元,报告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4万亿美元,到2025年,物联网将每年为全球带来高达3.9万亿到11.1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在如此产业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当提前布局,抓住人才培养的历史机遇,为物联网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自2010年物联网工程专业被批准开设以来,截至2017年,我国共计五百余所本科院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成为近十年院校新增数量最多的专业。

世界范围内,我们国家最先将物联网工程列为战略新兴专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相继推出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

从2016年开始,巴黎综合理工学院[2]新设面向工业界的物联网硕士项目,该项目为期两年,不仅提供与工业界紧密合作的教育,还提供高水平的科研训练;既包括了电子、通信、软件方面的技术训练,又结合了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法律、社会和经济等知识内容。

此外,学生还须完成一个从想法、到设计、到实践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联网成品。

同年,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3]在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设了物联网理学硕士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擅长充分利用各项技术潜能的专业工程师,满足信息化新领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的必备技能包括:设计制造新型交互产品;与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系统进行交互;获取、融合和处理数据等。

物联网的实现和应用

物联网的实现和应用

物联网的实现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时代。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各种智能设备不断涌现,而物联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技术。

它将物理设备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实现了信息的自动收集和交流,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现实生活。

一、物联网的实现物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三种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标签技术和网络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实现的核心技术,它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感知和监测。

传感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感知不同的信息。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温度,光敏传感器可以感知光线强度,声音传感器可以感知声音等等。

电子标签技术是一种无线识别技术,可以实现物品的远程识别和跟踪。

利用电子标签技术,我们可以通过远程读写器传输数据,在物品制造、物流、产品溯源、农业智能化等方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网络技术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一种包括物联网、5G、云、大数据等诸多技术的综合应用。

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互联、数据的传输、计算、分析和存储等一系列操作,是物联网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二、物联网的应用1. 智能家居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逐渐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智能语音助手等技术,实现家居设备自动化控制、声控操作、远程监控等功能。

例如,利用智能音响可以实现语音控制灯光、家电等,利用智能摄像头可以实现远程监控、门禁系统等。

2. 智能制造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渐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

智能制造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据收集和分析、质量检测等功能。

例如,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现设备运行监测和预警,避免生产故障和资源浪费。

3. 智慧交通物联网技术在智慧交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智慧交通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道路交通的实时监测、拥堵状况的分析等。

例如,通过车载传感器,可以实现车辆信息的自动收集和交流,以便及时调度,保障交通畅通。

4. 智慧物流物联网技术也正在颠覆着传统的物流业模式。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物联网的论文内容吧。

引言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预计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转型是物联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得所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局面,企业需要及时获取世界各地对产品的销售情况和需求信息,为全球的采购、生产制定合理的计划,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行业,以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美、日、韩、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物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

在中国,工信部于2012年2月正式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的发布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物联网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目前,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国家电网、机场安保、现代物流、医疗卫生领域、数字农林、环境保护、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而从产业规模来看,据工信部预测,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级,预计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

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模式初探——以向阳坡生态园区为例

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模式初探——以向阳坡生态园区为例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0 )
摘 要: 回顾了农业物联网应用的重 点模式 , 在此 基础上 , 以向阳坡生态 园 区的农 业物联 网建设 为着力
点, 针对温室 、 塑料大棚和大 田 , 提 出了农业科技 园区温室农业物联 网立体交叉综合应用模式 。该模式强调节 点和多样化 的终端应用 , 尝试提出 了大 田分布式物联 网节点 的布局模式 , 初步搭 建了大 田种植 区耦合物联 网
山东 农 业 科 学 2 0 1 3 , 4 5 ( 3 ) : 1 7~ 2 0
S h a n d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农 业 物联 网综 合 应 用模 式 初 探
— —
以 向阳坡 生 态 园 区为例
杨 玉 建
s i z e d t h e n o d e a n d d i v e r s i f i e d t e r mi n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F u r t h e r mo r e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e d p a t t e r n o f t h e I OT n e t wo r k i n g n o d e wa s a l s o t ie r d t o b e b r o u g h t f o wa r r d i n t h e f i e l d s c le a ,a n d t h e i f e l d p l a f t o m r mo d e c o u p l e d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t i c l e.Ta k i n g Xi a n g y a n g p o e c o l o g i c a l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p a r k l o c a t e d i n Yu c h e n g c i t y a s t h e c a s e,a n d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g r e e n ho u s e,p l a s t i c g r e e n h o u s e a nd ie f l d,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mo d e o f I OT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p r e s e n — t i n g i n t e r s e c t i o n a l a n d c o mp r e h e ns i v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i n a g ic r u l t u r a l s c i —t e c h pa r k .I t e mp h a —

物联网综合应用论文

物联网综合应用论文

物联网综合应用论文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涵盖了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工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等众多领域。

在智能家居方面,物联网使得我们能够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如灯光、空调、电视等,还能实现家庭安防的智能化监控,如门锁、摄像头等。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随地掌控家中的一切,让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智能交通领域也是物联网大显身手的地方。

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收集交通流量、路况等信息,再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交通管理中心,经过分析处理后,为驾驶者提供实时的交通导航和路况预警,从而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此外,智能停车系统能够帮助驾驶者快速找到空闲的停车位,减少因寻找停车位而浪费的时间和能源。

在医疗领域,物联网为医疗服务带来了新的变革。

智能医疗设备,如血糖仪、血压计、心率监测器等,可以实时收集患者的生理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医生,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

同时,物联网还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效率,减少医疗差错。

工业物联网则为制造业带来了智能化的升级。

通过在生产线上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减少生产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工业物联网还能够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优化库存,降低成本。

农业物联网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在农田中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等信息,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物联网技术在综合企业集团下的多场景应用浅析

物联网技术在综合企业集团下的多场景应用浅析

总第283期·80·科技与科技教育物联网技术在综合企业集团下的多场景应用浅析赵羚志 谢辉 苗大泉 朱亦凡 许俊杰【摘 要】本研究是在珠海华发集团的多元化业务下,基于其下设的科技主体珠海华发集团科技研究院所自建的物联网平台,在企业向综合型业务集团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以业务赋能和科技创新的视角将物联网平台在华发各业务应用场景下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归纳和整理,阐明物联网平台对华发集团科技战略的贡献。

【关键词】综合型企业集团;物联网平台;科技创新;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作者简介:赵羚志,博士,珠海华发集团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创中心副主任,中级工程师;谢辉,硕士,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集团首席战略运营官;苗大泉,本科,珠海华发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监;朱亦凡,硕士,珠海华发集团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创中心业务赋能部专员;许俊杰,硕士,珠海华发集团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创中心业务赋能部专员。

一、引言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就已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粤港澳间的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已超过1.8万亿元。

珠海华发集团科技研究院结合珠海华发集团(以下简称华发集团)综合型业务,率先在智慧社区方向上着力打造为业主提供高品质的物业服务,并通过科技能力的辐射效能将业务延展至产业园、商业地产、教育及智慧城市建设中,为华发集团业务场景探索更多亮点应用。

二、物联网平台项目建设华发集团下业务板块众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速,各业务板块迫切需要相应科技手段来支撑业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整体管理成本,通过建设物联网平台和系统,可以有效实现以下几个维度的能力:(一)实现对各业务板块设备设施的统一监视和控制,平台可以对设备的实时状态进行掌握,及时处理和响应各类故障;(二)实现各类设备和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特别是一些重要和紧急场景,如水浸与排水泵的联动、消防与视频监控联动等应急场景;(三)解决各业务板块下原有设备同类但不同品牌,导致应用系统开发复杂,开发工作量大,不易移植的问题。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9期信息通信2017(总第177 期)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Sum. N o 177)《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王金庭S杨敏2(1.湖北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205;2.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介绍了《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课程在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的地位的作用,根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提出了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较详细地介绍包含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个三层架构的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安装调试技术。

经实践,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课程建设;智能家居;WiFi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09-0279-02〇引言《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一门综合 性实践课,它是该专业学生在学习了电子电路、程序设计基础、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等课程以后,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包含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个三层架构的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的课程。

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性物联网系统的开发能力、工程实践 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为 该专业后续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储备相关了 的知识和技能;也为该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从事该专业的 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1.1课程建设目标物联网行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五大新兴 战略性产业之一。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它涉 及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电子科 学与技术等学科知识。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 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物联网和相关领域扎实的理 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物联网中物物互联与信息感知 交互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能够从事物联网领域理论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系统测试、技术支持、运营管理等工作, 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物联网技术论文

物联网技术论文

物联网技术论文令狐采学第一章物联网的简介1.1研究背景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

通过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现代化物流和电子商务已是大势所趋。

而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实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在物流信息交换、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信息失真、信息交换错误所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美元。

以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为例,每年由于信息传递问题所造成的缺货率大约是8%左右,如果可以减少1%的缺货率,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给沃尔玛增加10亿美元的收入[1]。

另外,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资源剧增,各类信息内容呈爆炸式增长。

庞大的信息资源和昂贵的信息成本,使得人们无法独立生产所需要的数据,而必须通过共享来获取资源和必要的信息。

那么如何实现实时地信息交流呢?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提出的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给人们提供了新的启迪.人们将每一件物品赋予一个唯一的编号,EPC标签是这一编号的载体,当EPC标签贴在物品上或内嵌在物品中的时候,即将该物品与EPC标签中的唯一编号(标准说法是“产品电子代码”或“EPC代码”)建立起了一对一的对应关系[1]。

基于互联网和射频技术的EPC系统,即实物物联网(简称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Radion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天线数据通迅等技术,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Internet of things”。

它将成为继条码技术之后,再次变革商品零售结算、物流配送及产品跟踪管理模式的一项新技术。

EPC标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电子标签,通过射频识别系统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可以实现对EPC标签信息的读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联网结业论文物联网的综合应用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 物联网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

物联网也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之后,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也将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绿色建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具体应用。

物联网技术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智能电网领域智能电网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在客户之间、客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效果,从而整体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

智能电网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一体化的前提,在于信息的无损采集、流畅传输、有序应用。

各个层级的通信支撑体系是坚强智能电网信息运转的有效载体。

通过充分利用坚强智能电网多元、海量信息的潜在价值,可服务于坚强智能电网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提高电网调度的智能化和科学决策水平,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可对电网与客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且采用最经济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最优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的本质是能源替代2/ 12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开放的系统和共享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

物联网作为智能电网末梢信息感知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物联网将渗透到电力输送的各个环节,从发电环节的接入到检测,变电的生产管理、安全评估与监督,以及配电的自动化、用电的采集、以及营销这方面都要采用物联网,在电网建设、生产管理、运行维护、信息采集、安全监控、计量应用和用户交互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可以说80%的业务跟物联网相关。

传感器网络可以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为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以及信息流、业务量、电力流提供高可用性支持。

我们感觉智能电网是与物联网最为密切的一个行业,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必然产生世界上最大、最为智能、信息感知最为全面的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状态检测、电力生产管理、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智能用电。

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有助于实现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服务、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家居、家庭能效管理、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为实现用户与电网的双向互动、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用电效率以及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保障。

下面举出两个生活中具体的例子:1 减少停电现象停电现象普遍存在且颇具破坏性,会降低电网可靠性和客户满意3/ 12度、浪费能源、使网络效率下降,也会影响公司收入(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的收入)。

通过在智慧的电力中安装先进分析和优化引擎,电力提供商可以突破“传统”网络的瓶颈,而直接转向能够主动管理电力故障的“智能”电网。

对电力故障的管理计划不仅考虑到了电网中复杂的拓扑结构和资源限制,还能够识别同类型发电设备,这样,电力提供商就可以有效地安排停电检测维修任务的优先顺序。

如此一来,停电时间和频率可减少约30%,停电导致的收入损失也相应减少,而电网的可靠性以及客户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提升。

2 智能电表在智慧的电力设施的支持下,智能电表可以重新定义电力提供商和客户的关系。

通过安装内容丰富且读取方便的设备,用户可了解在任何时刻的电力费用,并且用户还可以随时获取一天中任意时刻的用电价格(查看前后的记录),这样电力提供商就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用户可以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改变其用电模式。

智能电表不仅可以测量用电量,它还是电网上的传感器,可以协助检测波动和停电。

它还能储存和关联信息,支持电力提供商完成远程开启或关闭服务,也能远程支持使用后支付或提前支付等付费方式的转换。

总而言之,智能电表可大幅度减小系统的峰值负荷,转换电力操作模式,也能重新定义客户体验。

(二)智能交通4/ 12智能交通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它包含的子系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控制系统指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或替代驾驶员自动驾驶汽车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安装在汽车前部和旁侧的雷达或红外探测仪,可以准确地判断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遇紧急情况,车载电脑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刹车避让,并根据路况自己调节行车速度,人称“智能汽车”。

目前,美国已有3000多家公司从事高智能汽车的研制,已推出自动恒速控制器、红外智能导驶仪等高科技产品。

2.交通监控系统该系统类似于机场的航空控制器,它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快速通讯联系。

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

哪里交通拥挤,哪条路最为畅通,该系统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

3.运营车辆高度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汽车的车载电脑、高度管理中心计算机与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联网,实现驾驶员与调度管理中心之间的双向通讯,来提供商业车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运营效率。

该系统通讯能力极强,可以对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车辆实施控制。

目前,行驶在法国巴黎大街上的20辆公共汽车和英国伦敦的约2500辆出租汽车已经在接受卫星的指挥。

5/ 124.旅行信息系统是专为外出旅行人员及时提供各种交通信息的系统。

该系统提供信息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脑、电视、电话、路标、无线电、车内显示屏等,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

无论你是在办公室、大街上、家中、汽车上,只要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你都能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有了该系统,外出旅行者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从发展的趋势来看,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结合将是必然的选择,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核心技术。

而根据智能交通不同细分市场自身特点的不同,对物联网的应用的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对各细分市场提供相应的物联网应用。

以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为例,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将集中在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三大块,利用RFID、传感网络以及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分别通过提升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的效率以及利用智能化、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来帮助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运营商更加高效、便捷的实现对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帮助高速公路司机和乘客更好地享受在高速公路上的旅行。

目前,国家政府已给出了高度重视,并动用专项资金支持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物联网技术6/ 12广泛应用,将催熟智能交通、道路安全产品行业,交通与物联网的融合已成趋势,并将成为物联网领域中最高价值的行业之一。

(三)智能物流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

智能物流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出四个特点:智能化,一体化和层次化,柔性化与社会化。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大量运筹与决策的智能化;以物流管理为核心,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一体化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层次化;智能物流的发展会更加突出“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智能物流的发展将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化。

通过智能物流系统的四个智能机理,即信息的智能获取技术,智能传递技术,智能处理技术,智能运用技术。

传统物流运输中,运输的种类和风险、物流过程中的运输环节和动作方式以及物流企业的服务,都影响到物流运输的成本和质量。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

未来物流的发展将是物流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物流资源进行信息化优化调度和有效配置,来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物流过程中加强管理和提高物流效率,以改进物流服务质量。

然而,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过程越来越复杂,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的难度7/ 12也随之提高,物资在流通过程各个环节的联合调度和管理更重要,也更复杂。

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程度还比较低,无法实现物流组织效率和管理方法的提升,阻碍了物流的发展。

要实现物流行业长远发展,就要实现从物流企业到整个物流网络的信息化、智能化,因此,发展智能物流成为必然。

(四)智能绿色建筑智能绿色建筑不应该是单一设备的堆积,随着智能建筑技术IT 化以后,整体设计应该围绕IT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将所有基础信息涵盖设备、照明控制、空气质量等,进行统一管理调动。

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逐渐成熟,智慧楼宇的应用不再停留在系统整合、楼宇自动化、安全管理等方面,而是如何利用楼宇的各种数据,令楼宇的建设、管理与应用更加智能化物联网之下的智能建筑,就智慧楼宇而言,其系统建设非常复杂,涵盖了楼宇自控、综合布线、安防、出入控制、停车管理等系统,而每一类系统又包含了若干子系统,以安防系统为例,包括了视频监控、门禁、防盗报警等,而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遥控。

随着弱电系统与产品价格降低,在智能楼宇市场,硬件、工程的市场空间将不断缩小。

智能楼宇的建设重心将从安全管理、以设备建设逐渐转移到以信息关联、以关注人为中心,举例来说,虽然楼宇自动化系统、安防、8/ 12消防、电梯等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彼此控制,但是通过楼宇的监控中心监测每套设备的运行状态,搜集各类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预报警信息,真正做到楼宇各个系统的智能控制,譬如与消防、电梯、空调等设备系统的联动,达到智能监测与控制。

围绕智能楼宇,业内又延伸出了各种概念: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商圈,目的是将智能楼宇作为一个信息的节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为智慧城市发展奠定了好根基。

楼宇的自动化系统建设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对于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一块有待开发的蓝海市场。

随着市场不断演进,企业需要精准定位自身的角色.以爱马仕为例,以每周7天为一个周期,期间有多少顾客消费、逗留时长、消费数目、喜好、顾客身份、与店员交流状况等数据,这些都可以为商场租户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基于所掌握的数据,租户可对店铺的布置、商品、设计等进行调整,以吸引到更多的顾客消费。

同时,物业也可以通过系统追踪到的数据,针对商场的繁忙与空闲时期,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譬如通过智能控制电梯、空调、照明等设备的使用,从而降低资源的浪费行为,这些行为对于物业管理有非常大的裨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可以说,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各个行业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因为在未来拥有数据,才能够拥有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