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教案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三课神奇的汉字1
单元(章节)课题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本节课题
汉字的起源 字体 简化 结构
三维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望文生义法
2、了解字体,简化与规范
3、了解汉字的结构
提炼的课题
教学重难点
规范为重点,其他全是了解而已
教学手段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明确要点:
1、异体字怎么办?
2、为什么第二次简化取消了?
3、简化字要符合什么规律?
明确几个问题即可
练习,理解简化的规律
课堂检测内容
拓展
理解
预习内容布置
课后阅读“汉字的结构”
学生如何学
趣味
导入
读书37-39页
汉字起源于什么?
知道两个答案
拓展
读书39-42
提问:汉字造字有何特点?
说说几种字体的顺序
是什么人推动了汉字的发展?
读书,明确要点,理解汉字造字规律,帮助理解汉字的特点以便于运用
巩固
练习
“小试身手”
让学生大致能懂即可
试试,增进对汉字的了解与理解
延伸
指导阅读“简化与规范”
高中语文第3课神奇的汉字第1节字之初,本为画_汉字的起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2)指事。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构字,或者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附加指事性的 符号来构造新字的方式。例如:本,在象形字“木”字的下部加一短线,表示 这个字的意义是“树根”;刃,在象形字“刀”上加一短线,表示刀刃;末,
在象形字“木”的上部加一短线,表示树梢。
(3)会意。会意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作为偏旁,组合成一 个新字的形式。原来的象形字、指事字作为新造字的构成要素,其意义与新造 字的意义有某种联系,可以意会。例如:吠,从口从犬,表示狗叫;休,从人 从木,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烦,从火从页(页是人头形),表示发热头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意在说明汉字起源于图画,古人记录自己的语言、思想及描摹事物, 常从描绘事物的外形开始。汉字里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有绘画的痕 迹,如日、月、甘、刃、休、采等字,后来笔画逐渐变直简约,从而形成汉 字。
搏动、跳动的意思,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词“搏”,
而不是名词“膊”。 (2)归类比较形近字,分清笔画。有些字的字体十分相象,只是一笔之差, 或一些细小的区别。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比较,找准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 以帮助记忆的。如“已”与“巳”,“析”与“拆”,“戎”与“戒”等。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1 2 3 4
5
学 习 目 标
因 事 悟 理
双 击 要 点 针 对 性 训 练 学业质量标准测评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2.掌握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因 事 悟 理
1.引子中讲述关于“‘神’的诞生”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单元知识整合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知识整合神奇的汉字⎩⎪⎪⎪⎪⎪⎪⎪⎪⎨⎪⎪⎪⎪⎪⎪⎪⎪⎧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产生:图画汉字的造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楷书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简化:由繁到简规范⎩⎪⎨⎪⎧ 不写繁体字不用异体字不写不规范的 简体字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构件:笔画、部件、偏旁架构:组合、拆解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错别字形式⎩⎪⎨⎪⎧ 乱造简化字滥用外文字生造网络字消灭错别字方法⎩⎪⎨⎪⎧ 靠字的读音靠字的形体靠字的意义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一、据“义”记“形”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
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意义相应的字“对号入座”。
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
如“脉搏”的“搏”字,常与“膊”字混淆。
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动作场景,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正好可以和“脉搏”的词境相吻合,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作“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
二、据“义”推“形”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
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
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字的正误。
如“沤(讴)歌英雄”和“沤(呕)心沥血”中混淆的三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
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即“言”字,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沤(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杰出的英雄。
因此,“沤歌英雄”中的“沤”必须写作“讴”。
“呕”的形旁是“口”,表明和嘴有关的一个动作。
“沤”的形旁“氵”,表明和水有关,如粪肥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
高二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三课_神奇的汉字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教学目标】⑴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⑵了解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及方法。
⑶掌握汉字架构的方法和拆解的规则。
⑷了解错别字存在的原因,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⑴了解错别字存在的原因,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教学过程】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教学目标】⑴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重点)⑵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鉴赏书法艺术作品。
(难点)【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华五千年文明,有着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汉字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历史。
二、汉字历史1.汉字的起源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2.汉字的造字方法(结合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阐述及例字甲骨文讲解)(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如:人、门、日、月、山、水、衣、目、耳、石、田、火、车、牛、马、鹿。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如:木—本,添加的部分表示树根;木—末,添加部分表示树梢;刀—刃,刀口处。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例如:“朝”字像日、月同现于草莽之中,表示太阳初升而月亮未落的早晨的情景。
“莫”字是“暮”字的初文,从日,从茻,像日落于草莽之中,表示日暮。
“及”字从人,从又,像人的后面有一只手,表示追赶或赶上的意思。
“即”字像人靠近饭食就食,本义为靠近。
(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课件1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字中最复杂,笔画最多的字你认识吗?
“一点飞上天,黄河 两边弯;八字大张口, 言字往里走,左一扭, 右一扭;西一长,东 一长,中间加个马大 王;心字底,月字旁, 留个勾搭挂麻糖;推 个车车走咸阳。”
biàng
一个字,写尽了山 川地理,世态炎凉。
183
网上最牛古汉字“囧”
“八”——眉眼
“口”——嘴
原义:光明 网义:郁闷、悲伤、无奈等
特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 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用来 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一个意义 另一个意义
新的意义
组成的字
草长于田
( 苗)
手采摘树上的果实
( 采)
人关在笼子里
( 囚)
两个人一前一后,紧紧跟随 ( 从)
二木为林
( 林)
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 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 重叠起来。
( 雪) ( 画) ( 踵) ( 击)
合谜语:
1.赵子龙日行千里,诸葛亮摆起八阵图,张
飞杀人放火,刘备一片忠心。(愁)
2.九横六直,诸葛不认识,跑去问孔子,孔
子猜三日。(晶)
3.青山寺上一丝竹,天鹅虽在鸟已飞,
站在树上远眺望,白云心中有条虹,心中情
意藏不住,寻寻觅觅下友情,你若无我我心
碎。(等我亲自说爱你)
东周《石鼓文》
春秋战国《石鼓文》
3.篆书
(2)小篆,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 文字,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小篆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形程度进 一步降低。
何谓小篆:据后汉初期许慎的《说文解字序》 中说:“史籀(zhòu)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秦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yuán)历 篇》,胡毋敬作《传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 省改,谓之小篆”。由此而知,小篆乃是取自史 籀大篆,就籀文中简化,整齐而造成的。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教学设想语言文字应用的第一节,除了要落实本节内容外,还要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书其他章节内容,形成进一步走进汉语、探究汉语、更好地应用汉语的学习欲望。
为此,本课试着穿插多种故事,安排有趣的练习,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难重点1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时间2课时一、导入1出示幻灯,问下图怎么读才能成一首七绝?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
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
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
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
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
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古代文人中精于此道者不人。
2材料一:汉语热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
在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有100多所,150多所中学开设汉语课。
(新编资料)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导获奖学案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新编资料)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导获奖学案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新编资料)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导获奖学案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字体演变和书写规则,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
3.了解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4.认识错别字类型,归纳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培养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习惯。
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认识错别字类型,归纳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培养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习惯.第一节,阅读课本上关于造字法的部分,掌握汉字的四种造字法;第二节,查阅工具书并开展讨论,能够理解简化字与繁体字和异体字的关系,并掌握相关概念;第三节;阅读“工具箱〞部分,掌握笔画、部件、偏旁等概念;第四节,搜集身边或生活中看到的错别字例子,并试着将这些错别字归类。
〔基础知识积累〕一、汉字的起源〔1〕结绳记事说〔2〕书画说〔3〕仓颉造字说二、汉字造字法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①象形文字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实物的轮廓、特征。
“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②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提示性符号创造出的字.如上、下、寸、本、末。
③会意字是把几个字或象形符号会合起来,共同组合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字。
如“休〞“人〞和“木〞会合在一起,表明一个人靠着树歇歇,就是休息。
④形声字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的汉字,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畴,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形声字是最能产新字的一种造字法.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六种组合方式:左形右声:指、诗、估、格左声右形:救、歉、剑、钦上形下声:空、露、花、崭上声下形:盂、货、娶、基内形外声:闻、问、闷、瓣内声外形:园、囤、病、衷三、汉字形体的演变①甲骨文,②钟鼎文,③篆书,④隶书,⑤楷书,⑥草书,⑦行书。
高中语文第3课神奇的汉字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 [文本钩玄] • 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辉煌积淀,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学习汉字,接受传统文化的熏 陶。本课《神奇的汉字》从汉字的起源、产生、结 构及汉字的运用来讲述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
• 本课共分四小节。 •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是通过了解汉字的起 源和演变,感受汉字的魅力,了解汉字的发展,来 帮助我们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提高鉴赏书法艺术 作品的水平。 • 第二节“规矩方圆”,是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 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让我们树立 起尊重汉字、正确使用汉字的观念。
• 分析近几年高考卷可知,本课内容在高考中的命题 呈现以下趋势:(1)改变以往音、形、义综合考查的 形式,考查目标更趋于在具体语境(词语或句子)中汉 字字形的正误;(2)词语多选自课本且为日常生活中 的常用字;(3)以“找错别字”为主,其实仅指别字 (错字需新造)。
谢谢观看!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 [学法导引] •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要了解汉字的起源、演 变和构造,更重要的是掌握规范使用汉字、避免写 错别字的方法,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两点: • 1.要有“学以致用”的意识。通过学习本课中的造 字法、汉字简化及规范、汉字结构等汉字基础知识, 学习联系高考字形辨析题,揣摩如何将所学知识巧 妙地用于解题,如何结合形声、会意等造字法的知 识,据形析字,辨析正误。 • 2.要注意平日积累。应随时随地记下常见易错易混 字,并注意分门别类地整理,加强记诵。同时注意 在写作中避免写错字、别字,也可以结合作文辨析 修改错字、别字。
高中语文第三章神奇的汉字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转注: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的不同和地域上 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 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就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 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 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 (或部件),读音上也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 应。 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字来表示它的含义。 例如, “自” 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3.汉字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并逐渐趋向简单化,以便 于书写。那么从古至今,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主要的 字体形式? 答:
[自我核对]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汉字“六书”歌诀 六书最早见《周礼》,象形指事和会意; 形声转注与假借,“四体二用”须熟记。 描摹事物为象形,造字最早的方式; 辅助造字有指事,象形加符表新义; 会意可分同异体,以上三种纯表意。 半音半意形声字,汉字最多应熟悉; 基本类型有六种,分析结构抓本质。
[自我核对]文字形成前,最直观的表意载体就是图画。用图 画来记事和交流、以事物的形象代表事物的办法,启发并诱导古 人慢慢造出了真正的文字。这些文字和图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字形很可能就是在描画某个东西,我们管这种文字叫“象形文 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汉字的 起源都是象形文字。我国能确定的、最早的、形成体系的汉字是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下面是《笑林广记》中记载的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 兄铁匠,弟皮匠,一旦骤富,堂构焕然一新,要求名士题额,欲 掩其出身之贱,一名士题其兄之匾曰“二酉堂”,弟之匾曰“甲乙 堂” 。 各人悬挂中堂,自鸣得意。 或告之曰: “此二匾大有讲究。 ” 弟诘之,答曰:“二匾皆象形也。二酉者,一酉立看,颇似砧子;一 酉横看,颇似风箱,乃令兄应用之要物也。甲乙者,甲似钢锥,乙似 皮刀,又为足下必须之利器也。”(PPT 展示) 同学们,大家能解释一下这则故事的内涵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说课稿《神奇的汉字》教学设计吉林四中金马一、教材、学情分析我选择了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这本书中第三课《神奇的汉字》作为本次授课的内容。
授课班级是我校高二年级理科班,班级同学语文基础一般,但思维活跃,乐于参与。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基本造字法和字体演变过程。
运用所学习的造字法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实例的讲解,掌握造字法的有关知识,体会汉字的神奇与魅力,了解汉字的字形,从而做到不写错字。
结合听写练习与改错字练习,正确掌握易错字的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汉字中的文化,感受汉字中的奥秘。
树立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今后能做到更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
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造字法的基本知识,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运用造字法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从而达到不写错字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根据新课程改革中倡导教学模式和本节课的特点及我所教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象形字就是画出那个事物,字的形体随着所表现事物的形体而弯曲。
日字、月字就是这样的。
举例:门、竹、人、龟、水、禾、女、衣、册。
B、指事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指事字就是一看到就能认识,或者一加思考就能看出那个字所体现出的造字意图。
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
举例:一、二、三、上、下、本、末、朱、刃。
C、会意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会意字就是把两个以上的字合成一个,根据各部分字义表达总的意思。
举例:苗、采、囚、从、林、典。
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
一“木”是“树”,两“木”成“林”,三“木”成“森”;一“火”是“火”,二“火”成“炎”,三“火”成“焱”;一“水”是“水”,三“水”成“淼”;一“石”是“石”,三“石”成“磊”;一“車”是“车”,三“車”成“轟”;一“魚”是“鱼”,三“魚”成“鱻”;一“羊”是“羊”,三“羊”成“羴”。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教案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新人教版神奇的汉字教学设想:本课分四节,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尽量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相关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汉字应用问题,比方不同字体的辨识和美学特点,正确拆分汉字并正确书写汉字,标准使用汉字等,这要通过实践来解决,来逐步解决。
课时安排:3—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特点。
2.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把握其“由繁到简,逐步标准〞的特点。
3.了解繁体字、异体字有关知识。
4.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不标准用字现象。
【教学步骤】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
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汉字的起源1.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1〕仓颉造字的传说〔2〕文字出自八卦说2.跟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情况〔1〕原始社会时期的象形物符号〔2〕原始社会时期的几何类符号3.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4.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5.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6.汉字六书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1〕六书的历史六书一词出于《周礼》。
〔2〕六种构造条例解说①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②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
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
③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④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局部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教学案: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4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教学案第三课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
今天,作为我们国家的通用文字,作为联合国的工作文字之一,汉字将继续对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
可是由于汉字的形体特殊和数量庞大,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使用时很容易出错。
为了更好地发挥汉字的作用,有必要对汉字进行规范。
第一节主要内容是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第二节主要介绍我国在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第三节主要内容是汉字的构造。
第四节主要内容是错别字的形成原因与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节序题目学习目标考点链接1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①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②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
形声字的辨识2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①了解什么是异体字和异易错成语的化和规范形字。
②了解对汉字的使用进行规范时哪几种字不能随便写。
③了解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及方法。
字形辨析3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①掌握汉字三种构件的定义及区别。
②掌握汉字架构的方法和拆解的规则。
与汉字构造特点相关的新型语言运用题目4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①归纳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了解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
②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意识。
在动态语境中辨析错别字失对跌说:“不要以为多双脚就会成功,你不照样摔了个跟头。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就身价百倍了!”臣对巨说:“虽和你有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史对吏说:“戴顶帽子就高人一等吗?”乞对吃说:“哥们长了一张嘴就是挺厉害的,不费吹灰之力就混上饭吃了!”马对骂说:“咋的,戴上太阳镜就能不讲礼貌了吗?”一个简单的汉字添上一笔、减去一笔,或合体字去掉偏旁都会成为新字,这正是汉字的魅力所在。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那么汉字是怎么来的呢?“神”的诞生→原始文字特点⎩⎪⎨⎪⎧原始汉字很像图画线条比图画抽象,类似符号汉字根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看“图”识字:甲骨文→造字方法和字形演变⎩⎪⎨⎪⎧字形跟字意有关联象形字越来越不象形1.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高中语文 第3课 神奇的汉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
• 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是通过了解汉字的结构,加深理解 和掌握汉字所代表的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来帮助我们理解 古代的文化典籍,同时明白此部分对于辨析字形、书写汉字、 检索汉字和汉字的信息化处理,也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 [三维路标]
精彩导航
知识和 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了解汉字的结构要求;了 能力 解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的成果。
过程和 研究探讨汉字书写错误产生的原因,掌握正确辨 方法 析汉字字形的方法,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 认识正确书写汉字、消灭错别字的重要意义,培
情感态度 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养成正确书写汉
• 第四节“咬文嚼字”,主要内容是消灭错别字,主要目的是 帮助学生认识错别字类型,了解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培养 学生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意识。
• [学法导引]
•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要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构造, 更重要的是掌握规范使用汉字、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具体 说来要做到以下两点:
• 1.要有“学以致用”的意识。通过学习本课中的造字法、 汉字简化及规范、汉字结构等汉字基础知识,学习联系高考 字形辨析题,揣摩如何将所学知识巧妙地用于解题,如何结 合形声、会意等造字法的知识,据形析字,辨析正误。
• 本课内容在高考中的考查重点是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形似字、 音近形近字。
• 分析近几年高考卷可知,本课内容在高考中的命题呈现以下 趋势:(1)改变以往音、形、义综合考查的形式,考查目标更 趋于在具体语境(词语或句子)中汉字字形的正误;(2)词语多 选自课本且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3)以“找错别字”为主, 其实仅指别字(错字需新造)。
高中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教学设计
例如品字第一个口占了上方,第二个口占了左下隅,第三个口占了右下隅。 同样是三部件建构的唱字就不一样,口占了左方,第一个日字占了右上隅, 第二个日字占了右下隅。 8、笔顺的基本规则 一般规则 1.先横后竖; 2.先撇后捺; 3.从上到下; 4.从左到右; 5.从外到内; 6.先中间后两边; 7.先里头后封口. 特别规则 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 衣,为; 2.点在右上或里边,后写: 我,瓦; 3.半包围结构: (1)上右和上左包围的,先外后里:句,压 (2)左下包围的,先里后外:边,廷,道,延 (3)上边未包围的,先里后外:凶,幽,函 (4)下边未包围的,先外后里:用,同,冈 (5)右边未包围的,先上后里再右下:医,巨,匠 有的比较特殊,如: 出,非,兆,舅,方,火.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
பைடு நூலகம்
1
部件是汉字基本的构形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方面,不管笔画多复杂,只要串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 待,如“事、串、重”; 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如 “燃、涃”。 4、汉字的构件——偏旁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偏旁是对字中表义或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 分析的结果。 一般说来,偏旁是指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单位, 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能再拆分,也就没有偏旁一说。 偏旁的组合方式: (1)上下结构:思,歪,品,冒,意,安,全 (2)上中下结构:草,暴,意,竟,竞, (3)左右结构:好,棚,和,蜂,滩,往,明 (4)左中右结构:谢,树,倒,搬,撇,鞭,辩 (5)全包围结构:围,囚,困,田,因,国,固 (6)半包围结构:包,区,闪,这,句,函,风 (7)穿插结构:噩,兆,非 (8)品字形结构:品,森,聂,晶,磊,鑫,焱 5、补充:部首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即 字典、词典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不等同于部件,如“鼻、黑、麻、鹿”等都是《新华字典》中的部首, 也都可以再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 东汉人许慎《说文解字》首先事业,共 540 个部首,以后逐渐减少,《汉语统一 部首表(草案)》(1983),201 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01 个。 6、小结 部件是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单位,是字形结构中的构字成分,如 “云”中的“二、厶”,“竖”中的“刂、又、立”,都是部件。 偏旁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的组成部分,或表音或表意。 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 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7、汉字的架构 特征:都是有方有隅的方块形,所有部件都以占方占隅的形式进入这个方 块形。 在方块形中建构符号的各部件以占位、排列的方法表音表义,是汉字书写 的思维方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单元知识整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神奇的汉字单元知识整合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一、据“义”记“形”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
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意义相应的字“对号入座”。
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
如“脉搏”的“搏”字,常与“膊”字混淆。
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动作场景,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正好可以和“脉搏”的词境相吻合,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作“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
二、据“义”推“形”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
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
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字的正误。
如“沤(讴)歌英雄”和“沤(呕)心沥血”中混淆的三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
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即“言”字,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沤(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杰出的英雄。
因此,“沤歌英雄”中的“沤”必须写作“讴”。
“呕”的形旁是“口”,表明和嘴有关的一个动作。
“沤”的形旁“氵”,表明和水有关,如粪肥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
三、结构推“形”有些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结构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前后意义有一定的互证联系,或者相反相对,或者相互比照,意义一致。
这就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一个字,从结构上记准这类词。
如“纷至沓来”,“沓”和“纷”是相对应的两个字,“沓”是纷繁义,与相对应的“纷”的意义相同。
全词意义就是纷繁热闹地到来。
“沓”常被误写为“踏”,那是因为不了解“沓”与“纷”相对应的结构关系。
再如“前倨后恭”一词,“前、后”结构相对,是一对反义词,“倨”是态度傲慢,“恭”是态度谦恭。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把“恭”写成表动作“鞠躬”的“躬”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汉字六书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包括象形、指事、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其中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
( 1)六书的历史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 。
( 2)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①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
“虎”。
3.看图识字或猜字。
39 页所列古文字分别是
首行:舟、车、册、又、其( “簸箕”的“箕”本字) 、日、川、刀。
二行:门、凤、鱼、鹿、羊、牛、犬、豕。
三行:下、亦( “腋”之本字) 、龙。
四行:贝、翼、射、立。
五行:女、妇、乳、毓(同“生育”的“育” )。
末行:书、从、莫( “暮”的本字) 、明。
是笔画。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
,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
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
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四)汉字的简化 有 80%的简体字是从历代的草书中挑选而出。 简体字的主要参考来源是王羲之的正草十 七帖。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 “述而不作” 、“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 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 1922 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 ( 2)草书楷化。 (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 (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分。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
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
。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
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 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
声音和辞义三
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抱怨
以德报怨
报仇雪恨
B. 部署
按部就班
因材施教
温文尔雅
C. 蒙蔽
民生凋蔽
敝帚自珍
蹩脚文章
D. 作弊
针砭时弊
关怀备至
身价倍增
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脉 搏
赤膊上阵
扮
搏击长空
B. 金 壁 辉 煌
自暴自弃
春
人才辈出
C. 分道扬镳
束之高阁
魂
万马齐喑
★工具箱
1.文字的产生:
起源于绘画。以绘画记录事情, 或传达信息。 今日厕所画男女图形,红绿灯标志里绿灯
中行人快走或摆手制止……都是此类。既形象易懂,也方便了不识字者。
2.汉字的造字法:
1)主要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明确各造字法最基本的构字特点。书上
列举的或一目了然的汉字知道它属于哪一种造字法即可。如:
蜚声文
坛
成绩斐然
D. 翻 两 番
三番五次
违反纪
律
违犯法律
10.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鱼 竿
立竿 见
影
感人肺腑
胸无城府
B. 浮 浅
认识肤浅
入不敷
出
牵强附会
C. 摇 篮 曲
翻云覆雨
天翻地
覆
破釜沉舟
D. 井 冈 山
冈峦起伏
个别对
待
个别处理
【试题答案】
1.A 留恋忘返(连) 2. C 民生凋蔽(敝) 3. B 金壁(碧)辉煌
⑤转注
属于“用字法”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
有不同的称呼。 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 词义一样时, 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
件。
⑥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 口语里有的词, 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 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
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 3)六书的运用
教学内容:
★课堂活动
1.明确我国目前能确定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
文字, 主要用于占卜。已是比较成熟完整的汉字体系。甲骨文中很多字看上去像图画,
字的
形状与字的意思有关联,从造字的角度看,即是象形字。
2.汉字的演变轨迹。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书写方便了但很多象形字不再象形。如
D. 纵横捭阖
稗官野史
益
并行不悖
4.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大材小用
川流不息
弛
纵横驰骋
B. 美 景 良 辰
寥若晨星
户
东奔西窜
C. 粲然一笑
璀璨夺目
绌
做工粗拙
投桃报李
乔装打 永葆青
黯然消 大有裨 一张一 走家串 相形见
D. 兴高采烈
丰富多采
人
神采飞扬
5.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 因此
有“方块字”的别称。
从结构上来看, 汉字有以下特色: 单一字内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 在表达同样的事物时,
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达同样的讯息,所以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一个汉字乃由四百多个表意象形字母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积木一
样组合而成。一个未知文字的含意, 可拆字, 从组成字根以及空间的配置推断出其字义。当
4. D 丰富多采(彩) 5. D 计日成功(程) 6. B 相辅相承(成)
7. B (戴)带罪立功
8. B 福份(分) 9. B (奋)愤发有为
10. D (各)个别对待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
——
汉字的起源
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基本造字法和字体演变过程以了解汉字中的文化,
感受汉字中
的奥秘。
招聘启事
情
惨无人道
7.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砥砺意志
高潮迭起
嶂
叠床架屋
B. 带 罪 立 功
披星戴月
贷
殚精竭虑
C. 根深蒂固
玷污清白
零
掉以轻心
D. 连篇累牍
买椟还珠
武
提心吊胆
8.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风采动
侦察 超出范
编纂辞 淡泊明
欢度春 望文生
耽搁不 残酷无
重峦叠 严惩不
(一)汉字的起源 1. 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 1)仓颉造字的传说 ( 2)文字出自八卦说 2. 跟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情况
( 1)原始社会时期的象形物符号 ( 2)原始社会时期的几何类符号
3.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 8000 多年。 4.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5.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神奇的汉字
教学设想: 本课分四节, 有一定的趣味性, 也有知识性较强的内容, 教师尽量让学生在乐趣中掌
握相关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汉字应用问题, 比如不同字体的辨识和美学特点, 正确拆分汉字
并正确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等,这要通过实践来解决,来逐步解决。课时安排:
3— 4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字的特点。 2. 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把握其“由繁到简,逐步规范”的特点。 3. 了解繁体字、异体字有关知识。 4. 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教学步骤】
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应用于商代早期—秦灭六国。 线条圆润而凝练, 排列整
齐,古朴厚重。
小篆——又名“秦篆” ,秦国文字演变而成。用于秦-西汉前期。字形进一步规整匀称、
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字形明显简化。体式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颀长,风格庄严
美丽。
隶书——篆书之草写,笔画平直。对汉字书写、最终定型至关重要,在文字演变史上地
三行:“下、亦”是指事字; “龙”,象形字。
五行:女,象形;妇,形声;乳,会意;毓,会意。
六行:会意。
3.汉字的不同形态及特点。
明确五种基本样貌,大体知道五种字体的形式和特点,能分辨。
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多数是商代产生的。
字体象形程度高,笔画简单质朴,写
法尚不固定,笔画多少、方向和偏旁位置也灵活多变。
(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
( 6)保留原字轮廓。
(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
【模拟试题】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和蔼
暮霭沉沉
名副其实
留恋忘返
B. 安排
安装电话
开诚布公
徇私舞弊
C. 宣泄
人心惶惶
提纲挈领
老生常谈
D. 毕竟
必恭毕敬
远大抱负
蓄意报复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但到了近代,有
80%的汉字是形声字。
(二)汉字的发展 1.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 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 (或写) 在龟甲和兽 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 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 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 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山、水、川、木。火日月……象形字也。
本末刃上下……指事字也。
采、出、步、休从……会意字。
杨柳怒怨……形声字。 (形声字,一般表音,一半表意。表意的叫形符,表音的叫声符。
形声字占汉字的 90%以上。但是声旁有很多是不表音的)
2)讨论 39 页所列举的古汉字,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造成的。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