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青光眼工作指南
青光眼治疗指南
青光眼治疗指南疾病简介:青光眼(Glaucoma)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
眼内压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
持续的高眼压可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
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甚至失明。
故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病种之一。
发病原因劳累过度、睡眠不足、情绪波动、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等因素,可以影响血管神经调节中枢,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一方面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睫状肌水肿、前移,堵塞前房角,使房水流出通道受阻;另一方面可使房水分泌过多,后房压力过高,周边虹膜受压向前移而使前房变浅,前房角变窄。
这些因素均可引起眼压的急剧升高,最终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发病机制青光眼本身就是脏腑功能失调后引起全身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一种眼部表现。
因此它不仅可由多种病变继发形成,且可加剧其它病变的演变、发展。
其中局部以外伤、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晶体改变(白内障(Cataract)、老花眼、晶体脱位、人工晶体)、玻璃体改变(玻璃体混浊、液化)、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夜肓症(Night)、中浆、视网膜炎(Retinitis)、视网膜动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出血)、眼部炎症。
全身以心脑血管(高血压、动脉硬化)、消化系统(胃溃疡(Gastric ulcer)、胃炎(Gastritis))、内分泌系统(糖尿病(Diabetes)、甲状腺疾病)、先天发育不良。
临床上因用药不当,引发青光眼并非鲜见,常见药物有:散瞳验光药物(如阿托品(Atropine)等),麻醉药物(利多卡因(Lidocaine)、普鲁卡因(Procaine)等),拟肾上腺素等药(肾上腺素(Adrenaline)、麻黄素(Ephedrine)等),扩血管药物,镇静安眠类(如安定),抗菌消炎类(磺胺)女性激素及避孕药。
疾病分类一、先天性青光眼(Congenital glaucoma):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
中国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
(. 教会患者正确的眼部滴药方法:滴眼药后闭睑和压迫 鼻泪管以减少全身药物反应[ 。 ":"]
+. 告知患者用药后全身和眼部将出现的变化及可能的 药物不良反应[ 。 #:!]
,. 详细告知患者关于病程、治疗原理和目的、现有病情、 治疗的益处和风险,增加治疗依从性[ 。 #:!]
表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访建议模式
是否达到 靶眼压
是 是 是 否 否
视功能损害 是否进展
否 否 否 是 是
眼压控制 持续时间( 月)
$% *% -
随访周期[ ":!]
& ’ % 个月 + ’ &( 个月 & 周至 + 个月 ( 天至 + 个月 ( 天至 & 个月
视乳头评价[ #:!]
% ’ &( 个月 % ’ &) 个月 + ’ &( 个月 + ’ &( 个月 + ’ &( 个月
!" 用药后局部或全身反应[ 。 #:!] $" 日常生活中对视功能变化的大体描述[ 。 %:"] &" 抗 青 光 眼 药 物 的 使 用 频 率 和 用 量,确 保 准 确 无 误[ 。 %:"] ( 五)随访期体格检查 ’" 视力[ 。 #:"]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 #:"] !" 随访间期取决于眼压超过靶眼压的幅度以及视神经 损害危险因素存在与否及多少[ 。 #:"] ( 六)药物治疗患者的用药指导
险、治疗费用、所能接受的生活质量等综合考虑以获得最大 的收益[#:!];综合考虑患者全身及眼部情况、医学、心理学及 社会环境因素[ 。 #:!]
青光眼的护理常规
显 由于对照 组护理工作 , P < O . 0 5 5
得 到大 幅度 提升 ,且 与开展 前相 比,研究 组 的护理 质量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这说 明优质护理能够 改善医 院护理 工作质量 ,提 高医院 医护 水 平。通过优 质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 的素 质得到 了提升 ,护士对护理 工
中图分 类 号 :R 4 7 3 . 7 7
文献标 识 码 :l B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0 — 0 2 6 5 — 0 2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 的疾病 , 病 理 性 眼压 增 高 是其 主要 的危 险 因素 …。 临 床上 一 般 将 青 光 眼分
讲 座 的 形 式 加强 对 患 者 的健 康 教 育 ,使 患者 的 健 康 受教 水 平 得 到 提 升 ,患 者 的治疗 护 理效 果 得 到巩 固 。 在本 次研究 中,消化科 实施优质护 理服务 后 ,其护理 工作质量 也
[ 2 ] 周 敏 魁. 优质 护理 服 务对 改 善消 化 内科住 院患者 焦 虑抑 郁 情绪
为 原 发 性 、 继发 性 和 发 育 性 三大 类 。无 论 是那 种 类 型 ,都会 影 响 患 者 的 工 作 和生 活 质 量 ,严 重者 可 致 残 ;因 此 临床 医 生 和护 士 要 及 时 给 予 患者 对 症 治 疗 ,以 实现 对 患 者病 情 的 良好 控 制 ,降低 发
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
相 比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这 说 明优 质 护理 能 够 提 高 护理 满 意 度 。 优 质 护 理 的开 展 ,使 得 护理 人 员 得 到 了 合理 配 置 ,患者 的保 障 支 持 系 统 得 到完 善 ,护 理 人 员 能够 拥 有 充足 的时 间 对 患者 实 施 贴 心 护 理 ,改 善 了 护理 人 员 与 患 者 之 间 的 关 系…。再 者 , ’ 优 质 护 理 服 务 使 护 理 人 员从 繁 复 的 护 理文 件 记 录 中 解脱 了 出来 ,使护 理 人 员 能
青光眼药物治疗_药学0917
拉坦前列素vs杜塞酰胺
#‡
*P<0.05
15:00 18:00 21:00 24:00 03:00 06:00 09:00 12:00 噻吗洛尔vs杜塞酰胺
一项为期3个月的随机、双盲、交叉性临床研究,20名开角型青光眼 (n=10) 和高眼压症 (n=10) 患 者随机接受拉坦前列素一天一次、0.5%噻吗洛尔一天两次和2%杜塞酰胺一天三次治疗。
-28% -33%
谷值
峰值
-40%
一项对28项随机临床实验的绘萃分析,研究者评价了常见的8种抗青光眼药物与安慰机对比的降眼压效果,患者 85%以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这些临床实验共报告了6953例降眼压谷值及6841例降眼压峰值患者。
Valk R,et al.Ophthalmology 2005;112:1177-1185
研究对象经β受体阻滞剂治疗疗效不满意且未经PG类药物治疗 随访期内降眼压效果显著,p<0.0001
Albert A et al. Journal of Glaucoma. 2010; epub
(mmHg)
基线*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月)
随访时间
DuoTrav
(travoprost 0.004% + timolol 0.5%)
Orzalesi N et al.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0;41:2566–73
13
PG类药物具有很好的全身安全性
各类抗青光眼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类别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 滞剂 前列腺素类衍生物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 激动剂 拟胆碱能药物 ++++ ++~+++ +~++/0 ++/+~++ 眼部炎症、黄斑水 肿 <2岁儿童 降眼压强度 +++ 不良反应(局部/全身) +/+~+++ 禁忌症 哮喘、心率缓慢
眼科诊疗指南
眼科诊疗指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一、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ICD-10: )行小梁切除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眼科杂志)1.症状: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2.体征:眼压高,前房浅,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色素KP,青光眼斑,虹膜节段萎缩,前房角狭窄或关闭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PPP)》(美国眼科学会编),《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眼科杂志)1.小梁切除术:房角关闭超过1/2圆周。
2.激光/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房角关闭小于1/2圆周,无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X线胸片。
2.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视盘情况,前房角镜检查。
3.根据病情选择AB超、UBM、视野。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预防性用药时间可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青光眼常用检查设备规范操作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提升眼科医疗服务质量
规范的操作不仅可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提升眼科医疗服务质量,增 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青光眼常用检查设备规范 操作指南(2023)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青光眼常用检查设备概述 • 规范操作流程 • 设备维护与保养要求 • 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策略 • 人员培训与考核要求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青光眼检查准确性和效率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熟 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维护保养计划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 状态。
安全隐患识别与防范措施
电气安全
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避免电气故障引 发的安全隐患。
机械安全
定期检查设备机械部件,确保无松动 、磨损等安全隐患。
感染控制
严格遵守感染控制规范,确保患者和 医护人员安全。
预案更新与完善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处理预 案,确保其有效性。
04
06 人员培训与考核要求
培训内容设置及教材选择
培训内容
包括青光眼检查设备的基本原理 、操作步骤、常见故障排除、维 护保养等方面。
教材选择
应选用权威、专业的教材,如《 青光眼检查设备操作手册》、《 青光眼检查设备维护保养指南》 等。
远程医疗服务的拓展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未来青光眼检查将更加注重远程医疗服务的拓展,为患者提供更加 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医辨证施治青光眼病的实践指南
密切关注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和记录。
05
中医辨证施治的优缺点及展望
优点
01 02
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相互关联,通过辨证施治 ,能够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预防与调养
中医改 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青光眼的症状与表现
视力下降
由于视神经受损,患者 会出现视力下降的症状
。
眼痛、头痛
由于眼内压升高,患者 会出现眼痛、头痛等症
状。
视野缺损
患者会出现视野缺损的 症状,表现为视野范围
缩小。
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 呕吐等症状。
02
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
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 在接受中医辨证施治后生活质量
的变化情况。
日常活动能力
观察患者在治疗后是否能恢复正 常的日常活动能力,如工作、学
习和生活自理等。
心理状态改善
评估患者在治疗后心理状态是否 得到改善,如焦虑、抑郁等情绪
问题是否得到缓解。
复发率与安全性分析
复发率统计
统计患者在中医辨证施治后青光眼复发的比例,以及复发的时间间隔。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青光 眼病需从整体角度进行诊治,综合考 虑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不同的疾病若证候相同则可采用相同 治疗方法,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需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运用四诊(望、 闻、问、切)收集病情资料,辨别证 候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_2020中国青光眼指南.ppt
1_2020中国青光眼指南.ppt2020中国青光眼指南(⼆)创造⼀切条件⾏PRP针对以糖尿病视⽹膜病变、缺⾎型视⽹膜中央静脉阻塞为病因的NVG,应采取PRP和抗VEGF治疗。
PRP是治疗视⽹膜缺⾎的根本⽅法。
(三)强调全⾝病治疗和眼部疾病的后续治疗积极防治相关的全⾝病和眼部疾病,如加强⾎糖浓度、⾎脂浓度、⾎压的控制。
NVG青光眼筛查临床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POAG和⾼眼压症PACG与原发性房⾓关闭(PAC)⼉童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随访与管理⽬标眼压是⼀个眼压范围的上限,该眼压范围能够将病变发展速度降⾄最低,并在患者预期寿命内维持与视觉相关的⽣活质量。
当发现青光眼进展或眼部和全⾝的伴随疾病有所进展时,应对⽬标眼压重新评估[Ⅰ,D]。
每例患者的每只眼应单独进⾏⽬标眼压评估[Ⅰ,D]。
制定⽬标眼压时应考虑的因素[Ⅰ,D]:(1)治疗前的眼压(基线眼压):治疗前的眼压越低,设定的⽬标眼压越低。
(2)青光眼的严重程度及分期:诊断时青光眼性损伤越重,设定的⽬标眼压越低。
(3)随访中青光眼的进展速度:进展较快的患眼,⽬标眼压应设定更低。
(4)现有年龄和预期寿命:为年轻患者设定的⽬标眼压应更低。
(5)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青光眼家族史、中央⾓膜厚度异常、剥脱综合征、糖尿病、视盘出⾎、眼部⾎流和(或)眼部灌注压异常等。
(6)患者的视觉要求,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风险[Ⅱ,D]。
评估眼压时,建议考虑中央⾓膜厚度[Ⅰ,C]。
初始视野缺损严重是青光眼致盲的最重要预测因素。
⽬标眼压的制定对于新确诊的青光眼患者,⽬标眼压由疾病严重程度和基线眼压决定[Ⅱ,D],如早期青光眼,⽬标眼压应低于21mmHg且⾄少降低20%;⽽中期青光眼的⽬标眼压应降⾄18mmHg以下,降低幅度⾄少30%[Ⅱ,D];对于更晚期青光眼,⽬标眼压可能需要更低[Ⅰ,D]。
最初根据疾病分期和眼压确定的⽬标眼压,之后需根据是否出现其他危险因素、患者预期寿命、治疗负担和患者意愿等因素进⾏不断调整[Ⅱ,D]。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修订)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指以眼压升高、眼胀、视野逐渐缩小、视力下降,伴有典型视盘凹陷和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疾病。
本病根据不同发病阶段和程度,可归属于中医“青风内障”等范畴。
3诊断3.1诊断要点3.1.1病史双眼患病,发病隐匿,进展较为缓慢。
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有视物模糊、虹视、眼眶疼痛、眉弓疼痛、眼红眼胀等病史。
3.1.2临床症状早期多无任何不适症状。
病变进展时,可有轻度眼胀、视物疲劳、头痛等,休息及睡眠后缓解。
晚期双眼视野严重受损,视力下降,或有眼胀头痛等,最终视力完全丧失。
3.1.3局部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晚期角膜上皮可轻微水肿,瞳孔稍开大,对光反应迟钝。
眼底:视盘颜色苍白,凹陷大而深,视网膜血管移向鼻侧。
3.1.4其他检查眼压:眼压波动幅度大,多数眼压在22~40mmHg之间,眼压日曲线检查日差大于8mmHg者或双眼眼压差大于5mmHg时为病理性。
建议压平眼压计测眼压。
前房角镜:高眼压下前房角开放。
视野:早期表现有孤立的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状暗点(不超过水平子午线)或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暗点。
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环形暗点、鼻侧视野缺损及向心性视野缺损,晚期为典型的管状视野或只有颞侧岛状视野。
视觉电生理检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典型改变为P100波潜伏期延长和振幅降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表现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局限性变薄。
中央角膜厚度:中央角膜厚度测量以排除角膜厚度对眼压测量的影响。
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前房角形态及宽窄,多表现为房角开放。
3.2鉴别诊断3.2.1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多见于青年或中年患者,角膜上皮有轻度水肿,后壁有大小不等的羊脂样沉着物,眼压中度升高,但易复发。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公开征求意见稿)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可见眼睑水肿,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 肿,角膜后色素沉着,前房极浅,周边前房几乎完全消失,瞳孔中等散大,光反 射消失。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没有眼压急剧升高的相应症状,可见前房变浅。视盘 在高眼压的持续作用下,逐渐萎缩,凹陷扩大。[4] -[5] 3.1.4 其他检查
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眼压常在 50mmHg 以上。慢性闭角型青 光眼眼压呈中等度升高。
PACG)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原发性房角关闭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
有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以眼胀痛、头痛、视力下降,眼压升 高为特征的疾病。[1]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其中,急性闭 角型青光眼分为: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期、缓解期、慢性期。慢性闭角型青 光眼分为:早期、进展期、晚期。完全失明的患眼为绝对期。[1]
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ccupationalHealthSurveillance2007-03-16发布2007-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本规范的附录A、C、D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E是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全国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批准。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参加起草单位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德鸿、江朝强、王祖兵、余晨、王佩丽、徐孝华、周伟民、刘移民、杨磊、王建新、李霖、齐放、侯强、卢伟。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定义3.1职业健康监护3.2职业病3.3职业禁忌证4.总则4.1职业健康监护目的4.2责任和义务4.3工作程序4.4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4.5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4.6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4.7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4.8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4.9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4.1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4.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4.12常规医学检查的内容5.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5.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5.2四乙基铅5.3汞及其无机化合物5.4锰及其无机化合物5.5铍及其无机化合物5.6镉及其无机化合物5.7铬及其无机化合物5.8氧化锌5.9砷5.10胂/砷化氢(砷化三氢)5.11磷及其无机化合物5.12磷化氢5.13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5.14钒及其无机化合物5.15有机锡化合物5.16铊及其无机化合物5.17羰基镍5.18氟及其无机化合物5.19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5.20二硫化碳5.21四氯化碳5.22甲醇5.23汽油5.24溴甲烷5.251,2-二氯乙烷5.26正己烷5.27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5.28三硝基甲苯5.29联苯胺5.30氯气5.31二氧化硫5.32氮氧化物5.33氨5.34光气5.35甲醛5.36一甲胺5.37一氧化碳5.38硫化氢5.39氯乙烯5.40三氯乙烯5.41氯丙烯5.42氯丁二烯5.43有机氟5.44二异氰酸甲苯酯5.45二甲基甲酰胺5.46氰及腈类化合物5.47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5.48五氯酚5.49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5.50丙烯酰胺5.51偏二甲基肼5.52硫酸二甲酯5.53有机磷杀虫剂5.54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5.55拟除虫菊酯类5.56酸雾或酸酐5.57致喘物6.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6.1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6.2煤尘(包括煤矽尘)6.3石棉粉尘6.4其它粉尘6.5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7.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7.1噪声7.2振动7.3高温7.4高气压7.5紫外辐射(紫外线)7.6微波8.接触有害生物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8.1布鲁菌属8.2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9.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9.1电工作业9.2高处作业9.3压力容器作业9.4结核病防治工作9.5肝炎病防治工作9.6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9.7视屏作业9.8高原作业9.9航空作业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规范的说明附录B(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中医学常规检查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无机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附录D(资料性附录)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附录E(规范性附录)加压试验和氧敏感试验方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健康检查的内容和监护周期。
中国青光眼防治工作展望
401
下的重要原因,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因 此实现对青光眼的早期筛查和准确诊断就成为避 免青光眼盲,保护青光眼患者视觉功能的关键。
2019年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专家们提出 “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的青光眼筛查 方法。但由于我国人群基数大,不同地区不同医 师间诊疗能力差异大,因此很难完成对如此庞大 数量视神经照片的准确判读。人工智能技术的进 步引领许多领域的创新与革命。近年来,人工智 能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眼科乃至整个 医疗领域都带来了重大突破,应用人工智能可以 实现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医学图像高效、准确的筛 查和诊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眼科筛查的服 务人群,从而提高筛查量,将“重治疗”诊疗思 路向“重筛查、重干预”逐步过度,有望实现眼 科疾病防控端口前移和工作重心下沉。
3.3 视神经保护治疗迎来曙光 神经保护方面主要针对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
细胞死亡的相关机制开展,颇具前景。目前已有 多种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玻璃体注射QPI100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的一种siRNA)干预 细胞凋亡途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眼内植入保护 视网膜细胞;MRZ-99030(一种β淀粉样蛋白聚集 调节剂)局部用药,用于治疗β淀粉样蛋白启动的 细胞损害。近年来针对NAD+水平降低和线粒体功 能障碍开展的维生素B3补充疗法也在动物水平和 早期临床实验取得了喜人成绩 。 [23-24]
目前,由我国研究团队研发的可以自动检测眼 底图像的青光眼性视神经改变的深度学习算法已经 实现了人工智能识别过程的可视化[5]。相信在不远 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政策的进 一步完善,人工智能会带来从筛查到诊断的全面革 新,为整个眼科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科技创新助力青光眼治疗手段发展
Abstract Keywords
同期实施小梁切除与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同期实施小梁切除与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吴燕肖建江沈秋杰(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江苏宜兴214221)〔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24-5584-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4.118第一作者:吴燕(1976-),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眼科方面的临床研究。
白内障与青光眼合并出现在临床并不少见,对本病的治疗以往曾主要采取先针对青光眼进行降眼压的治疗,待眼压得到控制后再手术治疗白内障。
这种治疗方法存在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经济负担重等弊端〔1〕;同时由于青光眼的存在,白内障手术难度增加,更易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
因此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白内障与青光眼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案,笔者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 )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评价其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PACG 31例(33眼)。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制定的《中国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2007)》中PACG 的诊断标准〔2〕,同时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关于白内障的诊断标准〔3〕。
本组患者中男14例(15只眼),女17例(18只眼),年龄60 84〔平均(72.2ʃ10.9)〕岁。
其中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2例(13只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20只眼)。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根据晶状体混浊度分类系统Ⅲ(LOCS Ⅲ)晶状体混浊分级记录法,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Ⅰ级9眼,Ⅱ级14眼,Ⅲ级20眼。
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3d ,所有患者无不能支持手术的禁忌证。
1.2治疗方法给予白内障标准术前准备,手术前1h 予以散瞳,静滴20%甘露醇250ml 用于控制眼压。
中国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
进一步检查项目选择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01
可详细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形态,对诊断及病情
评估有重要价值。
视觉电生理检查
02
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网膜电图(ERG)等,可评估视
神经传导功能。
基因检测
03
针对具有遗传倾向的患者,可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以辅助诊断。
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原则
合理选择药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前列腺素类药物、β受体阻滞 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局部用药方案制定及调整方法
1 2
初始治疗 对于新诊断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可首选前 列腺素类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进行初始治疗。
联合用药 若单一药物无法控制眼压或视神经损伤进展,可 考虑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生活 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2
药物治疗
首选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碳酸 酐酶抑制剂等,以降低眼压并保护视 神经。
01
定期随访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 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03
激光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的 患者,可考虑激光治疗,如激光小梁 成形术等。
统一诊疗标准,规范临床行为
目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诊疗存在较大的差异和不规范之处,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本专家共识的制定旨在 统一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诊疗标准,规范临床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诊疗现状与挑战
诊疗现状
目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家族史和相关检查。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 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然而,由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隐匿性和渐进性,许多患者在出现明显 症状时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2008年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清晰版)
赵红梅电话:010-85158236;Email:zhaohm@cma.org.cn
青光眼诊疗规范
第一节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概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无眼部继发因素的情况下,周边部虹膜机械性堵塞前房角,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临床表现】1.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女性为多见。
情绪波动者易发病。
2.患眼一般具有眼轴短、角膜小、前房浅、前房角窄、晶状体厚等解剖特征。
3.患眼常为远视眼。
4.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5.双眼可先后发病。
6.根据发病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1)临床前期:可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阳性家族史,或对侧眼曾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眼前房浅、前房角窄,患者可无任何不适。
(2)前驱期: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虹视,患侧头痛、眼眶痛、鼻根酸胀等症状。
眼压升高。
眼部可有轻度充血或不充血,角膜轻度雾状水肿,瞳孔可稍扩大,对光反应迟钝。
前房角部分关闭。
休息后可缓解,除浅前房外多无永久性损害。
可反复多次发作。
(3)急性期:眼压急剧升高。
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眼出现虹视,视力急剧下降。
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前房角关闭,虹膜脱色素;房水可有混浊,甚至出现絮状渗出物;瞳孔中度大,对光反射消失,常呈竖椭圆形,可有限局性瞳孔缘后粘连;如可见眼底,可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视乳头水肿或出血。
(4)缓解期:急性期经过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视力可部分或全部恢复;球结膜充血减退;角膜恢复透明,但角膜后可有色素性沉着物;前房角大部分或全部开放,但可发现周边部虹膜前粘连;虹膜呈现扇形萎缩,色素脱失;瞳孔无法恢复正常形态和大小;晶状体可有青光眼斑。
(5)慢性期:急性期未经及时、恰当的治疗,可转为慢性期。
眼压下降,但未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球结膜可充血或不充血,角膜透明或轻度雾状水肿,前房角部分关闭,周边部虹膜前粘连,视乳头出现凹陷扩大、盘沿变窄和萎缩等青光眼性改变,视力下降,视野出现青光眼性缺损。
青光眼活动策划方案
青光眼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严重影响了视力和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青光眼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增加患者和家属的了解和知识储备,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促进患者康复,开展青光眼活动势在必行。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增加患者和家属的了解和知识储备。
3. 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
4. 促进青光眼患者康复。
三、活动内容1. 举办青光眼健康讲座通过邀请知名眼科医生,举办青光眼健康讲座,向公众普及青光眼的基本知识、检查方法、治疗措施等。
讲座可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听众了解青光眼的现状和预防青光眼的重要性。
同时,讲座还可以通过现场答疑的形式,解答听众的问题,增强互动性。
2. 发放宣传资料在讲座现场,发放青光眼宣传资料,包括青光眼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早期症状以及就医指南等。
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青光眼问答卡片,供公众自行取阅或拿走。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公众了解青光眼的相关知识,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3. 设置青光眼义诊站在讲座现场,设置青光眼义诊站,邀请专业的眼科医生为感兴趣的公众提供免费的青光眼检查。
通过义诊活动,可以帮助公众了解自己的视力和眼睛健康情况,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措施。
同时,义诊站还可以为想要就医的患者提供一些医院和医生的信息,方便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4. 开展青光眼康复培训对于已经确诊的青光眼患者,开展青光眼康复培训十分必要。
通过邀请医生和康复专家,举办康复培训班,向患者讲解青光眼康复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并进行实践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合理用药、眼部保健、心理调节等。
通过培训,既能提高患者自我康复的能力,又能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5.宣传活动评选举办与青光眼相关的宣传活动评选,吸引更多的社区、学校和机构参与。
可以设置宣传海报、宣传视频、宣传图片等类别,邀请公众通过投票等方式进行评选。
青光眼专家共识
聊城市眼耳鼻喉医院
高建鲁
• 1987 制定了《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初步建 议》 • 2005 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以美 国青光眼建议工作模式为基础,结合我国青光眼 临床工作特点,制定了《中国青光眼工作指南 (2005)》 • 2008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重新讨 论并制定了《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 共识(2008)》
原发性急性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尚无任 何青光眼体征的对侧眼,存在前房角关闭 的可能。 如存在非瞳孔阻滞因素,可进行激光周 边虹膜成形术。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2. 眼底检查 在使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的基础上,建议采 用裂隙灯前置镜检查法和眼底图像记录技术 进行眼底检查,以观察并记录眼底变化。
3. 视野检查 在现有的各种视野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建 议使用国际标准的计算机自动视野计进行视 野检查
4. 前房角检查 先进行静态观察,在不改变前房解剖状态 的条件下区分房角宽窄,并采用 Scheie 分类 法进行分级。后进行动态观察,确定房角开 放、关闭和周边前粘连的程度和范围。 记录房角检查结果时应注明动态与静态,建 议按时钟方位对房角全周进行文字和画图描 述,并记录虹膜周边部的形态(膨隆或后凹) 和小梁网的色素分级。
PACG 的手术治疗原则
1.周边虹膜切除术
适用于急性或慢性前房角关闭、前房角 粘连闭合范围累计 < 180°、无视盘改变和 视野损害者。 对于房角关闭 >180°但仍有部分开放区, 眼压升高,行滤过手术具有严重并发症风险 的患者也可采取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术后 眼压仍高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
2. 滤过性手术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1987制定了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初步建200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以美国青光眼建议工作模式为基础结合我国青光眼临床工作特点制定了中国青光眼工作指南20052008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重新讨论并制定了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08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于2013年召开学组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对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达成共识性意见制定了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以供临床医师在对青光眼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参考使用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详解演示文稿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 治疗原则
一、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
急性或慢性前房角关闭、前房角粘连闭合 范围累计< 180°、无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 者。
第19页,共31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 治疗原则
二、滤过性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 适应证
急性或慢性前房角关闭、前房角粘连闭合 范围> 180°、药物无法控制的眼压或视神 经损伤较重者。
第27页,共31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
二、降低眼压治疗时,应尽可能为患者设 定个体化目标眼压。
第28页,共31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
三、药物治疗:建议前列腺素类衍生物可作为 POAG一线用药,根据患者目标眼压的需要,选择 单一或者联合药物治疗,单独用药不能达到目标眼 压,可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 。
第7页,共31页。
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
三、视野检查
1.正常视野的概念 :为注视眼(单眼或双眼)固视时 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
2.对比视野检查法
3.动态视野检查法(背景、视标大小、视标亮度不变,视 标位置移动)
4.静态视野检查法(背景、视标大小、视标位置不变, 视标亮度变化)
5.自动视野计检查法
1.前列腺素类衍生物 2.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3.α2一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4.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 5.拟胆碱能类药物
第29页,共31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
四、激光治疗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作为部分开角型青 光眼患者的首选治疗。
第30页,共31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 专家共识详解演示文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美国、欧洲及亚太地区眼科学会均相继制定了本地区的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我国多年来一直沿用1987年制定的《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初步建议》,该建议已不能满足指导国内青光眼临床工作的要求,我国迫切需要适合国情的现代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
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于2005年7月29~30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学组全体委员工作会议,经过开放、民主、自由、严谨及认真地讨论,取得共识,一致同意参照美国青光眼建议工作模式(Prefered Prac-tice Pattern,PPP)(2005)制定我国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
现将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一致通过的《中国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简称指南)公布如下。
1 《指南》的制定原则首先对临床资料的重要性进行分级,表示其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度,分级标准:A.尤为重要;B.重要;C.有关。
其次对临床资料的可信程度及是否符合循证医学原则进行分级,标准:Ⅰ.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如大样本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结果),试验设计完善,试验对象合理,试验过程科学并能提供精确可靠的资料,统计方法正确,试验设计的参数具有较高的统计学效力和(或)较窄可信区间(无论该研究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或结果无统计学意义);Ⅱ.有真实、充足的证据支持,与等级Ⅰ类似但缺少其中一或数项;Ⅲ.属于专家意见或临床经验,但缺乏证据支持。
《指南》中的所有条款均标明重要性和可信度等级。
中国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2 《指南》的重要说明(1)所有青光眼临床工作必须置于证据之上,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2)所有指南条款可修改,可发展。
(3)绝大部分指南条款临床证据的可信度不属于“Ⅰ”级,说明青光眼诊治的复杂性,因此本指南并非适用于所有青光眼患者,治疗中还应进行个体化评估。
2.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初步评估)2.1.1初步病史收集(主要因素)(1)眼部既往病史[A:Ⅲ]。
(2)全身既往病史[A:Ⅲ]。
(3)家族患病史[A:Ⅱ]。
(4)其他相关病史回顾[A:Ⅱ]。
2.1.2 初步体格检查(主要因素)(1)视力[A:Ⅲ]。
(2)瞳孔大小及形态[B:Ⅱ]。
(3)裂隙灯显微镜眼前段检查[A:Ⅲ]。
(4)眼压测量[A:Ⅲ]。
(5)中央角膜厚度测量[A:Ⅱ](对拟诊断高眼压症、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高度近视眼或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后拟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均应作中央角膜厚度测量)。
(6)前房角镜检查[A:Ⅲ]。
(7)视乳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评估[A:Ⅲ]。
(8)眼底彩照记录视乳头形态[A:Ⅱ]。
(9)散瞳下眼底检查(允许散瞳情况下)[A:Ⅲ]。
(10)自动阈值视野检查[A:Ⅲ]。
2.1.3 制定患者诊疗计划(1)设定靶眼压[A:Ⅲ]:视神经损害愈严重,靶眼压应愈低[A:Ⅲ]。
(2)绝大多数情况下,初始治疗选择药物治疗[A:Ⅲ]。
(3)激光小梁成形术为可作为初始治疗的选择[A:Ⅰ]。
(4)进展期及晚期青光眼应选择滤过性手术[A:Ⅰ]。
(5)治疗的选择应基于对每一患者眼压、视功能、治疗风险、治疗费用、所能接受的生活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获得最大的收益[A:Ⅲ];综合考虑患者全身及眼部情况、医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因素[A:Ⅲ]。
(6)选择最简单的用药方式,以最少的药物获得最大的疗效,保证良好的依从性[A:Ⅲ]。
2.1.4 激光小梁成形术及术后管理[A:Ⅲ]术前及术后的诊疗计划:(1)手术同意书[A:Ⅲ]。
(2)手术者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至少一次详细的眼科检查[A:Ⅲ]。
(3)术后30~120 min至少进行1次眼压测量[A:Ⅰ]。
(4)术后2周随访[A:Ⅲ]。
(5)术后4~8周随访[A:Ⅱ]。
2.1.5 滤过手术及术后护理[A:Ⅲ]术前及术后的诊疗计划:(1)手术同意书[A:Ⅲ]。
(2)手术者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至少1次详细的眼科检查[A:Ⅲ]。
(3)术后第1天(12~36 h)检查以及术后第2~10天内至少每天检查1次[A:Ⅱ]。
(4)术后6周内如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应进行2~5次常规检查[A:Ⅲ]。
(5)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排除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A:Ⅱ]。
(6)出现浅前房或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应适当增加随访次数[A:Ⅲ]。
2.1.6 药物治疗患者的用药指导(1)讨论诊断、疾病严重性、预后、诊疗计划以及终身用药的可能性[A:Ⅲ]。
(2)教会患者正确的眼部滴药方法:滴眼药后闭睑和压迫鼻泪管以减少全身药物反应[B:Ⅱ]。
(3)告知患者用药后全身和眼部将出现的变化及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A:Ⅲ]。
(4)详细告知患者关于病程、治疗原理和目的、现有病情、治疗的益处和风险,增加治疗依从性[A:Ⅲ]。
2.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随访观察)2.2.1 病史收集(1)随访期内眼部病史[A:Ⅲ]。
(2)随访期内全身病史[A:Ⅲ]。
(3)用药后局部或全身反应[A:Ⅲ]。
(4)日常生活中对视功能变化的大体描述[B:Ⅲ]。
(5)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频率和用量,确保准确无误[B:Ⅲ]。
2.2.2 体格检查(1)视力[A:Ⅲ]。
(2)裂隙灯显微镜检查[A:Ⅲ]。
(3)眼压测量[A:Ⅲ]。
(4)视神经和视野评估[A:Ⅲ]。
2.2.3 药物治疗患者的诊疗计划(1)每次随访均测量眼压并评价是否达到靶眼压[A:Ⅲ]。
(2)每次随访均记录用药频率和用量,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A:Ⅲ]。
(3)当可疑房角关闭、前房变浅、前房角异常、使用缩瞳剂或加量时,应行前房角镜检查[A:Ⅲ];对有晶状体眼晶状体发生变化的患者亦应定期检查前房角(如每间隔1~5年)[A:Ⅲ]。
(4)若达到靶眼压但视功能损害进展,或者不能达到靶眼压但视功能损害不再进展,均应对靶眼压进行调整[A:Ⅲ]。
(5)若已达到靶眼压但不能阻止视功能损害进展,应再降低靶眼压[A:Ⅲ];靶眼压降低幅度应为目前平均眼压的15%[A:Ⅲ]。
(6)若选用的药物不能降低眼压或降压效果不理想,应停药并使用新的药物[A:Ⅲ]。
(7)随访间隔期取决于视功能损害程度、所处病程、进展速度、眼压超过靶眼压的幅度以及视神经损害危险因素存在与否[A:Ⅲ]。
(8)减药或加药需调整随访间期作为药物洗脱间期或药物达到最大效能间期[A:Ⅲ]。
2.2.4 患者教育(1)鼓励患者适应用药后的全身和情绪变化[A:Ⅲ]。
(2)委托或鼓励低视力和盲目患者接受视觉功能康复治疗或者相关的社会服务[A:Ⅲ]。
2.2.5 随访建议模式(表1)2.3 疑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初始干预及随访)2.3.1 初步病史收集(主要因素)(1)眼部既往病史[A:Ⅲ]。
(2)全身既往病史[A:Ⅲ]。
(3)家族患病史[A:Ⅱ]。
(4)其他相关病史回顾[A:Ⅱ]。
2.3.2 初步体格检查(主要因素)(1)视力[A:Ⅲ]。
(2)瞳孔大小及形态[b:Ⅱ]。
(3)裂隙灯显微镜眼前段检查[A:Ⅲ]。
(4)眼压测量[A:Ⅲ]。
(5)中央角膜厚度测量[A:Ⅱ](对拟诊断高眼压症、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高度近视眼或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后拟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均应作中央角膜厚度测量)。
(6)前房角镜检查[A:Ⅲ]。
(7)视乳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评估[A:Ⅲ]。
(8)眼底彩照记录视乳头形态[A:Ⅱ]。
(9)散瞳下眼底检查(允许散瞳情况下)[A:Ⅲ]。
(10)自动阈值视野检查[A:Ⅲ]。
2.3.3 对需要治疗的患者制定诊疗计划(1)设定靶眼压[A:Ⅲ]:将基线眼压降低20%~30%[A:Ⅲ]。
(2)治疗的选择应基于对每一患者眼压、视功能、治疗风险、治疗费用、所能接受的生活质量等综合考虑以获得最大的收益[A:Ⅲ];综合考虑患者全身及眼部情况、医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因素[A:Ⅲ]。
(3)选择最简单的用药方式,以最少的药物获得最大的疗效,保证良好的依从性[A:Ⅲ]。
2.3.4 随访期病史收集(1)随访期内眼部病史[A:Ⅲ]。
(2)随访期内全身病史[B:Ⅲ]。
(3)用药后局部或全身反应[A:Ⅱ]。
(4)日常生活中对视功能变化的大体描述[B:Ⅲ]。
(5)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频率和用量,确保准确无误[B:Ⅲ]。
2.3.5 随访期体格检查(1)视力[A:Ⅲ]。
(2)裂隙灯显微镜检查[A:Ⅲ]。
(3)随访间期取决于眼压超过靶眼压的幅度以及视神经损害危险因素存在与否及多少[A:Ⅲ]。
2.3.6 药物治疗患者的用药指导(1)讨论危险因素及其严重性、诊断、诊疗计划以及终身用药的可能性[A:Ⅲ]。
(2)详细告知患者关于病程、治疗原理和目的、现有病情、治疗的益处和风险,增加治疗依从性[A:Ⅲ]。
(3)教会患者正确点眼方法:点眼后闭睑和压迫鼻泪管以减少全身药物反应[B:Ⅱ]。
(4)告知患者用药后全身和情绪将出现的变化[A:Ⅲ]。
2.3.7 随访推荐模式(表2)2.4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始评估和治疗)2.4.1 初步病史收集(主要因素)(1)眼部现病史[A:Ⅲ]。
(2)全身既往病史[A:Ⅲ]。
(3)家族患病史[A:Ⅱ]。
(4)生活习惯[A:Ⅱ]。
2.4.2 初始体格检查(主要因素)(1)视力[A:Ⅲ]。
(2)屈光状态[A:Ⅲ]。
(3)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中央和周边前房深度、以往房角关闭发作的任何体征[A:Ⅲ]。
(4)眼压测量[A:Ⅲ]。
(5)双眼前房角镜检查,有条件者做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A:Ⅲ]。
(6)眼活体结构超声生物测定[A:Ⅲ]。
(7)视野检查[A:Ⅲ]。
(8)视乳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评估[A:Ⅲ]。
2.4.3 诊断排除继发因素,做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A:Ⅲ]。
2.4.4 适合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患者诊疗计划(1)对急性浅前房,浅前房发作间歇期(亚急性)或慢性浅前房,房角粘连闭合范围累计小于180°、无视乳头和视野损害者,施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若不能施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即行周边虹膜切除术[A:Ⅲ]。
(2)急性房角关闭发作时,通常先予药物治疗降低眼压及消除角膜水肿,为周边虹膜切除术做准备[A:Ⅲ]。
(3)如果对侧眼存在与发作眼相似的解剖结构,行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A:Ⅱ]。
2.4.5 周边虹膜切除术及术后管理[A:Ⅲ](1)术前及术后的诊疗计划包括:① 手术同意书[A:Ⅲ];② 手术者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至少一次详细的眼科检查[A:Ⅲ];③ 激光手术后60~120 min内至少进行一次眼压测量[A:Ⅱ];④ 周边虹膜切除术后1周随访[A:Ⅲ];⑤ 激光术后4~8周随访[A:Ⅲ];⑥ 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排除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A:Ⅲ];⑦ 术后8周进行前房角镜检查[A:Ⅲ]。
(2)围手术期使用降眼压药物防止眼压骤升,尤其在严重病例中[A:Ⅱ]。
(3)鼓励低视力和盲目患者接受视觉功能康复治疗或者相关的社会服务[A: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