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采样方法

合集下载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背景介绍院感监测是医疗机构对医院内院内感染进行监测和控制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及时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而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院感监测的关键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采样方法的选择院感监测采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目的、监测对象和监测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采样方法包括表面采样、空气采样、水样采样和生物样本采样等。

1. 表面采样表面采样是对医院内各种物体表面进行采样,以检测潜在的病原体存在情况。

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有擦拭法、刷拭法和刮拭法等。

采样时应选择代表性的区域进行采样,如手术室手术台、病房床单等。

2. 空气采样空气采样是对医院内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采样,以了解空气中的微生物负荷情况。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有空气悬浮微粒采样法和沉积微生物采样法等。

采样时应选择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进行采样,如手术室、病房和走廊等。

3. 水样采样水样采样是对医院内水源进行采样,以检测水源中的病原体和污染物质。

常用的水样采样方法有自来水样采样和水龙头样采样等。

采样时应选择代表性的水源进行采样,如自来水进水口和病房水龙头等。

4. 生物样本采样生物样本采样是对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中的生物样本进行采集,以检测院内感染的病原体。

常用的生物样本采样方法有咽拭子采样、鼻拭子采样和血液采样等。

采样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三、采样方法的操作步骤采样方法的操作步骤应遵循规范操作,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采样器具和消毒液等,确保采样器具的清洁和无菌。

2. 选择采样位置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确保采样的代表性。

3. 采样器具消毒对采样器具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4. 采样操作根据采样方法的要求进行采样操作,如擦拭、刷拭、刮拭等。

注意采样的力度和范围,确保采样的全面性。

5. 采样器具处理采样结束后,对采样器具进行处理,如丢弃或消毒等,避免二次污染。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获得的一种感染,这是一种严重的医疗问题,可以对患者及医务人员产生很大的危害。

为了及时有效地进行院感监测,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1.空气采样方法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空气采样仪器对医疗机构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医院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有空气泵、悬浮粒子采样和沉降菌采样。

(1)空气泵空气泵是一种常见的空气采样设备,通过吸入空气将其中的微生物粒子捕捉到采样器中。

采样器中的样本可以用来分析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

使用空气泵时需要注意避免采样点过于封闭,以免采样器中的空气无法流动,影响采样效果。

(2)悬浮粒子采样悬浮粒子采样是利用采样器中的过滤膜将空气中的微生物捕捉下来。

过滤膜上沉积的微生物可以用来分析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使用悬浮粒子采样时需要注意采样时间和过滤膜的更换,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

(3)沉降菌采样沉降菌采样是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沉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以观察和分离微生物。

通过比较不同采样时间和采样地点的沉降菌数量,可以了解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2.物体表面采样方法(1)拭子法拭子法是将湿润的拭子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然后将拭子中的微生物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析。

拭子可以选用干棉签或含灭菌水的棉球,需要将拭子彻底接触到物体表面,并避免过度压力对拭子上的微生物造成破坏。

(2)刷子法刷子法是使用刷子对物体表面进行刷拭,然后将刷毛上的微生物转移至培养基上进行分析。

刷子应选用刷毛柔软的刷子,对物体表面进行缓慢均匀的刷拭操作。

(3)不同培养基法不同培养基法是将不同类型的培养基直接压在物体表面,利用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细胞对培养基进行培养。

此方法可同时进行多个物体表面的采样,提高采样的效率。

3.液体采样方法医院内的液体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对液体进行采样可以了解医院内液体污染的情况。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监测采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采样的方法,包括采样部位、采样工具、采样时间和采样步骤等。

二、采样部位1. 手部:手是医务人员最常接触患者和物品的部位,也是院感病原体易于传播的部位。

常用的手部采样方法包括手指尖、手背和手掌等。

2. 呼吸道:呼吸道是院感病原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常用的呼吸道采样方法包括咽拭子、鼻拭子和咳痰等。

3. 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院感病原体的潜在藏身之地。

常用的皮肤采样方法包括皮肤刮取、皮肤擦拭和皮肤穿刺等。

4. 分泌物:某些院感病原体主要存在于分泌物中,如尿液、血液和粪便等。

常用的分泌物采样方法包括尿液采集、血液采集和粪便采集等。

三、采样工具1. 棉签:用于咽拭子、鼻拭子和皮肤擦拭等采样。

选用无菌棉签,避免污染。

2. 采血器:用于血液采集。

选用一次性采血器,避免交叉感染。

3. 尿杯:用于尿液采集。

选用无菌尿杯,避免污染。

4. 粪便采集器:用于粪便采集。

选用一次性粪便采集器,避免交叉感染。

四、采样时间1. 定期采样:根据院感监测计划,定期对医务人员、患者和环境进行采样。

2. 突发事件采样:当发生院感疫情或者突发事件时,应即将进行采样,以便及早控制传播。

五、采样步骤1. 准备工作: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帽子等。

清洁采样工具,确保无菌。

2. 选择采样部位: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采样部位。

3. 采集样本:根据采样部位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采集样本。

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4. 标识样本:在采集完样本后,及时标识样本,包括采样部位、采样时间和采样者等信息。

5. 处理样本:根据不同的采样部位和样本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6. 运送样本:将处理好的样本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并妥善密封,按照规定的运送条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六、质量控制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采样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可靠的样本。

本文将介绍院感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及其标准格式。

二、常用的院感监测采样方法1. 表面采样表面采样是对医疗机构内各种物体表面进行采样,以检测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有:(1)刷子法:使用湿润的无菌刷子对待采样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将刷子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拭子法:使用湿润的无菌拭子对待采样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将拭子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3)粘贴法:使用粘贴纸或胶带将待采样物体表面粘取,将粘取物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 空气采样空气中的微生物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对空气进行采样是必要的。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有:(1)空气质量采样器:使用空气质量采样器对空气进行采样,将采集的空气样本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沉降皿法:将无菌培养基装入沉降皿中,暴露在待采样的空气环境中,一定时间后将沉降皿封闭,送实验室培养。

3. 液体采样液体采样是对液体样本进行采集,以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液体采样方法有:(1)吸引法:使用无菌吸管或注射器吸取待采样液体,将吸取的液体滴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离心法:将待采样液体进行离心,将上清液或沉淀液取出,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4. 生物样本采样生物样本采样是对人体或动物体内的生物样本进行采集,以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生物样本采样方法有:(1)血液采样:采用无菌针头从静脉或动脉采集血液样本,将血液样本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尿液采样: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晨尿或随机尿液,将尿液样本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3)呼吸道样本采样:采用无菌棉签或吸取器采集鼻咽部或喉部分泌物,将样本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三、采样方法的标准格式采样方法的标准格式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采样名称:对采样方法进行简要描述,如“表面刷子法”、“空气质量采样器法”等。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引言概述:院感监测是医疗机构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的基础工作,准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采样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确定、采样工具的使用、采样时间的安排以及采样操作的注意事项等五个部份,详细阐述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一、采样方法的选择1.1 无菌采样方法无菌采样方法适合于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监测。

采样时需要使用无菌手套、无菌采样棉签等工具,避免外界污染。

常用的无菌采样方法有血液培养、尿液培养、创可贴粘贴法等。

1.2 非无菌采样方法非无菌采样方法适合于对病毒等微生物的监测。

采样时可以使用无菌手套,但不需要使用无菌采样工具。

常用的非无菌采样方法有咽拭子采样、鼻咽拭子采样、粪便采样等。

1.3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物体表面采样方法适合于对物体表面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监测。

采样时需要使用无菌采样棉签、无菌拭子等工具,避免外界污染。

常用的物体表面采样方法有接触法、拭子法等。

二、采样点的确定2.1 高风险区域高风险区域是院感监测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采样点。

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感染科病房等。

这些区域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对于院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2.2 关键设备关键设备是指与患者密切接触或者易于传播病原微生物的设备。

如呼吸机、导尿管等。

对这些设备进行采样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院感风险。

2.3 患者周围环境患者周围环境是院感监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采样点。

如患者床单、床铺、洗手间等。

这些环境容易受到患者分泌物的污染,采样能够评估环境清洁状况。

三、采样工具的使用3.1 无菌采样工具对于无菌采样,必须使用无菌采样工具,如无菌采样棉签、无菌采样管等。

采样前要检查工具的包装是否完好,避免污染。

3.2 非无菌采样工具对于非无菌采样,可以使用普通的采样工具,如棉签、拭子等。

采样前要确保工具干净,避免外界污染。

3.3 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容器的选择要根据采样的要求来确定,如血液采样要使用抗凝剂管,尿液采样要使用尿采杯等。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背景介绍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旨在及时发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集到准确、可靠的样本,从而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

二、常用院感监测采样方法1. 空气采样方法空气采样是监测医疗机构内空气中微生物浓度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有悬浮粒子采样法和沉积粒子采样法。

悬浮粒子采样法: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悬浮粒子,常用的采样器有空气质量采样器和分散式采样器。

沉积粒子采样法:使用沉积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沉积粒子,常用的采样器有沉积板采样器和沉积盒采样器。

2. 表面采样方法表面采样是监测医疗机构内各种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有刷子采样法和拭子采样法。

刷子采样法:使用消毒刷或者拭子对表面进行刷取,将刷子或者拭子放入含有缓冲液的容器中,摇匀后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拭子采样法:使用消毒拭子对表面进行拭取,将拭子放入含有缓冲液的容器中,摇匀后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3. 液体采样方法液体采样是监测医疗机构内液体样品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液体采样方法有血液采样法、尿液采样法和呼吸道分泌物采样法。

血液采样法:使用无菌针头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将血样放入无菌试管中,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尿液采样法:使用无菌采集容器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将尿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呼吸道分泌物采样法:使用无菌吸引器或者无菌拭子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样本,将样本放入无菌容器中,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4. 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是通过检测医疗机构内人员、设备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评估医疗机构内的感染风险。

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有手部皮肤采样法和空调系统过滤器采样法。

手部皮肤采样法:使用无菌拭子对医护人员的手部皮肤进行拭取,将拭子放入含有缓冲液的容器中,摇匀后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或出院后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感染。

为了及时掌握院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需要进行院感监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的采样方法。

二、院感监测采样方法1. 采样时间院感监测的采样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时间点:- 入院前:患者入院前的采样可以作为基线数据,用于与入院后的采样结果进行对比。

- 入院后:患者入院后的采样可以监测是否存在院内感染的情况。

- 出院前:患者出院前的采样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出院前感染的风险。

2. 采样部位院感监测的采样部位应根据具体监测的对象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位:- 皮肤:可以采集患者皮肤表面的细菌样本,常用的采样部位包括手指、手掌、腋窝等。

- 呼吸道:可以采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样本,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咽拭子、鼻拭子等。

- 血液:可以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静脉穿刺、指尖采血等。

- 尿液:可以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尿袋采样、尿管抽吸等。

3. 采样方法院感监测的采样方法应根据具体的采样部位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表面拭子法:用消毒的棉签或拭子在采样部位来回擦拭,然后将拭子放入无菌管中。

- 穿刺法:使用无菌的针头或穿刺器具进行采样,将采样物注入无菌管中。

- 抽吸法:使用无菌的抽吸器具进行采样,将采样物注入无菌管中。

- 收集法:使用无菌容器收集尿液或其他分泌物样本。

4. 采样器具和消毒院感监测的采样器具应选择无菌的器具,并在采样前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无菌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酒精消毒、高温蒸汽灭菌等。

5. 采样记录和标签每次采样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采样时间、采样部位、采样方法等信息,并在采样容器上贴上相应的标签,标明患者信息、采样时间等内容,以便后续的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分析。

三、总结院感监测的采样方法是确保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系统、连续、定量的监测与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和流行趋势。

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集到准确、可靠的样本,为后续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

二、手部采样手部是医务人员最容易接触到患者和环境的部位,因此手部采样是院感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手部采样可采用两种方法:直接采样法和拭子采样法。

1. 直接采样法直接采样法是通过将手部直接接触到培养基上进行采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一片无菌培养基平放在工作台上;(2)将手部的指尖、掌心等部位轻轻按压在培养基上,使细菌传播到培养基上;(3)将培养基封闭好,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2. 拭子采样法拭子采样法是通过使用无菌棉签或者拭子进行采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支无菌棉签或者拭子;(2)将棉签或者拭子在手部的指尖、掌心等部位轻轻擦拭;(3)将棉签或者拭子放入无菌管中,封闭好,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三、空气采样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采样是院感监测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

空气采样可采用两种方法:空气质量采样和表面沉积采样。

1. 空气质量采样空气质量采样是通过空气采样器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捕集下来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空气采样器放置在待采样的位置,打开采样器;(2)采样时间根据需要设定,通常为15分钟至2小时不等;(3)采样结束后,关闭采样器,将采样头取下;(4)将采样头放入无菌管中,封闭好,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2. 表面沉积采样表面沉积采样是通过将培养基接触到待采样的表面,使表面微生物附着在培养基上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片无菌培养基,将其平放在待采样的表面上;(2)将培养基与表面轻轻接触,使微生物附着在培养基上;(3)将培养基封闭好,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完整版)院感采样方法

(完整版)院感采样方法

(完整版)院感采样⽅法空⽓、物体表⾯、医务⼈员⼿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采样应具有⼀定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检测,送检时间不得﹥6⼩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24⼩时。

⼀、空⽓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2、采样⽅法:平板沉降法(1)布点⽅法:室内⾯积≤30m2,设内、中、外对⾓线3点,两端距墙1⽶;室内⾯积>30m2,设东、西、南、北4⾓及中央5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1⽶。

洁净⼿术室9个点。

(2)采样⽅法:将直径为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度为距地⾯0.8--1.5⽶,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15-30分钟,盖好⽴即送检。

( 3)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动的情况下,静⽌10min 进⾏采样。

表4:洁净⼿术室静态(空态)时空⽓采样⽅法(沉降法)等级空⽓洁净度级别布点要求细菌最⼤平均浓度⼿术区周边区⼿术区周边区100级1000级0.2 0.4Ⅱ1000级10000级0.75 1.5Ⅲ10000级100000级2 4辅Ⅲ100000级 5(5)质控标准:Ⅰ类区域(洁净⼿术室):细菌总数≤4cfu/m3(30分钟9cm平⽫),新风机组2d清洁⼀次,初效过滤器1-2⽉更换,中效每周检查3个⽉更换,⾼效每年更换,末端⾼效每年检查3年更换。

回风⼝每周清洁⼀次、每年更换⼀次。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m3(15min9cm平⽫),Ⅲ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m3(5min9cm平⽫),⼆、医务⼈员⼿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采样或消毒后⽴即采样。

2、采样⾯积及⽅法:放被检⼈(五指并拢),⽤浸有⽆菌盐⽔的棉拭⼦在双⼿指屈⾯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各2 次(双⼿涂擦⾯积约60平⽅厘⽶),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剪去操作者⼿接触部位,将棉拭⼦投⼊5ml ⽆菌盐⽔试管内,⽴即送检。

3、质控标准:⼯作⼈员⼿卫⽣:细菌总数≤10cfu/cm2。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及对院内环境、医疗器械、医务人员等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系统性工作。

其中,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集到准确、可靠的样本,为后续的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院感监测采样方法1. 院内环境采样院内环境采样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空气、表面、水质等进行采样,以评估院内环境的卫生状况。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1) 空气采样:采用空气采样器进行室内空气中微生物菌落的采样,一般选择代表性病区、手术室、ICU等区域进行采样。

(2) 表面采样:使用无菌的拭子或涂片,对各种常接触的表面进行刮取或擦拭采样,如床单、门把手、手术台等。

(3) 水质采样:对医疗机构内的自来水、洗手间水、手术室水等进行采样,采集水样后送实验室进行分析。

2. 医疗器械采样医疗器械采样是指对医疗机构内使用的各类医疗器械进行采样,以检测是否存在污染。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1) 表面采样:使用无菌的拭子或涂片,对医疗器械表面进行刮取或擦拭采样,如手术器械、呼吸机等。

(2) 内部采样:对可拆卸的医疗器械进行拆解,采集内部的部件进行分析,如血压计、输液器等。

3. 医务人员采样医务人员采样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医务人员进行采样,以检测是否存在感染。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1) 咽拭子采样:使用无菌的拭子,从咽部拭取样本进行病原菌的检测。

(2) 鼻腔拭子采样:使用无菌的拭子,从鼻腔拭取样本进行病原菌的检测。

(3) 血液采样:使用无菌的采血针,采集医务人员的血液样本进行病原菌的检测。

三、采样注意事项1. 采样前准备:采样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洗手、穿戴无菌手套、准备采样器具等。

2. 采样点选择: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采样,如病区、手术室、ICU等。

3. 采样器具选择:根据采样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采样方法:根据不同的采样对象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注意采样的顺序和力度,避免污染和损坏样本。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院感,采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院感监测采样方法的标准格式。

二、采样方法1. 采样对象院感监测采样的对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患者: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等。

- 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习生等。

- 环境: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等。

- 工具设备:包括手术器械、医疗器械等。

2. 采样方法(1)患者采样:- 皮肤采样:使用无菌棉签,在患者皮肤表面轻轻刮取样本,可以选择创面周围、瘢痕处等易发生感染的部位。

- 分泌物采样: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患者的分泌物样本,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

- 粪便采样: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患者的粪便样本,可以选择直肠拭子采集。

(2)医护人员采样:- 手部采样:使用无菌棉签,在医护人员手背或手指表面轻轻刮取样本。

- 口腔采样:使用无菌棉签,擦拭医护人员口腔黏膜表面,包括舌头、颊粘膜等。

(3)环境采样:- 空气采样: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病房、手术室等空气中的微生物样本。

- 表面采样:使用无菌棉签,擦拭病床、手术台等表面,可以选择经常接触的区域。

(4)工具设备采样:- 器械表面采样:使用无菌棉签,擦拭手术器械、医疗器械等表面。

- 内腔采样:使用无菌棉签,擦拭器械内腔,如导尿管、气管插管等。

3. 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前,采样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手卫生,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 采样时,应尽量避免污染,使用无菌采样器具,避免手部接触样本。

- 采样后,将样本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样本的长时间存放。

4. 采样记录每次采样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采样时间、地点、对象等基本信息。

- 采样方法、器具使用情况。

- 采样人员的姓名、职称等信息。

- 采样样本的标识、保存方式等信息。

三、数据分析与报告采样完成后,实验室将对样本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采样是一项重要的监测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采样方法,包括采样工具、采样部位和采样流程等。

二、采样工具1. 无菌手套:用于保护采样者和被采样者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2. 无菌采样器具:包括无菌棉签、无菌拭子等,用于采集样本。

3. 采样容器:用于存放采集到的样本,需具备密封性和标识性,以便后续实验室检测。

三、采样部位1. 手部:手是医务人员最常接触患者和器械的部位,手部采样可以反映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

采样方法为用无菌棉签在手指关节、指甲缝、手背等部位擦拭,然后将棉签放入采样容器中。

2. 环境表面:医疗机构的环境表面是院感传播的重要源头,采样方法为用无菌拭子在门把手、床头柜、洗手间等表面擦拭,然后将拭子放入采样容器中。

3. 患者体液:患者体液中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采样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例如,采集呼吸道样本可通过咽拭子或痰液采样;采集血液样本可通过静脉穿刺等方式。

四、采样流程1. 准备工作:采样前需佩戴无菌手套,准备好无菌采样器具和采样容器。

2. 选择采样部位:根据监测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

3. 采样操作:按照采样方法进行操作,保证采样器具的无菌性。

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4. 采样容器处理:将采样器具放入采样容器中,并封闭容器,确保样本不外泄。

5. 标识和记录:在采样容器上标明采样时间、采样部位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追踪。

6. 清洁消毒:采样结束后,及时清洁和消毒采样工具和采样部位,避免交叉感染。

五、数据分析和报告采样完成后,将采样容器送往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室根据检测结果,分析院感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一步评估院感风险。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六、结论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手段。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集到准确的样本,为后续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院感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及其标准操作流程。

二、常用的院感监测采样方法1. 空气采样空气采样是指采集医疗机构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样本,以评估空气质量及其对院内感染的潜在影响。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包括:活菌空气采样和非活菌空气采样。

活菌空气采样常用的方法有:空气悬浮微粒采样法、沉降菌采样法和表面菌采样法。

非活菌空气采样常用的方法有:空气微生物总数采样法和空气真菌采样法。

2. 表面采样表面采样是指采集医疗机构内各种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样本,以评估表面的清洁程度和微生物污染情况。

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包括:拭子法、刷子法和擦拭法。

拭子法适合于平整表面的采样,刷子法适合于不平整表面的采样,擦拭法适合于大面积表面的采样。

3. 液体采样液体采样是指采集医疗机构内各种液体样本,以评估液体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常用的液体采样方法包括:直接采样法和间接采样法。

直接采样法是将待采样液体直接采集到采样容器中,适合于液体体积较小的情况。

间接采样法是将待采样液体经过过滤或者离心等处理后,将过滤液或者离心沉淀作为采样样本,适合于液体体积较大或者含有固体颗粒的情况。

4. 生物采样生物采样是指采集医疗机构内人员或者动物体内的生物样本,以评估人员或者动物的感染情况。

常用的生物采样方法包括:血液采样、咽拭子采样、鼻拭子采样、尿液采样和粪便采样等。

不同的生物采样方法有不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

三、院感监测采样方法的标准操作流程1. 前期准备(1)准备好所需的采样工具和试剂,包括采样容器、拭子、刷子、采样杆、采样袋等。

(2)对采样工具进行消毒和质量控制,确保采样工具的无菌和无污染。

(3)了解采样区域的情况,包括环境条件、采样对象、采样时间等。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引言概述: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医疗机构进行院内感染监测的重要手段,通过采样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院感监测采样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采样方法的选择1.1 采样器的选择:根据不同的采样对象和采样环境,选择合适的采样器。

例如,对于空气中的微生物采样,可以选择气溶胶采样器,而对于表面的细菌采样,可以选择刷子或拭子采样器。

1.2 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感染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一般来说,应选择高风险区域、疑似感染源附近或易受污染的区域作为采样点,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洗手间等。

1.3 采样时间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感染传播途径,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

例如,对于空气中的微生物采样,可以选择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等关键时间点进行采样。

二、采样方法的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采样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所需的采样器和采样介质,清洁采样器,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2.2 采样操作:根据采样器的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采样操作。

例如,对于空气中的微生物采样,需要将采样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保持一定的采样时间;对于表面的细菌采样,需要用刷子或拭子在采样点进行擦拭。

2.3 采样后处理:采样完成后,需要对采样器和采样介质进行适当的处理。

例如,将采样器密封好,将采样介质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三、采样方法的质量控制3.1 采样环境的控制:在进行采样时,需要控制好采样环境,避免污染和干扰。

例如,对于空气中的微生物采样,需要控制好室内的空气流动和温湿度。

3.2 采样器的校准:定期对采样器进行校准,确保采样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的方法包括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比对或使用校准装置进行校准。

3.3 采样人员的培训:对采样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采样操作的技能和质量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采样方法的要求、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等。

四、采样方法的分析与解读4.1 采样介质的分析:将采样介质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例如,对于空气中的微生物采样,可以进行培养、PCR等方法进行分析。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感染,是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采样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采样目的院感监测采样的目的是采集医疗机构内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以评估感染风险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采样,可以检测空气、表面、水源和医疗器械等环境因素,以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物样本,从而及时发现院感病例和感染源。

三、采样方法1. 空气采样空气中的微生物是院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包括:(1)表面菌落计数器(Surface Air System,SAS):通过吸入空气中的微生物并沉积在培养基上,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FU)。

(2)空气采样器:通过吸入空气中的微生物并沉积在培养基上,定量分析微生物的数量。

2. 表面采样医疗机构的表面是院感传播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包括:(1)刷子采样法:使用消毒棉签或者刷子在表面擦拭,将擦拭物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析。

(2)拭子采样法:使用消毒拭子在表面来回擦拭,将拭子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析。

3. 水源采样医疗机构的水源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常用的水源采样方法包括:(1)自来水龙头采样:在自来水龙头出水口处采集水样,将水样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析。

(2)水箱采样:在医疗机构的水箱中采集水样,将水样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析。

4. 生物样本采样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物样本是判断院感感染源的重要依据,常用的生物样本采样方法包括:(1)喉拭子采样法:使用喉拭子采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喉部份泌物,将拭子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析。

(2)血液样本采样法:采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血液样本,通过血培养等方法检测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四、采样注意事项1. 采样前消毒:在进行采样前,应对采样工具和采样部位进行消毒,以避免外源性污染。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采样的方法和步骤。

二、采样方法1. 空气采样空气采样是监测医疗机构内空气中微生物浓度的方法。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有:悬浮粒子采样法、沉降菌采样法和表面菌采样法。

悬浮粒子采样法:使用悬浮粒子采样器,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捕集到培养基或过滤膜上,然后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和计数。

沉降菌采样法:使用专用的沉降菌采样器,将空气中的微生物沉积在培养基上,然后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和计数。

表面菌采样法:使用含有微生物培养基的拭子或涂片,对医疗机构内的表面进行擦拭或涂抹,然后将拭子或涂片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计数。

2. 水样采样水样采样是监测医疗机构内水源中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常用的水样采样方法有:自来水样采样法、水龙头样采样法和水箱样采样法。

自来水样采样法:使用专用的采样瓶,将自来水直接采集到瓶中,注意避免污染。

采样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水龙头样采样法:使用专用的采样瓶,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出一段时间后再采集样品,避免水管内的积存物污染样品。

采样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水箱样采样法:使用专用的采样瓶,打开水箱盖,将水样直接采集到瓶中,注意避免污染。

采样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3. 表面采样表面采样是监测医疗机构内表面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有:拭子法、涂片法和刷子法。

拭子法:使用含有微生物培养基的拭子,对表面进行擦拭,然后将拭子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计数。

涂片法:使用含有微生物培养基的涂片,对表面进行涂抹,然后将涂片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计数。

刷子法:使用含有微生物培养基的刷子,对表面进行刷拭,然后将刷子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计数。

三、采样步骤1. 确定采样点和采样时间:根据院感监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采样时间。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概述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进行院内感染监测时,采集样本的方法和步骤。

准确的采样方法能够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样器材准备1. 无菌手套:佩戴无菌手套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2. 无菌采样容器:根据采样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无菌容器,如培养皿、管状采样器等。

3. 无菌棉签或者拭子:用于采集样本,根据采样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棉签或者拭子。

三、采样部位和方法1. 鼻腔采样:用无菌棉签插入鼻孔,轻轻旋转数次,然后取出并放入无菌容器中。

2. 咽喉采样:用无菌棉签或者拭子轻轻刮取咽喉部份的分泌物或者溃疡表面,然后放入无菌容器中。

3. 痰液采样:要求患者深呼吸后咳嗽,将痰液咳出,用无菌容器接收。

4. 血液采样:选择适当的静脉采血部位,进行无菌操作,采集足够的血液量,放入无菌容器中。

5. 伤口分泌物采样:用无菌棉签或者拭子轻轻擦拭伤口分泌物,然后放入无菌容器中。

四、采样操作注意事项1. 采样前要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2. 采样时要避免污染,避免手指接触到样本。

3. 采样器材要保持无菌状态,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破损。

4. 采样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刺激患者,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或者损伤。

5. 采样后要将样本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样本变质影响检测结果。

五、采样结果记录和分析1. 采样结果要详细记录,包括采样时间、采样部位、患者信息等。

2. 采样结果要及时上传到院感监测系统,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3. 根据采样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隔离患者、消毒环境等。

六、质控措施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样器材的无菌状态。

2. 定期对采样器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培训医务人员熟悉采样方法和操作要点,提高采样质量和效率。

七、结论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的采样方法和操作,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及对院内环境、设备、人员等进行采样检测,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二、采样方法概述院感监测采样方法包括对环境、设备、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采样。

采样时需注意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器具的消毒和使用、采样时间的确定等因素,以确保采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环境采样方法1. 采样点位选择:根据院感监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与感染病例相关的区域进行采样,例如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

2. 采样器具消毒:使用消毒液对采样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器具的无菌状态。

3. 采样方法:a. 空气采样:使用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将采样器放置在待采样区域,按照设定时间进行采样,采样结束后立即将采样器密封,避免污染。

b. 表面采样:使用无菌拭子对表面进行擦拭采样,注意覆盖面积和力度的均匀性,避免污染。

c. 液体采样: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液体样本,如洗手液、洗涤液等,确保采样容器的无菌性。

四、设备采样方法1. 采样点位选择:选择与感染病例相关的设备进行采样,例如呼吸机、输液泵等。

2. 采样器具消毒:使用消毒液对采样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器具的无菌状态。

3. 采样方法:a. 表面采样:使用无菌拭子对设备表面进行擦拭采样,注意覆盖面积和力度的均匀性,避免污染。

b. 内部采样: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采样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对设备的内部进行采样,如使用无菌吸管抽取液体样本。

五、患者采样方法1. 采样点位选择:根据感染病例的类型和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采样点位进行采样,如痰液、血液、尿液等。

2. 采样器具消毒:根据采样点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对采样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器具的无菌状态。

3. 采样方法:a. 表面采样:使用无菌拭子对患者皮肤表面进行擦拭采样,注意覆盖面积和力度的均匀性,避免污染。

b. 分泌物采样:根据采样点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采集分泌物样本,如使用无菌容器采集痰液、尿液等。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背景介绍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院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二、采样方法1. 空气采样空气采样主要用于监测医疗机构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和种类。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有:(1)空气悬浮颗粒物采样: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然后将颗粒物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并鉴定其中的微生物。

(2)空气沉降采样:将培养基放置在特定位置,通过空气中的沉降微生物直接沉积在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培养和鉴定。

2. 表面采样表面采样主要用于监测医疗机构内不同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有:(1)刷子采样法:使用含有缓冲液的刷子,对表面进行刷拭,将刷子上的微生物转移到缓冲液中,然后进行培养和鉴定。

(2)擦拭法:使用含有缓冲液的纱布或者棉签,对表面进行擦拭,将微生物转移到缓冲液中,然后进行培养和鉴定。

(3)刮刀采样法:使用专用的刮刀,对表面进行刮取,将刮取物转移到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培养和鉴定。

3. 物品采样物品采样主要用于监测医疗机构内各种物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常用的物品采样方法有:(1)拭子采样法:使用含有缓冲液的拭子,对物品表面进行拭取,将拭子上的微生物转移到缓冲液中,然后进行培养和鉴定。

(2)浸泡法:将物品浸泡在含有缓冲液的容器中,使微生物从物品上脱落到缓冲液中,然后进行培养和鉴定。

4. 生物指示物采样生物指示物采样主要用于监测医疗机构内的灭菌效果。

常用的生物指示物采样方法有:(1)菌液法:将生物指示物(如孢子)浸泡在含有缓冲液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入灭菌设备中进行灭菌,灭菌后将缓冲液进行培养和鉴定。

(2)载物法:将生物指示物(如孢子)贴附在特定的载物上,然后将载物放入灭菌设备中进行灭菌,灭菌后将载物进行培养和鉴定。

三、采样注意事项1. 采样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采样方法操作,避免污染样本。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各类院内感染进行系统、连续、定量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的基础,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院感监测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及其标准操作流程。

二、空气采样方法1. 空气采样器的选择根据采样目的和监测要求,选择适合的空气采样器,常用的有分散式空气采样器和集中式空气采样器。

分散式空气采样器适用于空气微生物总数的监测,集中式空气采样器适用于采集特定病原微生物。

2. 空气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常见的采样点包括手术室、ICU、病房等高风险区域。

3. 空气采样器的操作(1)根据采样器的说明书,正确安装和调试采样器。

(2)将采样器放置在采样点,保持采样器与周围物体的距离,避免干扰。

(3)按照采样器的要求设置采样时间和流量。

(4)采样结束后,按照采样器的要求关闭采样器并拆卸。

三、表面采样方法1. 采样器的选择根据采样目的和监测要求,选择适合的表面采样器。

常用的表面采样器有棉签、湿润的纱布、涂片等。

2. 表面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常见的采样点包括手术台、床单、医疗设备等。

3. 表面采样器的操作(1)根据采样器的说明书,正确使用采样器。

(2)将采样器在待采样表面上来回刮取或擦拭,保证采样器与表面充分接触。

(3)将采样器放入采样容器中,并封闭容器。

四、水样采样方法1. 采样容器的选择根据采样目的和监测要求,选择适合的水样采样容器。

常用的有无菌采样瓶、密封袋等。

2. 水样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常见的采样点包括自来水管道、水龙头、洗手池等。

3. 水样采样器的操作(1)根据采样容器的要求,正确使用采样器。

(2)在采样前,用无菌手套将采样容器打开,避免手部接触采样容器内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采样应具有一定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6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24小时。

一、空气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²,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两端距墙1米;室内面积>30m²,设东、西、南、北4角及中央5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1米。

洁净手术室9个点。

(2)采样方法:将直径为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15-30分钟,盖好立即送检。

( 3)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表4: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等级空气洁净度级别布点要求细菌最大平均浓度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100级1000级0.2 0.4Ⅱ1000级10000级0.75 1.5Ⅲ10000级100000级2 4辅Ⅲ100000级 5(5)质控标准:Ⅰ类区域(洁净手术室):细菌总数≤4cfu/m3(30分钟9cm平皿),新风机组2d清洁一次,初效过滤器1-2月更换,中效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高效每年更换,末端高效每年检查3年更换。

回风口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m3(15min9cm平皿),Ⅲ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m3(5min9cm平皿),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放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各2 次(双手涂擦面积约60平方厘米),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5ml 无菌盐水试管内,立即送检。

3、质控标准:工作人员手卫生:细菌总数≤10cfu/cm2。

外科手卫生:细菌总数≤5cfu/cm2,。

三、物体表面监测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采样面积100cm2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5ml含无菌盐水试管内,立即送检。

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3. .结果判定:Ⅰ、Ⅱ类区域:细菌总数≤5cfu/cm2,Ⅲ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4.注意事项:采集样本要有足够的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如手术台、治疗车、无影灯把手等);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

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四、消毒液的监测1、常用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2、使用中消毒液细菌监测:1ml使用中消毒液+9ml中和剂3、结果判定:使用中的灭菌用消毒液、无细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10cfu/ml 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总数≤100cfu/m五、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是一组综合措施,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各个环节缺一不可。

1、物理监测(又称程序监测)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包括灭菌设备故障检查,灭菌温度(波动+3度内)、压力、时间(最低要求)等灭菌参数。

灭菌物品包装、大小摆放正确等。

2、化学监测法:(1)包内化学指示卡监测:1)化学指示卡(管)监测方法: 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管(卡) 放入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管(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结果判定: 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卡) 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2)包外化学指示胶带监测1)监测方法: 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而不能作为灭菌效果判定指标。

2)结果判定: 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3)B-D试验:用于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放效果的检测,冷空气是造成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每日进行一次B-D试验。

新安装、移位后连续三次生物监测、B-D试验。

1)检测方法:B-D试验要求做前预热、空载监测每天一次,将B-D试纸放入标准测试包,中间包好,水平放入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底前方(上方)灭菌柜内除测试包无任何物品。

2)结果判定:经134℃,3.5—4分钟后,取出B-D测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若变色均匀一致,说明冷空气排放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

(4)化学检测注意事项: 监测所用化学指示物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生物监测法1)指示菌株: 指示菌株为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 或SSIK 31株),在121℃±0.5℃条件下,D值为1.3 min~1.9min,杀灭时间(KT值)≤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2)检测方法: 将压力蒸汽灭菌生物培养指示剂放于标准测试包(由16条41cm .66cm的全棉手术巾制成)中,按照国家规范,分别将测试包放于锅内不同位置,灭菌完毕,取出该生物指示剂送检。

3)结果判定: 每个指示剂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判定为灭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4)注意事项: 监测所用菌片须经卫生部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生物指示物监测应每周1次。

4、质控标准:1)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

2)化学监测:应每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监测合格方可使用。

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锅每日做B—D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生物监测应每周一次,无菌生长。

六、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1、检测方法: 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2、结果判定: 普通30w 直管型紫外线灯,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μW/cm2 为合格。

3、注意事项:1)因指示卡光敏色块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放置时间过久,指示卡会变淡,应及时记录判断结果。

2)指示卡应用黑色纸包装,置4℃冰箱内储存,以免光敏色块遇日光照射不稳定变色,而影响监测结果。

3)指示卡应获得卫生部的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七、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物品保存液监测用试纸或指示卡检测化学消毒剂含量是近年来化学消毒剂浓度简易测定方法的新发展,它解决了医院进行消毒剂使用过程的浓度监测。

1、化学监测:(1)G-I型消毒剂浓度试纸::1)适用于过氧乙酸及其他含氯消毒剂和含次氯酸钠的清洗消毒剂等的监测。

2)使用方法:取试纸条于消毒剂溶液中,片刻取出。

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直接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浓度值,时间超过1分钟,着色逐渐消退。

(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使用办法:从瓶中取出一条测试卡,并旋紧瓶盖,将指标色块完全浸没于待测消毒液中,沾下瓶盖上的纸垫,去除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等候5—8分钟(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观察色块着色变化,若指示色块变成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2.0%,若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2.0%;2、生物监测:1)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液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2)采样量及方法:用无菌注射器吸取2毫升被检液。

(加入9毫升稀释液中混匀送检。

不同的消毒剂加入相应的中和剂,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液,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液、含碘消毒液、过氧化物消毒液,需在肉汤中加入中和剂0.1%硫代硫酸钠;对于氯己定(洗必泰)、季胺盐类消毒液,许在肉汤中加入3%(w/v)吐温80和0.3%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液,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液,需在肉汤中加入3%(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液的残效作用。

)3)注意事项:(1)不同消毒剂使用不同的中和剂中和。

(2)采集消毒液样品时应在消毒液内没有物品或防入物品消毒作用到规定时间之后进行采样。

4)质控标准:(1)、使用中消毒液每季度监测一次,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2)使用中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应无菌生长。

(3)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生长。

四、血液透析液监测1、标本采集:透析液的采集应采进入透析器的透析液和离开透析器的透析液2、监测时间:每月对出入透析器的透析液送检。

疑有透析液污染或发生严重感染病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反渗水出口,储水罐出口,透析液配比机,浓缩透析液等。

怀疑或确定病人在透析中热源反应和菌血症时,应随时监测。

3、控标准:透析器入口液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出口液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五、内镜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2%戊二醛浓度等应每日监测,监测方法使用中化学消毒剂监测的化学监测部分。

1、生物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毫升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毫升无菌试管从活检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同时做致病菌监测。

2、质控标准:(1)消毒剂浓度监测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剂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2)消毒后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鼻窦镜等)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判断结果: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x20(3)灭菌后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脑室镜等)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记录。

判断结果:合格标准为无菌生长第一部分卫生标准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2.1、细菌菌落总数允许检出值见表——1表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