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与对策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市场研究报告-2022
上海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市场研究报告市场综合管理部2022年8月目录上海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市场研究报告 (1)1.宏观环境分析 (3)1.1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政策发展阶段 (3)1.2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政策要点分析 (4)2.市场情况分析 (6)2.1 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6)2.2 装配式钢结构项目情况分析 (8)2.2.1 项目规模分析 (8)2.2.2 项目类型分析 (8)2.2.3 建设单位分析 (10)2.3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8)3.竞争对手分析 (20)3.1 施工总承包业务竞争对手分析 (20)3.2 钢结构专项分包业务竞争对手分析 (26)3.2.1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30)3.3.2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33)4.业务拓展建议 (38)1. 宏观环境分析1.1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政策发展阶段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起步较早,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年以前的探索期。
2008年万科新里程项目作为国内第一个装配式建筑项目亮相上海浦东,奠定了上海装配式建筑先头兵的基础。
201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建设交通委等五部门《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13〕52号),明确提出2013年下半年,各区(县)政府应在本区域住宅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建筑面积不少于20%的装配式住宅,2014年应不少于25%,2015年应不少于30%。
并提出在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的项目中,优先发展装配式建筑,鼓励保障性住房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第二阶段是2014-2015年的试点推广期。
2014年,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建管联〔2014〕901号),提出“201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少于50%;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线以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建设目标。
浅析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发展
行 业 正 处 在 转 型 升 级 的重 要 机 遇 期 ,大 力发 展 装 配 式 建
配式住宅进 行探索和 实践 。历年来 ,陆续 出台了一 系列
文件 ,推进 装配式建筑从住 宅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发
筑 ,走新型建筑 工业化道路 , 已经成 为建筑业 转型发展 的重要任务 目标。 在过去 几年 ,上海市装配 式建筑 呈现 出快 速发展 的 态势。装 配式 建筑落 实面积 累计达 2 0 0 0万 m 以上 , 并成 功获批 “ 国家住宅产业化 综合试点城市 ”。上海市 共有装 配式钢 筋混凝 土住 宅示范 项 目 2 1个 ,示范 项 目
了总建筑 面积 5 0 0 0 m 以 下 的 新 建 公 建 项 目和 总 建 筑
住宅产业化 ■
浅析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发晨
A Si mp l e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As s e mb l e d B u i l d i n g s i n Sh a n g h a i
【 Ke y wo r d s】 a s s e mb l y s y s t e m, p r e f a b r i c a t i o n r a t e , a s s e mb l y r a t e
装配式建筑研究报告——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结构分析
装配式建筑研究报告——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结构分析来源:非解构(ID:non-structure)作者:howdydream01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定义装配式建筑是以构件工厂预制化生产,现场装配式安装为模式,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特征,整合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场装配等各个业务领域,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02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背景(1)时代背景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一是人口红利的减少,2000年新出生的人口持续下降,2015年后开放二胎后,人口增长出现了一个小高峰,但随后继续下降。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人力成本的逐年攀升,目前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式结构已经逐渐达到了一个相对微妙的平衡。
另一方面是国家提出的供给侧产业改革,从粗放的生产模式向工业化的高精尖绿色生产模式的转变。
(2)技术背景20世纪20-40年代勒·柯布西耶等一代杰出的建筑师提出了建筑工业的多米诺体系。
“我们构思了一个结构体系——骨架——完全独立于住宅平面功能地骨架:它只承载楼板和楼梯,它由于标准地构件组成。
彼此可以联立,住宅地组合于是便具有了丰富地多样性。
……这是一种专门用于工地地现场材料,工字钢梁临时钩在固定于每根柱顶端的柱环上,构成简单地支架,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楼板上下表面浇筑平整;混凝土柱就在建筑脚下浇筑,并随着上方模架体系竖立起来。
技术公司把骨架销售到全国各地,其组合与定位取决于规划建筑师,或者更简便地,由顾客来决定。
”20世纪50-60年代建国初期,从前苏联搬、抄了单层工业厂房体系。
该体系中的柱、吊车梁、人字形屋架和薄腹屋面梁、槽型屋面板、天沟板和槽,均采用预制生产,围护结构多为砖砌体。
在这个年代构件的预制生产大多是在工程现场,且多为非预应力构件,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也不稳定。
1960s,工业建筑的主要构件已是工厂化集中生产,构件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不但节省了原材料,还提高了构件的性能。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研究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研究摘要:本文从机制、政策、技术体系等方面总结并分析了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指出当前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一体化集成设计水平、研发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宣贯培训与技术体系推广等方面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技术体系;1.引言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产业化的重要转型方向,更促进了与建筑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同时,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降低了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自装配式建筑在上海地区推广应用以来,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已落实装配式建筑面积约1.5亿平方米,仅2020年,新开工项目装配式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占比达91.7%。
上海市建筑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已经成为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
结合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应用情况,提出一些推进上海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2上海市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十三五”期间,上海市装配式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期,装配式建筑发展态势迅猛,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产业链不断聚集、标准规范逐步完善、产业工人及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迅速增加。
“十三五”规划中设定的装配式建筑建设目标、示范目标、产能目标都得到了全面落实,发展成效显著,项目类型也从十三五前期的以住宅为主不断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延伸。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推进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管部门在多个层面着力完善装配式建筑管理监督流程,从土地出让环节把控装配式建筑落实要求,加强建筑建材备案和使用管理,严控生产施工各环节质量。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规范了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范围,充分考虑了外围护及内装部分的比值,鼓励新型技术体系和工艺应用的应用。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不断健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标准体系涵盖设计、施工、构件生产、检测、质量验收、监理(在编)等建设和生产环节,钢结构建筑方面标准规范体系已逐步建立。
挑战与机遇: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挑战与机遇: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简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现代化建筑方法,具有快速、环保、节能等优势,在当前建筑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其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设计标准不完善、工人技术短缺、设备投入不足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问题分析1. 设计标准不完善挑战: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目前许多国家缺乏统一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
机遇:制定统一的设计标准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和规范性。
2. 工人技术短缺挑战:由于传统施工与装配式施工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工人技术水平滞后于市场需求。
机遇:培养高素质的装配式建筑工人队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解决目前技术短缺问题。
3. 设备投入不足挑战:装配式建筑需要大量的设备支持,包括生产机械和自动化装配线等。
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在设备投入方面存在不足。
机遇:加大对装配式建筑设备的投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三、解决对策1. 制定统一的设计标准针对设计标准不完善的问题,政府部门应与专业机构合作,制定统一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并确保其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建筑的需求。
同时,加强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他们对装配式建筑设计原理和技术要求的理解。
2. 加强人才培养为解决工人技术短缺问题,相关教育机构应开设装配式建筑专业课程,并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践培训。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鼓励学生选择装配式建筑相关专业,并奖励企业在培养学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 提高设备投入水平政府应鼓励装配式建筑企业增加对设备的投资,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装配式建筑设备的创新与改进。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装配式建筑设备领域。
4. 加强行业合作为了解决装配式建筑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各个环节都需要紧密合作。
政府、设计单位、施工方应共同制定合理的协作机制,并积极开展信息共享、经验交流等活动。
解决装配式建筑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解决装配式建筑问题的对策与建议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发展的快速推进,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建筑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首先,我们应该增强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装配式建筑安全可靠;同时鼓励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二、优化产业链合作机制其次,我们需要优化产业链合作机制。
装配式建筑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包括设计、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积极构建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加强不同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
例如,设立专门平台或组织机构,协调各方资源,提高信息共享和沟通效率。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第三,我们应该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
装配式建筑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因此,可以设立相关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开设装配式建筑专业课程,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
同时,建立健全技术支持体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四、提高公众认知度与接受度最后,我们还需要提高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与接受度。
装配式建筑相对传统建筑有一定的区别,在理念、施工方式等方面都具备独特优势。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很多人对装配式建筑存在误解或抵触心理。
因此,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进行科普和倡导,使公众了解装配式建筑的真正优势,并鼓励其广泛应用。
结语综上所述,解决装配式建筑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优化产业链合作机制;行业要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公众要提高认知度与接受度。
通过这些对策与建议的实施,相信装配式建筑必将迎来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注入更多活力和创新。
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上海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明确将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一项重点工作。
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聚焦体制机制建设、市场培育与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落地,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有效解决装配式建筑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发挥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当前嘉定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
本次研究主要聚焦嘉定区2018年至2019年底新建装配式建筑和已竣工装配式项目,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部分钢结构项目为主,涵盖了居住商品房、保障房、公建学校等类型建筑。
笔者在全面排摸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在建及已建成装配式建筑项目,针对装配式建筑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管理引导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基本概况近几年嘉定区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快速增长。
自2013年沪府办[2013]52号文《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嘉定区积极主动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发展日趋完善,从设计院、构件生产厂、施工单位等供应链及安装业务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并从原有割裂的状态逐渐向EPC模式融合。
鉴于我区装配式建筑开发较晚,近几年及未来几年属高峰期,大量建筑开发采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
上海住信公司是嘉定区唯一一家构件厂,产能虽然有限,但对嘉定区域装配式产业链的完善,各单位能力的提升,行业发展推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嘉定区历年参与装配式建筑建造的施工企业来看,2016年前多是些不知名的施工单位,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不足。
而近几年参建单位多是大型国企,例如“十七冶”、“二十冶”、“中铁上海工程局”等。
这类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强,效率高,规范化标准化施工程度高,不断提升了嘉定区施工质量。
上海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上海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政策环境在不断优化。
上海市政府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对装配式建筑的奖励政策、对构件生产企业的监管政策等。
这些政策引导和鼓励了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来。
其次,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触及到了更多的建筑类型。
从最初的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到后来的住宅建筑,再到最近的乡村住房,上海的装配式建筑正在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这种发展趋势表明,装配式建筑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施工技术,更是一种符合环保理念、节能要求、经济性强的建筑方式。
再者,构件生产企业数量和生产能力在不断提升。
随着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增加,上海的构件生产企业数量在增加,同时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也在提升。
构件生产企业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它们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提升也表明了市场对装配式建筑的需求在增加。
另外,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构件生产企业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管理部门等都积极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中来。
这种全产业链的参与和推广,为上海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上海的装配式建筑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构件运输距离问题、构件生产与施工的衔接问题、构件质量监管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总的来说,上海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构件生产企业的数量和生产能力在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但是,我们也需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以推动上海的装配式建筑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对环保、节能、经济性要求的提高,相信上海的装配式建筑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将带动整个建筑行业向更环保、更节能、更经济的方向发展。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结构部件在工厂内预先制造完成,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施工方法。
这种施工方式具有快速、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随着预制建筑的发展和推广,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就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建议。
1. 材料质量和加工精度不稳定由于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而这些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到构件的质量和加工精度。
一些小型的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在设备投入、操作管理等方面不足,导致了材料质量和加工精度不稳定的问题。
解决对策:① 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精度;② 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加强操作管理和细节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
2. 运输和安装环节存在安全隐患预制构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隐患,比如运输途中受到碰撞、颠簸等影响,安装现场操作不当等问题,都会对构件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
解决对策:① 严格按照运输标准和要求进行包装和固定,确保构件在运输途中不受损;② 加强安装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障安装过程中的施工安全。
3. 施工现场协调和管理难度大预制装配式建筑需要进行现场的组装和安装,涉及到多个施工单位和工种的协调,如果协调不当,会造成施工周期延长,效率低下等问题。
解决对策:① 提前进行施工计划和方案的制定,明确各个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任务,做好协调工作;②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个工种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4. 装配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问题预制构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进行拼接、连接、封缝等工序,而这些工序的质量控制较为困难,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解决对策:① 采用先进的装配设备和工艺,提高装配的精度和效率;② 加强装配过程的质量监控和验收,确保每一个工序都符合标准和要求。
5. 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目前,我国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导致企业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缺乏统一的依据和约束。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简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方式,它是指在工厂中对建筑构件进行预制,并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施工方法。
与传统的现场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更高的施工效率、更稳定的质量以及更安全的施工环境。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设备数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和污染。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还能提高建筑构件的精度和一致性,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
随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逐渐普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时间成本问题、设计与施工配合问题以及管理问题等。
在实践中,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下降、施工安全隐患增加、施工周期延长、设计方案不合理以及管理混乱等情况。
及时解决并加强对上述问题的管控至关重要,以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1.2 问题意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节约施工时间、减少施工噪音、降低施工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领域。
随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普及和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我们必须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以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质量问题。
由于生产厂家的工艺水平不同,以及运输、安装等环节的不可控因素,部分构件可能存在质量缺陷,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和美观度。
在施工现场,工人操作不当、施工环境受限等原因也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预制装配式建筑需要严格的时间节点控制,一旦出现延误,将影响整个施工进度,进而影响工程的交付和利润。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和预防。
只有增强问题意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才能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建筑质量的稳定提升。
【内容暂时到这里,总字数不足,需要继续补充】.2. 正文2.1 质量问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质量不达标:由于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存在一定程度的材料质量控制难度。
论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配套的生产体系,其施工技术水平与现代建筑生产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相关配套装饰和电气等预留预埋件需在工厂进行。
因此,在进行预制构件加工生产前,要深化对相关配套专业的设计,形成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
同时,对施工技术也要不断提升,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使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问题;解决对策1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其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主要阶段有三个,即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
其中,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基础工程部分、装饰工程部分,是与现浇式建筑大体相似的。
主体结构部分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构配件预制、运输、吊装、支撑?、套筒灌浆、后浇部位钢筋绑扎,以及支模、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
其施工过程,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出现质量问题2.1 平板制作安装质量问题在平板制作安装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就是转角板、叠合板和外墙板的制作与安装。
首先,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转角板是其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持构件的温度,但由于其厚度薄、体积大,因此在其转角处容易被折断。
比如在构建运输、吊装安装中都有可能产生此类破坏。
而在制作生产中,如果养护不达标也会将其转角处角度精确性等问题;其次是叠合板的断裂问题,一般会出现在其运输和吊装过程中,生产制作过程中,板面也会出现断角和缺角等问题,致使预埋件脱落在现场。
这与其整体跨度较大有关,容易在运输中内挤压而在超出承受能力之后出现裂缝,在裂缝扩展到整个模块时会被损坏;最后是外墙板保温层断裂,在预制外墙板加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外装饰面、保温层和结构层共同组成的构成形式,其中保温材料制作中的标准不统一的话,会致使保温材料的外墙板脱落,或出现断裂现象。
2.2 预制构件连接质量问题预制构件的连接质量,关系着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性能。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预制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Modular Construction,简称PMC),因其具有施工便捷、节约时间和减少人力资源等优点,逐渐成为重要的建筑工程方式。
然而,该建筑施工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管理混乱问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多个团队,包括设计、生产、物流、施工等,因此,项目管理会比传统施工更为复杂,若管理混乱,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对策:确立项目经理制度,实现项目信息共享、管理规范,明确项目管理职责,提高各团队之间的协作效率。
二、设计难度问题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建筑模块需要在工厂进行设计和制造。
如果设计方案不完美,会影响到后续施工进程。
对策:完善设计流程,充分考虑模块制造的过程及施工所需材料,确保各生产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引入全数字化设计建模,将实际模拟与设计模拟相结合,以更好地进行施工。
三、材料不充足问题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量的预制材料,如果材料不充足,会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
对策:事先充分储存材料,确保施工期间材料供应畅通,缓解现场材料不足的问题。
四、施工期现场管理困难问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现场采用模块化装配,需要通过吊装、拼接等方式将模块连接成整体,如果现场管理混乱,会影响到工期和质量。
对策:细化施工计划,完成部分后是在安装后再放入下一步施工,以免造成施工阻塞。
五、材料浪费问题制造模块所需材料和配件数量较多,但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以避免材料浪费。
对策:精确装配工艺和标准化组装,实现材料的高效利用,减少材料浪费。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虽存在一些问题,但采取有效的对策,可以克服这些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实现快速建设。
因此,拥护和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应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推进情况分析及展望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推进情况分析及展望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良性互动、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
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推动建筑施工方式变革、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人口调控与管理等也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上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装配式建筑已成为上海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建成绿色宜居美丽城市的重点工作。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积极响应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围绕体制机制建设、市场培育和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加快装配式建筑推进步伐,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基本情况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起步较早,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10年前的试点探索期,发布了《上海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计划》等文件,初步形成住宅产业化的工作框架,“万科新里程”成为国内第一个装配式建筑项目;二是2011年到2013年的试点推进期,通过行政监管结合市场激励等手段,技术积累取得突破,住宅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三是2014年到2015年,进入面上推广期,覆盖范围由住宅建筑普及至了公共建筑领域,装配式项目成倍增长。
近年来,上海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得到了上海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推进,目前,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一是装配式建筑项目大幅增长。
2014年全市装配式建筑落实量达到312万平方米,较2013年翻了一番;2015年落实装配式建筑近600万平方米,全市累计落实装配式建筑总量已超过1 000万平方米。
二是预制构件产能提升较快。
装配式建筑项目大规模落地,大大提振了构件生产企业的信心。
产能从2014年底满足180万平方米的装配式建筑构件需求,提升至2015年底近500万平方米,另有500万平方米产能正在筹建或在建过程中。
三是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初具雏形。
成立了上海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涵盖建设、设计、施工、构件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等全产业链单位,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按照一定的标准化工艺,提前在工厂进行制造完成,然后运到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建筑方式。
相比传统的施工方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节能环保等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材料质量不稳定。
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建筑材料的质量难以保证,如混凝土、钢材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严格筛选供应商:在采购建筑材料时,要进行严格的供应商筛选,选择正规的、有一定实力的供应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2. 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稳定性。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还存在工程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内制造,然后集中运到现场进行组装,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匹配、对接等问题,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难以控制。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要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案进行仔细研究和论证,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解决匹配、对接等关键问题。
2. 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确保构件的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1. 加强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能够熟练掌握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2. 建立施工队伍管理机制:建立施工队伍管理机制,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及时发现和处理技术不过关的人员,确保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够满足要求。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材料质量不稳定、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对人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严格筛选供应商、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完善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和建立施工队伍管理机制等对策来解决,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益。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在现场砌墙、浇筑混凝土等方法,具有速度快、工期短、质量稳定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材料品质不稳定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所需要的材料非常多,例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构件材料等等,这些材料的品质不稳定容易影响到建筑的质量。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如采购时要选用有资质的供应商,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测和核查,确保材料的品质符合标准和要求。
问题二、施工现场管理不当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困难,场地不够、空间狭小,人员物资难以合理摆放,这样就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要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分配空间和人员,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高效。
问题三、施工工艺不熟悉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施工管理人员不熟悉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他们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问题四、施工品质控制不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等特点,这就需要对施工进行严格的品质控制。
如果品质控制不严,就会影响到节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品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管理,做到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严格控制。
通过加强现场管理、进行工艺和技术培训、加强材料品质管理和施工品质控制,可以有效解决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从而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普及和应用。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城市迫切需要更多的住房供应。
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应运而生,并在上海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建筑构件在工厂内预先加工和制造,然后在建筑现场组装的建筑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速度快、质量高、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点。
上海市将这一发展趋势视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在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已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举个例子,上海的一家建筑公司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一个集住宅、商业和办公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建筑项目。
这种快速施工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工期,也可以减少施工现场对社会的影响,减少了施工噪音、污染等问题。
尽管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建筑行业传统的观念和工艺需要转变。
许多人仍然对装配式建筑抱有一定的保守态度,认为传统建筑更加可靠。
因此,上海市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和接受度。
其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需要更高的精度和标准化。
这对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上海市需要加强相关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能力。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问题。
尽管装配式建筑具有质量可控的优势,但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任何错误或疏忽,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质量出现问题。
因此,上海市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查和监控。
此外,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上海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例如,政府可以推出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和创新的支持,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尽管装配式建筑在上海市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但无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上海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上海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一、介绍在全球范围内,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高效和可持续的建造方式正在逐渐受到重视。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城市,在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本文将对上海装配式建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二、上海装配式建筑的现状1. 市场需求增长迅速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不断增加,上海住房需求量也逐年增长。
而传统的施工方式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还难以满足快速开发住房的需求。
因此,上海市政府鼓励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以提高住房供应能力。
2. 政府政策扶持促进发展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和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提供土地等优惠政策,并且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3.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上海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拥有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并且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上海的装配式建筑能够满足更高的质量要求,并且提供更多样化的设计选择。
4. 建筑产业链逐步完善上海将装配式建筑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到建筑产业链中。
由此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施工和维护等全方位服务体系,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上海装配式建筑的前景分析1. 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和人们对环境友好型住宅需求的增加,上海装配式建筑市场具有巨大潜力。
同时,政府对于节约土地资源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将会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上的普及程度。
2. 技术创新将推动行业发展上海作为技术创新中心,将会继续吸引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通过优化设计、提高建筑质量和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将变得更加广阔。
3. 土地利用效率高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资源。
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域有限土地供应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在未来城市规划和住房开发中,装配式建筑有望成为重要选择。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索与解决措施详述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索与解决措施详述一、引言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现代化的建造方式,其通过将建筑元素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挑战与解决2.1 设计方案与拓扑优化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和拓扑优化是保证整个项目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首先,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装配构件尺寸标准化、连接方式、运输条件等因素,并与各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形成完善的设计方案。
此外,采用先进的拓扑优化算法可有效减少结构构件重量、提高强度和刚度。
2.2 构件生产与加工技术一般情况下,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构件大多需要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和加工,因此构件的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以及尺寸精度都是关键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构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确保每个构件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全面监督和严格把关。
2.3 运输与组装技术装配式建筑在运输和组装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防潮、防震等保护措施。
而在组装过程中,则需要注意处理好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并确保安全可靠。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在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到运输与组装问题,并通过模拟试验等方法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2.4 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然而,在传统建筑领域所建立起来的检测体系在装配式建筑中并不一定完全适用。
因此,在解决装配式建筑质量检测问题时,可以参考传统建筑领域的经验,并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方法。
2.5 建筑工序与施工管理传统建筑所具备的工序和施工管理经验在装配式建筑中同样重要。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中构件生产和现场安装是分离进行的,因此需要新的工序规划和施工管理办法。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或现场提前制作好楼板、墙板、柱等构件,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
由于其快速、节省成本、质量控制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随着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上的逐渐普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建筑方式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1. 施工工艺不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工厂化生产的产品,施工中需要进行拼装和连接。
如果工艺不完善,可能会导致构件连接不牢固,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运输和安装难度大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需要在工厂制作完成后进行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雨天气、交通堵塞等,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安装质量。
4. 安全隐患较大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场通常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装配和吊装,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由于构件需要在工厂和施工现场之间频繁运输,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2. 加强运输和安装管理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运输和安装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加强运输和安装管理,确保运输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输路线的畅通,同时加强安装现场的管理和施工队伍的培训,提高安装质量和效率。
3. 强化质量监控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监控困难的问题,可以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工厂生产和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对工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厂生产的构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 加强安全管理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可以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管控,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最小化。
装配式建筑施工对策分析与改进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对策分析与改进措施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方式,其以工厂化生产和标准化设计为特点,通过预制模块的组合和装配完成施工。
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资源节约等诸多优势,成为当今建筑行业的热门选择。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装配式建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质量控制1. 问题分析在传统建筑中,施工过程较长且常规操作可以有效地控制质量。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中,由于模块化生产和快速拼装的特点,容易出现材料精度不足、连接不牢固等质量问题。
2. 改进措施(1)加强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进行认证评估,并与其密切合作,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通过使用先进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并减少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3)强化监督和检查制度: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制度,对每个装配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和抽样检验,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二、施工效率提升1. 问题分析相比传统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具备施工速度快的特点。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计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施工效率下降。
2. 改进措施(1)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到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减少后期调整和改动的次数。
(2)加强培训与技术指导: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操作能力,确保装配过程按照标准流程进行。
(3)增加预制构件库存:提前储备一定数量和类型的预制构件,避免等待材料供应而造成的时间浪费。
三、安全管理1. 问题分析装配式建筑在运输、搬运和组装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如果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则会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 改进措施(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紧急应对方案,并经常进行演练和评估。
(2)提供个体防护设备: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设备,并教育和督促他们正确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与对策Study on and Countermeasure for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of Shanghai■施嘉霖 Shi Jialin 唐 婧 Tang Jing张 凯 Zhang Kai【摘 要】 文章研究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市场与政策,针对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在建筑产业、配套政策、技术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PC;建筑;对策【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markets and policies for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of Shanghai, in depth studies issues in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supporting policy, technical system and talents train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of Shanghai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prefabricated type, PC, buildings, countermeasures施嘉霖,上海城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唐婧,上海城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张凯,上海城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师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1 发展工业化建筑的背景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学习苏联和东欧经验,在全国建筑业推行标准化、工业化、机械化、发展预制构件和预制装配建筑,兴起中国第一次建筑工业化高潮,但从总体说来,我国的预制混凝土技术比较落后。
这一方面是由于唐山地震中大量预制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使人们对预制构件的应用更加保守;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外墙的防水、防渗技术比较落后。
由于当时的大板施工没有采用构造防水,且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过了两、三年之后容易出现渗漏现象。
所有这些问题,造成其居住质量和使用功能较差,大板施工法逐渐退出了建筑市场,业内也停止了对预制技术的研究,预制装配技术不得不“被0 引言工业化建筑是近年来国家提倡绿色住宅新理念下催生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其核心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建设。
建筑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建设的高效率、高品质、节省人工、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选择,也将是我国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DOI:10.13626/ki.hs.2014.11.001淘汰”。
但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国外普遍采用的框架剪力墙预制体系,在抗震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防水、防渗等主要问题也得到了很好解决,而且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预制建筑在质量方面较现浇结构更具优势,在一些国家和地方,预制住宅已成为品质建筑的代名词。
1995年以后,我国开始注重住宅的功能和质量。
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提出建筑工业化的口号,并提出了发展和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思路,从而使住宅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国内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建设预制装配式建筑,推广建筑工业化。
2 近年来上海装配式建筑产业政策导向世博会后,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上海市住宅建造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综合性能好的产业发展新路,上海市在2011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本事住宅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对上海市未来5年的住宅产业化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为鼓励开发企业建设PC住宅,2011年同时出台了《关于本市鼓励装配整体式住宅项目建设的暂行办法》,在建筑面积、建筑节能专项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成本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表1)。
2013年8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从2013年下半年起,各区、县政府必须在住宅土地供应中安排不少于20%的比例使用装配式建造,2014年和2015年分别要达到25%和30%;同时,公共建筑也应同比例安排使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此内容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县的年度考核目标。
2014年6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再次转发了市城乡建所以随着预制装配式项目的大量落地,预制建筑产业仍然有较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3.1 建筑产业方面3.1.1 标准化程度低装配式建造最大优势在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施工,特别是类似于数量大、标准相对统一的保障房项目,更能体现其优势。
从目前的住宅建筑市场来看,建筑个性化程度大,不同开发商各有各的建筑风格,房型平面千变万化,立面造型更是纷繁复杂,无论是商品房还是保障房,模数化、标准化程度都还比较低,通用化构件使用较少。
特别是大量的保障房工程,目前上海市还没有相应可组合拼接的设计选用图集,造成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效率还较低,成本较高,无法充分发挥产业化的优势。
3.1.2 产业链不成熟目前国内的PC住宅产业,由于市场尚处于培育期,对预制构件的需求较少,尚未形成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因此,上下游配套产业链还远不成熟,满足预制住宅需求的产品、部品(如PC构件、钢筋连接套筒、防水胶条、密封胶等)的生产厂家还比较少,可供选择的产品范围还不大。
产业链上设计、PC深化、构件制作、配套材料生产、施工企业等资源跟不上市场扩容的步伐,产业链需要不断完善。
设和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制订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修改了各区县政府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比例,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50%;到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比例进一步提高。
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使用已从政府鼓励方式转向了政府强制性推行方式。
根据上海市6年来的开发规模统计数据,预测上海每年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面积(表2),建筑产业化市场将迎来一个爆发性增长期。
3 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存在的问题上海地区从2006年起,由万科、上海城建开始推行装配式住宅,至今已完成100万m2的建筑,总体来讲,无论从建筑质量、建造工期、还是从现场节能、环境影响等方面都较传统方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目前,上海已经在土地招拍挂或出让时纳入了装配式住宅要求的评价条件,并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示范项目给予经济上的政策奖励,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市场敏感度的企业迅速跟进,但也有一些设计、施工和构件生产企业,不管是否具备条件,也以装配式住宅为噱头,大有一哄而起之势。
表2 2014、2015年新开PC建筑面积预测表表1 激励性政策统计表3.1.3 装配式建筑总体成本高目前预制构件大多数没有模数化、标准化设计,且生产厂家较少,还未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达不到规模化生产,造成相应产品、部品的价格较高。
再加上构件蒸养、运输以及PC构件因生产、施工、构造要求而增加了钢材用量,造成建设成本有一定增加。
这也是目前影响市场开发商积极推进装配式住宅的主要因素。
3.1.4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从建筑预制构件生产情况来看,上世纪60~80年代是发展的黄金期,当时上海两大住宅建设主体单位建工局和住宅总公司分别建设了7个和4个预制构件生产厂,最大的占地约20hm2,生产构件供不应求,后来不少乡镇企业通过和国营大厂联营,也加入到构件加工行列,工厂总数在200家左右。
到9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住宅建设由预制+现浇逐步向全现浇转变,构件加工行业急剧萎缩,住宅构件订单减少,迫使构件加工单位逐步转向商品混凝土加工和市政构件加工,能够延续至今的住宅构件加工单位已屈指可数,这些工厂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主要还是靠依附于工厂其它主业产品,如商品混凝土、地铁管片、桥梁构件等,目前全国较有代表性的构件生产企业有:北京榆构(原北京第二构件厂)、上海城建物资(原住宅构件四厂)、上海建工三厂(原建工第三构件厂)、深圳海龙构件厂等。
近年来,由于鼓励政策的陆续出台,上海开始涌现不少构件生产厂家,但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具有多年生产经验的企业构件产品质量较好、产品质量较为稳定。
也有一些企业起步较晚,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的缺乏,造成构件质量相对较差。
3.1.5 还未形成充足的产品供给目前上海市有上海城建物资公司、上海建工、远大、城业管桩等企业,从事预制构件的生产,年供应量约为250万m2左右,未来随着各家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上马和产能的扩大,将能实现约1 000~1 500万m2左右的产能规模。
但生产线的上马、技术工人的培训、产品质量的稳定都需要一个过程,还不能满足2015年上海市50%预制比例的需求(表3)。
3.1.6 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相对落后装配式建筑方式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目前很多企业自发地开展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忽视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的建立。
管理制度和方式无法跟上,也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
3.1.7 人才缺乏在技术推广初期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而目前,预制技术领域面临的人才问题比较大。
预制技术涉及到的人才涵盖面比较广,不光有设计、深化设计、预制生产、施工管理和操作,而且项目管理者也需要更新知识。
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上海市涉及到预制产业链的人才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3.2 配套政策滞后目前上海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装配式建筑的鼓励政策,对上海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前阶段的政策更多着眼于落实装配式建筑比例,明确鼓励措施等,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后的一些配套政策还未出台,亟需补充或修改。
同时,新的鼓励政策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新问题。
3.2.1 标准、规程缺乏目前已经出台的预制设计规程,只有2010年颁发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设计体系规程》,以及2014年10月1日出台的行业标准《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另外还有构件制作和施工方面的规程。
2010年颁发的规程由于当时建成实例还不够多,规程覆盖的范围比较少,装配式住宅的生产、安装施工、验收评定等技术标准还尚未建立,亟需修订。
上海市政府还鼓励在学校、医院、养老院、商业办公楼等建筑中推广预制技术,这方面的针对性规程目前还在制定中。
目前上海预制规范的广度和深度落后于北京地区。
北京市目前已出台的预制规程有《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 1003—20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11/T 1030—2013)、《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DB11/T970—2013)、《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11/T 96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