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律基础笔记知识点总结
法律基础笔记知识点总结一、法律的概念和特征1.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范性规则,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性制度。
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普遍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完备性和统一性。
2. 法律的特征(1)普遍性:法律适用于全体公民,不分贵贱、贫富、民族等因素。
(2)强制性:法律规定的规则必须得到强制执行,违反法律规定将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3)相对稳定性:法律是相对稳定的,不会随意变更,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程序来变更。
(4)完备性:法律必须是一整套相互配套的规范,任何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约。
(5)统一性: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统一实施的,不同地域应该有一致的法律规范。
二、国家法律体系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是其他法律的根据和依据。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原则和根本任务,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2. 法律法律是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规范和管理行政事务。
4.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规范地方行政事务。
5.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规范各部门的行政事务。
6. 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解释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用于解释和适用法律。
三、法律责任1. 法律责任的种类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政治责任。
2.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责任。
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3. 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侵害他人权益或违反民事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侵权责任、合同责任、不当得利等。
(完整版)法律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节法理学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1.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1.宪法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
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一、法律的概念及特点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公告并实施的强制性规范。
它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保护社会利益的重要工具。
法律的主要特点包括规范性、强制性、广泛适用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法律规范构成的整体。
通常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不同领域的法律规范。
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可能存在差异,但都要遵循其内部的逻辑和层级关系。
三、宪法宪法是一国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宪法通常具有法律层级最高、拥有最高效力的特点。
四、刑法刑法是规范国家对犯罪行为实施刑罚的法律规范。
它通过明确不同犯罪行为的定义以及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条件,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
五、民法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它包括民事权利的产生、行使和终止等方面的内容。
民法主要涉及合同法、物权法、婚姻家庭法等不同领域的规定。
六、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组织、职权以及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法律规范。
它涉及行政许可、行政裁决、行政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七、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不同形式,具体根据违法行为涉及的法律规定而定。
八、合同法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
它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以及违约时的责任等内容。
合同法的目的是确保各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九、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规范。
它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不同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并规定了对于侵权行为的惩罚和救济方式。
十、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它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结:以上是法律基础知识的一个汇总,涵盖了法律的概念及特点、法律体系的构成、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法律责任、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和劳动法等重要内容。
法律基础知识点考点
法律基础知识点考点
一、宪法
1.宪法的定义、性质、作用和地位
2.宪法的修订和废止
3.宪法的宣告和施行
4.宪法的解释和适用
5.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原则
6.宪法的保障原则和权利
7.宪法的组织机构和职权
8.宪法的限制和约束
二、法律法规
1.法律与法规的定义和性质
2.法律法规的分类和层级
3.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
4.法律法规的效力和效果
5.法律法规的解释和适用
6.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7.法律法规的追溯力和溯及力
8.法律法规的解释权和适用权
三、法律制度
1.规范性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非规范性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3.公共法和私法的区分和关系
4.国家法和国际法的关系和影响
5.公法与民法的区分和关系
7.描述性法律制度与规范性法律制度
8.正式法与实体法的区分和关系
四、法律理论
1.法律的定义和性质
2.法律的功能和目的
3.法律的创立与适用
4.法律的司法解释与实施
5.法律的变迁和发展
6.法律的效力和效果
7.法律的运用和调整
8.法律的补充和改进
以上仅是法律基础知识点的一部分,并不全面且详尽。
在备考过程中,应结合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
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加强对实际案例和法律实践的了解,提高对法律运作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此外,多进行模拟题训练和案例分析,提高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各类考试。
法律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
法律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法律是指规范人们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规定和准则。
它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的规范。
法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法律基础知识对于维护自身权益、遵纪守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一些法律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一、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用以规范社会公民行为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特殊规范。
其本质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的成果,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和个人权益的工具。
法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约束性。
二、法律的种类1.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其他法律的根据。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
2.行政法律行政法律是为了规范和约束国家行政机关和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而制定的法律。
其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行,保证国家机构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刑法律刑法是规定一定的犯罪行为和其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法律。
刑法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4.民事法律民事法律是为了调整和维护民事关系而制定的法律。
它规定了公民和法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等。
5.商法律商法是为了规范商业活动而制定的法律。
商法包括公司法、商标法、合同法等,其目的是保护市场秩序和保障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6.劳动法律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
劳动法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
以上是一些主要的法律种类,不同的法律种类具有不同的法律内容和适用范围,但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的权益。
三、法律的适用原则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贵贱、富贫。
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法律权力的基本设施。
2.法律实体约束原则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言论、意志、财产都具有约束作用,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的行为都是允许的,凡是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学法律入门知识点总结
学法律入门知识点总结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规范着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相互关系。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学习法律入门知识点,帮助初学者更好地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一、法律的定义和作用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的强制性规范的总称,是由国家授权的权威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性、可追溯性和强制性。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是社会公共权利和义务的表达和保证,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2.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行为: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行为,保障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2)保护权益:法律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保障了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3)解决争议:法律是解决社会矛盾和争议的工具,对于违法行为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予以制裁。
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体系1.法治原则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治理理念。
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可逾越、法律的确定性和保护权利的原则。
2.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国家对各种法律规范统一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保证各种法律规范之间的一贯性和完整性。
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分支,构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三、法律的基本概念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根本制度的总括和反映,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权力运作方式。
2.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组织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规定了政府机构的组织和权力行使的规范和程序。
3.民法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规定了个人和法人之间的民事关系,包括财产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合同关系等。
4.刑法刑法是调整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规定了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制裁措施,保护了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利益。
5.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规定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保护了市场秩序和经济利益。
法律基础知识重点
法律基础知识重点给大家做点贡献-法律基础知识1、名词解释法律:法律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行社会管理,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生活的基本规则,也是一个社会、国家的民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共同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范,具有政治统治、社会管理和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
法学:是指现代社会科学领域中研究法律及法律相关问题的一门体系宠大、义理精深的独立科学。
根本法:即宪法,它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与权力划分、经济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等。
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的内容一般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如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
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实体法:是指规定和确认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和职责的法律。
程序法:是指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
公法:调整国家机关之间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或一方为国家或国家所属的公共团体的法律。
私法:调整公民和法人等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
国际法:为一般国际社会公认,实施区域并不以一个国家的领土为限,而是在国家与国家相互之间有效的法律是国际法。
国内法:由一个车家制度,实施区域仅以一个国家的领土为其范围的法律是国内法。
法律基础课:是通过传授基本的法学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充分认识法律对于现代社会,包括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重要作用,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学习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宏观情况,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正确先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增强运用法律知识和手段维护国家、集团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能力,通过提升政治、法律和专业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既有精深专业基础,又具备现代视野,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和应付未来挑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法律基础自考知识点总结
法律基础自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的学科,是对人类社会中的法律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的学术学科之一。
法学包括法律学、法理学、法律史、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宪法学、国际法学等学科。
法学不同于实用性的法律应用,而是以研究法学理论和实际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法律是国家规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公共规则。
法律主要包括宪法、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国际法等。
二、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最高法律规范。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和权力机构,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国家的宗教和教育政策等。
宪法的修改和解释宪法的修改一般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或特定机构进行修改。
宪法的修改必须符合一定的程序和条件,一般需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宪法的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程序,以及宪法的精神。
宪法的解释有约束力,对于具体的案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宪法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赋予公民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住宅自由、聚会自由、结社自由、宗教自由等基本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当尊重和遵守国家的法律,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宪法对国家的权力和职责宪法规定了国家的职权、国家的机构和组织形式,规定了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行使方式和职责划分,保障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合法行政的公正强制。
三、刑法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的规范,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利和社会秩序的法律体系。
刑法通过明确规定各种犯罪行为和处罚制度来实现对犯罪行为的规制。
犯罪行为和刑法责任犯罪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危害社会的安全、公共秩序和公民权利。
犯罪行为分为罪和非罪两种,罪行是可以法律规范的行为,非罪行是不符合法律规范和公共秩序。
刑法的责任是指对犯罪分子依法执行的制裁。
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任何处罚都必须依据国家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罪与刑罚不得成立。
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点
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点行政法
1. 行政法是指调整国家行政组织和行政活动的法律体系。
2. 行政法规定了政府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程序和责任,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3. 行政法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诉讼法等多个方面。
民法
1. 民法是指调整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体系。
2. 民法规定了合同、侵权、继承等方面的关系,保护个人的权益。
3. 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稳
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刑法
1. 刑法是指调整公民与国家之间以及公民之间的关系的法律体系。
2. 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3. 刑法对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是保障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法律基础。
劳动法
1. 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
2.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劳动法对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法
1. 知识产权法是指调整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体系。
2. 知识产权法规定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方面的内容,保护知识创造者的权益。
3. 知识产权法对促进科技创新、保护知识创造具有重要作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法律支撑。
以上是法律法规常识的基本知识点,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实践。
法律基础必学知识点
法律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法律基础中需要掌握的必学知识点:
1. 法律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法律的基本定义以及法律的分类,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2. 法律的来源和形式:了解法律的来源和形式,如宪法、法律、行政
法规、司法解释等。
3. 法律的效力和适用:了解法律的效力和适用的原则,如合法性原则、公正原则、适用性原则等。
4. 法律主体和客体:了解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主体和客体,如公民、法人、国家等。
5. 法律权利和义务:了解法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和范围,如人身
权利、财产权利、合同义务等。
6. 法律程序和司法制度:了解法律程序和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如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审判程序等。
7. 法律责任和制裁:了解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如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
8. 法律保护和救济:了解法律保护和救济的途径和方式,如诉讼、仲裁、行政救济等。
9. 法律伦理和道德观念:了解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和界限,如法律
道德化、道德约束力等。
10. 法律文书和法律解释:了解法律文书的写作规范和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如判决书、决定书、司法解释等。
以上是法律基础必学的知识点,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理解和应用法律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基础的框架,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法律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法律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一、民法民法是法律中最为基础且广泛适用的一部分,主要调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在民法中,一般涵盖了私法、民事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下面将就民法的若干知识点进行整理阐述。
1.人格权人格权,指的是自然人在人身、姓名、名誉、荣誉、隐私等方面享有的权利。
法律规定人格权是不可侵犯的,任何人不得非法侵害他人的人格权。
人格权的侵害行为一般可以通过侵权责任的方式追究责任。
2.合同法合同法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调整合同关系的基本规范。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合同法则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等细则。
根据合同的不同类型,有房屋租赁合同、婚姻合同、劳动合同等。
3.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民法中的另一重要内容,主要用于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例如人身伤害、损害财产等。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侵权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4.继承法继承法是指对于个人财产的继承与分配进行规范。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可通过遗嘱继承、法定继承等方式进行财产的传承。
继承法不仅确保了合法继承人的权益,也保护了遗产的安全。
二、刑法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秩序、规范公民行为的重要法律分支。
刑法主要涉及犯罪行为、刑罚、违法行为等内容,是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法律。
以下将对刑法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1.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员根据法律规定承担的法律后果。
刑法规定了不同犯罪行为的刑罚种类及幅度,并根据犯罪人员的主观恶意和客观行为进行认定。
刑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益。
2.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之中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规定了犯罪与刑罚适用之间的关系。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一种行为受到刑罚,必须满足法律对该行为的明确规定,且不能以法外因素作为判罚的依据。
3.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是指被告人在未被法院判决有罪之前,被视为无罪的原则。
法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法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一、法律的定义和分类:法律是规范人类行为的规则和制度,它分为
宪法法律、行政法律、民法和刑法等不同领域的法律。
二、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包括宪政制度、行政制度、立法制度和司法
制度等。
宪政制度规定了国家的组织架构和权力分配,行政制度规定
了政府的运作方式,立法制度规定了法律的制定程序,司法制度规定
了法律的适用和司法程序。
三、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分
为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所应承担
的刑罚;民事责任是指侵害他人权益导致的经济赔偿或其他补偿措施。
四、法律适用:法律适用是指法律在具体案件中的应用。
法律适用包
括解释法、裁判法和执行法等程序。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法律权利平等、纠正不公正、公正审理等。
五、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法律问题的科学方法。
法
学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等。
通过
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深入理解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
以上仅是法学重要基础知识点的简要概述,法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
面广泛且深入。
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法
律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学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行各业从事法律工作的必备素养。
为了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法律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份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宪法基础知识1.宪法的定义和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法律原则,并具有一系列特征,如包括宪法权力、宪法形式等。
2.宪法的修正和解释宪法的修正是指对宪法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修改宪法需要符合一定的程序和条件。
宪法的解释是指对宪法的具体含义和适用进行明确和解释,可以由权威机关或法院进行。
二、民法基础知识1.民法的分类和内容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专门法律,包括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多个子学科。
各个子学科有不同的内容和规定,但都围绕保护个体权益展开。
2.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民法有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制度,如契约自由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权利保护原则等。
这些原则和制度是民法体系的基石,为民事关系的调整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三、刑法基础知识1.刑法的定义和特征刑法是调整刑事关系的专门法律,具有严格性、脱离性和专属性等特征。
刑法规范的是一国内的犯罪行为和刑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2.刑法的构成要素和责任原则刑法规定了犯罪构成要素和构成犯罪的条件,如主体、客体、行为和结果等。
同时,刑法还有一系列责任原则,如犯罪责任原则、刑罚适用原则等。
四、行政法基础知识1.行政法的定义和特征行政法是调整行政行为和行政组织的专门法律,具有权力性、异议性、制约性等特征。
行政法规范的是政府与个体之间的权益关系,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协调。
2.行政法的程序规定和行政责任行政法规定了行政行为的决策、执行和复议等程序,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同时,行政法还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和补偿责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五、法律责任基础知识1.法律责任的定义和种类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基础法律知识点总结
基础法律知识点总结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一种管理社会关系的规范,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则和准则。
2. 法律的来源法律的来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际法以及国际条约等。
3. 法律的功能法律的功能包括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发展等。
4. 法律的体系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事法、刑法、商法等。
5. 宪法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是国家的根本法律。
6. 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为的法律,主要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处罚法等。
7. 民事法民事法是规范民事行为的法律,主要包括合同法、侵权法、婚姻法、继承法等。
8. 刑法刑法是规范刑事行为的法律,主要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罪行。
9. 商法商法是规范商业活动的法律,主要包括合同法、公司法、商标法、专利法等。
10.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平等保护原则、公平正义原则、保护人权原则等。
11.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当事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12. 法律程序法律程序是指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的诉讼和非诉讼活动的程序,主要包括起诉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
13. 法律权利法律权利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等。
14. 法的适用法的适用包括适用法律、适用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法律的运用。
15. 法的制定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16. 法的解释法的解释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进行解释,解释有权是最高法院或者省级以上的高等法院。
17. 法的适用法的适用是指具体案件中法律的适用,包括适用法律的种类、适用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定。
18.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基础法律知识必备知识点
基础法律知识必备知识点法律作为社会的规则和秩序的体系,是保障人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
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掌握一些基础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基础法律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法律。
一、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
公法是指调整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
私法则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如合同法、物权法等。
公法和私法在法律体系中各司其职,旨在保障国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益。
二、法律的适用法律的适用原则包括领域适用原则、时间适用原则和地域适用原则。
领域适用原则是指法律规定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如行政法适用于行政机关。
时间适用原则规定了法律的时效性,法律不具有溯及力,某法律在规定时间前后可能有不同的适用情况。
地域适用原则是指法律适用于特定的地理区域,比如国家法律适用于国内。
三、法律责任法律对违法行为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因民事法律关系而产生的违约、侵权等行为的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刑事责任是因为犯罪行为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犯罪行为包括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四、法律程序法律程序是指法律对于诉讼、仲裁等争议解决方式的规定。
一般来说,诉讼是指通过司法机关解决争议的程序。
仲裁则是通过独立的仲裁机构进行争议解决的程序。
法律程序的规定旨在保障争议双方的权益,确保公正和公平。
五、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指在法律领域中贫困或弱势群体可以获得法律帮助的制度。
法律援助旨在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等获得法律保障,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
法律援助可以通过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委托律师代理等方式实现。
六、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知识和技术方面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创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大家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共同保护创造者的权益。
法律基础知识点考点
法律基础知识点考点法律基础知识点是指在法律领域中,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法律概念、原则、制度等,是法律从业人员和广大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法律素养。
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点,对于正确认识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遵纪守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本法律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等方面介绍几个法律基础知识点的考点。
一、基本法律概念1.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的,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利益而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下享有的自由和权益;而法律义务是指公民在法律约束下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3.公民的法律地位:公民的法律地位是指公民在法律上所处的地位,包括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等。
二、法律制度1.宪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规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分配等。
2.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行为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法定程序和行政机关的法定权限等。
3.民法: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合同权益等方面的规定。
4.刑法:刑法是调整犯罪行为的法律规范体系,规定了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和刑罚等。
5.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经济制度和经济法律责任等。
三、法律适用1.法律适用原则:法律适用原则是指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所欲为原则、法律有明文规定就应当按照明文规定原则等。
2.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指在具体适用法律时,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解释和解决争议的行为。
3.司法解释和裁判规则: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适用问题所作的解释,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裁判规则是指各级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4.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实际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类似案件的判例和法律适用原则,为类似案件的判决提供参考依据。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收藏)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收藏)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法与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法与经济①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作用。
②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①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②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2)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5)以参政议政和互相监督作为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6)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目标(7)以宪法为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分为联邦和邦联两种。
邦联是几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基本共同目的结成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邦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不是国家主体。
联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国家,其基本特征有:(1)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联邦与各成员国的关系,各成员国以下的政府才是地方政府。
(2)联邦与各成员国的权力及相互联系多由宪法或法律规定。
(3)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可以有自己的宪法。
(4)除联邦国籍外,有的国家的各成员国公民还可以有自己的国籍。
(5)各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和外交权。
犯罪的基本知识犯罪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犯罪的阶级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
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
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强奸、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刑罚中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主要分为:(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的刑罚,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2)拘役,对犯罪分子就近予以监禁,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3)有期徒刑,除《刑法》第55条、第69条规定外,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4)无期徒刑。
(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刑罚的具体运用:(1)量刑,其一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累犯,普通累犯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后或者赦免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特殊累犯是指两次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
(3)自首和立功,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二十年。
(5)缓刑,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罚运用的一项制度,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
(6)减刑,有期徒刑不能少于二分之一,无期不能少于十年。
(7)假释,必须是已执行了一定的刑期,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刑罚二分之一以上;判处无期的,实际执行十年以上。
累犯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十年以上刑罚的不得假释。
(8)时效贪污贿赂罪及渎职罪贪污贿赂罪包括以下罪名:(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行贿罪;(5)向单位行贿罪;(6)介绍贿赂罪;(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8)隐瞒境外存款罪;(9)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
渎职罪的种类:(1)滥用职权罪;(2)玩忽职守罪;(3)徇私舞弊罪;(4)泄露国家秘密罪;(5)徇私枉法罪;(6)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罪;(7)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8)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9)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民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2)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3)公平、诚实信用原则;(4)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原则;(5)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应当具备以下成立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的特征:(1)独立的社会组织;(2)具有独立的财产;(3)承担独立的责任。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如不具备,便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
它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1)实质要件。
《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2)形式要件:《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主要有:①口头形式;②书面形式;③默认形式物权具有追及权和优先权,物权按不同特点可分为:①所有权与其他物权;②主物权与从物权;③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④准物权。
财产所有权所具有的四项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财产所有权是惟一完全的物权。
债终止的原因或方式有:履行、抵销、提存、双方协议、混同、公民死亡或法人终止。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而是适用其他法律规定。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效力未定合同: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效力未定的合同经追认权人追认后,自始有效,否则,自始无效。
知识产权亦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在内的民事权利。
包括着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包括:(1)它是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内容的一种民事权利;(2)它的客体必须是有能为人感知的客观表现形式和首创性、新颖性;(3)它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着作权中的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包括:①发表权;②署名权;③修改权;④保护作品完整权。
着作财产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再现作品获得报酬权;二是演绎权。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格权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法人为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法人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