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简答论述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
“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为唐代始音,其诗文虽未完全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
1、题材扩大,主题升华。
(1))四杰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使诗歌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闻一多)。开拓了诗歌的题材,提高了诗歌的思想意义,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山水诗如王勃的《腾王阁》;又有咏史抒怀之作,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
(2)风格由纤靡卑弱转至刚健清新。四杰”均出身庶族地主阶层,思想狂傲豁达,重视抒发个人情怀并思索人生哲理。诗风变化多样,有的朴素清新,有的沉雄壮阔,有的铺张扬厉,一个共同特征:刚健清新,开创了唐诗的序幕和唐诗“风骨”美的先河。如卢照邻的游侠边塞诗《结客少年场行》
2、体裁突破:促进并确立了近体诗新形式。
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使七言诗发展成熟,为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人各有偏重,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卢《帝京篇》,骆宾王《畴昔篇》。
二、陈子昂的诗歌复古主张
陈子昂的诗歌复古主张主要体现在《与东方左史修竹篇序》中,提倡风雅兴寄,风骨,为唐代正始之音。
1、风雅兴寄。
复归风雅,是他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在38首《感遇》诗中。“兴寄”理论既继承并发扬了《诗经》以来比兴寄托的优良传统,又熔铸了时代精神。兴”,指所托之物需遇境而生,不可矫揉造作,如《修竹篇》所“兴”之“竹”。“兴寄”理论重点“寄”:包括“美刺”之社会教化作用,主张诗应关心现实,寄托讽喻。其中主体自觉意识的高扬具有唐普遍的审美取向和精神要求。
2、风骨。
“风骨”基本内涵:要求诗歌慷慨多气,感情充沛,义理严密、富于感染力。继承爽朗刚健“建安风骨”传统的同时又扬弃了其中的慷慨悲凉,代之以昂扬和明朗,构筑了一种磅礴的气象和境界。这种美学理想,正是盛唐之音的基调选择。
3、正始之音。
《感遇诗》38首所谓“遇而感之”,寄托遥深,主张以唯美的意象,托物“寄”志,抒发情感。“感之于心,遇之于目,情发于中,而寄于言”——杨士奇
三、沈宋对唐诗的贡献
沈佺期、宋之问是以五言律诗见长的初唐宫廷诗人。
(一)沈宋对诗歌题材的开拓
1、政治的不幸出现了迁谪题材诗歌的高峰;
2、道观佛寺名胜引入诗中;
3、采用近体格律诗的形式描写岭南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盛唐山水诗的崛起提供了创作经验;
4、应制诗改变了单纯以人体美、服饰美为题材,投向自然美与人文景观美的结合, 表现大唐恢弘气象, 如沈佺期的《兴庆池侍宴应制》
(二)沈宋在诗歌艺术上的创新
1、沈宋诗歌气势壮大、感情豪迈,善于借景抒情以表现诗歌整体意境美;
2、语言节奏自然、圆融流宕。改变了齐梁词藻华丽、拼凑对偶之风, 讲究清新流畅、精炼含蓄。如应制诗本色自然, 表达真情实感。
(三)五言律诗的定型
元稹说“唐兴, 官学大振, 历世之文, 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 研练精切, 稳顺声势, 谓之为律诗。”沈宋在总结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创作了大量格律精严、典范的五言律诗,被称为“沈宋体”,其为诗之法被称为“律”。
四、王维诗中的禅意
王维对山水、仕途、社会的了悟,达到了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融合为一的艺术境界,禅味很浓,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彩。胡应麟:“右丞却入禅宗。”
1、王维诗中多营造一种空、寂、闲的氛围,表现清静虚空的心境。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静到月出的清辉惊醒鸟儿,鸟儿的叫声更衬托了静夜的空旷寂静。这寂静实是诗人心之静,体现了佛教寂灭的思想。
2、诗中对田园和隐居生活的向往,悟出了隐居山林的禅寂之乐。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积雨辋川庄作》诗人宣称:我已与世无争,谁会猜忌我?可见他保持心的清静,将恬静的心境融入自然花山水,诗歌显现出了禅光佛影。
3、诗中常写“闲居静坐”的乐趣。
王维“退朝以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他的“闲居静坐”一般带有禅定目的,且心有所感、思有所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
4、诗中禅意还表现为无我境界。
云霞成伴侣,虚白带衣巾。——《戏赠张五弟湮》将自身和大自然融合,既心境清静,又有邈远灵动的情韵,空静、平淡,能够感受到独特的宁静和空灵的无我境界。
五、王维诗的艺术特点、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色
(一)“诗中有画”
苏轼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将光感、色彩绘画艺术融入诗歌创作,像图画具有空间感,能唤起人们新鲜生动的视观感受。形成了他写景诗极大特色:景中有我。
景中有我的1、感受2、思想感情3、内在气质(自我形象)4、自我审美追求
(二)达到了诗情、画意、音乐美、禅趣这四者的高度结合。
诗人的自我形象和山水景物形象交融契合,注重把握景物作用于审美主体——山水的浑然一体的意象;既描写了客观景物,又抒写了主观情趣,具有超越情景之外的审美特点;诗人融音乐技巧,写出山水中律动的自然天籁,透露人同自然相契的虚静与灵动,并着意用不同音响在心弦上鸣奏,显示自己不同的心境.这就是王维山水诗着意刻画自然音响带来的诗意和魅力。“穆如清风,右丞诗每从不着力处得之”——沈德潜
六、李白诗的艺术特点
1、洋溢着炙热的感情,具有鲜明的个性,在表现各种题材的作品中均有诗人的自我形象在其中,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
对现象生活不是细在表现,而着重表现各种事物内心的感情波涛。“天生我才必有用”“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2、诗歌的意象往往超越现实,很少对生活过程做具体详尽的描述,而是驰骋想象,把历史神话传说、梦境幻觉和人物故事。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捕捉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的逻辑意象,构成神奇壮丽,可歌可愕的境界。
《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月。”
3、夸张到极点。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大胆夸张,实是情至而发的激昂之语。
“尔来四万八千岁”“我且为君锤碎黄鹤楼”以违反客观事物之科学,表达真实情感。
4、体裁运用不拘一格,被称为“乐府第一手”
《将进酒》为乐府体,《梦游》为歌行体,《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为七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