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主要进程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主要进程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贡献;二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三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程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和目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和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互相勾结,从四面八方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使“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它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但是,战时共产主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1920—1921年的旱灾,更导致粮食十分匮乏,许多人死于饥饿,而且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非常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因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城市工人也纷纷罢工,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军队士兵甚至喊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危险口号,1921年2月,彼得格勒附近的喀朗施塔得发生反政府的兵变,表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很明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于是,1921年的俄共(布)十大开始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苏联的成立: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建立了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其它一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苏维埃一大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的苏维埃二大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是对十月革命以来斗争经验的总结和革命建设成果的肯定。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固 定 粮 食 税 国 家 资 本 主 义 实 行 自 由 贸 易 按 劳 取 酬 工 资 制
取 消 自 由 贸 易
实 物 配 给 制
巩固政权 但激化了矛盾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逐渐过渡探索成功
直接进入失败
Hale Waihona Puke 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 和改革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C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 (2)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 了统治。 (3)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 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2.不同点: (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 它应完成的任务后,又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为解决新的社会危机 而出现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 危害后的经济改革。 (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 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3)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 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4)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 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 经济的办法。 (5)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 制;罗斯福新政是以工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 (6)作用不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 巩固了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 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前言苏联作为20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驱,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苏联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及其重要意义。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建国后,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了新型经济体制和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五年计划,这是苏联政府制定的五年内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规划方案,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斯大林时期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全国资本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苏联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后,苏联政府制定的五年计划,让苏联在战后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
苏联的经济建设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例如农村集体化、国有化等,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在重工业方面实现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钢铁、煤炭、原材料等基础工业领域。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消费品生产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等。
然而,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政府提出了用先进技术代替人工,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在1961年至1970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国民经济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开始进入自动化时代,使得苏联在工业和农业领域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苏联的文化建设苏联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在苏联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被称为主流。
在文艺方面,苏联推崇的是社会意义和英雄主义。
许多文学作品、电影、绘画作品等都以表现英雄和工人、农民为主题。
例如,莫斯科陷落的电影《保卫莫斯科》、以争夺空气门为主题的电影《风起云涌》等作品,都表现了苏联人民在二战中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英勇事迹。
在建筑艺术方面,苏联也采取了一些特别的措施,如重视群众需要,推崇实用性和美学相结合。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二战结束后,东欧地区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的年代崛起并逐渐发展壮大。
这些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受到了世界大战后的历史背景以及主要领导人的影响。
本文将以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为例,探讨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苏联是二战后出现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员。
在战争结束后,苏联占领了东欧大部分地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
苏联在这些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通过诸多手段,如在这些国家建立共产党、推动土地改革和国有化等,加强了苏联对这些国家的控制。
同时,苏联还施加了强大的军事压力以及对经济和外交事务的干涉,使得这些国家被迅速地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然而,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建国初期,这些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
经济上,他们需要承受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破坏以及经济建设的压力。
政治上,这些国家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体系,并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和敌意。
社会层面上,他们需要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意识形态的推动,推动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民中的普及和接受。
这些挑战对这些国家来说是巨大的,但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如利用媒体、宣传文化、发展教育等,逐渐安定了人民的心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两个重要代表。
波兰作为苏联的卫星国家,在战后快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上,波兰共产党通过组织内部的斗争,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经济上,波兰通过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等手段,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此外,波兰还注重推行国家安全政策,并与苏联保持密切合作,以确保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性。
捷克斯洛伐克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颗明珠。
在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党积极领导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政治上,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通过引入民主元素和推行各项改革,不断加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政治体系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政治体系苏联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社会主义建设和政治体系对于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建设、社会改革和政治体系三个方面来探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政治体系。
一、经济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核心,通过国家计划经济的方式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目标。
在20世纪初,苏联经济几乎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人口。
然而,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首先,苏联实行了国家计划经济的模式,通过国家计划来指导和调控经济发展。
国家制定了五年计划,明确了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重点,通过集中配置资源和指导生产,实现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其次,苏联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集体农庄。
这一政策旨在通过集体化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供应,为工业化提供原材料和市场。
然而,苏联的经济建设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由于计划经济的缺陷,资源配置不够灵活,市场机制不发达,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此外,农业集体化也遭遇了一些困难,农民对于集体化的抵制和不满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
二、社会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了对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在这一方面,苏联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
首先,苏联实现了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通过国家的投资和政策支持,苏联建立了全民教育体系,提供了免费的教育机会。
这使得苏联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其次,苏联实行了医疗保健的普及。
苏联建立了全民医疗保健体系,提供了免费的医疗服务,保障了人民的健康权益。
这一政策使得苏联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人民的寿命也得到了显著延长。
然而,苏联的社会改革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由于计划经济的限制和资源短缺,社会福利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
此外,由于政治体制的限制,言论自由和民主权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政治体系苏联的政治体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经济建设: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时代)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实现的,包含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其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而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1、联共(布)十四大:1925年,制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
(发展生产力)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在工业化建设中,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原因是:(1)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2)俄国经济落后,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1)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2)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
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1)社会制度不同。
(2)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
(3)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2、联共(布)十五大:1927年,制订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变革农村中的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1)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类似与新中国时期的土地改革)(2)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因此1927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初三历史下册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 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材料三:“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
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斯大林
(一)工业化
1.开始时间:1926年
2.特点: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3.措施: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 计划
苏联民间笑话:美国人到苏联参观。 苏联人得意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苏联人说:“当然有用啊……当你听说哪里有面包卖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
”
5、评价: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 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
第三单元
第11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
列
大
宁
林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 绩和存在的问题; 2.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工业化和农 业集体化实施等的措施; 3.分析和评价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的利弊。
新课探究
一、新经济政策
情景探究:
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 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依据是什么?
(1)内容: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2)意义:
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 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概念(实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特点:经济方面---忽视商品经济,重视计划经济 政治方面---忽视民主法制,个人高度专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1)、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外)(2)、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经济情况极为糟糕(内)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目的:(1)直接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2)主观目的: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3、内容(1)、农业: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2)、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物物交换)(4)、产品分配: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分配)(5)、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经济结构单一求纯,否定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5、评价:1)积极方面:①它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消极方面(失误):①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②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它继续用于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③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3)、工人、农民不满(4)、阶级敌人乘机叛乱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2、标志: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3、目的:直接目的为了解决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原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决定3、内容(1)固定粮食税(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政府对国企实行经济核算,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4)实行工资制(按劳取酬)——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4、特点和实质(1)特点: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评价)(1)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主要进程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主要进程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贡献;二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三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程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和目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和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互相勾结,从四面八方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使“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它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但是,战时共产主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1920—1921年的旱灾,更导致粮食十分匮乏,许多人死于饥饿,而且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非常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因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城市工人也纷纷罢工,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军队士兵甚至喊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危险口号,1921年2月,彼得格勒附近的喀朗施塔得发生反政府的兵变,表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很明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于是,1921年的俄共(布)十大开始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苏联的成立: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建立了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其它一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苏维埃一大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的苏维埃二大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是对十月革命以来斗争经验的总结和革命建设成果的肯定。
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建设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2.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综合国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了成为了一个世界先进的工业国家。
3.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民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全国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 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4.苏联社会主义改造中阶级结构和民族关系上发生了改变5.维护了苏维埃政权的统治。
(1).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2)东欧各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大(3).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级的军事大国,为两级格局打下基础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政治影响力仅次于美国,拥有了全球的发言权。
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组织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联共(布)十四大(1925年)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心是实施重工业建设,把重工业建设放在首位.此后,即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上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集体农庄.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紧次于美国.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第一、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又十分短缺,而且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苏联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前进。
从1928年至1985年,除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外,完整地执行了10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何历史影响?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何历史影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影响:1.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参照和借鉴的范例。
许多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采用了类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并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2.冷战格局的形成:苏联在二战后成为美国的对手,并在冷战时期与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冲突。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形成了对立,导致了全球分裂和冷战格局的形成。
3.经济和工业化进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强调计划经济和国有化,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而大规模的工业化,并成为全球重要的工业和军事大国。
4.公共教育和科研发展:苏联注重公共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普及和科技创新。
这在苏联内部培养了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专业人才,对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产生了深远影响。
5.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和非对齐运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和非对齐运动。
许多国家在苏联的支持和影响下,试图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并寻求独立于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外交政策。
6.苏联的解体与后果:苏联模式的最终解体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大幅减少,资本主义模式成为主导。
这改变了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竞争。
总的来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显著的影响。
它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塑造了冷战时期的全球分裂格局,推动了工业化和科研发展,并对全球社会主义和非对齐运动产生了影响。
然而,苏联的解体也带来了全球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重大变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逐字稿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逐字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指苏联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通过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来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
这个问题非常广泛,因此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回答。
首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是俄国革命,即1917年的十月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阶段,苏联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经济的崩溃、内战、外部干涉等。
为了重建国家并实现社会主义,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包括国有化,即将生产资料转移到国家所有,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
此外,苏联还实行了集体农庄化,即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农田和生产资料。
这些措施旨在消除私有制,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
在经济方面,苏联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即国家通过中央计划来指导和控制经济活动。
这种体制下,生产和分配都由国家集中管理,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计划经济的核心是五年计划,通过制定详细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在政治方面,苏联实行了单一政党制,即由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领域拥有绝对权力。
苏联政府通过集体领导制度来管理国家事务,并通过宣传和教育来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社会方面,苏联推动了普及教育和医疗保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他们还实行了全面的就业政策,为人民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
此外,苏联还强调了妇女解放和平等,鼓励妇女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
然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不够灵活,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和供需不平衡。
政府的权力集中导致了腐败和官僚主义问题。
此外,苏联在军事和冷战竞争中的巨大开支也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压力。
总的来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过程,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领域。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尽量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回答,希望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知识结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早期探索新经济政策(1921—1929年)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建立积极作用(20世纪30年代)影响、作用弊端20世纪30—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20世纪60、7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1991年)二、核心概念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国内工业生产还极其落后。
苏联面临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的迫切任务。
2.定义:“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3.表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1)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
目的: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2)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目的: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3)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是一种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4.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积极:(1)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5.认识: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11课,主要讲述了苏联在斯大林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和成果。
本课内容涉及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以及苏联在二战中的表现和战后的重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特点,以及苏联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苏联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二战中的作用,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总结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以及其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和特点,掌握苏联在二战中的表现和战后的重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和特点,苏联在二战中的表现和战后的重建。
2.难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2.案例分析法:分析苏联在二战中的具体表现和战后的重建。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和启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纪录片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苏联的国旗和国徽,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苏联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讲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包括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等。
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苏联在二战中的表现和战后的重建。
3.操练(10分钟)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意义,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总结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评价(1)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地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提出: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课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作用(1)经济:使俄国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下了见识的基础,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理论: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的一次有益探索。
【轻巧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个背景: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叛乱,内忧外患。
两个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四个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思维升华】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表现: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2)措施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 ②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 国有化 。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 ④分配:实行 普遍义务劳动制 和食物分配制。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3)评价 ①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 了重要作用。 ②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 机。
(3)调整 所有制结构 。
最终导致国内局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 势的失控和苏联
承包,并出现合资企业。
的解体
(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
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学以致用
3.苏联解体后,莫斯科出版的《独立报》则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 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据此,谈一谈你对苏联解体原因的认 识。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堂笔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 根据列宁的思想,苏联在1917年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掌握了政权,开始了苏联的快速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在这段时间里,苏联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根据斯大林的五年计划,苏联在1930年代进行了全面工业化,建立起了重工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资源分配不均等。
4. 在二战期间,苏联军队的胜利为苏联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苏联从事战争物资的生产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表现。
5. 在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开始出现了一些政治和经济上的问题。
在1964年,赫鲁晓夫掌权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这些改革为苏联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1. 在1929年,苏联政府决定进行农业集体化。
目的是保证农业生产的供应,并促进食品的工业化生产。
2. 集体化的过程中,许多农民被迫放弃了私有农地和农具。
许多人反对集体化,并在对抗斯大林的过程中遭受了迫害和抢劫。
3. 农业集体化还导致了苏联农业产量的急剧下降。
许多农民因为对霸权集体的不满而疏忽了农业生产。
4. 在1941年之前,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开始恢复,并在二战时期进行了制度化的农业生产,使食品供应得到了满足。
三、苏联的工业化1. 在1920年代,苏联的工业化计划已经开始实施。
目的是为了使苏联的经济成为独立的和强有力的。
2. 在五年计划的计划中,苏联的发展重点从轻工业转向了重工业,例如钢铁和大型机械的生产。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使得苏联的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样貌。
3. 工业化的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资源的分配不均。
资源的不足和浪费导致了许多工程的费用超支和负债。
4. 工业化使得苏联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大的工业国家之一。
其工业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即列宁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苏联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然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这种模式有严重弊病,不适合于各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体制创新,是一种不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
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使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少走弯路。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即列宁时期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20世纪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社会制度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列宁。
他依据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而且不断调整自己的对策,使得革命成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维埃政权保存下来,并且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918年夏,由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的叛乱,苏维埃俄国的处境极为困难。
为了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需要,苏俄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后被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政府组织工人收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
2将大、中型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
国家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管理总局,集中领导工业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等。
3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21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 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 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苏联冷笑话两则
苏联时期莫斯科政府大楼外。 一个愁眉苦脸的男子一边走路一边自言自语: 肥皂没有,电池没有,袜子也没有。。。。。。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看起来象是便衣警察的人小 声对他说:公民同志,您要是再这样诋毁我们伟 大的国家,我就要拿手枪把敲你的脑袋了! 那个男子愣了十秒钟,看看这个警察,继续自 言自语:看看,连子弹也没有。。。。。。
其积极作用在于: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 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 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 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其局限性在于: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 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 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 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 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3)
(4)苏共二十大(1956 “秘密报
告”)
1913—1955年俄国和苏联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生 产资料(甲类)和消费资料(乙类)所占比例:
——《苏联国民经济》第52页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 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 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 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 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 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 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产电视机 约1.19万台,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 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 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 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 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第100、11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学习目标】
1、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前导读】: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一、诊断病情:
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1、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
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
病人:苏联经济
病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二、医疗过程:
1
疗效: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原因:
2、勃列日涅夫的药方
【读一读】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
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世界现代史》
疗效:
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
3、戈尔巴乔夫的药方
(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还减少了,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企业;
(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或建立家庭农场。
疗效: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我的药方
三、知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