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之内容与中心概括
记叙文讲解之—内容概括、中心主旨
记叙文讲解——内容概括、中心主旨一考查内容概括一.内容概况1、概括全文内容点拨:首先明确文章主要表现的人物,有时还必须点明特定环境或特定背景,接着抓住与中心相关的关键情节,最后再加上事件的结果。
思路一般为:谁在怎样的背景下,有怎样的举动,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A、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歌,一条无尽的路王宗仁这次重返高原,我心力太重,都因为一首歌。
生命有各种无奈,人都应该顽强地活着,要执著地追求。
我总以为在这个氧气只有内地一半的世界屋脊上,说句话都喘得像失去脚跟似的站不稳,唱歌?不敢想。
即使想吧,谁能唱出一颗心?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却是这些脸庞被紫外线照射得紫红泛黑的五大三粗的战士唱的一首歌,把我的五脏六腑搅得翻江倒海。
那歌是一条无尽的路,一半含着寂寞和思念,一半含着血与泪。
今天的酸楚在这歌的音符中,明天的黎明在这歌的余音里。
在高原的军营里不管谁唱起这首歌,都是以泪洗面,情动昆仑。
那是足以使我支撑一生的歌声,让我甩掉了许多虚幻的梦想。
我在高原所有的感觉都是从这支歌开始的,又从这支歌结束。
我坚信数年乃至数十年以后,风吹长空,闪电驰过,我耳畔仍会有这歌声——儿当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好地方儿当兵当到多远多远的地方/儿的眼望不见娘炕头的灯光/儿知道娘在三月花里把儿望/娘可知儿在六月雪里把娘想/寄上一张西部的雕像/让娘记住儿现在的模样……我的眼前交替出现着两幅画面:在冰山雪岭间守卫国门的士兵和手扶家门思念儿子的母亲。
高原军人同样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他们有本该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有妻室儿女。
但是,他们最思念的是母亲。
母亲——娘,这是一个脸上刻满皱纹饱经沧桑但却使人青春焕发的形象;这是一支百唱不厌永远都不过时的歌;这是一个走到天涯海角都牵动着儿心的情结。
我终于明白了这首题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为什么在高原军营里流传这么广。
战士们被暴风雪围困在山上吃冰咽雪的时候,围着篝火唱;在国境线上单独执勤时,咀嚼着单调枯燥的日子唱;在被可恶的高山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时,望着天边遥远的星辰唱。
专题 记叙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命题趋势
中考的选文都力图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鲜活的时代材料为命题素材 ,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即语文”的 学习观,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注重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 握,注重考查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阅读试题突出文化性和语 文特色。命题始终体现核心内容,始终关注学习过程中呈现问题。因此,中考 试题并不是高深莫测,漫无边际,只要用心思考,认真揣叙文的阅读就不再是难事。
③其实,骑自行车翻山越河,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梦想。 ④九岁那年,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来这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 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我呢,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夏 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每次骑车 在这大路上,都像翻山越河一般,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 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 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别提多舒服了。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 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那时候,就会想起翻山越河的少年拥有的第一辆车, 想起故乡的杉树、枫杨和一条条土路,想起明月高悬的秋夜里清河堤下的那盏跃动着火苗的柴油 灯……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的理解。
⑥父亲不仅厨艺精湛,在美术、女红上也常是我们的靠山。我永远记得父亲和大姊连手制作的那个枕头 套,绘制的是海底世界,那栩栩如生的水草,那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简直如梦境般美到不可方物,此后有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涂鸦之作便是绕着那水草和热带鱼转,它们已似图腾般印在我脑海中了。当同学们头 疼于铅笔素描或水墨国画时,我却老神在在,一点也不烦忧,因回得家去父亲三两笔就为我解决了-------但也就止于这些无关学业成绩的习作,其他功课乃至作文,我们都很识趣地绝不劳烦他。
中考语文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概括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概括专题复习一、知识点讲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掌握主要内容,还要掌握中心思想。
分析中心思想是中考记叙文阅读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这项内容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在历年中考的记叙文阅读试题中占分比例很大,而且命题者一般又都是围绕阅读材料的中心和主旨来设计试题。
所以只有把握了文章中心,才能纲举目张,熟练应对。
因此,阅读得分率的高低取决于能否正确的把握文章的中心。
记叙文的中心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是文章的灵魂。
一般讲,概括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方法:1、从分析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文章题目鲜明,扼要地反映了文章的重点,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如《生命的意义》;有的文章以比喻或象征手法命题,如《白杨礼赞》。
阅读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用心揣摩,分析文章的比喻义或象征义,中心就把握了。
【典型例题解析1】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美】拉凡·斯蒂恩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
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
在这期间,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
那是在圣诞节前,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
这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
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
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
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
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楼走到小男孩身边,望着他那微笑着的眼睛以及脸颊上深陷的两个漂亮酒窝,和蔼地问小男孩想买什么。
记叙文阅读——内容理解与概括、文章主旨(讲义)
记叙文阅读——内容理解与概括、文章主旨(讲义-带答案)教学目标:掌握概括记叙文文章内容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时间:2h教学内容:巩固复习: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好在哪里?”2.“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一、记叙文文体知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进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记叙文的记叙顺序①顺序——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使读者印象深刻。
②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插叙——叙事时暂时中断叙述,插入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④补叙——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作用:起补充交代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中心更突出。
二、内容理解与概括的方法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要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⑴段意合并法(最基本的方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A.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①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②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B.适用文章。
记叙文阅读专项: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记叙文阅读(1)——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记叙文阅读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知识要点】1、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人物的行踪或命运、事件发展、物品、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等。
线索在文章中往往是有标志的,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3、记叙文的记叙顺序: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情)、插叙(叙述时中断线索,插入另外一件相关的事)。
4、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亲切、真实、抒情性);第二人称(直接,拉近距离,面对面);第三人称(灵活自由,叙述空间大)。
5、描写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或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6、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语句,它们往往是文章中心的体现。
7、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境下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答题格式: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事件结果时间、地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取舍,人物事件不可少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7、抓关键词法。
有时候只要用一个词来回答文章写了什么,就找到了突破口。
示例打往天堂的电话①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正在悠闲地翻阅着杂志。
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②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她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长途电话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
”③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
女孩慢慢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我随玲子姐姐来到了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上个月我们发工资了,等我凑足了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
专题01记叙文阅读之内容概括-初中语文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常见考点讲解与训练
【阅读】记叙文阅读之内容概括★[考点概述]“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合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但只要同学们按照我们提供的方法训练,就一定能够达到“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效果。
★[考点阐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话对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和要点进行具体地总结与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
这一考点考查的题型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客观选择题,也可以是主观简答题或填空题。
试题的类型有: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整体概括)1、根据文章内容,结合示例将情节补充完整。
(局部概括)2、作者想起了哪些与“××”有关的事情,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整体概括)3、本文着力叙写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
(局部概括)5、阅读全文,概括“××”的特征。
(整体概括)★[解题方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大体上以下几种:1.对段落内容的归纳。
一是要找中心句。
找到了中心句。
也就抓住了整个段落的中心意思。
中心句一般位于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也有位于段落中间的。
二是分析句间的关系。
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要准确归纳段落的意思,就必须弄清各个句子的意思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对层次内容的归纳。
一是要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
有的过渡句、过渡段不仅概括了前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同时还指出了下一个段落的要点。
二是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
段落之间的关系包括并列、对照、递进、总分等。
并列、对照关系是要把各个段落的意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递进关系是要突出后者,总分关系是要抓住总说部分。
3.对全文内容的归纳。
归纳全文的内容,除采用上文提供的方法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具有总结全文、吸引读者的作用,许多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抓住了题目也就基本抓住了文章的内容要点。
记叙文阅读复习1: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1)
中考真题展示
2023年泸州市中考:《玉兰花开香满园》
4. 请从文中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恰当的词语简要概括玉兰花的花形、花色、花香、 气质等形象特征。
2023年遂宁中考:《怀念一位志愿军老战士》
17. 编剧为了塑造“老谢”的形象,采选出下列拍摄镜头。请结 合文本内容,补充两个镜头。
镜头一:年逾花甲,承担收集任务
镜头二:收集故事,到处“打游击”
现代文阅读 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一、什么是理解?
也就是理解文章的内容,或者是分析文章内容的
原因。
例如: 1.七上《猫》思考探究三: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 “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 吗? 2.七下《故乡》思考探究二:让“我”感到“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 2022年泸州市中考《对对红?兄弟情?》:为什么大地接过花盆时,心 里会涌进一束温暖的光,似乎找回了久违的激动和兴奋? 4. 2018年泸州市中考《母亲的橙皮》:为什么“母亲的橙皮,昨天很香, 今天很腻”?请根据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第四段 “我”在檐下看雨听雨,感受山中雨的气息 第五段 古代文人听雨写下名篇佳句
第六段 一位华侨录制家乡雨声并时常聆听
2.第3段中“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的原 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答。
答案:“我”觉得这微风细雨别具风情,温馨而又富有诗 意,令人心旷神怡,所以“我”情不自禁想要享受中雨中 的这份惬意。
连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 以舍去。
课内示例:
课后思考探究: 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初中语文备考: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初中语文备考: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记叙文阅读题目中,概括文章或者语段主要内容是基本考点,几乎90%的阅读题里都会有这种类型的考题。
这种类型的考题,是要求孩子们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整体或者局部的内容要点,找准中心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将内容进行整合表述。
要答好这样的题目,还需要领悟作品的内涵,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认真审题,按照题目要求,着眼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全文,由表及里,深入感知文字或者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有时候记叙文的主人公不是作者,孩子阅读的时候,还要深入分析主人公的情感,能结合语言环境,细致概括。
常见的考题形式有: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部分段落)的内容(或者故事情节)。
2、文中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根据示例补充文章事件发展脉络(故事情节)。
答题技巧:第一,需要孩子通读全文后,理清文章的记叙要素,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组合。
记叙要素,就是孩子们都知道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二,将上一步组合起来的句子,进行精简,达到语言简洁的标准。
从全文内容把握,提炼关键的信息。
第三,选择合适语言作答。
一般情况下,这种题型的答题格式是:谁+什么情况+做什么事+结果。
其中的“谁”要根据文章内容确定。
通常是文章如果用第一人称,那就是“我”(文中的“我”如果有准确的名字,也可以用名字)。
文章如果用第三人称,“谁”一定要用主人公的名字。
有时候文中的人物称呼会有变化,孩子需要注意,统一用文章大多情况下用的称呼。
孩子答题不能随意变更称呼,最好是用文中的称呼。
第四,在答题时,学会用关键词语或者句子。
作答过程中,需要孩子关注文章题目、开头、结尾、过渡段等,还有中心句、关键句等。
最好能扣住主题总结。
孩子只掌握方法还不够,需要进行适当的练习。
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稍好的孩子,基本十多篇阅读练习做下来,就可以掌握好方法了。
在孩子自己对照答案进行批改的时候,一定注意比较自己的答题内容和答案的区别,弄清楚采分点在哪里,自己的答题内容少了几个点。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和内容概括
记叙文的六要素和内容概括(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记叙文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阅读记叙文,可以从记叙文的六要素着手,使读者对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更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很多时候,文章没有对六要素逐一交代,这主要根据文章的需要而有所侧重,记叙文的重点在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们是构成记叙文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读者最感兴趣的,应该写详细,写生动。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现代文阅读题中最常见的考查点之一,也是阅读现代文必备的技能。
解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总结规律,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初步理清作者思路、弄清作者写作意图的前提下,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才能快速拨开层层迷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标题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它是读者理解文章的一把关键性的钥匙。
文章标题隐含的信息可能是中心内容,可能是写作脉络、作者观点,也可能蕴涵某个特殊意义。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标题能成为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直接或间接的依据。
如果我们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往往就能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从关键词、句入手有些词、句或提示文章的中心内容,或蕴涵了作者的感情,我们从关键词、句入手,能快速准确地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
3、从概括段意入手有些文章的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一般都隐含在字里行间,这就需要我们从每个段落入手,而概括出来的段意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提示:记叙文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阅读时理清这些要素,再把它们连缀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梳理情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答题提示:遵循由繁到简、先概括后压缩的原则,力争做到既简练又准确。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一、记叙文复习——读懂文章内容,概括要点主旨
提炼文章中心是阅读记叙文重要的任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 面: ①从材料入手提炼中心
要分析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共同 指向什么。写人的文章,要概括人物的品质或性格特点,再看作 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从中提炼中心;记事的文章,要分析文章, 要分析事件包含的意义,或者作者对事件的认识与态度。 ②善于抓住议论和抒情的语句
考试题型
★常规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按事件 的发展过程(情节)、人物活动变化概括 内容;理解 内容(材料)的内涵或作用,提炼文章的中心,揭示作 者的思想情感,概括或分析人 物形象等。
★变化题:文章给读者的启示。
文章的中心往往通过作者的议论和情感抒发表达出来。写人的 文章,要关注揭示人物品质、性格特征的词句;记事的文章,要关 注与事件本质意义相关的词句。这些揭示中心的词句可以称为 关键词句,阅读文章要善于捕捉这些关键词句。 ③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及标题
文章的中心往在开头和结尾部分彰显出来,尤其结尾,最能反映 作者的思想感情:“卒章显志”是文章常见的写作手法,作者常 常用明确的语言点明中心。有时,文章标题对全文内容、线索 以及中心都有一定的揭示作用。有些句子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 作用,对把握中心也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3.提炼文章中心
要读懂文章,在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之后,还必须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 写这样的人和事,通过这些人和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即理解、提炼作者的 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阅读中 我们往往把它称为“提炼文章中心”。
提炼文章中心,首先要理解文章所写内容(材料)的内涵 和作用。
1、有的内容(材料)内涵比较显豁,作者直接点明其意义; 2、有的比较含蓄,要联系全文,透过现象看实质; 这些内容(材料)的作用,要具体分析,包括情感态度、思路结构、 思想意义等方面的作用。分析时要有整体阅读的观念,联系全 文来看局部内容(材料)的意义或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中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中心【知识梳理】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是提纲挈领的道理,是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来阐明的中心议题。
简单地说,中心思想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和内涵,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任何人写文章总有一个目的:或是为了宣传某一种思想,或是为了表扬某一个人物,或是为了介绍某一件事情,或是为了传播一个什么观点,表明自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判什么的思想倾向,就叫文章的中心思想。
抓住了中心思想,不仅能透彻地理解文章,认清作者对某人某事的情感态度,提高阅读能力,还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考题形式: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思路:1.分析文章标题。
1.关注文章开头、结尾。
2.分析主要任务和事件。
概括主旨的一般格式:本文通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表现了(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典例剖析:1.《再塑生命的人》文题就点名了文章中心。
2.《雨的四季》一文开头就点名了中心: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末尾“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也点明了中心。
【例题精讲】酸橙①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
橙甜,汁液淌嘴角。
吃了橙,手也舍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
村里没有人种橙。
父亲说,这个橙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
②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
③又三年。
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
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
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芯。
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
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
花开时节,正是雨季,雨滴滴答答,也不停歇。
每下一次暴雨,花落一地,树下白白的一片。
19.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概况文章内容
重 点
懂得如何整体感知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难 点
掌握概括一篇记叙文的方法和一般格式。
强调概括文章内容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新课解析、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作业设计等)
(一)导入
如何阅读记叙文?
记叙文是通过记人叙事来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感悟或体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读懂作者通过记人叙事传达给我们什么情感和观念。这才算是读懂文章。
这种做法的特点是“时效性强”,直接切合中考实际。因此,学生是喜欢此类内容的教学的,容易产生互动效应。
作业选做 默写 《朱子家训》16-18行
选做读书
作业选做小卷《朱子家训》
选做读书
板 书
设 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概况文章内容
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学生懂得如何整体感知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概括一篇记叙文的方法和一般格式。强调概括文章内容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我的教学从培养、训练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出发,努力在师生互动中致力于“怎么想”的教学。
不管遇到什么试题,都首先要面对“怎么想”这样的“简单”的问题,想对了解答就正确,想错了解答就错误。可以说,表面上这是“简单”的,而实际上却并不简单。并且,“怎么想”不仅影响到今天,还影响到长远。懂得了“怎么想”,就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所以,我们读记叙文就必须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人,说了什么事。这是文章必不可少的“要素”。
“要素”就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板书]
可以说,把握一篇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使用“要素归纳法”找出“要素”。[板书]所谓“要素归纳法”就是指将记叙文中的“六要素”找出来按照需要加以整理排序并简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一:内容与中心概括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
所以对记叙文的阅读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其考点主要包括:(一)整体感知文章或语段(以下统称文章)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表述、判断、选择等。
(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
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般有: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3.分析文章中议沦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5.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人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文章,归纳主题,属于分析、概括、综合的表述能力的考查。
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常见的考查方式有对比阅读、文章阅读,题型有表述、判断、选择等。
(三)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文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是多方面的:1.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
3.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阅读时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
4.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
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5.记叙文中的语言特色,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或朴实或生动;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
阅读时要细加体会。
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既要求宏观上整体把握文章,又要有具体而微的细致分析,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表述、填空、判断、选择等。
(四)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文章中近义词、关联词的选用;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各种修辞在文中的运用与作用等。
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是记叙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常见的考查有:辨析词语、选词填空;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作用。
题型一’般有选择、填空、简答等。
(五)此外记叙文中,记叙的线索、要素,记叙的详略,过渡、照应等也是考题中常常涉及到的。
这部分内容是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常见的考查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简答。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
概括记叙文中心的主要方法有:1、分析文题,概括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题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题;《变色龙》等题目形象含蓄地揭示文章主题。
2、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
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
如了解了《故乡》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闰土等人的巨大变化,揭示黑暗统治及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3、分析首段,确定中心。
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
如《背影》、《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写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题。
4、分析结尾,总结中心。
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5、分析议论、抒情句,品味中心。
有的记叙文,作者往往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情感,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要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就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每叙述完一个故事后,就有一段议论抒情的句子,分析每一个典型事例后面的议论抒情性句子,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
6、抓每段的中心句,归纳中心。
一般的记叙文,每一段落都有一个中心句或重点句,要抓住这些中心句或重点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7、概括各段大意,归纳中心。
要先把每一段的意思概括出来,在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出文意的中心。
如《我的老师》8、分析文章的结构,总结主题。
结构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分析结构可以了解作者意图,总结归纳出主题。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先写百草园快乐自由的生活,再写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对比中就揭示了封建教育束缚儿童的健康成长。
9、综合分析,把握中心。
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如《背影》的中心意思是:通过车站送别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怀念之情。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2.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所叙事情的性质划分;4.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5.按人物活动划分(写一个人的几个活动片段及写几个人物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
当然,有的记叙文的段落常常是以一种方式为主,同时还兼有另外的方式。
掌握段意(层意)归纳的几种方法:1.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
2.缩句法:将能表现段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
3.联合(结合)法:把重要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如《最后一课》中韩迈尔先生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时的情节就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
5.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如《我的老师》中七件小事的概括。
中考记叙类文章阅读之内容概括篇1.(2010·浙江省湖州市,7-10,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 一10 题。
(13 分)一包花生陈亦权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
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
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
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
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③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
“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
“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
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⑤镇长回到镇上。
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
”校长带着愧意说。
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
“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镇长说。
“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
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
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
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⑥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心想:。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
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⑦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
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
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
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这是?”“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镇长说。
“哦!”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镇长说。
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⑧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尊敬的镇长!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每个人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我为我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
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选自《意林少年版》 20XX年第4 期,有删改)7 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3 分)—筹款遭拒——2.(2010,江苏省常州市,9—12,12分)阅读微型小说,完成各题意外 [德国]梅洛利虽说二人世界的生活非常甜美,但将要到期的购房债务困扰着他们。
昨晚,他们又为此吵了一架。
但在餐桌上,塔玛拉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边吃边和丈夫商量:“威廉,我开车去一趟丹佛,找银行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