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历史课件
禽流感.幻灯片PPT
1955年 证实此病原属于A型禽流感病毒。 1992年 陈伯伦和张泽纪在广东别离到低致
病性的H9N2毒株。
一、禽流感的历史〔二〕
1997年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首次感染 人,并致使18人感染,其中6人死亡。
H5N2 H7N?
二、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高温消毒: 50℃30分钟,70℃几分钟,100℃1分钟
可灭活病毒。
有效消毒药物如: 2%苯酚,1/万消毒灵,0.5%漂白粉,5/
万新洁尔灭,0.4%惠福星
三、流行病学(一)
1.自然宿主: ①火鸡、鸡、鸭、鹅、海豹 ②野生鸟、野生水禽、留鸟 ③其它动物 2.实验室宿主: 在人工感染的条件下,猪、雪貂、猫、
六、病理变化〔二〕
2.急性型: 胸腺萎缩,有程度不同的点、斑状
出血; 法氏囊萎缩或呈黄色水肿,有充血、
出血; 母鸡卵泡充血、出血.
七、病理组织学变化
病毒性感染一般的非典型变化。
八、诊断〔一〕
㈠ 假定性诊断
病症
病变
免疫情况
其它流行病学资料
八、诊别离与鉴定 别离病毒—>HA检测—>HI检测—>病毒毒力
禽流感
一、禽流感的历史 二、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三、流行病学 四、与禽流感病毒致病力强弱有关的因素 五、临床病症 六、病理变化 七、病理组织学变化 八、诊断 八、预防与控制
一、禽流感的历史〔一〕
1878年 Perroncito首次报道了意大利鸡群爆 发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当时称鸡瘟,现是 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引起的。
1983
国家或地区 苏格兰 英国 澳大利亚 德国 英国 美国
2024年度禽流感讲课PPT课件
禽流感讲课PPT课件•禽流感基本概念与背景•禽流感病毒特性及变异情况•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措施•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挑战•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contents目录01禽流感基本概念与背景禽流感定义及分类禽流感定义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造成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分类根据病毒表面蛋白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类。
发病历史与现状历史回顾自20世纪初首次发现以来,禽流感已多次爆发,对全球禽业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现状概述近年来,随着病毒变异和跨国传播,禽流感疫情呈现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传播途径及危害程度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和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危害程度禽流感病毒可引起禽类大量死亡,对人类可导致严重呼吸道疾病甚至死亡,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02禽流感病毒特性及变异情况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呈多形性,通常为球形或丝状。
病毒形态由核衣壳、包膜和刺突组成。
核衣壳包含病毒RNA 和蛋白质,包膜由脂质双层和病毒糖蛋白构成。
病毒结构刺突负责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病毒RNA 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转录,产生新的病毒粒子。
病毒功能病毒结构与功能变异机制及影响因素变异机制禽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发生在病毒RNA复制过程中,由于病毒RNA聚合酶缺乏校对功能,导致病毒基因序列发生随机突变。
影响因素宿主免疫压力、病毒间基因重配、抗病毒药物使用等均可影响禽流感病毒的变异。
变异后果可能导致病毒毒力、传播能力和宿主范围发生变化,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威胁。
广泛存在于禽类中,可引起禽类严重疾病和人类感染。
具有高变异性,可感染多种宿主。
A 型流感病毒B 型流感病毒C 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引起季节性流感。
与A 型流感病毒相比,变异率较低。
主要感染猪和狗等动物,也可感染人类,但症状较轻。
变异率较低,对公共卫生影响较小。
030201不同类型禽流感病毒比较03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措施典型临床表现咳嗽肌肉酸痛干咳或伴有痰液的咳嗽,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关于禽流感的PPT课件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预防指南
卫生习惯:
• 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 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 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
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 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
口罩,并尽早就医。
•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 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他们都是来自非人与 人之间的传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病史图解
名词解释: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但在特有情况下会跨越 物种障碍感染人。
最早发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年龄分布图
最大年龄患者:上海84岁老人,患H7N9型禽流感医治无效死亡。 最小年龄患者:香港3岁儿童,患H5N1型禽流感医治无效死亡。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死亡分布图
最早的人禽流感H5N1病例出现在 1997年 的香港,导致18人发病,6人死亡。 到了2009年,全球就有15个国家和地 区 393人感染,248人死亡,中国从03年 到09年 共有31人感染禽流感,21人死亡。
3.目前国内外尚无疫苗
因目前为止,国内尚未研发出有效的预防治疗控制疫情的药物,人们在恐慌 之余听信大多不法分子的谣言,声称某某中药可治疗禽流感,正是由于人们 对疫情的恐慌,不科学认知,给许多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4.穴位按摩可治疗禽流感
同上一观点类似,人们不知如何发泄内心对于禽流感的恐慌,故听信他发 偏方,这样做不但不会有预防治疗的效果,反而还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人感染H7N9禽流感ppt课件
8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现状
2月11日上海发现首例可疑病例 3月29日证实为H7N9,完成病毒的测序及鉴定 3月30日确诊 病毒命名H7N9禽流感病毒 所致的疾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确诊21例,死亡6例 分布的地区主要在长三角地区
9
10
2003/ 北 美 (New 1/肺炎
York),
A/H7N3
禽
2004/加拿大
2/结膜炎、ILI; 1名LPAI;1名HPAI
A/H5N2
禽
2005/日本(Ibaraki) 13/无临床症状,血清学诊断
A/H7N2
禽
2007/英国(Wales) 1/结膜炎、ILI
A/H9N2 A/H10N7
来源不清
传播途径不清楚,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人传人 人群易感性,资料太少无法总结 流行特征:集聚现象?季节? 潜伏期可能一周左右
13
临床特征
1. 急性起病,高热和咳嗽、咳痰。 2. 发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快速进展为ARDS。 3.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以淋巴细胞降低明显。 4. LDH、CK升高明显,肌红蛋白升高。 5. 出现神志改变(呼之不应、胡言乱语、幻觉、被迫害),
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研究表明,原本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5N2、H7N7、H9N2),
可经6~9个月禽间流行的迅速变异而成为高致病性毒株(H5N1)。
7
致病能力
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存在受体特异性差异 禽流感病毒是不容易感染给人的 个别造成人感染发病的禽流感病毒可能是发生了变异的病毒 变异的可能性一是两种以上的病毒进入同一细胞进行重组 如猪既可感染人流感病毒,又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 从理论上讲,可以形成256个新的重组病毒 病毒基因位点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异,毒株突然由低致
禽流感PPT课件
2004年亚洲多国发生的禽流感,导致近 2亿只家禽被扑
杀,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2.对人类的危害
(1)禽流感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 20世纪人类发生的3次瘟疫性流感: 第一次是 1918~1919 年的“西班牙流感”(H1N1,死亡 人数2100~3000万) 第二次是 1957~1958 年的“亚洲流感”( H2N2,美国死 亡人数7万) 第三次是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H3N2,美国死 亡人数3~4万) 每次人流感的大流行都与禽流感病毒有着密切的联系, 即大流行的新流感病毒均含有来自禽流感的新基因。
4人痊愈出院,2人尚在医院救治。
山西阳泉发生禽流感疫情扑杀187745只鸡
禽流感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就是禽流行性感冒, 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又称“真性 鸡瘟”或“欧洲鸡瘟”。 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人也可感染。 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 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隐性)禽流感。三大类。 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 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 动物疫病。
本型禽流感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一般不超过10%。
(1)临床特点3 ①呼吸道症状 ②消化道症状 ③生殖道症状 流泪、流涕、严重者鼻窦肿胀;咳嗽、打喷嚏、呼 下痢、粪便恶臭,呈黄绿色。 产蛋率下降(下降30~80%),蛋品质下降,表现蛋 吸有啰音,张口伸颈呼吸。
皮褪色,出现沙皮蛋、软皮蛋、畸形蛋。
病鸡体温升高(43℃以上)、昏睡。
呼吸困难,鼻孔流出粘性鼻液。
粪便稀薄而带黄绿色粘液
(2)头部 ①冠、肉髯及头面部早期因发热呈鲜红色,后因淤血、缺氧呈 紫黑色。 ②部分鸡因头面部皮下浆液性炎,肿头、皮下呈胶冻样水肿、 充血、出血。 (3)消化道
禽流感ppt课件
2004● 年禽 流感 病毒 分离 情况
共16 省, 50个 疫点
9
■ ■
■ ■
■ ■
■
05● 年禽 流感 病毒 分离 情况
共11 省, 30多 个疫 点
10
■ ■
■
■ ■ ■■ ■
二、病 原
(一)分类和命名
禽流感病毒为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成员。 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 N P )和基质蛋白( M S )抗 原性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A、B和C 3个血清型 。A型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种动物,包括人、禽、猪、 马等;B型和C型则主要感染人。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发。
21
四、症状
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 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高低、感染强度、 传播途径和易感禽的种类有关。
因感染的禽的种类、年龄、性别、并 发感染情况及所感染毒株的毒力和其它环境因 素等不同而表现的症状很不一致。
22
病禽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 神经系统的症状。一般来说,没有特征性的症状 。
),能凝聚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并能被特异的抗 血清所抑制。禽流感病毒凝集的红细胞种类与鸡 新城疫病毒凝集的种类有所不同,以此可以鉴别 两种病毒。
16
鸡新城疫病毒与禽流感病毒血凝活性的比较
红细胞来源 人 马 驴 骡 绵羊 山羊 猪 兔 小鼠 鸡 鸽
NDV
+--- - - -+ + + +
AIV
±+++ + + ++ + + +
禽流感爆发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美国为扑 灭1983年秋至1984年爆发的禽流感(H5N2),花 费高达6000万美元。
7
1997年,中国香港暴发高致病性H5N1亚型 禽流感,扑杀150万只家禽,直接耗资6000万港 币,有18人感染H5N1病毒,其中6人死亡。此后 2001、2002年均在鸡群中暴发高致病性H5N1亚 型禽流感。2004、2005年中国连续爆发高致病性 禽流感病。
《禽流感流行病学》课件
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01
02
03
养殖场选址与布局
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水 源地和交通要道,合理布 局养殖区、生活区和污水 处理区等功能区域。
养殖场消毒与防疫
定期对养殖场内外环境进 行消毒,加强防疫措施, 防止病毒入侵和传播。
养殖场管理
建立严格的养殖管理制度 ,加强饲料和水源管理, 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 。
禽流感的治疗与药
05
物研发
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抗病毒药物
针对病毒复制的不同环节,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 制和扩散,从而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常见的抗病毒药物 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在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早期,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 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抗病毒药物的局限性
抗病毒药物并不能完全治愈禽流感,且病毒容易产生耐药 性,因此需要不断研发新的抗病毒药物。
中医药在禽流感治疗中的作用
01
中医药治疗原则
中医药治疗禽流感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通过
调节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02
中成药的应用
针对禽流感病毒感染,中医药领域研制出了一系列具有抗病毒、抗炎、
禽流感的分类
低致病性禽流感
病毒毒力较弱,感染后症状较轻,发 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高致病性禽流感
病毒毒力强,感染后症状严重,发病 率和死亡率较高,可引起禽类大量死 亡。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家禽 或野禽与健康家禽或野 禽的直接接触是主要的
传播方式。
空气传播
病毒可通过感染家禽的 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
认识禽流感课件(共24张PPT)《禽病防治》
二、病原
血凝素(HA)凝集红细胞的种类
禽流感病毒能够凝集鸡、火鸡和 豚鼠的等动物的红细胞。
二、病原
血凝素(HA)凝集红细胞的种类
不同动物来源的红细胞其受体表达及类型会显著影响不同亚 型禽流感病毒的凝集反应。
病毒血凝素蛋白受体结合区的关键氨基酸变化也会影响病毒 与不同动物源红细胞的结合。
二、病原
禽流感病毒(AIV),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 AIV呈球形或多形性,有的丝状,病毒粒子直径80~100nm。 有囊膜。 病毒粒子表面有糖蛋白纤突,分别为棒状三聚体血凝素 (HA)和蘑菇型四聚体神经氨酸酶(NA)。
二、病原
血凝素(HA)具有血凝性,可吸附到宿主细胞的唾液酸糖蛋 白受体上, 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蛋白酶将HA 裂解,病毒囊膜与内吞体膜融合,病毒核衣壳进入宿主细胞中, 进而完成病毒的复制和出芽。
二、病原
流感病毒重组株形成
猪可同时感染禽流感病毒和哺乳 动物流感病毒。
二、病原
禽流感病毒和哺乳动物流感病毒在猪体内混合后,能产生感 染人和 其他动物的新毒株(重组株)。
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于被双重感 染的人。
二、病原
细胞病理生物学机制 AIV通过两种机制引起禽类细胞发生病理变化:坏死和凋亡。
① H5N1 HPAI全病毒引起个别人感染。 ② 通过流感病毒间基因重组,AIV的基因和人流感病毒 (H1N1、H3N2)的基因在动物(如猪)重组形成重组病毒。
一、概述
③ H7禽流感致人结膜炎、肝炎、鼻炎、头痛等。 ④ H5禽流感致人呼吸道病或流感样症状、胃肠疾病。 ⑤ 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引起极少数人的发病和死亡。
2024年度-禽流感PPT教学课件
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禽流感疫苗监管体系,确保疫苗质量和 安全。
26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应对能力
01
加强监测网络建设
完善禽流感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覆盖率和准确性。
02
强化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禽流感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分析疫情动态,为防控工作提供
传播途径
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禽 类或其排泄物传播。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尤其是在密闭、拥挤 的环境中。
通过污染的水源、饲 料等间接传播。
6
历史回顾与现状概述
历史回顾
自20世纪初首次发现禽流感以来 ,全球已爆发多次大规模疫情, 对养禽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 影响。
现状概述
近年来,随着全球养禽业的快速 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禽流感 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且病毒变异 速度加快,防控形势严峻。
对公共卫生系统挑战
医疗资源紧张
01
禽流感患者数量增加,导致医院床位、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等
资源紧张。
防控措施投入加大
02
政府需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疫苗研发、疫情监测、防控措施等方
面。
社会恐慌和心理压力
03
疫情引发公众恐慌,造成社会心理压力增加。
22
对国际贸易和旅游业影响
禽类及其产品出口受限
禽流感疫情国家的禽类及其产品出口受到限制,影响国际贸易。
7
02
禽流感临床表现及诊断方 法
8
临床表现及分型
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 通型流感。
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 在39℃以上,热程1~7天 ,一般为3~4天,可伴有 流涕、鼻塞、咳嗽、咽痛、 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禽流感ppt课件
05
禽流感的未来展望
科研进展与新药研发
科研进展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禽流感病毒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新的检测手段和 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涌现。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更加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以及 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
新药研发
针对禽流感病毒的特点,科研人员正在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以期能够更加有 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同时,也在探索利用免疫疗法来提高人体的免疫 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提高公众意识和预防措施的推广
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和意识是防控疫情的重要一环。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禽流感的 知识,让公众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预防措施的推广
推广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防控禽流感的重中之重。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积极推广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病 死禽等预防措施,同时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提高疫苗接种率。此外,还需要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控 制疫情的传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禽流感对家禽养殖业的影响较 大,可导致大量家禽死亡和养 殖业经济损失。
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和传播也对 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威胁,需 要加强监测和防控措施。
02
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重 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 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VS
针对禽流感病毒的特点,科学家们研 发出了相应的疫苗。疫苗接种能够使 人体产生对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应答, 从而在病毒侵入时迅速作出反应,阻 止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疫苗接种主要 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养殖场工人、医 务人员和经常接触禽类的人。
补液与营养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 的补液和营养支持,以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增强免 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治疗
(一)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 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 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可给予复方甘草片、盐酸氨溴索、乙 酰半胱氨酸、可待因等止咳祛痰药物。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1)奥司他韦(2)帕拉米韦(3)扎那米韦 (四) 重症病人行机械通气 (五)中医药治疗 莲花清瘟胶囊等
五、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阴影。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 常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 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 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 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 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 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 市场,或者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或有流行 病学史。 (2)确诊病例: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并且呼吸 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阳性或动态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 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3~4天。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 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 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 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 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 液等表现。
关于禽流感
概
述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 竭。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 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 低病死率的关键。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 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 个N亚型(N1~N9)。 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 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 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 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 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 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 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采集呼吸道标本 送检(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呼吸道分泌物、气管吸 出物),气管深部咳痰或气管吸出物检测阳性率高于上呼吸 道标本。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 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尽快送指定机构检测。
十、预防护理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 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 透 ,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 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 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 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 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 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 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专家提示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由于医务人 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专家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 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 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 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个别家庭聚 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二)传播途径。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 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 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三)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 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
八、医院感染防控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构的医院 感染防控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 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九、转科或出院标准
(一)因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较重,需较长时间住院治
疗的患者,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 2次阴性后,可转出隔离病房进一步治疗。 (二)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呼吸道标本人 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可以 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