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题:专题九+电解质溶液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解质溶液模拟试题.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解质溶液模拟试题.docx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 常温下,二元弱酸H?A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pH 与离子浓度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线M 表示pH 与lg 箸孑的变化关系B. K a2( H 2A) = 1 O'43C. 交点 e 的溶液屮:c(H 2A)=c(A 2' )>c( HA )>c(H +)>c(OH )D. f 点溶液中:c(H')-c(OH )=c(HA )+c(A 2-)-c(Na*)2. 常温下将NaOH 溶液分别滴加到两种一元弱酸HA 和HB 中,两种混合溶液的pH 与 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电离常数:Ka(HB)>Ka(HA)B. Ka(HA)的数量级为10$C. 当HA 与NaOH 溶液混合至中性时:c(A')=c(HA)D. 等浓度等体积的HA 和NaB 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 +)>c(OH )3. 25°C 时,将浓度均为0.1 mol-L \体积分别为V a 和V&的HA 溶液与BOH 溶液按不 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 a +V b=100 mL, V a 、Vb 与混合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HA)HHAJc(A :")B. b 点时,c(B +)=c(A')eg) c(OH-)・c(HA) 混合溶液屮D. a —c 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4.已知常温时HC10的K ;l =3.OxlO'8,HF 的K b =3.5xl0'4o 现将pH 和体积都相同的次氯 酸和盘氟酸溶液分別加蒸镭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A. 曲线I 为次氯酸稀释时pH 变化曲线B. 取a 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消耗蛍氛酸的体积 较小C. b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D.从b 点到d点,溶液中C(H ;;.::H -)保持不变(HR 代表HC1O 或HF )5. T°C 时,浓度均为lmol/L 的两种弱酸HA 、HB 中不断加水稀释,并用pH 传感器测定 溶液PII 。

2018年高考真题电解质溶液汇编

2018年高考真题电解质溶液汇编

2018年高考真题电解质溶液汇编(2018.全国I卷27)(4)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mL葡萄酒样品,用0.01000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mL。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L-⋅(以SO2计)。

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______1(2018.全国II卷28)(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

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018.全国III卷12)用0.100mol·L-1AgNO3滴定50.0mL0.0500mol·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mol·L-1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mol·L-1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2018.全国III卷26)(2)②滴定:取0.00950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Cr2O72−+6I−+14H+3I2+2Cr3++7H2O。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2.9电解质溶液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2.9电解质溶液课件新人教版

6.能根据中和滴定实验试题要求,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 出合理结论。
7.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8.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9.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10.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1.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全国卷]
1.(2017·课标全国Ⅰ)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 (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a2(H2X)的数量级为 10-6 B.曲线 N 表示 pH 与 lgccHHX2X-的变化关系 C.NaHX 溶液中 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
=c(H+)
解析:由 H2X
H++HX-可知:Ka1=cHc+H·c2XHX-,则
答案:D
4.(2017·课标全国Ⅱ)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 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 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 Mn(OH)2 碱性悬浊液(含有 KI)混合,反应生成 MnO(OH)2,实现 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 被 I-还原为 Mn2+,在暗 处静置 5 min,然后用标准 Na2S2O3 溶液滴定生成的 I2(2S2O23-+ I2===2I-+ S4O26-)。
答案:D
3.(2016·全国卷Ⅲ)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CHc3HCO+OH减 小 B.将 CH3COONa 溶液从 20 ℃升温至 30 ℃,溶液中cCHc3CCOHO3CHO·Oc-O H- 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ccNCHl-+ 4>1 D.向 AgCl、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AgNO3,溶液中ccBCrl--不变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 课件(91张)(全国通用)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 课件(91张)(全国通用)
+ -12 - +
mol· L 1,即水电离产生的 c(OH )=c(H )=________ mol· L 1。
- - + -
二轮化学
第Ⅰ部分 专题突破教学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 三 考点 四 专题突破练
(3)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正盐溶液 H+和 OH-均由水电离产生。 如 pH=2 的 NH4Cl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________ mol· L-1;如 pH= 12 的 Na2CO3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________ mol· L-1。 答案: (1)10
二轮化学
第Ⅰ部分 专题突破教学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 三 考点 四 专题突破练
第Ⅰ部分
专题突破教学案
二轮化学
第Ⅰ部分 专题突破教学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 三 考点 四 专题突破练
第 9 讲 电解质溶液
二轮化学
第Ⅰ部分 专题突破教学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 三 考点 四 专题突破练
二轮化学
第Ⅰ部分 专题突破教学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 三 考点 四 专题突破练
考点一
二轮化学
第Ⅰ部分 专题突破教学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 三 考点 四 专题突破练
考点一
电离平衡
溶液的酸碱性
1.证明 HA 是弱酸的两种典型方法 (1)测钠盐 NaA 溶液的 pH,若 pH________(填“>”“<”或“=”)7,则说明 HA 为弱酸。 (2) 测 一 定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的 HA 溶 液 , 若 0.01 mol· L - 1 HA 溶 液 的 pH________(填“>”“<”或“=”)2,则说明 HA 为弱酸。 答案: (1)> (2)>

溶液中的三大平衡-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与测试

溶液中的三大平衡-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与测试

D.当
lg
V V0

2
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cc((MR++))增大
解析:由图象分析浓度为 0.10 mol·L-1 的 MOH 溶液, 在稀释前 pH 为 13,说明 MOH 完全电离,则 MOH 为 强碱,而 ROH 的 pH<13,说明 ROH 没有完全电离,ROH 为弱碱。A 项,MOH 的碱性强于 ROH 的碱性,正确。 B 项,曲线的横坐标 lgVV0越大,表示加水稀释体积越大, 由曲线可以看出 b 点的稀释程度大于 a 点,弱碱 ROH 存 在电离平衡:ROH R++OH-,溶液越稀,
B 项,向溶液中加入 0.05 mol CaO,则 CaO+
H2O===Ca(OH)2 , 则
c(OH - ) 增 大 , 且
Ca2


CO
2- 3
===CaCO3↓,使 CO23-+H2O HCO- 3 +OH-平衡左移,
c(HCO- 3 )减小,故cc((HOCHO-3-))增大,正确;C 项,加入
答案:D
题组二 考查盐类水解及其应用
3.室温下,将 0.05 mol Na2CO3 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 mL 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加入的物质
结论
50 mL
反应结束后,c(Na+)=
A 1 mol·L-1H2SO4 c(SO24-)
B
0.05 mol CaO 溶液中cc((HOCHO-3-))增大
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
考点二 溶液中的三大平衡
1.(2018·北京卷)测定 0.1 mol·L-1Na2SO3 溶液先升温 再降温过程中的 pH,数据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30 40 25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电解质溶液自主检测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电解质溶液自主检测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电解质溶液自主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微粒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 .3H O +B .OH -C .4NH +D .3NO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Ba(OH)2、 Na 2SO 3、FeCl 3、KClB .Na 2SiO 3、Na 2SO 3、KNO 3、NH 4ClC .NH 3·H 2O 、H 2SO 3、Na 2SO 4、H 2SO 4D .NaHCO 3、CH 3COOH 、C 2H 5OH 、HCl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 4 溶液B . 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 .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 .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大4.通常情况下,将pH 分别为8和10的两种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C(H +)最接近于( )A .B .C .D .5.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6.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 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 (NH +4):③>①B .水电离出的c (H +):②>①C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 (H +)=c(OH -)+c(NH 3·H 2O)D . 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 (NH +4)>c(Cl -)>c(OH -)>c(H +)7.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 的NaHCO 3和Na 2CO 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 .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 .c(OH -)前者大于后者D .分别加入NaOH 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 32-)均增大8.已知:25℃时,K sp [Mg(OH)2]=5.61×10-12,K sp [MgF 2]=7.42×10-11。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共26小题)1.(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 ﹣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真题集萃.分析:氢氧化钠为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一水合氨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相同体积与浓度的氢氧化钠与一水合氨其中和能力是相同的,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NaOH完全电离,NH3•H2O部分电离,因此c(OH ﹣)>0.1mol/L,c(Na+)=0.1mol/L,c(NH3•H2O)<0.1mol/L,故c(OH﹣)>c(Na+)>c(NH3•H2O),故A错误;B、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盐酸,存在电中性原则:c(NH4+)+c(H+)+c(Na+)=c(OH﹣)+c(Cl﹣),由于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故c(Na+)=c(Cl﹣),即c(NH4+)+c(H+)=c(OH﹣),故B正确;C、加入盐酸至pH=7时,溶液呈中性,即c(H+)=c(OH﹣),那么c(NH4+)+c(Na+)=c(Cl﹣),即c(Cl﹣)>c(Na+),故C错误;D、加入20mL盐酸时,此时溶液恰好为氯化钠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呈酸性,即存在c(H+)>c(OH﹣),那么c(NH4+)+c(Na+)<c(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易错点为C,注意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2.(2015•广东)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考点:水的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由图可知abc为等温线;B、由b点计算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4;C、b点到a点,氢离子浓度变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据此解答即可;D、稀释不会引起水的离子积的改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bc为等温线,故升高温度,不能由c 到b,故A错误;B、b点c(H+)=c(OH﹣)=1.0×10﹣7,故K W=1.0×10﹣7×1.0×10﹣7=1.0×10﹣14,故B错误;C、加入FeCl3,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铁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由b到a),符合图象变化趋势,故C正确;D、由c点到d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温度不变,K不变,故不能利用稀释使其形成此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以及水电离的影响因素,掌握水的离子积为温度的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2015•海南)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B.SO2C.SO3D.CO2考点:p H的简单计算.分析: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N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S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3=NaHSO4;C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根据反应产物的酸碱性判断.解答:解: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N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NaNO2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S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NaHSO3在溶液中即电离又水解,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弱酸性;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3=NaHSO4,NaH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强酸性;C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NaHCO3在溶液中即电离又水解,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弱碱性;综上可知,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SO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题目涉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物质之间反应判断产物以及溶液的酸碱性.4.(2015•四川)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溶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1.0×10﹣7mol/LB.c(Na+)=c(HCO3﹣)+c(CO32﹣)+c(H2CO3)C.c(H+)+c(NH4+)=c(OH﹣)+c(HCO3﹣)+2c(CO32﹣)D.c(Cl﹣)>c(NH4+)>c(HCO3﹣)>c(CO32﹣)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根据Kw=c(H+)×c(OH﹣)=1.0×10﹣14计算;B.根据物料守恒即c(Na)=c(C)分析;C.根据电荷守恒分析;D.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c(Cl﹣)>c(NH4+),HCO3﹣的电离程度很小.解答:解:A.Kw=c(H+)×c(OH﹣)=1.0×10﹣14,已知pH<7,即c(H+)>1.0×10﹣7mol/L,则<1.0×10﹣7mol/L,故A正确;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c(Na)=c(C),所以c(Na+)=c(HCO3﹣)+c(CO32﹣)+c(H2CO3),故B正确;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NH4+)=c(OH﹣)+c(HCO3﹣)+2c(CO32﹣)+c (Cl﹣),由于析出部分NaHCO3晶体,则c(Na+)<c(Cl﹣),所以c(H+)+c(NH4+)>c(OH﹣)+c(HCO3﹣)+2c(CO32﹣),故C错误;D.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c(Cl﹣)>c(NH4+),由于析出部分NaHCO3晶体,则HCO3﹣浓度减小,HCO3﹣的电离程度很小,所以c(CO32﹣)最小,即c(Cl﹣)>c(NH4+)>c(HCO3﹣)>c(CO3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方法.5.(2015•广东)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Ba2+、Br﹣、CO32﹣B.Cl﹣、SO32﹣、Fe2+、H+C.K+、Na+、SO42﹣、MnO4﹣D.Na+、H+、NO3﹣、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相互促进水解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B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SO32﹣、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H+、HCO3﹣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2015•四川)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 u2++S2﹣=CuS↓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与硫酸铜也不反应;B.通入CO2气体,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C.H2S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络离子.解答: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与硫酸铜也不反应,则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通入CO2气体,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不能生成蓝色沉淀,故B错误;C.H2S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故C错误;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络离子,则离子反应为Cu2++4NH3•H2O=[Cu(NH3)4]2++4H2O,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及离子反应,为高频考点,为2015年高考真题,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络合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7.(2015•上海)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32﹣、Cl ﹣、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溶液无色,则一定不存在有色的Fe3+;在其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H2,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为酸性,则不存在OH﹣、NO3﹣、CO32﹣,若呈碱性,则不存在Al3+、H+、NH4+、Fe3+,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的Fe3+;溶液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H2,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溶液为酸性,则不存在:OH﹣、NO3﹣、CO32﹣,阴离子只能为Cl﹣,阳离子可以为:H+、NH4+、Ba2+、Al3+,最多存在5种离子;若呈碱性,则不存在Al3+、H+、NH4+、Fe3+,阳离子只能为Ba2+,则一定不存在CO32﹣,可存在的离子为:Ba2+、Cl﹣、OH﹣、NO3﹣,则最多只有4种,根据分析可知,最多存5种离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离子反应和种类的判断,综合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题目无色以及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特点,特别注意硝酸不能生成氢气.8.(2014•江苏)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象,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考点:水的电离;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水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化合物;C.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D.液体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解答:解:A.水为极弱的电解质,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A正确;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并不是可燃烧的水,故B错误;C.氢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双氧水,故C错误;D.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水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水的电离,明确可燃冰的组成及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9.(2014•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浓氨水和氯化铁之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B、醋酸钠中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物是碳酸钙和碳酸钠;D、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来回答判断.解答:解:A、浓氨水和氯化铁之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不会获得胶体,故A错误;B、醋酸钠中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会减小,故B错误;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物是碳酸钙和碳酸钠,并不会获得氢氧化钙,故C 错误;D、氢氧化铜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OH)2⇌Cu2++2OH﹣,Cu(NO3)2溶液中铜离子会抑制沉淀溶解平衡的右移,所以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10.(2014•上海)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A.c(Ca2+)、c(OH﹣)均增大B.c(Ca2+)、c(OH﹣)均保持不变C.c(Ca2+)、c(OH﹣)均减小D.c(OH﹣)增大、c(H+)减小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加入CaC2,与水发生CaC2+2H2O=Ca(OH)2+HC≡CH↑,反应消耗水,结合Ca(OH)2(s)⇌Ca2+(aq)+2OH﹣(aq)的影响因素解答.解答:解:加入CaC2,与水发生CaC2+2H2O=Ca(OH)2+HC≡CH↑,反应消耗水,因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则反应后一定有Ca(OH)2析出,则溶液浓度不变,故选B.点评:本题为2014年上海考题,涉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的原理以及溶解平衡的特点,难度不大.11.(2014•海南)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考点:电解原理;真题集萃.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是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回答判断.解答:解:A、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该极区碱性增强,遇到酚酞溶液呈红色,故A正确;B、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逸出气体氢气,故B正确;C、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阳极上是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故C正确;D、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生成氢氧化钾溶液,溶液的pH变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12.(2014•四川)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B.20mL 0.1mol/L CH3COONa溶液与10mL 0.1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c(OH﹣)D.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 (H+)+c(CH3COO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结合电荷守恒判断;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解答:解:A.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所以c(HCO3﹣)<c (OH﹣),故A错误;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所以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c(Cl﹣)>c(CH3COOH)>c(H+),故B正确;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即c(OH﹣)>c(H+),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OH﹣)=c(H+)+c(NH4+),且c (OH﹣)>c(H+),所以c(Cl﹣)<c(NH4+),所以c(Cl﹣)+c(H+)<c(NH4+)+c(OH﹣),故C错误;D.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 (CH3COO﹣)+c(OH﹣)=c(H+)+c(Na+),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CH3COO﹣)+c(CH3COOH),所以得c(OH﹣)=c(H+)+c(CH3CO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溶液酸碱性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来分析解答,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考高频点,常常与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结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13.(2014•天津)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D.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 (H2C2O4)]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NaHSO4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守恒分析判断;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分析.解答:解:A、NaHSO4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分析,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NaHSO4 =Na++H++SO42﹣,H2O⇌H++OH﹣,溶液中质子守恒,c(H+)=c(SO42﹣)+c(OH﹣),故A正确;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Ag+)>c(Cl﹣)>c(I﹣),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H2CO3⇌H++HCO3﹣,HCO3﹣⇌H++CO32﹣,c(H+)>c(HCO3﹣)>2c(CO32﹣),故C错误;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2c(Na+)=3[c(HC2O4﹣)+C(C2O42﹣)+c(H2C2O4)],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平衡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应用,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2014•广东)常温下,0.2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NaA 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一般来说,盐类的水解程度较低,则有c(A﹣)>c(OH﹣),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为:c(Na+)=c(A﹣)+c(HA).A.HA为弱酸;B.该混合液pH>7;C.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D.Y表示H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得到c(A﹣)+c(Y)=c(Na+).解答:解: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NaA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一般来说,盐类的水解程度较低,则有c(A﹣)>c(OH ﹣),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 表示HA,Z表示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得到:c(Na+)=c(A﹣)+c(HA).A.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二者恰好反应: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为NaA溶液,溶液中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故A错误;B.c(Na+)>c(A﹣),说明NaA水解,A﹣+H2O⇌HA+OH﹣,该混合液pH>7,故B错误;C.HA是弱电解质,则有c(A﹣)>c(OH﹣),c(OH﹣)除了水解产生的还有水电离的,因此c (OH﹣)>c(HA),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故C错误;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A﹣)+c(HA),Y表示HA,得到c(A﹣)+c(Y)=c(N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根据酸的强弱结合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分析解答,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PH值、盐类水解等,判断一元酸HA是弱酸为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5.(2014•山东)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 ﹣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开始时,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B.根据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该比值与氢氧根离子成反比,电解氨水的过程中,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C.根据物料守恒,醋酸和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但是溶液体积增大,二者的浓度之和逐渐减小;D.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氨水与醋酸的浓度、体积相等时,溶液显示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解答:解:A.酸溶液、碱溶液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显示中性前,随着氨水的加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随着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所以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当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开始时溶液为CH3COOH和CH3COONH4的混合物,由CH3COONH4的水解常数K h=,随着氨水的加入,c(H+)逐渐减小,Kh不变,则变小,当加氨水至溶液显碱性时,氨水的电离常数K b=,c(OH﹣)与氢离子浓度成反比,随着氨水的滴入,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电离常数K不变,所以逐渐减小,即始终减小,故B错误;C.n(CH3COOH)与n(CH3COO﹣)之和为0.001mol,始终保持不变,由于溶液体积逐渐增大,所以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故C错误;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所以溶液显示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16.(2014•广东)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42﹣B.Fe2+、H+、SO32﹣、ClO﹣C.Mg2+、NH4+、Cl﹣、SO42﹣D.K+、Fe3+、NO3﹣、SCN﹣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络合物、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双水解的就能共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Ca2+、SO42﹣生成微溶物硫酸钙,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酸性条件下,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SO32﹣氧化为Fe3+、SO42﹣,所以不能共存,故B 错误;C.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能共存,故C正确;D.Fe3+、SCN﹣生成络合物Fe(SCN)3,所以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明确离子共存条件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硫酸钙是微溶物,少量时能在水溶液中共存,但不能大量存在,为易错点.17.(2014•安徽)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D.1L O.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 Fe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铁离子能够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B.根据电荷守恒判断,该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C.该离子方程式不满足硫酸铁、氢氧化钡的化学组成关系;D.根据n=cV计算出硫酸铁及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及m=nM计算出铁的质量.解答:解:A.Fe2(SO4)3溶液中的Fe3+与C6H5OH发生显色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铁离子能够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题目方程式未配平,故B错误;C.Fe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的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42﹣+3Ba2++6OH﹣═2Fe(OH)3↓+3BaSO4↓,故C错误;D.1L O.1mol•L﹣1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硫酸铁0.1mol,0.1mol硫酸铁中含有0.2mol铁离子,与足量锌反应可以生成0.2mol铁,生成铁的质量为11.2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常见的离子之间不能共存的情况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8.(2013•重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 NaOH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c(X﹣),故K(AgI)<K(AgCl)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KClO3和三氧化硫的水溶液都能导电,KClO3是电解质,但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CH3COOH不完全电离,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CH3COO﹣),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显碱性,则中性时应使醋酸过量;C.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中碳酸氢钠提供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Al(OH)3;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说明溶解度S(AgCl)>S(AgI),所以K(AgCl)>K (AgI);解答:解:A.电解质是熔融态或水溶液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氯酸钾溶于水自身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SO3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电离出阴阳离子的物质是硫酸而不是三氧化硫,所以SO3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若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显碱性,则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显中性时应使醋酸过量,即V醋酸>V NaOH,故B错误;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由于酸性:HCO3﹣>Al(OH)3,根据强酸制备弱酸,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中碳酸氢钠提供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生成Al(OH)3,AlO2﹣+HCO3﹣+H2O=Al(OH)3↓+CO32﹣有沉淀生成,无气体生成,故C错误;D.向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AgCl转变为黄色沉淀AgI,说明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沉淀易转化为更难溶沉淀,越难溶物质其饱和溶液中电离出相应离子浓度越小,故K(AgI)<K(Ag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酸碱中和、氢氧化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等知识,掌握它们的相关本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9.(2013•天津)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电解质溶液精品教考案(含13真题及名校质检题)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电解质溶液精品教考案(含13真题及名校质检题)

电解质溶液【考情分析】一、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二、命题趋向电解质溶液部分内容与旧大纲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删除了“了解非电解质的概念”,增加了“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降低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要求层次,对pH、盐的水解的知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将原化学计算中的“pH的简单计算”放在这部分的要求之中。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计算、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等知识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和简答题。

题目的考查点基于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要求,并与其他部分知识(如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等)联系。

【知识归纳】(一)强弱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①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CO2、NH3等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物质不是其本身;③难溶的盐(BaSO4等)虽然水溶液不能导电,但是在融化时能导电,也是电解质。

2.电解质的电离(1)强电解质如NaCl、HCl、NaOH等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在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根据电解质浓度计算出来。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少部分发生电离的。

如25℃时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只有1.32%,溶液中存在较大量的H2O和CH3COOH分子,少量的H+、CH3COO-和极少量的OH-离子。

高三化学试题-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最新

高三化学试题-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最新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2018江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L-1氨水中,c(OH-)=c(NH4+)B.10 mL 0.02mol·L-1HCl溶液与10 mL 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C.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D.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2、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B.c(H+)=1×10-13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2018上海)3、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A13+、CH3COO—、C1—B.Na+、NH4+、C1—C.Mg2+、C1—、Fe2+ D.Mg2+、Ba2+、Br—4、在标准状况下,向100mL氢硫酸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硫气体,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mol/L B.0.18mol/LC.1mol/L D.0.1mol/L5、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十SO42-= BaSO4↓+2H2OB.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 CO32-+2H2O C.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32-+ CO2+ H2O=2HCO3-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 OH—=H2O7、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A.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D.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2018广东)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B.F2与NaOH溶液反应:F2+4OH-==2F-+O2+2H2OC.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2NH3·H2O==Ag(NH3)2++2H2OD.Fe3O4与稀HNO3反应:Fe3O4+8H+==Fe2++2Fe3++4H2O9.室温时,将x mL pH=a 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9电解质溶液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9电解质溶液含解析新人教版

电解质溶液1.(2020·包头模拟)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C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相同条件下,用1 mol·L-1的醋酸和1 mol·L-1的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醋酸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CH3COOH是弱电解质B 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2SO4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原溶液含有NO错误!C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 D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K sp[Mg(OH)2]〉K sp[Cu(OH)2]CH3COOH是弱电解质,故A正确;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2SO4,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生成NO,NO与空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则原溶液中含有NO错误!,故B正确;品红溶液褪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或氯气等其他具有漂白性的气体,则可能为NaClO溶液等,故C错误;浓度均为0.1 m 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即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同种类型的沉淀K sp小的先沉淀,所以K sp[Mg(OH)2]>K sp[Cu(OH)2],故D正确.2.(2020·济南模拟)25 ℃时,向0。

10 mol·L-1的H2C2O4(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25 ℃时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为K a1=10-4。

3B.pH=2.7的溶液中:c(H2C2O4)=c(C2O错误!)C.pH=7的溶液中:c(Na+)〉2c(C2O错误!)D.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始终存在:c(OH-)+2c(C2O错误!)+c(HC2O错误!)=c(Na+)+c(H+)【解析】草酸属于二元弱酸,滴加NaOH溶液,发生H2C2O4+NaOH═══NaHC2O4+H2O,NaHC2O4+NaOH═══Na2C2O4+H2O,据图像,H2C2O4二级电离常数表达式K=c(C2O错误!)×c(H +)/c(HCc(C2O错误!)=c(HC2O错误!),此时H2C2O4的二级电2O错误!),在pH=4。

电解质溶液习题精选(带解析)

电解质溶液习题精选(带解析)

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1.(2012.福州.期末)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 .AlCl 3溶液中再溶入AlCl 3B .CH 3COONa 溶液加热C .氨水中加入少量NH 4Cl 固体D .醋酸溶液加热1.【答案】B【解析】A 项,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氯化铝,铝离子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溶液酸性增强,溶液颜色不会变深;B 项,醋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加热可促进水解,使溶液碱性增强,溶液颜色变深;C 项,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使氨水的碱性减弱;D 项,醋酸溶液加热可促进醋酸的电离,使溶液酸性增强。

B 项正确。

2.(2012.山东莱芜.期末)用水稀释0.l 1mol L -⋅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溶液的PH 值减小B. w K 逐渐减小C.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3CH COO OH --⎡⎤⎣⎦⎡⎤⎣⎦ 变大 2.【答案】C【解析】稀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 逐渐变大,A 项不正确;温度不变,Kw 不变,B项不正确;将醋酸的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联立可知,3C H C O O OH --⎡⎤⎣⎦⎡⎤⎣⎦=[ka ·c(CH 3COOH) ] /kw ,故该比值减小,D 错误。

3.(2012.潍坊.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l mol·L -l 的醋酸加水稀释,c(H +)/c(OH -)减小B. 体积相同、pH 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完全溶解等量的镁粉,后者用时少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 +)增大,Kw 变大D. V l LpH=11的NaOH 溶液与V 2LpH=3的HA 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 1≤V 23.【答案】A【解析】B 项醋酸为弱酸,随着反应进行继续电离,反应用时较短,不正确;C 项Kw 只受温度影响,不正确。

4.(2012.杭州.第一次质检)常温下,将一元酸HA 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 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9B .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10-5mol ·L -1C .c 1=0.2D .丁组混合液:c(Na +)>c(A -)>c(H +)>c(OH -)4.【答案】B 【解析】由乙组实验可判断反应完全时溶液显碱性,因此确定生成的盐为弱酸强碱盐,即HA 为弱酸,甲组也完全反应,但得到盐的浓度小于乙组,所以溶液的7<pH<9,A 项错误;乙组得到的溶液为盐,溶液呈碱性是由于A -的水解,因此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10-5mol/L ,B 项正确;当酸过量时,混合溶液才能呈中性,C 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判断D 项错误。

【配套K12】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9讲 电解质溶液课堂练习

【配套K12】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9讲 电解质溶液课堂练习

第九讲 电解质溶液[最新考纲]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4.了解溶液pH 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

5.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K sp )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及pH [学生用书P47]1.(2017·高考全国卷Ⅰ,13,6分)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 表示pH 与lg Ac (HX -)c (H 2X )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c (H +)>c (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 (Na +)>c (HX -)>c (X 2-)>c (OH -)=c (H +)解析:选D 。

H 2X 的电离方程式为H 2XH ++HX -,HX-H ++X 2-。

当c (HX -)c (H 2X )=c (X 2-)c (HX -)=1时,即横坐标为0.0时,K a1=c (H +),K a2=c ′(H +),因为K a1>K a2,故c (H +)>c ′(H +),即pH<pH′,结合图像知,曲线N 代表第一步电离,曲线M 代表第二步电离。

K a2≈10-5.4,A 项正确;由上述分析知,B 项正确;选择曲线M 分析,当NaHX 、Na 2X 浓度相等时,溶液pH 约为5.4,溶液呈酸性,所以,NaHX 溶液中c (H +)>c (OH -),C 项正确;电荷守恒式为c (Na +)+c (H +)=c (OH -)+c (HX -)+2c (X 2-),中性溶液中存在c (H +)=c (OH -),故有c (Na+)=c(HX-)+2c(X2-),假设c(HX-)=c(X2-)或c(HX-)>c(X2-)(见C项分析),则溶液一定呈酸性,故中性溶液中c(HX-)<c(X2-),D项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电解质溶液(31页,含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电解质溶液(31页,含答案)

学案9 电解质溶液最新考纲展示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基础回扣1.NH3·H2O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电离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改变下列一种条件:①升高温度②加水稀释③加少量NaOH(s) ④通少量HCl(g) ⑤加入NH4Cl(s) ⑥加入Na2CO3(s)其中能实现下列要求的是:(1)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有________。

(2)使c(NH+4)减小的有________。

(3)使c(H+)增大的有________。

(4)使平衡常数K b增大的有________。

答案NH3·H2O NH+4+OH-K b=c(NH+4)·c(OH-) c(NH3·H2O)(1)①②④(2)②③⑥(3)①②④⑤(4)①2.有下列几种物质:①NH3·H2O ②NH4Cl③(NH4)2SO4④NH4HSO4⑤NH4HCO3⑥Na2CO3⑦NaHCO3⑧NaOH按要求回答问题:(1)能促进水的电离且溶液呈酸性的是________。

(2)同浓度的①~④的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同浓度⑤~⑧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9电解质溶液模考精练

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9电解质溶液模考精练

模考精练·抓落实1.叠氮化钠(NaN3)常用于有机合成、无机和分析化学,也是降压药物的主要成分:已知NaN3溶液呈碱性。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0.01mol·L-1HN3溶液的pH>2B.在NaN3溶液中存在HN3C.0.01mol·L-1NaN3溶液中:c(Na+)=)+c(HN3)+c(OH-)D.在NaN3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增大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O3溶液的性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1 用pH计测定0.05mol·L-1NaHCO3溶液,测得pH约为8.32 向10mL0.05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10mL0.05mol·L-1NaOH 溶液,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pH约为10.33 向10mL0.05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10mL0.05mol·L-1HCl,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pH约为5.64 向0.05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过量0.1mol·L-1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NaHCO3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B.实验2滴加结束后:c(H+) + 2c(H2CO3) + ) =c(OH-)C.实验3滴加过程中:c(Na+) =c(C) +c)+c(H2CO3)D.实验4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c(Ca2+)·)<K sp(CaCO3)3.室温下,用0.01mol·L-1CuSO4溶液浸泡NiS固体,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氨水,产生蓝色沉淀。

已知K sp(NiS)=1.0×10-21,K sp(CuS)=1.5×10-36,K sp(PbS)=9×10-2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后所得溶液中存在:c(Ni2+)·c(S2-)<K sp(NiS)B.滤液中加入氨水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C.欲使反应NiS+Cu2+⇌Ni2++CuS向右进行,则需满足>×1015D.用0.01mol·L-1CuSO4溶液浸泡PbS固体,不能得到CuS固体4.某些难溶性铅盐可用作涂料,如秦俑彩绘中使用的铅白(PbCO3)和黄金雨中黄色的PbI2。

2018高考化学分类解析-电解质溶液 精品

2018高考化学分类解析-电解质溶液 精品

2018高考化学分类解析-电解质溶液1.(2018海南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OH+H2O HCOO-+ H3O+B.CO2+H2O HCO3-+ H+C.CO32-+ H2O HCO3-+ OH-D.HS-+ H2O S2-+ H3O+2.(2018上海卷)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①二氧化硫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3.(2018上海卷)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4.(2018全国Ⅰ卷)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c(OH)>c(HA)>c(HB)>c(H+) B.c(OH-)>c(A-)>c(B-)>c(H+)C.c(OH-)>c(B-)>c(A-)>c(H+) D.c(OH-)>c(HB)>c(HA)>c(H+)5.(2018广东卷)已知Ag2SO4的K W为2.0×10-3,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23-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mol·L-1)。

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mL.0.020mol·L-1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23-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6.(2018广东卷)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2018高考化学考点预测试题:2.4 电解质溶液

2018高考化学考点预测试题:2.4 电解质溶液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45分钟 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重庆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不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2.(2018·上海高考)常温下a mol·L-1CH3COOH稀溶液和b mol·L-1 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若c(OH-)>c(H+),a=bB.若c(K+)>c(CH3COO-),a>bC.若c(OH-)=c(H+),a>bD.若c(K+)<c(CH3COO-),a<b3.(2018·威海调研)在T ℃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 ℃),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A.1B.4C.5D.64.(2018·天津高考)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C.含1 mol KOH的溶液与1 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HCO3-)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二、不定项选择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求]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4.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5.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K 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考点一溶液的酸碱性及pH1.一个基本不变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两个判断标准(1)任何温度c(H+)>c(OH-),酸性;c(H+)=c(OH-),中性;c(H+)<c(OH-),碱性。

(2)常温(25 ℃)pH>7,碱性;pH=7,中性;pH<7,酸性。

3.三种测量方法(1)pH试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精确到整数且只能在1~14范围内,其使用方法为取一小块试纸放在干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试纸中部,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注意①pH试纸不能预先润湿,但润湿之后不一定产生误差。

②pH试纸不能测定氯水的pH。

(2)pH计pH计能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精确到0.1。

(3)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范围。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下表所示:4.四条判断规律(1)正盐溶液强酸强碱盐显中性,强酸弱碱盐(如NH4Cl)显酸性,强碱弱酸盐(如CH3COONa)显碱性。

(2)酸式盐溶液NaHSO4显酸性(NaHSO4===Na++H++SO2-4)、NaHSO3、NaHC2O4、NaH2PO4水溶液显酸性(酸式根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NaHCO3、NaHS、Na2HPO4水溶液显碱性(酸式根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注意因为浓度相同的CH3COO-与NH+4的水解程度相同,所以CH3COONH4溶液显中性,而NH 4HCO 3溶液略显碱性。

(3)弱酸(或弱碱)及其盐1∶1混合溶液①1∶1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混合液呈酸性。

②1∶1的NH 3·H 2O 和NH 4Cl 混合溶液呈碱性。

(对于等浓度的CH 3COOH 与CH 3COO -,CH 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CH 3COO -的水解程度) (4)25 ℃酸、碱pH 之和等于14的等体积混合溶液pH 之和等于14的意义:酸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等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①已知酸、碱溶液的pH 之和为14,则等体积混合时: 强酸、强碱――→恰好中和pH =7强酸、弱碱――→碱过量pH>7弱酸、强碱――→酸过量pH<7②已知酸、碱溶液的pH 之和为14,若混合后溶液的pH 为7,溶液呈中性,则 强酸、强碱―→V 酸∶V 碱=1∶1强酸、弱碱―→V 酸∶V 碱>1∶1弱酸、强碱―→V 酸∶V 碱<1∶1③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题组一 走出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误区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2015·江苏,11B) (2)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2015·重庆理综,3B)(3)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4)常温下,pH为2的盐酸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5)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误区一:不能正确理解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

误区二:不能正确理解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误区三:不能正确掌握混合溶液的定性规律pH=n(n<7)的强酸和pH=14-n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pH=7;pH=n(n<7)的醋酸和pH =14-n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pH=n(n<7)的盐酸和pH=14-n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

题组二一强一弱比较的图像分析(一)分类比较、理解变化规律2.(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Cl(a)和CH3COOH(b),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按要求画出图像。

①产生H2的体积V(H2)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②产生H2的速率v(H2)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③溶液的pH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答案①②③(2)若把HCl(a)、CH3COOH(b)均改成相同体积、相同pH,则①②③的图像又怎样?答案①②③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①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pH大。

②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盐酸加入的水多。

(2)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醋酸①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pH大。

②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醋酸加入的水多。

(二)注意高考动态,把握命题方向3.(2010·大纲全国卷Ⅱ,9)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 C解析强酸完全电离,中强酸部分电离,随着反应的进行,中强酸会继续电离出H+,所以溶液②产生氢气的体积多,在相同时间内,②的反应速率比①快。

4.(2010·重庆理综,13)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 mol·L-1)至pH=7,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V x、V y,则()A.x为弱酸,V x<V y B.x为强酸,V x>V yC.y为弱酸,V x<V y D.y为强酸,V x>V y答案 C解析由图知:将一元酸x和y分别稀释10倍,pH的变化量ΔpH x=1,ΔpH y<1,所以x 为强酸,y为弱酸。

pH=2时弱酸y的浓度大,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需NaOH溶液的体积V y比V x大。

5.(2015·全国卷Ⅰ,13)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VV0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 (OH -)相等D .当lg VV 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 (M +)c (R +)增大 答案 D解析 A 项,0.10 mol·L -1的MOH 和ROH 溶液,前者pH =13,后者pH 小于13,说明前者是强碱,后者是弱碱,正确;B 项,ROH 是弱碱,加水稀释,促进电离,b 点电离程度大于a 点,正确;C 项,两碱溶液无限稀释,溶液近似呈中性,c (OH -)相等,正确;D 项,由MOH 是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c (M +)不变,ROH 是弱碱,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ROH??R ++OH -向右进行,c (R +)增大,所以c (M +)c (R +)减小,错误。

(三)新题预测,注意考试动向6.浓度均为0.1 mol·L -1、体积均为V 0的HX 、HY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 ,pH 随lg VV 0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X 、HY 都是弱酸,且HX 的酸性比HY 的弱B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 (H +)·c (OH -):a<b C .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 (HX):a>bD .lg VV 0=3时,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 、HY 和H 2O 的挥发),则c (X -)c (Y -)减小答案 B解析A项,根据图分析,当lg VV0=0时,HX的pH>1,说明HX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HY的pH=1,说明其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所以HY的酸性大于HX的酸性,错误;B 项,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酸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小,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小,根据图分析,b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a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则水的电离程度a<b,所以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a<b,正确;C项,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相同的温度下,电离常数a=b,错误;D项,lg VV0=3时,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X-物质的量增多,Y-物质的量不变,二者溶液的体积相等,所以c(X-)c(Y-)比值变大,错误。

7.常温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体积均为100 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lg c(H+)c(OH-)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X的酸性弱于HY的酸性B.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C.c点溶液中:c(Y-)>c(HY)D.b点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答案 C解析lgc(H+)c(OH-)越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未加NaOH时,HX溶液比HY溶液的lgc(H+)c(OH-)大,所以HX的酸性强于HY的,A项错误;由于a点lgc(H+)c(OH-)=12,则溶液中c (H +)=0.1 mol·L -1,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1×10-140.1mol·L -1=1×10-13 mol·L -1,B 项错误;由于c 点lg c (H +)c (OH -)=6,则溶液中的c (H +)=1×10-4 mol·L -1,此时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005 mol ,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Y 和HY ,且溶液中NaY 和HY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HY 的电离程度大于NaY 的水解程度,c (Y -)>c (HY),C 项正确;由于100 mL 0.1 mol·L -1的HY 溶液与NaOH 溶液恰好中和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而b 点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0.008 mol ,所以酸过量,D 项错误。

题组三 理解换算关系,突破pH 的计算8.已知水在25 ℃和95 ℃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1)则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_(填“A ”或“B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