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室安全风险告知卡
工业探伤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
![工业探伤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a87e16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5.png)
工业探伤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岗位职业危害在工业探伤作业过程中,存在一些职业危害,需要注意防范。
以下是常见危害及防护措施:1. 聚焦光束辐射在工业探伤作业中,使用高能激光产生的聚焦光束辐射,有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具体表现为:皮肤热感、眼部不适、角膜炎、白内障等。
防护措施:•使用防辐射眼镜、面罩等护具。
2. 化学品危害工业探伤作业中,有一些化学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具体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眼部刺激等。
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气。
•使用防护手套、口罩等护具。
3. 机械伤害在工业探伤作业中,机械设备操作、维护等工作,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防护措施:•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是否有异常声响等异常情况。
•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部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4. 噪声危害在工业探伤作业中,因设备的振动、摩擦等产生的噪声,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如听力受损、耳鸣等。
防护措施:•反复使用有噪声的设备时,应配备合适的听力保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5. 射线辐射危害在工业探伤作业中,使用射线探测仪、射线源等设备产生的射线,有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具体表现为:皮肤炎、白血病等。
防护措施:•操作过程中应离射线源远些。
•在有射线辐射的区域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帽等。
岗位职业安全注意事项在工业探伤作业中,请工作人员注意以下事项: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2.了解并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和设备,合理用药。
3.实行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标准,服从职业卫生防护考核和体检。
4.认真实施洁净生产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职业病危害的综合发生。
5.定期接受职业卫生检查。
应急措施在工业探伤作业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做出应急措施:1.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2.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应第一时间采取避难措施,并进行危险品的标识和告知其它工作人员。
3.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风险管理)风险告知卡
![(风险管理)风险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1dc4927e83c4bb4cf7ecd1bd.png)
风险点名称斜梯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扶手、立柱高于900mm,间距<1000mm;扶手采用外径为30-50mm、壁厚≥2.5mm的管材。
2、梯宽度宜为700mm,(最小600mm__最大1100mm)。
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高处坠落管控措施1.扶手、立柱高于900mm,间距<1000mm。
2.组织安全培训,强调安全意识。
3.佩带安全帽,安全带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高空坠落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
1.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3.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管控责任人检查人风险点名称焊接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地线未连接;2.违反氩弧焊工焊接操作规程;3.焊接完成后,焊接工件未放置合理位置。
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触电、火灾管控措施4.焊机外壳必须正确可靠接地。
电源为单相或三相三线制时,电焊机外壳和二次线应安装保护接地;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时,电焊机外壳应接到零干线上。
;5.推电源闸刀开关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焊机;停机时,先要关闭焊机,再拉断电源开关。
焊机出了故障应及时维修;移动焊机位置,须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闭焊机6.整理、布置好工位,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保持通道畅通;确认设备操作开关、按钮完好、灵活、安全、无缺损。
电气系统要定期检查,除尘,及时更换失效元件,注意检查接地线是否牢固。
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触电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
管控责任人检查人壳体车间风险告知风险点名称等离子切割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启动电源擅自开工触电危险2.工装放置切割触电危险、高温灼伤3.工件打磨磨光机防护罩缺失4.作业后现场整理断电,触电危险、落物伤人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触电、火灾管控措施1.未经检查设备严禁开工。
现场探伤操作与注意事项告知卡
![现场探伤操作与注意事项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160170006bd97f192279e921.png)
现场探伤操作与注意事项告知卡由于现场探伤的作业环境及作业特殊性,为了规范现场钻具探伤,需要得到井队的配合和支持与探伤人员共同完成好探伤作业,才能有效的控制钻具失效事故的发生,为油田生产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需井队配合事宜1、钻具现场探伤作业应禁止下钻过程进行。
2、钻具螺纹起钻探伤时,钻具上提高度应控制在1m左右,协助探伤人员对螺纹密封面进行清理,涂刷耦合剂;保证探伤区域的耦合剂全覆盖;3、钻具螺纹场地磁粉探伤时,钻具应摆放整齐,每根间距至少30cm;4、钻杆加厚过渡带起钻超声波探伤时,起钻至探伤区域必须停顿,探伤区域应没有较厚的泥浆、原油或干结的盐碱结晶,探伤区域的薄湿润泥浆可作为探伤耦合剂;探伤部位干结时应使用水或机油进行耦合,耦合剂应保证探伤区域的全覆盖,防止漏检;5、场地钻具螺纹磁粉探伤,井队应将螺纹清洗干净见本体颜色、无附着物(公母扣螺纹无油污,尤其是母扣牙底及第2台肩面R处应无油污);探伤人员应避免和井队人员在同一区域进行交叉作业,防止机械伤害;井队电工配合通电,防止人员触电。
6、探伤人员粗扫查发现可疑信号钻具时,井队应及时将该钻具甩至场地上,以方便现场探伤人员复查确认。
7、探伤区域存在较厚的泥饼或干结的盐碱结晶等无法满足现场探伤质量的要求时,探伤人员可以通知井队不进行该次探伤作业。
二、现场探伤操作要点1、钻具螺纹超声波探伤:(1)螺纹清洗干净后,涂刷耦合剂;(2)采用直探头从螺纹端面扫查,使探头指向螺纹区域;(3)螺纹探伤时至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扫查1周。
2、钻杆加厚过渡带超声波探伤:(1)起钻至探伤区域时停顿后进行作业,现场探伤人员应保证探伤区域耦合效果良好,停顿时间应能够满足人员操作,确保现场探伤质量;(2)起钻检测时在距钻杆两头斜坡R处(500-700)mm±100mm处探头向管体和端面两个方向做周向锯齿形扫查一周;两次扫查探头间距应大于100mm,保证探伤区域全覆盖;(3)起钻探伤粗扫查发现可疑信号钻具时应进行标识,探伤作业结束后对有伤钻具在井场进行确认。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探伤)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探伤)](https://img.taocdn.com/s3/m/3ee4ab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b.png)
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告知书同志:您所在的无损检测岗位,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职业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射线辐射、物体坠落、起重吊运、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环境不良。
如防护操作不当,该危险源、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身体造成损害。
导致职业病或职业伤害。
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工作鞋、耳护具。
同时,为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我公司将对您进行:1、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指导您正确使用相关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2、我公司针对不同的岗位安排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您有义务按照公司的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本公司承担。
3、一旦您出现与本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疾病,并且通过国家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因接触本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本公司将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您有义务履行以下规定:⑴自觉遵守我公司制定的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⑵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⑶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⑷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事故应当及时报告;⑸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用人单位,避免职业病的发生;⑹离职时,应该按照我公司的规定参加离职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若因您不履行前款规定的义务导致本人或者他人损害并进而导致公司承担任何支付和补偿责任的,我公司将有权追究您的个人责任。
同时,欢迎您随时提出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
特此告知。
本告知书为劳动合同附件我已仔细阅读了上述内容并同意。
单位盖章:员工签字:年月日年月日员工安全承诺书有限公司1.坚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律法规。
车间探伤室风险告知卡
![车间探伤室风险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c705573ec77da26924c5b046.png)
车间探伤室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探伤室
危险源或潜在
事件/标准1.探伤室的门窗、铅板等防透射措施应完好达标;各种射线照射室内外,
应设警告、射线危险标志及工作状态指示灯,照射室必须安装可靠的闭锁或门机联锁,室内安装警铃、音响、广播或闪烁灯示警。
2.探头的垂直残性,水平残性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无移动和摆动现象;
风险点编号
风险级别蓝色
可能发生的事
故类型及后果
其他伤害
管控措施1.未经检查设备严禁开工;
2.移动式电源线应绝缘良好,插头、插座完好。
3.在作业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制止违章、冒险作业,作业期间,指挥人员
和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无需离开时,需要向新的指挥人员和监护人员详细交代现场情况和采取安全措施,作业过程中发现作业条件发生变化,不能充分满足安全作业时,指挥人和监护人应作出停止作业的决定,并重新制定防措施,及时清理现场工件及现场环境。
责任单位壳体车间
应急处置措施1.启动《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
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同时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
管控责任人。
金属探测机风险告知卡
![金属探测机风险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282fdd81f46527d3250ce0bd.png)
1、定期检查设备电源线、接地线是否完好、可靠。
2、定期检查输送带运转是否平稳、无跳动。
3、设备防护罩完好,开机前,防护罩处于防护状态。
4、设备的检修、调整、试验、校验工作,应停机、停电,并执行相关规定。
5、相关责任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巡视检查。
6、操作人员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发生一般设备事故,无人员伤亡时,立即停止作业,停掉电源,立即向上级汇报。
2、如遇人员受伤应立即实施现场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对较轻的受伤人员,视伤情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送往医院治疗。
3、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立即关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分离触电人员。禁止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施救20
金属探测机安全风险告知牌
风险点名称
金属探测机
风险等级
一般风险
责任人
易发生事故类型
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1、设备电源线破损,接地保护不可靠,造成触电事故。
2、输送带运转不平稳、跳动,导致飞出伤人。
3、设备传动部位防护罩损坏,或打开防护罩后未复位,导致机械伤害。
4、检维修无安全方案,停机未执行操作牌、停电牌制度。
X探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卡
![X探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卡](https://img.taocdn.com/s3/m/4c976731a32d7375a41780bb.png)
7、导致造血组织损伤及血液系统病变,引起贫血症、白血病或其他血液疾病的发生;
8、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血压波动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9、引起全身性急慢性放射损伤,也能引起局部的皮肤损害;
10、引起其他外照射放射疾病;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
负责人签名
项目经理
X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卡
施工队/
班组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施工区域:
交底时间
施工内容
X射线安全告之
X射线会对人体造成以下危害
1、引起人体热平衡失调,大脑反应延迟,生物钟紊乱;
2、造成微波性白内障,引起心血管功能改变;
3、导致不育症,影响生育能力;
4、引起血红蛋白升高,刺激骨髓增生;
5、引起细胞染色体发生突变,破坏细胞DNA,产生变异导致癌症的发生;
作
业
人
员
签
名
(完整版)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
![(完整版)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https://img.taocdn.com/s3/m/9f1ec39ba300a6c30c229ffb.png)
4(检查人员)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工艺流程:1安全确认→2人员入井→3下斜坡道→4出斜坡道至平巷存在风险等级操作规范程序安全防控措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其它伤害一般1.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戴好矿灯和自救器。
3.自觉遵守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4.配合井口把信号进行检查。
5.严禁操作推车装置。
6.按顺序排队入井。
7.遵守斜井、携带工具规定。
8.上经井人员排队有序出斜井。
1. 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扣好衣扣,系好帽带。
2.检查矿灯、自救器完好无损。
3.按规定排队等候下井。
4. 信号工认真检查,防止薄弱人员入井。
5.听从信号工指挥。
6. 信号工认真负责维护好下井秩序。
7.班组长监督检查。
8.严禁拥挤打闹,自觉维护好下井秩序。
(值班人员)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工艺流程:1平巷行走→2斜巷行走→3过风门行走存在风险等级操作规范程序安全防控措施车辆伤害、冒顶片帮、坍塌、其他伤害中等1. 按规定路线行走,行走时观察顶板。
2.注意观察行走路况。
3. 携带利刃工具戴护套。
4. 行车不行人,避让车辆。
5.行走时观察顶底板及两帮情况。
6.上下山前确认未行车,坚持行车不行人。
7.开启风门前,人员站在警标线以外。
8.开启风门,关闭风门确认。
9.不准长时间打开一道风门。
1.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行走时精力集中。
3.人员行走保持安全距离。
4.做好自主保安和互保联保。
5.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6.做好自主保安和互保联保。
7. 开启风门前安全确认,行走时精力集中。
8.两道风门必须安装闭锁装置。
9.两道风门不能同时开启。
4(信号、电机车工)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工艺流程:1安全确认→2摘挂钩→3斜巷拉放车→4停车存在风险等级操作规范程序安全防控措施车辆伤害、坍塌、触电、其他伤害中等1.检查顶帮完好情况,顶帮完好方可作业。
2.检查巷道无行人,或拦截行人进入斜巷。
3.检查安全设施,安全设施灵活可靠。
4.检查钢丝绳钩头及保险绳,确保完好。
劳动安全警示小卡片-探伤工
![劳动安全警示小卡片-探伤工](https://img.taocdn.com/s3/m/99768bd433d4b14e84246801.png)
劳动安全警示小卡片(共同遵守)1.做到班前充分休息,班前8小时及班中严禁饮酒。
2.做到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穿中、高跟、凉鞋、易滑鞋、拖鞋及赤膊上岗作业。
3.工作前认真检查设备、机具,确认良好后方可操作,做到停机处理机械、设备故障。
4.产生有毒有害物的作业场所或使用火炉取暖的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或保持室内外通风条件。
危险场所、地段和重要设施、设备处所,必须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设置安全防护隔离区。
5.上线路作业时必须穿着有黄色标志的防护服(帽),长大隧道、夜间作业要有反光标志,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在线路上(基本建筑限界内)作业或检查时严禁接打手机。
6.遇有大雾、大雨(雪)、雷电密集、扬沙及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不准进行露天登高和上道维修施工作业,因抢修等特殊情况必须作业时,有关干部必须到场监控。
7.上线路(含桥隧)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设置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及时掌握和通报列车运行动态,按规定3~5分钟与现场防护员联系一次,现场防护员要集中精力,及时通报来车信息,督促作业人员下道避车,当联系中断时应视作来车,必须立即通知所有作业人员携带机具撤离到安全地点。
8.上下工和转移工地时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并在路肩上集中行走,尽量避开雨季翻浆和冬季结冰湿滑路段,严禁在道心、轨枕头上行走(推机具除外),并注意所携物品不得侵入限界。
遇来车时必须按规定距离下道,站在线路两侧安全地点列队迎车或进入避车洞(台)避让列车。
9.下道避车时,作业机具(材料)必须撤出限界放置(堆码)牢固;两道间不得停留人员或放置机具(材料);避车时应面向来车认真了望,以免列车落物伤人。
10.不准在钢轨上、车底下、枕木头、道心里、道床边坡休息或滞留。
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等,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
11.横越线路时,必须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和逐股道确认的规定,来车时严禁抢越。
股道有停留列车、车辆时,必须确认列车、车辆暂不移动,在距列车5米以外绕行通过,严禁从停留的车体下穿越或车辆连接处翻越。
工业探伤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
![工业探伤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448eb93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2.png)
工业探伤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岗位名称:工业探伤作业职业危害:1. 声音危害:该岗位涉及使用超声波、电磁波等高频设备,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耳聋、听力下降等职业病。
2. 眼睛危害:工作时需要对设备和工件进行观测和检测,长期暴露于高亮度、高强度照明环境中,容易引起眼疲劳、干燥、红肿等。
3. 化学危害:部分工作需要使用化学试剂,如清洗剂、润滑油等,接触过量可能引起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等。
4. 疲劳危害:长时间站立、操作、重复动作可能导致身体疲劳、骨骼及肌肉损伤、颈肩腰椎病等。
5. 电器危害:使用电气设备时,需要遵循操作用电安全规定,接触电流可引发电击、烧伤等意外伤害。
防护措施:1. 保持良好的通风情况,以减少噪音、化学物质等对人体的危害。
2. 配备合适的耳罩、耳塞等防护设备,防止噪音对听觉系统的损害。
3. 操作过程中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器具,防止高亮度、高强度照明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4. 使用化学试剂时应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防护手套、服装等,以减少化学物质的接触。
5. 定期进行工作间隔和休息,并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以减轻疲劳。
6. 使用电器时必须遵循安全使用规定,切勿触碰电源线、使用损坏电器等。
特别提醒:使用高频设备时,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
如皮带、钳子等。
您应深刻认识到职业危害带来的健康威胁,将安全、健康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如遇职业危害,请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保障您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风险告知卡
![风险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e179a4c03968011ca200913e.png)
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责任单位壳体车间管控责任人检查人危险源或潜伏事件/标准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结果管控举措应急处理举措1、扶手、立柱高于900mm,间距 <1000mm;扶手采纳外径为30-50mm、壁厚≥的管材。
2、梯宽度宜为 700mm, ( 最小 600mm__最大 1100mm)。
高处坠落1.扶手、立柱高于 900mm,间距 <1000mm。
2.组织安全培训,重申安全意识。
3.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按期进行高空坠落操练,依据《车间安全事故应急营救方案》进行处理。
1.去除伤员身上的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可以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挺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免得发生或加重截瘫。
3.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达,解开衣领扣。
壳体车间风险见告风险点名称焊接作业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危险源或潜伏事件/ 标准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结果管控举措1.地线未连结;2.违犯氩弧焊工焊接操作规程;3.焊接达成后,焊接工件未搁置合理地点。
触电、火灾4.焊机外壳一定正确靠谱接地。
电源为单相或三相三线制时,电焊机外壳和二次线应安装保护接地;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时,电焊机外壳应接到零干线上。
;5.推电源闸刀开关要一次推足,而后开启焊机;停机时,先要封闭焊机,再拉断电源开关。
焊机出了故障应及时维修;挪动焊机地点,须停机断电;焊接中忽然停电,应立刻封闭焊机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理举措按期进行触电操练,依据《车间安全事故应急营救方案》进行处理。
检查人壳体车间风险见告风险点名称等离子切割作业风险点编号危险源或潜伏事件/ 标准风险级别蓝色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结果管控举措责任单位壳体车间1.启动电源私自动工触电危险2.工装搁置切割触电危险、高温灼伤3.工件打磨磨光机防备罩缺失4.作业后现场整理断电,触电危险、落物伤人触电、火灾1.未经检查设备禁止动工。
2.按期对职工设备养护学习。
试验室安全风险告知卡
![试验室安全风险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bde14d5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5.png)
试验室安全风险告知牌危险因素事故诱因1、腐蚀2、灼伤3、中毒4、火灾爆炸5、其他伤害1、室内通风不畅,可能导致员工中毒或火灾爆炸2、试验员操作不当,接触有腐蚀性的危险化学药品,造成腐蚀3、试验员错误使用药剂,可能造成中毒4、不同品种或相抵触的化学药品混放,可能引起自燃5、具毒性化学品管理不善,可能造成伤害事故风险点名称:化学室风险等级:1级重要提示: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做好个人防护安全防护措施、要求1、试验员应经过培训上岗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4、严禁酒后上岗、工作过程严禁烟火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应急管理联系方式:133****6568安全防护措施、要求1、试验员应经过培训上岗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4、严禁酒后上岗、工作过程严禁烟火重要提示:做好班前班后检查,严禁违章操作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应急管理联系方式:133****6568风险点名称:力学室危险因素事故诱因1、机械伤害2、触电伤害3、坠落伤害4、火灾伤害1、试验员操作不当,致使试验仪器对人造成机械伤害2、试验员操作不当,试验物品坠落,对人体造成伤害3、试验前未对仪器进行检查,造成触电伤害4、下班后未及时关闭仪器电闸,仪器长时间工作运转造成电路老化风险等级:1级试验室安全风险告知牌安全防护措施、要求1、试验员应经过培训上岗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4、严禁酒后上岗、工作过程严禁烟火重要提示:做好班前班后检查,严禁违章操作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应急管理联系方式:133****6568风险点名称:土工室危险因素事故诱因1、机械伤害2、触电伤害3、高温伤害4、火灾伤害1、试验员操作不当,致使试验仪器对人造成机械伤害2、试验员未做好个人防护,接触电烘箱造成高温灼伤3、试验前未对仪器进行检查,造成触电伤害4、下班后未及时关闭仪器电闸,仪器长时间工作运转造成电路老化风险等级:1级试验室安全风险告知牌安全防护措施、要求1、试验员应经过培训上岗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4、严禁酒后上岗、工作过程严禁烟火重要提示:做好班前班后检查,严禁违章操作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应急管理联系方式:133****6568风险点名称:集料室危险因素事故诱因1、机械伤害2、触电伤害3、高温伤害4、火灾伤害1、试验员操作不当,致使试验仪器对人造成机械伤害2、试验员未做好个人防护,接触高温电阻炉造成高温灼伤3、试验前未对仪器进行检查,造成触电伤害4、下班后未及时关闭仪器电闸,仪器长时间工作运转造成电路老化风险等级:1级试验室安全风险告知牌安全防护措施、要求1、试验员应经过培训上岗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4、严禁酒后上岗、工作过程严禁烟火重要提示:做好班前班后检查,严禁违章操作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应急管理联系方式:133****6568风险点名称:水泥室危险因素事故诱因1、机械伤害2、触电伤害3、中毒4、火灾伤害1、试验员操作不当,致使试验仪器对人造成机械伤害2、试验员未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试验药品,对人体皮肤造成中毒伤害3、试验前未对仪器进行检查,造成触电伤害4、下班后未及时关闭仪器电闸,仪器长时间工作运转造成电路老化风险等级:1级试验室安全风险告知牌。
车间探伤室安全风险告知卡
![车间探伤室安全风险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8a365d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8.png)
车间探伤室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探伤室风险告知卡一、探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检查探伤设备是否完好无损,确认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了解探伤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操作中:按照探伤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使用。
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3.操作后:清理设备及周边环境,确保设备干净整洁。
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二、辐射防护措施及规定1.防护目的:保护探伤作业人员免受辐射伤害,确保工作安全。
2.个人剂量监测:按照规定对探伤作业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确保不超过国家限值标准。
3.作业区域监测:对探伤作业区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三、探伤作业人员培训与资格要求1.安全知识培训:探伤作业人员需接受辐射安全、设备操作、应急处理等方面培训,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
2.考核合格:探伤作业人员需通过相关资格考核,取得探伤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3.定期复训:探伤作业人员需定期接受复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与措施1.报告流程:发现辐射事故后,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处理步骤:实施紧急疏散、确保现场安全、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及时就医检查。
五、危险物质(如射线、放射性物质)的标识与警示1.标识方法:对危险物质进行明确标识,包括名称、危害等级等。
2.安全警示标志:在危险物质附近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语句,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3.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危险物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危险物质的使用、存放和运输等环节。
六、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要求1.防护服:探伤作业人员需穿戴有效的防护服,防止射线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2.防护帽:佩戴防护帽,保护头部免受意外伤害。
3.防护口罩:在有放射性物质泄漏风险时,应佩戴防护口罩,减少吸入放射性物质的可能性。
七、环境辐射监测计划与要求1.监测频率:定期对探伤作业区域进行辐射监测,掌握辐射水平变化情况。
车间探伤作业风险告知卡:探伤操作与注意事项
![车间探伤作业风险告知卡:探伤操作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d2bc1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e.png)
车间探伤作业风险告知卡:探伤操作与注意事项车间探伤作业风险告知卡1.操作方法2.探伤作业主要是通过使用探伤设备,如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等,对工件进行无损检测,以发现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操作步骤包括:设置探伤设备参数、对工件进行无损检测、分析检测数据并出具报告等。
3.注意事项4.在进行探伤作业时,需注意以下事项:●佩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具,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以避免射线或超声波对人体的伤害。
●遵循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拆卸、修理探伤设备,以免造成伤害。
●注意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杂物影响探伤作业。
●在使用探伤设备时,应保证设备放置稳定,避免因设备滑动或翻倒而造成伤害。
1.应急措施2.在探伤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泄漏处理:如果发生有毒气体或液体泄漏,应立即切断泄漏源,并迅速撤离现场,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急救措施:如果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联系部门: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联系所在车间的相关部门或安全保卫部门。
1.安全规程2.在进入车间进行探伤作业前,必须了解并遵守以下安全规程:●接受安全培训,掌握探伤作业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出口、消防设施、急救箱等安全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在进行探伤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场所是否整洁、是否有杂物影响操作。
●在使用探伤设备时,必须保证设备放置稳定,避免设备滑动或翻倒造成伤害。
1.安全防护2.在探伤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佩戴齐全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眼镜等,以避免射线或超声波对人体的伤害。
●注意检查氧气瓶和乙炔瓶的使用情况,保证其不漏气、不过期,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存放。
●保持通风良好,特别是在使用有毒气体或液体时,应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
1.事故案例2.以下是两个典型的事故案例:●某企业在探伤作业过程中,因操作员未佩戴防护用具,导致眼睛受伤,视力受到严重影响。
石油勘探职业危害告知卡
![石油勘探职业危害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5d19e3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2.png)
石油勘探职业危害告知卡
职业危害 | 影响部位 | 防护措施
--------|----------|---------
1. 人身辐射危害 | 全身或特定部位 | 在辐射区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检查辐射剂量
2. 电击危害 | 手、脚等触电部位 | 严守操作规程,使用绝缘工具,穿戴绝缘手套等
3. 化学物质危害 | 目、皮肤、呼吸道等 | 在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前必须戴好防护设备,保持通风
4. 高温危害 | 全身或特定部位 | 在高温环境中必须佩戴隔热防护装备,保持体液补充和休息
5. 高压危害 | 全身或特定部位 | 严守操作规程,佩戴绝缘工具,防止电击
6. 噪音危害 | 耳部 | 在噪音环境中必须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7. 振动危害 | 全身或特定部位 | 严守操作规程,采取减振措施,保护身体
8. 粉尘危害 | 呼吸道、皮肤等 | 在作业场所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和工作服,保持通风
9. 紫外线辐射危害 | 皮肤、眼睛等 | 在紫外线辐射环境下必须佩戴防护面具和防护眼镜
10. 职业病危害 | 全身或特定部位 | 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遵守防护措施
以上是石油勘探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进行石油勘探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工作安全与健康。
注意:此告知卡不得替代任何法律、工作指导书或规程。
具体的防护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和决策。
【签发单位】
日期: [签发日期]。
射线探伤作业告知书
![射线探伤作业告知书](https://img.taocdn.com/s3/m/b0ead739ad02de80d5d8400c.png)
射线探伤作业告知书
重庆建峰安新无损检测有限公司单位定于2016年11月21日20时到2016年11月21日20时时段内,在危化品火车站苯储罐及装车区域进行X射线(类型)的探伤作业,受影响的单位区域有苯储罐及装车区、控制室。我单位会有警戒带的防护、警戒措施。
现特通知贵单位,在上述时间段内,请贵单位人员勿靠近上述区域。
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联系电话:手机。
施工单位现场联络人电话:手机。
感谢您的配合!
重庆涪通物流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21日9时
序号
受影响单位Βιβλιοθήκη 联系人邮箱联系电话
安全风险告知牌 检验岗位
![安全风险告知牌 检验岗位](https://img.taocdn.com/s3/m/1e3c55c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e.png)
检验作业人员岗位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检验作业
风险因素1、私拉电线,违章操作,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上下布料可能导致扭伤事故;
3、设备未停止时下布,或接触设备转动棍导致卷入事故;
4、使用清洁剂时遇明火、高温部件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5、其他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可能导致事故。
风险点编号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
事故类型触电、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风险管控
措施1、操作人员需熟悉检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2、按公司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期间严禁嬉戏打闹;
3、上下布时需设备完全停止时进行,设备运转中严禁触摸转动棍;
4、放置物料时一定要放置平整,严禁竖立依靠;
5、作业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严禁开小差;
6、定期参加公司安排的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7、设备异常时要报告车间领导和生产部,严禁私自处理。
责任部门生产车间责任人车间负责人
岗位作业人员
警示标志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事故后,立即进行呼救;
2、同时立即关闭设备,切断电源;
3、通知公司管理人员,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4、根据事故类型按事故应急处置卡进行应急处置抢救;
5、当事故较大,失控时应立即疏散人员,进行撤离。
测量工危险源告知牌
![测量工危险源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aac18fb53b3567ec112d8a71.png)
测量工危险源告知牌工艺流程:1安全确认→2现场测量→3结束测量工序存在风险等级操作规范程序安全防控措施11.顶帮掉矸伤人。
2.行车撞伤人。
3.仪器残缺、误差大。
Ⅱ1.观察顶、帮、煤壁完好情况。
2.作业时,不行车、不开动综掘机和耙装机等采掘设备。
3.检查测量所需工具、仪器。
1.工作之前检查工作区域的顶板和巷道情况,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行车时不行人,查看行车灯是否亮,确认现场不行车。
3. 确认综掘机、耙装机等设备停止运转,并处于闭锁状态。
4.工器具齐全、完好,精度符合要求。
21.碰伤、挤伤、摔伤。
2.顶帮、迎脸、煤壁掉矸伤人。
3.观测资料偏差。
Ⅱ1.观测选点准确,人员站位得当。
2.架设仪器安全牢固,打桩栓绳稳固、可靠。
3.整体观测迎头、两帮、工作面等岩性结构、层理、断层、产状、水情等。
进行实测,做好各种记录。
4.进行复测效验,现场记录写实。
1.作业现场无杂物,轻拿轻放仪器。
2.严格按照地质测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观测。
3. 仪器撤离前进行数据检核,现场交底。
4、严禁使用掉头大锤。
等高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31.碰伤、挤伤、摔伤。
2.仪器丢失、损坏。
3.观测资料丢失。
Ⅱ1.按照拆卸顺序,将工器具放入仪器箱和工具包。
2.清除观测记录本上粉尘,放入专用工具包内,专人保送升井。
3.清点工器具,集体排队撤离升井。
1.工作细心、小心,检查仪器工具及资料是否收全。
执行工器具管理制度。
2.不急躁、不毛躁、不浮躁,执行行车不行人制度。
3.行走期间专心,不打闹,互保联保。
检测区风险告知卡
![检测区风险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ce4233bd71fe910ef12df86f.png)
火灾、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由于人员误操作、设备缺陷、外力因素等导致伤害事故。
检测区
三级
1、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异常情况及时维修;
2、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技能;
3、定期检查接地线是否良好,是否符合电气要求;
4、期组织班组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1、立即停机,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急救和外伤处理,灭火处理;
2、拨打120、110电话求救并保护现场;
3、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点名称
探伤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1.探伤室的门窗、铅板等防透射措施应完好达标;各种射线照射室内外,应设警告、射线危险标志及工作状态指示灯,照射室必须安装可靠的闭锁或门机联锁,室内安装警铃、音响、广播或闪烁灯示警。
2.探头的垂直残性,水平残性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无移动和摆动现象;
责任单位
壳体车间
应急处置措施
1.启动《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同时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
管控责任人
检查人
风险点编号
风险级别
蓝色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其他伤害
管控措施
1.未经检查设备严禁开工;
2.移动式电源线应绝缘良好,插头、插座完好。
3.在作业过程中要及时纠正、止违章、冒险作业,作业期间,指挥人员和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无需离开时,需要向新的指挥人员和监护人员详细交代现场情况和采取安全措施,作业过程中发现作业条件发生变化,不能充分满足安全作业时,指挥人和监护人应作出停止作业的决定,并重新制定防措施,及时清理现场工件及现场环境。